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实验报告

时间:2024.5.2

实验一、不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曝气充氧修正系数α,β值

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α,β的意义。

(2)掌握非耗氧生物污水α,β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影响氧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曝气水水质;②曝气水水温;③氧分压;④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⑤水的紊流程度等。

而曝气水的水质对氧转移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待曝气充氧的污水中含有各种各样杂质,如表面活性剂、油脂、悬浮固体等,它们会对氧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两活性物质这类两亲分子会集结在气、液接触

'面上,阻碍氧的转移。相对于清水,污水曝气充氧得到的氧转移系数KLa会比清水中的氧总

转移系数KLa低,为此引入修正系数α

'KLa??KLa(1)

式中 KLa——清水中氧总转移系数(l/min);

' KLa——在相同曝气设备,相同条件下,污水中氧总转移系数(l/min)。

(2)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它会影响氧在水中的饱和度,相对于相同条件的清水

'而言,污水中氧的饱和度cs要比清水中的氧饱和度cs低,为此引入修正系数β

cs'??(2) cs

式中 cs——清水中氧的饱和度(mg/l);

' cs——相同曝气设备、相同条件下,污水中氧的饱和度(mg/l)。

转移速度可以由下式表示,即

dc ?K'(c'?c)

''其中,KLa,cs,cs同上。 (3) dtLass

本次实验将采用间歇非稳态实验方法,即在相同条件下按照对清水实验的方法,分别对清水和污水进行充氧实验,利用实验得出的数据应用公式计算出α,β值。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是对比实验,所以,应严格控制清水实验和污水实验的基本实验条件,如水温、氧分压、水量、供气量等,以保证数据可靠。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实验装置为φ=12 cm H=2.0m的曝气筒,如图1所示;

(2)空气压缩机;

(3)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秒表(计时钟);

(4)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所需药品及容器(有条件可采用溶解氧测定仪);

(5)实验用水样(可为实际生产中初沉池的进水或出水,也可自行配制)。

四、实验用试剂

(1)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

(2)催化剂:氯化钴0.1mg/l。

五、实验步骤及记录

(1)分别将待曝气污水和清水注入曝气筒1.8m处。

(2)分别从两个曝气筒取样测溶解氧浓度,计算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和催化剂氯化钴的投加量。

(3)将所称得脱氧剂用温水化开,加入曝气筒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充分混合,反应大约10 min左右。

(4)待池内溶解氧降为0后,打开空压机,调节气量,同时向两个曝气筒内曝气,并开始计时,当时间为1,2,3,4,5,7,9,11,13,15…取样测定溶解氧浓度,直至溶液

'中溶解氧浓度稳定(即饱和)为止,并将清水中饱和值记为cs及污水中的饱和值记为cs。

排水实验报告

1

(5)记录数据至表1中。

排水实验报告

cs?c0cs'?c0

(1)分别列表2,绘制半对数曲(ln~t)及(ln'~t)线,利用图解

c?cc?cs1s1'

法求出KLa及KLa。

表2 曝气实验系数测定的计算数据

排水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2

由图像斜率得KLa=0.773,KLa’=0.483

(2)应用公式计算α

所以α=0.625

(3)应用公式计算β

所以β=0.998

排水实验报告

排水实验报告

'KLa??KLacs'??cs

3

七、思考题

(1)简述α,β的意义。

答:修正系数α的物理意义是KLa(废水)与KLa(清洁水)之比,即α与废水气液膜之间的阻力呈反比。由于待曝气充氧的污水中含有各种各样杂质,如表面活性剂、油脂、悬浮固体等,它们会对氧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两活性物质这类两亲分子会集结在

'气、液接触面上,阻碍氧的转移。相对于清水,污水曝气充氧得到的氧转移系数KLa会比清

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KLa低,为此引入修正系数α。

修正系数β用于修正污水中所含的大量盐分对氧在水中的饱和度的影响,相对于相同条

'ccs件的清水而言,污水中氧的饱和度要比清水中的氧饱和度s低,为此引入修正系数β对

'cs正确测定污水中氧的饱和度,给出一定的指导。

(2)α,β值各受何影响?为什么?

答:影响α的因素:

a、污水中含有各种各样杂质,如表面活性剂、油脂、悬浮固体等,它们会对氧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

b、α受到水质、污染物浓度、污染物种类、水温等影响,因为α是KLa(废水)与KLa(清洁水)之比,与废水气液膜之间的阻力呈反比。

c、如果污染物浓度较高,按照双膜理论,其气膜与液膜之间的阻力较大,与废水气液膜之间的阻力呈反比的α就会变小。

d、污染物种类也会影响到α,比如污水中微生物会在曝气过程中消耗掉大量氧气,使α变大,而悬浮物的存在可能会起一种载体的作用,加大了气液膜的接触表面,使氧的传递速率加快,使KLa 值变大,相应修正系数α值也比较大。

影响β的因素:

a、污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它会影响氧在水中的饱和度。

b、β受到水质、盐分的种类和浓度、温度等的影响。

c、水质越差,污水中氧的溶解饱和度越低,所以β越低。

d、温度也影响到水中氧的溶解饱和度也降低,造成β变小。

温度对氧的溶解和分子间作用力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氧的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耗氧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耗氧速度影响水中氧的浓度分布,从而对水中氧的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本实验条件:如水温、氧分压、水量、供气量等对他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对氧的转移和氧的溶解饱和度有一定的影响。

4

八、注意事项:

1.药品称量完必须迅速加到水中,防治药品迅速反应,达不到除氧的目的。

2.加入药品后,要不断的搅拌,使药品与水充分混合反应。

3.溶解氧测定仪探头的位置对实验的影响较大,测定时应避免气泡与探头直接接触,探头应保持与被测溶液有一定的相对速度。

实验小感:此实验项目为我组主要负责,曝气充氧中我们要注意安全,爬梯放置仪器且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会有测定指数回升的现象,应等读数相对稳定后再进行试验。此外溶解氧测定仪由于受外界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醚。

5

实验二、废水可生化性

一、实验目的

工业废水中所含有机物,有的不易为微生物所降解,有的则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为了合理选择废水处理方法,或者为了确定进入生化处理构筑物的有毒物质允许浓度,都要进行废水可生化实验。

鉴定废水可生化性方法很多,采用华勃氏呼吸仪(以下简称华呼仪)测定废水的生化呼吸线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

1. 熟悉华呼仪的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2. 理解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基本含义;

3. 分析不同浓度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及生物毒性。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时,耗氧速率恒定不变。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后,其呼吸消耗氧的特性反应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一般耗氧量大,耗氧速率高,即说明该有机物被降解,反之亦然。

测定不同时间的内源呼吸耗氧与有机物接触后的生化呼吸耗氧量,可得内源呼吸线及生化呼吸线,通过比较即可判定废水可生化性。

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上时,废水中有机物一般可被微生物生化分解;当两线重合时,有机物可能是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但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尚无抑制作用;当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下时,则说明有机物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华呼仪的工作原理是,在恒温及不断搅拌的前提下,使一定量的菌种及废水在定容的反应瓶中接触反应,微生物耗氧将使反应瓶中氧的分压降低(释放的CO2用KOH液吸收),测定分压变化,即可推算出耗氧量。

三、实验设备

华呼仪一台,离心机一台,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装置一套,测酚装置一套。

四、实验步骤

1.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及预处理:

(1)取已建污水厂活性污泥或带菌土壤为菌种,在间歇式培养瓶中以含酚合成废水为营养,曝气或搅拌,以培养活性污泥。

(2)每天停止曝气一小时,沉淀后去除上清液,加入新鲜含酚合成废水,并逐步提高含酚浓度,达到驯化合成污泥的作用。

(3)当活性污泥数量足够,且对含酚具有相当去除能力后即认为其培养和驯化已告完成。停止投加营养,空曝24小时,使其处于内源呼吸状态。

6

(4)上述活性污泥在3000转/分的离心机上离心十分钟,倾去上清液,加蒸馏水洗涤,在电磁搅拌器上搅拌均匀后再离心;反复三次用pH=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活性污泥悬浊液。

因所需时间较长,此步骤由教师进行。

2.溶解氧的测量

(1)取100ml活性污泥与150ml自来水混合均匀,置于仪器内充氧反应,每30s读一次数记录与表1中。

(2)取100ml活性污泥与150ml生活污水混合均匀,置于仪器内充氧反应,每30s读一次数记录与表2中。

(3)取100ml活性污泥与150ml工业废水混合均匀,置于仪器内充氧反应,每30s读一次数记录与表3中。

注意:

(1)应先向中央小杯加入10%KOH溶液,并将折成皱褶状的滤纸放于杯口,以扩大对CO2的吸收面积,但不得使KOH溢出中央小杯。

(2)加入活性污泥悬浮液及合成废水的动作尽可能迅速,使各反应瓶反应开始时间不相差太多。

4.在测压管磨砂接头上涂羊毛脂,塞入反应瓶瓶口,以牛皮筋拉紧使密封。然后放入华呼仪的恒温水槽中(水温预调至20℃)使测压管闭管与大气相通,振摇5分钟,使反应瓶内温度与水浴一致。

5.调节各测压管闭管中检压液的液面到刻度150mm处,然后迅速关闭各管顶部的三通,使之与大气隔断。记录各测压管中检压液液面读数(此值应在150mm附近)。再开启华呼仪,振摇开关,此时为华呼仪测氧实验开始时刻。

6.在开始实验的0.25、0.5、1.0、2.0、3.0、4.0、5.0、6.0小时,关闭振摇开关,调整各测压管闭管至150mm处并记录开管液面读数。

注意:读数及记录操作应尽可能迅速,作为温度及压力对照的1、2两瓶应分别在第一个及最后一个读数,以修正操作时间的影响(即从测压管2开始读数,然后3、4、5、……,最后读1号)。读数,记录全部操作完成后,即迅速开启振摇开关,使实验继续进行。待测压管示数降至50mm以下时,需开启闭管顶部三通放气,再将闭管液位调至150mm,并记录此时开管液位高度。

7.停止实验后,取下反应瓶及测压管,擦净瓶口及塞上的羊毛脂,倒去反应瓶中液体,用清水冲洗后置于肥皂水中煮沸,再用清水冲洗后以洗液浸泡过夜,洗净后置于55℃烘箱内烘干待用。

7

五、结果计算与分析

表1:内源呼吸测定:

排水实验报告

8

排水实验报告

9

表3:生活污水可生化实验数据

排水实验报告

10

比较微生物呼吸曲线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两曲线位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上部,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能被微生物降解,耗氧速率大于内源呼吸时的耗氧速率,经一段时间曲线将渐渐与内源呼吸线平行。表明基质的生物降解已基本完成,微生物进人内源呼吸阶段;黑色曲线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重合,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也未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微生物维持内源呼吸。由对比实验得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均可生化,其中工业废水更适用于生物降解。

六、问答题

利用生化曲线为何能判定某种污水可生化性?

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当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期时,耗氧速率恒定。耗氧量与时间呈正比,在微生物呼吸曲线图上表现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即表示内源呼吸时耗氧速率。

比较微生物呼吸曲线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曲线a位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上部,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能被微生物降解。耗氧速率大于内源呼吸时的耗氧速率,经一段时间曲线a与内源呼吸线几乎平行,表明基质的生物降解已基本完成,微生物进人内源呼吸阶段,曲线b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重合,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也未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微生物维持内源呼吸。曲线C位于微生物内源呼吸曲线下端,耗氧速率

排水实验报告

排水实验报告

11

小于内源呼吸时的耗氧速率,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微生物呼吸曲线一旦与横坐标重合,则说明微生物的呼吸已停止。将微生物呼吸曲线图的横坐标改为基质浓度,则变为另一种可生化性判定方法——耗氧曲线法。 该种判定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可以满足大批量数据的测定。但必须指出,用此种方法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必须对微生物的来源、浓度、驯化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作严格的规定,加之测定所需的仪器在国内的普及率不高。

实验小感:废水可生化实验中要注意时间的掐算需准确,且测量时难免会遇到读数的跳动,注意数据的选择和取舍。

拓展:

废水可生化性评价技术探讨

1、好氧呼吸参量法 (1)水质指标评价法 (2)微生物呼吸曲线法 (3)CO2生成量测定法 2、微生物生理指标法 (1)脱氢酶活性指标法 (2)三磷酸腺苷(ATP)指标法 3、拟实验法 (1)培养液测定法 (2)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4、合模型法

12

实验三(国标重铬酸钾法)COD标准测定法

一、实验目的

用国标法测定污水、雨水中COD。

二、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

1、250mL全玻璃回流装置。如取水样在30mL以上,用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度烘干2小时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 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化溶液[c(NH4)2Fe(SO4)2.6H2O约等于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

c=(0.2500·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实验过程

(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 13

形瓶,准确加入10.00ml 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洗净的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 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小时(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或,加三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注:测定范围为50mg/L——700mg/L。

五、实验数据计算

CODCr(O2,mg/L)=(V0-V1)×C×8×1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 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六、注意事项

7.1 使用0.4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的浓度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7.2 水样取用体积可在10.00—50.00mL范围内,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下表进行相应调整,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7.3 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7.4 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7.5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 氢钾的理论CODCr值为1.176g,所以溶解0.4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于重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的CODCr标准溶液。用时新配。

7.6 COD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7 每次滴定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14

七、实验数据

标定硫酸亚铁铵:10ml重铬酸钾(0.25mol/L)消耗硫酸亚铁铵24.79ml

排水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 C?

0.2500?10 ?0.10085molL24.79V?24.10?23.62?23.86mL2污水中CODCr的测定结果:

CODcr(O2,mgL)?(V0?V1)?C?8?1000(24.14?23.86)?0.10085?8?1000??11.2952V20

V?

CODcr(O2,mgL)?24.06?23.50?23.78mL2(V0?V1)?C?8?1000(24.14?23.78)?0.10085?8?1000??14.5224V20

雨水中CODCr的测定结果:

实验小感: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应注意安全的实验,以下是总结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取样的均匀性,尤其对浑浊及悬浮物较多的水样,以避免较大误差。

(2)滴定时溶液酸度不宜过大,否则终点不明显。

(3)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拓展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中存在的问题

(1)耗时长。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中加热沸腾后的加热回流时间长达2 h,一般一批水样需要约3.5 h才能测定,而且实验过程中采用手动滴定,不适合快速分析的现场监测要求。

(2)试剂用量大。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每个水样需要重铬酸钾溶液10 mL、硫酸一硫酸银溶液30mL,还有硫酸亚铁铵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等,仅试剂一项一个水样的测定费用至少5元(含同时测定一个空白水样),这还不含人工费和水电费。 (3)需要回流冷凝水。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加热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回流冷却水,在没有回 15

流冷凝水的的现场该法无法应用。

(4)加热耗能高。测定COD的加热时间长达2 h多,电炉(800~1 000 W)耗电每个水样多达2 kW·h。

(5)人工消耗大,效率低。国标法测定COD需人工全过程监控[7],而且所用的回流冷凝装置安装较麻烦、费时,操作人员需要专门的训练,所需实验场地较大,存在用水用电的安全隐患。

(6)排污严重。COD分析中需要汞盐、铬盐、银盐,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银盐、铬盐及剧毒的汞盐,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既造成大量的贵金属的流失,又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并且废液中的汞盐很难处理。我国每年因测定COD而产生的废液向环境排放的汞以吨计。传统的重铬酸钾法的实验过程是非封闭体系,易造成对实验室空气污染,有害健康。

(7)氯的干扰。科学工作者发现:COD的国标法在测定含氯离子废水时存在较大误差,即使使用硫酸汞做掩蔽剂来消除氯离子的影响,当废水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超过2 g/L时,仍然会使COD的测定产生误差,尤其是对COD值低的水样。当废水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超过2 g/L时甚至高达10~20 g/L,而COD值低时,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显得力不从心,原因是水样中氯离子与消化剂、催化剂反应,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COD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1、加热时间的改进

(1)用硫酸磷酸混酸代替硫酸提高加热速度。

(2)通过提高反应体系的酸度提高加热速度。(3)通过改变加热方式提高加热速度。

(4)通过改变测定方法提高加热速度。

(5)通过改变催化剂提高加热速度。

2、试剂用量的改进

闭管回流消解一分光光度法测定COD不仅适用于室内测试,还适合现场测试和批量测试。该法使试剂用量、药剂成本、废液排放均下降90%。

3、回流冷凝水的替代

有学者用空气冷凝代替回流水冷凝,可以节约用水。近年来在欧洲许多地方广泛采用了比色法测定COD。比色法测试COD是荷兰人根据比尔定律创造的简便、快捷方法,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重复性好。比色测定用消解炉密闭消解,消解管可耐较高压力,这种方法不需要回流水冷凝。

4、排污问题的解决

张莉等对氯离子含量<5 g/L的水样探索了只加1~2滴硫酸汞为主要成分的掩蔽剂,消解后离心5 rain,再进行比色测定COD,硫酸汞的用量大大减少,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接近。 孙健等提出了一种不加掩蔽剂——硫酸汞的COD测定方法,其研究表明:将传统的重铬酸钾测定方法中的硫酸银加入时间推迟到沸腾开始后半小时,通过测得的表观COD的质量浓 16

度扣除Cl一对COD的贡献(即事先做好的氯耗氧曲线),就得实际的COD的质量浓度。该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5、消除氯的干扰

目前含高浓度氯化物的废水的COD测定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有效方法除了常用的硫酸汞掩蔽法外,科学工作者还提出了以下方法: ,

(1)硝酸银法

(2)氯气校正法。

(3)标准曲线校正系数法

(4)分段测定法。

(5)密封消解法。

6、加热耗能的降低

何谨介绍了用HBA-100型标准CODcr消解器代替国标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测定CoD,可节约一半的耗电量。比色法用消解炉代替电炉消解,不仅消解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一个轻便的小消解炉可同时消解12个水样,大大降低了加热的耗能。微波消解法耗时短,也是节能的好方法。

7、人工消耗大、效率低的改进

用消解炉消解的方法可以准确控温及控制加热时间,消解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较电炉结实耐用,且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便于操作和管理。张亚东等通过比较国标法和消解炉消解的改进方法测定COD,得出:用消解炉消解的改进方法测定COD的质量浓度100~700 mg/L范围内符合国标法中的误差要求(4%),但低浓度时(50 rag/L)误差达20%。也有学者探索出了低浓度条件下符合误差要求的试剂配方和操作步骤。消解炉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与国标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8、贵金属的回收

硫酸银对有机物的氧化率达90%,长期以来国标法用硫酸银做催化剂,但银是贵金属,一般COD测定完后银便废弃了。COD测定的试剂成本主要来自硫酸银的消耗。为了节约贵金属、降低测定成本,科学工作者采用以下方法:

(1)回收硫酸银。

(2)寻找替代催化剂。

9、硫酸亚铁铵的标定及其他

COD的重铬酸钾法中高浓度硫酸亚铁铵(约0.1mol/L)的标定在国标中已明确,武西岳探索了低浓度硫酸亚铁铵(约0.01 mol/L)的简易标定方法,与标准标定方法(约需25 min)比,不仅操作步骤简单,而且省时间(约需5 min),还节约了硫酸等试剂n引。研究表明,用校正后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标定结果计算的COD值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良好,符合质量分析的要求,可以满足环境监测中低浓度COD的监测,较好地补充了标准方法的不足。 17

COD测定的新方法

(1)总有机碳(total organ carbon,TOC)预报法。

(2)比色测定法。

(3)微波消解法。测定结果有更高的准确 度和精密度,是最优的COD测定方法。

(4)电化学方法。

(5)示波极谱法。

(6)化学发光法。

(7)在线自动监测法。

18

实验四 滤膜法SS标准测定法

一、实验目的

许多江河在雨季由于地面大量泥砂和各种污染物和各种污染物被雨水冲刷,使水中悬浮物大量增加。地面水中存在悬浮物使水体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悬浮物多时,还可能造成河道阻塞。造纸、皮革、冲渣、选矿、湿法粉碎和喷淋除尘等工业操作中产生大量含无机、有机的悬浮物废水。因此,在水和废水处理中,测定悬浮物具有特定意义。

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是指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当用滤纸或石棉坩埚法测定时,由于滤孔大小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与滤膜法有出入,报告结果时,应注明测定方法。石棉坩埚法通常用于测定含酸或碱浓度较高的水样的悬浮物。 从总残渣减去总不滤残渣也可得到总不可滤残渣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用滤膜过滤水样,经105 C烘干后得到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含量。

仪器

(1) 称量瓶,内径30-50mm。

(2) 滤膜、孔径为0.45μm及相应的滤器。

?

三、实验步骤

(1)将1张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每次在103-105 C烘干2h,取出,放冷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两次称重相差不超出0.05g)

(2)分取除去漂浮物后,振荡均匀的适量水样(使含总不可滤残渣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和蒸馏水冲洗残渣3-5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 C烘箱中,打开瓶盖,每次烘2h取出,放冷后盖好瓶盖称重,直到恒重为止。 ??

C?

(A?B)?10V6四、实验数据计算

式中,

A――总不可滤残渣+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19

V――水样体积(mg/l)。

五、注意事项

(1) 树枝、水草、鱼等杂质应从水样中去除。

(2) 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

(3) 硫酸—硫酸银溶液一定从冷凝管上面倒入,使蒸发的气体顺流而下,使COD的 测定的结果更准确。

(4) 滴定时顺着一个方向晃动锥形瓶内溶液,不能让瓶内产生气泡,否则影响COD 测量的准确性。

六、测定数据

8号滤纸+SS 1.0400g 8号滤纸:0.9897g

2号滤纸+SS 1.0155g 2号滤纸:0.9879g

C?

C?(A?B)?10(1.0400?0.9897)?10??503mg/l V100ml(A?B)?10(1.0155?0.9897)?10??276mg/l V100ml

七、思考题

(1)分析影响活性污泥吸附性能的因素。 6666

答:

溶解氧——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

水温——维持在15~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微生物生长缓慢。

营养料——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营养为碳和氮,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维生素等。

有毒物质——主要毒物有重金属离子(如锌,铜,镍,铅,铬等)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如酚,醛,氰化物,硫化物等)。

碳源--异氧菌利用有机碳源,自氧菌利用无机碳源。

氮源--无机氮(NH3及NH4)和有机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 一般比例关系:BOD:N:P=100:5:1 好氧生物处理:BOD5=500——1000mg/l

经实验研究:

(1)当pH值为8.0的时候,活性污泥的沉降速度最快,污泥的活性污泥指数值与悬浮固体浓+ 20

度值成负相关。

(2)随着投入碳源的增加,活性污泥沉降速度越明显,沉降性能越好。

(3)随着投入氮源的增加,活性污泥的沉降速度明显,沉降性能越好。

(4)随着磷源的增加,活性污泥沉降体积比也增加,但沉降胜能却变差。

(5)通过方差统计分析可知,pH值、C、N、P各因素间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比的影响不显著,而 各因素间对活性污泥指数的差异是显著的。N对活性污泥指数影响的效果极显著高于C,也显著高于P;pH值对污泥指数影响的效果显著高于C和P;N与pH值、P与C差异不显著。在污水处理进程中,建议加强对显著性高的因子的关注,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2)发育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哪些特征?

答:通常,活性好的活性污泥从外观上看呈黄褐色絮绒颗粒状;也称生物絮凝体,其粒径一般介于0.02-0.2mm之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大体上介于20-100cm/mL之间,含水率在90%以上,比重介于1.002-1.006之间,因含水率不同而异。多为茶褐色,略带有土黄色,微具土壤味,密度约为1.005g/cm。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相。 性能优良的活性污泥应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和絮凝沉淀性能,良好的沉降性能是发育正常的活性污泥所具备的特性之一。污泥容积指数在70~100之间。

(3)污泥容积指数与污泥沉降比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污泥沉降比:又称为30min沉降率。它是指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百分数表示。

污泥沉降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还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中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它是评价污泥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参数。

污泥指数:也称为污泥容积指数。它是指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容积,单位为ml/g

SVI的物理意义是:曝气池出口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mL)。

SVI低时,沉降性能好,但吸附性能差。SVI高时,沉降性能不好,及时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也不能很好的控制泥水分离,一般认为:SVI<100污泥的沉降性能好,100<SVI<200污泥的沉降性能一般,SVI>200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正常情况下,城市污水SVI值在50~150之间。

联系: 2

SVI?

式中 SV——污泥沉降比(%);

MLSS——污泥干重(g)。 1l混合液30min静沉形成活性污泥容积(ml)SV?10 =1l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g)MLSS

21

在工艺运行中,如果进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等运行条件比较稳定,污泥沉降比值不会发生突变,SVI值也比较稳定,此时的污泥沉降比值对应一定的活性污泥浓度。但是,当污泥沉降比值在进水水质、温度或其它运行条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改变时,说明活性污泥增长期将处在不同阶段,SVI值也必然受到影响,此时污泥沉降比值与MLSS的对应关系也将发生改变。

要想获得适当的SVI值,则需在设计时选用适当的污泥浓度(MLSS)值,当进入生物反应器中的有机物量一定时,污泥浓度愈高,则污泥负荷(F/M)愈小,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正确选择污泥负荷(F/M)。

SVI剔除了污泥浓度因素的影响,更能反映活性污泥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认为: 当60<SVI<100时,污泥沉降性能好

当100<SVI<200时,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当200<SVI<300时,污泥由膨胀的趋势

当SVI>300时,污泥已膨胀

(4)分析活性好的污泥的沉淀过程有何特征?

答:从运行良好的曝气池中取出混合液,置于量筒中,开始,泥、水处于均匀的混合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污泥颗粒开始絮凝沉淀,并出现泥、水分界面,界面以上出现清水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水界面不断下移,可以观察到,界面以下的整个泥层以整体的形式缓慢下沉,我们通常称这种沉淀为成层沉淀或区域沉淀。与此同时,量筒底部的泥层,随着界面的下沉,泥颗粒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泥层逐渐变浓,上、下层污泥颗粒终于相接。随着时间的延续,上层污泥颗粒积压在下层污泥颗粒使泥层浓缩,这种浓缩又称为污泥压缩沉淀。最后整个泥层浓缩成一个浓度很高的浓缩污泥。一般情况下,发育良好的活性污泥经过30min的上述沉淀,就可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过程,并进入压缩沉淀。

活性好的污泥的沉淀过程中不会马上沉淀。静置后污泥马上沉淀而且泥粒细小,则污泥中无机质含量高,活性低此时污泥容积指数(SVI)过低;静置后污泥长时间无法沉淀,沉降性能不好甚至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即污泥容积指数(SVI)过高。

实验小感:活性污泥的沉降中主要需要时耐心,污泥沉降的速度很慢,在滤膜良好的情况下,所需时间比理论值要久。此外还需注意减少污泥的损失,减小误差。

22

北京交通大学

排水工程实验报告

排水实验报告

23

更多相关推荐:
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静脉导管...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实验名称家兔急性肺水肿实验探讨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急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分析肺水肿发病机制实验原理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引起...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引起肺水肿最常见原因是左心室心力衰竭水肿液积聚于肺泡腔内使肺肿胀有弹性质变实重量比正常增加23倍1毛细血管血压的增加或胶体渗透压...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家兔急性肺水肿目的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肺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病理状态用生理盐水扩充血容量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复制家兔肺水肿模型肾上腺素可引起交感...

实验性肺水肿(自己的)

家兔急性肺水肿摘要目的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结果在逐渐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之后家兔出现呼吸急促气管插管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液体最后家兔窒息而死结论急性肺水肿...

机能实验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摘要目的1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先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再用观察法观察家兔的变化了解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和主要表现结果在逐渐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之后家兔出现呼吸...

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实验名称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设计人员设计日期指导老师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

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实验名称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设计人员设计日期指导老师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及治疗

讨论本实验四个实验组开始都是大量快速滴生理盐水每只兔都是200ml以上的注入量这样血容量肯定是明显升高胶体渗透压减低从各实验组观察这时的各只兔子呼吸都是从开始的均匀平稳到加深加快见呼吸曲线变化而听诊则闻及其呼吸...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病理状态水肿的发生与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如流体静压胶体渗透压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密切关系即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

实验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水肿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理3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实验原理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的肺水...

实验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水肿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理3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实验原理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的肺水...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