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高效优质特色设施农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3.31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及对策建议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是当前挖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旗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期,就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建设、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5月中下旬,我们先后深入到头道桥镇等6个镇,重点调研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集镇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在设施农业方面,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了两地设施农业生产销售情况,两地设施农业呈现出产销两旺、效益倍增的发展势头。

(一)啸天合作社种植反季节水果,效益可观,兴起农业观光旅游业。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民建村七组,由民建村上门女婿刘啸天(山东籍)于20xx年9月建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入社农户50户。合作社采取租赁的方式,以650元/亩/年租赁农民土地300亩,期限10年;总投资432万元,建成65座土钢结构日光温室种植基地,保鲜库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实验室600平方米。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去年冬季,在传统育苗和种植蔬菜的基础上,从山东引进草莓、油桃等 1

品种,试验种植反季节水果,改变了当地农事习惯,变冬闲为冬忙,农民种植大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今年4月份7棚草莓成熟上市,该基地推出游客观光采摘活动,采摘1斤草莓售价15元至30元,正值水果生产淡季,有效填补了当地鲜果市场的空档。每到节假日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最高峰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产品供不应求,倍受游客欢迎,啸天设施农业基地也因此名声大振。据合作社刘啸天介绍,今年春季育苗大棚每棚收入5000元,每棚草莓除1.2万元投资成本外,收入5至7万元。预计一年两茬的蔬菜大棚每棚可收入2—3万元,今年种植的油桃每棚可收入7万元。

种植草莓获得巨大效益,更加坚定了啸天合作社扩大基地、发展反季节水果产业的信心。今年春季,旗政府投入1100多万元,在头道桥镇民建村征地650亩,无偿提供给啸天合作社扩大温室基地,目前150栋大棚已开工建设。同时,该合作社从山东引进各类名优新特水果种苗3.1万株,包括优质红枣、精品石榴、脆枣、毛桃、油桃、黄桃和红提葡萄等种苗,并栽植成功。该合作社要力争把反季节水果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田园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

(二)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合作社主攻蔬菜产业,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二道桥镇甲一村十社设施农业建于20xx年,由25户农户投资460万元,建设日光温室50栋,大棚50栋,总面积245亩。在村支部书记田有凤带领下,组织流 2

通大户投资360万元成立了老农夫蔬菜流通专业合作社,新建6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可储存600吨蔬菜,新建3万平米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蔬菜可达3000吨。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信息培训、农产品流通为主要服务内容,为农户解决了蔬菜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该基地严格按绿色农产品生产规程,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市场、统一销售价格的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站稳市场。老农夫合作社建立以来,充分发挥帮扶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邀请科技人员为社员及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为基地提供生产资料、新品种引进、实用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帮助。通过组织科技讲座,不断强化社员的质量意识,力争使基地农产品走品牌化之路。

今年该基地种植蔬菜46棚,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西瓜、茄子、甜玉米、彩椒等,其产品由老农夫合作社统一配送销售,主要销往磴口团部,产品供不应求。其中16棚黄瓜每棚纯收入达8000多元;11栋番茄青椒育苗大棚每棚已收入15000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当前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资金、水质等因素制约,设施农业建设进度缓慢。就我旗而言,部分镇村土壤盐碱重、地下水质不达标,导致设施农业建设不能“全面开花”。同时设施农业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如建一座温室大棚需十一二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农户自有资金不足,加之农户贷款难,发展设施农业 3

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设施农业片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求配套完善,尤其是分散的小规模建设,直接加大了政府基础配套的投入。目前我旗设施农业大多集中在陕坝镇城郊,由于土地流转费用过高,企业参与建设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科技服务滞后,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我旗发展设施农业最欠缺的是技术人员。目前设施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种大田模式,农民不舍得投入,新品种应用少,生产中缺乏专业的科技人员。如二道桥镇甲一村设施农业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仍以传统经验耕种。聘请1名专业技术人员费用在8至10万元,农民无力也不愿承担,导致新品种、新技术不能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的经济效应还未充分显现。

三是合作社管理能力弱,引领带动作用尚不明显。目前,我旗尽管组建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没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经营运作、民主决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社员对合作社的发展漠不关心,认为合作社只是个“空架子”。多数合作社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尤其是缺乏技术人才,服务内容仅限于农产品种植、农资供应和销售等方面,很少动脑筋搞精包装、创品牌、打市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入社农民增收还不明显。

四是产业规模小,品牌带动力较弱。我旗尽管有“康尔徕”这块全国招牌,但由于设施农业分布较为分散,康尔徕基地面积小,在产品数量上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还未凸显。目前各地设施农业生产、上市、销售还是靠单打独 4

斗,农民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淡薄,真正“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少,尚未形成绿色品牌优势。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发展设施农业必须加大奖补额度,创新投入机制,推进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走优质、高效、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科学规划,推进设施农业规模连片发展。针对多数乡镇立地条件差、地下水质不达标的实际,我旗应将设施农业布局在水质合格的陕坝镇和头道桥镇,重点扶持发展春光村、康尔徕、民建村等设施农业示范区。对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区要优先配套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建成农业新技术与新成果的集成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有条件的镇村发展设施农业。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发展设施农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政府在加大补贴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尽可能把项目资金放到设施农业区。同时协调银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设施农业信贷,将贷款期延长到2至3年。要争取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及致富能人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形成以政府补贴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项目配套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合作社生产销售能力。合作社是设施农业基地的龙头,要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多为社员办实事,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设施农业生产,抓好育苗、农资、信息收集、技术 5

指导及销售服务,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合作社要扩大基地、建保鲜库、建市场,培养和发动一批经纪人参与生产、保鲜、流通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组织化水平。

(四)明确产业定位,培育各具优势的主打品牌。发展设施农业要按照“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通过引进试验,各自选准产业定位,如啸天合作社应把产业定位为反季节水果,康尔徕应定位为果蔬产业,老农夫定位为蔬菜产业,力求做到产业互补、各有特色,避免一哄而上、相互竞争。抓好农产品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把绿色安全理念贯穿于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突出河套“绿色、无污染”这个最大优势。加大“三品”申报和原产地注册认证力度,重点培育康尔徕、啸天、老农夫、绿川沙海红等果蔬品牌,对申报成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培育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五)做好科技指导,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滞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应由政府买单聘请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抓好农户科技培训,采取外出取经、现场观摩等办法,让农民开阔眼界、转换思路。同时要出台激励措施,推行技术有偿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资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学用新技术、新品种,把设施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6


第二篇: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克服制约因素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淮安市农业局 张进成

(20xx年4月23日)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近期在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本人就“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课题,深入县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讨论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县乡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种植大户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以实施高效种植业“十项工程”为抓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态。一是高效设施农业规模总量扩大。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2.2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累计达185.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5%;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6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8%,累计达55.68万亩,位居全省前列;二是高效设施农业亮点纷呈。清浦区设施红椒产业、淮阴区日光能温室菇-菜轮作产业、涟水县猪-沼-菜产业、楚州露地甘蓝产业、金湖藕鱼生态套养产业及深度加工业、盱眙中药材产业效益明显,成为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典范;三是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提升。初步培育成蔬菜、花生、特粮特经、中药材等地方特色明显、布局规模种植的优势产业。全市10个乡镇、161个村已发展成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乡村。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分别着手建设蔬菜、浅水藕、中药材、三水(水生蔬菜、水禽、水产)年产值10亿元高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四是高效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充分显现。淮阴区丁集镇日光能温室每亩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清浦区大棚辣椒平均每亩纯收入5000元左右。20xx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中,亩纯收入在2000-4999元的有100.4万亩,5000-10000元的有30.32万亩,10000元以上的有2.12万亩。全市高效农业总纯收入44.83亿元,亩均3375元,比种植稻麦亩增纯收入2675元,全市农民从高效农业中人均增收935元。

二、因势利导,克服困难,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我市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资金瓶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效益高、产出高,但在栽培设施和基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上需要的投入也大,新建一亩钢架大棚、日光能温室分别需要投入8000元、2.5万元。尽管各级财政都增加了对高效农业的投入,但只能解决新增项目实施区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如去年全市7个县(区)争取省级高效农业项目和扩大内需设施园艺项目13个2020万元,淮阴、楚州、涟水三个县(区)打包资金中用于高效农业项目9个1150万元,市级用于设

施园艺“以奖代补”资金310万元,全市去年累计用于发展新增设施园艺补助资金为3480万元。按照省定钢架大棚每亩补助2500元、日光能温室补助4500元、高架食用菌菌棚每每座补助5000元的标准,全市只够补助1.2万亩,而去年全市新增设施园艺面积达到12万亩。发展其他高效农业没有财政资金补助。加之我市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有限,农户想贷款,但信贷门槛较高,贷款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且农民承包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等,小额贷款难,往往造成在农户最需要投入的时候缺少资金。高效设施农业基地需要有水、电、路、净化池等基本设施配套,面广量大,所需资金总量大,缺少相应配套资金。

二是土地瓶颈制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首先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由于受部分农民自身意识、家庭状况等原因的制约,特别是缺少劳力户和病灾户仍想从事最简单的种收劳动,一些外出打工户担心土地流出后承包经营权改变,不愿把土地流转出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如淮阴区徐溜镇去年下半年招商引进一位姓潘的老板计划在该镇建设500亩日光能温室,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有3个农户不同意,最终造成该项目未能实施。这种情况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三是市场瓶颈制约。目前全市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发展高效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了解渠道不畅,希望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市场,提升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

四是技术因素制约。农业部门中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从事粮油生产技术指导,对新发展的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技术掌握不够。尽管各级农业部门加强高效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但由于近年全市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面积大、技术新,农技人员在高效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的技术指导上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五是传统种植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不同于常规的传统种植,需要基础性投入较大,尤其是起步投入较大,生产过程都是细活,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民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农业思想,担心投本大,难以及时收回,担心技术难以掌握,生产效益低,怕吃苦,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承担所谓的“风险”,仍在稻麦种植中徘徊,因而造成不平衡性加大。

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拓展解决难题的思路,探索加快发展的举措,拓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推动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规模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重要基础。今年全市计划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万亩,总面积达到200万亩,进一步扩大以蔬菜产业为重点,食用菌、特粮特经、中药材、立体种养的面积和规模。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大中棚蔬菜和日光能温室蔬菜,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确保增幅在全省领先,总面积达到62万亩。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经营能手集中,整体推进、连片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努力

建设一批千亩以上的高效设施园艺规模基地,打造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专业村和特色乡镇,形成淮阴区、清浦区大部、楚州区渠北,涟水县古黄河沿线、西北部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产业链和产业群,提高种植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是做大做强竞争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内培外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改造一批、嫁接一批,重点支持自身实力强、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现有龙头企业,引进蔬菜保鲜、加工、包装等先进技术,拓展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促进其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经营上规模。同时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寻找、瞄准国内外有扩张意向的重点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主攻,吸引它们来淮投资。通过内培外引,计划每个县(区)今年新增1户市级以上种植业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大力培植扶持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动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全市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达75个,专业化防治服务机械在4300台以上。新组建土肥合作组织20个,总数达到50个;三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业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在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的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运用市场调节、行政推动等多种手段,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批发市场,建设仓储、保鲜设施,发展农产品大型运输设施,促进农产品流通。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措并举增加资金投入。紧紧抓住中央、省财政不断加大高效设施农业的的投入的机遇,积极组织编制申报质量好、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责任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加强与财政、畜牧水产、水利、开发、扶贫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农田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治理、扶贫、世行、亚行项目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发展高效设施业,解决基地的通路、通电、排灌等基础设施问题,共同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高效设施农业种子种苗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层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合理使用。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企业担保和联户信用担保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设施农业投入。发展农业担保业务,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设施农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三新”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今年将针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薄弱环节,全市计划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国内外蔬菜新品种60个、新技术10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增收作用明显的新成果。积极推广、运用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先进装备与技术的配套集成应用,普及连作障碍克服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工厂化基质育秧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在设施农业中的贡献率。按照集群、集聚、集约的原则,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领、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各县(区)也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实行“专家+基地”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应用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努力打造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基地、产业带动载体,辐射带动周边设施农业加快发展。

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订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今年全市计划新制定完善高效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5个,总数达到20个。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高效设施农业基地的产品首先必须是“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今年计划新增蔬菜类无公害农产品10个、总数达到185个。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鼓励和引导申报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和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力争各县(区)培育1-2个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品牌,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挖掘品牌内涵,不断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更多相关推荐: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民本意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对茅坝乡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茅坝乡政府乡长杨永雄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宽城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县是一个...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xxxx...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农资环保工委主任季珊(20xx年x月x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十二五”时期我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加快推进这一目标的实施,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现代农业发展…

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X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尽快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XXX以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

区域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民街道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新民街道辖区有12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辖区面积7865平方公里其中街道中心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5044户395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

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20xx)

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市委副书记白亚军设施农业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特色产业之一8月份我带领农委部分同志深入我市王家庄乡解村乡崞阳镇等乡镇就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发展现状和成效设施农业...

关于XX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共XX县委20xx年9月16日市委政研室按照关于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十一五期间...

20xx年现代农业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xx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59652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20xx年中国现代农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