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本明研究生硕士论文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5.15

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2009-1-16

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专题调研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立即召开由市直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就分专题调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各自组成调研组,并形成了有深度、有新意、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市委办、市府办及市委农工办也组成调研组开展调研,就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汇总。现将我市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是故都、故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8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辖4乡、6镇、2个街道,392个村居,总人口64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强力实施“四动战略”,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亿元,增长16.6%,其中农业增加值达15.11亿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77元,增长14.1%。先后荣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全国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庭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一)以工业化为引领,城乡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全市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乡镇经济得到强势发展,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现全市财政收入过1000万元的乡镇已达5个。各村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土地资源,与园区形成错位发展、产业配套的新格局,有效拉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全市拥有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个,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家。

(二)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显现。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编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编制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和5个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现已签订合同并进入实质性考察阶段。结合新区职能调整,编制了新区40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区、迎宾大道路带规划等重要地段、重点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形成了完善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联动发展,大力实施南跨沂河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绿化工程和“三孔、两城、四山”文化旅游开发工程,呈南展、北控、东进、西扩态势,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经济开发区、镇(原工业园)、新区、区四大板块经济为支撑,以新型乡镇、省级中心镇为依托,以城乡路带经济为骨架,以60个示范村为基础,着力构筑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特色鲜明、设施共享、服务一体的城镇化新格局。全市各村镇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现了城乡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就业和劳动保障、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推动“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进程。目前,镇村已新建楼房2幢,80户村民入住,另外2幢已动工建设,两年内全村村民都将住上新楼房。随着高速铁路开工建设,高铁片区3个居民小区和小区、小区也将全面启动,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质量。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新路子,出台了《农村社

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了11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等村正加快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一年起好步、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要求,突出抓好新农村“样板村”建设,首批培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60个,其中样板村36个,济宁市级示范村12个。

(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城乡经济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全市成立了由5位市级领导组成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委员会,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重点工作记实制和奖励惩处制,对当年或一个工作周期内完不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分别扣除委员会负责人、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和分管负责人1万元、5000元、3000元的重点工作保证金。将市委农工办、市政府农办、市产业办、市帮扶办“四办”合一,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推行了新农村示范村居定期现场观摩点评制度,每年8月初,由市级领导、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对各乡镇示范村居开展现场观摩,并立即排出名次,极大地调动了各乡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定期召开新农村建设推进会议,加大了对有关责任单位的督导力度,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区镇合一,深入开展新型乡镇试点工作。将经济开发区与时庄镇进行合并,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发挥和放大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使开发区和乡镇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导地、主导产业的隆起带。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行政体制,设立一办三局,真正实现了“小机构、大服务”,有效减少了行政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进一步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分类帮扶的方式,实施了“十百千”包村帮扶联户工程(十个强村帮扶南辛镇十个经济软弱村、百个单位包百村、每个单位包村工作组联系10个农户共计扶持1000户),推动示范村和后进村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社、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协调联结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集约发展。实践中,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按照“自愿、依法、有序、有偿”的原则,通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多种形式,解决了一家一户土地难调整的问题,取得良好成效。村民解决了有土地没有启动资金,土地开发进度慢和利用水平低的问题;村集体解决了缺乏经济发展载体和投入来源等问题;乡镇则实现了对土地的整合开发利用和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合政策法规,下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助推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

(四)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农村经济互动承接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市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设立5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激励产业新亮点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植了瓜菜、林果、畜牧、桑蚕四大主导产业和大蒜、大枣、樱桃、板栗、牛蒡、草莓、食用菌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山区旅游观光农业、平原特色经济作物、城郊花卉苗木和重要交通干线两侧高效农林经济作物四大产业带。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示范工程,实行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立项制,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鼓励农产品“三品”认证。52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其中村草莓和马铃薯通过了国家绿色证书认证,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绿色认证零的突破。油脂有限公司列入了市“333”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工程。通过党政组织领建、技术服务组织带建、龙头企业组建、群众自发成立等方式,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多家,涉及种养加、农机和流通等多个领域。截止目前,全市新发展200头以上牛场6处,其中500头以上牛场2处,5万只以上鸡场4处。涌现出村百个草莓大棚、最大的红叶石楠基地、西贝牧业、中村8个以色列彩椒大棚等产业基地新亮点,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以发展社会事业为中心,城乡社会融合度进一步提高。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入手,扩大公共事业在农村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

率100%。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筹资178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29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3.45‰以内。二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改建规范卫生室120处,全市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低保资金和五保供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完成了所有乡镇的文化站规范化建设,建成了76个村级示范文化大院、60个体育广场、40个农家书屋。整合市直部门的资源,在全市农村建设集实用技术培训、致富信息服务、先进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村级信息文化中心,建设信息网点410个、大型科技信息数据库10个。加快推进青年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年内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培训新型农民2万人。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得到初步改善。以创建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文明生态村80个。

(六)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手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4亿元,投资7亿元的文化会展中心和新大成桥、游客服务(集散)中心等城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改造道路20多条,提升了城市光明工程档次,实现了主要街道管网下地,实施了护城河截污导流工程,建设休闲广场10余处,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32.6%。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争取并实施农业重点项目40余个,争取上级无偿资金6000余万元。全年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866万元,农民人均享受63.3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20处,改善灌溉面积5.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平方公里,改造农村公路53.2公里;有线电视村达到210个;“一池三改”达到3300户;有276个村、43.9万人吃上了安全卫生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规划相对滞后。存在重城市总体规划,而忽视城乡统筹规划,尤其是专业规划与村居规划不配套。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

二是政策体系不完善。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各部门各自为战,整体支持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总体监督考核有效机制,协调难度大。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瓶颈。虽中央、省投入“三农”资金越来越多,但县级财力有限,配套不够,造成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个别乡村多年来面貌没有大的改观,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已多年没有大的投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瓶颈”问题。

五是系列化服务滞后和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较为突出。村民在享受教育、卫生、计生、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较大,村居规划无序、管理无方,尽快加强农村社区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旧村改造势在必行。

三、几点建议: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关系高屋建瓴的把握,是对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创新,是首次对农村和城市的平等发展权、农民和市民的同等国民待遇权的确认。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个反哺”在我国已初见成效,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统筹城乡发展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历史新时期。8月26日,全国

政协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开展的这次调研活动,符合上级政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当其时,非常必要。

下步工作中,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突出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任务,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两大建设,着力解决民生和生态环境两大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两大体系,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和谐发展。

(一)抓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成立领导机构。市、县、乡三级成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和协调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事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服从大局、协调配合,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实行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大胆创新,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坚持求真务实、循序渐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三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把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考评考核各单位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群众得实惠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维护好群众的长远利益,又维护好群众的现实利益。注重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试点中考察干部、识别干部、检验干部。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巩固和扩大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着力构建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紧紧围绕完善中央提出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选派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支部+协会或合作社”的工作模式和组织形式,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规划,推进示范村居建设。一是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制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尽快编制完成市、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其中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合村并点规划和重点村居、社区规划,规划一经确定,要严格执行,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二是以争创济宁市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为抓手,以三年为一轮示范期和帮扶期,整合资源,集中资金,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立足区位特点,总结推广一批在全国、全省拿得出、叫得响、体现本地特色和品牌的“样板村”。要加强乡镇驻地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乡镇驻地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经济发达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区,实现人才、资金、项目的规模效益,逐步形成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乡村建设大格局。三是加快乡村社区化服务中心建设。要探索建设集计生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农技服务、司法调解、社会保障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构筑起为农民服务的新平台。

(三)抓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调整优化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布局。工业按照集聚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类园区建设,引导主城区产业向城郊有序转移,形成城郊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要因地制宜,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集中。服务业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尤其是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依托本地特色,努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经营,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膨胀。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定期召开社员大会,适当从销售环节提取管

理费,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层面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或协会,打造产业链、文化链和民主管理链,从而串起群众的幸福链,通过合作社丰富村级管理资源,加快村级管理民主化进程。

(四)抓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产品。大力推进水泥路通乡、通村工程建设。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交通网络,提高乡村路通户比例,促进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改变农村交通闭塞的状况。强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实施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农村电力设施改造,增大电力设备容量和供电能力,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保障农村用电需求。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五)抓活力,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方向及规模,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留足空间、创造条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经营激励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管理服务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差别,使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计划、规划、国土、建设、城管、环保、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职能向农村延伸。积极有序地改革乡镇行政管理制度,强化行政管理统筹,降低行政成本,使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相适应。

(六)抓关键,突破资金瓶颈。一是善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充分运用金融手段,搭建融资平台,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杠杆”,撬动金融资金投入统筹城乡发展。二是整合使用项目资金。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并打捆使用中央和省在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交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各类分散的支农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培典型。三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的基础上,着力营造由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建立起“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前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

关于XX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作为XX村的大学生村官经过一年基层锻炼使我对我村村级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艰难处境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深感肩头责任重大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和的切身体验就XX村村村级经济如何发展作了一次深入...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经过深入村组走访及到相关农村企业涉...

xx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村主任助理我是一名20xx年9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现担任滇滩镇村主任助理滇滩镇团委副书记和村团总支书记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根据十七大报告的...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讲义主讲人李善山20xx年9月30日1一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撰写指导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

村级发展调研报告

XX村村级发展调研报告任XX镇XX村村主任助理两年以来本人对村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了解和思考村级发展村民致富始终是我日思夜想的事情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为摆在我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根据我们村的实际结...

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产调查报告题目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学校专业层次经济管理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xx年78月份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全湾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全湾村在...

关于某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某某村位于某某镇的西南角某某省道插肩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镇党委政府的有效指导下全村干部扎实苦干努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某某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全面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村文明村...

明朗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明朗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xx年8月31日为准确把握我村产业发展现状摸清家底找出存在问题和困难更好的加快我村经济发展为做好全村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基础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加快我村产业发展...

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调研报告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发展有了明显好转农村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近期我们对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当前春耕备耕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去年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

村发展调研报告(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