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3.31

推进乡村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农民创收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于XX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X县XX镇人民政府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X县XX镇农业生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一村一品”、“百千亿”等产业规划也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民创收增收的长效机制仍未真正建立,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繁荣农村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尤为迫切的任务。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农”问题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现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部署,对镇域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为X县的北大门,是县城所在地和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川、滇、黔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全镇幅员面积107.6公里,辖26个村、6个社区居委会,农业社186个,总农户14679户,农业人口47748人,耕地11167亩,林地10.03万亩,是川南最大的建制镇。

1

截止20xx年底,全镇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5:2,种植粮食主要以玉米、小麦、红苕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薯类、瓜果、豆类、茶叶等,养殖业以猪、牛、鸡、兔、鱼等为主。据镇政府提供的统计报表反映,20xx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9.8亿元,农户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2558万元,完成粮食总产量10116吨、蔬菜总产量31421吨、肉类总产量591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038元。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9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3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生活条件差。多年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以几近成倍的速度增长,但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臵的限制,加之镇村财力紧张、前期成本过高,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尽管实施了山区微水治旱、人畜饮水工程,广修水利,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田地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二是道路交通困难。自实施“交通大会战”、“公路村村通”以来,农村交通得到较大改善,但道路交通网络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和农副产品对外销售。三是住房条件差。虽然大部分农户建起了楼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高山、深山区农户,因经济困难,至今还居住在破败的土墙房里,居住条件较为恶劣,甚至有的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四是就医条件差。随着镇卫生院的改造升级及村级卫生站的成立,一般的感冒等小微病症可 2

就近医疗外,但稍有些难度的病症还得到县级医院就医。

(二)农民创收增收机制缺乏。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及不懈地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镇域农民创收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主要原因有:一是增收方式单一。除了农业生产和部分从事经营服务、外出务工收入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制约,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农业产出效益低。三是农技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上级相关部门也到镇村举办一些如科技赶场、结带帮扶等形式的培训活动,但缺少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和配套政策,尤其是山区农业,更加需要加强示范带动。四是农副产品市场商品性差。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农副产品产销不对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五是农业资金贫乏。在镇村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的群众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意识,也寻找到了一些致富项目,但就是手头缺乏资金,无法实施发展规划,失去了致富先机。

(三)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镇域内煤矿山资源的大量开发、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城镇综合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自然条件等原因,固体垃圾、气体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民生存环境恶劣。水质、空气污染使得农民的生存环境变得非常恶劣,不但当地群众身体健 3

康受到威胁,给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因垃圾污染造成农业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山区水源匮乏、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种植业产量存在下降的隐患,家禽和牲畜死亡率明显增高,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品质低劣,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基层组织凝聚力受到严峻考验。部分村社因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村民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村组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信誉降低,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对策措施

农民创收增收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必须将其臵于整个国民经济中,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考虑。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农民创收增收的制度性障碍。XX镇结合实际,提出“123456”战略(即打造一个旅游品牌、实施两大转移工程、健全三项服务体系、探索四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完善五套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六大产业化基地)推动解决农民创收增收的后劲问题,力促农民创收增收保持稳定、持续发展。

(一)打造一个旅游品牌。

即打造“龙茶花海”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立足独特的自然区位条件、秀丽的茶花风光与古朴的僰乡文化资源优势,以“XX花海”旅游品牌及一年一度的“X 4

花节”为契机和重要载体,打响“休闲XX”、“养生XX”、“神韵XX”等休闲观光产品,凝聚更多的人气和商气,做大做强“龙茶花海”旅游品牌,打造全市首个花卉苗木亿元产值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据统计,X县XX花卉园艺公司聘请当地农民做工,每年可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近200人,公司规划在未来2—3年内规模再增长一倍,即时可辐射带动当地农户2000多户致富。20xx年3月,“XX花海”旅游品牌推介会的成功召开,共接待游客1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招商引资突破1亿元,推动了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的现代服务业新突破,为XX镇乃至X县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施两大转移工程。

一是实施部分农民搬迁转移工程。对居住在高(深)山区、交通条件不便、生活用水困难的农户,按照“政府主导、和谐搬迁、统规自建”的原则,实施“山上向山下转移”战略,切实做好新农村村庄规划和村组农户集聚区的水、电、气和道路、电视、有线电话等基础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这不仅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以XX、XX两个园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引导农民转变“固守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想,做好用工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逐步建立和 5

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充分就业。同时,要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全劳动保护机制,做好法律援助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健全三项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调整充实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在镇村两级建立一个覆盖全镇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经常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对农业生产进行适时的技术指导,而非等农民上门来问。广播站要开辟农业服务专题节目,及时向农户宣传农村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方法,报到天气预报和防虫防灾、防病防疫信息,提醒农户做好技术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是健全农业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加大对农资产品和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信息的收集,及时宣传推广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种。成立农副产品营销服务机构,积极与营销大户联系落实订单,努力组织好本地产品的对外营销工作。

三是完善农村技术教育培训网络体系。继续推进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改造升级,健全农村技术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对种养殖业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的系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技能水平。探索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充分依托城镇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6

(四)探索四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引进优质高效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周期短、风险低、见效快的品种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经济运行速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如田坝村的反季节葵瓜,一年出2—3季产品,提高土地产出总量;引进二元杂交母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等优良品种,缩短成栏周期;发展土鸡、野兔等家禽养殖业,力争一年出三栏,提高出栏效率和产出效益。大力发展优质时鲜蔬菜种植业和家禽、牧畜养殖业,形成粮食、蔬菜作物种植和家禽、牲畜养殖并存的农业经济结构。

二是培养种植大户,突出示范带动作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切实加大对XX花卉、XX建司、XX木业等骨干工企业和XX生昊、XX经果林等专合经济组织的扶持与培育力度,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掌握一定农业技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种植、养殖示范大户,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纪人和农业实用人才,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有偿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总结推广X县XX花卉有限公司租用农民土地、打造万亩X花基地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有偿转让,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规模化。

四是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企业制度。探索试行“订单式” 7

农业,即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农副产品生产、收购协议,农户负责按照订单生产,公司负责产品收购;不断完善“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式农业,即将整个农业项目全部实行公司化运作,公司自行负责生产经营管理,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农户仅以雇工形式受聘于公司进行生产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农副产品质量和农业产出效益的提高。

(五)完善五套基础设施网络。

一是加强水利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落实专项资金,在符合条件的村组修建小型水库;加大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农户修建蓄水池,改造升级、引进购臵新型提灌设备,确保农村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需要。

二是加强村社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加大对村社机耕道的改造力度,在实现公路村村通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入户路硬化率100%;拓宽村级以上道路,进一步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运输能力。

三是发展广电事业,解决农村电视收视难问题。实行政策倾斜,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农村广电影视事业,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城乡共享。在场镇周边村社大力发展光纤电视;在远离城镇的山区村社发展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并在安装收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户的“有电视无节目”的尴尬问题。

四是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农民子女上学条件。积极争取 8

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及时对镇域内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整合或扩建,进一步优化配臵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大力促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五是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站的技术指导,建立健全农村医疗网络,加大投入引进或购臵一些必备的医疗设备,加强镇卫生院基础建设,优化乡镇医生队伍结构,巩固农村医疗队伍。

(六)建设六大产业化基地。

一是打造工业园区辐射范围内“第二产业新农村”。以余箐、塘坝工业园区为轴心,加快周边“服务工业、反哺农业”为模式的新农村进程。在加大大项目招商力度的同时,注重带动周边村社为之配套形成产业链,积极引导周边村社企业做大做强房产、物流、机械、建材、矿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和发展农贸市场、商店、饭馆等服务业,使周边村社成为工业园区“编外”的生活配套区,使农民能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园区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二是打造XX村林畜一体化农业示范基地。围绕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畜牧养殖业,推行林畜立体化养殖,实现林下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按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原则,以XX、XX等10个村为主,发展XX南部规模最大特色优质的经果林5000亩以上,并充分利用果林地资源,加大林地改造,扩大林下喂养土鸡、珍珠鸡、贵妃鸡等名贵鸡种和圈养野兔、肉羊、梅花鹿等畜 9

牧产业规模。截止目前,该产业项目带动农户6102户,助农增收人均达1000元,预计在3年之内实现规模化养殖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项目区人均收入将突破万元。

三是打造XX村县城后花园观光农业带。充分利用紧邻城郊、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优势,围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规划公路沿线生态林、山区经果林和庭院花卉繁育,绿化荒山荒土,全面完成“两林一花”产业发展4000亩任务,进一步发挥XX作为县城“肺叶”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重点发展田园特色种养植业,兴办农家乐,进一步发挥XX作为县城“休闲地”功能,突出城郊型农村经济特色,努力把XX村建设成为“县城后花园”。

四是打造XX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按照镇域经济发展规划,以XX水产养殖基地为平台,以优化配臵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抓手,以实现三大产业的相互融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采取点面推进、连片开发的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500亩以上。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水产养殖协会为龙头,自主推广“稻—鱼”、“鲢鱼、鲫鱼混养”等特色养殖模式,并外聘专家组织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努力打造以养殖、垂钓、观光、餐饮、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一村一品”的影响力。

五是打造田坝高山生态蔬菜基地。由于XX村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村民种植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已深得市民喜爱。 10

为突出“一村一品”特色,应尽快制定XX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业综合发展规划,利用高山竹林发展林下养殖,牲禽粪便可以为蔬菜产业提供肥料,蔬菜种植业残留的“垃圾”可以为林下养殖提供饲料,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可以说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真正体现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的朝阳产业。

六是打造XXX乡特色商业新圈。为加快区域商贸流通,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及现代公务、会议旅游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斥资将川南综合市场附近失地农民迁建形成的城市次干街道进行改造升级,将其打造为以大空间商业街为核心,以单位商业店铺为主导,实现建筑品质、开发品位及社会美誉三丰收,最终形成以僰乡特色商品生产、深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川南特色风味的精品商业步行街。

11


第二篇:浅议XX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XX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XXX乡XX村为例

(陕西省XXX县XXX乡 XXX)

随着XXX县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出加快率先突破发展,建设XXX经济强县,打造“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而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就必须加快乡镇、农村的发展。XXX乡XX村作为XX县一个典型的小山村,20xx年又被作为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启动示范村,XX村的发展将是我县农村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在XX村工作中的的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我县农村的发展之路做一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XX村基本现状

1、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

XX村是XXX乡政府所在地。位于我县东北部,XX河中下游,平均海拔高度820米。依山傍水,其中山峦面积占总面积的90%,耕地、水域面积各占5%,自然构成具有我县特色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75户,620人,劳动力302人,耕地面积741亩,人均1.2亩,林地12795亩,荒山荒坡面积1100亩,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3208元,林果业收入和劳务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属我县贫困地区贫困村之一。主要

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小杂粮等,是核桃、板栗、木耳、香菇、天麻、猪苓的适生区。

2、产业发展状况

XX村农民增收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靠外出劳务和出售

农副产品,还未形成上规模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幅度较小。XX村有着适应核桃、板栗和食用苗的独特地理位臵,但大多是粗放式管理,科管建园水平不高;养殖业引进试养岭南黄羊30只,养殖白山羊100只,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覆盖率小。二、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的2户,第三产业5户,流动人口少。劳务输出业人数一年约210人次,年收入120万元左右。

二、当前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体来说,制约山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营方式落后;设施没有根本改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观念落后;缺乏投资资金来源;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生态环境较差。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一)农民观念落后,可支配收入偏低。从调查中发现,目

前65%的农户发展缓慢都属于思想不解放、发展观念陈旧。思想仍然停留在小富即安、小农经济这个温饱型状态。主要表现:一是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调整结构。过去那种“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换个油盐钱,种田混个肚儿圆”的思想和做法,在本村仍占较大的比重,这部分农民考虑吃饭过多,考虑发展少,

导致发展跟不上,家庭富不起来。二是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不敢去发展。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够,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害怕失败,怕担风险,啥项目都是等待别人先发展,观望别人去发展,结果在高峰期没有发展,等到下决心再去发展时,市场价格又下滑了。三是对政府依赖性太强,不主动去发展。调查中发现有少数农户家庭虽有积蓄但不投资不发展,有少数农户的确没有资金投入,更不主动去想办法,这些人依靠政府来投资、依靠干部来帮助的思想比较严重,否则就不发展,在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收益方面缺乏主动性。此外,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素质偏低,进城就业数量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偏低,而可支配收入不高,也在客观限制了农民的投资选择,从而导致了整体上生产性投资不足,形成一种贫穷恶性循环。

(二)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自然条件恶劣,发展环境不优,是我们山区农村发展缓慢的又一突出问题。条件制约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差。主要是交通和通讯两个方面。山区农村远离城镇,交通不便,通讯闭塞,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经济信息,这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二是生产投入短缺。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且土地质量不高,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三是劳动力素质低。当前,村里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尤其是45岁以下的

劳动力,只要有门路,都想出去打工赚钱,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些劳动力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和技能,仍只能留在家里靠种养业度日。

(三)村干部带头作用发挥有限,缺乏创业带头人。俗话说

“干部带头,群众加油”,但由于村干部工资太低,且没有什么政治待遇,还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加上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维持本村的稳定,不出大问题,能保证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简单地说,就是能使日子过下去,不必费神费力地去发展农村经济,认为发展农村经济是上级政府考虑的问题。同时也由于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经济知识,不知道如何从本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寻求突破,带头创业。

(四)人力资本匮乏,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贫困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贫困造成的。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本身的进步,知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农村由于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很多人无法接受正常地教育;另一方面,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从这走出去的人才不愿回来干事创业,从而导致我们农村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极度欠缺,尤其是缺乏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懂市场、会经营、素质高的管理型人才。

(五)金融体制滞后,满足不了农民生产资金的正常需求。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主体基本上是农村信用社单一主体,而且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负担重,支农作用受到很大制约。村里的工商经营户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企业的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金供应的限制。

三、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要瞄准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当地的资源实际,如土壤、气候、温度、生产技术等,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养殖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发挥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多沟多,宜林宜牧这些优势,在资源开发上做农民增收的大文章,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大力发展林果名优特产、名贵药材、畜牧产业,特别是提高核桃、板栗科管建园水平和规模,实现富民稳农帮农增收的战略选择。要创新产业结构,由于农业生产大多是粗放式生产,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产品加工业比较落后,所以必须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创办、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应重点放在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扩张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企业品牌。树立大农业、大综合、大循环的观点,使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调节城乡结构,加大城镇化进程。在山区形成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较强,通过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应该突出培育和发展壮大中心城镇的功能,在农贸集镇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共同发展、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和功能定位,不断拓展农贸集镇空间。同时要克服体制障碍,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偏僻高山住处村民向河道地区和农贸街区搬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之间有序流动。要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工作,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三)改善基础设施。通过兴修水利、道路,增加供电、供水能力,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生存条件,提高农民抵抗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加大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针对农村尚有一部分人口处于受教育水平差,没有机会和能力利用报纸、图书、电话、网络等得到和交流信息的情况,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加大对农家书屋建设,切实发挥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作用。

(四)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政府要增加对农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让更多的农民接受教育;要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迅速普及科技知识,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治穷治愚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减少或降低新生文盲

率。大力推行科教结合,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广泛开展“送科技、送资金、送信息”活动,实行网上教育和农村远程教育,开展农业技术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内在素质。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相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扶持、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五)借鉴先进经验,改进生产经营方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学习别的山区农村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资本联合,特别是建立农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加强运作运作,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变小生产为大生产。要按照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山区农村的家庭作坊式工厂,进行改造、重组、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从而有利于规模效益的产生。同时要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制定相对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对优质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的政策。政府对农民生产和出售优质农产品予以适当补贴,以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建设。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农民,以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农民的风险和损失。

(六)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村庄整治,

道路硬化,不断提高村庄的美化程度,进行景点创新,积极争取

政府旅游开发项目资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本地区旅游资源

的宣传,引导社会投资,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村

广大农民提供就业渠道,同时也扩大了收入来源。

总之,我县农村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好全部资源,充分发挥

地域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工作;要

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由“村民、政府、

社会”三方组成支持系统,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

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干群一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共谋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

济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建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20xx级行政管理专业冉浩学号:1051001464582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

关于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马屯村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08级烟草2班张磊周艳青李静超宋行和兴辉赵辛章20xx年7月29日烟草学院百村千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受省委农村办的委托参与实践的大学生深入到农村中以便更...

关于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众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

关于农村经济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的调查报告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23李敏20xx01061015关于农村经济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一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调查来获知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而评估类似的农村经济最后上升到全国循序...

关于农村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天台县官塘张村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我们小组调查对象是位于台州市天台县的官塘张村我们在15日下午到达这里采取问卷调查与村干部座谈的方式分别对10户农民和村支书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以心系农民增收关注官塘张村发展为主题...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农业和农村经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伴随着经济...

关于农村深入调查报告

关于岳池县嘉陵乡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姓名胡敏学号0925500046班级09级影像二班摘要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以xxx为例摘要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教育体制改善农村教学设施和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但同时仍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要解...

关于农村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河源龙川县田心镇调查对象田心村的河流调查时间20xx年03月29日20xx年04月2日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采访调查田心镇位于龙川县境中部偏东随着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这里的环境也...

关于农村金融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金融状况的调查报告云南省寻甸县与北京郊区实地走访调查团队成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辉煌的成绩背后也存在有隐忧随着市...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学号调查人指导老师时间20xx年10月02日20xx年10月03日地点正文关键字农村住房问题工作根据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我利用国庆假期选择自己的家乡开展了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论文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班级学号20xx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xx年8月24日1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表2关于农村空...

关于农村的调查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