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时间:2024.4.20

据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

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XX 学号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2013级3班

指导教师XXX

摘要:自1949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了经济的发展,从19xx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根据十个“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关键词:建国以来 五年计划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1.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国民经济增长从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化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

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

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xx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但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二五计划期间,受浮夸冒进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

三五计划时期虽然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发展设置了障碍。三五四五计划时期,是我国十年动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是在曲折蜿蜒的道路上进行的,这十年时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约一倍,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2.7%上升到69.9%。

19xx年到19xx年的五五,六五,七五,八五时期,这是我国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进行了经济体质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实力有了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xx年,第一产业占20.6%,第二产业占48.2%,第三产业占31.1%,工业产值由30%上升到82%,农业产值由70%下降到18%

九五计划期间,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五计划期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总的来讲,我国农作物单产量和总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幅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值的增长远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且两者在农业总产值总的比重均有增长。可见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做法,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第二产业:19xx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不仅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且拥有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和规模。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产量不断增长,跨入世界前列。汽车、飞机、远洋船舶、冶金矿山、化工、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许多高新技术电子、核能、宇航等工业相继填补空白。

第三产业:行业结构的多样性。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以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被忽视,其比重有所下降。但尤其是在19xx年以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十分显著。20xx年末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占社会劳动总人口的38.5%,超过第一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趋势也是不断提高的,20xx年已达48.19%。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现已成为包括众多行业、范围较广的产业,分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旅游、

信息服务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含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和经常等。在存在这种多样性的同时,也存在显著的集中性,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所占比较最大。

2.产业布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产业布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根据产业布局的历史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济的调整与恢复时期;三线建设、十年内乱;改革开放、非均衡布局。

2.1经济的调整与恢复时期

19xx年到19xx年是经济的恢复与调整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极快,改变了沿海与内地产业布局的极端不平衡,铁路向内陆延伸,大的工业基地已经形成。其中19xx年到19xx年是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产业布局虽无明显变化,却为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产业布局变化做了基础,新建了新建了四川的成渝铁路,甘肃的天兰铁路,广西的来睦铁路。

19xx年到19xx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提出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工业上强调发展“五小”企业;新建了鞍钢包钢武钢等工业基地;改变了沿海与内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加强了内陆的铁路建设。 19xx年到19xx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因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使经济结构遭受严重破坏,一二三产业间比列严重失调,国民收入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还因三年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

大冲击。

19xx年到19xx年是三年调整时期,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大的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是是失衡的农轻重关系恢复正常。

2.2 三线建设和十年内乱

三线建设和十年内乱是在我国的三五四五时期,三线建设国家重点投资是在西南西北和部分中南地区,大批工厂进山入洞,基本建设投资由东北向沿海压下来投向内地。进一步改变了沿海与内地产业布局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也有一大批油田建设投资。

2.3 改革开放,非均衡发展

19xx年到19xx年是我国的五五计划、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八五计划时期。

五五计划时期,均衡布局,曾要求各省在吃穿用方面,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结果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均衡布局,各地产业结构相似率很高。

六五计划时期,打破均衡布局,实施沿海开放,建立了4大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宝钢,葛洲坝等大型工程。六五计划以前,我国经济均衡布局,封闭式发展。六五计划以后表现为非均衡布局,开放式发展。

七五计划时期,推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实施梯度开发战略。 八五计划时期,19xx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东部沿海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距扩大。开始实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九五计划要求发展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4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来看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一五”期间,各地区作物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发生了一定变化。如棉花扩大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种植面积,烤烟、甘蔗、甜菜的播种面积都有所增长;“二五”期间,扩大了油料、糖料、果类、热带作物、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复种面积,并实行开荒扩大耕地,发展山地经济,对我国农业的合理布局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三五”、“四五”期间正值我国十年动乱时期,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合理布局。总的来说,19xx年以后,我国首先恢复和加强了原有合理的农业基地,然后又逐步开辟和建设了一大批全国性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如太湖平原等14个地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8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区;珠江三角洲等7大地区的糖料作物生产基地;河南许昌等5大地区的烤烟商品生产基地;以及大批副食生产基地。这一大批各种商品基地的建设发展,既促进了我国合乎客观规律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亦使农业生产总体布局逐渐合理化。在90年代,我国在加强东部主要农业区建设的同时,对中西部及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农业,加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也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平衡。 第二产业:“一五”时期,一方面对东北等地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扩大了规模,另一方面积极促进西北、华北、华中等新的工业的

建设重点是武钢和包钢,同时在西南也开始一部分工业建设。在“一五”期间建设的900多个项目中,36.5%分布在沿海,63.5%分布在内地,这也为改变沿海和内地产业布局的极端不平衡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原有工业基础差,“一五”期间的工业建设仅在条件比较完备的地区进行。“二五”期间,确定了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和大力发展内陆工业的方针,继续加强东北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华东、华北、华南各地近海城市的工业,发挥其支援内地的作用,内地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城市。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全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地方工业体系的问题,建立了一些大的经济协作区。“三五”“四五”时期,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以及部分中南地区,大批工厂进山进洞,基本投资建设有东北和沿海压下来投向内地。在此期间,东部大庆、胜利等油田的投产,和引进的石油化工金额原油运输管道的出现,加强了东部地区产业布局,改变了原有 工业布局。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产业布局专业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对改变沿海内地产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起了巨大作用。“五五”期间,我国工业布局形成了遍地开花的不正常局面,造成了产业战略布局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六五”时期,确定了内地与沿海关系是“要在加快沿海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内地经济”,并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现有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针,因此在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外引内联的政策,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七五”期间,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实施梯度开发战略,在发展上呈现出游动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

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东中西之间发展呈现较大差距且呈扩大趋势,是那一时期的历史现象。“九五”提出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总之,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改变,日益趋向合理化。首先,妥善处理我国东部工业发展与中西部建设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工业布局关注的主旋律和首要问题,虽然沿海地区工业比重一直占绝对地位,但一直以来政策都在着力调整与平衡,这种差距必将缩小。其次,我国城乡面貌改变巨大,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城乡工业地区分布。再次,工业建设项目分布上,注重集中于分散相结合,从而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虽然中国工业布局在沿着科学、合理、平衡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曲折,但这个方向始终是不变的。

第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性。首先是城乡差异,它们比较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偏少,例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占全国之首,二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省市,则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其次,中国东、中、西部拥有第三产业比重存在差异,东部占66.7%,中部占22.2%,西部占1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调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历史政策相适应的。总体来讲我们是朝着好的方向在进步。


第二篇: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查阅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

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1949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制定了“五年计划”,从19xx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 今天(2015)“十二五”(2011-2015)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产业结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和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已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地二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从19xx年到20xx年,第一产业比重由46.27%下降到

9.17%,第二产业由23.36%到42.64%,第三产业由30.37%到48.19%;工农业产值比重发生根本变化,工业产值由30%上升到82%,农业产值由70%下降到18%;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

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总的来讲,我国农作物单产量和总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幅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值的增长远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且两者在农业总产值总的比重均有增长。可见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做法,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第二产业:19xx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不仅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且拥有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和规模。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产量不断增长,跨入世界前列。汽车、飞机、远洋船舶、冶金矿山、化工、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许多高新技术电子、核能、宇航等工业相继填补空白。

第三产业:行业结构的多样性。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以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被忽视,其比重有所下降。但尤其是在19xx年以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十分显著。20xx年末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占社会劳动总人口的38.5%,超过第一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趋势也是不断提高的,20xx年已达48.19%。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现已成为包括众多行业、范围较广的产业,分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旅游、

信息服务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含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和经常等。在存在这种多样性的同时,也存在显著的集中性,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所占比较最大。 产业布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第一产业:“一五”期间,各地区作物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发生了一定变化。如棉花扩大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种植面积,烤烟、甘蔗、甜菜的播种面积都有所增长;“二五”期间,扩大了油料、糖料、果类、热带作物、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复种面积,并实行开荒扩大耕地,发展山地经济,对我国农业的合理布局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三五”、“四五”期间正值我国十年动乱时期,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合理布局。总的来说,19xx年以后,我国首先恢复和加强了原有合理的农业基地,然后又逐步开辟和建设了一大批全国性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如太湖平原等14个地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8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区;珠江三角洲等7大地区的糖料作物生产基地;河南许昌等5大地区的烤烟商品生产基地;以及大批副食生产基地。这一大批各种商品基地的建设发展,既促进了我国合乎客观规律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亦使农业生产总体布局逐渐合理化。在90年代,我国在加强东部主要农业区建设的同时,对中西部及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农业,加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

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也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平衡。 第二产业:“一五”时期,一方面对东北等地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扩大了规模,另一方面积极促进西北、华北、华中等新的工业的建设重点是武钢和包钢,同时在西南也开始一部分工业建设。在“一五”期间建设的900多个项目中,36.5%分布在沿海,63.5%分布在内地,这也为改变沿海和内地产业布局的极端不平衡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原有工业基础差,“一五”期间的工业建设仅在条件比较完备的地区进行。“二五”期间,确定了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和大力发展内陆工业的方针,继续加强东北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华东、华北、华南各地近海城市的工业,发挥其支援内地的作用,内地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城市。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全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地方工业体系的问题,建立了一些大的经济协作区。“三五”“四五”时期,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地区以及部分中南地区,大批工厂进山进洞,基本投资建设有东北和沿海压下来投向内地。在此期间,东部大庆、胜利等油田的投产,和引进的石油化工金额原油运输管道的出现,加强了东部地区产业布局,改变了原有 工业布局。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产业布局专业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对改变沿海内地产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起了巨大作用。“五五”期间,我国工业布局形成了遍地开花的不正常局面,造成了产业战略布局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六五”时期,确定了内地与沿海关系是“要在加快沿海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内地经济”,并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现有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针,因此在沿海地区

实行对外开放、外引内联的政策,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七五”期间,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实施梯度开发战略,在发展上呈现出游动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东中西之间发展呈现较大差距且呈扩大趋势,是那一时期的历史现象。“九五”提出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总之,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改变,日益趋向合理化。首先,妥善处理我国东部工业发展与中西部建设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工业布局关注的主旋律和首要问题,虽然沿海地区工业比重一直占绝对地位,但一直以来政策都在着力调整与平衡,这种差距必将缩小。其次,我国城乡面貌改变巨大,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城乡工业地区分布。再次,工业建设项目分布上,注重集中于分散相结合,从而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虽然中国工业布局在沿着科学、合理、平衡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曲折,但这个方向始终是不变的。

第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性。首先是城乡差异,它们比较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偏少,例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占全国之首,二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省市,则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其次,中国东、中、西部拥有第三产业比重存在差异,东部占66.7%,中部占22.2%,西部占1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调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

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历史政策相适应的。总体来讲我们是朝着好的方向在进步。

更多相关推荐:
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班级计混二班姓名涂隆军学号120xx241768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五年计划简述五年计划TheFiveYearPlan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公务员考试中国“五年计划”综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十八大之前党和政府最重要的政策方针都集中在十二五计划东华题记专题一五年计划概述节选至公务员必考知识点精讲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刊登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20xx20xx年为落实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响应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20xx愿景以及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继续做好青春健康工作特制定本规划一背景青少年是未来世...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

浅谈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意义摘要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xx年3月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20xx年3月出台建议提出加快开放电力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建议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建议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建议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议坚守耕地红线...

中国十二五规划文件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

中国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

中国十二五规划全文(20xx年公布)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

下一个十年中国与世界

下一个十年中国与世界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化美国日本债券评级遭到下调全球金融市场似乎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全球债务危机正呈现进一步的扩散趋势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也许会成为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全球经济局势不确定的大环境也给中...

第一个五年计划前,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发电量的比较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发电量的比较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xx年到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

中国的五年计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