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报告

时间:2024.4.21

论语读书报告

摘 要:《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精炼,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比如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理想与人生。不仅如此,该书中许多言论流传至今,并成为让现代人们所崇尚的做人准则。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直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关键字:论语; 做人;教育;为政;礼仪

Abstrac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form of quotations,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 recorded the words and deeds. Argue explain profound theories in simple language, the language concise, powerful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pre-Qin prose creation, development, a faction. As a Confucian classic,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relates to many aspects of human life. For example, the ways of the world, the gentleman, friends, the ideal and the life. Not only that, this book many comments spread so far, and make modern people are advocating life criteria.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Dynasty Dong Zhongshu deposed 100,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the core works of Confucianism and one of the official orthodoxy, ruled China thought circle for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there are few works lik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ong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ancients said: "part of the Analects to rule the world". Status can be see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ancient rulers in mind.

Key wor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ife; education; politics; etiquette

1

于丹教授在谈她读论语得到的体会说:“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他就是这么一本语录。”[1]

读过《论语》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离圣人其实并不遥远,甚至我们可以看见他脸上熠熠闪光的笑容。当然我的理解有限。重点也看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人的道理

(一)怎样做一个君子

学生问孔子君子道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也就说只有我们的更仁厚、更清醒智慧、更勇敢,我们的忧惑惧自然就会少一些。这也是孔夫子给我们讲的一个修身之道。

每个人都想成为君子,那么如何成为君子?孔夫子也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子曰:“君子于敏于行,而讷于言。”(《里仁》)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而且说话的时候要谨慎。我们现在常常流行言多必失,有时候真的是祸从口出,我们在说话之前应该三思,自己的话是否伤害到别人。这个给我有很大的启发,人际交往中的确要注意这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君子见到好的事情就要和他看齐,而见到不好的事情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过错。这个反省自我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反省自己每天做了些什么,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这样才能进步。

很多道理都是朴素的、浅显的,但是确实要做起来确实艰难的。我们可能达不到圣人所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以一个高目标来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才能一直往高出走。

(二)怎样做一个有仁德的人

关于“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我们必须学会这些行为规范,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敬兄长,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还以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 2

颂。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回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欺侮,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可以谓之仁也。当然,这个对于我来说有些困难,没有做到宽厚,我尽自己最大努力。

(三)怎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什么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的确如此,如果对父母连尊重都没有了,那还是孝顺吗?想一想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能够做到尊敬,父母老了,有些思想和想法也许跟我们不一样了,隔阂也有了,我们能不能够做到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考虑,他们一心都是为了我们好。孔子说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难吗?不然?孝是不违背礼节,让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赡养父母,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能够成为父母的依靠。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现父母的身影,也许我做得不够那么好,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做好。

二、学习和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的态度

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我觉得自己这一点算是做到了,只要我遇到困难,不管是不是比我 3

强,我都乐于向他们问问题。

同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学是为了求知,知是由学而得,要知得多知的全知的真,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孔丘曾对子路说;“由,诲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强为知以为知,这才是真正的智慧。[2]

(二)学习的方法

孔子说要常“温故而知新”的确,每一次的学习,我们领悟到东西都不同,比如一本书,我们读第三遍的时候更能接近作者的思想,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学:学生得自书本与老师,如果不能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不但容易忘记而且无法应用于生活上,思:沉思事物的道理,如果所依据是自己有限的经验与观察,就无法找出连贯的系统而难免觉得茫然。[3]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有时候感觉自己读的书也不少,可面对一些问题还是想不明白,的确,我有时候读书只注重了读书这个乐趣,而没有去思考,所以就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没有融会贯通。同时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三、为政和礼的方面

(一)为政的态度

子曰:“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说明了用德行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虽然我国现在是依法治国,但是我们也是非常重视道德的。有时候道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

这个“为政以德”的思想,是孔老夫子为政的核心理念。孔老夫子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就说,如果一个人在为政中坚持德为主,德为先的原则,那么他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那样,它自己不动,天上的星星就会围绕着它转。孔子在这里强调,如果你“为政以德”,你就会得到你的臣下,你的部属,你的人民的拥护。如果你是学生干部,你这样做,处事公正,坚持原则;你才会在学生 4

当中有威信,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那是当学生干部的,凡是威信高的,大都是正派的同学,也许他学习不一定怎么样好,家庭条件不一定怎么样好,他在其他的方面可能都不大行,但他威信高。为什么呢?他正派,他公正,他在当干部的过程中,他的品德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以德服人。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班长,有的书记,学习只是中等,但他在班里的威信特别高,能够一呼百应,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在处理班级事物的时候,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得到同学们的拥护。

(二)何为礼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的确,礼并不仅仅只是在说玉帛这些东西,我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应该是彬彬有礼的,蒙培元先生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是形容‘仁’和‘礼’关系的最好说明,仁是质朴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部表现,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仁人君子。[4]”但是现在的物欲横流的社会,礼已经被束之高阁,只有形式上,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的心意,那用礼做什么呢?用乐做什么呢?比如现在各重礼仪活动,搞得特别奢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你搞各种礼仪活动中,真正把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爱表达出来就可以。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那种表面的,那种豪华的场面,豪华的形式。礼仪注重的应该是内心,注重真实的情感,而不是一种表面形式,我们应该用行动来表现。

《论语》在古代中国是一部关键性的作品。《后汉书·赵典传》注引《谢承书》曰:“典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艺术”,清全祖望《经史问答》解释说“七经者,盖六经之外,加《论语》”。周予同认为,《论语》和《孝经》是在汉武帝之后开始逐渐升格的[5]。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总之读论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能够与孔子为友,更是一件乐事,有时间就去读一读《论语》吧,体会论 5

语散发的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01:5.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3:40.

[3] 傅佩荣.我读《论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1:29-30.

[4] 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1:65.

[5]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01:23. 6


第二篇:关于阅读《论语》“忠恕之道“读书报告


《论语百则》读书报告

——关于“忠恕之道”的心得体会

引言

初次学习《论语十则》是读小学时候的事了,想起当时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即便对孔子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心里已经对孔子产生敬畏之情。这次的中国教育史,再次拾起《论语百则》的时候,才发现《论语》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孔子与他人的对话,其内地里含有很深刻的意义。并且,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当今有很多人批判儒家学说,但是《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我想我遇到什么苦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两句《论语》中的话,勉励自己。

由于对此书里面的关于“忠”与“恕”颇为感兴趣,并且之前对“忠恕”并没有很深刻的感想,品读过《论语百则》后,对“忠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所以此次读书报告,我主要是针对《论语百则》里面“忠”与“恕”发表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社会、人文、作者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当时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兴起。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内容概括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关于“学”、“德”、“仁”、“孝”、“君子”、“中庸”等方面内容的阐述,体现孔子的思想。

拓展性讨论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现在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心中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唯一不变的是“忠恕之道”。《论语》全文对于“忠恕之道”的相关阐述不多,但是“忠恕”是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孔子治学、立身、教学的原则,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的伦理与哲学范畴。

何为“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冯大建编 《论语百则》 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p108)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知识、行动、忠诚、信实。由此可见,“忠”的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忠”,即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进而我们可以发现,“忠”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人对事尽心尽力,更是表现在我们要对得起自己,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说,我们要严以律己,对待自己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消除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忠”。

何为“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p195)这句话就是对“恕”最简单最有效的解释。“恕”是伟大的美德之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以宽容之心待人,才能够实现“恕”。每个人心中都害怕难过,贪婪,嘲讽,欺骗,伤害等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心,照顾,疼爱,守护,因此每个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将对方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待他人时的态度。而且,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恕”的价值,那么人们在生活中就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

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p110)这是“恕”的具体表现之一,人家打扮地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干净的一面,而不应当死盯着他的过去,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他人进步、优秀的地方,不应只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家总会因为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而否决一个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人的优点,这是大家的通病之一啊。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是其内地里蕴含的道理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可见,“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如何“忠”

然而,如果我们一心忠诚待人,但是我们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坚持的“忠”还有意义吗?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不用发愁的是,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尽忠的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安身立命的那个本事吗?如果有那个本事,早晚会有你的位子。也不用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要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去了解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一片忠诚无人赏识,只要真正做到“忠”,并且自己有本事,定会成功的。

如何“恕”?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p171)孔子一直提倡“恕”的精神,但是“恕”并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博爱,而是有一定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直”,即正直,实事求是的态度。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并且改正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怨恨是没道理的,是充满恶意的,就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应一味以后退来避免矛盾,一味以善良来感化怨恨。所以可以看出,“恕”并不是无条件的宽容,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其中正包含着孔子的“中庸”思想啊。的确,我们生活不能够只是一味地退让,不能一味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敌人,而应以“直”为前提,判断他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

程度地真正履行“恕”。诚然,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这样子,我们不能够一味地退让,更不能够一味地宽恕他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原则与标准,一旦越过此准则,我们也不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人。

“忠”“恕”统一

然而,“恕”乃“仁”道之消极表现,宋代朱熹在《四书五经》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我们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忠;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就是恕。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方面,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方面。两方面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之所好恶为基点,推己而及人之所好恶。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就叫“能近取譬”,将心比心,推心置腹,是实行仁德的便捷途径。可见,“忠”、“恕”并非可以割裂开来的,二者是统一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可见“忠”与“恕”乃“一”道,只有把“忠”与“恕”统一起来,才能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仁道。就像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既要做到对得起自己,尽心尽力,又要做到宽容待人,即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忠恕”,才能发挥“忠恕”蕴含的道理。

“忠”“恕”关系

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何只是反思自己为人是否不忠呢,为何没有是否不恕呢?难道我们一日三省吾身,只需要问自己是否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吗?“忠恕”乃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此处并没“为人谋而不恕乎”,而只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因为“忠”包含有“恕”的含义吗?那么“忠”与“恕”的实质关系是什么,“忠”包含“恕”?“恕”包含“忠”?“恕”是“忠”的基础?“忠”与“恕”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评价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其中所蕴含的许多道理往往容易为大家所忽略,然而当我阅读起《论语》的时候,会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因为《论语》运用的是平时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并且能够从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方法等,因此仔细品读《论语》时,的确有种幡然大悟的感觉。

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现代不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永不消退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

结语

《论语》里面包含的意义实为很深,并非一篇读书报告所能涵盖的,因此我只选取了其中的“忠恕之道”发表个人心得体会。

以上为我的浅见,是我在阅读过《论语百则》后的一些看法,只因阅读这本著作的确让我打开眼界,让我明白更多关于教育的道理,反省自我,相信这对于我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一两句里面的经典,必定会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注释

冯大建编:《论语百则》,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孙培青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栏目音像制品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更多相关推荐:
论语读书报告

1关于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四十岁开始办学直至七十三岁去世...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而论语也可算作是儒学的精髓部分了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

论语读书报告 (2)

我读论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同一种独特文化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不可能延续五千年而作为一本中国传世经典丛书论语内容涵盖了...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学号姓名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初中高中都有相关的课程学习但终究只停留在浅尝辄止拾人牙慧的阶段所获有限而零碎现拜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经典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收获总体来说以前...

论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20xx825衡一书名论语二著者孔子三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一论语获得的评价1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赞到2如果人类要再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xx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宣言3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宋代人黎靖德说道4四...

论语读书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走近论语聆听流淌两千五百年的智慧20xx年5月2日走近论语聆听流淌两千五百年的智慧命基10210110226薛忠慧摘要孔子思想中意蕴精深的哲学观散见于论语及中庸等著作的许多言论和主张中尽管尚未形成一...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之我见一孔子及其作品论语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背后是尊称为圣人他的思想是我国精神文化的根基孔子一生命途多舛他曾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又说自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少时在实践中经受了许多磨砺他熟读通晓诗书...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

论语译注读书报告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熏陶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

读论语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一书名论语人类思想皇冠上的璀璨宝石二著者孔子三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

《论语新解》读书报告

翻译学院李倩萱14308186论语与君子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北宋政治家赵普称临死时对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论语是一本...

原创《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张彦华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精炼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不仅如此...

论语读书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