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24.4.30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的。

基于以上依据,我提出了如下的实验假设: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应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4、作业布置生活化

五、研究成效

经过研究,我总结了一些生活作业的设计策略。

1、改进书本作业形式

传统的作业有其形式单调的不足,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也没有予以体现。为此,我们将传统的作业进行了改编,力求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家庭作业。在既达到作业练习目的的同时,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比如我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书本练习是: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怎样付8角钱?我的设计是:到超市中观察、记录商品的价钱,比一比,哪个贵,哪个便宜。拿1元钱看看能买哪些东西?又是如何付钱的。这样带着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

2、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也完成得较好。

3、丰富作业形式

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作业时形式要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在低年级段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这样几种作业形式。

(1)情境式作业

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了《认钟表》后,让学生回家用学过的时间,来向爸爸妈妈叙述一下自己在学校的一天的具体安排,还可以回学校后向同学们说说爸爸妈妈一天工作的具体情况。这样的作业,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有生活学习情境,让学生不仅了解自己的一天,学会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又了解父母的一天,从而懂得体谅关心父母,比枯燥乏味的说教要来得“润物细无声”。

(2)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一直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在教学完分与合后,我们设计了 “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并且作为“过关”的基本关,督促学生练习。学生对此类游戏式作业乐此不疲,抓紧所有时间,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这种游戏在家长方面也得到了比较好的配合和收效。

(3)家长合作型作业

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写字,很多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比如我们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就让学生回家后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来让学生有向父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父母的监督作用。但这种作业对于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效果甚微。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经常用到的数学生活化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操作性作业

操作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如在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只出现了大量的计算各种长方体表面积的题目,而现实生活中涉及大多是求不完整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像求教室的粉刷面积、抽屉的表面积等。于是我们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了测算火柴盒的家庭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我们设计如下家庭作业:测算出给定水果(或其他物体)的体积。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汇报测算过程。各学习小组在汇报时都想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有的用长方体饭盒加满水,把水果放入水中,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水果的体积;有的利用圆柱形茶杯测算出水果的体积;还有的学习小组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有足够大的容器,就可以测算出任意大小、不规则的物体。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2)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如:长为1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长为1米20厘米的地板有16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100元;长为80厘米的地板有20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85元;长为1米50厘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每种地板的宽均为6厘米)。请学生根据自己房间的大小,既美观又合理(节省材料,节省价钱)地设计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地板,各用了多少根,如何拼接等等)。

又如学习了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后,设计这样的题目:我们学校用地板砖铺设长90分米、宽60分米的微机室地面。

(1)不浪费材料的角度来考虑(使用的地板砖都是整块的),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2)你认为选用边长是多少分米的地板砖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种蔬菜的价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如:观察记录下自己家中一周内产生的塑料袋的只数。以此估计你所在农村小队里一天产生的塑料袋的情况。对此结果你有何感想?又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磨头小学每班每天产生的废纸数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地分析。

这些作业,常常不是单凭数学的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的、科学的解决,同时也不是在问题解决中仅仅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是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同时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4)应用性作业

应用性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又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让学生通过研究竹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会去测量高楼铁塔的高度等等。

五、实验的效果

1、自身获得了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实验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一些等现代教育理论,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进一步领会了《标准》要旨,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对多形式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改变了传统作业枯燥、单一的现状,做到了在把握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融合起来。

2、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解决生活化的作业,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时时刻刻都在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学生在生活化作业化时,感到有事可做,作业热情高,效率也高了。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资助)

课题编号:XJK06BJJ006

主 持 人:*** 湖南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者:***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基础的核心学科和通识应用技术,它在处理数据和做出科学决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学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然而,由于教师的观念缺乏应有的转变,使得不少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无需其它的教学资源,只要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一支粉笔就可以进入“规范的课堂教学”,依样操作。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教学资源的教学。

2.20##年6月,课题组对我省城市和农村的15所学校开展了“学校教学资源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手中只有《教学指导参考用书》、《教学案例设计》、《基础训练》三本书,一般没有其它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严重缺乏。

建国以来,到本次新课程改革前的50多年时间里,由于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方式,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利用实施、内容发展均较为落后。

从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依靠少数学科专家和教研员,并没有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学资源利用实施来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教室的课堂上,除了教参和教材之外,基本上再没有什么可资借鉴的东西;从教学资源的内容看,往往只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习题、复习资料与考试内容的开发,忽视教学的背景故事、数学文化,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与游戏等。

全国统一共用一套教材的模式,导致了广大的中小学校对教学资源开发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这使得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没有被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范畴。特别是受到“小学升初中”择校和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广大的小学教师更是把教学资源主要定位于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练习、试卷、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落实,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展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可以改变对教学资源的重新定位,能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行动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它必然会改变我们对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态度,走出对课程教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的定势。而教学资源观的转变,也一定会使课程由窄变宽,由静变动;使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总和,而是学科知识、儿童本身以及社会生活的有机整合。

(二)课题的由来

1. 开发教学资源的必要性认识源于调研。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题主持人曾多次参与全省素质教育调研、督导评估检查、课改实验区调研、教育实验学校检查等。对全省各地城市、县镇、乡村各级小学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虽然最近几年各地的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各地还涌现了一些办学条件相当不错,甚至堪称一流的学校,然而总体上来讲,全省各地“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基本没有,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基本没有改变。虽然城里的教师培训搞得热火朝天,但绝大多数乡镇学校、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经费长期几乎是“0”运转,农村学校90%以上的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一般只参加由乡镇自行组织的每学期开学前两三天的教材分析罢了。

虽然迫于课改的压力,市县一级也搞过一些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但一般只是挑选学校里的少数骨干教师参加学习(通常每校只有一人参加培训,并且只有1-2天),然后由这些骨干教师回到学校对全校老师上课。所以这样的培训多数是有名无实,做做形式、走走过场而已,远谈不上到位的课程改革培训。

没有实实在在的系统的学习培训,老师就不能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学的“原材料”有限,就难于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就难于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本课题研究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基于校本培训,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

(2)“用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为数学教师开发方便、快捷、适用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改善教师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

2.开发课程资源这个课题首先是由《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是基于中国“统编”教材格局与国外信息化多元化教材格局的比较研究,从课程人本化理论导出的。然后在新的课程标准发出倡导:“广大教师都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从课程资源到教学资源提法的改变,标志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融合。

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前提。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就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开发出更多的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70%小学在农村,70%教师也在农村,他们是教师队伍的主体,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教育资源极度缺乏,加上远离城镇,信息闭塞,使得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法陈旧。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就很难适应新课程的实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会减少,而会不断增长。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整合点,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综述

(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

“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并广泛利用校外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课程资源。”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我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政策支持。然而,由于课程改革运行时间较短,使得对于诸如“课程资源”等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尚不明朗,还存在很多争议。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与途径以及重要观念等,都还才刚刚开始探讨。

例如中国第一部《课程学》(廖哲勋著 1990 华中师大)中尚无课程资源用词,相近的用词为“材料”“基本文化”“条件”,但在华中师大孙绵涛、刘卫华的《教学计划》(1992 武汉工业大学)出现“教育资源”用词,“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所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其人力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条件,物力包括设施设备条件,财力包括经费条件,而时间、空间是任何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课程内容持续排列的教学必备条件。该书指出“教育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泰勒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黄炳煌译 民国70年 台北)泰勒在“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中提出“从研究当代校外生活当中寻找教育目标”,他引用斯宾塞(Herbert Spencer)《何种知识最有价值》的一些价值观后,又引用了美国维吉尼亚州课程的“校外生活”分类:①生命的维护与保存;②自然资源;③物品与劳务、生产与分配;④消费;⑤物品及人员的沟通与运输;⑥休闲;⑦审美的冲动;⑧宗教的冲动;⑨教育;⑩自由的延伸;11)个人的统合;12)试探或探险等。泰勒称这些“基本文化”时大量使用的是“资料”一词,只有在较大类的基本文化用词时才使用“资源”这一词条,如: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等。但他指出:“愈来愈多的美国南方社区学校,以分析社区现实问题的需要而编制课程。他们尤其注意当地天然资源的最佳利用,以及对于社区当地人力资源的发展。”然而,泰勒也没有使用“课程资源”一词。

尽管如此,国内一些大学的专家学者,仍然十分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之中,而尤为典型的代表性人物有:

(1)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是近几年来研究中小学课程开发问题的顶级专家。他参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的编写,提出“课程资源”概念框架,并明确定义:“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狭义的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课程改革中资源的使用,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直接必要的课程实施条件……课程资源分成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两类。譬如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指决定课程实施范围水平的。如:人力、物力、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人们对课程的认识等。但二者互相包容,如图书馆、实验室、环境等。

吴刚平教授从20##年开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组织全国各地部分省市级教研员和30多所中小学,重点对中小学校课程资源的基本框架、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了为期四年的研究。并于20##年10月,分别出版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三本专著。

(2)西北师大的范兆雄教授,他是国内最先研究课程资源的学者之一。他以课程资源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并于20##年12月出版了研究成果《课程资源概论》专著,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课程资源的理论建设,以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问题。

(3)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张廷凯研究员,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组织了北京、上海、湖南等十几个省市的教研员参与研究,于20##年2月出版了研究成果专著《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途径,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

(4)其他还有:南京师大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于20##年专门成立了课程资源研究所,下设理、化、生、数及教材研究室,专门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内蒙古包头师院的韩雪屏教授,几年来组织一个十余人的团队,专门研究语文课程资源问题。他们花了四年时间出版了高等教育教材:《语文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阐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以及树立明确资源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对课程相关资源的应用也进行了探讨,并分别阐明了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课程资源方面的著作。

山西师大教育学院在20##—20##年间,动用了十多位专门研究人员,组织全省各地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查,写出了调研报告。

西南师大的博士生李林,在导师的指导下花了三年时间,写就了博士论文并已正式出版了专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大的仇忠海教授,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资源质量标准及资源建设研究”,并于20##年5月出版了研究报告《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专著。

云南师大的王重力教授,长期从事生物教学论及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于20##年8月出版了《生物新课程的评价与资源》专著。

上述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对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资源的研究,其内容基本上只是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内涵、分类、开发的理论指导、原则、方法及途径等进行了一些概念界定及理论澄清,而涉及到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则很少。我们作为省级教研员和一线学校的老师一起协作,定位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着力于应用实践的行动性研究,应当是比较稳妥的。

(二)实践层面教学资源的研发现状

1.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有这么多人关注和参与课程改革,有这么多教育学课程学专家研究课程改革,有这么多政府官员重视课程改革。”所以,课程改革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操作层面上,一些教育软件公司、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等等,近几年也相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研究开发出了一批课程资源软件,以抢占市场。

在目前市面上已有的DVD光盘,如《唯美数学学学堂》、《小学数学学习》、《新课标数学主题学案》、《小学数学伴侣》等等,但这些软件资源都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开发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例题讲解和辅导练习的。

还有一些教育音像出版社、教育软件公司也为教师的教学开发了一些产品,如:北京国之源公司与中央电教馆一起联合开发了一套《新课标学科配套课件全集》(单科小学数学12碟、课件数71个,定价680元);深圳智乐园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小学数学资源》12碟。课件180个,定价720元;上海、陕西省教育厅也都在努力为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开发教学资源。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也于20##年推出了一套《现代远程教育DVD交互式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湖南省教育厅也于20##年开始,组织省教育科院基教所、省电教馆、省音像出版社一起,共同开发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三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其中数学教学资源283个,今年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制作开发任务,到明年将全部完成。

以上这些教学软件资源,都是面对广大教师,直接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但是这些教学资源都只是与新教材配套的课件,包括例题和习题课件,其内容大同小异,并且形式单一,很难让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主生成的创造性地灵活发挥。

2.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和出版社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酵素教育出版社、西南师大出版社等等,也都为自己的小学数学教材开发了相应配套的教学资源。如人教社就专门开发有电子版《小学数学小班教学录像光盘》(1~2册,共240节优质课,定价580元)、《课件资源》等。纸质文本资源有《教学计划》《同步练习与测试》《新教材新学案》《教学参考》等。

其它出版社开发的数学资源其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内容和形式差不多。

一些专业的网站也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各个网站,并且比较零散,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本人曾经于20##年作为主持人,申报了“十·五”规划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省教科院基教所正式立项。我们组织了全省各地12所学校参与研究,主要对数学教学资源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对数学老师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的“数学故事、数学童话、数学课件、数学综合习题、数学实践与游戏”等等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帮助学校建立了自己学校的校园教学网站(网页)。

在资源库建设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资源,教师上课信手拈来特别方便,使得教师上课“跳出数学教数学,特别关注数学文化,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是长沙芙蓉区教研室主持的子课题所建立的教学资源网,较为典型和完备。该网站已被长沙市教育局网站所引用。实验老师的行动研究,造就了自身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同时也变革和丰富了校园文化,对形成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资源库建设课题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于20##年结题,其研究成果被省教育厅评为民族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该课题的研究,为我们申报这个课题打下了基础,为这个课题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和教训。

(三)国外教学资源概况

譬如说,美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其实是一座内容十分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库”,它看上去不完全是一本数学教科书,倒很像一本科普读物。它大约有50万字,相当于我国教材5万字一本的10倍。据我们了解,美国教师也不可能在一个学年内将如此浩瀚的教材内容教完,教师只是有选择性的将一些内容教给学生,有的根本不教,即教师个人有弹性处理教材的权利。美国的州与我国的省也有很大的不同,州的自决权相当大。美国教材中在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往往分不清谁轻谁重,以致于教师在教学时不着要点,而忽视了很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过分关注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例如,到了初中一年级还没有教小数乘法,虽然小学五年级教材中有那么一点点,但是只是一位数的乘法如:0.2×3等。在他们看来,小数乘法没有必要再学习了,用计算器算一下就可以了。而他们的教材中,游戏材料充斥。市面上的儿童数学读物也非常丰富。我们知道“数独”是比较难的,但是到了美国却被改造成了有趣的儿童数学智力游戏,用¤ ▲ ◆等符号代替数字。这使得不喜欢繁难计算和数学的美国主流社会人群,依然乐此不疲,老少参与。

在发达国家,由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相当普及,各种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程度也相当高。在美国和英国,以计算机技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为中心的互联网教学技术在中小学得到了普及,使得各教学信息来源广泛而充足。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专用的教室和资料室,各种教学资源应用尽有,这使他们的教育实现了现代化,而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教学资源的开发都还是处于初级的零散的状态。我们要想进一步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并得到推广,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组织专门的研究力量,结合先进的技术,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推动进步。

(四)电脑普及情况。

据《南方农村报》20##年6月的一份“关于中小学教师家庭个人电脑普及率”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家庭个人电脑普及率远远高出同类型当地普通家庭,城市中小学教师电脑普及率高达86.3%,县以下城关镇达到50.8%,农村达到21.2%。可以肯定的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学教师个人拥有电脑的数量会越来越普及。

长沙市五城区各小学”班班通”情况

从以上数据显示,长沙市城区各区属小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并且实现了“班班通”,其中长沙市芙蓉区更是达到了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经费也会不断增加,人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全省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进教室的“班班通”的目标为期不远。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资源】 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性、素材性因素都是教学资源。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间、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精神品质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

但是,由于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的对象。所以,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资料),即素材性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开发】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和研发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

【教学资源利用】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的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加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因此,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是要如何合理搭配师生、教材、教学参考辅助资料及教学条件等多边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绩效的最优化。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属于开发应用型课题,它研究的意义在于:

(一)能够帮助教师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和感悟课教学资源的基本理论,对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理论澄清,进一步认识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新的课程观则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教师应当具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二)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发一套适时适用、方便快捷的,较为齐备和完整的教学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缓解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

基于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的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只局限于教科书相比,教学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师生共同参与等特点,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空间和情趣,它能够充分展现知识构建与形成过程,改善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增强课堂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课堂生动活泼。它能够增加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氛围。

(三)帮助教师积极运用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具有学习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教学内容丰富、参与小组讨论、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它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追求快乐而富有生活意义的数学课堂,它能引导学生拓宽视野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提高情趣,提升人文素养。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

在开始制订本课题方案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明确的研究目标:

(一)基于校本培训。提高参与研究的实验老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专业素养以及课题研究水平。开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探讨,弄清教学资源的基本价值、定义及各种关系与相关因素控制等理论问题。

(二)改善学校教学资源短缺的状况。为广大的小学教师开发一套“充足、实用、便捷、优质”的教学电子备课资源系统,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教师上课提供可以直接引用的教案、课件、背景资料、实践活动与综合练习等材料。

初步建成总课题组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并且帮助各个子课题学校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电子备课系统与校园数学网站(网页),建立教师个人博客,为教师创建新型课堂文化准备物资环境教师学力。

(三)开展对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有效教学是在特定教学价值观的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所描述的一种教学理想,它讲求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效果”。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的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教师的有效教学行动研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数学课堂文化现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比较法。在理论研究中比较中外古今名家的思想,借鉴他们的理论,粹取精髓。

(二)文献法与经验总结。通过查找图书著作、报刊杂志和档案资料等,广泛搜集古今中外文献资料,充分吸受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引用参考。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能通过研究把教学方法、技巧等和教学素材,以知识、技能等形式表示出来,并能传递交流,就可直接上升为间接经验。

很多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所以,要求每个实验老师都必须亲自总结和推荐自己的教学经验,包括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对教材的分析及教案论文撰写等等。

(三)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组及实验老师通过发现问题、制订计划、深入思考与探究,检验与修正、总结评价等方式,把研究的内容目标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行动中。做到每个人即是理论探讨者,又是实践操作者。

本课题将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1~12册,按整体规划分四个学期开发完成,每个学期开发三册。从第二年开始,在新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每个学校设立若干个实验班将已经完成任务的的教学资源,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实征研究。在试验应用的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论证、分析修订,最后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资源DVD光盘。

本课题在开发应用研究中,立足于本省面向全国,建立适合于本土特色和实际的教学资源库,并且以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与文化等各角度审视。

七、主要措施及子课题分析框架

(一)聘请专家担任学术指导

总课题组聘请王长沛教授(北京市教育学院,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张廷凯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范晓玲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胡重光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所)、宫建教授(原长沙市教科院教研员、课程学硕士)等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

(二)建立子课题研究体系

本课题共设置了以下共三类共13个子课题:

1.小学数学教学文本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

⑴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研究;

⑵ 数学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

⑶ 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⑷ 数学生活问题资源的开发研究;

⑸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小学数学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⑴ 数学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⑵ 数学课堂教学网络课例的开发与研究;

⑶ 小学数学博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⑷ 交互环境下数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3.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⑴ 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研究;

⑵ 教学资源对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

⑶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研究;

⑷ 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研究等。

建立子课题学校有:长沙18个、常德4个、邵阳3个、张家界1个、娄底1个、怀化4个、湘潭4个、永州1个、吉首5个、益阳2个、郴州4个、衡阳1个等。全课题组共有48个学校的670余名教师参加。

(三)实施开放性研究策略

我们的课题研究就全国来说应该是比较早的。在课程改革刚起步不久20##年,本课题主持人就申报了湖南教科院基教所的“十五”教育教学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对教学资源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到20##年结题时,我们发现我国在课程资源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总体上有待提高,并且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当我们再一次申报作为省规划办立项的课题时,应该是提高了一个认识层次。

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应当是开放性而不应该自我封闭。一是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几年来主持人一直与张廷凯教授、张春莉教授保持联系,紧跟国内前沿,经常在会议上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同时,经常与全国各省的小学数学教研员交流,了解各地信息。二是本人作为核心组成员,直接参与由张廷凯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取了很多信息和资料,对我们的课题很有帮助,主持人也觉得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四)抓好课题常规管理

总课题组每个学期在开学之前的寒暑假里,就制订好学期课题工作计划,发到每一位子课题负责人手中,对一个学期里的每一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这样让每个学校在开学之初就能够组织大家学习,并根据总计划制订本校的课题计划,把工作做到前头,争取主动,赢得时间。每学期末要求各个学校提交课题工作总结。

总课题组每个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总结前一学期工作,布置和解读本学期工作,表彰先进等。在四年时间里,先后进行了四次教学资源评比表彰,共评选优秀资源包613个,优秀论文215篇,课题研究优秀教师129名,征集课件246个,教学设计案例228个等。

课题组除了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之外,主持人还不定期召开小型的学校课题负责人座谈会,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几年来主持人共下学校检查指导子课题工作30多次。

几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制订了“资源包研制标准”、“课题实施与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课题管理的制度,避免走入误区,及时把握方向。在使用资源包的过程中还制定了“信息登记表”、“资源包使用汇总表”、“学校网络评分标准”、“关于中期评估报告撰写要求”、“中期评估申报表和自评表”等。

同时我们还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优势建立信息平台,先后建立了课题公共邮箱hunankt2006@163.com,课题QQ群“湖湘联盟”和课题网站“现实数学工作室”等,每学期还编印一本《研究通讯》,供大家交流学习,到目前为止共编印了6期。信息平台的建立,使我们能够经常地将通知及研究经验及时发布,加快了信息的沟通,使各个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度、质量等,时刻在我们总课题组的掌控之中,从而便利了课题日常管理,为我们科学管理子课题提供了快捷通道。

(五)确定阶段研究重点。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开发什么、怎样开发等问题,我们刚开始时不知所措,也十分惘然,而目前市场上推出教学资源软件,结构简单,形式单一,所以对我们的课题来说,可供借鉴的东西不多。于是我们决定重点研究资源包的内容结构及框架。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讨论,才有了雏形。到第二个学期,我们对资源包范例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修订,才得以最终定型。

由于很多老师以前从来没从事过课题研究,大多数老师对课题方案的撰写、对研究的方法原则及资料整理等显得十分陌生。所以,第一个学期,除了研究资源包的内容结构及框架以外,我们还重点培训教师,要求每个学校每二周召开一次课题会议,开展学习、研讨活动。让所有的老师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弄清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在第一、第二年重点开发资源包光盘的基础上,第二年下半年我们就将重点转移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上来。充分利用已开发成型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备课和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①利用教学文化资源促进有效教学新理念的行动研究;

②影响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专题探讨、调查和问卷方式进行);

③数学有效教学的设计及其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注意案例收集和分析)。

八 课题研究的阶段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周期为4年,分为筹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年1月至20##年8月)筹备阶段。

在20##年元月春节寒假期间开始起草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并且将方案(草案)亲自送到宫建、胡重光、范晓玲等手中,请他们亲笔修改、指导。与此同时特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主持人亲自到北京找王长沛教授和张廷凯教授,请他们支持、指导,并且把我们的课题,申请作为由张廷凯主持的全国“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子课题参与研究。

第二,确定若干子课题,征集实验学校。开发一套完整的1—12册教学资源,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众多学校老师参与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所以我们利用全省小学数学教研这个网络,下发《关于征集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通知》。通过层层动员和筛选,选定子课题学校。到6月底,全省各地共有36个学校申报了子课题,到10月份增补到48个学校参与。

第三,课题组积极向省规划办和省教科院基教所领导汇报课题筹备情况及课题设想,争取成为省规划课题。同时组织课题申报材料,组建课题实验小组,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把全省14个市州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全部聘请作为课题组指导组成员。参与指导、组织所属市州实验学校子课题日常工作。

(二)第二阶段(20##年9月至20##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本课题自20##年6月被省规划办正式立项成为“十一·五”规划课题以来,全体课程组成员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在课题实施的六个学期中,我们又分为两个日程段。第一日程段即前4个学期,主要集中精力开发1~12册数学教学资源,每学期开发3册;第二日程段即后2个学期,主要是把已经开发完成的12册资源光盘初稿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进行试验论证检验,同时开展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

1.课题实施第一日程段。

(1)20##年下学期。9月23日,总课题组在长沙育英小学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全体子课题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共60余人,省教科院基教所徐远征所长、省规划办易志勇副主任、湖南一师胡重光教授、长沙教科院宫建教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在会上,主持人向大会做了开题报告,专家们对课题方案可行性以及实施计划等作了充分的论证,并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指导意见。同时,会议还下发了《子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立项通报》、《20##年下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实施与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几个几个重要的材料,同时向各学校布置了小学数学第一、三、五册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任务。此外,课题组还建立了课题公共邮箱和QQ群,编辑了课题宣传交流刊物《研究通讯》等,以便及时发布信息、研讨问题和交流经验。

11月份,课题组又在长沙长塘里小学召开部分子课题学校课题负责大会议共40余人参加。主要讨论《教学资源包》的框架结构及样例,通过认真讨论,对资源包的栏目设计、制作格式达成了共识。

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各学校下发了《课题研究工作问答》、《关于进一步做好期末课题工作的通知》。到学期结束,我们共收到各学校上交教学资源包125个,论文158篇,课题工作总结42篇。

寒假期间,我们又组织了计算机老师和骨干教师,将这些资源包整理成第一、三、五册教学光盘,三册光盘的容量分别为3.6G、4.1G、3.8G。

(2)20##年上学期,寒假期间总课题组就提前制订了学期工作计划发到网上,便于学校在假期中计划和构思,以争取工作的主动。3月10日,总课题在长沙长塘里小学召开课题组学期工作会议,共50余人参加。大会总结了上一学期的工作,对课题研究表现优秀的学校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工作任务。会上有4个学校的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胡重光教授还向大会作了《关于课题研究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

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小学数学第2、4、6册共三本教材的教学资源包;开始征集教师荐文《美文欣赏》文稿;对各校数学网站(页)中的资源库作出要求;开始筹建总课题网站“实现数学工作室”等。

到8月上旬学期结束,我们共收到各校上交的资源包203个、美文386篇、论文125篇。同时初步建成自己的课题网站。

暑假期间,我们又组织35名优秀的老师作为专家组,将已收上缴的资源包进行评审,并前整理成第二、四、六册教学资源DVD光盘,三册的容量分别为3.2G、3.8G、4G。

(3)20##年下学期,9月28日,总课题组在长沙浏正街小学召开课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共80多人,黄宜锋副院长、易志勇副主任,胡重光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在会上黄院长及易主任就课题研究作了重要讲话,宫建教授作了《中美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学术报告,浏正街小学展示了2堂“运用教学资源辅助多媒体教学”的优质课供大会观摩。

本次大会还总结了课题组上学期工作,布置了本学期课题工作任务。课题组提出的任务是:开发第7、9、11册三册教学资源包,对已开发制作完成的第1、3、5册资源包光盘进行试用,开展“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实证性研究。要求各校为每位实验老师配发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试用情况,期末写出教学资源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数学课堂文化建设,继续征集《美文赏析》荐文,征集论文、优秀案例和课件等。

到20##年1月学期结束,总课题组共收到各校上缴的资源包213个,美文325篇,课件158个,论文105篇,教案121篇。

同样地我们在寒假期间组织专家组对上述成果进行了评审,同时制作了第7、9、11册教学资源光盘,每个光盘容量为3.5G、3.2G和3.6G。

(4)20##年上学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第8、10、12册教学资源并对2、4、6册的教学资源光盘进行试用。全面督导检查各校教学网站建设情况,全面进行课题中期评估检查。

3月29日总课题组在长沙长塘里小学组织召开学期课题工作会议,布置和总结有关工作。同时总课题负责人向大会作了《中期评估研究报告》,会上易志勇主任还作了关于《课题中期评估报告的撰写》的学术讲座。总课题组向省教科院基教所提交《课题中期评估阶段研究报告》等材料。

我们计划在5、6月间,总课题组认真地组织对各学校子课题进行中期评估检查。在4月4日我们就发布《关于做好课题中期评估检查工作的意见》,对中期评估的检查程序、提交资料、分组评估、评估时间做出了具体安排。同时,还下发了《中期评估阶段研究报告的撰写》、《课题中期检查表》、《课题中期评估自评表一》、《课题中期检查自评表二》、《课题中期评估专家意见表》等。

由于本次中期评估学校较多,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将48所学校分成9个小组进行检查验收。采取查阅档案资料、听取学校中期评估报告、看学校课题成果、观看学校网站及博客等方式进行。

怀化市4个学校,由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陈乐蓉和数学教研员李重莹老师组成专家组,在市实验学校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常德市4所学校,由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以及教科院副院长教学教研员郭环球老师组成专家组,在北正街小学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湘西自治州5所学校由州教科院数学教研员李春云、吉首市教科所边红军老师组成专家组,在民族实验学校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邵阳市3所学校由市数学教研员及区教研员组成专家组,在向阳小学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湘潭市4所学校由市教科院理论室王歧奖、数学教研员卢红梅等组成专家组,在湘纺小学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郴州市4所学校由市数学教研员黄玲红、区教研员刘忠民组成专家组在郴州三完小进行集中汇报检查。

益阳市2所学校由市数学教研员龙浪滨和区教研员云慧芳作为专家组,在石码头小学召开会议。

长沙市18所学校由总课题组负责人黄泽成和区教研员等作为专家组,在铜铺街小学召开会议进行检查。

通过中期评估,我们共评出优秀学校(90分以上)30个,合格学校16个,不合格学校2个(对不合格学校发出警告并点名通报批评。同时评选出课题实验优秀教师136名。

本学期到期末我们新增实验老师52人,总数达到了667人。收到各校上缴教学资源包256个,推荐美文302篇。在暑假中,我们组织有关人员编辑制作了第8、10、12册共三册教学资源光盘。至此,与人教版小学数学材配套的1—6年级共12册教学资源光盘开发任务已全部完成初稿。

2.课题实施第二日程段。

(1)20##年下学期,对4、5、6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运用与修订,同时主要研究“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问题,下设3个专题:①课堂中关键的有效教学行为表现与因素探讨;②教学资源对关键的教学行为的辅助作用研究;③有效教学的设计应用模式研究(以☆☆剂型为例)。

9月20日我们在长塘里小学召开全体课题组负责人会议,共50余人参会。在9月至11月间,我们又集中9所学校的骨干老师对1~12册教学资源光盘DVD进行重新修订整理。

11月底,我们组织课题组学校参加由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首届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评比”活动,选送9节优质课,获全国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到期末,我们共收到论文165篇,教学设计86篇,调研分析报告35篇。

(2)20##年上学期,继续开展“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研究,全面准备课题结题材料,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且全部采取通讯方式结题。

要求各个学校必须在5月份召开一次课题结题与成果汇报研讨会,,邀请当地小数数学教研员参加。每个学校都必须在6月30日前提交子课题结题的主件材料和附件材料。

主件材料内容包括:①课题结题研究报告;②结题.鉴定申请书;③公开发表的文章若干篇(复印),反映最高研究水平的论文、典型案例或调研报告3~4篇;④论文发表与获奖情况统计一览表(与课题有关),20##-20##年课题研究大事记;⑤课题研究方案;⑥开题论证书或专家论证意见材料;⑦六个学期以来,每个学期的课题计划、总结;⑧中期检查评估报告;⑨学校数学网站(页)及博客群、教师个人博客情况报告(附学校数学网站、教师个人博客情况一览表,包括教师姓名、网名、英文地址等);⑩课题研究的成果公报等。

附件材料内容包括:①三年来,本校自行开发的数学教学资源包DVD光盘;②本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著作;③学生优秀作品集;④特色作业案例集、实践活动案例集、有效教学优秀案例 集;⑤其它反映本校课题个性特色的成果佐证资料等。

到7月上旬,48个子课题单位已经全部将子课题结题材料全部上交给了总课题组。至此,整个课题所预期的研究任务全部完成。

(三)第三阶段(20##年6月至11月)课题结题总结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总结课题结题有关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推广。

20##年8、9月间,我们召集了3名优秀教师、3名特级教师和2名市县小学数学教研员等8名成员组成专家组,通过查看主件材料和附件材料,对各个学校子课题结题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最终决定同意全部结题。本次结题共评出优秀子课题25个、良好20个、一般3个。

今年7月,由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课题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全套DVD光盘共6碟)。

九、课题研究的结论及分析

通过研究,本课题所得出的重要理论观点结论及分析如下:

教学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亮点和难点,教学资源因课程改革而备受关注。把教材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的观念已经成为历史。

当前,在理论上对教学资源的意义、定义及分类,开发程序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充分。教学资源开发本质上不是一个理论难题,而是一个实践难题。由于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往往出现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人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材受到冷落,不少教师忽视对文本教材的阅读理解,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这无疑将削弱国家课程的落实。还有些老师片面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情景化而设置情景,一律到“游戏圈”去“闯关”,一些简单的数学现象也让学生上网收集信息,小题大做。这势必重复国外生活数学的老路。如何避免走入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这些误区,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认为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应被定位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有效教学提升、促进学校课堂文化特色的生成”。分为三点阐述如下:

(一)数学教学资源的筛选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

1、学校开发教学资源应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本校正在使用的实验教材为依据,有计划地开发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又符合我们当前实际的,并能够受到数学教师普遍欢迎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力求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与教学服务,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而组织教学,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学到更好的、更有意义的数学。

开发教学资源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1)是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从“着眼于学科本身”,转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服务于教育的数学,即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获得适应现代社会的“人”的发展。因此,学生的价值观、一般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就被作为学科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这是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精髓的关键。

(2)根据多元的数学观,向教师提供“好的数学”的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任何数学课程与教学法,说到底都是由某种数学观决定的。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数学本身与人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动力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借鉴“多元的数学观”、“数学是关于模式与次序的科学”、“数学的过程观”、“数学的文化观”等等,重新认识数学本质,为教师开发和提供更好的、有意义的、有用的数学文化的材料,只有教师建立起新的数学观,才能由他们去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

(3)根据现代的新思想体系(例如,后现代主义、认知建构主义等)所提供的方法,处理好教材与教学参考的关系,建立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支持体系。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是社会与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自觉的使本教学资源与现行的实验教材思想体系保持协调一致,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思想。但是,特别要注意防止形式化与简单化的处理。我们创设的具有地方色彩和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应与国家文化具有相容性。

关键是从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认识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与深刻性,认识这是一次具有“范式革命”性质的教学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编写“数学教学资源”就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某种范式的一种尝试。另一方面,把数学课程与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对其进行改良与改造,也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因此,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处理好课程改革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使所编写的材料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教化”,使我们的教学资源能为广大的学生所喜欢,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形成新的数学文化的范式。

2、根据课程标准所阐明的理念与实验教材,在教学资源开发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面向全体教师。 数学教学素材应当为所有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平等的“教数学”的机会,体会什么是“好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并为此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这一原则包括: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条件与生存环境以及个性差异,使他们都有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空间;同时充分考虑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提出恰当的、具有挑战性的期望与机会。

(2)相关性原则。数学教学资源应当是对数学科学知识、数学文化、社会价值的整合,它不但应当准确的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理念,也应当适合学生发展与教师的教学需求。

开发编写这样一个数学教学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这便是所谓的“相关性”。我们所选取的素材,既是课程与资源,也是文化、社会价值与个人认知发展的载体。编写时应当考虑:与现行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保持一致;能够准确的表达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思想;选择材料具有典型性,能较好的表达数学教学思想、方法与程序。

(3)对教学资源开发要着眼与弥补教科书的不足,反映地方色彩和学校特色,并从校内外教学资源中去寻找教育素材。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本地本校资源的教与学。教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也制约了教师的教学。我们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为了市场利益,胡编乱造,时刻要提醒自己不要再进入那些教学资源泛化的误区,重蹈加重教师、学生学业负担的覆辙。

学校应该追求那些课程目标,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确定:(1)从研究儿童需要的教学资源去粹取目标。(2)从研究当代校外生活教学资源去扑捉人才培养目标。(3)在基本的文化教学资源中从科学专家、教育哲学家的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关性理论分析与建设中去敲定课程目标。(4)从改革学习方式但又符合学习心理学原理的分析中去分解合成课程目标。而按新的课程论目标不止是知识技能目标,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方式目标,有时是综合的学习目标。

教学资源开发的教学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社区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学生在课堂这样一个围绕教科书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是难以发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的,而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一旦拓展,教师和学生就很难延续课堂原有的教与学的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资源,寻找最佳的学习与教学方式。所以教学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延拓。

(二)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要追求课堂教学的优化,立足包含有效课堂文化的教学,并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特别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我们应当选择教学资源开发与有效教学的交叉点进行研究,使教学资源利用具有更为有效的目标,使有效教学得到教学资源的支撑和扩展,从而使教学资源利用与教学改革相互融合在一起。

有效教学应该说是人类教学实践的一贯追求,历来也是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由于教学实践发展的历史性,也由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理解认识的历史性,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特点、性质和水平。“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想和教学研究的范式,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评价标准和教学策略的研究,其中涉及关于有效教学的内涵、教学环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的准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等,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因此,新课程导致的教学观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有效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变化。同时网络教学资源的出现,使得当代的有效教学最为明显的形成其时代特征。各国都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校园网络的建立,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备课负担,信息高速传递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现代的儿童在这方面往往走在了他们父辈的前面,他们在网络信息的快速作用下,大脑将变得比我们聪明好使。这种技术进步不会增加负担,相反必然极大地提升了有效教学的学习效率。网络文化也将成为新型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过程,需要教与学主体之间的配合、以及网络教学资源与数学的整合、课内外一体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对教学资源和教学两方面的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学状态的有效化、优化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观念的转变,甚至仅仅依靠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带来的时空观念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影响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但影响的结果都很明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就是总设计,它要过教材关和学生关。而有的教师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寻找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忽略了备课最本质的内容——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要求。把制作课件的过程当作备课的全过程,一味的研究把课件做得精益求精,使其成为课堂上的亮点,而不去考虑课件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只注重从教师的理念出发,而忽略学生学习需求的课件恐怕很难收到成效,在课堂上也只不过形式上热热闹闹中看不中用。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怎能提高教学效益呢?

基于上述初步的认识,我们认为对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需要深入,深入的突破点可以选择在教学资源如何促进有效教学上。而这种深入也正好是有效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两者的结合将使得教学资源开发和有效教学研究相互促进。将教学资源开发定位于促进有效教学,使教学资源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和体现,使教学资源开发更加有的放矢;而将有效教学研究放在教学资源拓展和开发的情境中,可以使有效教学扎根于课程土壤,通过教学资源改变获得教学的动力。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三)利用教学资源,创建新型课堂文化。

在教学资源利用的研究中,教师们对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产生了各自的新疑问、新的方向、新的问题。例如新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是什么?数学校本课程应怎样选定目标?应该构建怎样的校园文化?特别有人提出,应该构建怎样的新型数学课堂文化?《美文欣赏》道出了老师们对这些新问题认识上的心路历程。而长沙砂子塘天华小学的“数学大讲堂”更是发人深省。

案例1:

天华小学课题组自参加了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磨练了教师的意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他们学校还选派多名数学教师走出湖南,走出国门,到国内外知名学校培训学习。20##年4月,学校选派申小玲老师赴英国布莱顿培训学习,了解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现状; 5月,又选派何敏、宋紫鹃两位老师赴香港,参加香港数学教学交流活动,了解香港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基本特点。让教师走出去,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感受多元文化的精彩,让教师能够领悟到一个国家的强盛源于教育的发达,教育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外出培训和学习,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

当中央电视台 CCTV-10《百家讲坛》风靡大江南北时,一瞬间成为“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它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声情并茂的表演,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百家讲坛”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塘天华学校,吹进了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心里,给了大家最初的灵感。专家教授式的方式极有说服力,广博的视野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众多的教育者跃跃欲试。“数学大讲堂要讲什么”,“怎样突出一个‘大’字”,“孩子们喜欢听什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通过学校领导反复的思考和酝酿,通过课题组多次集体研讨和探究,天华学校讲坛式与小学生教育相结合的“数学大讲堂”开讲了。

刘一帆老师为主讲的三年级数学组,开启了第一堂数学大讲堂“数学谜语拾趣”。让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惊讶了!原来数学谜语知识丰富,生动有趣,让大家都能了解数学知识渊源又宽阔的辐射面,感觉到了数学文化的魅力!原来数学是如此生动的、丰富的、有趣的!

接着,五年级周敏老师主讲的大讲堂《生活中的数学美》把孩子带到五彩斑斓的数学图形王国。宋紫鹃老师向全体教师开放的大讲堂《美容中的数学秘密》让女士们惊奇地发现:看似简单的美容,要想方法正确,里面却有许多的数学秘密和科学道理。李贺之老师的《对联中的数学》讲述了不少对联与数学结缘,成为佳联妙对。让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提高了文学修养。唐艳芳老师的大讲堂《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深受教育和感动!即让学生们了解了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的精神。楼捷老师主讲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更是让老师和学生大开眼界。大家猜想着、琢磨着、议论着、争吵着,心底里涌动着同一种感受:神啊!原来数学是如此神奇!数学大讲堂,讲者精心准备、胸有成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听者入神、着迷,回味无穷。

听听老师们的感受:

——其实数学大讲堂并不一定要“大”,只要老师想“嚼”,就能“嚼”出专家、学者。只要能提供给孩子们“嚼”的材料和空间,孩子们一定会觉得数学大讲堂越来越有趣。

——数学大讲堂让我感受到了老师深邃的眼光、灵动的思维和超人的智慧,也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一顿丰富的数学营养大餐。

——看到了那么多年轻的数学老师在台上激情洋溢的演讲,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充满活力与自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数学大讲堂要小窗口,大视野(呵呵,就借这经典句子做题目吧!)。孟毅校长所说的“大数学观”是不是也包括数学老师不要受学科的限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关注社会,感受鲜明的时代气息呢?

再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听了周老师的大讲堂《数学谜语拾趣》后,我才知道:猜谜语也有要领和技巧,尤其是数学谜语。比如:正面会法反面会意,借助字型、同音字,拆字、含字法,数量换算法,借助典故等等。数学谜语知识丰富,非常有趣,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

——听完大讲堂后,我不禁感叹,数学真是太奇妙、太有趣了。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又是那么广泛。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有收获。

——大讲堂结束后,我们回到了教室。我心想:原来在小小的数列中,有大自然这么多的奥妙啊,我以后一定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好好学习,留意身边的事物,使自己更加积极向上!

20##年上学期至今,天华学校开展了各学科大讲堂牵手交流活动,先后两校各学科有20多个大讲堂相互进行了交流。老师们在相互的交流、切磋,相互的学习、感悟,使数学大讲堂的模式已逐渐走向成熟。

十、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

(一)出版了一套《小学数学教学资源》(DVD光盘)

通过全体课题组几年的努力,我们于20##年7月由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课题成果《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全套DVD光盘共6碟)。

教学资源DVD光盘内容编排设计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标准,充分考虑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栏目设计紧扣数学教材内容,按单元小节内容编写。每个小节设有九个栏目:教材比较、教材分析、背景与故事、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练习与应用、活动与游戏、考试与评价、教学反思等。

(1)教材比较——是把国内外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案例,进行对比。一般认为,教科书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的教师、教研员等专业人员通过精心研究的教学材料,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精华。国内外众多的数学教科书,是实施数学教学的最为宝贵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将现在正在使用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按知识点精编汇集。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师大版等。

(2)教材分析——是将不同版本的教材的整体构思与编写意图编辑汇集,然后对教材进行单元分析、章节分析以及课时内容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解读分析与评说。

(3)背景与故事——数学背景与数学故事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能被直接引用的基本材料。包含有: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生活数学等。

数学史话: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渊源、问题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的数学故事、名人轶事、趣事;数学童话:以童话的形式再现数学知识,并配以漫画;生活数学: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和科技领域中的国内外最新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源的补充。包括背景资料、数学故事、人文轶事、童话故事、儿歌童谣等;

(4)教学案例——由于新课程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取向”型改革策略,这就对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是一个教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完全忠实地执行教科书和教案的过程。而课前教学设计又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给老师备课提供一些众多的、积木式的比较完备的素材,集百家之精华,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片段采集起来,供教师参考选用。

(5)教学课件——包括教学课件、教具与学具;

(6)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和配套的练习。既包括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

(7)活动与游戏——注重于实践活动的教学,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游戏和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本模块内容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日记、问题解决、动手操作、社会调查、项目研究等综合性实践内容,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综合性、思考性较强的数学课外讲座资料等。

8.考试与评价——包括评价与测试卷、试卷分析、学生评价、成长记录等;

9.教学反思——包括我的教学故事、评价与反思、教学经验、调查报告、教学研究报告等。

在进行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中,通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修改,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这一成果《教学案例模式》。模式如下:

教学案例课题:☆☆☆

姓名☆☆☆ ☆市☆县☆☆学校 电话☆ E-mail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版本☆年级(上或下)册第☆单元。

一、教材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主要内容,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等);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等。

二、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与错误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三、学习目标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

四、教学过程

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含教材的主要内容描述、可见的主要图片画面及表格等),主要包括对以下内容的描述或写真。

1.活动内容:含学生和教师的活动。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教学学具、教具,实验的准备、课件及板书设计等。

3.详细的课堂习题、课后延伸作业与实践活动及其设计分析。

五、资源使用与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实录与教学预设的差距、反思教学中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原因,反思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或者克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在反思过程中,以下几点供教师思考:

①运用了哪些教学资源?效果怎样?

②情境的作用是什么?应该为学习目标服务,不是仅仅追求“热闹”。

③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小组活动的组织、信息技术的使用、练习的设计等,使得它们更为有效?

④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了就要努力执行和实现。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都应该为促成“目标”的实现服务。

⑤设计应该考虑单元或更大的范围。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生成性表现驾驭课堂教学?

六、案例研讨

由参与本课时教学实录,或者教学观摩的教师根据课堂观察的效果,提炼研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具体深入且实事求是的分析,以便广大教师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借鉴。研讨要结合本节课情境,突出特点,忌空话套话。尽量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评析。

(附教案设计者简介,200字左右。

(二)出版了教师阅读《美文欣赏》一书

课题组500多名老师,历时三年多时间,搜集推荐了1283篇饱含教育哲理的自己心爱的短文,并对每一篇文章撰写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和导读与欣赏,然后交给总课题组。我们课题组将这些美文择优精选135篇,按照“教育故事”、“教师人生”、“理想信念”和“感悟生活”等四个主题编辑成册。

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文欣赏》一书,是小学教师推荐文丛。编辑本书是基于课题研究的一种冲动: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思考,在美文阅读中成长;让他们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体会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真情、教育的智慧,品味人生的真谛,感悟生命的深度。

(三)初步建成了数学资源网站及教师个人博客

为了建设好教学资源网站,课题组特制定了《数学资源网站评价标准》。标准分为:首页形式、网站内容、技术特点及风格等三方面内容,“首页形式”包括:网站logo、导航栏、友情链接、首页布局、栏目等;“网站内容”包括内容结构、内容质量、内容附加等;“技术特点及风格”包括网站建构基本技术、各功能模块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网站美术效果以及体现个性和创意特色的模块等。

1、总课题组于20##年9月开始申请筹建自己的小学数学资源网站,中文域名:“现实数学工作室”;英文域名“http://www.hnmath.cn/。【批准文号:湘ICP备(07500860): 湘教QS1-200709-000991】。通过两年时间的建设,现在已经基本建成并正常运行。

“现实数学工作室”网站栏目设有:“首页 课程教学论 信息新闻 教学资源 课题研究 学科建设 教辅资料 教师阅读 学生园地 关于我们”等。截至今年11月20日,访问量已经达到了306482人次。

2、各子课题学校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已建立了43个数学资源网站(或网页)。各学校网站的建立,使学校教育不再受到环境、地域、教材等限制。

学校网站还是最佳的教学研究室。网站与各类专门网站的有效链接,给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各种优秀教案、专家论坛、网络观摩课、各科素材、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为教师教研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桥梁网络有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它集全社会的力量,使教育资源增量无限放大。

如:湘潭湘纺小学的网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学校的网站内容资源十分丰富。校园局域网中的数学资源包括:

① 教学设计与案例库:包括学校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活动的获奖教学设计、名师教学设计以及电子教案集三个模块,为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②数学题库:包括1~12册的各类基本题、变式题、思考题和能力测试题,形成智能型综合题库。

③教师反思成长库: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成长故事、教学日记等若干篇。

④课件库:已按册数建成了相应的文件夹,现已收集整理了部分优秀的课件和第1—12册的全部课件供老师们选择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教研活动:记载了从20##年至20##年每个学期所开展的教学竞赛活动详细记录情况。包括每次活动的具体安排、每节赛课的教案、课件、反思、评课以及获奖等第。

数学素材:有几百张美观大方的图片素材,便于老师们制作PPT课件。

校园门户网“学生频道”中的“快乐数学园”栏目已建有以下资源:数学故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知识的由来、数学童话故事等五十余篇;数学游戏:如认识时间游戏、认图形游戏等一百多个;生活数学:如有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可能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的数学日记等几十篇;

“数学沙龙”论坛中有数学老师平时交流讨论的帖子上百篇;“纺小数学教师快乐园”的博客群中链接了全体课题组教师的个人教学博客,同时设有“课题专栏”、“网上快讯”、“热门话题”等九个栏目的文章,而教师个人博客中的文章多的达上百篇,内容相当丰富。

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提供了最新的素材和便利的服务,也为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了教师个人博客。为了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他们的反思和不断交流中提高自己,总课题组要起有条件的实验老师,都必须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

“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是Weblog的简写,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它具有简单易用、即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

我们要求教师个人博客内容必须以教育活动、教育反思、教育叙事为主,基于博客平台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等,在进行知识梳理、实践思考的同时,实现思维互动、智慧共享,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课题组共有268人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数学教师的个人博客各具特色、个性十足。任意点击一位教师的个人博客,便会为里面精彩纷呈的内容所吸引和打动。如黄霞辉老师的博客中设有“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我的教学感悟”、“我的人生感悟”、“我与学生有约”以及“孩子的教育记事”等栏目,其中教学反思写得非常有深度,引人深思;米来老师则在她的博客中开设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日记和家庭教育等三大版块,其中家庭教育中的“家长俱乐部”点击率相当高,为许多家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师个人博客不但为老师自己建立了一个畅谈教学心得、抒发个人情怀的舞台,同时也真正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四)各子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吉首民族实验学校开展“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开发”研究。

他们从开展数学日记、故事、作文的问题研究入手,师生共同探究,在实践中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作文适时发挥作用,激活了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数学日记、故事、作文把语言文字和数学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生所讲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开拓了他们的思维,也让他们从中得到了思想教育,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得也更轻松更灵活了。

《学生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的开发研究》获得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湘潭育才学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学习体系,运用资源包优势,在网络中拓宽学习空间。

数学网页建设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正确引导,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鼠标点击,自由的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些内容是课本涉及不到,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在数学资源包内查找,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学生利用数学资源网的资源制作出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数学小报;有些学生还能制作自己的网页

实验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教学体系。数学资源网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为创造性教学提供时空准备。

在数学资源网中开发了资源,分类收集了教材分析、教材比较、教学设计,说课、教学反思、优秀课件等教学研究成果。在资源包信息支持下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再次备课,体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具有集体智慧的互补性,以集体的智慧保障个体的教学质量。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促使教师们多方面、全方位使用教学资源。

在资源库的支撑下,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展到课外教材、教室、学校并不只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与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

3、常德北正街小学开展了“数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建立并丰富完善了学校资源库。学校资源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已经形成包含1—6年级的全套数学电子教案和各册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自制课件100多个。学校教师共撰写博客近200篇,在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的过程中,省检查组专家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

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学校开展的“专题研讨”活动中,能遵循“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怎样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怎么样”的思路撰写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讨,注重积累资料,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开展的“读书荐文”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常规活动。“荐文”活动激发了学校教师的读书热情,也塑造了学校浓浓的书香氛围。

4、长沙市长塘里小学的实验教师积极开展多项活动,踊跃投稿,撰写的论文有多篇获奖。其中许智琼老师撰写的《注重过程教学 解决衔接难点》在《湖南教育》上发表;黄珏老师的《假日小队》在《数学实践活动与游戏》一书中出版。

建立专题网站,搭建数学教研的良好平台。开辟了“教师成长”和“课题研究”“学生空间”等专栏,建立了教师“博客群”,为数学教研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引导教师们在这个平台上学习、合作、交流、探讨,使课题研究日常化。

08年5月,总课题组在该校召开课题中期评估会。该校课题主持人向大会作了“长塘里小学数学专题网站建设”的经验介绍。

他们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校数学资源库中,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案例、课件等,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阅作为借鉴,很好地满足了老师们的教学需求。例如:在20##年课题组举办的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黄珏老师在准备赛课活动前就认真查阅了资源库中以及资源包中的相关内容,如案例、反思、课件等,然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了其他老师曾经上这一课时所做的课件,在活动中上出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的教学资源让我感觉“省时、省力、好用、高效”。

通过两年的利用研究,老师们深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但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5、长沙市四方坪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开发了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案例,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满精彩。

课题组的研究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课堂上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东西多了,课堂看起来更具活力。在长沙市第六届校本研训一体化中,邓小兰老师执教了《生活中的比》一课,组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学习资料研究比的含义,由于这习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了学习比的价值。

6、怀化铁路第一小学开展了“教学资源对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共编辑了各年级学生《数学日记选》12本。

7、铜铺街小学开展了“小学生活数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他们编写了1~5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举办数学手抄报比赛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发展了学习能力。形成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数学思想。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教师自行编写了一套数学习题集,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方便。学校网站、博客建设完备。

8、江华沱江一小开展了“生活化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开发了一至六年级数学开心周末练习集。数学学习不再应该是独立的、封闭的、机械的,它是灵活的、开放的。本课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全面开发生活中数学学习资源。

9、长沙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与探讨,不仅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也让老师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增强他们的现代教育意识。

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使该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已从教学手段扩展为新的教育环境,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实验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学校网站已建成,正在逐步完善中。

10、邵阳市向阳小学课题组以读书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目的,走“读书——教书——教研”之路,将“读书活动”服务于“教学实践”,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教育科学实践研究。几年来,课题组把校园网站当作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创设出有个性、有特色的网站。

11、长沙县星沙镇盼盼中心小学开展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形成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数学思想。

在研究中,创设了一个合作的,自信的,开放的课题组和教研组团体。每位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创作应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常德市育英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背景故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发出了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1-6年级相配套的《数学背景故事集》。开发出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和教师博客群。

13、长沙市育英学校开展了“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建立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校园资源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学习体系。运用资源库优势,在网络中拓宽学习空间;在网络中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推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增强主体意识。

14、郴州市六完小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先学习、思考、选择,再“拿来”,再修改,他们的经验是开发时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拿来。广泛收集素材,并以文件夹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素材以成品课件、PPT、图片、视频资源为主。第二阶段:整理。通过成品资源库作为基础,将老师们制作的大量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及搜集到的大量素材,以网络资源库的形式呈现。第三阶段,整合利用。将资源库的资源有效运用到课堂之中。

15、常德市金丹实验学校开展了数学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建立了数学信息资源库。我们依托校园网平台,丰富资源,共享资源,创造了全新的教研模式,开发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网上教学资源信息,倡导实现“团队互助,资源共享”。学校针对各学科主题教研,分步实施 “电子备课”,由部分教学骨干拓展到部分年级、学科,乃至全校每一位教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体知识构建的教学设计。

16、吉首市第五小学开展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数学教学提高”的研究。

他们走团队研修之路,切实加强教师的整体提升,课题组自主开发出课堂反思集锦、教学设计、试卷题库、教学点评集锦共10本,教学课件50多个。

17、长沙市浏正街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利用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

学校网站、博客:在学校的FTP互联网服务站点中开设了数学组专有的服务网站。在这个网站中,我们建立了数学资源库,把一到六年级的资源都上传到站点,并成为数学课题组学习交流的基地;

完成了3—6年级的配套作业练习设计的编写;建立了教研组与课题组合二为一的博客,把我们进行的各项教研和课题活动记录在博客上,课题组成员人人建立个人博客,并且把组内博客与教师的个人博客链接起来。

十一、课题成果的社会影响及效益

1、本课题主持人曾经多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研员会议,参加人教社、苏教社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在会议期间介绍我们课题研究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均获得较好评价。而直接作为子课题,参与由人教社课程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我们得到了张廷凯教授和张春莉教授的亲自指导和高度评价。

今年4月和8月,主持人到省教育厅分别向教师处廖湘生处长、基础教育处张晓春副处长汇报课题工作情况,当他们观看了课题成果教学资源光盘以后,非常高兴,两位领导都对我们的课题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课题实施三年多时间以来,总课题组一共举办了七次课题研讨会议,每个学期举行一次,每次会议子课题组都派人参加。大家共同研讨问题,培训老师,交流经验和心得。每次会议反响良好。

课题组40余所学校,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每个学期举办一次课题研讨开放活动,向全区县的老师开发。如北正街学校、湘纺小学、育才学校、民族实验学校、仰天湖小学、浏正街小学等等,参观他们的课题开放活动每次达三、四百人。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当地产生的良好的社会反响。

3、指导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课题主持人作为省级小学数学教研员,应该充分发挥教研网络的优势,集中精干力量开发出能够促进教学优化的资源产品。

本课题组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确立了“以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的基本原则,我们承诺: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全部免费的提供给小学教师使用。几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本课题曾经得到了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10000元的经费资助;得到了湖南省教科院10000元的经费资助;得到了香港“阅读·梦飞翔”慈善基金会,两次共计50000元人民币的经费捐款资助。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免费提供光盘正式书号,使得我们的课题成果才得以正式出版。

今年以来,我们一共印制了1600套《小学数学教学资源》DVD光盘,到目前为止,已经免费赠送出去了1485套。赠送出去的光盘,如果按照480元一套的市场价值计算,则达到了712800元;如果按照180元一套的最低定价计算,则市场价值达到了267300元。光盘赠送的情况如下:

(1)3月,在郴州举行的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大会”上,给全省各市州区县每个数学教研员赠送一套,共计140套;并且要求教研员向各个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宣传,发动他们自行复制。

(2)4月,在岳阳全省小学校长年会上,给每位校长赠送一套,共计300套;

(3)5月,课题组给每个子课题学校赠送一套,共计48套;同时要求每个子课题学校自行复制10套,赠送给相关友好学校使用。

(4)8月,课题组派专车,给湘西、怀化两市州各个县区的中心完小,每所学校赠送一套,共计810套(其中湘西360套,怀化450套);给益阳市南县的各个中心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40套;

(5)9月,给长沙市开福区的各个完全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52套;给长沙市天心区的各个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34套;给娄底市双峰县的各个中心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22套;给长沙市雨花区的各个完全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52套;

(6)10月,给益阳市资阳区的各个完全小学免费赠送一套,共计35套。

这些光盘送到老师手中,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欢迎,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二、问题探讨及下阶段打算

(一)本课题研究,有如下经验。

课题研究应该分段实施,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完成某一项任务。如我们在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首先集中开发共12册的数学教学资源包,等到教师的研究水平提高了,业务熟悉了,就及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对教学资源的应用上来,开展“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实践开发与理论研究并进。在开发资源包的同时,组织学习和研讨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等,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加强对课题自身的过程管理。平时的研讨、工作计划的安排实施、日常工作的督查、指导等更是必不可少的。疏于管理,就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

(二)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和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回顾起来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进行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个别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子课题主持人责任心欠缺,对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认识不足,所以每次的课题任务都是被动接受,有的甚至完不成任务。所以,上交的资源包内容太少,质量太差,而且制作资源包的水平也不高,这自然影响到我们整个全册的教学资源光盘的质量。就12册教学资源的质量来说,前面的6册比后面的质量要好。后面6册中,尚有个别的资源包有的内容较少,如课件、数学故事、实践活动等等。

第二,课题的理论探究相对较弱,撰写的论文大多停留在一般的经验体会上,少有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课题的理论探讨较多地只是梳理了国内外课程资源研究的一些观点和理念,虽然在“课堂文化创建”方面作了一些推演,但尚不成熟有待提升。

(三)下一阶段的打算

1、继续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一是督促全省各地各区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对各个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继续做好宣传发动,让他们自行复制光盘,给学校所有的数学老师使用;二是不断完善数学资源网站“现实数学工作室”建设,在年内把已经开发了的所有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中,供全省乃至全国的小学数学老师下载使用。

2、计划与我省使用苏教版地区的教研员和老师一起,参考利用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在两年内开发完成与苏教版教材配套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DVD光盘。供使用苏版教材哦老师使用。

3、继续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及有效理论教学探讨,组织编写完成《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概论》一书。继续研究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建设。

(本报告执笔人:黄泽成)

参考文献:

[1] 张廷凯,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4.

[2] 韩雪屏,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8.

[3] 刘良华, 有效教学论.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5.

[4] 吴刚平,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

[5] 教育部基教司,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研修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5] 余文森,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湖南: 湖南课程改革实验通讯,2005.5

[6] 小学数学小班教学录像光盘. 北京: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6.12.

[7] 黄泽成, 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案例赏析.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7.

[8] 郑毓信, 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与开放性. 北京:课程教材教法, 2007.7:28-32.

[9]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台北:黄炳煌译 民国70年

[10]廖哲勋,课程学. 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0.1.

[11]孙锦涛、刘卫华,课程计划.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2.

[12]宫建,小学数学课程知识选择优化的思考. 北京:课程.教材.教法,1993.12.

[13]钟启泉.吴刚平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5.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下课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把学生固定在知识世界里太关注学生对知识和学科的学习缺乏对学生生活世...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有效利用主题图优化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和村教育管理区和东小学##一、研究背景打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里面有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这…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龙门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一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明...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小学二年级数学如何把口算与笔算综合运用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现存问题及研究意义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学生必须经历口算到笔算的过渡阶段但是笔算是基于口算的基础才能够开展的二年级...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题研究报告数学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1生活理念构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大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4锤炼了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队伍二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lt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研究gt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是县级一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xx年5月启动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20xx年11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xx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实验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

小学数学计算策略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富民县永定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现状分析: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7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发布人员金灵芝发布部门杜桥镇中心校发布时间20xx102073341浏览次数159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禹城市市中办明德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