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1

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

一、实验目的

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兔固定台,1ml、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将实验组家兔准确称重后,麻醉、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颈部前部皮肤,然后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备用。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在近心端靠近结扎处剪一小口,插入静脉导管,结扎固定后将输液装置与之相接并试行滴注,通畅后暂停输液。

2、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人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

3、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

4、用lml肝素化注射器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防空气进入。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的pH、PaC02、Pa02、K+、Na+、Cl-等,作为实验前对照。

5、然后输入37℃(摄氏度)生理盐水,输入量按100ml/㎏(体重)计算,输液速度180-200滴/min。

6、输药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机体的变化:

①呼吸曲线有否变化,有否呼吸急促,困难。

②肺部是否出现罗音。

③气管插管口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如果上述情况变化不明显可重复使用肾上腺素,用法及剂量同上,直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表现。并迅速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方法同上,测定血气指标的变化。

7、对照组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8、上述各组实验完成以后,分别夹住气管,剪开胸前壁,在气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肿液溢出。在结扎处上方剪断气管,然后分离心脏及其血管,将肺取出。用滤纸吸干肺表面的水份后,准确称取肺重量,以计算肺系数

肺系数=

正常肺系数约为4~5 g

此后观察肺大体改变,切开肺,注意切面的变化,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注意其量,性质,颜色)。还可在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肺水肿和正常肺的组织切片。

四、实验结果

1.家兔呼吸的变化曲线图像

2.本组肺的重量为8.2g,兔子重量为1.6Kg,本组所测得的肺系数为5.13(正常肺系数约为4~5)。

3.呼吸变浅变慢,心率加快,皮肤黏膜发绀,听诊肺部出现轻度湿罗音。

4.家兔肺水肿前后血气指标

比较两次血气分析结果,PH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略下降,但氧分压升高。解剖家兔的肺显示没有明显的病变。

四、实验讨论

  本组虽然为对照组,从测得的肺系数来看,可能出现轻微的肺水肿。其机制为:快速注射液体,机体体循环加速,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增大,出现轻微的肺水肿。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单纯注射大量液体使测得的肺系数增大。

  与本组相对的实验组注射肾上腺素,经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气管处有淡粉色的泡沫痰,其肺系数大于10,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其机制为:首先快速注射液体,使得机体体循环加速。肾上腺素具有缩血管的作用,使大量血量转移至肺循环,致肺毛细血管压明显增加,出现了明显肺水肿。实验前肺部听诊正常。肺水肿时,由于呼吸道内有体液渗出,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便可产生湿罗音。本组为对照组,两次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指标变化不大。

  家兔因肺水肿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机制为:肺水肿时,严重缺氧使无氧代谢加强,乳酸等酸性产物增多。肺水肿严重至呼吸衰竭,还可能出现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排酸保碱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机体还可能出现高血钾,其机制为:酸中毒可使细胞内K+ 外移及肾小管排K+ 减少。但实验结果为低钾血症,可能是因为肺水肿不明显导致。肺水肿时也可出现乏氧性缺氧,其机制为:肺水肿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O2 和血氧含量不足,即导致呼吸性缺氧。但实验中小兔PaO2 和血氧含量反而升高,可能是因为早期是呼吸加深导致。

五、实验结论:

机体肺水肿时会出现呼吸变得浅快,肺部听诊可听到湿罗音,解剖可看到气管处有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乏氧性缺氧等症状。

[注意事项]

1、忌用实验前已有明显肺部异常征象(罗音、喘息、气促等)的动物,否则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2、剖取肺脏时,操作要小心,防止肺表面损伤引起水肿液外流,影响肺系数的准确性。

3、在第1次使用肾上腺素后肺水肿征象不明显者,可重复使用,两次输药间隔10~15 min,不宜过频。

4、应控制输液速度,不要太快,以180~200滴/ min为宜。


第二篇:实验报告——寄生虫实验


寄生虫实验报告

                  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

                                        2011/9/26

第一幕

CASE SUMMARY:

罗某,女,42岁。云南大理洱源县果胜村,白族人。20##年8月28日,参加婚礼,吃过生皮,20##年8月30日中午到乡卫生院就诊。自诉,恶心,进食后呕吐,腹痛,腹泻,当日大便3次,大便很稀,无脓血。

查体:T38.5℃,P98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急性面容,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听诊发现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  12.5×10的9次方/L,其中中性粒细胞7×10的9次方/L,比率56%;淋巴细胞3×10的9次方/L,比率25%;嗜酸性粒细胞2.25×10的9次方/L,比率18%。红细胞5.42×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166×10的9次方/L。

2.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虫卵(—)

 

DISCUSSION 1:

1.       生皮的制作方法及其佐料(卜浩然)

生皮,白语又叫“黑格”,即生的猪皮和猪肉。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

  一般生皮生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佐料不搁一起,吃时就着佐料一起吃;一种是将佐料与生皮生肉拌匀,直接做成一道凉拌菜。两种吃法各有各的特色和口感。

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生皮要切得细而不碎,蘸水选取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糊辣子、大麻籽还有蒜末、生姜、芫荽(香菜)、冷开水、白糖、盐巴、酱油、如果能有山胡椒那更好,蘸水的配制是非常讲究的,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马降格了。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

  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在大理有三种猪肉是不能用来吃生皮的,即米砂猪(寄生虫)、病猪和老母猪。

2.       生猪肉里的寄生虫(谷少尉)

生猪肉里的寄生虫: 猪肉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

肉孢子虫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为双宿主型,终宿主(肉食类)粪便中的孢子囊或卵囊被中间宿主(食草类)食入后,在其小肠内孢子囊中的子孢子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在多数器官的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形成裂殖体,进行一代或几代的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再进入肌肉组织中发育为肉孢子囊。肉孢子囊多见于横纹肌及心肌。中间宿主肌肉中的肉孢子囊被终宿主吞食后,囊壁被蛋白水解酶破坏缓殖子释出并侵入小肠固有层,无需经过裂殖子就直接形成配子,雌雄配子交配后成为卵囊,卵囊在小肠固有层逐渐发育成熟。

其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诊断方法主要是组织活检(查肉孢子囊)和粪便检查(查孢子囊或卵囊)。

旋毛虫: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人因生吃或半熟食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等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旋毛虫对人体致病作用的强弱,与摄入幼虫包囊数量及其活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而致死。按旋毛虫在人体的感染过程可分为下列三期:

(一)侵入期(小肠期,约1周):脱囊幼虫钻入肠壁发育成熟,引起广泛的十二指肠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甚至浅表溃疡。约半数病人感染后一周内有恶心、呕吐、腹泻(稀便或水样便,日3~6次)、便秘、腹痛(上腹部或脐部为主,呈隐痛或烧灼感)、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少数病人可有胸痛、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二)幼虫移行期(2~3周):感染后第二周,雌虫产生大量幼虫,侵入血循环,移行至横纹肌。幼虫移行时所经之处可发生血管性炎症反应,引起显著异性蛋白反应。临床上出现弛张型高热,持续2天至2月不等(平均3~6周),少数有鞍状热。部分患者有皮疹(斑丘疹、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旋毛虫幼虫可侵犯任何横纹肌引起肌炎:肌细胞横纹肌消失、变性、在幼虫周围有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中性和嗜酸粒细胞,甚至上皮样细胞浸润;临床上有肌肉酸痛,局部有水肿,伴压痛与显著乏力。肌痛一般持续3~4周,部分可达2月以上。肌痛严重,为全身性,有皮疹者大多出现眼部症状,除眼肌痛外,常有眼睑、面部浮肿、球结膜充血、视物不清、复视和视网膜出血等。重度感染者肺、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亦被累及,相应产生灶性(或广泛性)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甚至胸腔积液;心肌、心内膜充血、水肿、间质性炎症甚至心肌坏死、心包积液;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压增高等。血嗜酸粒细胞常显著增多(除极重型病例外)。

血象:早期移行期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但重症患者嗜酸粒细胞可不增加。

(三)肌内包囊形成期(感染后1~2月):随着肌内包囊形成,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减轻,但肌痛可持续较久,然无转为慢性的确切依据。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虚脱,或因毒血症、心肌炎而死亡。

猪肉绦虫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孕节常单独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可因受挤压破裂而使虫卵散出。当虫卵或孕节被猪或野猪等中间宿主吞食,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24~72小时后,虫卵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经血循环或淋巴系统而到达宿主身体各处。在寄生部位,虫体逐渐长大,中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约经10周后,猪囊尾蚴发育成熟。猪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再者依次为深腰肌、肩胛肌、膈肌、心肌、舌肌等,还可以寄生于脑、眼等处。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如宿主未被屠宰则久后囊尾蚴死亡并钙化。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囊尾蚴在小肠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25年以上。人也可成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当人误食入虫卵或孕节后,可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

肠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最常见的患者求医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腹、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中国报告大腿皮下及甲状腺组织内成虫(虫体分别为15×0.3cm和8cm×0.2cm)异位寄生的病例。

3.       急性面容以及血常规检查(付翰辉)

急性面容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多见于许多急性热病,如高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人的面部肌肉及血运十分丰富,十二对颅神经集中在此。健康人应是表情自然,神态安怡,各组织器官比例适中,分布合理。而当机体患病时,则会由于病痛的困扰,特别是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所以观察面部面容与表情无疑会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4.       急性胃肠炎的定义,原因以及排除依据(杜佳欣,冯庆玲)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有明显的饮食不当病史,发病突然而恢复也较快,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5.       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陈鲁秋,杨跃)

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b) 、白细胞 (wbc) 总数及 (dc) 分类,此外还有 (p t) 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参考值: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3.5—5.0 X 10的12次方/ 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白细胞(WBC)总数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2.儿童: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4.淋巴细胞:20%--40%(0.40--0.60);5.单核细胞:1%--8%(0.01--0.08);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加

①急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盂肾炎、乙型脑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等;②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③急性中毒:糖尿病酮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汞、铅中毒、安眠药中毒、某些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休克;④急性失血:尤其是内出血;⑤严重创伤:如车祸、烧伤、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等;⑥生理性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或全身性严重感染。②骨髓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④化学品、药物或放射性损伤:如苯中毒、氯霉素、氨基比林、他巴唑、抗癌药、磺胺类、砷剂、放射治疗等;⑤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加强:如脾功能亢进。

2.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花粉过敏、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侵入组织的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幼虫移行症可明显升高;③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嗜酸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皮肤受损范围的大小呈正比;④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⑤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前期、烧伤等;⑥其他:如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接受放射治疗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伤寒、副伤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消失或减少;②应激状态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铋中毒、化疗和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4.淋巴细胞增多

①百日咳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可高达0.60—0.80;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常淋巴细胞可占0.20--0.50;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大多为小淋巴细胞;③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出血热等都可以增多;④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慢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⑤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⑥肾移植术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⑦婴幼儿、尤其在发生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时。

淋巴细胞减少

①过度放射损伤:淋巴细胞减少的程度与放射剂量成正比,并出现微核等核变性的形态;

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③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急性传染病或细胞免疫缺陷病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而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

5.单核细胞增多

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主要的三种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又称为三系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金属中毒、重症感染等

大便常规检查

1、粪便潜血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粪胆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3、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4、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5、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6、粪便颜色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7、粪便形态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6.       肝脾肿大的原因以及临床意义(包金枫)

一般认为,正常成人的脾脏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 在正常情况下,在体格检查腹部触诊时一般摸不到脾脏。如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脏边缘应认为脾脏肿大。在隔肌位置低或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脏的边缘,但相当柔软,并无压痛,与病理性脾肿大不同。脾脏肿大边缘在3cm以内,为轻度脾肿大;大于3cm,但未超过脐水平线,为中度肿大;若已经超过脐水平线,则为重度肿大,又称为巨脾。

脾肿大病因:

  一. 感染性

  (一)急性感染;见于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

  (二)慢性感染;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梅毒等。

  二. 非感染性

  (一) 淤血

  见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斑替氏综合征,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

  (二) 血液病

  见于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病、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组织肥大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症。

  (三) 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Sill病)Felty病等。

  (四) 组织细胞增生症

  如勒一雪(letterer-siwe)氏病黄脂瘤病、(韩一薛一柯)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

  (五) 脂质沉积症、脾脏肿瘤与脾囊肿。

7.       肠鸣音亢进(韩盼盼)

肠鸣音(gurgling sound):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

  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次数增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患者肠腔扩大,肠壁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通常可用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的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

8.       大便脓血的原因(代龙龙)

便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滴血、或粘液便、血色或鲜红或暗红。便血病情较为复杂,便血的出现预示着多种疾病的可能,常见的造成便血的原因可就疼痛与否分为两类:

一.无痛性便血

(1)痔疮:主要是内痔便血,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偶尔伴有肿物脱出。

(2)肠息肉:出血量较少,血色鲜红,与大便不混合,有时伴黏液,近肛门处的息肉有时可脱出肛门外,

(3)肠癌: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粘液血便。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2、疼痛性便血

(1)肛裂:便血不规则,时有时无,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排便时或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2)肠炎:常为间歇性便血,量较少,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3)肛瘘:便血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二.大便带脓血是因为肠系膜发生糜烂所致,可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大便带脓血粘液,很多人往往怀疑是细菌性痢疾,其实一些结肠溃疡也会引起大便带脓血  引起大便带脓血粘液的原因:

  1、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

  病人亦会排出脓血粘液样大便。仔细观察会发现大便出血较多而脓较少,大便常呈暗红色或果酱样,病人也不感到明显腹痛,甚至没有里急后重感,病人一般不发热。只要大便中找到阿米巴原虫即可诊断。

  2、慢性血吸虫病病人亦有腹泻

大便稀薄或带粘液或带脓血,每天2~3次,有时伴有里急后重,很像“痢疾”,久病会有贫血、消瘦、体质衰弱。

9.  Vc,V6以及头孢呋肟的给药原因。(杨跃)

Vc,V6的作用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给腹泻的病人静滴Vc,V6可以增强其身体的抵抗能力。而头孢呋肟则适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

DIAGNOSTIC CHECKUP:

血常规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寄生虫病

白细胞增多——有炎症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正常

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并没有因为腹泻而升高 

大便常规检查:

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急性面容

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可能由于急性热病,如高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无反跳痛

壁层腹膜没有炎症——不是急性腹膜炎(由细菌引起)

肝脾未触及

说明肝脾正常

肠鸣音亢进

肠鸣的出现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当肠内菌群失调,使各种细菌在肠内发酵,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得胃肠内内容物产生幅度过大,或超出常规的移动,所以就会出现肠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肠亢进。是肠炎或胃炎的一个典型表现。

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针对该病,现在的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收到了最后诊断的影响,医生的给药是头孢呋肟,该药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的治疗。此外,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患者肠鸣音亢进,是因为肠内菌群失调,使各种细菌在肠内发酵,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得胃肠内内容物产生幅度过大,或超出常规的移动,所以就会出现肠鸣。所以,综上两条原因,一些同学认为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2.       该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首先,患者患病前吃过生皮,由生皮的制作步骤可知,人在食用过生皮之后,很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病;其次,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这是体内有寄生虫的标志;第三,该患者发病是在食用生皮两天后发病,不符合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的一般病程;第四,同学们注意到,患者的症状跟自己所查到的旋毛虫病患者的相似,并且旋毛虫是猪肉中的常见的寄生虫,且为人畜共患病。因此,有些同学认为该病是寄生虫病。

 

第二幕

CASE SUMMARY:

20##年9月4日,罗某病情未见好转,改用抗生素。20##年9月6日,腹泻症状减轻,大便每天2次,体温38.9℃,咳嗽,全身酸痛,小腿和背部疼痛更明显。眼睑,颜面以及下肢轻度浮肿;肺部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  23×10的9次方/L,其中中性粒细胞9×10的9次方/L,比率39.13%;淋巴细胞2.5×10的9次方/L,比率10.87%;嗜酸性粒细胞11.4×10的9次方/L,比率49.57%。红细胞5.01×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123g/L。血小板159×10的9次方/L。

2.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虫卵(—)

3.尿常规:葡萄糖(—),尿胆红素(—),尿蛋白(—),尿白细胞(—)。

4.肾功:尿素氮5.62mmol/L,肌酐40umol/L,尿酸340umol/L。

5.胸片:双肺纹理增粗,有点状阴影。

6.肌肉压片镜下见肌纤维间有梭形囊包,囊内有卷曲的虫体。

 

DISCUSSION 2:

1.       尿常规检查内容及其诊断意义(成潇玥)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2.       肾功(黄一琳,黄斌杰)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5: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6: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 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 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 SPI>0.2表示选择性差。
  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临床意义: 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9:尿素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 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 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 一般情况下成人 0.80~1.20ml·s-1/m2 尿液 成人 男0.45~1.32ml·s-1/m2 女0.85~1.29ml·s-1/m2 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 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31ml/min/1.73 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
  临床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
 12: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参考值: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 30min0.13~0.24(0.17) 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 120min总量0.63~0.84(0.70)。
  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损害0.50(50%)时,开始表现有PSP排泄率的下降。 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范可尼综合征,心衰,休克,重症水肿,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

3.       肺部症状(谷少尉)

湿罗音:是由于气体在通过呼吸道时,如果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如痰、渗出液、血液、粘液、脓液等),会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产生。分为粗,中,细湿罗音和捻发音。分布可为局限性或两肺野满布湿罗音。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淤血,肺水肿,肺梗塞等等。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临床意义:湿罗音是肺与支气管病变的表现。湿罗音散在性分布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水肿;在两肺底分布,多见于肺淤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炎;一侧或局限性分布,常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肺出血等。

分类:

  1、粗湿罗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于吸气早期。

  2、中湿罗音:发生于中等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后期出现。

  3、细湿罗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

4、捻发音: 极细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多在吸气终末听及。

4.       阿苯达唑以及肾上腺激素的给药原因(陈鲁秋)

阿苯达唑的作用是驱虫,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消炎和抗变态反应。

5.       胸片(杜佳欣)

胸片就是胸部的χ片,临床上都叫胸片。

  受检者取站立位,一般在平静吸气下摒气投照。心血管的常规胸片检查包括后前正位(焦-片距离200cm)、左前斜位(60°~65°)、右前斜位(45°~55°)和左侧位照片。正位胸片能显示出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能观察心脏与毗邻器官的关系和肺内血管的变化,可用于心脏及其径线的测量。左前斜位片显示主动脉的全貌和左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的情况。右前斜位片有助于观察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和右心室漏斗部增大的变化。左侧位片能观察心、胸的前后径和胸廓畸形等情况,对主动脉瘤与纵隔肿物的鉴别及定位尤为重要。

胸片的作用

  胸片经常用于检查胸廓(包括肋骨,胸椎,软组织等),胸腔,肺组织,纵隔,心脏等等的疾病。如肺炎,肿瘤,骨折,气胸,肺心病,心脏病。

1、检查肺炎:下图示双肺肺炎

  

上图可见双肺斑片状阴影,阴影模糊不清,双肺呈毛玻璃状。

2、检查肿瘤:下图示右侧下肺肺癌

  

可见右下肺团块状阴影,团块之间有空洞。

3、检查骨折:下图示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及气胸

  

可见多出肋骨的骨质连续性中断,右肺不见肺纹理。

4、检查气胸:见上图,右肺无肺纹理,右肺被气胸挤压

5、检查肺心病:下图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双侧肺过度充气,肋间隙增大,双肺纹理粗大,心脏呈垂滴形。肺动脉段突出。

6、检查心脏:

  

上图示心脏扩大心形呈球形   

肺纹理是支气管,细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等在X线片上的影像反映。整体观成树枝状,外周部渐细,成放射状,由肺门走向周围肺野,一般不达外带。支气管炎时可引起肺纹理的增粗,增强. 肺纹理重就是表示你肺部和支气管有炎症,应根据血象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于下列3种情况
(1)支气管性肺纹理改变:主要病理为支气管壁增厚及周围间质的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表现为肺纹理粗细不均,其中常夹杂变形纹理和小蜂窝状影像,有时还可见“轨道征”,以劣行上肺野为著。

(2)血管性肺纹理改变:主要由肺充血和肺淤血引起.肺充血多见于具有由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这是由于肺血流量增加(动脉充血)使肺动脉扩张之故,表现为肺纹理有些粗大,边缘有些清楚,从肺门向肺野保持血管的特征.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后肺静脉压力升高所致之肺静脉扩张,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以两上肺野明显,肺野透光度减低。
(3)淋巴性肺纹理改变:主要见于肺内淋巴管转移.肺转移癌的癌细胞沿支气管和静脉周围的淋巴管广泛浸润,形成精细的癌细胞索,这种改变可局限于肺门附近,也可以不可以扩展到肺野外带,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纤细的网状影。

肺部阴影通常是指在透视中发现肺实质内有高密度区,在胸片上或CT上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一般肿块的标准是直径在4CM以上,而结节通常是指直径在3CM以下。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部肿瘤,结核 肺部先天性发育异常都可以在肺部形成阴影。

高密度点状阴影应该是肺结核愈合后的钙化。胸膜钙化时,可见胸壁上点状、带状、块状极高密度影,CT值接近骨皮质,边界锐利。

  注意事项①特殊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三个月内),应谨慎X线检查,做好必要的防护。②除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宜在检查室内久留。③检查者胸口口袋内勿放硬币、手机;颈部除去项链、吉祥物等饰品;女性患者请脱去带金属托的胸罩及有子母扣的衣裙。④复诊时带好最近的影像资料,便于医生结合病情诊治。

6.       维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杨跃,胡万辛)

1 维生素A VitA是构成视紫红质的成分之一,参与形成暗视觉,故VitA缺乏时可致夜盲症。VitA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全,缺乏时上皮组织角化、增生及干燥,易致感染。VitA促进生长发育,缺乏时骨骼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衰退,它还促进胸腺增生,增强免疫功能,常用于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等。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疲劳、全身不适、发热、颅压增高、夜尿增多、毛发干枯或脱发、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四肢痛、贫血、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2 维生素B1 VitB1参与糖代谢,缺乏时影响机体能量的供应,患者初期出现健忘、不安、易怒等症状,继则发生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表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肌肉酸痛等。严重缺乏时可引起心功能不全,临床上称之为脚气病。VitB1抑制胆碱酯酶,缺乏时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VitB1用于VitB1缺乏症,还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神经炎、心肌炎、消化不良、高热、甲亢等,但用量过大会引起头痛、眼花、烦躁、心律失常、水肿和神经衰弱。

3 维生素B6 VitB6参与机体多种生化代谢过程,缺乏时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VitB6用于防治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等,也可用于妊娠呕吐等,但用量过大可致新生儿产生VitB6依赖综合征。

4 维生素C Vit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铁的吸收,参与细胞间质形成,缺乏时伤口溃疡不易愈合,骨骼及牙齿易折或脱落,皮下或黏膜等处出血,这在临床上称为坏血病。VitC还有解毒功能,可用于防治坏血病,也用于急慢性传染病,补充其过量消耗,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但大量口服或注射VitC(日剂量>1g),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痉挛等。

5 维生素D VitD对钙、磷代谢和小儿骨骼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增加钙、磷对骨的供应,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主要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及手足抽搐症的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就会引起低热、烦躁哭闹、惊厥、厌食、体重下降、肝脏肿大、肾脏损害、骨骼硬化等病症,比佝偻病危害更大。

6 维生素E VitE能使垂体前叶促性腺分泌细胞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生成和活动,并增加卵巢机能。临床上用于治疗先兆流产及不育症,VitE有抗氧化作用,用于防治动脉硬化、抗衰老,但长期服用大量VitE(日剂量400~800mg),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腹泻、头晕、流感样综合征、头痛、恶心、胃痉挛、乏力。长期服用超剂量(日剂量>800mg)对VitE缺乏病人可引起出血倾向,改变内分泌代谢,改变免疫机制,影响性功能,并有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或栓塞的危险。

7.       肌肉活检(代龙龙)

为了诊断或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取出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黄豆粒大小)进行显微镜或电镜下检查。取出肌肉的部位,由肌病的性质(远端或近端受累)和病情发展程度所决定。

肌活检是创伤性检查,但目前又不能由其他检查所代替,包括基因检查在内的所有辅助检查也不能取代肌肉活检,因此医生建议肌活检检查时,患者或患者家属要充分理解肌活检的必要性和肌活检的适应症, 开展肌肉活检具备哪些条件以及肌活检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不能盲目的做肌活检,尽可能理解为什么做肌活检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但必须强调的是,肌肉活检是创伤性检查,一般采用局部麻醉,不用全身麻醉(防止发生恶性高热).恶性高热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60-70%,肌肉活检部位有特殊要求(必须神经肌肉病专科医生在场指导或亲自操作),取出的标本绝对不能被牵拉(被牵拉导致肌肉形态的改变,影响诊断),标本一定要速冻(冷冻不良的肌肉标本无法观察)等等较复杂的程序(这一点与外科切除组织后的一般病理学检查有本质性区别)。

    肌肉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史和体征,包括发病年龄、性别、被侵犯的肌肉的部位、分布、程度、进展速度,再加上结合肌电图、血清学的检查一般可以诊断。但是,临床上症状、体征非常类似的疾病还有不少,需要进行鉴别。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分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和脂质代谢异常、糖原代谢异常(Pompe病)之间的鉴别,Werdnig-Hoffmann病和由线粒体异常所致的代谢异常病等等。因为,这些病的病情发展规律不同、因此其预后也不同,必须进行鉴别。而鉴别这些疾病的唯一诊断手段,就是依靠肌活检来解决,不能用其他检查所代替,包括基因检查在内。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肌力减弱,怀疑有某种肌肉疾病的病人,都适合做肌肉活检。但最近有些疾病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基因检查即可以确诊,因此这一类疾病患者不一定必须行肌肉活检(强调,基因检查不能完全代替肌活检,例如通过基因检查很难查出DMD/BMD的点突变。)除肌肉疾病之外,伴有肌肉损害的其它疾病(如脂质代谢、糖原累积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肌阵孪性癫痫(Lafora病、蜡样脂-脂褐素增多症、线粒体病等)亦需要做肌肉活检。

取材的部位、标本的大小一定要满足病理检查的需要。一般直径0.5厘米,长度0.5厘米可以满足要求。孩子的标本比上述大小还小(小黄豆粒大小)。应该选择取材部位病理改变轻度-中度改变的部位为适。变化太严重,只能看到一些增生的结缔组织,甚至看不到肌纤维(终末期改变)。如果病变太轻,同样看不到或很难看到病变,因此很难判断真正的病理变化。

迅速取材(一般局部麻醉后5分钟左右)后,立即快速冷冻。肌肉标本分大块和小块。大块肌肉标本用液氮和异戊烷快速冷冻,小块标本用2%戊二醛固定,用于电镜检查。

8.       全身酸痛,小腿和背部疼痛的原因(黄斌杰)

造成全身酸痛,小腿和背部疼痛的原因很多,在本案例中是由于旋毛虫寄生在肌肉当中,而造成的。

人食入活旋毛虫囊包后,囊包经胃液消化,在十二指肠释出幼虫,约经5~7天,幼虫蜕皮4 次后发育为成虫。小肠粘膜受幼虫侵袭而充血、水肿,病人可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3~5天自行缓解。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钻入肠粘膜产出大量幼虫。除少数附于肠粘膜表面的幼虫由肠道排出外,绝大部分幼虫沿淋巴管或静脉流经右心至肺,然后随体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及体腔。但只有侵入横纹肌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在肌纤维间形成纵轴与肌纤维平行的梭形囊包。因幼虫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横纹肌、小血管及其周围的间质发生炎性反应,病人感到肌肉疼痛,以四肢肌肉为著。

9.       肌纤维中存在哪些寄生虫(卜浩然)

旋毛虫(肌型)、囊尾蚴(囊虫),猪住肉孢子虫、孟氏裂头蚴(孟氏双槽蚴)不仅是寄生在猪骨骼肌中常见的4种寄生虫,也是能感染于人,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特别是旋毛虫病与猪囊虫病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的部分地区尤其严重;发病率高。

其中旋毛虫(肌型)、囊尾蚴(囊虫),猪住肉孢子虫见前面。

孟氏裂头蚴,人体孟氏裂头蚴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确诊困难,例术后考虑为人体寄生虫病。临床以增生肿块为主症,常误诊为肿瘤。值得注意的是肿块可以游走,询问病史患者个别有生食青蛙史

镜检结果:   

镜检虫体表面为角皮层,下层可见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未见管腔,间质较空亮

症状:

    皮下、口腔、颌面部有游走结节,有痒和虫爬感,合并发炎症的可有疼痛或荨麻疹。眼部主要是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奇痒,也有虫爬感,严重者致角膜溃疡或眼球突出。由于寄居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症状也不同,如侵入腹膜可产生炎症反应;侵入肺部可以从呼吸道咯出裂头蚴,伴少量出血。发生在脑部者似脑瘤症状,有阵发性头痛,病重时昏迷、抽搐甚至瘫痪。

克氏锥虫(Trypanoma cruzi Chagas,1909),又译 枯氏锥虫 ,属人体粪源性锥虫,是克氏锥虫病,或称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体,传播媒介为椎蝽。本虫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 美洲锥虫病 。 种类克氏锥虫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环境不同,有三种不同形体:无鞭毛体、上鞭毛体和锥鞭毛体。 ①无鞭毛体(amastigote):存在于细胞内,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6.5μm,具核和动基体,无鞭毛或有很短鞭毛。②上鞭毛体:存在于 锥蝽 的消化道内,纺锤形,长约20—40μm,动基体在核的前方游离鞭毛自核的前方发出。上述两种类型均行二分裂繁殖。③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或锥蝽的后肠内(循环后期锥鞭毛体),长宽11.7—30.4×0.7—5.9μm。游离鞭毛自核的后方发出。在血液内,外形弯曲如新月状。侵入细胞或吸血时进入锥蝽消化道。本期虫体不进行增殖。

传播媒介为锥蝽,可栖息于人房内,多夜间吸血。主要虫种为骚扰蝽(Triatoma infestans)、长红锥蝽(Rhodnius prolixus)、大锥蝽(Panstrongylus megistus)、泥色锥蝽(T.sordida)等。

  雌性或雄性锥蝽的成虫、幼虫、若虫都能吸血。当锥蝽自人体或哺乳动物吸入含有锥鞭毛体的血液,数小时后,锥鞭毛体在前肠内失去游鞭毛,约在14—20小时后,转变为无鞭毛体,在细胞内以二分裂增殖。然后再转变为球鞭毛体(spheromastigote)进入中肠,发育为上鞭毛体。上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发育为大型上鞭毛体。约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体出现于直肠,并附着于上皮细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体变圆,发育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染虫锥蝽吸血时,鞭毛体随锥蝽粪便排出并经皮肤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

  血液内的锥鞭毛体侵入组织细胞内转变为鞭毛体,增殖后形成假包囊。锥鞭毛体破假囊而出进入血液,再侵入新的组织细胞。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 (Linnaeus,1758)Gallandant,1773属旋尾目(Spirurata)、龙线虫科(Dracunculidae)、龙线虫属(Dracunculus)。成虫可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组织内,引起 麦地那龙线虫病 。

  成虫形似一根粗白线,前端钝圆,体表光滑,镜下可见较密布的细环纹。雌虫长约60~120cm, 宽约0.9~2.0mm,成熟雌虫的体腔被前、后两支子宫所充满,子宫内含大量第1期幼虫;雄虫长约12~40mm,宽约0.4mm, 末端卷曲1至数圈,交合刺两根。幼虫大小约为636.0×8.9μm., 体表具有明显的纤细环纹,细长的尾部约占体长1/3。

  寄生于终宿主(人或动物)组织内的雌虫,成熟后自寄生部位移行至 四肢 、背部皮下组织,头端伸向 皮肤 表面,子宫内成千上万的幼虫,由于内外压力而致子宫破裂,释放出大量极为活跃的第1期幼虫。这些幼虫可引起宿主强烈的 免疫反应 ,使皮肤形成水泡。 水泡 最后溃破。当溃破部位与冷水接触时,成虫受刺激致使虫体与其子宫自伤口伸出,将幼虫间歇性地产入水中,雌虫产完幼虫后自然死亡,并被组织吸收,伤口亦即愈合。

  幼虫在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人或动物饮水误吞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后,幼虫在 十二指肠 处从剑水蚤体内逸出,钻入肠壁,经 肠系膜,胸腹肌移行至皮下结缔组织。约3个月后,雌雄虫穿过皮下结缔组织到达腋窝和腹股沟 区,雌虫 受精 后,雄虫在数月内死亡。成熟的雌虫于感染后第8~10个月内移行至终宿主肢端的皮肤,此时子宫内幼虫已完全成熟。

  本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雌虫移行至皮肤,使皮肤出现条索状硬结和肿块;释放的幼虫可引起丘疹 、水泡、脓泡、 蜂窝组织炎、脓肿、溃疡等症状;雌虫释放的代谢产物可引起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全身症状,发热、头晕、恶心、 腹泻 、 血 中 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此外,虫体还可侵犯中躯神经系统,引起 截瘫 ;亦可引起眼部、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后遗症有关节炎、滑膜炎、关节强直 和患肢萎缩,影响劳力。

  本病的主要确诊方法是:检查皮肤上的典型水泡;水泡溃破后,检查幼虫,方法是用少许水置于伤口上,取少量伤口表面的液体至载玻片上,在低倍境下检查运动活跃的幼虫;检查雌虫,若雌虫自伤口伸出即为最可靠的确诊依据;深部脓肿可经穿刺吸脓镜检幼虫。 免疫学方法亦可用于诊断。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的感染除了误饮含剑水蚤的自然界水体外,有报道认为,亦可因生食泥鳅引起。本病感染的年龄多在14~40岁,发病季节以5~9月为最高。治疗本病的最可靠方法为使用1根小棒慢慢将虫体卷出。方法是用适量冷水置于暴露在伤口外的虫体上,雌虫随即伸出生产幼虫,此时便可用小棒卷出约5cm长的虫体。每天一次,约经3周即可将全虫取出。 化疗药物可用灭滴灵和噻苯达唑 。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 这是由于弓形属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大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但部分有发热及不同程度的皮肤、淋巴结、视网膜、心肌、肝脏、脑部等受累。骨骼肌受累相对较少。磺胺嘧啶联合乙胺嘧啶或三硫嘧啶治疗可改善肌肉症状、降低血清CPK水平,但同时应辅加叶酸。

10.   旋毛虫(包金枫,冯庆玲)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richina)是线虫动物门、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毛形目、毛形科、毛形属的一种。 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纤维内,一般形成囊包,囊包呈柠檬状,内含一条略弯曲似螺旋状的幼虫。囊膜由二层结缔组织构成。外层甚薄,具有大量结缔组织;内层透明玻璃样,无细胞。

  引起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猪、犬、猫、熊、狐、鼠)的严重疾病——旋毛虫病(trichinosis)。在宿主小肠内交配,然後雌虫钻入肠壁内产出幼虫,幼虫被血流带到身体各部。在肌肉内生长,约经16天成熟,囊包於幼虫周围形成。含有囊包的肌肉被合适的宿主吞食後,幼虫进一步发育,在宿主肠内成熟并进行生殖。

  成虫体小,向前端渐细,雌虫长3-4mm,雄虫不及2mm。人因食入含有    旋毛虫囊包的生哺乳动物(主要为猪)肉而染病。其生活史见前面。

11.   寄生虫病的早期症状(韩盼盼)

寄生虫病的症状:凡有下列症状者,应进一步到医院检查。

  a.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可能患有蛔虫病、鞭虫病。

  b.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可能患有蛲虫病。

  c.腹痛、腹泻每日达5次左右,带有腥臭味,且有暗红色黏液血便者,可能患有阿米巴病。

  d.贫血、面色苍白而带黄色、头昏眼花、乏力,且职业为农民者,可能患钩虫病。

  e.有腹痛、腹泻并有生食荸芥、菱角、藕等水生植物史者,可能患姜片虫病。

  f.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并爱养猫,有过发热、无力、肌肉酸痛的孕妇,可能患弓形虫病。

  g.血色素减少,去过疟疾流行区,间断性发冷、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以上者,可能患有疟疾病。

  h.妇女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并可有尿痛、尿频等,可能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病。

12.   嗜酸性粒细胞在寄生虫病当中升高的原因以及变态反应(付翰辉)

若机体已被某种寄生虫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二次免疫应答增强,或长期受染,早期过去后的机体反应相似于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因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组织损伤(免疫病理变化),即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或超敏反应。

13.   临床上有无5%~10%的生理盐水(黄斌杰)

临床中没有浓度为5%~10%的生理盐水,临床中常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在0.85%~0.9%之间,具体浓度应根据具体的病情以及所混合的药物来定。不过临床中所用的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大都为5%~10%,它也是常被用来作为经脉给药的载体。

DIAGNOSTIC CHECKUP:

5天后,病情仍未见好转。改用抗生素,2天后,患者腹泻症状减轻。但是体温未将,咳嗽,说明抗生素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也从侧面说明可能不是细菌感染。

体检发现,眼睑颜面以及下肢轻度浮肿,说明体液循环不畅。肺部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湿罗音,说明支气管发生了病变。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持续升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率严重超出正常值。并且在肌肉压片镜下见肌纤维见有棱形囊包,囊包内有卷曲的虫体,这样就可以确诊了,该患者是寄生虫——旋毛虫,感染。

医生给药阿苯达唑,其目的在于杀虫,而关于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因以及作用,我们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有同学认为是利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消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以缓解症状。

第二,有同学则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则是被利用来调节水盐平衡。

因为,病人腹泻已经达9天之久,生体内的水盐平衡应该已经收到严重的破坏。而肾上腺皮质激素中含有多种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如醛固酮激素。

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肯定了这两种意见,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是这两者的集合。至此,我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终于搞清楚了该病的来龙去脉。我们也已经指导,该患者在乡卫生所所受的治疗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就这种情况,特意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很多寄生虫病的早期症状。这样对我们今后的临床生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感谢我们敬爱的老师以及组里的所有成员!

更多相关推荐: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实验名称家兔急性肺水肿实验探讨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急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分析肺水肿发病机制实验原理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引起...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引起肺水肿最常见原因是左心室心力衰竭水肿液积聚于肺泡腔内使肺肿胀有弹性质变实重量比正常增加23倍1毛细血管血压的增加或胶体渗透压...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家兔急性肺水肿目的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肺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病理状态用生理盐水扩充血容量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复制家兔肺水肿模型肾上腺素可引起交感...

实验性肺水肿(自己的)

家兔急性肺水肿摘要目的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模型结果在逐渐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之后家兔出现呼吸急促气管插管内涌出大量粉红色液体最后家兔窒息而死结论急性肺水肿...

机能实验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水肿摘要目的1复制家兔急性肺水肿模型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先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再用观察法观察家兔的变化了解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和主要表现结果在逐渐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之后家兔出现呼吸...

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实验名称肾上腺素在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课题来源自选设计班级设计人员设计日期指导老师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

急性肺水肿发生的机制及治疗 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报告研究题目全麻术下急性肺水肿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麻醉手术中常突发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APE多数为输液逾量心脏负荷过重大量输注晶体液使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增加液...

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

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静脉导管...

实验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水肿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理3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实验原理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的肺水...

实验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水肿2了解急性肺水肿表现及其发生机理3探讨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案实验原理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的肺水...

肺部检查实验报告

肺部检查实验报告被检查者潘晓培带教老师1视诊胸壁无静脉显露无皮下气肿无压痛肋间隙无回缩或膨胀胸廓形态前后径左右径呼吸运动稳定而有节律为胸式呼吸2触诊胸廓扩张度两侧胸廓呈对称性扩收缩触觉语颤肩胛间区及左右胸骨...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水肿是指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的病理状态水肿的发生与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如流体静压胶体渗透压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密切关系即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