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时间:2024.4.2

 

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

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20##年9月10日

目    录

1.概述······························································3

2.控制测量··························································3

2.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4

2.2场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4

3.施工测量··························································4

3.1放样及高程控制················································4

3.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4

4.施工测量的组织与管理··············································5

4.1施工测量组织工作··············································5

4.2测量仪器的选用················································5

4.3测量仪器的管理················································5

4.4精度指标要求··················································5

4.5 GPS改正参数的设定·············································6

4.6 GPS精度检验···················································6

5.人员组织安排······················································6

6.质量保证体系······················································7

6.1质量保证体系分布图············································7

6.2质量保证要求··················································7

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

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

工程业主:神华黄骅港务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地基处理施工

1.2测量的任务和要求

    本工程为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现场的测量控制为施

工控制的主要部分,故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图和规范要求单独作本工程的此测

量技术方案,我方将严格按此方案进行施工测量。

1.3 地形及地貌

勘察区域位于黄骅港进港大门内北侧道路北侧,原为滨海滩涂,经近期回填

填形成陆地。场地已进行了场地平整。表层多为回填的粉土,其下为冲填的淤泥性土。场地高程约在+6.4m。

1.4 编制依据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2、《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3、中交第一航务工程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施工图设计》

2.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采用的坐标系统为黄骅港港口坐标系,高程系统为黄骅港理论最低

潮面为准。

根据现场情况布设成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闭合点或附合点为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布设密度以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细部放样要求为准,导线边长大致相等。布设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控制点能够便于施工,现场的通视情况良好,点位地基稳定、可靠、不易发生位移、沉降以及不易被破坏,便于保护等因素。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需要,需增加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也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2.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2 场区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本工程施工控制的平面控制点利用业主移交测量控制点,使用前对这些

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首级已知点3个(HG33、HG27、HG28),平面加密导线点2个(JDH-1、JDH-2),全长约2.4公里,控制等级一级导线(附施工控制网布置图)。

高程控制方面,我施工方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复测其中3个点(即HG33、HG27、HG28),测量前严格检查了水准仪的i角,i角在50米视线长度范围内误差在0.5mm内。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在±3.0m内及累计视距差在±10m内。

已知高程控制点的复测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后,利用复测成果,用国家四等水准规范要求引测JDH-1至JDH-21的高程控制点。

平面及高程控制所使用的仪器为华星A10 GPS,角度2秒级,测距为±(2+2ppm×D)mm,该仪器在有效鉴定期内。

3.施工测量

3.1放样及高程控制

主控制线经校核无误方可使用。放样程序:主控制线-轴线控制线-细部线。

3.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

循主控制线—轴线—细部放线的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

2、施工测量过程中,施工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测设是否准确,再进行细

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

3、熟悉图纸,先内业计算准确,制定好方案后再施测。

4、施工中应坚持联合验线的原则以及步步验线的原则,先由施测人员内部校验,合格后由监理验线。

4. 施工测量的组织与管理

4.1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中交第一航务工程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用GPS进行工程控制点复测和工程控制网布设及加密。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4.3 测量仪器的管理

测量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均需进行检验与校正,确保不合格的测量仪器不投入使用。

根据国家计量器具检验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及时送具有计量检定的单位进行复检,确保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均在法定的计量检定周期内。

4.4精度指标要求如下:

其中:n——测站数;

L——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或为两水准间往(或返)测水准线路的公里数。

GPS定位系统测得的WGS-84坐标,应转换为本次测图和施工所用的黄骅港港口坐标系,并应满足定位精度要求。

GPS定位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卫星仰角不小于15度;

2、 锁定的卫星不少于4颗;

3、 卫星分布象限不小于2个;

4、集合图形强度因子(PDOP)不小于8。

4.5 GPS改正参数的测定

GPS在投入使用前要测算出使用区域的系统固定偏差值Δx、Δy改正数,华星GPS所配套的测绘软件具有自动测算系统固定偏差值Δx、Δy改正数的功能。选择已知三个已知平面控制点来校正GPS接收机的Δx、Δy改正数。在已知的HG33、HG27、HG28测定改正参数,每点每次观测时间均在30分钟以上,仪器自动求取每次每点的平均改正参数,再求取此三点的平均改正参数的平均值作为施工前及施工测量使用的GPS接收机系统固定偏差的改正数。此改正参数测定后报送监理审核认可。

4.6 GPS精度检验

系统固定偏差的改正数求出以后进行精度检验,将GPS定位仪的圆形天线立于控制点上,在收到差分信号且工作正常的情况下以20秒为记录间隔,连续观测60分钟。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均方差计算,并与原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对比,精度小于±1米方可使用。一般情况一年进行1至2次校核,当仪器经过修理或在不同施工区域使用时需要重新进行校核。

5. 人员组织安排:

项目部设测量组隶属于工程技术部,负责该工程的测量控制,细部测量放样,沉降、位移观测,施工过程工艺检测及监理工程师有要求的工艺检测等工作。测量组的人员均持证上岗,其中主要骨干人员均具有大型工程及同类工程的施工测量经验。

6.质量保证体系

6.1质量保证体系分布图

测量方案的编制

 


各级主管审批

该工程技术交底

 


施工测量放样、标高控制

施测人员自检、互检、交叉检验

 

测量工程师检验

 


技安部检验

 


项目经理部检验

 

监理公司检验

 

进入下一道工序

6.2质量保证要求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技术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检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资料都要进行自检—→校对—→审核三级校审,会签后才能出图(表)、上报、存档。

黄骅港三期铁路回填区地基处理工程一标段

项目经理部

    二〇##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修文县 (乡镇) 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怀化市公路勘察设计院贵阳分院

20xx年8月

目 录

1 修文县概况 .................................................................................................................................. 4

1.1 修文县地理概况....................................................................................................................... 4

1.2 久长镇概况 .............................................................................................................................. 4

1.3 测区简介 .................................................................................................................................. 5

1.4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 5

1.4.1 测区范围与分布 ................................................................................................................... 5

1.4.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 5

1.4.2.1 平面控制测量 ................................................................................................................... 5

1.4.2.2 高程控制测量 ................................................................................................................... 6

1.4.2.3 数字地形图测绘 ............................................................................................................... 6

1.5 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 ............................................................................................................... 6

2 实施技术方法 .............................................................................................................................. 6

2.1 已有资料分析应用 ................................................................................................................... 6

2.2 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 ............................................................................................................... 7

2.2.1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 7

2.2.2 测量基准 .............................................................................................................................. 7

2.3 测量精度与方法....................................................................................................................... 8

2.4 采用的主要技术....................................................................................................................... 8

2.4.1 GPS测量技术........................................................................................................................ 8

2.4.2 数字测绘技术....................................................................................................................... 8

3 引用、依据技术标准 ................................................................................................................... 9

4 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 9

4.1 生产硬件投入........................................................................................................................... 9

4.2 生产软件投入......................................................................................................................... 10

5 控制测量 .................................................................................................................................... 10

5.1 平面控制测量......................................................................................................................... 10

5.1.1 控制网布设方案 ................................................................................................................. 10

5.1.2 坐标系统选择..................................................................................................................... 10

5.1.3 基础控制网成果提供 ......................................................................................................... 10

5.1.4 GPS四等网与GPS一级网设计 .......................................................................................... 11

5.1.5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 13

5.1.6 GPS控制网测算 .................................................................................................................. 13

5.1.6.1 GPS控制网外企观测 ...................................................................................................... 13

5.1.6.2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 14

5.1.6.3 GPS网平差计算 .............................................................................................................. 15

5.2 高程控制测量......................................................................................................................... 15

5.2.1高程控制网设计 .................................................................................................................. 15

5.2.2 高程基准 ............................................................................................................................ 15

5.2.3 四等水准观测..................................................................................................................... 16

5.2.3.1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 16

5.2.3.2 四等水准测量外企观测 ................................................................................................. 16

5.2.4 水准网平差计算 ................................................................................................................. 17

2

5.3 图根控制测量......................................................................................................................... 17

5.3.1 图根控制点埋设 ................................................................................................................. 17

5.3.2 图根控制点埋设 ................................................................................................................. 17

5.3.3 图根控制点编号 ................................................................................................................. 18

5.3.4 图根控制网观测 ................................................................................................................. 18

5. 3. 5图根控制高程测量 .......................................................................................................... 18

5. 3. 6 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 18

6数字地形图测量.......................................................................................................................... 19

6.1 测绘基本要求......................................................................................................................... 19

6.2 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 19

6.3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 20

6.4 交通表示 ................................................................................................................................ 21

6.5 水系表示 ................................................................................................................................ 21

6.6地貌表示 ................................................................................................................................. 21

6.7 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 21

7.质量报称与安全措施 ............................................................................................................... 22

7.1 生产设备保障......................................................................................................................... 22

7.2 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 23

7.3 加强质量检查......................................................................................................................... 23

7.4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 ..................................................................................................... 23

7.5 安全措施 ................................................................................................................................ 24

8 提交成果 .................................................................................................................................... 24

8.1控制测量成果.......................................................................................................................... 24

8.2地形测量数据.......................................................................................................................... 25

8.3文档成果(须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 25

3

1 修文县概况

1.1 修文县地理概况 县城驻地龙场,位于县境南部,距省会贵阳38km,距市行政中心金阳20km。元至元二十年(1283)于今县境置长官司,明崇祯三年(1630)建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卫置修文县。民国3年(1914),析出县境北部置息烽县。解放后,先后隶属贵阳、贵定、安顺地区和贵阳市,19xx年复隶安顺地区,19xx年1月复改隶贵阳市。 20xx年,全县辖龙场、扎佐、久长、六广镇和谷堡、六屯、小箐、洒坪、六桶、大石布依族等10个乡(镇),217个行政村,12个社区,14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13万人。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居住有汉、苗、布依等2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2.6%。

1.2 久长镇概况

久长镇位于修文、开阳、息烽三县交界,贵阳市西北,修文县城以东,距县城约15km,距省城约45km。是开阳、息烽两县进入省城的必经之地。全镇总面积118多平方km,耕地3.2万亩,其中,田

1.55万亩,土1.64万亩。镇辖久长村,兴隆村,沙雁村,新民村,芦山村,上寨村,清水村,白窑村,清江村,永兴村,杨柳村,金桥村,驴坊村,石榴村,栋青村,中心村,石安村,茶山村,上堡村,下堡村,兴田村,山岔村等22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1759人。主要居住有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

全镇平均海拔1370m,镇境属黔中湿润温和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累年平均气温13.2℃,积温≥3838.6℃,降雨量1180mm,无霜 4

期258天,日照1254.9hr。多阴雨,少日照。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煤、磷、铁、镍、钼、硅石、白云石等矿藏。此外还有大量的荒山、

草山、林地等。

镇内交通便利,贵遵高等级公路、“210”国道、久(长)铜(仁)

公路、川黔铁路、修(文)开(阳)公路在境内形成一张严密的交通

网络,贵遵高等级公路久长出口距镇政府所在地仅800m,辖区内有

高坝火车站、久长火车站。

1.3 测区简介

为项目规划建设之需,测区范围具体如下: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1.4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1.4.1 测区范围与分布

1.4.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1.4.2.1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需要,测图面积大于1km2(含)的。每个乡镇驻地布测3~

5座GPS四等网点。因本测区测图面积小于1 km2的,直接布设一、

二级控制点。

根据测图以及后续建设定线,工程放样等需要,用GPS结合全站

仪的测量模式,应在测图区域每km2布设16个左右的一、二级控制点。

5

据此在布测一、二级图根控制网。

1.4.2.2 高程控制测量 在乡镇政府驻地,各自组成GPS四等网和一、二级控制网点为高程控制点的四等水准网。

1.4.2.3 数字地形图测绘

在乡镇政府驻扎地,各自采用地面野外数字测绘模式,测绘1:500数字地形图。

1.5 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 20xx年8月11日~12日,进行组织、资料准备阶段;

20xx年8月13日~14日,基础控制点选埋(刻),观测与计算; 20xx年8月14日~17日,地形测量;

20xx年8月21日,成果提交。

2 实施技术方法

本项目基础控制测量有关要求执行CJJ 8-99标准,其中GPS测量、计算、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执行 CJJ 73-97标准。

1:500地形图测绘,总体上按CJJ 8-99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精度和表示方法进行,地形图图式执行GB/T7959-1995。即,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图上≤±0.5mm。

2.1 已有资料分析应用

(1)已有平面控制网资料

保存完好的平面控制点标石可以利用。

(2)已有高程控制网资料

6

保存完好的各等级水准点标石可以利用。

(3)地形图资料与地名资料

修文县境内已有的1:2.5万地形图资料以及当地可能有的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作为项目设计和工作底图。

若有地名办编制的最新地名志,可作为地理名称调注的依据。

2.2 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

2.2.1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1:500数字地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图幅分幅和标准的图幅编号方式。图幅编号以每幅图画南角坐标为基础,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隔开;图名以地名、山名、行政事业单位名、学校、桥名、企业名称等依次录用,空旷地带可不取图名,只注记图幅编号。

2.2.2 测量基准 坐标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本期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统。各村、镇之间尽可能通过GPS四等网的GPS同步测量方式组成一个整体控制网。

在集体实施时,尽可能根据当地已有控制点的实际残存情况,找到点位本身相对固定、可靠的高级控制点,给予联测和起算,但作为地方独立坐标,一般不给起算点进行精度评定。如果起算点确实查找困难,则采用GPS单点定位方法,使用近似WGS84坐标系统投影到高斯平面坐标系。或采用联测相对稳定地物等形式传算一个与连接坐标 7

系模式建立临时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采用地方独立高程系统,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和地形图高程测注。假定点的高程应基本符合实际高程,且独立高程系统也应该可能同当地高程控制点数据联测。

2.3 测量精度与方法 (1)测量精度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精度按CJJ8-99要求执行,即主要建筑物点位相对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图上≤±0.5mm;施测相对困难的隐蔽地物点和次要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图上≤±0.5mm。

(2)测量方法

1:500地形图要素采集、编辑合成图,采用全野外地面数字测量法进行内外业一体化测绘与成图。

2.4 采用的主要技术 2.4.1 GPS测量技术

GPS测量技术主要用于GPS基础控制网施测。

2.4.2 数字测绘技术

数字测绘采用Walkfield、CASS等国内优秀、可靠的数字地形图测绘软件。测图软件应具备外业测量数据自动采集记录、内业图形分成设色编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制图制表、数据交换等功能,应充分保证数据质量要求,并具备DWG图形格式输出功能。 8

3 引用、依据技术标准 (1)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GB12898-9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5)CH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6)CH/T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7)CH/T1001-2005《测绘技术总编写规定》。

4 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4.1 生产硬件投入 本项目应投入的主要硬件设备和生产装备:

(1)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可采用GPS-RTK进行一级控制网以下的控制测量);

(2)S3数字水准仪(数字水准仪优先);

(3)木质水准标尺(不易导电);

(4)全站仪;

(5)带塑料杆的照准小棱镜(不易导电);

(6)便携式计算机;

(7)台式计算机;

(8)B3幅面喷墨的打印机;

(9)等级控制点中心标志(埋设采用现场混凝土浇注的方式)。 9

4.2 生产软件投入 (1)GPS基线检核、处理和数据预处理软件(随GPS接收机配置,如TGO、LGO);

(2)GPS数据后处理软件(如TGPPSW);

(3)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如“科傻”COSA);

(4)数字测绘软件(如WalkSurvey);

(5)图形处理与输出软件(如AutoCAD);

(6)办公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2003);

(7)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WindowsXP)。

5 控制测量

5.1 平面控制测量

5.1.1 控制网布设方案

基础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等到低等的布网原则,按测图所需的村、组分别设。

首级控制网应布设GPS四等网或一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应在各个单位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择机进行联测。

5.1.2 坐标系统选择

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统。

5.1.3 基础控制网成果提供

基础控制网成果应提供相应的控制网点选埋、测算、坐标与高程数据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成果。

10

5.1.4 GPS四等网与GPS一级网设计

GPS四等控制网与一级控制网的设计、选埋、测算均照CJJ8-99和CJJ73-97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GPS四等控制网与GPS一级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控制范围和网行强度。GPS网选埋、观测的具体技术指标见表5.1.

表5.1 GPS控制网基本技术要求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注:若GPS四等网采用27个乡镇同步观测,由于GPS测量基线大大加长,加上GPS接收机性能差异,则GPS观测时段长度应为120min

11

12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5.1.5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1)各级GPS点定位密度应满足下一级发展,并最后满足测图的基本要求。

(2)GPS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作业观测及其它测量手段利用。

(3)点位周围应视野开阔,便于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0的成片障碍物,位点应远离有整片幕墙玻璃的高大建筑物,远离大片平静湖面,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GPS卫星星号的影响。

(4)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m,而与无线电发射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0m。

(5)GPS四等点和一、二级控制点均需按CJJ73-97要求测绘点之记。

5.1.6 GPS控制网测算

5.1.6.1 GPS控制网外企观测

(1)外企GPS观测采用双频接收机,接收机应在使用前一年内景象检查,并提交坚定合格证明资料。

(2)GPS观测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进行作业观测要求满足

CJJ73-97有关规定。观测时,应视卫星信号情况、位点环境和基线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适当延长观测时间。

(3)观察过程中,人员应尽量不靠近天线;且不要在天线附近走动和使用对讲机,使用对讲机应离天线10m以上。

(4)雷雨天气应停测,并卸下天线;人员应从高墙撤到坚固的 13

建筑物内或低洼空地上。

(5)正确量取并记录天线高,并要求测前、测后量取两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的差值不得超过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

(6)在GPS观测时,每个测站均要求用观测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记录者、天气、日期、时段、天线高、接收机编号、天线编号等,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内,不要记录气象元素。

5.1.6.2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14

5.1.6.3 GPS网平差计算 GPS网平差计算应用严密,可靠的GPS测量基线平差计算软件(如同济大学测量系提供的TGPPSW软件包)进行,以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作为观测值,并兼顾地面起始坐标,采用三维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

等级控制网平差计算完成后,应进行控制网精度评定,统计计算,精度统计包括以下内容:

①控制网中级相邻点间最小,最大距离。

②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③最大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边独立闭合环或附和路线变数。

④独立基线构成的独立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及限差。 ⑤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改正数绝对值及限差。

⑥约束平差与无约束平差同名基线改正数较差及限差。

5.2 高程控制测量

5.2.1高程控制网设计

基础控制网布设四等水准网,据此发展图根水准。个等水准路线不专门埋设准点,均应就近设计联测平地GPS四等网点和一、二级控制网点。

5.2.2 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15

5.2.3 四等水准观测

5.2.3.1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分别按CJJ-99相

关要求和技术指标执行。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5.2.3.2 四等水准测量外企观测

(1)四等水准观测采用S3以上的水准仪,优先使用精密数学水准仪。观测前应按规范要求将水准仪,标尺送专门机构进行检定,并提交检定合格证明材料。

(2)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应每天检校一次i角。

(3)四等水准观测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单程施

测。

(4)观测时立尺员必须做到尺垫稳固,并且采取防滑措施,采

用支架固定标尺,标尺气泡必须居中,尤其在高差起伏较大的地方,测段观测结束后,应将数据及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检查和备份。 16

(5)水准观测记录宜采用电子记薄方式。自动检核各项限差,自动完成测站高差计算,测段高差累积等工作。

5.2.4 水准网平差计算 (1)外企观测结束后,需进行四等水准网概算,包括水准标尺名义米长改正与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2)编制外企高差表时应加入相应改正。

(3)观测高差在加上相应改正后,需计算对附合路线的闭合差W。

(4)上述各项合限后,按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计算。

(5)四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5.3 图根控制测量

5.3.1 图根控制点埋设

(1)图根控制网按CJJ8―99技术要求,布设一、二级图根导线网或附合导线形式,若布设多节点导线网应保证网形强度,联测足够数量且分布均匀的高等级控制点,以保证图根控制点点位精度均匀分布。

(2)图根控制点应保证满足测图所需密度,建筑密集区域需适当增加密度。

5.3.2 图根控制点埋设

刻石图根控制点时,每幅图至少刻石制作1个固定点,并且每个固定点要和一个相近GPS一级点通视,以保证每幅图不少于2个刻石 17

点,其他图根控制点采用临时标志,以铁钉、木桩为主,若测区内有比较稳定的老点应尽量加以利用。

5.3.3 图根控制点编号 图根控制点编号采用5位字数表示,即“2位字符+3位阿拉伯数字”,前2位字符与GPS四等点点号的前2位相同,例如“光明乡”为“GM”、“桃园乡”为“TY”等,后3位使用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从100开始,至999。若图根控制点太多,则首两位不变。后3位增加到4位(总位数增至6位),流水编号允许缺号或跳号,但不得重复,以避免同其它等级控制点混淆。

5.3.4 图根控制网观测

(1)图根控制网观测采用全站仪常规导线测量,GPS快速静态方法或GPS-RTK测量方法施测。

(2)图根控制网观测要求及限差按CJJ8-99执行。

(3)图根导线边长使用全站仪单程观测一测回。对边长观测值的加常数,乘常数,气象改正可直接预置入全站仪进行改正。

(4)观测数据记录宜采用电子记簿。

5. 3. 5图根控制高程测量

图根控制网高程起算点须采用经过检核的高等级控制点。

图根高程测量可采用图根水准或二角高程导线的方法组网测定,具体技术要求见CJJ-99。

5. 3. 6 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平差计算前应对原始测量成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成果的正 18

确性。

(2)平差计算采用可靠的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并进行必要的精度评定。

6数字地形图测量

6.1 测绘基本要求 测量作业要注意每个环节上的作业细节、控制测量要准确测算:

1)测站对中整平,后视点设置和检查点观测都应步步到位,仔细检查:

2) 地形要素的分类编码和分层设色必须统一设置,正确使用:

3) 仪器照准位置和棱镜安置位置均必须严格到位:

4)测图作业的目标照准棱镜应使用的小棱镜。

6.2 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数字地形图测量在完成控制测量后进行。根据地形图的图面表示要求并结合图面负载,对数字地形测量作如下规定:

(1)已经鉴定为危房的建筑物不表示:危房周围的附属建筑也不表示;比较简陋、破烂的棚房不表示,正方旁边较小的附属建筑不表示;临时性的建筑不表示。

(2)居民住宅、商品房等建筑物的夹层、架空层等不计层数。

(3)阳台表示:未封闭的阳台表示为外虚,内实:正规的全封闭阳台、悬空房屋和廊房表示为内实、外虚。

(4)郊区居民地住宅周围的水泥地不测绘,但居民地中人的晒谷场应表示,并按GP/T 7929-1995要求加注“谷”。

19

(5)对于复合围墙或花墙,其下不实墙不低于1.2m的按围墙表示;低于1.2m,上部有栅栏的,则以栅栏符号表示。

(6)对变电所、变压器房等一些比较危险的场所和一些特殊的场所如看守所、军事用地,油库或其他比较敏感的部门可以只测绘外围,并加注专有名称表示。

(7)永久性的电力线不论高压和低压都应分别表示,临时,废弃的电杆不表示。

(8)固定的通讯线都应表示,每一个通讯线都应绘出,测图范围内的地下通讯光缆表示,电视线及宽带线的表示方法与通讯线相同。

(9)地下管道检修并不表示。

(10)工厂、机关或有较大院落的单位门墩应实测表示:住宅小院的门墩,雨罩不表示。

6.3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均须按GB/T7929-1995(地形图图式)有关要求进行注记,房屋性质主要分“砼、混、砖、石、木、土、”等6类,具体分类原则为:

(1)砼─指7层以上(含七层)框架结构的大楼、商厦或其他坚固构造物,学校内的多层教学楼一般为“砼”结构。

(2)混—指2—6层,以钢筋混凝土为梁柱的砖混结构房屋。

(3)砖—指2层或2层以下,没有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砖房屋,一般单层的砖砌房屋居多。

20

(4)石—指建筑物外墙大部分用条石或石块构建时注“石”。

(5)木—指建筑物以木柱为承重结构的房屋;当此建筑物的外墙用砖或混凝土构建时也应注“木”。

(6)土—指用粘土夯实后垒墙建造的老式土房,图上注“土”。

6.4 交通表示

交通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实测表示,并注记其性质和状况。

铺装路面(包括城市道路)除正确表示其道路等级、路面材料外,还应调查、测注道路铺装材料厚度(以m为单位),例如“砼0.32m”。

6.5 水系表示

河流边线统一测绘至高水界。

6.6地貌表示

地貌测绘的有关精度要求按CJJ 8-99表示。

6.7 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测区内的建筑区、街区及外围地形较平坦区域下测绘不等高线,只测注高程注记点。

起伏地区按1m等高距测绘等高线。

在主要道路及人行道上按图上没10m左右测注一个高程点。

在房屋倒塌未经清理的区域不测注高程注记点,但在其周边的原土地面上应适当加密高程注记点。

在棚房、板房周围的合适位置当测注高程点。其余位置的高程测注要求按CJJ8―99中4.5.5的有关要求执行。

21

平地部分高程注记点误差为±15cm。

山地部分高程注记点中误差为1/3等高距,通视困难地区和危险区域可放宽至1.5倍~2倍。

6.8 地形图分层与分色要求

数字地形图分层与分色要求见表6.1。具体要素分类按GB/T7929―1995执行。数字地形图输出格式统一为DWG图形文件。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7.质量报称与安全措施

为确保成果质量符合设计既满足设计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认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7.1 生产设备保障

全力做好生产设备保障工作,带足生产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参见第4节)。全站仪、便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应有备用设备,有关设备投入测绘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鉴定或检验,鉴定资料作为资料随测绘成果一起上交。

22

作业单位(小组)和相关人员需要上安全帽,工作证件与标识、常用药品。其他野外工作装备等。

7.2 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从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上要求:作业组长、技术骨干应具有3年以上数字地形图测绘经理,技术过硬,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技术积累。

7.3 加强质量检查 在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工序之间有很强的连贯性,质量传递,误差累积特征明显因此,加强过程检查工作十分重要,每个作业单位(小组)(小组)都必须对测绘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把关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既:

(1)各作业组成果上交给本院前需进行全面的自查、互查。

(2)作业单位(小组)(小组)的质检人员对小组上缴的成果成图须在实地进行全面的巡视检查和采样检查,在室内需对数据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对修改结构需进行复查确认,并做好质量记录,由检察员签字后提交检验。

(3) 最终成果由怀化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总工办检验。

7.4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

野外数据采集采用全数字化作业模式,由全站仪、便携机、特质小棱镜和数据传输线组成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实地采集,实时传输,现场编辑,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数据的人工干预,降低出错概率,提高效率,保证成果成图质量。

23

测绘数据质量是关系到整个项目优秀以及后续规划建设工作成败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野外数据采集的质量,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保证了每个测站数据的可靠性,测绘一站清一站,有问题当场解决。采用现场编辑方法完全摒弃了在室外画草图再到室内编辑作业方存在的差、错、漏洞的缺陷,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科学的作业方法

7.5 安全措施 测区内有的电线金属暴露;有的地方可能流淌污水;有的区域存在滑坡隐患;天热气闷还可能毒蛇出没。具体安全措施如下:

1、出门带上安全帽,随时注意周围的不安全因素;

2、注意滑坡地带,尤其在下雨时间尽量不要靠近危险山林;

3、作业时注意观察电线外露,电杆倒下等情况,遇情况及时回避;

4、金属棱镜杆应扎上绝缘胶布;手持棱镜杆、标尺时切忌随意挥舞,以防触电;

5、不消不明来源的水流;不喝不明来源的生水;

6、雷雨天气不树标竿,不走高地,以防雷击。

7、在林密湿热处,防止蛇咬,并准备蛇药。

8 提交成果

8.1控制测量成果

(1)控制网网图,通视图,点之记(包括GPS网图、水准路线图、水准平差图);

24

(2)外业观测原始记录手薄包括;GPS D级控制网监测和GPS一级控制网及四、五等水准观测手薄,计算手册。

(3)控制点成果表(GPS网、一二级导线网、水准网成果及全部图根点成果);

(4)仪器鉴定资料;

(5)控制网观测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和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数据光盘;

8.2地形测量数据

1:500地形图符合规划要求的DWG格式文件数据光盘(标准分幅图数据)

8.3文档成果(须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1)技术设计书;

(2)检查报告

(3)质量检查报告

(4)技术总结

25

更多相关推荐:
设计方案格式要求

设计方案格式要求一页面排版要求A4排版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边距31厘米右边距25厘米二设计方案格式要求1封面采用统一格式1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2系别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三号宋体下划线系别专业按全名称填写...

关于网站设计的策划方案(范文)

网站建设策划书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把企业驰入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让企业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达世界各个角落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最新的商业信息供全球检索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企业宣传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的服务全面展示企...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Portal系统概要设计方案说明书修订记录目录1引言411编写目的412背景413参考资料414术语定义及说明4设计概述421任务和目标4系统详细需求分析531详细需求分析5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XX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版本拟制校对审核批准二零XX年X月制修订情况记录目录一引言5111213项目背景及目标5术语及缩略语5设计参考文档5二项目需求分析5212223242526产品需求5产品定位5功能要求5性能...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第一章规划总说明一概述1区位桐乡市振东新区中心区252地块部分2部分3项目位于桐乡环城东9桐乡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JGJ378711地块地质勘察报告12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城市建设管理...

毕业实验设计方案范文

半枝莲生物碱超生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工艺优化实验设计方案药品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仪器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含各专业)

XX市XXXXXXX项目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xx年版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XXX产品设计方案目录修订记录31目的与范围42术语与缩略语53产品概述64产品设计方案741项目目标10411项目开发产品10412项目开发产品优先级11413项目开发产品检测要求12414项目开发产品其他要...

[ERP]公司ERP系统设计方案范例

AAAAAA有限公司ERP系统设计方案易迈管理学习网wwwMBA163com目录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的总体结构411ERP系统的总体目标412ERP系统建立原则与技术路线613ERP系统总体结构及子系统的划...

建筑设计招标文件范本(建筑方案篇)

建筑设计方案招标文件招标编号LF20xx01项目名称创业与再就业培训中心招标单位湖南工贸有限公司日期二O一0年八月一十二日目录第一章投标须知第二章标书格式及要求第三章项目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中标通知第五章附件部分...

易拉宝设计方案范例

宣传品设计方案展现形式易拉宝尺寸要求1200mm20xxmm宽高制作要求软件选用AI或者Photoshop等图形软件分辨率要求分辨率在96以上最好用100150分辨率版式要求竖放画面单面画面适合人眼视觉喜好关于...

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凤凰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凤凰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卷凤凰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8第一章综合说明8第二章施工总体准备和计划9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9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班子简介9第三节计划目标9第四节施工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