关于铁买克乡成立农村社区及土地合作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0

时间:2024.4.27

关于铁买克乡成立农村社区及土地合作社的

可行性调研报告 撤村建居是顺应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为更好的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切实提高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根据本乡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创新改革,我乡经过长期、细致的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 项目实施背景基本情况

铁买克乡下辖7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6个、牧业村1个,由汉、哈萨克、蒙古、回、维吾尔等7个民族组成。

人口调查情况:目前派出所统计户口在本乡的人口数据为2372人(其中新村564人、乌萨克哈英村363人、铁买克村432人、哈拉萨木森村204人、喀依尔铁村809人),经过我们实际入户调查,实有人口为2111人,根据调查结果,我乡共有人为261空挂户,在实有人数中,老年人占11.8 %,未成年人占11.7 % ,中青年人占76.5%。

土地调查情况:20xx年,全乡总播面积41146亩,集体地1946亩,人均耕地6.57亩。集体地中新村300亩、乌萨克哈英村1170亩、哈拉萨木森村16亩、铁买克村160亩、喀依尔特村300亩。

二、项目内容

1

整合乌萨克哈英村、铁买克新村、铁买克村、喀依尔特村资源,撤村建居,社区统一为4个村居民服务,由乡政府统一管理,土地进行合作社化管理,农民入股分红。撤村建居相关具体事宜如下:

1.集体土地处理

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后,引进先进的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现有耕地,有效地避免因土地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弱化农民矛盾,加强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照顾到弱势群体,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参与本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入股“股东”投工投劳,程序有序,由乡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面稳定了社会治安。 2.集体资产处理

村建制撤销后,原村(组)集体资产、集体积累仍属原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和享用,不得平调和剥夺,严禁非法侵占、私分和破坏。未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3.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村建制撤销后,政府将出台文件及相关规定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安臵,居民中符合优抚政策的对象按相应标准落 2

实待遇。撤村落建居后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撤村建居后,居民在就业、入学、就医、供水、供电等方面享受市区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履行市区居民应尽的义务;居住区建成后,应及时成立社区组织,拆迁户按“实际居住地落户”的原则,凭房屋所有权证或拆迁分房协议将户籍迁入安臵区。

4.加强对撤村建居社区的建设及管理

安臵区的建设必须事先规划公共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办公活动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每千人。对新建小区的命名,既要尊重历史沿革、又要考虑社会发展、在广泛提名征求意见、各方协商同意的前提下,经县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正式使用;民政部门应参与安臵区建设的规划、论证,确保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安臵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对配套设施不达标的安臵区,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立项。

新建社区组织建设按城市社区标准执行,社区工作经费市财政应予以支持;撤村后,符合条件的原村干部可通过相关程序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中任职;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社区居委会一次性开办费,并按每年每百户0.6万元的标准给予社区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社区的平稳过渡。

5、加强村级档案管理

3

村建制撤销后,应按档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原村档案的整理、鉴定、移交、销毁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各镇(区)要及时收缴村级各组织的旧印章,同时,负责下发新牌子和新印章。

三、项目实施可行性

从耕地情况来看,农民承包的耕地大多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路网不配套、排灌设施老化、没有晒场,结果不仅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而且生产成本增加不少。

从农民的发展资金来看,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他们在上缴比较高的承包费后,往往手中结余资金较少,而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性开支又需要一定的资金,使得资金愈加紧缺。比较成本与收益,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受地域限制,农民获取信息渠道少,信息不畅,使得生产出的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

从农业机械化应用来看,很多农民规模化经营后,由于受投入资金不足的影响,从播种到收获,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未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很多农民承租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出现种粮亏损,生产积极性受挫,今年春季退租、少租现象比较普遍,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农民大多呈现自有土地少、租种土地多的特点,但是租金高、成本高、粮价低,农民普遍存在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4

的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

另有,由于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是经营个体,农田撂荒的情况非常普遍。年轻人都头尖得跟锥子样往城里钻,将来农民越来越少,闲田越来越多,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用规模化和集约化种植,是趋势所在。随着全国各地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大,一些农民集中了很多土地搞机械化,不断扩大租种规模,实行规模化经营,不断迈向城镇化。

四、项目实施意义

撤村建居工作是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市化进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也是事关我乡城镇化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大事。

5


第二篇:关于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

夹浦镇西蒋村 殷欢强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乡镇城镇化扩张,工业集中区推进,乡镇面貌一新的背后是大量耕地被蚕食,耕地面积锐减;现行货币政策安置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生存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要地农民呼声与日俱增,引发深层次矛盾,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总之,解决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农地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探索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保护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利益大有裨益。

一、存在问题

(一)土地纠纷颇多

“七种八养九行当,种粮是个亏行当。”这是前几年农民种田难以挣钱甚至赔本的真实写照。在粮价低迷,土地效益低下,税费过高情形下,许多农民忍痛放弃土地。如今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使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与此同时,以土地上利益纠纷引发诸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上缺位。主要情形有

⑴昔日撂荒失地农民如今要地。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民纷纷走南闯北,抛妻别子涌入都市“淘金”寻求致富路。举家外出打工农民或他因无力耕种,农田被撂荒未流入他人。这样撂荒农田被一些农民“拾田”耕种。如今种田划算。失地农民为要地三番五次向镇村反映,而占地农民也不愿意出田。同时,乡村干部认为,以前土地效益低下时农民选择打工不愿意种田,苦口婆心劝说耕种也无济于事,最终不得不找人耕种。现如今,眼见粮价上涨要地,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呢?

(2)昔日外出打工农民返乡要地。外出务工农民将无力耕种的农田交给亲朋友邻代耕代种,也未办理任何手续,这为日后因土地的权、责、利而发生纠葛埋下“伏笔”。在种田 1

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况下,农田多数是无偿流转,此前,农村土地流转往往不规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农田弃耕,从而请人代耕,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的“口头协议”、“君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农民在农田收益低的情形下,将农田交给种粮大户及其它农户代耕,耕种双方权、责、利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无偿的,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是“两不找”,转让方农民无须向代耕户付费用,而代耕户也不付任何报酬给转让方,而农业税由代耕户交纳。另一种情形是转让方农民倒贴一点钱给代耕方。在粮价低迷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即使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也未经司法部门公证,合同往往失范。而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对农业许多优惠政策,譬如减免农业税费、降低农业税率、发放粮补、早稻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感受到现在种粮很划算,弃耕农民要求讨要农田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因而事后往往因土地流转合同失范发生纠葛。

(3)农村人多地少户口要地。前几年,由于种田效益不明显,甚至赔本。农民不愿意多种田。这样农村形成了“有田无人种”的窘境。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对农业反哺的政策出台,粮价上涨,让农民喜上眉梢,一些农民深感还是种田划算。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后,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村组人均耕地不均衡,加上前几年农村计划生育管理落后,超生人口在地改时未分到田。这样一些家庭就形成人多地少。人多地少少户要求调整农田和弃耕户要求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往往因土地利益与村委会及其它农户发生纠葛。

2、管理上越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村集体组织的承包经营。”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业收益低下及农民对土地关爱程度偏听偏低情况下,一些企业和农民利用自己的优势,如资金、技术,租赁外出务工农民土地进行集中成片开发,发展规模经济,而村委会往往越俎代疱,将外出务工农民弃耕承包田全部或部分收回调整重新对外发包,在农民不知情下越位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农民要地,而企业和种田大户则认为,自己在税改前签订合同,是“合法”的。在越位土地流转过程中,农田大量向企业集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占用农田进行种花植草,使基本农田保 2

护面临严峻考验;同时加剧了要地农民与其之间矛盾。在农村,当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时,就产生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越俎代疱代替农民签订合同,履行发包方权利和义务时,必须尊重农民个人意愿。而在操作规程中,未经农民同意越位代签合同,很难保证农民自身利益。

3、管理上错位

市场经济下,一些农民外出务工无力耕种,有的农民过去长期拖欠税费。有的村委会以村民“你自己不尽纳税及挑圩筹资义务,还享受什么权益呢?”为由,强行收回农民手中的土地重新发包给其它农户耕种,收取一定费用。另外,有的村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低价收回外出务工农民土地,高价发包给一些企业或业主种植苗木、花卉,违背了现行国家政策。

(二)乱占、圈占,浪费土地问题始终未解决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尖锐、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粗放利用还在延续。我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这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不朽贡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问题严之又严,高瞻远瞩,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紧守这一条耕地保护“红线”。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需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我国各地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之势,许多乡镇城镇化面貌日新月异,千百年来农民习惯于的“乡土社会”正转型为“城镇社会”,对于不少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说,发展小城镇无疑是一个“大战略”,同样具体到每个小城镇的建设也有个“战略问题”。这就是在每个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耕地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城镇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任务,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耕地,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把美好家园献给人民群众。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乱占耕地在农村还依然普遍存在。个私企业异军突起,无疑要占用农地,同时势必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农村“空心村”存在,农民建房弃旧建新,造成村庄渐渐向外扩张,侵占农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观念,发展经济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作交易,造成耕地锐减。 3

(三)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

土地承载着农民诸多希冀,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功能,如土地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由于价格上涨具有增值的功能,农民子孙后代对土地拥有继承权。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民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梦想被击碎,农民失去集养老、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社会保障。在现行征地货币安置方式中,失地农民极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城市贫民,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补偿,其补偿标准虽然相对于过去也“水涨船高”,但与土地非农升值相比,差之甚远。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补偿,其标准低,不全面,一旦补偿费用光,生活无保障,农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对补偿低,农民反映强烈,不愿田被征。另外农村土地在被征过程中存在着同地不同价现象,乡镇之间相比,有的每亩60000元,有的仅10000多。其补偿标准地区差异悬殊。同时。私下里买卖成风,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千百年来农民信奉“不患寡就患不均”,因土地补偿标准差异及私下买卖,诱发农民攀比心理。

二、成因

(一)农民要地的背后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滞后

农村土地流转无序、失范现象。一方面有农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识。村委会、乡镇越俎代疱替农民签约;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为农民土地承包服务的中介机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相关条文也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村委会将弃耕田、农村死亡五保户承包田收回向人多地少户发包,或成片“反租倒包”给企业、种田大户时,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为增加集体收入等因素。但土地流转中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事实上,倘若有个能站在农民立场,以同一个声音为农民服务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这样势必公正、公平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土地产权不明晰

4

土地产权又称土地所有权。土地产权其含义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土地占有、处分、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产权是物权的一种,它的主体是土地所有权,客体是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经营、管理,已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营组织经营、管理”。事实上,法律对农村土地阐述只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根据《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通过承包获取了土地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实际上不明晰,农民集体所有是一种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所有制,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向企业、种田大户、缺田户集中时,就产生村委会或乡镇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协议现象。同时征用土地过程中,农民作为承包人和经营者,却不能参与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这实际上极易造成交易双方主体缺位,农民的合法利益受损。

(三)变味的政绩观,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误区未走出

在一些人头脑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种粮食农民永远富不了,要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就要多上项目,就要用地。而在现行干部考核中,“政绩就是硬道理”成了干部升迁的硬杠杠,要出政绩,得干几件显山露水的政绩工程,这样马路宽起来了,楼房高起来了,干部形象却在百姓心中矮起来了。经营城市,使城镇面貌一新,但极易形成占地——收益——再占地——再收益的恶性怪圈,致使保护耕地“红线”成了“弹簧线”。农村城镇化,地从哪里来?这已成为农村城镇发展面临一个具体而又现实不容回避的问题,寅吃卯粮经营城市即经营土地,用光子孙后代资源,其后患无穷。

(四)征地制度上的缺陷

对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方法通常有三种:首先是土地换就业;其二是失地农民集体负责安置;其三是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下,乡镇企业纷纷倒闭,采取前两种安置方式不可能实现的。通常情况下采取货币补偿方 5

式。农民征地得到的补偿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二是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年产值的4-6倍;三是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实际上对征地农民是按前三年农业的平均产值计算,未按照市场交换所实现。失地农民的补偿犹如企业买断工龄,工人们往往享有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实质为失业。农民拿来到手的一亩地三、四万元补偿,对农民生计来说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长久生活。其中还不乏乡村层层盘剥、扣压、占用。其实,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表明: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基本形态,即村集体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三种形态的集体所有权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其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因为行政隶属关系而有等级之别。因而,被征用土地的农民集体享有获取征地中衍生的土地效益。

三、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其目的就是促进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然而由于随意终止承包合同、越位收回农民土地,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已上升为农村主要矛盾。因而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利益,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

1、把好“三关”,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

(1)申请关。承包土地农户或单位、个人需要土地流入、流出,必须由个人或单位向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要注明流入、流出的条件、地类、面积及流转形式,在双方协商一致基础上,经发包方同意后,签订书面意见,真正做到有据可查,避免日后因土地流转发生。

(2)合同关。对流转土地,经双方协商后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管理,切实保护依法形成的土地流转关系和农民土地承包权。

6

(3)登记关。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所在地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登记。乡镇两级对土地流转情况做到准确记录和反映土地流转情况,并实行土地承包动态管理。

2、立足“四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1)农村土地承包长期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和其它经营单位,客体是土地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所以承包权的物权化并不排斥经营权的流动。党中央提出土地延包30年不变,其核心是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因而以立法的形式给农民吃“定心丸”,避免任意削弱、剥离农民土地承包权。国家用法律明确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让农民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土地流转市场化。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乡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多渠道收集供需信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农经部门统一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并加强合同监管,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使之能代表农民利益,给农民“国民待遇”,并对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合同纠纷,做到及时处理,规范调处。

(3)土地流转高效化、形式多样化。应该看到土地延包后,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在外务工经商农民不愿意种田或多种田。这部分农民在外向非农产业转移,出现部分农民务工经商无暇顾及承包地,同时这些农民也愿意将农田转让出去。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但各地可因地制宜,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出让、转包等流转形式,对农民自己因需要调整土地也应支持,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优化资源配置。基本以自愿、互利、有偿为原则,实行农村土地流转高效化,打破所有制、行业的界线,建立多形式、全方位的开放的流转机制,达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目的。农村土地流转可采取的形式有:[1]①转包。指经承包方同意,原承包人将自己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转给其它农户、单位,转包后土地承包关系不变。②转让。指经发包方同意,承包人自愿将部分或全部土地及原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一并转让给其它农户、单位和个人,由新承包方代替原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转让后原承包关系转让。③入股。指承包人以自己承包的 7

土地经营权折股加入股份制功股份合作制经营,风险共担,利共享。④租赁。指承包方将其土地经营权单独或随同地上附着物租赁给其它农户、单位或个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租赁不改变原承包关系,租赁双方只有租金收取关系。

(4)土地流转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依法管理轨道,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及土地流炜关系。另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确保党的农村政策依法落到实处,使群众反映的土地中“焦点”、“热点”问题得以及时处理。

(二)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

耕地锐减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乱占耕地,土地利用率低也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虽然国家整治土地市场已取得成效,但保护耕地依然是任重道远。应该看到,国土资源管理,它不仅是保护资源的行政执法工作,且是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1)在严格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努力行使宏观调控多项职能,守住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各项建设用地,不得改变规划用途。总之,农村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本质上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求。因此,必须遵循土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约每一寸土地,从而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多途探索和开辟新的补偿方式,使用权失地农民与城里人一样拥有同等待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失地农民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及就业。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象特征,实行差异性保障。18周岁以下,他们需求体现在教育权益上保障。18周岁-50岁左右失地农民,短期面临的是就业,长期则是怕生病。50岁以上-60岁,转移就业是难于上青天,他们缺乏青年身上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叶落归根思想,对生活保障具有强烈需求和渴望。60岁以上的,体力丧失,风烛残年,盼望过上安稳的幸福晚年。失地后面临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要求对生活、疾病、养老保障。一 8

次性贷币补偿安置“一发了之”,并没考虑土地在生产生活中保障作用,政府责任所在就是开展失地农民岗前培训,建立失地保障举措,解决后顾之忧,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望。

(1)各地要学会用“加法”来为失地农民增加收入,就要求抓好失地农民素质培训,通过政策倾斜加长失地农民就业的“短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是获取高收入的可靠保障。对此政府要根据失地农民素质状况,按不同行业、工种,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拓宽失地农民打工空间,对年龄大、文化低的进行短、平、快的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培训时与大中专学校“联合造舰”,进行电脑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服装加工等技能培训,使他们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即需要什么工种?用工单位和企业开出“订单”,政府随即开出“菜单”,选出符合要求的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向企业输送、推介,而培训失地农民的“阳光工程”和联系费用则由政府“埋单”,不增加失地农民任何负担。(2)对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采取征购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土地作为财产的市场价格及农民人去土地后的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3)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险,使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有所教,既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稳定思想情绪,又保证社会的安定。(4)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扩大失地农民进进城务工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进城居往,经商创造条件。

9

更多相关推荐:
土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衡水市宁安路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衡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责任人二一一年五月十日宁安路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决策背景及摘要一外部环境衡水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及地热资源全区无重大污染性企业相对较小的城市体量促使区内生...

土地开发可行性报告

土地开发可行性报告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xx0822浏览54引言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

土地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土地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项目名称土地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xx年9月2日第一篇...

土地承包可行性分析报告

土地承包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名称土地承包建设性质个体经营经营性质个体承包地点曹店经营方式个体经营投资规模13万元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根据黄龙县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有关文件2土地承包合同3就业失业登记证二项...

xxx公司关于土地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Xxx公司关于购置土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XXX公司自X年X月X日成立后在上级公司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立足自身优势谋求新发展公司化改制后加快了加入上级公司的步伐并严格遵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

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917164607

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说明研究的项目的全称委托方说明本研究报告的委托方名称编制方说明编制本研究报告的机构或个人名称编制作业日期说明本次报告编写的起止时间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第...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单位山西省曲沃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临汾市土地复垦开发中心编制日期二八年四月十一日山西省曲沃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山西省曲沃县浍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项目申报单...

“十三五”重点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

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1

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一编写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管理工作中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一套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土地资料信息管理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培训讲义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培训讲义一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

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南省罗平县城西区域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城西区域城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联系手机131xxxxxxxx15593603156宅电09366625156信箱联系wxh6625156163...

钛箔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钛箔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北京智博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

土地可行性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