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观课评课

时间:2024.4.20

高中物理观课评课

通过观课,我受益匪浅。首先领略到教师各有各的精彩和独到之处,最重要的的是从课堂里学到了很多的教学手段,要让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下面是我对观课的一点感受:

第一在新课引入上要下功夫。这几节课的引入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各有千秋,值得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会使学生对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像很多常见的方法: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实验引入;讲故事引入;设置悬疑引入等等。总之,在不同的章节中可能会有一种最适合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恰当的选择。

第二合理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趣地营造教学情境,但要适时、适当、适度。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

第三永远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第一位。老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学习的角色。现在的教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中,老师也不能只做放映员的工作,而是借助更多的教具,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一堂成功的课,应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老师适时的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向这些教师学习,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现代化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观课报告

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是一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如何采用类比的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本次课通过采用诱导探究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要求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还掌握了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采用类比的教学手段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化渗透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中。这节课经过教师课下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教学课堂的导入,是一节课的起点,好的起点则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从教学设计上看,这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教学手段将让物理靠近生活,让物理走进生活的基本理念。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在探究状态下学习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落实了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课堂教学来看,老师很好地驾驭了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渗透物理思维和方法。再次体现了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课堂内容严谨丰富充实,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的亮点很多,比如教师重视实验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情况下,授课教师重视实验探究,备课过程中教师有随机创设教学探究和实验探究的动机,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实验情景,设计探究过程,通过探究性实验研究,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物理知识解决方法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通过合理的搭建台阶引导,结合小组合作来完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入和感受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过程,体会研究方法,使学生确立科学的态度,形成实事求是的品质,养成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通过对实验数据处理过程,感受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认识由实验归纳到总结物理规律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探究实验在教法上易采用引导探究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参与探究来获取知识的习惯。在这节课中,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课本、多媒体课件、实验、黑板。以课本是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运用多媒体总结规律。 充分运用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思考、总结,再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将探究学习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实验设计、探究、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合作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与学生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联系紧密,有一定的综合性。在编排思路上,教材注意从宏观现象入手,建立及其移动等微观视角,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原理。在呈现形式上,教材设计了“探究”和“思考与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主要因素,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各有收获。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对于本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新颖:   

 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组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有效学生评价研究


高中物理新课程有效学生评价研究

广州市第xx中学 张xx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整合物理科学的认识论价值、方法论价值和人文价值,重新界定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评价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与调控功能,新课程的多元价值能否实现,新课程的多元发展目标能否最终落实,不仅需要通过学生评价来检验,更需要通过学生评价来促进和保障。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一种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是一种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学生评价。

一、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不是长官意志,更不是空穴来风,它源于各种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认知理论,其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①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②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③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以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特殊性,学习者个人先前经验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发展性学生评价将评价过程也视为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学生评价中学校与教师是“裁判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对同学的评价;二是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与被评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商,力争做到评价结论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的统一认识。

另外,根据知识的情境性和建构知识的情境性与社会性,发展性学生评价认为评价也应该有一个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应该在活动中、在任务中、在合作中评价学生。

2.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发表了《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立即在美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并获得广泛好评。20多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对于智力问题长期讨论的背景下,加德纳首先提出了关于智力的定义,他认为:[2] “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智力不能独立于实际生活环境,离开环境,抽象、孤立地谈论智力是毫无意义的;第二,智力必须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或制作产品来表现;第三,智力与创新密切相关,可以认为创新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这些智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运用,以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人在这七种智力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能领域,在这个类型的智能活动中会表现更好。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发展性学生评价认为,传统的学生评价通常采取纸笔测验方式,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智能状况,要想准确、全面、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必须多元。其次,发展性学生评价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认为采取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分数或等级,而是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提供有关学生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的信息,以此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制订个性化发展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朝着个性化发展目标前进。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要全面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决定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生评价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要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多种内容。

①知识与技能

要关注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以及物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关注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以及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思想和观点的了解。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测验和考试命题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要研究并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开放性试题,不要过多地考查记忆性内容,不要在枝节问题上纠缠。故意设置误区,诱导学生犯错误的作法,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没有帮助,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②过程与方法

重点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应用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要客观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在理论学习、物理实验、小论文、小制作和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现状与进步,注意观察,做出记录,并和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了解学生内心活动的变化,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问题的认识,记录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关注程度,以促进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就已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多元化,要求评价方法要多样化。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极其复杂,受多种因素制约,加之各种评价技术和手段都存在局限性,使得任何一种学生评价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在传统的物理课程学生评价中,大多采用纸笔测验,使学生的真实情况得不到全面反映,严重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例如纸笔考试这种量化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保证知识的覆盖面以及深入程度,就比较适合于用来检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就必须在具体的实验操作和具体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进行。

目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小组讨论、作品展示、专题作业、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被不断开发,由于它们可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而受到欢迎,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对于重视实验、强调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来说,它们也是非常好的学生评价方法,在实践要特别重视它们的使用。

3.将学生评价融入整个学习过程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鼓励,更需要过程,学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提高的。

基于这种认识,高中物理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将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地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定期的正式评价如单元考试、表现性评价和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判断学生当前的状况,并通过前后资料的分析与比较,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使评价成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当学生意识并深刻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每一步都在被关注、被评价时,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朝着目标努力。

4.倡导学生参与评价全过程

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强调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作法,鼓励并要求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说过:[3]只有学习者能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的学习真正负责任。所以,从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开始,就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当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要被评价的,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学习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他就能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朝着目标前进。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时,学生必须事先知道评价的项目与要求,如操作步骤是否科学、规范,记录数据是否实事求是,实验失败时能否在分析原因之后再做,实验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有不畏困难的精神,能否正确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会不会撰写实验报告等等,这些评价项目与要求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要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只有知道了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朝着这些方向努力。

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不断地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愿望与需要,体会他们的情感与经历,在师生之间构筑一种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友好合作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评价中来,配合教师收集、整理评价资料,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将现在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进行比较,促使学生结合老师、同学、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找出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自觉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同学之间的互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沟通与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与共同提高。对于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收集、分析和整理评价信息,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评价能力。

5.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智力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方面。

高中物理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转变“一刀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的观念与作法。教学要“因材施教”,评价同样要因人而异,要“因材施评”,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其它长处,或者他们动手能力强,或者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教师要处处留心,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异或较好的学生,当然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为他们进一步提高和脱颖而出铺平道路,但也不能“一好百好”而看不到他们的缺点,要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逐步完善人格,健全心理。总之,要通过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个性化发展目标,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物理实验、科学制作、社会调查等方面或某一方面有比较突出的发展。

三、收集学生评价信息的方法

收集学生评价信息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评价方法。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要求我们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涉及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评价内容的拓展要求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因为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既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又存在缺陷与局限性,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才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状况与水平,才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发展潜能,最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评价的正面导向功能、激励与改进功能、教育与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测验法

测验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考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受试者完成规定的操作项目,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在世界各国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于考试这种手段的把握,基本上呈现出小学阶段较宽松、初中阶段略有扳紧,但高中阶段却相对绷紧的趋势。例如,在瑞典,学生进入七年级以后才偶而使用正规的考试方法来评价学生,但在高中阶段,重视采用正规的考试方法,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进行严格的考试,以便给高中生发放可以作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主要依据的高中毕业证书;在澳大利亚,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近几年来地方政府也拧紧了考试这根“弦”,要求中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恰当运用考试评价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俄联邦各个独联体国家,学生上了中学,尤其是临近中学毕业时,需要参加由地方教育部门举行的较严格的统一考试;在美国,政府高官直至总统本人,从老布什到克林顿再到小布什,都十分关心考试评价制度的建立,其共同特点都是欲在中学阶段建立更为严格的考试评价制度,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在我国,学校教育一贯重视并集中学习那些具体的、便于考试测量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国的学生在国际性学科竞赛中常常有绝佳和惊人的表现,令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包括英美等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羡慕和称赞,这说明我国重视“三基”教学和考试制度也是存在优势的[4]。

在我们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的今天,大量的新的评价方法不断涌现,我们要切忌一味地为了追求“新”、赶时髦而排斥考试的作法,为保证高中教育的质量,考试仍然是一种有效而且重要的评价学生的方式。但是,新课程的考试必须对传统考试进行改革,我们可以考虑从考试命题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式以及考试的形式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首先,可以尝试改变传统考试的题型。传统的高中物理考试通常分为纸笔考试和实验考查,纸笔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打破这种传统的题型编排,尝试将试卷分成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拓展、调查与分析、设计与创新等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要求,涵盖填空、选择或解释、论述、计算、设计实验等题型。也可以针对同一课程内容,设计几套试题,每套试题各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以考查知识技能为主,有的以考查实验探究为主,有的以考查理论分析为主,有的以考查设计与创新为主等等,让学生选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但是要特别注意每套试卷的难易程度最好保持一致或相当,以避免学生避难就易,致使这种安排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其次,改革考试命题的内容。传统的物理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以及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试题的内容与情境常常与实际生活脱节。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命题要注意联系实际,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要注重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比如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与分析实验的能力、评价能力、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有时是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和情境性,题目中的物理情境要有实际的意义,避免故意编造。有些试题编制人员喜欢故意设置误区或者挖空心思杜撰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难题、偏题和怪题,似乎这样做才能显示其思想的“深刻性”,这种作法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十分有害。

近几年来,一类面孔全新的“信息题”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类题目叙述很长,包含大量的新名词、新术语、新公式常数,内容、情景是课程里没有的,往往取材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或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需要学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学习,接受新信息,再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物理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问题。例如:[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宇宙飞船感应装置拍摄了几百幅地球大气外层的紫外线摄影图像。科学家们审视这些图像,发现大气外层有很多黑洞。两位物理学家就这些大气洞的起源展开讨论。

物理学家1: 这些洞是由太阳系的其他地方进入地球大气外层的大量.彗星所造成的。.彗星主要由冰组成,加入大气层后汽化,形成水汽云。水汽云吸收了来自太阳系的紫外线光,紫外线光自地球发射回宇宙飞船的感应器,产生了在摄影图像上可见的黑洞。由电子噪声和其他随机过程引起黑洞,每200幅图像中约有一幅。1000幅中会有一幅可见的黑洞。其他的科学家已探测到,离地表80公里处大气层极为干燥区域,水汽“喷发”(水汽量的迅速升降)会持续约20分钟。

物理学家2: 黑洞不是自然现象,实际上是由几种电子噪声所组成的。宇宙射线会与宇宙飞船上的数据系统产生相互作用,致使平均每800个像素(图像中的小方图素)中有1个是暗的。由感应装置收集到的电子数据,在被传送到地面之前一直贮存在宇宙飞船里。接受装置附近的闪电和其他电子噪声源会干扰传送,致使地面的计算机把图像的某些部分解释为黑洞。此外,在中或低空(高度)摄到的图像中也有单个的暗像素,且散布在图像的四处。如果黑洞是由.彗星蒸发而引起的自然现象,在这些高度应能看到几个相邻的暗像素,但这在图像中并不能找到。

问题1.如果物学家1是正确的,那么,.彗星越大:

A.黑洞出现的次数越少。 C.黑洞尺寸越大。

B.黑洞出现的次数越多。 D.黑洞尺寸越小。

2.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小.彗星由冰转化为水汽的原因是:

A..彗星间的碰撞 C.闪电引起的化学反应

B.大阳光落在.彗星表面。 D.大气层和.彗星间的磨擦

3.根据物理学家1提供的信息,水汽喷发:

A.比.彗星 小。 C.时间不长。

B.能透过阳光。 D.在地表形成。

4.如果物理学家2是正确的,就图像中黑洞分布而言,下面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A.在雷雨天拍摄的图像中,有更多可见的黑洞。

B.在雷雨天拍摄的图像中,可见的黑洞很少。

C.无论是下雨还是天晴,黑洞的数量一样多。

D.将接受器与其他电子部件隔绝,会增加黑洞的数量。

5.下面哪个陈述有助于支持物理学家2的观点?

A.彗星的冰比水汽密度大。

B.在接收站过滤电子噪声会减少图像中黑洞的数量。

C.在接收站过滤电子噪声会增加图像中黑洞的数量。

D.宇宙飞船传送器的指向经常偏离地球。

6.下列哪个陈述支持物理学家1的观点?

A.地面望远镜观察到.彗星进入大气层。

B.在雷雨天接收站不能收集数据。

C.大气洞出现在所有图像的同一位置。

D.在图像中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明亮的像素。

7.下面哪一种解释也可说明图像中出现黑洞?

A.未预料到的日食。 C.将电子数据转换成可视图像时出错。

B.金星上的电暴。 D.地球大气层稀薄程度一致。

这类题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的这一道题,是在美国的物理课程中,很多知名的教育专家和教师都提倡使用的一种被称之为“广涉及问题(context-rich problem)”的题型:[6]

你到旧金山去看朋友时,决定驾车绕城而行。当你拐一个弯时,发现前面是一个急上坡。突然,一个小男孩追逐着一个球跑到车前。你急刹车,车轮与地面摩擦尖叫着在马路上划出15m长的印子后停住,幸好没有撞到孩子。孩子若无其事地跑开了。路边目睹了这全过程的一位警察向你走来,在你惊魂未定时递过来一张超速罚款单,并指出这条路的最高速度限制在61km/h之内。当你回过神来后,对当时的状态作了详细的估算:估计路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0°,从随身带的书本中查出轮胎和这种路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80,动摩擦因数为0.60。接着又从汽车说明书上查出汽车的质量为1570kg,你的体重为60kg,目击者告诉你小孩子重28kg,并用了约3.0s时间跑过了4.6m宽的马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否到法庭为你作无过失上诉?

广涉及问题与传统的物理问题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特点:①更加强调与教学内容相关专业的有机结合,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相关性知识可能提供解题需要的信息和条件,重要的是,还可能使一些学生对相关的专业有初步了解并产生兴趣,由此继续深入地进行探讨钻研,日后在这方面有所造就。②强调与人文科学和社会上流行文化的联系与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形成自我保护意识。③在用语方面让人有亲切感,缩小和真实问题间的差别。物理问题都应该提供真实的物理环境,让学生从中学习、锻炼,检验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除或缓解学生对物理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

广大物理教师与其他试卷编制人员要博览群书,关注与物理课程内容有关的自然现象、生活问题、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努力设计、研究和开发此类题型。

再次,改革考试的形式。传统的考试多是在庄严肃穆的考试环境中的闭卷考试。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考试可以尝试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起来,还可以采用辩论、答辩、提交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论文或制作等灵活多样、更具开放性的考试形式。无论采用哪种考试形式,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根据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不顾实际情况。

最后,再来谈谈考试命题的质量问题。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的专业训练,造成我国大多数教师在考试与命题时带有极大的随意性,随处可见所编的试题违背了教育测量与评价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用不恰当的语言描述试题,或用难懂的的词语故意提高试题的难度,或杜撰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难题、怪题和偏题;再如,有些填空题题目在一句话中会安排3到4个空格,在逻辑上、思维上给学生造成困难,或者选择题的选项设计有很强的提示作用等等。所以,学习一些有关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了解填空题、选择题、论述题等考试题型的编制原则,对于广大物理教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观察法

由于高中物理新课程目标的拓展,单纯的考试不再能胜任学生评价的所有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反应,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价值观念等等,都是考试所不能检测出来的,需要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来收集有关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状况的信息。

观察法是指评价者根据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的或零散的、连续的或间断的观察,并做出具体而详实的记录,从而全面、准确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7]。在物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在物理实验中的操作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流露与表现等等都有赖于观察。

应用观察法收集学生评价信息时,需要事先界定所要观察的项目,设计好观察表格,以便系统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可设计如下表格:

表一: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8]

学生姓名: 时间:

观察项目

评分等级

评分规则

1

2

3

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观察演示实验)

1.不认真

2.一般

3.认真

不习积极性(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并询问、参与讨论与交流等)

1.不积极

2.一般

3.积极

是否敢于质疑(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1.很少

2.一般

3.经常

是否善于与人合作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1.不善于

2.一般

3.善于

思维的逻辑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1.不强

2.一般

3.强

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1.很少

2.一般

3.能

再如,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可设计如下的记录表格:

表二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记录表

观察项目

评分等级

完全正确

几乎完全正确

错误较少

错误很多

选择适当的仪器

迅速而正确地安装仪器

按要求操作

真实、准确地记录数据

使用仪器时遵循安全规则

清洁仪器并将仪器适当归位

记录表格通常包括观察项目、评分等级和评分规则。一般说来,每一个观察项目的评分等级最好不少于3个,也不要多于5个,太少,会没有区分度;太多,则易造成混乱。评分等级可以采用数字式的,但对数字要作说明,如表一;也可用描述性的词语或短句,如表二。

观察记录既可采用表格的形式,也可采用其他形式。例如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可设计如下观察记录表。

1.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

从不 很少 偶尔 经常 总是

2.在讨论中的发言与主题相关的程度

从不 很少 偶尔 经常 总是

说明:把观察到的表现在水平线上相应的位置画“√”或“×”。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根据评价的目的,拟定调查项目,通过询问、发问卷或研究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式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与观察法相比,调查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研究者可以在事后或他人处获得有关学生“过去”的信息,在空间上,评价者不一定要身临其境,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在广泛的范围内采集信息[5]。调查法可采用调查表、调查问卷等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访谈、座谈等谈话形式,访谈与座谈也要事先明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以避免盲目性。

例: 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价值观评价问卷[4]

指导语:本问卷共有11个选择题,各题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你的选择只表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任何选择都是正确的。请按照你的真实想法做出选择。谢谢你的合作。

1.生活中你经常碰到有关科学技术的新闻和话题,对这些新闻和话题,你注意吗?( )

A.经常注意。 B.偶尔注意。 C.从不注意。

2.有三本书,一本是科普读物,一本是文艺小说,一本是人物传记,让你选择其中一本,你会选择( )

A.科普读物。 B.文艺小说。 C.人物传记。

3.有人认为读书虽苦,但苦中有乐。假如你同意这一观点,那么你认为读书的乐趣在于( )

A.增长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B.可为今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C.可以知道许多有趣的事情。

4.首次在报刊上看到“克隆技术”、“厄尔尼诺现象”、“OM竞赛”之类的新名词时,你总是( )

A.先睹为快。 B.按报纸的先后顺序一页页读下去。

C.最后每一题目都看了,再翻过来看它们。

5.假如你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如果你向亲友寄20封同样内容的信,你就一定会交好运,如考上大学、升官、发财等,否则就会灾星来临 ,你会( )

A.按信中说的照办。 B.认为这是迷信活动,一笑置之。

C.不但自己不信,还叫别人也不要相信这一套。

6.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否能够引起你的兴趣,并很想弄懂其中的道理,例如,晴空为何是蓝色的,用电高峰时灯光为什么会变暗等。( )

A.常常。 B.有时。 C.从来不。

7.你在做物理实验时,如果实验失败,再重复实验将花费很多时间,甚至可能被教师发现而遭批评,你的做法会是( )

A.抄别人的实验结果。 B.把失败的实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C.重复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

8.小明经常花费大量休息时间在家里研制航天模型,有时候还搞点小发明,你认为他的行为( )

A.只是为了参加有关比赛。 B.因为小明对这方面有兴趣。

C.是热衷于探索未知世界。

9.暑假里学校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报名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

A.旅游小组。 B.影评小组。 C.科技小组。

10.你对参与科技活动的想法是( )。

A.要看具体项目,有的有兴趣,有的没兴趣。

B.觉得奥秘无穷,可从中获得很多知识,因此有机会就参加。

C.虽然较感兴趣,但觉得太浪费时间,怕影响学习。

11.在你看来,总体上讲科学技术是( )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差不多。

问卷也可设计成开放式问题。例如:

1.对于物理课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

2.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对此,你有何看法?

3.你认为进行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活动有何意义?是在浪费时间吗?

4.在日常生活中,你留意过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或与物理有关的生活问题、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吗?留意过哪些现象或问题?作过进一步研究吗?有什么收获?

对于学生的情意学习目标,如诚实、习惯、态度、价值观念等,在评价时,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不愿如实回答,一方面,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说明问卷的意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认真、如实地作答;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观察法来进行评价。

由于我国传统教师教育的绝大部分专业缺乏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课程,造成绝大多数教师不了解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大多数教师除了用考试评价学生外,不知道还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更不用说如何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客观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如何了解学生的发展潜能等,因而从根本上也就无法将因材施教有效地贯彻到教育教学行动中去。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广大物理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评价对学生的深刻影响,而且也需要提高学生评价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做出负责任的评价。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生评价中,收集学生评价信息的方法,除了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之外,还有两种评价方法,一个是表现性评价,另一个是学生成长记录评价。这两种方法,由于其内涵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特点,在我国大力推进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大力倡导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今天,是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生评价中必须要用的方法。

四、 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操作程序

从操作层面来看,实施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目标的重新界定,必然带来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变化。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彻底打破一直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链条”式的课程结构,改以模块的形式重新组织了新的课程内容。高中物理新课程由12个模块组成,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大类,每一个模块都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若干特定主题,整合物理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等相关内容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模块中的每一个主题都包括“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两部分。

例如,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下设三个主题: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下面以“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这一主题加以说明:

例:主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1.内容标准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例1 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

例2 估测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活动建议

(1)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实际弹道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2)调查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或铁路拐弯处两条铁轨的高度差异。

从上例可以看出,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使用具有操作性的动词,将教育目标外显行为化,使课程内容与教育期望成为可以测量和观察到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使教师对于学生要达到的学力表现和行为表现,十分清楚明了,既十分有利于教育和学习,又十分有利于进行评价,所以,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我们确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广大物理教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标准,针对每一个主题,制定出既符合新课程要求又切实可行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2.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

新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测验法之外,更加强调使用观察法、调查法以及表现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方法。因为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所以选择评价方法时要遵循匹配性原则。例如,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时,就必须采用观察法,而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理解实验原理、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能力时,则可用考试或表现性评价。只有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之间达成良好的匹配时,评价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收集评价信息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对于每一个课程主题,要综合运用上面提到的各种评价方法,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需要设计不同的评价工具。考试要编制试卷,观察法要设计观察记录表,调查法则需要有调查问卷、访谈或座谈记录表。有的评价方法,如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特别强调学生自评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这些来自不同主体的评价既可以设计在一张评价表上,也可以用不同的评价表分开设计。设计科学而恰当的评价工具是保证评价信息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3.收集、分析和处理评价信息

收集评价信息是实施评价的重要环节,信息收集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为了确保学生评价的有效性,收集学生评价信息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7]①信息的全面性。收集到的评价信息应该是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所规定范围内的全部信息,不能有任何方面的缺漏;②信息的准确性。在众多的反映评价对象状况的信息中,要收集到反映本质的信息;③信息的真实性。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要与评价对象的实际状态相一致,要避免评价信息失真;④信息的足量性。实践表明,只收集一次评价信息就想得到正确的评价结论是不可能的,必须多次收集。

学生评价信息,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考试卷、问卷调查表、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报告、科技论文、小制作或小发明等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的分数、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的评价等,有时甚至包括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关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这些评价和信息必须记录在相应的原始资料上或附录在原始资料的后面。

4.解释、反馈评价结论

解释评价结论,才能赋予评价结论以应有的意义。例如,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通常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的解释:一是学生个体达到目标的程度,最好分别说明学生在知识技能的了解、认识、理解与应用四个水平层次上的分项得分;二是与他人相比,学生个体程度如何;三是学生进步情况如何,也必须指明是在哪一个具体方面有所进步。这样,不仅各方面都可以得到他们所关心的和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克服或缩小它们各自独立存在时的缺陷。采用各种质性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论更是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加以解释。

对于评价结论,发展性学生评价不只关注评价结论的准确、公正,更强调评价结论的反馈,强调评价结论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的促进作用。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收集的评价信息,反映的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不同侧面,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比的,所以不宜按某种权重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合并,不宜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或等级。要通过仔细分析收集到的各类评价信息,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研究、设计制作、理论研究或社会调查与实践中的某个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于学生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要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反馈评价结论时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反馈要及时。一次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尽快地把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因为评价本身具有激励作用,学生在得到评价结论后,一般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反思。如果反馈不及时,学生就不能及时获得关于自己学习现状的信息,就不能从评价中得到有效刺激、及时调整与改进自己的学习,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教育与发展功能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次,要注意反馈的方式。每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论都有一种期盼,当公布的评价结论与自己所期盼的不相符时,自然会引起一些情绪波动,如果解释和沟通工作没有做好,可能会产生负作用,降低评价工作的功效。因此,反馈评价结论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引起的问题,要注意场合,注意反馈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评价结论采取公开反馈或个别反馈,书面反馈或口头反馈等不同形式。第三,反馈要有改进建议或指导性意见。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处理评价信息、反馈评价结论时,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绩,发现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另一方面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为学生的改进提供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77。

[2]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

[3]施良方.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0。

[4]黄光扬.关于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4,5:87~92。

[5]卢慕稚,褚慧玲.重新认识物理阅读能力.学科教育学,2003,8:35~37,41。

[6]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4~125。

[7] 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0,96。

[8] 廖伯琴,罗国忠.初中物理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3~135,124~125,153~154。

更多相关推荐: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陈**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2、明确电源作用,用…

高中物理评课

高中物理评课延吉市第二高级中学:韩**11月2日在延吉市2中召开的20XX年延边州高考总结分析暨备考会中,延吉市2中洪龙官老师和延边一中郑林虎老师以《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为题做了公开课。这次公开课中我学到了很…

高中物理说课稿:《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范文

高中物理说课稿自由落体运动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首先是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方面来说这节课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gtgt一教材分...

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物理评课稿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

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

好学教育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六部分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

高中物理评课稿 - teacher

高中物理评课稿听了隋老师讲解电势差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1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突现采用类比的手段将重力场中的重力高度差重力势重力势能同抽象的电场力电势差电势电势能...

高一物理必修2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说课稿51曲线运动一教材分析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力的分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力的分解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延续和扩展他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分解法是高中物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分解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

高中物理 弹力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弹力说课稿张正杰一说教材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弹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在本教材学习中的一个大难点本节内容通过弹簧被拉伸和压缩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弹力的产生原因...

物理 “听评课共同体”研究成果 文登四中 邹丽萍

搭建生活与物理之桥物理现象在生活中俯拾即是但是仅此而已很少有人去留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其实物理与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们却以截然不同的面孔出现生活很唯美物理很生硬生活很多彩物理很枯燥在45分钟的物理课堂上...

洪湖一中高一物理组评课记录

高一物理组评课记录授课人张武剑记录杨世玉时间20xx1111上午9点开始组织王伟才评课人邓老师王老师丁老师裴老师周老师杨老师王老师发言首先我说说这节课的优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反...

高中物理评课稿(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