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时间:2024.5.9

目     录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2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

(二)教学工作思路………………………………………………………………………………2

(三)本科专业设置………………………………………………………………………………3

(四)学生数量……………………………………………………………………………………4

(五)本科生源质量………………………………………………………………………………4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5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5

(二)主讲教师……………………………………………………………………………………6

(三)教学经费……………………………………………………………………………………7

(四)教学条件建设………………………………………………………………………………7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9

(一)人才培养方案………………………………………………………………………………9

(二)教学建设…………………………………………………………………………………10

(三)教学改革…………………………………………………………………………………12

(四)实践教学…………………………………………………………………………………15

(五)毕业设计(论文)………………………………………………………………………16

(六)课程设置与课堂规模……………………………………………………………………16

(七)国际合作教育……………………………………………………………………………18

四、质量保障体系……………………………………………………………………………18

(一)教学中心地位……………………………………………………………………………18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

(三)教学运行监控……………………………………………………………………………21

(四)专业评估…………………………………………………………………………………22

五、学生学习效果……………………………………………………………………………23

(一)校园文化活动……………………………………………………………………………23

(二)学习效果…………………………………………………………………………………23

(三)育人质量…………………………………………………………………………………25

六、教学工作特色……………………………………………………………………………27

(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7

(二)深入开展教学提质年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29

七、问题分析…………………………………………………………………………………30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15个系(部、院),有50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食品工程、机械工程2个专业硕士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7个,各类研究所13个,各类实验室23个(其中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个,省示范实践教学中心1个),实习教学基地132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12人,其中教授99人、副教授213人,博士52人、硕士46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85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46项;发表学术论文43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50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328篇;出版学术专著85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20##年,学校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校54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万余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以及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发展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将学校建成以工学为主体、文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完备、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科学研究水平较高、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在省内同类院校中有比较优势、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邵阳,面向湖南,辐射周边。

(二)教学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提高质量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内涵建设上,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思路  以质量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三)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共有本科专业5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见表1、图1),基本上建成了以工学为主体,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表1  本科专业学科结构分布统计表

图1  邵阳学院本科专业结构图

(四)学生数量

截至20##年10月31日,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415人、预科生275人、硕士研究生31人。

(五)本科生源质量

学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招生工作相关政策,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原则,圆满完成了20##年招生工作任务。学校20##、20##年连续2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生源结构  20##年,学校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新生4778人,其中本科生4503人、预科生275人。在外省(市、自治区)招生1818人,占38.05%,在湖南省招生2960人,占61.95%;应届高中毕业生3490人,占73.04%;城镇生源1407人,占29.45%,农村生源3371人,占70.55%;男生2643人,占55.32%,女生2135人,占44.68%。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源质量  20##年,学校在湖南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湖南省最低录取控制线8分、10分;外省(市、自治区)投档分数线均高于各省(市、自治区)控制分数线,文科考生最多高出56分,理科考生最多高出68分。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稳定队伍、提高素质、造就名师”的工作思路,启动高层次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的职称、年龄、学位、学缘结构日趋优化。20##年,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12人,外聘教师136人,生师比为20.38:1。

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99人、副教授213人,占38.42%(见表2)。

表2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

年龄结构  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357人、36~45岁的224人,占71.55%(见表3)。

表3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

学位结构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60人,占63.05%(见表4)。

表4 专任教师学位结构统计表

学缘结构  专任教师中外校毕业的教师804人,占99.01%(见表5)。

表5  专任教师学缘结构统计表

(二)主讲教师

教师资格  学校认真执行《邵阳学院主讲教师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关。20##年,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76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72%。

教授授课  学校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基本要求,并在20##年《邵阳学院首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方案》中有明确规定。20##年度,学校开设本科课程1205门。85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199门,教授授课比例为85.86%,授课门数比例为16.51%(见表6)。

表6  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三)教学经费

20##年,是学校化债的关键之年。为最大限度地化解债务,降低财务风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积极拓展财源、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支出、加强财务管理,确保教学经费足额到位。20##年,学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2200.90万元,生均1241.97元/人,生均本科实验经费96.76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16.70元。

(四)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用房  学校现有七里坪、李子园和江北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35539.39㎡(1703亩),生均64.08㎡。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19610.2㎡,生均12.39㎡,其中实验室面积74685.85㎡,生均4.21㎡。学生宿舍面积124681㎡,生均7.04㎡。体育运动场面积82178㎡,生均4.64㎡。

教学仪器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8562.30万元,新增307.5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774.98元。

实习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建有实习教学基地132个,其中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7个。20##年,学校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的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湖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

图书文献资料  学校馆藏图书文献123.9万余册,生均69.1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电子图书39.5万册,可供获取的中文电子期刊8200余种。20##年,学校投入经费150万元,新购图书8600册,订购报刊1138种,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26个;全馆流通借还量近22万册次;主页点击量和网络资源利用量不断攀升,其中CNKI数据库检索量250万余次,文献下载量达31万余次。

校园网建设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校主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创双赢”的思路,与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合作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有线网,校园网用户数1万余户。网络出口带宽3.002G,分别与中国电信、中国教育科研网实现互联。网络中心目前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初具规模,为全校师生提供不间断信息化服务。

学校每年将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并保持逐年增长。近2年来,中国电信对校园网投入500余万元。20##年实现了核心机房的整体改造升级,新增出口带宽、QQSG网络流控设备及网络安全设备,提升了网络通畅的质量和网络流量的吞吐能力。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按照湖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要求,搭建好网络硬件平台,并有40多个二级网站服务于各单位的信息业务。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外语自主学习平台、数字化图书馆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师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

原则明确  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六大原则:一是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有利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体现德、智、体、美全面要求;三是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五是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六是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

程序规范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晰专业定位,制订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的原则意见,各系(院)依据原则意见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草案,组织校内专家并邀请有关企业专家对草案进行反复论证,经学校审定后执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方案科学  构建了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三大课程模块,各模块所占课时比例大致为4:4:2,选修课学分原则上要求达到5%以上(见表7),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理工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达到了25%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达到了15%以上(见表8)。

表7  选修课学分比例统计表

表8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统计表

执行严格  做到了“开课有计划、修订有程序、调整有规定、实施有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执行。

(二)教学建设

专业建设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扶重扬优,优先发展传统优势专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以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为龙头,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形成品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特色鲜明、模式先进的重点专业。目前,学校已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专业综合改革。20##年,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政法系法学专业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以两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依托,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

20##年,新增测绘工程专业,申报物联网工程、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根据教育部要求,完成了学校45个本科专业的整理工作,经整理后学校本科专业数量达到50个。

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社会、自然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20##年,学校开设了“舞龙舞狮”、“湘西南地方体育”、“湘西南地方绘画研究”、“湘西南竹刻研究”、“滩头年画”、“湘西南地方民歌”、“湘西南地方民俗文化”、“湖南地方民间舞”、“湖湘文化与文学”、“湖南现当代作家研究”、“湖湘文化与湘籍名人研究”等地方特色课程。

学校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现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24门。20##年,《现代汉语》、《电力系统分析》、《产品技术创新》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精品课程复核,并获得继续资助。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开展双语教学,严格按标准遴选双语教学课程。对入选的双语教学课程按校级教改立项的标准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并根据课程评价结果给予适当的教学工作量补助。20##年,学校共有双语教学课程12门,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教材建设  学校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制定了《邵阳学院教材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教材的选用、征订、采购、发放以及自编教材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近五年,学校教师自编教材 34 部,教材总发行量 36.4万册,其中《算法语言与计算方法基础》、《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两部教材获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20##年,学校教师自编教材14部,教材总发行量13.8万册。

20##年,学校共选用教材1027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355部,占34.6%,省部级规划、获奖教材145部,占14.1%;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重点推荐教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比例达74.11%。

(三)教学改革

学校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引领,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20##年,学校获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改项目1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3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项。项目建设均按建设任务的要求进行,进展顺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进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建立企事业单位及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工作机制,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年,学校申报的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湖南省教育厅立项。

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深入  20##年,学校启动了第三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协调发展、整体优化、强化实践和突出特色的原则,课程体系按“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环节”的方式构建,基础平台按相同或相近学科大类构建,专业模块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构建,实践教学环节按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突破  学校狠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年,思政部禹红樱老师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信息工程系刘远军老师、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张红萍老师获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4位教师获一等奖、7位教师获二等奖、4位教师获三等奖;曾爱华等10位教师获学校首届十佳教学标兵奖,李坚等21位教师获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刘放鸣等111位老师获系(部)教学标兵奖。

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根据学校定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从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出发,以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为主线,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建立了“课内外衔接、校内外联动、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提高+工程实践+创新应用”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按照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个层次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政法系法学专业实施“一对一”司法实务实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艺术设计系实施了“以展览促双基、以竞赛促创新、以项目促能力”的“三促”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级”创新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出台了《邵阳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邵阳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邵阳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办法》。20##年,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功纳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3项,获得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项,校级立项34项,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教研教改成绩突出  20##年,获省级教改项目16项,校级教改课题立项27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推荐8项校级教学成果参评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四)实践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出台了《邵阳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修订完善了《邵阳学院实习管理办法》、《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监控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序运行,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现有建制实验室23个,20##年共开出实验课程260门、实验项目1250个,实验开出率99.21%,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达到80%以上。实验室开放稳步推进,效果好;实习(实训)和课程设计各环节全面落实,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0##年,3位教师获评湖南省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位教师获评湖南省优秀实验(实训)教师。5个实验室获评校级优秀实验室,10位教师获评校级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0位教师获评校级优秀实验(实训)教师。

(五)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出台了《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制订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各阶段检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教师的遴选、选题、开题、教师指导、答辩与评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经费使用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全面强化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监控。

20##年,全校共有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3890个,其中有3478个课题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85%以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合工程实际、教师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严格控制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实施前期、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和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工作到位。电气工程系等采取毕业设计(论文)盲审、现场考评等方式,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年,132篇毕业设计(论文)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全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率为45.98%。

(六)课程设置与课堂规模

20##年,学校共开设课程1205 门(见表9)。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5门,占2.90%;学科(专业)基础课程384门,占31.87%;专业课程723门,占60%;文化素质教育课程50门,占4.15%;教师教育辅修课程13门,占1.08%。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辅修课程面向汉语言文学等12个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开设。

表9   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坚持以中小型课堂为主的原则,根据课程性质、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班级人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课堂规模原则上控制在8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100人;专业课程原则上控制在40~60人;音、体、美等特殊专业术科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0人。20##年,全校共有教学课堂5186个,30人以下小课堂占26.59 %,31~100人的课堂占70.25%,100人以上的课堂仅占3.16 %(见表10)。

表10  课堂规模统计表

(七)国际合作教育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20##年,学校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

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由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进国外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课程体系,融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授课,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全英文或中英文双语教学。

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自20##年开始实施,已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招生,在校学生283人。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观念,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立校之本,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政策措施促进教学、经费投入倾斜教学、舆论宣传导向教学、全校上下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保证了教学质量。

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学校明确规定校、系(部、院)两级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通过强化党政一把手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主导作用,不断优化校、系(部、院)两级教育教学规划,从制度、机制及管理上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坚持校领导联系系(部、院)制度  学校出台了校领导联系系(部、院)制度,每位校领导负责联系2个系(部、院),每季度至少到联系点开展1次调研活动,主动参加系(部、院)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积极参与联系点有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及科研改革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加强对联系点的督促与指导;不定期邀请联系点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对于联系点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坚持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  20##年,学校党委会、院长办公会20多次研究教学有关议题,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召开了1次教代会,将学校教学工作情况列入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专题报告,让各位代表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言献策;召开了1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和部署学校教学工作。

坚持校领导听课、巡考制度  学校规定,校领导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每位校领导每学期听课数不少于4节,发现教学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予以解决。20##年,全体校领导共听课120多节。坚持校领导考试巡视制度,作到每场大型考试都有学校领导参与巡视,促进考风和学风建设。20##年,全体校领导参加各类考试巡考90多场次。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学校规定,校内津贴向一线教师倾斜;20##年,出台了《邵阳学院“教学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实施意见》、《邵阳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管理办法》、《邵阳学院教学督导团章程(修订)》等7项规章制度,新设十大教学标兵奖励,继续设立优秀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奖项,对违反教学纪律、教学质量不过关者实行一票否决,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大众化教育的高等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HACCP质量管理理念,坚持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建成了融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职责于一体,能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式动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职责体系  学校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落实校、系(部、院)二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逐步下移,明确系(部、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系(部、院)的教学管理职能。学校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处,建成以教学质量监控处为监管调控中心,以教学督导团为咨询、指导、监督性机构,以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学生信息员为辅助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激励机制。全面修订教学督导团章程,聘任了第四届教学督导团,实现了教学督导团的新老交接。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确立科学的质量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与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修订完善教学管理文件,全面规范教学工作与日常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教学检查制度、系级教学工作评价制度、领导干部和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公开课教学制度、新专业评估制度等。深入开展教学提质年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开展“十佳”教学标兵、优秀教学质量奖、系(部)教学标兵、青年教学能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多媒体课件奖等评奖评优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教学运行监控

树立“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检查与教学督导工作新理念,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一般性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课内检查与课外检查相结合、理论教学检查与实践教学检查相结合、过程检查与目标评估相结合,切实做好教学检查与教学督导工作。20##年,共开展专项教学检查18次,督查开学开讲课堂628个,督察校内考试2334场次;抽查、评价42门理论教学课程的考试试卷、学生答卷、课程教学文件,优良率95%;检查、评价双语教学课程12门,全部达到合格水平;对20##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展前期检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评分复查、质量抽查等工作,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32篇;组织教学督导团对106名教师开展听课评课,优良率94.34%;组织19583人次学生对534名教师开展教学效果问卷测评,优良率99.44%,比上年度提高2.56个百分点。

组织教学质量监控处及教务处工作人员、教学督导团开展不定期的教学秩序检查,全年共开展6次全校性的教学秩序大检查,学生到课率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正常教学秩序。

组织教学督导团对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每个专业重点抽查1~2门实验教学课程、1~2门实验教学课程档案,每个实验室重点抽查1~2个实验分室,促进实验室管理水平与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专业评估

20##年,美术学、旅游管理、舞蹈学等专业顺利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至此,学校已有48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以“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为基石,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通过明德先锋评选、求真人物寻访、共生文化示范、全面发展典型,弘扬校训精神,夯实校园文化基石,树立校园文化品牌,陶冶学生情操,力促文化育人。

20##年,学校以“共生工程”为主线,弘扬民族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注册登记的学生社团有43个,参加社团的学生累计3706人。全年共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全校性校园文化艺术活动17项,举办各类学术、文化讲座41场次,系(部,院)级活动92项,社团活动 129项,参与校运会、篮球赛、排球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学生达50000余人次。学校被评为湖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4个社团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在全省大学生文化艺术竞赛中获得各种奖励20多项。

(二)学习效果

学科竞赛  学校颁发了新修订的《邵阳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邵阳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分认定暂行办法》。20##年,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17项,省部级奖29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银奖1项、铜奖7项、优胜奖2项,连续5年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5项、省部级奖励44项。

学生发表论文  20##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篇。

攻读研究生  20##年,共有267人考上了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录取率为6.82%。

学生学习满意度  20##年,以发放问卷的形式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保障和教学管理等4个方面开展学校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从专业认知、专业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师生互动和学习生活等5个方面开展综合能力培养满意度调查,共有2978名学生参与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2.08%的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表示满意(见表11),其中对教学质量最为满意,表明学校教学工作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表11  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统计表

94.01%的学生对学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表示满意(见表12),表明学生学习效果总体良好,综合能力较强,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沟通合作能力”和“专业认识能力”。

表12  综合满意度统计表

(三)育人质量

体质达标情况  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为95.08%。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2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为3894人,毕业率为99.54%。

学位授予率  20##年,授予学士学位人数3766人,学位授予率为96.71%。

毕业生就业情况  学校坚持“就业导师制”和“预就业”模式,不断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各系(部,院)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至20##年8月31日)为 89.11%,年终就业率为97.84%。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在行业领域内就业比例较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毕业生较上年增长 3.29个百分点。

用人单位评价  学校以发放问卷的形式从毕业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及平时表现等方面对部分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8份。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毕业生在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能力方面表现优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无论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方面,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表现等方面,都能让用人单位满意(见表13)。

表13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社会评价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及湖南卫视等众多媒体对学校人才培养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毕业生成就  建校54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万余人。毕业生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律师、长江学者、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等,他们活跃在教育、科研、法律、文艺、党政、工商等各个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六、教学工作特色

(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从“地方性、应用型”的特性出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学校与邵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市政府承诺在市级科技计划中优先安排校企合作项目,支持学校与先进装备、食品加工、造纸工业三大产业集群企业的科技开发、联合攻关、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学校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顾问,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主任,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市科技局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宏观领导、协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各系(部、院)成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成员由系(部、院)负责人、行业专家组成,指导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负责专业产学研教育的方案制订和具体实施。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保障  由教务处牵头,会同办公室、科技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保障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政策措施。

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仿真工程师”、“专业+辅修”、“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将合作教育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  建立“组建联合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站点、共建合作实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先后与华泽集团、湖南湘窖酒业、李文食品、恒天九五邵阳纺机、三一湖汽、维克液压、新仁铝业、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从事实践锻炼,深入开展工程实践,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开发,积累工程经验,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产学研合作,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改善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

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效明显  《中国教育报》20##年5月10日以《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己任”》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绩。20##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食品工程和机械工程2个领域自20##年起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深入开展教学提质年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0##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学提质年活动。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师德建设为先导,以规范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教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教风建设学习月活动  为引导教师加强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做到学高身正、为人师表,真正成为一名忠诚教育事业、传承科学真知、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学校在活动前期组织全体教师对师德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学习,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树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的良好氛围。

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对全体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检查与评比。以系(部)为单位,依据《邵阳学院教学质量标准》和《邵阳学院教师课程教学考核实施办法》,对全体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案(或讲义)、教学档案、作业批改与辅导答疑、试卷命题质量以及阅卷、评分等各教学环节开展了一次全面检查与综合评价,并按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排名。通过检查与评比,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真正做到课堂教学质量人人过关、人人达标。

开展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通过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观摩活动、教学帮扶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各系(部)组织了对综合考核排名前20%和后5%的教师的公开课。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处组织专家对各系(部)综合考核排名前6%的教师和后5%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对于存在明显不足的教师提出了教学整改要求,并进行反复听课,重点帮扶。通过教学帮扶活动,综合考核后5%的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开展十佳教学标兵与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  各系(部)开展了系(部)级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共评选出系(部)级教学标兵111名,各奖励人民币1500元。学校组织专家对各系(部)综合排名前6%的教师中开展了校级“十佳教学标兵”与第六届优秀教学质量奖的评选活动,对综合评价排名前十名的教师授予校级“十佳教学标兵”,各奖励人民币10000元,评选出优秀教学质量奖获得者21名,各奖励人民币3600元。

教学提质年活动初见成效  20##年在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竞赛中,学校有6名老师参加复赛,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

七、问题分析

(一) 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急需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尽管政府的投入逐年加大,由于学校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与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持机制,同时支持学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办学经费。

(二)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来看,教师数量、教学科研能力整体上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教师的学科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个别专业教师人数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有效措施,通过引进、培养、培训、外聘、调整等方式,增加高水平教师数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布局,切实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需要。

更多相关推荐: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要全面真实

龙源期刊网cn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要全面真实作者刘尧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xx年第03期20xx年9月26日武汉大学官方网站发布20xx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仅1天点击即超过6000人次而据20xx年9月30日长江...

20x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石家庄学院20xx年11月石家庄学院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本科教育基本情况石家庄学院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

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支撑数据表

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质量相关数据可另附表说明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鞍山师范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6

鞍山师范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引言鞍山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师范类大学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师范教育理念秉承博雅兼尚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以创新科学的理念在高等教育现代转型期契现代大学发展之机握教育时代变革之...

基教中心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xx年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合...

20xx年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报告

自动化专业20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xx年以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以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自动化专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系统地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科学构建学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1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1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1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1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

27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1学校基本情况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本科学校20xx年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20xx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x...

2014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