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考察报告

时间:2024.4.21

郑州轻工易斯顿美术学院 考察报告 (2010-20xx年学期)

系 部: 造型艺术系 班 级: 08级雕塑 学生姓名: 王统蒙 指导教师: 朗济明 考察时间: 2011.04.19-05.01

20xx年5月8日

1

一·考察目的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历代美术遗产十分丰富,通过对我国典型的文化艺术遗址、遗迹和博物院、博物馆或某一地区、某一民族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能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 ·考察地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茂陵、霍去病墓、茂陵博物馆、咸阳博物馆、汉阳陵 。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省博物馆、炳灵寺石窟、青海湖 、塔尔寺 、嘉峪关 、雅丹地貌魔鬼城 、玉门关 、敦煌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等地。

三·考察形式

实地考察

三·考察内容 过程

20xx年4月30日,结束了历时11天的西北之行,踏上了回程的火车, 然而思绪却又回到了11天前: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我们 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建筑.艺术风格。刚出火车站的瞬间,看到了西安的明故城墙,中国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xx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随后19xx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按照不同身份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等几个级别,其服饰、冠带、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几千件俑没有一张相同的脸。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国宝级18件,一级品近800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多幅。我们从古代的建筑、书画、歌舞、手工业、农牧业等多种角度上,感受了中国古代史前的艺术形式与内容,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古人 2

的先进科学技术、聪明与才智,有些方面现代文明的人类都自愧不如,至今都赶超不上,甚至是现代的科学知识都无法解释。

西安美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校园占地三百多亩,校舍建筑面积十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民间石刻艺术品.拴马桩遍地林立,人文气氛浓厚。

茂陵,这座在汉代陵墓中最为高大、宏阔的帝陵,是“汉兴厚葬”的典型。不仅文物宝贵、陈列内容丰富、四周环境也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悠久历史以及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

霍去病墓石刻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长 1.9 米,高 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跼蹙挣扎的匈奴人形象它凝重、庄严、蕴含着高昂饱满的刚毅气概,以卓然屹立的神情意态,散放出强劲的艺术感染力。这匹战马形象被赋予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威武有力的人格象征,透过造型的表达,它向人们传递着两千多年前汉军严阵以待,维护安定和无坚不摧的军容信息,使观者感到振奋、壮美、仿佛是对年轻将领的气魄之写照。墓前列置石人、石马、石象、石虎等石刻,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咸阳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汉历史文物为主。馆藏文物 1万余件。现陈列着:秦咸阳历史文物,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咸阳碑石,宗教文物,以及咸阳出土历代马俑珍品,都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物。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给予我深深地震撼。麦积山石窟也为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资料,我相信麦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将会永放光芒。

甘肃博物馆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我馆都有丰富的收藏。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这些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里,凝固深厚历史将与流动的现代信息有机结合,为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交流,在这里,它为我呈现甘肃省博物 3

馆的另一种魅力。

炳灵寺石窟 位于刘家峡水库上游,永靖县西南寺沟峡黄河北岸。在南北长2公里的陡峭峻险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是甘肃三大石窟、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炳灵寺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 可惜的是不能拍照,不能近距离观看····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在青海湖畔眺望,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听当地人说到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很令人向往。我们去的当天风很大,看不到那在想象中的美丽景象。

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体现了她们对心中对佛德敬意与向往。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另外好考察了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日夜不断地受到大自然 水流与风力的刻蚀,在许多地方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地貌---雅丹地貌。淋漓尽致体现了大自然神奇塑造力的雅丹,为神秘的罗布泊增添了奇光异彩,而光怪陆离的雅丹本身也充满了令人迷惘的谜,平添了雅丹的许多神秘。

在考察的最后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 4

供珍贵的形象史料,现在的莫高窟受损毁很严重,只有少数的石窟对外开放,这也是对古人艺术作品的保护,也是一种传承。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这里的气候非常的干燥,也是非常好玩的地方,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带着这里的特产回去,不管是想带还是不想带,因为鸣沙山的沙子很细很细。站在沙丘顶上就能看到敦煌市区的全景,好像能看到回程的路,看到了古代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景象。 13天的考察,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到敦煌,我们用13天的时间走过古人上千年的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传承,感受到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陶冶。这一路上所见到的所听到的都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感受到,这是属于自己的财富,西北,这个千年前曾辉煌过的地方,虽然没落,但是千年后的今天却又慢慢崛起。我想,在触摸这些来自千年前的文物,再看看它的历史,想听它诉说千年前的往事。

5


第二篇: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赴厚畛子林场调研报告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赴厚畛子林场调研报告

一、 周至县厚畛子镇厚畛子村和花耳平村基本情况介绍

1、 自然环境

我们选了厚畛子村和花耳坪村为调研对象村。两村地处秦岭中段的周至县厚畛子境内,最低海拔1500m左右,最高海拔2500m左右,属秦岭中山区。两村所在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中冬寒且长,夏短炎热。秋季低温多雨,早春常常残雪盖地,直至四月中下旬才解冻回春。两村境内由于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剧烈。详细如下: ① 气温 区内年平均气温6.4℃(高山)~8.4℃(中山),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平均下降0.5℃。

② 降水 两村地处秦岭中山、深山区,年降水量高于平原地区,且多集中在7、8、9月。三个月平均降水448.7mm,占全年降水量1004.8mm的44.7%;冬季(12、1、2月)降水最小,仅有34.6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4%。

③ 湿度 区内除冬季(12~2月)较为干旱外,3~11月的湿度均较大。

④ 光照 区内年日照时数略长于平原区。辐射高峰值出现在6月,最小在12月。年日照时数合计2002小时,最多为6月,最少为9月。

当地山势陡峻,山脊耸立,森林植被良好,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后,野生动植物种类逐渐增多,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

完整,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景观.

2、 区位环境

两村 居住平均海拔1100米,距周至县城88公里(厚畛子镇),其周边林区分别是厚畛子林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其地处西安供水工程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厚畛子和花耳坪两村相邻,道路全部水泥硬化,两村间交通比较方便.镇政府和保护站位于厚畛子村,村内有一趟班车往返与村子与周至县城,通常是今天发往县城,第二天从县城回到村子.因此大家去县城也不是很方便,受发车时间的限制.两村的居民相对集中,大部分村民的房屋都修建在道路旁边.从 厚畛子村可以乘车前往熊猫山庄,从那里可以登太白山。

3、 村民及其生活

花耳坪村共76户,324人,厚畛子村57户,共209人.村民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平房、楼房和瓦房,其大体情况如下:

自从退耕还林以后,当地的生产生活主要以打工和林副业为主,其次是 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

农业 :农作物大都种植玉米、洋芋、小麦和豆类,庭院常种植蔬菜, 主要 供自己食用。大多数耕地不具备灌溉条件,基本上不浇水。农药的用量较少,但近年来有增加趋

势。

林副业生产 :以前的林业靠采伐获得收入,天然林禁伐后,主要靠经济林增收,如 山茱萸(又名枣皮) 、花椒、核桃 。而枣皮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花椒和核桃一般都是套种在山茱萸中,产量不多,够自己食用。有部分村民上山挖药,主要是挖猪苓,但近年来由于猪苓的数量越来越少,上山采药的人也逐渐少了,更多的人在当地打工。

畜牧业 :社区的牧业尚未形成规模,仅供自用。养殖的种类是牛、猪、鸡 和 狗。随着旅游业的兴旺, 当地的土 鸡、 土 鸡蛋等畜产品开始成为商品 向游客 出售。 旅游业 :主要在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和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 的带动下,依靠太白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本地避暑度假优势发展形成。最重要的服务形式是“农家乐”旅游服务。

4、 医疗服务

当地的医疗条件比较差,一方面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医生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大多数医生是原来卫校毕业的。花耳坪村没有医生,医生全部集中在厚畛子村。厚畛子村上有一座希望医院,是由爱心人士捐建的。医院大体已经修好,但是没有任何医疗设备,如X光监测等都没有,医院内只有一名医生。因此当地的村民如果得了重病的话必须去周至县城医治。其他一些小诊所的条件比医院的还要差一

些,但是也能帮助当地的村民医治一些日常的小疾病。据当地村民反映以前有医生在医院待过一段时间,但是没有待多久就回县城了,可能是不习惯山里面的生活。当地如果要吸引老年人前来避暑的话,医疗条件就必须加以改善,否则很多年轻人是不放心将自己的父母送到山里避暑的。

5、 教育情况

厚畛子镇各村上的小学已经全部撤掉,把小孩全部集中到厚畛子村上的厚畛子镇中心小学上学,花耳坪村的许多小孩不得不步行半个小时去厚畛子村上学,有些家长则选择小孩住校,周末才能够回家。一些富裕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周至县城上小学。厚畛子镇上没有中学,因此村子里的孩子小学毕业后都不得不到周至县城读初中,给当地的孩子造成许多不方便之处,而且也增加了父母的交通费用负担。厚畛子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一共13人,全部是公办教师。教育水平与以前相比大大提高。但是和县城的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二、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分析

两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山茱萸、农家乐和打工,下面具体分析如下:

1、 山茱萸收入

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山茱萸,山茱萸中套种一些花椒、核桃,但套种的量并不大,一般供自己食用,少量出售。

自从退耕还林之后,大部分退耕地成为了经济林,主要种植的是山茱萸,因此当地山茱萸的产量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有限,因此近两年来山茱萸的价格有所下降,一般为14元/公斤——16元/公斤,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数据显示,当地村民山茱萸的平均收入为6580元左右。花耳坪村种植山茱萸比较早,因此种植规模和产量比厚畛子村大得多,而且花耳坪村的土地大多是沙土,很适合种植山茱萸。花耳坪村也是种植山茱萸示范基地,这无疑大大促进了当地山茱萸的发展。

在山茱萸的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管理粗放

当地的居民对山茱萸的管理比较粗放,一般的工作就是锄草和施肥,偶尔打点药,其他时间就不去管理山茱萸了,等到10月份采集果实,然后脱皮出售。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当地山茱萸的亩产量并不高,每亩地不足200斤,但是如果科学种植的话每亩产量可达800—1000斤。因此,如果认真管理,当地的山茱萸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收入就很可观了。

(2)缺乏技术指导

镇上也组织过一些山茱萸的种植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两个村子里也没有技术骨干带头种植山茱萸,为此整

个地区山茱萸的种植都是沿用原来的粗放种植方式,种植的数量增加了,但是每亩的产量并没有增加。

当地的山茱萸产量如果想大量增加的话,就必须进行科学种植,必须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当地村民科学种植的意识。也可以从当地村民中选拔一些人进行技术培训,培养成当地的技术骨干,通过他们向其他村民传授种植方面的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山茱萸种植的发展。

2、 农家乐收入

花耳坪村和厚畛子村的农家乐最早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下于20xx年开展的,当时受资助的农家乐数量不多,但在这些农家乐的带领下,两个村的农家乐在几年内发展得很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厚畛子村大约有20多家农家乐,花耳坪村大约有30多家农家乐,发展状况良好。相比而言,第一期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的农家乐发展得相对好一些。他们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方面比其他农家乐更完善,每年入住的游客也比其他农家乐多,有了一定固定的客源。一部分农家乐的收入占了整个家庭收入的60%—70%,但大部分农家乐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0%左右,整个地区农家乐的平均收入为8583元。但是各农家乐的收入差距比较大,收入好的一年能够收入20000元左右,而收入差的一年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

当然,农家乐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详细如下:

(1)门票的制约

进入厚畛子林场的门票从原来的20元涨到40元以后,来厚畛子和花耳坪的游客明显比涨价前的游客少了很多,给当地的农家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游客不足,一些农家乐不得不停止营业。因此门票成为制约当地农家乐发展的瓶颈。

(2)宣传力度不够

从网上搜索当地的农家乐,结果只有一户农家乐的联系方式。当地的农家乐主要是面向来往的游客宣传,以吸引回头客为主。并没有主动地利用媒体向外界宣传自身的特色。为此,外界对厚畛子村和花耳坪村的农家乐所知甚少,也并不了解当地的避暑优势。宣传的不足也导致了农家乐的市场的狭小。

(3)市场定位

厚畛子村和花耳坪村的农家乐的市场定位并不清晰,它现在主要面对的是附近县市的游客,而这些游客的出游方式一般是自驾游。他们一般是在双休日和一些假期间家庭一起出游,因此农家乐接待游客的时间比较集中。除此之外,当地的农家乐并没有主动地去开发新的市场,其实当地的避暑优势最能吸引老年人暑期前往避暑。所以当地的农家乐相对市场是比较被动的,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4)缺乏特色和独特性

当地的农家乐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差别,都很普通,没有特别吸引人之处。只有少量的农家乐借助自身的地理环境或自身建筑的特点来体现自己的不同之处。当然,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更能够吸引游客入住。为此,没有特色是限制大部分农家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环境问题

农家乐的发展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大部分游客还是比较爱护环境的,但是那些丢在道路旁、河道的塑料纸屑,确实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一般而言,注册过的农家乐都会按要求修建生活污水处理池,但是很多农家乐还都未注册,他们把生活污水排到田地,这必然引起土壤质量的恶化。厚畛子村的垃圾一般仍在垃圾箱里,然后由村上统一处理。但是沿路的垃圾箱并不多,很不方便。花耳坪村的垃圾箱更少。当地村民对塑料袋一般是焚烧或填埋,虽然量不大,但经年累月,也会带来不小的环境危害。

3、 打工收入

退耕还林后,当地居民的农活量比原来减少了许多,因此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多了。一般情况下每户都会有1—2名劳动力外出打工,年龄稍大的农户会选择在当地打工。一方面是可以照顾家里,另一方面是当地有很多打工的机会,而

且价钱还不错,一般是60元/天。年轻的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大多集中在我过沿海发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外出打工者的平均收入为10322元/年,这在家庭收入里面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外出打工是当地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 野生资源利用及保护情况

1、野生资源利用

当地村民主要利用的野生资源是猪苓,每年有不少村民上山挖猪苓,运气好的话一年能够挣到10000多元,运气差点的话,一年也就挣几百元。随着猪苓的减少,现在上山挖猪苓的人已经比原来少很多了,但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山上的猪苓迟早会被挖光的。由于禁止伐木,现在种植木耳和香菇的村民也很少了。

2、野生资源保护

当地的政府和保护站一年中会进行2—3次的环境保护宣传,当地的居民知道的保护动物的名称不多,一般就知道大熊猫、金丝猴等,但是村民们不打动物,虽然不知道动物的名字,但是村民们都不会擅自捕捉或伤害野生动物了。当地村民保护动物的意识还是很强的。但是当地居民对保护植物了解甚少,可能是植物没有动物那么容易辨认,但是大部分村民都很少上山了,所以对植物的破坏也不是很大。

四、政策建议

(一)针对当地的农家乐发展的建议

其一,充分开发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由政府指派专人负责网络宣传,因为网络已经成为都市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游客能够在没有到厚畛子镇之前就联系好房主的话,他们心里会踏实很多;

其二,着重在暑期加强老年人市场的开发,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已经厌倦了都市吵闹的生活,回归田园是他们的理想选择;

其三,跳过旅行社,可以直接和一些公司企业联系,吸引他们在双休日组织员工前来旅游休息,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可以拉来游客;

其四,引发宣传单,在附近县城散发,或在附近县城才成立一个办事处,专门负责对外联系;

其五;宣传时,重在展示农家乐的特色,还要宣传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然后附上联系方式。每户农家乐都应该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去寻找开发自己的特色之处,形成自己的特色地理位置、特色环境、特色菜肴,还可以开发一些有意思的农活让游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农家乐。总之,特色越明显,就越能吸引游客。

只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厚畛子,才会有更多的人前去旅游,农家乐才能发展壮大

(二)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的建议

其一,路旁边、景观区,增加环保宣传语,随时提醒游客保护环境;

其二,道路旁、景观区增加垃圾箱、垃圾桶的数量,以方便游客和当地农民处理垃圾,垃圾桶的颜色应该与环境协调一致;

其三,在农家乐较显眼出,贴上保护环境的一些小常识,提醒当地村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同事还应定期的给村民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其中应该重点教育当地的小孩,从娃娃抓起,相信那里的环境会一天比一天好。

(三)山茱萸发展的建议

当地应该建立起山茱萸农业合作组织,使全体种植山茱萸的农户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自身抵御价格因素导致的收入不稳定。近几年来山茱萸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大幅波动的态势,高的时候能够卖到100元/斤,而有些年份则是6元/斤,如此大的价格波幅使得农户收入时好时坏,农户没有抗御价格风险的能力。如果建立起专业合作社既可以提高农户参与价格谈判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山茱萸种植技术,一箭双雕。

(四)猪苓栽培种植的建议

当地农户,只要是有劳动力的,都会上山采挖野生猪苓,一年少说也会有几千上万的收入。但长期采挖过重,野生猪苓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山高路远,采挖又很危险,当地人已经认识到猪苓可以自己栽培种植。要是政府引导得当,技术

成熟,相信效益甚好。

(五)开发新的产业

当地用水全来自山泉,其水质好、温度低,适合养一些冷水鱼。当地有些村民已经有了这一方面的想法,只是资金和技术不够,若是养殖成功的话,冷水鱼就形成一大特色。

更多相关推荐:
西北行考察报告

西北行考察报告西北行考察报告西行归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心中充溢着太多的情绪我们这一路走得太多走得太快多的应接不暇快的无法消化这一路太过厚重我不敢在此妄言厚重之前只会显得我更加浅薄只需像只老牛不断反刍这一路够我咀嚼一...

大西北游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考察报告年级20xx级专业视觉传达姓名赵媛学号20xx1419xx19带队老师陆岚老师考察时间20xx61720xx627考察报告考察地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博物馆鸣...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新学期伊始20xx年5月上旬我们接受了新的考察任务中国古代艺术之西北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考察与探究于是我们西北方向的列车颠颠簸簸晃晃悠悠了十四个时辰于次日清晨六时左右抵达古都西安总有种朦胧的面纱浮在...

西北考察报告

西北考察报告此次考察,在我看来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课程安排。半个月,我们就游走了洛阳,敦煌和西安。当然在沿途中也会领略一些只是听过但从未真正接触过城市。我认为这就是在开眼界,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提高。对于我们…

西北考察报告

西北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历代美术遗产十分丰富通过对我国典型的文化艺术遗址遗迹和博物院博物馆或某一地区某一民族进行实地考察能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

西北考察报告

西北考察报告这次学校组织的考察活动主要是让我们对西北地域的风土人情能够有一定的认知我们主要对两个地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希拉穆仁草原和库布齐沙漠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呼和浩特以北100公里希拉穆仁草原俗称召河普会寺为呼和...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火车在黑夜中急驰次日就到了我们此行考察的目的地之一西安西安地处渭河平原中部北接渭河南临秦岭向东是潼关西有太白山川险隘西安历史悠久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就生活在这里还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半坡人和姜寨人...

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领略大西北的风采20xx年5月17日的早晨对于我们07美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时刻早上63029名学生集合在宿舍楼下整装待发踏上了西北敦煌的考察之旅沿途路上风景各异从绿树丛生到寸草不生到戈...

西北行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在20xx年9月23日我们结束了为期16天的西北考察之行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我们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建筑艺术风格这次考察我着重以甘肃省的敦煌和陕西省的西安的艺术景观为主也特意细心留意了河南省的洛阳首先...

考察报告——西北行

大西北之行在20xx年5月30日我们结束了为期12天的西北考察之行这次考察是以陕西省的西安和甘肃省的敦煌为主5月19日我们开始了我们考察之行满怀激动我们随着火车驶向了我们的第一站西安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下了...

考察报告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20xx年4月24日到4月30日我们历史系的36名同学姚在霏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考察这短短的一周里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古都真正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去到西安的时候让我觉得很...

川西北之行考察报告

川西北之行考察报告10月份的30号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川西北实习考察从长沙开往成都的火车总路程是1407公里将近20个小时如果是一个人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一定闷死了还好是和同学一起那么长那么久的路程时间...

西北考察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