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对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借鉴

时间:2024.4.30

试析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对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借鉴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11-29 11:33:00 ] 作者:金卫东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美国社区学院通过实施荣誉教育,从拔尖人才的选拔、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方式、多元化考核途径等不同层面为拔尖人才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成功地在美国高职教育领域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提升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为出发点,对我国实施高职教育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该类人才的培养观念、培养机制、培养环境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区学院;荣誉教育;高职;拔尖人才

一、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项目

1.美国教育体系 美国的教育体系整体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共12年。高等教育也被称为中等后教育。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教育由各个州与地方政府负责,全国不设置统一的教育系统,州和地方政府负责各自职责内的教育运作。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源自综合高中毕业生,其综合高中未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层次,而是将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融合到综合高中整个阶段。初、高中学制各州虽不尽相同,但从高等教育的衔接关系来看,4年制的综合高中教育是与高等教育的2年制社区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衔接,除此以外的高中教育均衔接至4年制的社区学院或大学。

2.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项目

(1)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发展历程。美国全国高校荣誉理事会对荣誉教育定义是:通过各类课程或借助教学风格、教育目标等不同途径并经过各类的教育方式实现对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培养。基于高等教育背景下的荣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最终实现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美国的社区学院最初仅仅以提供职业课程、职业训练课程为主要目标,但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美国社区学院认识到基本的职业培训类课程已经不能够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实际需求。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少量的2年制社区学院开始接触荣誉教育,80年代初荣誉教育项目在2年制学院中逐步大范围推广和实施。为实现荣誉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升卓越学生学术水平,80年代开始,美国各州的高校与社区学院之间构建了2年制社区学院与4年制高校的转学计划,以鼓励卓越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

(2)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的实施方式。荣誉教育学生的选拔,一般学院需要学生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或以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成绩作为参考。除成绩因素外,其他一些因素也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到荣誉教育中的主要参考:如体现学生书写能力的课程论文,在项目实施或职务担任过程中体现出的特定创造能力、导师的推荐信以及在面试、学习工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和动机等。

美国各个州社区学院的荣誉教育,其实现和组织的方式多样,包括有荣誉项目、荣誉学院等不同形式。荣誉教育的课程也采取了课程内选择(In-Course)和跨学科课程(Interdisciplinary)学习等多种的实现方式。以课程内选择为例,其荣誉课程实现方式是以教学计划内的标准课程为参照,将之转换为荣誉课程。荣誉课程通过在原有的标准课程中进一步设置更多富有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讨论课题,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能力的内容,以最终实现学生学术严谨性、学术水平的提升。课程最终的实现形式则通过更多的阅读和讨论、独

立学习或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更高的写作要求、更高层次的批评性思维拓展等多种形式展

开。除课程内选择外,部分荣誉课程则在基于特定主题的基础上,以跨学科课程学习的方式

来展开。比如内华达州的Clark County社区学院,其荣誉课程覆盖计算机语言与软件、科幻、

技术历史、技术价值和技术写作等多学科领域内的课程;田纳西州的Motlow State社区学院

的课程“美国文化缩影——阿巴拉契亚文化”是在将两门跨学科的荣誉课程序化后的形式实

现。除上述方式外,荣誉课程往往也以通过对普通核心课程外围进行扩展,围绕特定讲座以

开展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展开/。

对于荣誉课程的标准和考核,美国社区学院以所在州的高等教育机构要求的标准作

为参考,其质量也由州高等教育机构的QC部门负责。荣誉项目毕业的学生,其毕业最终的

GPA最小累计需要达到3.25~3.5左右,并修满12个左右的学分,学分范围不仅涵盖学生

参加并完成的荣誉课程,还包括完成在荣誉座谈会、文化或社会活动中涉及的相关任务的实

现。不难看出,美国的荣誉教育依然是能力本位教育在拔尖人才实施过程中的体现。

(3)社区学院荣誉教育的现状和效果。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提供的20xx年数据和NCHC提供的20xx年数据表明,美国

高校共有6742所,其中社区学院3968所占总数的58.86%,其中约800多所社区学院已加

入到荣誉教育项目中,占美国社区学院总数的20%左右。伴随着荣誉项目中发展和成功案

例增加,近几年社区学院加入到荣誉项目数量逐步提升。经过荣誉教育的学生,其学术水平、

个人分析能力及口语交际和写作、讨论水平、创造性思考方式、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均高于社

区学院的普通学生,且其工作收入或进入4年制本科院校学习机会都较普通学生而言有着更

大的空间。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的实施,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

强和提升了其常规职业教育的基础,满足了美国国内多元化人才教育的需求;从教师角度看,

随着与4年制大学合作的深入,社区学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升;从学院

角度看,不仅吸引和留住了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而且提升学院在社会中的声誉,最终实现学

院教育质量整体的提升。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性拔尖人才现状分析

1.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尚未形成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案例。但由于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支撑的理论体系处

于探索研究阶段,故当前高职教育层次重点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

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缺乏对研究和实践高职教育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问题的关

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理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2.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及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斐然,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学历水平

得到明显提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加强。但由于底子薄、适合教师素质

提升的机制和体制尚在推进阶段,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适应创新型拔

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亟待加强培育,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明显提升。

3.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体制匮乏

因为缺少对高职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视,因此对于该类人才的培养缺少系统的

思考与研究,相关培养机制和体制匮缺,导致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另外,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上,尚未构建形成合理的立交桥,缺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衔接的通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三、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对我国高职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的荣誉教育有效实现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对人才的选拔起到关键作用,达到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同步提升及学院、社会共赢局面,有效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借鉴荣誉教育的实施经验,对于解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1.借鉴荣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观,构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承担着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使命,开展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发挥高职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1)树立高职多元化人才培养全局观。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多元化人才培养思想体系为基础,建立高职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全局观。多元化人才培养是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而展开因材施教以实现充分发展个性潜能的需求,只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必要性,才能进一步树立高职院校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上可以有所作为的正确认识,在意识层面达到高度统一。

(2)构建智力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的培育观。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教育对个体的健全人格与个体全面素质的整体塑造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通过以目前课程教育为形式的智力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完成,更需要通过在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方面加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培育来实现。借助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将人文知识提升到与技术知识同等的地位,最终达到二者高度融合的目标,使得育人层面从基本知识技能学习升华到个人素养全方面提升发展,通过贯彻和实施全面教育观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全面协调发展。

(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育思想。纵观美国的荣誉教育培养体系,从荣誉学生的选拔、荣誉课程的选择、荣誉项目考核方式的选择,都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来开展。因此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环境建设中,需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的学生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在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确保创新意识得到极大的拓宽和增强。

(4)树立高职教育交叉学科培养体系意识。创新型拔尖人才是具有创造潜力的综合性人才,单一的学科学习模式不足以支持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工科类人才培养需要形象思维的课程培育体系支撑,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文类人才培养亦需要逻辑思维类的课程培养体系加以完善,构建高职教育交叉学科的培养体系可以使得创新性人才具备较宽的知识口径,以此为基础进而达到较深的专业素养。

2.借鉴荣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1)构建动态的创新拔尖人才选拔机制。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职全院范围内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大范围的人才选拔考评,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工作压力承受能力、思维灵活性和想象力、创新精神和意识等方面以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选拔综合能力优异、潜力较大、在某些技能方面有一定特长且具备培养潜力的学生组建专门班级,实行灵活的考评机制和淘汰机制,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2)构建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复合”。因此,在实施该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区域、行业发展,遴选优势专业,组建跨

学科跨部门的专门机构负责并管理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研究、制订培养目标,协调并强化各部门责任意识,发挥整体优势,分阶段、有步骤开展试点工作。

(3)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需要上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开放性和一定的研究性,既注重专业的实践能力训练又重视一定学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注重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管理实践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大人文知识传授力度,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小班化教学环境,实施跨学科交叉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动、全面学习观念,并制订完善和灵活的考核评估体系;制订适当的导师制度,由导师对拔尖学生的应用研究分析能力、人文素养等能力进行全面及时的跟踪、评估和指导。

3.借鉴荣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环境,推进教育资源整合 借鉴美国社会及各级政府在社区学院荣誉教育中参与力度和各类资源投入,对我国高职教育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1)集中优秀教师资源。高职拔尖人才的培育首先依赖于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必要土壤。一方面可对现有专职教师制订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高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提升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到本科院校进修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从企业聘用具备较高的素质、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到学院作为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拔尖人才培养。

(2)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对高职院校内现有的教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开发基地等资源进行整合,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创新型拔尖人才专用的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室,构建完善的设施环境和文化氛围。目前高职院校在各级大赛人才选拔、校企合作人才共育中已经探索出一定成功的经验,梳理上述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可为构建新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提供借鉴和参考。

(3)集中优良校外资源。构建政、行、校、企参与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制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途径,加大各级政府和各级行业协会对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支持力度,从政府资金的投入、行业的制度扶持两个层面出发,为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所需的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培养方案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拓展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一线的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实践途径,通过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等途径为企业攻克相关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企业效益和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双赢局面。

4.借鉴荣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通道,构建高职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立交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指出,推进各级学校有机衔接,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立足当前并考虑人才未来发展空间,总结高职院校开展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尝试与国内本科院校之间进行共同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试点,构建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在理论、实践课程的实施上优势分担,以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共同培育等方式,实现本科与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两个不同阶段无缝衔接。


第二篇: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最早的国家。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高职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表率。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探讨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可以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高职教育;启示

美国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以颁发副学士学位为最高学位的地区性高等院校,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有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初级学院等不同的类型。社区学院是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有许多职能,如职业教育职能、普通教育职能和大学转学教育职能等,其中职业教育职能是最主要的职能。

社区学院的使命

美国现有1151所可授予学位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在校学生1040多万,占美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4%。社区学院的使命是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与服务。

首先,通过公开入学的渠道公平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为社会上的每个阶层服务。这种公平不仅体现在公开招生、大部分居民可以在自己的社区学院内上学并挑选自己喜爱的专业,而且学生一旦入学,学校就会提供支援服务,包括辅导、学业指导和经济援助等,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就业的机会。

其次,社区学院一般开设三种课程:学士学位转学课程、证书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学习学士学位转学课程的学生不多,只占30%左右,两年后转入大三继续深造。证书课程也就是生计教育课程,学生以通过职业培训获得证书、学成就业为目的,约占50%。跨学科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课程至少由两名来自不同的系科、专业或者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任教,这样学生能够更新知识,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人数约占20%。 再次,社区学院把教学与学习当作首要任务。美国的社区学院一向重视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教学,对师资质量把关很严,教师除了要有政府颁发的教师证书,还要具备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发展自己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形式,这也是社区学院教师最自豪的地方。社区学院教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兼职教师多于专职教师。

最后,社区学院鼓励终身学习。无限的学分课程、教学活动以及课程计划等丰富了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成年人,他们重返课堂的目的是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及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课程和其他高等学位的课程学习后,会重返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可以用“开放性”三个字来概括,开放性办学使美国社区学院百余年来逐步发展,依靠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从而造福社会。社区学院的开放性是指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重实效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一是学校职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转学职能的开放性体现在可为学生提供大学转学课程。通过了这些课程的学生,不但可以完成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学习,而且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美国教育部的研究证实,从社区学院转到四年制大学的学生,其学业成绩完全比得上那些一开始便在四年制大学学习的学生。职业技术培训职能是社区学院的重要职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占多数,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多种专门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为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普通教育职能、社区教育职能、启发教育职能则帮助公民完善各类学科学习,学习某项专门技能和知识,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赋予其生活中的知识,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

二是学生的来源最复杂、最丰富。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国民招生,招生从不进行严格挑选,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可入学,无须进行入学考试。实行开放式招生,所以学生年龄跨度大,入学时文化程度差别也大,学生来源的区域也不断扩大,甚至国外来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递增。

三是师资队伍的组成和管理灵活多样。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占65%,专职教师占35%,兼职教师每学期只教一门课,专职教师则每学期教五门课。专职教师一般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而兼职教师则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主要讲授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

四是社区学院的经费投入渠道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社区学院的经费来源有两种:政府拨款与自行筹集资金。有些社区学院可从当地获得大部分办学资金,有些可获得小部分办学资金,有的则不能。另外,有些社区学院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职业培训,所以工商业界每年要投入440亿美元用于岗位培训,其中400亿美元用于就业后培训。有些社区学院甚至可以从私人机构募集到资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社区学院都能得到这部分经费。

社区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美国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高职教育的主要场所,加速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楷模。但是,西瓜再圆也有籽不成熟的时候。 首先,社区学院的教育质量是存在缺陷的,这是追求教育机会平等所带来的后果。“从学校到工作”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题,进入21世纪以后,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的主题所取代,着眼于以人为本及个体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也未能走出“分散、低效、落后”的困境。美国社区学院的两年制职业教育与四年制技术教育的衔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困难。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招生的选择性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授课质量低、随意性较大以及各州对社区学院缺乏统一的要求等等。对此,美国采取的补救措施是推行“技术准备计划”,这使社区学院的升学功能有所增强。“2+2”、“2+2+2”、“4+2”、“4+2+2”等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习得某一职业领域的初步技术与技能,甚至可以获得学位,由此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学生采取入学测试,通过考试者直接跟班学习,否则就要接受补习教育。对教师则采取提高待遇、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网络教育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力度不够。社区学院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移民的学生越来越多,对社区学院学生的注册造成一定的冲击。美国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社区学院当然离不开网络教育。有些社区学院已经开设了网络课程,美国政府也积极鼓励公民进入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由于青少年身心不够成熟,难免被网络上的不良因素所迷惑、所利用。因此,家长、教育团体和私人机构都要求采取各种保护措施,确保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在线学习过程中,资源的利用、课程的开发与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障碍,这就牵涉到经费投入的问题。事实上,美国的社区学院经费投入渠道各不相同,而且还有公立社区学院与私立社区学院的区别。因此,

网络教育要求公立与私立社区学院必须联手打造网络技术开发软件和学习内容,同时还要追加政府、教育基金与私人机构经费的投入。

再次,由于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不高,导致学生的流失率很高。社区学院的学生不断增加,虽然实现了学习与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存在问题,尽管所开设的课程具有多元化特征,但欠缺深度,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理所当然地造成学生流失率过高。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社区学院推行了STW(school-to-work,即“从学校到工作”)计划,随着学习化思潮的进展,后来改为STC(school-to-career,即“从学校到生涯”)计划,为学生个体的继续学习或更好地就业做好准备。同时,要求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及时拨款,使收支平衡。如果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则说明社区学院的就业指导没有到位,不能开辟就业新途径。因此,社区学院必须形成“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办学功能多元化格局,开展培训计划,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现代职业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个新生事物,从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观”思想到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都是我国新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立足社会、开放办学以及社区学院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可以从很多方面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第一,要满足社区需要,发展地方经济,拓宽我国两年制高职的办学能力。美国社区学院的背景状况不同,但都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满足社区需要,开放性地展开职业教育。美国社区学院的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于社区,这是美国社区学院经久不衰并被社会所承认的根本原因。我国的高职院校由于受体制的影响,既缺乏压力,也缺乏动力,关门办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实现产学合作,但真正合作的并不多。因此,必须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对高职院校工作的评价管理体制,创办以市场为驱动力的高职教育,满足社区需要,为社会经济服务。

第二,要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弱、投入少、社会认可度低。尽管从19xx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近两年来,政府的拨款也明显增加了,但学生的负担还是很重,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配套经费不足,在办学过程中经常遭遇歧视,学生也被视为“摔下独木桥的垃圾”。因此,根据现实情况,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制定保护性的倾斜政策,像美国政府对社区学院那样,运用经济杠杆,保证经费投入,使学生及时学到应有的技能,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第三,要开设多样化课程,使办学功能多元化,建立我国两年制高职教育学位制度。美国社区学院具有转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服务、订单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功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国将目光只盯在高职学历教育上,课程单一,而且重理论轻实践,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应“重心向下”,开设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技术岗位培训课程,建立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多元化格局,真正地完善两年制学位制度,实现高职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四,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重视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延续一百多年,得益于政府的重视与公民对职业教育的热爱。我国的高职教育虽起步晚,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第一线欢迎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确保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从教育发展史上看,凡是政府重视发展高职教育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高职教育可以认为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的社区学院得益于职业教

育,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利用、发展高职教育,在自己的国土上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雪萍,蒋新峰.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窥[J].教育与职业,2002,(2).

[3]张捷.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比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

[4]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山东科技大学“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的心得和体会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参加培训班的心得和体会首先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从这次干部培训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真是获益非浅。首先,我想说,大学的学生干部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化学学科培养方案一培养定位与目标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

复旦大学化学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数学学科数学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草案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院经过讨论拟从20xx年起开始实施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期望在10到20年内为数学学科培养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未来领军...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为了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实施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以下简称正大学子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xx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申请表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申报表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中组发20xx24号中组发20xx24号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是一个国家赢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为加强人才的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实施方案 武汉大学物理学试验班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武汉大学物理学试验班申报书20xx年9月25日一试验班所在学科专业基础基本情况物理学是最重要的理科学科之一并且包含凝聚态物理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光学等学科在内的各二级学科也成为...

泉州五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泉州五中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工作方案试行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执着的进取精神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较强的分析与质疑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与创新习惯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尊重学生个...

复旦大学化学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院经过讨论拟从20xx0年起开始实施临沂大学信息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期望在10到20年内为计算机专业类和电子信息类培养出具有国内一流...

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第10期集中培1

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第10期集中培训之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与艺术本报青岛讯梁振业邵明茹6月8日第7讲学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第10期集中培训在逸夫楼如期举行来自学生工作部处的吴正龙副部长为同学们讲解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方...

国内外标杆企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和办法

国内外标杆企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和办法笔者每次在和企业最高负责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苦恼缺乏优秀的中高级人才外面招不来企业自己又培养不出来或者培养速度太慢出现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因为绝大多数企业家并...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