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兰州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4.5.13

关于甘肃省兰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兰州市副市长 魏志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的大事。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着力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问题,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全市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目前,全市共有61个乡镇、749个行政村、29.55万农户、119.37万农业人口。有耕地面积31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41亩。全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有28.59万户,占总农户的96.75%,承包到户耕地269万亩,占总耕地的85.67%,集体占用耕地45万亩(园地8万亩、没有发包的山旱地、盐碱地、沟壑地以及村上预留的机动地约29万亩、近年来“占补平衡”新开垦的耕地约8万亩),占总耕地的14.33%。目前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的农户为27.46万户,占承包农户的96%,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27.45万份,占签订承包合同农户的99.96%。

从实行第二轮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不变前提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工作,并把它作为解决我国农户土地规模偏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不利于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为加快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市土地流转呈现出明显加快的势头,部分县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性地开展了土地流转工作,其速度、规模、形式、范围比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的土地流转有了明显进步。从调查的情况分析,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7.5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79%。从流转对象看,流转给农户的面积约为5.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2%;流转给企业的面积约为

2.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28%。从流转规模看,20亩以下分散流转的面积约为2.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9%,百亩以上大规模流转的面积约为4.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5%,介于中间规模的流转面积约为1.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6%。从流转方式看,可归理为转包、租赁、入股、转让等四种方式。一是转包型。就是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其他农户,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这种方式是农户之间自发流转土地最早、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目前全市转包土地面积达0.6万亩,约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二是租赁型。就是农户将土地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目前以这种形式流转土地的面积达6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0%,是我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三是互换型。为了耕种方便或发展规模经营的需要,农户之间或农户与集体经济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串

换承包地,原承包关系不变。目前以互换形式流转土地0.6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四是入股型。就是农民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公司经营,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流转方式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如城关区的五里铺村。目前全市有0.3万亩土地以入股形式进行流转,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从规模化经营程度来看,流转给生产大户的耕地,主要是经营良种推广、花卉培育、生态科技示范园区养殖和无公害蔬菜试验示范等;流转给企业的耕地,主要从事畜牧养殖、蔬菜保鲜库、农家乐、田园旅游等方面的经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目前还处在一个分散的、自发的、不规范的初始阶段,在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土地流转的手续不健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90%以上的农户都是通过私下的口头协议流转土地,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对承包户、经营户、村集体三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明,一旦发生纠纷,调解难度很大。二是土地流转范围比较小。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亲戚、朋友或熟人之间流转多,向种粮大户流转少;单块零散流转多,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少;本村本社成员之间流转多,向外乡、外村流转少。三是流转区域性差别大。城郊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农村土地流转较快,偏僻山区、土地分散贫瘠、农田灌溉条件较差的耕地流转较慢,甚至无人间津。四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目前,全市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有61户,大部分是农户前些年开荒或者承包、租赁村组集体土地而形成的,通过农户间相互流转土地形成的规模经营户不到5%。

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转机制不顺畅,制度不健全。我市土地流转目前尚处于自发阶段,缺少有效的市场手段,还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流转信息不畅。同时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不到位,导致我市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无法可依,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分散性和盲目性都很大,流转协议也是五花八门,以口头协议为主,书面协议很少,双方的权责利没有明确约定。有的即使形成协议,但内容也过于简单,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协议纠纷。

二是流转合同管理不完整不规范。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大部分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后,没有经相关部门鉴证、存档和备案,在村里备案的也很少。以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存档备案来看,一旦发生土地纠纷,由于无据可循,无法进行审核,不利于土地纠纷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受小农思想束缚影响流转。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依靠,宁可将土地留在身边进行粗放经营,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同时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心存疑虑,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也有的怕转出后,政策一变失去承包权,生活就会没有依靠;另外,多数农民小农经济思想意识比较严重,小富即安,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于守几亩薄田、闲散在家、过清贫日子。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土地流转。目前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显示出“唯一性”,至少在心理上,农民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五是土地流转难以形成规模。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不稳定性,主要是因为非农产业的不发达和非农就业机会不充足,外出务工不稳定,经商风险较大,农民创业本领不强,技能素质不高,农业收入仍是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形式,许多农民不愿放弃承包土地,分散种植与规模经营的矛盾便成为主要问题。

三、在土地流转中需要重视并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土地,关键在土地,重点也在土地。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拉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促进土地的集中使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向土地集中投入。通过调查,我认为,实现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经营,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政策保障、集约经营、产业升级、劳务输转、依法管理”的原则,以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和解决好土地流转中的重点问题,积极引导,稳妥推进,不断创新,促使全市土地流转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和常态化的轨道。

一是提高认识问题。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党在农村的一贯政策。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加快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生产方式根本转变、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催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嬗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流转对象和利益关系日趋多元,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以防止发生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非农化”与“非粮化”以及流转不规范引发纠纷等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土地流转放到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农村经济这个大局来认识,把土地流转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切实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

二是政策把握问题。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一要正确把握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流转的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流转的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偿而不是强迫命令,流转的形式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多种多样,流转的底线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就是在流转中不能改变土地所有权属性和权属关系。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就是农地流转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不能用于非农开发和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就是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何种方式流转,完全由农民自己做主,并确保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不受侵害。二要进一步落实和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条件,是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抓紧抓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延包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面发放到户,认真清理、规范整理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逐步实现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信息化,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三要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纳入农业规划项目,细化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生产布局,明确土地流转的方向和规模,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规划面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努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四要在流转形式上严格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采取政策明确的转

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各县区要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试验,探索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为全面推开提供鲜活经验。五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土地流转委托管理。有条件的乡(镇)、村,可探索成立“土地托管中心”、“土地代管站”、“托田所”等机构,从事介绍流转对象、帮助审查接包方资格、提供有关业务咨询等;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定期公开对外发布可开发土地资源的信息,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

三是方式方法问题。土地流转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方式方法上,既要把握好政策规定,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既不能强迫命令,又要防止任其发展;既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目前普遍采用的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流转方式,又要注意吸收和采纳全国各地土地流转经营中的好方式、好做法和好经验,并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尝试创新,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不断提升全市土地流转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是制度建设问题。要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要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47号)的各项规定,推行流转合同规范文本。市上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规范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努力为流转工作提供有效帮助。要把指导合同签订同开展流转法律政策宣传、流转咨询、流转价格评估等多项服务结合起来,指导流转双方在充分自主协商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转关系和利益关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积极开展流转合同鉴证。市、县、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及时办理流转当事人提出的流转合同鉴证申请。要重视对流转土地用途的审查,防止改变农业用途。要建立健全流转情况登记备案制度,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的情况。总之,要根据流转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具体需求,积极为流转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五是配套措施问题。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乡三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土地流转动态的监测,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工作氛围。其次是强化协调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为流转双方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等服务,逐步建立完善流转服务平台和网络,不断健全流转机制,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第三是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根据农村实际和财力状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养老保险等制度,努力为土地流转提供配套性政策支持。第四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流转将产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不能有效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势必会影响土地流转和农村稳定。要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农民职业化、报酬工资化”的现代新型农业运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就近就业提供良好选择。第五是建立流转纠纷调处机制。要加强与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起多部门协调解决流转工作重大问题工作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土地承包和流转中的问题,畅通纠纷解决渠道,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土地流转纠纷问题,促进流转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篇:xx镇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1-


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

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镇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5%,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近几年,通过认真落实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鼓励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立了XX市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四年多的开发建设,农业园区已初具形象。但就农村土地流转来讲,仍旧出现了土地流转难、农民收入增幅小,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在8—10%左右,在全市各乡镇中排列较靠后,土地流转难,也严重制约了全镇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为此,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我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相关村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全镇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XX镇现有11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全镇耕地47021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2亩。至20##年底累计流转土地11712亩,占全镇实有耕地面积的25.77%。至20##年4月底我镇共规模成片流转土地7497亩。流转方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转让、互换为辅。农户自发流转和村组织集体流转是我镇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土地流转的方向主要有五个:一是流向外来耕作户;二是流向专业承包户;三是流向农业企业;四是流向一般农户;五是流向其他单位。

其中呈现出几个特征。坚持农户自愿、协商、有偿原则。全镇被流转土地的农户中,农户自愿流转的占98%。土地进行自发流转的农户一般是从事第二、三产业或兼业,家庭收入以二、三产业和财产性收入为主,土地流转收益是家庭收入的补充。村社集体组织流转的土地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收益较高。农户自发流转的期限较短,土地收盗较少。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无序流转现象严重。

我镇土地流转由农户自发流转的,口头协议多,无具体的合同依据,部分农民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将愿意流转的农户承包地,以转包、租赁的形式流转过来从事农业生产,但大多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也没有向农村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需要通过签订有标准的合同文本,将权利和违约责任进行具体和明确。

2、20##年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省、市扶持农业生产的优惠、补贴政策相继出台,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民负担日益减轻。特别是20##年底以来农副产品(主要是粮、油菜和蔬菜)价格行情不断攀升,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价值期望值不断升高,土地流转价格面临挑战,土地流转难度加大。

3、土地权属纠纷加剧。农业税费减免前农户对土地流转手续认识不够,土地流转往往以无偿流转为主,流转合同主要以口头协议为主,农业税费减免后,引起土地经营权纠纷加剧,农户纷纷要求要回自己原已经放弃了的土地经营权或者要取得经营权收益。

4、部分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不清,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会影响该村土地流转的集体收益,使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受损,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我镇农村土地高效流转的几个工作措施

20##年前,XX农作物主要以传统粮油为主,大棚蔬菜和花卉种植为辅,农民依赖单一的传统作物难以实现持续稳步增收。此外,全镇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小四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问题尤为突出,加之农民承包土地零散,农民个体间的单打独斗使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难以形成产业优势。针对农民要求依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愿望,结合XX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20##年上半年开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规范管理入手,积极探索,开展了以XX市现代农业园区内五个行政村为试点的规模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土地流转工作

(一)坚持政策,尊重民意,稳步推进  

由于土地流转涉及农民较广,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农民自发进行土地流转且积极性较高的条件下,针对自发流转出现的较多纠纷和问题,要遵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农民所需为出发点,结合各村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引导,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一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把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作为先决条件,切实保障农户30年承包期内土地权益;二是按照“稳制活田”(即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和“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优先考虑本市、本镇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进行流转工作;三是严格遵循政策规定,充分保障流转双方的主体地位,大力规范土地流转申请、登记、备案、公证各项程序,依法合理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四是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权,杜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和占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二)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进行土地流转,关键要转变干部群众对土地的传统耕作管理观念。为此,首先要组织部分村干部和种植大户赴外地实地参观,在认真学习外地大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和种植大户会议,开展土地流转利弊分析大讨论,分析研究本镇、本村土地流转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办法。通过参观和开展讨论,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本村农户所承包土地,因地力条件不同,每户的耕地大都条块较多,零散种植,加之种植结构单一,产业规模小,“三高”作物少,在现代市场面前缺乏竞争力。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急需摆脱土地束缚从事其它产业,但所耕种土地又无法放弃;一部分人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所需耕地又分散在一家一户,这就决定了只有走出传统农村经营模式,把有限的耕地向种田能手、现代农业经营者手中流转,才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益,也才能在保证土地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使流转土地的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并可摆脱土地的束缚,走出农村通过其它途径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转出一户富两户”和“双增收、共盈利”的目标。  

(三)加强力量,因地制宜,积极引导  

要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就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指导组人员的力量,提供组织保障。一是针对村干部力量薄弱的实际,采取交流、挂任方式为有关村选配思想观念新、种植经验丰富且群众威信较高的农民经纪人担任土地流转专职的村干部,有效解决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让群众放心的问题;二是镇党委、政府要适时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了部分农民等待、观望、有意抬高转包费的现象,提高了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三是在村组中挑选思想观念新、敢说话、能办事的农民组成“生产管理小组”,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农民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为农民办好事,解决好农户之间产生的土地流转纠纷;四是在选择示范点上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根据不同情况引导农民采取不同土地流转形式,不搞一刀切。采取灵活的土地流转方式,可以转包或以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对部分集体土地进行了合理流转。四是试点开展全镇整村、整组土地流转工作。在龙萌村实施整村土地流转工作,龙萌村是嘉兴金龙门生态园所在地,在20##年底之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在2220亩左右,占全村耕地面积66.3%。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建设以来,龙萌村新流转780亩土地。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村部西片的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力争再流转土地385亩,尽力在年底实现整村土地流转93%的目标,实现整村流转工作任务。

(四)发挥政府监督服务职能,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为稳步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和各行政村要合法介入土地流转各个环节,统一制定全镇土地流转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保证了流转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一是规范流转土地登记手续。对流转土地由所在村委会进行严格登记、造册,加强对土地流转合同和档案的规范管理,并将此作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义务和调解土地流转双方纠纷的重要依据,使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化。二是有效监督双方草拟协议书或转包租赁合同,明确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形式、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指导流转双方合理制定土地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流转年限和双方责权关系等。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流转双方的权益,保护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有效改变了以往自发、无序粗放型土地流转状况,既保证了流出土地农民的承包权和收益权,避免了土地荒芜,又使得流入方敢于加大对土地进行长期合理投入,实现了有序生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流转双方互利共赢。三是积极为流转土地的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围绕结构调整,突出高效特色,加大扶持力度  

土地流转后,新的经营主体、经营方向必须符合“三高”农业和设施农业的要求,切实起到以“土地流转促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加速土地流转”的良好效果。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流转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把土地流转与发展设施农业相结合,引导农民将规模流转土地全部用于以大拱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管理,确保流转土地高产出、高收益,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已流转的土地、企业、大户倾斜,保证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做到“土地流转到哪儿,基础设施配套到哪儿,政策资金倾斜到哪儿”。

(六)把土地流转与招商引资、“两新”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  

土地流转促使更多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寻求新的增收方式,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流转土地农民的增收问题。对此,镇党委、政府根据流出土地农民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有组织的加大向农业企业的输出力度。凡愿进入农业企业务工的人员,要组织相关培训机构为其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农产品营销培训,引导和组织流转土地农民进行再就业,确保他们既有流转土地的租金,又有再次务工的收入。二是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提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从工从商。可采取集体、农民集资入股的方式,结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有责任心、有经营头脑、有办事能力的人员扶持创业就业,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三是结合“两新”工程、“两分两换”,对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村、组,成片规模流转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可以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公寓房安置。对于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户,引导他们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政府进行适当配套,交纳个人基本医疗和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促进“和谐”XX建设。

更多相关推荐: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研报告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民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嵩县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同时很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土地流转应运而生特...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近期我们小组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汇总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目前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入股转让互换等形式二土地流转的效果土地流转形成了四集中一...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河街镇陈圈村为例调查时间20xx年8月10日调查地点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河街镇陈圈村调查对象调查目的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村招商引资以及本身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产...

社会实践—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近年来我观察到农村的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不禁引起了我对它的兴趣以及思考于是我决定将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定为调查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我的家乡位于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称的江苏...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定稿)

关于我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草案政协献县委员会办公室我国经济社会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曾经激发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某些地域来看越来越显现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态势随着新型的生产关系的进一步...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8日调查地点河北省泊头市文庙镇调查对象全镇人民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土地流转现状调查目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解...

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调查报告一概况1基本内涵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其他项权利的...

关于我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生活之本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曾经激发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某些地方一定程度上显现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态...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为摸清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的有关农业政策特别是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总结近年来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农村土地...

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问卷

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问卷县名乡名村名日期年月日填表人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一农户基本情况调查1您家共有承包土地亩承包年限年实际经营土地亩流入土地面积亩流出土地面积亩2有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您家有人参加了农...

关于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的调研报告土地经营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当前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

农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