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医患关系社会心理调查报告

时间:2024.4.14

 苏南地区医患关系社会心理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医院内的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当今,中国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又对医患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却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了解当今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良方案,苏州大学学生心理卫生协会的成员们,借助暑假的机会,在苏南地区进行了一次医患关系社会心理调查。苏南地区的情况跟中国大部分地区类似,可以代表中国的整体状况。

1.调查时间:20##年7月2日至20##年7月8日

2.调查地点: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及苏州,无锡,常州市的十几所市立医院和社区医院

3,调查人:苏州大学学生心理卫生协会成员

4,调查方式:在医院里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一些病患和医护人员进行采访,在医院附近及车站火车站等地对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采访。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中国的医患关系大体平稳但日趋紧张,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就调查结果来看,医患双方对一些问题存在明显分歧,医患关系的改善任重而道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46份,其中患者及其家属的调查问卷390份,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470份,医护人员的调查问卷86份。受访者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学历以大学及以上学历居多,而受访者的年龄,职业,收入情况分布较为多元,调查样本分布的广泛性表明本次调查结果在反映当前民众关于医患关系态度上的代表性。

通过本次调查,本文力图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医患双方及社会公众是怎样看待当前的医患关系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而医护人员又有什么难言之隐?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到底有什么利益关系?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又该从何入手呢?

1,不同人眼中的医患关系状况

在调查问卷的一开始,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在您看来,目前的医患关系怎样?选项为A 很和谐 B  比较和谐 C 有点紧张 D 很紧张。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有点紧张和很紧张的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公众分别占到了各自总人数的50.25%和55.10%,而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有点紧张和很紧张的医护人员在总的医护人员中的比例则高达88.37%。这三类人群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医护人员方面,接近90%的医护人员认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这不得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有一位医生用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很好地为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说:假如有这么一个患者,他一年去看五个医生,而恰巧这五个医生都很不错(这样的概率很大),他就会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和谐;反过来,如果有这么一个医生,他一年要诊治一千个病人,而这么多病人中有一个人跟医生发生了医患纠纷,天天闹,月月闹,那即使有其余九百九十九个病人没问题,这个医生还是会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紧张的。一个医生巨大的工作量,会对他们的主观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

2,关于收入,医生有难言之隐

提到医生的收入问题,其实不用调查问卷,仅仅在口头采访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在社会公众眼里,医生是一个收入很高的职业,如果再算上收红包,拿药物提成等方面,那就更高了。而我们相同的问题,在医护人员那里,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医护人员纷纷表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着巨大的职业风险,再加上多年的学习投入,总而言之,医生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相比,微不足道。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仅仅有3%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收入高于付出,而超过79%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报酬低于付出,但是在社会公众和患者及其家属那里,这一比例仅仅为15.1%和18.9%。

那么,医护人员为什么觉得自己的收入低于付出呢?医生这个职业,又要面对哪些压力和风险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8%的医生要在每天看20个以上的病人,而在看待医生这个职业的安全风险时,有高达79%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职业风险比较高或者很高。而  在医护人员的眼中,最大的风险又是什么呢?14%的医护人员认为为职业暴露风险——即来自各种感染和损伤的风险,27%的医护人员认为为职业责任风险——即来自各种医疗事故而造成赔偿的风险,59%的医护人员认为为职业安全风险——即来自不理性患者和家属造成的人身安全风险。一种职业,竟然能让接近八成的在职者认为不安全,并且这种不安全有一半来着不理性的患者和家属造成的人身安全风险,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那么,医生的职业风险有哪些因素造成呢?有45%的医护人员选择了“医疗工作内容本身特殊的高风险性及难以预料等特点”,接下来分别是“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工作的不理解和不配合”(20%)和“举证倒置等相关法律条文增加了医生职业风险”(17%)。除了这些,“医生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因素”、“医生的操作规范、责任心”等都是造成医生的职业风险的因素。

面对着高压力和高风险,医生对于自己的收入,往往有难言之隐。在无锡的一家社区医院里,一位放射科老大夫告诉我们:“说到收入问题,也要从不同角度来看,仅仅就医生来说也有不同,临床科的大夫收入远高于放射科大夫,有处方权的大夫收入远高于无处方权的大夫,但总体来说是收入低于付出的。可是医生这个职业,具有很高的职业性,一旦选择这个职业,便很少可以从事其他职业,低收入高风险而又不好换职业,是很尴尬的。”同样是在这家社区医院里,以为临床科主任也告诉我们:“虽说临床收入相对较高,但前期的学医投入也高,职业风险也大,我宁愿去选择放射科。”而对于医生的收入问题,社会公众则表示:“医生的收入具体有多少,我们不清楚,但绝对不会   很低,要么我们去医院的大量花费又去了哪里呢?尤其是像一些专家,但挂号费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医生,本身就只是千万职业中的一种,本身并不特殊,但是这个治病救人、跟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职业,又被赋予了神圣而又特殊的意义。当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和利益牵扯上关系的时候,从业者有难言之隐,外界又诸多猜测。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希望国家的新医改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营造和谐医疗环境;而作为万千社会公众中的一员,我们也希望国家的新医改能够使医疗卫生行业更加透明化合理化,使我们真正能够享受到便利贴心的医疗服务。当然了,这也应该是国家新医改的一个方向吧。

3,“冷清”的社区医院和“爆满”的三甲医院

    社区医院跟三甲医院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在我们去的三甲医院里,家家爆满,用“人满为患”这个词绝不为过;而那些社区医院里,则相对冷清了许多,甚至出现了医生没事做聚在一起聊天的情况。在苏州的一家三甲医院里,有医生这么戏称:“有很多人,没多大毛病,在小诊所完全可以解决问题,非要跑到三甲医院,小题大做,甚至有些人死都想死在三甲医院里”。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体制,为的就是让小病能在家门口解决,以此缓解就医压力,保证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家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部分社区医院的医疗器械落后,医术和护理水平不高,本该是便民的社区医院,有一部分成为了“摆设”,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反倒增加了大医院的压力。

而根据我们的了解,社区医院的待遇跟大医院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相对差的待遇根本吸引不了优秀的医护人员,而相对差的医疗资源又吸引不了患者,如此恶性循环,是一个死结。而如何解开这个死结,最有效的方法应该就是国家的大力投入,从源头上注入新鲜活力,重建良性循环。而这个,应该也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吧。

4,红包问题——不仅仅是利益问题

红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因为知道是敏感话题,所以我们在采访的一开始,是小心翼翼的,可是令我们欣慰的是,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社会公众,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看得开的。我们选取了一些医患双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一个总结——医生表示,首先,红包问题是个在各行各业都会存在的问题,既然存在,那么就是有原因的,在看待红包问题上,请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过分看待这个问题;其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因为红包问题不仅仅利益问题,它还牵涉到诸多其余问题,解决起来不可一刀切。而在患者方面,还是有很多人可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表示,去医院是为了看病的,只是希望可以花费更少,更公平的接受医疗服务,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还是会有选择的使用红包的。

你在就医的过程中送过红包吗?面对着这个问题,43%的患者及其家属表示送过,46%的社会公众表示送过,这个比例,表明了就医过程中送红包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那么,就医送红包这个现象的背后,送红包的人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呢?50%的人认为,医生只有收下红包才会全力救治,否则不会;16%的人认为,现在送红包成风,送了反正没坏处,就跟着送了;还有13%的人认为,花钱可以买个安心。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红包问题不仅仅是利益问题,更是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是医德问题。如果一个患者在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医生要不要红包,不送红包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如果一个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患者以后会不会和自己发生医患纠纷,那么这样的治疗效果,可想而知。我们承认,医德败坏的医生确有存在,而人品低下的患者也确有存在,但毕竟只是少数人,如果因为这个而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对于医患双方都没有好处,何不互相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呢?

怎样才能妥善解决红包问题呢?首先,请放平我们的心态。在医院的采访中,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例:有的医生在收下红包之后,把它充做了病人的医药费,等于不留痕迹地拒绝了红包的同时给了病人安心;也有这样的患者,仅仅是为了感激医生的妙手回春而送红包的——存在即合理,所以解决红包问题必须循序渐进,一刀切可能会带来反作用。其次,红包问题终究是利益问题,政府一方面应该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另一方面应该严格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挂牌更多的“无红包医院”等等。最后,红包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在加强医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全民素质,最后达到医患双方协力战胜疾病的目的。

5,医患关系跟医媒关系密切相关

医患关系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对医患关系的讨论不断加深,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话题也越来越多得被人提起——医媒关系。顾名思义,医媒关系就是指医疗行业同媒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个信息膨胀且高速发展的年代,媒体跟每个行业都息息相关。那么对于医疗行业,媒体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媒体的报道是真实可信的吗?医护人员及社会公众又会怎样看待这些报道呢?数据显示,在社会公众中,认为媒体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完全可信及比较可信的人数占到了65%,这一数字在患者及其家属那里为68%,反观医护人员这边,认为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不太可信及完全胡扯的比例高达84%,甚至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认为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是完全可信的。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人群中的回答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也采访了许多人。

在无锡火车站,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江南大学的学生,他表示:“往往是通过媒体的渲染,把一些在医疗行业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恶性影响扩展到了最大。”而在无锡的一家荣军医院里,一位主任告诉我们:“有些媒体报道的事件,作为一个医生,我是断然不会相信的,比如前些天炒的沸沸扬扬的‘缝肛门’,你说一个大夫把孕妇的肛门缝上了,这样的事件,医生是为了什么去做这样的事情!这种事情报道出来,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公平。但我们不会受这些报道的影响,如果因为这个影响了治病救人,那就不值了。”更多的社会公众则表示,既然媒体把事情报道出来了,那这个事情就不会只是空穴来风,有的时候“宁可信其有”,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毕竟媒体要存活就要有噱头。

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当然理解媒体的行为。媒体作为舆论导向,有责任为医疗关系的改善作出努力。我们衷心的希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可以在良心和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医患关系的改善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6,一个巴掌拍不响,医生,患者,社会都有责任

当今医患关系紧张,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我们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首先,医护人员这里有什么责任呢?面对着我们的问题,在社会公众和病患及家属的回答中,最多的是“部分医生在于患者沟通上能力欠缺”(35%),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部分医生自视甚高,不把患者放在眼里,服务态度差”(20%)和“部分医生医术水平不高,容易造成误诊”(17%)。其实,很多医患纠纷的起点就是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够导致缺乏理解——一方面,医生本身由于职业特点,知识面偏窄,缺乏交流等方面技巧;另一方面,医生巨大的工作量导致医生不愿意过多交流,还有就是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将在下文提到。

其次,患者及家属又有什么责任呢?在我们收集到的问卷中,38%的人选择了“对基础医学知识一知半解,跟医生信息不对称”,然后分别是“部分患者受社会谣言等影响对医护人员有偏见”(18%)和“部分患者对医生期望过高”(17%)。医患双方对于医学知识的信息不对称,正越来越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医生掌握着专业知识但是患者没有,患者急于知道自己的病情及解决方法等,但是医生的解释往极具专业性而难以理解,经常出现医生反复解释患者还是听不懂的情况,于是到最后医生常常懒得去解释。有医生告诉我们:“医学知识都是极具专业性的,有些知识在学校老师讲好多遍都讲不清楚,我们又怎么可能轻易跟患者解释清楚呢?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也不好对称,如果对称了,人人都成医生了”这个问题怎样妥善解决,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大难题。

最后,社会方面又有哪些责任呢?27%的受访者把医患关系紧张归咎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然后是“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2%)和“医疗事故责任评价体系缺失”(18%),除了这些,“媒体与民众舆论影响”和“医药体制不合理”等等都是社会方面需要担负的责任。

7,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患者,社会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但具体要怎样去改善医患关系呢?我们在采访中,从不同角度得到了一些不同的启示。在苏大的一家附属医院里,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激动”的医生,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政府,政府掌握着改善医患关系的这把钥匙,怎样用好这把钥匙,要看政府舍不舍得投入了。如果医护人员的收入状况持续得不到改善,那么就总会有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来收红包多开没必要的药品等,最后还是要患者去买单。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导向,为什么在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医护人员总是‘黑心’的一方?媒体只是政府的‘喽啰’,只有在国家的引导下,确立医患双方平等公正的关系,医患关系才能改善。”

而在苏大的一家附属医院的骨科病房里,我们也采访到了一位退休干部,她对我们说:“医改药改一直在提,但终究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医患关系紧张,还是要归咎于体制问题。医护人员和患者肯定都有责任,但终究还是要国家来调控,来提出真正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要不然一切都是徒劳。”

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52%的受访者表示“喜忧参半”,表示“比较乐观”的仅占29%,由此可见,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目前的医改政策还没有使医患双方看到太大的希望,医患关系的改善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在看到自己问题的同时,可以在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改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践总结和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匆匆而过,却让我们从中领悟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医学生,一个未来的医生,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为以后救死扶伤甚至妙手回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同样,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医疗行业的运行状况,了解医患关系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融入社会。

实践出真知。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关于医患关系的理解很狭隘,我们的信息也不过是来源于网络,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和医院,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我们才发现,我们原来的观点很狭隘,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社会实践里学会了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东西,它锻炼了我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的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我们在开拓了视野的同时增长了才干。

以上就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受,虽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也不是平淡无味,但至少它是充实的,是有收获的。我们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第二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罗朝亮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0日-2008 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 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口头访问的方式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医患关系问卷调查50份)。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问卷调查

在我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些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40%

1

患 者:46%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58%

患 者:10%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70%

患 者:30%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56%

患 者:30%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32%

患 者:20%

首先有58%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30%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其次,有70%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但对这一点,只有30%的患者认同这一点,而10%患者认为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次要原因。有46%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40%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20%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有32%支持这个观点。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2

二、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5%,认为很差的占37%,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2%。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8%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9%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13%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2%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xx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xx年至20xx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3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4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三、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遵义分校

调查者:罗朝亮

20xx年10月9日

5

更多相关推荐: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doc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其实本质上医患双方的目的是一直的都是希望病人尽快恢复摆脱病魔的...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一、内容摘要: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

医患关系调研报告

中国医师协会8日发布的一份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内地4851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不到二成仅为19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近八成的医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中国医师...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院系基础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学号班级七年四班姓名吴康林20xx5620xx2系调查报告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调查地点上海市各大医院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调查对象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调查方式口头调查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

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在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观念变更的形势下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设备屡次更新医院想方设法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但是在现实中医患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有些地方医...

关于医患纠纷调研报告

关于医患纠纷调研报告调查人J公共卫管0902丁雅时间20xx年8月19日调研地点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自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城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接待了医疗纠纷当事人1539人共...

关于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关于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09级经济学一班杨卓在小康杂志连续四年对全面小康进程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中医疗改革一直居关注焦点的首位本次医疗改革方案主要着手解决广大百...

改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

改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近年来我院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偶有发生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我院开展了关于改善...

医患关系社会实践报告心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准备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把高中三...

医患关系的开题报告

卫生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学生姓名学号常妤凡20xx05112420xx级一班公共事业管理20xx年10月20xx年6月张楠老师年级班级所学专业课题起止时间指导老师20xx...

医患关系调查问卷

医患关系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XXXX的学生因课程研究需要更好地了解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故开展此调查本调查不填写姓名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调查内容将严格保密依据题目要求在您认为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打衷心地感谢...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