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4.4.21

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张庆文

.研究时间;12月10日

研究地点: 襄州区

.研究人员: 柳宇龙 张庆文 崔兵权等

春节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据资 料介

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

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初一为高 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

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

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

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多了解春节习俗能让我们

对中华民族节日有更多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民族的了解。

据所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钱、吃

饺子、贴"福"字、放爆竹、这些习俗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从古流

传至今。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

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也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寓意

着扫掉去年的坏运气,希望来年能迎来好运。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最开始人们在桃木板上刻一些画象用来避鬼神,渴望家里能平平安安,家

人能健康。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

渐发展为春联。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

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

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

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

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

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俗名“熬年”。除夕晚上,全家人围坐在

一起说说笑笑,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

了,这时男女老少都会去拜年,这时小朋友们最高兴了,因为他们会得得

长辈的压岁钱。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

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

不过饺子"的俗语。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多么

开心的事。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

"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谁吃到这个

饺子谁就会有好运,来祈福人们来年幸福平安。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

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

这些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为人们在春节必做的事 。放鞭炮也是春节会做的,最早放鞭炮是为了吓跑鬼神,祈求来年生活能风调雨顺。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吉利。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是一个很传统的习俗,通常都是晚辈送给长辈一些祝福的话语。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好品质。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如今春节不仅在中国有,全世界许多国家也开始过春节,春节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也成为中国的象征。


第二篇: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很多习俗。据资

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

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

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

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

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了解春节习俗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1.研究时间: 2月13日

2.研究地点: 吴兴区

3.研究人员: 李玲玲 姚亦颖 吴亚萍

据所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发压岁钱、吃饺子、

贴"福"字、放爆竹、扫尘这些习俗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从古流传至今。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

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

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

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

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

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

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

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原来春联题写在

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

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

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

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俗名“熬年”。。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

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

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

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

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

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究其原因:

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

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

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

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

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

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吉利。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

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

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

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

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

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

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

酒娱乐。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

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

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

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

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

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

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

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

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

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

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

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期

间,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样,举行各种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作为

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研究小组长:研究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摘要正文一、问题背景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端午节成粽子节是革新还是遗忘不知从何时起春节开始成为旅游度假中秋节变成月饼节七夕成了东方情人节而西方节日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圣诞节万人空巷元旦比春节更加重要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五...

研究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班级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传统节日的研究)小学班级:三年级研究成员:三年级学生指导教师:张三研究周次:四周20xx.10研究过程记录:一、动员和培训复习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进讨论,学生提…

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形势与政策调查报告课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调查问卷及数据显示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请认真选出与您实际情况或想法相一致的选项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1您的年龄限选一项A18岁以下青少年B45岁以上成年C1...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翻开日历总能看到一些传统节日但又有多少人去留意并加以重视而如今人们格外热衷一些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特别是青少年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各成员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态度进行了研究与调查我们对...

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汇报总结

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总结一活动背景前一阵子中国自古就有的端午节文化传统被韩国在国际文化遗址保护大会上提前注册自此在国际上自古都是中国特有的端午节被认为是韩国自己的节日引发起中国人民的愤慨然而愤慨...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

研究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编辑打印版)

课题名称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学校班级指导老师课题组长课题成员课提的题出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失去应有的魅力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特吃的饺子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往常的鲜美滋味除夕夜国人同...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中西方传统节日的gt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也迅速传入我国面对现今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过西方情人节不过七夕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

传统节日二月二教学反思中国传统节日作者金彩云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xx1213中国传统节日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金彩云一活动主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节日以及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

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探究

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探究539班蒋元姣1002507091所属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对象五年级活动设计者蒋元姣一课题生成背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它们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这些节日我们可以认识...

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xx年12月11日20xx年12月20日调查地点:广州调查对象:80位在校大学生前言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时代不停地发展,中西方国家的交流的…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报告(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