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年度大学语文教学计划书

时间:2024.4.20

20##—20##年度大学语文教学计划书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为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对外交流的形式下,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与影响。无论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之精华还是中国近代文化中的中西合璧、追求真理、追求科学、民主、艺术之精髓在人们思想交流、人际沟通、感知体认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榜样作用,无比的推动力,“根深而叶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在人文精神传承、思想道德、科学文学素养提高,都责无旁贷。

“大学语文”是面向全校一年级非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它涵盖了从《诗经》到现当代中国主要作家、主要文学流派,包括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曲各大文体。古代部分每单元以某一题材系连相关作家作品,并附列中学已学篇目,温故知新,点面结合,力求全方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外国作品虽选入少,也可扩大视野。

二、理论教学内容

(一)散文部分:

1、先秦至中国近代:二十四篇

2、外国翻译:三篇

(二)诗歌部分:

1、先秦到宋代:十三篇

2、中国现代:四篇

3、外国翻译:一篇.

(三)小说部分:

1、魏晋至清代:二篇

2、中国现代:三篇

3、外国翻译:二篇

(四)文学常识:三篇

三、实践教学内容

1、朗读、背诵:

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

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2、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3、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四、学时分配

五、    本课程基本要求:

1、对优秀文化传承

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接受

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兴趣,培养能力

通过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授,培养学生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进而逐

步培养学生具有教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能顺利准确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文学作品,能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

3、奠定基础,欣赏分析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文学分析能力,具有在教师指导下对有关文学

作品的分析、阅读、欣赏、评价的能力。

4、学以致用,相得益彰

学用结合、结合实际,让学生从文学到文章逐步养成规范习惯,具有一定的

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六、    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1、散文部分:

   论说文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具体而精炼的表达能力。

   记叙文方面要求学生懂得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在记叙文文中的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2、诗歌部分:

   使学生了解诗词曲赋的各自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音乐美之感悟,提高审美品味,净化、陶冶心灵。

3、小说部分:

通过课文小说选文的学习,了解了解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了解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产生成长,尤其是“五四”以后的创作丰收,以反封建为其基调。

七、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1、教学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

   论说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必需掌握。论点须准确精炼概括;论据须具体,有理有据不空洞;论证即观点与论据之间严密的组合、推演的过程,须符合逻辑而富有个性。

   学习记叙文的详略得当,波澜变化,描写的生动形象,抒情的真实动人,议论的深刻贴切。

   理清诗歌发展线索,各时代诗歌的样式。诗歌流派、内容风格、诗歌主要的创作方法。结合课文,提高阅读,赏析能力。

   小说创作的三要素须掌握。选文的写作背景、主旨、思想内容、结构线索及表现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

朗读、背诵: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2、教学重点:

(1)    散文部分重点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论毅力》、《容忍与自由》、《吃饭》、《垓下之围》、《张中承传后序》、《前赤壁赋》、《马伶传》、《秋夜》、《纪念傅雷》、《哭小弟》、《蚂蚁大战》

(2)    诗歌部分重点篇目:

《湘夫人》、《饮酒》、《行路难》、《长恨歌》、《虞美人》、《八声甘州》、《一句话》、《雨巷》、《再别康桥》、《我愿是一条急流》、

(3)    小说部分重点篇目:

《婴宁》、《断魂枪》、《苦恼》、《麦琪的礼物》

3、教学难点:

(1)    理解重点篇目的结构特点及修辞手法。

(2)    理解不同诗体的特征、句式、风格。

(3)    重点篇目小说了解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八、    具体教学要求:

1、散文部分:识记每篇文章作者、时代、课文所属文体类别。理解重点篇目的结构特点。理清思路,正确划分层次及概括大意。理解重点篇目的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熟记课文中关键句和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

2、诗歌部分:识记每篇诗词曲赋的作者、时代及所属文体类别。理解重点诗篇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理解、鉴别不同诗体的特征、句式、风格、押韵方式、语言特色。掌握诗歌的韵律美、诗歌中的典故。进一步巩固文言实词、虚词。

3、小说部分:识记每篇小说的作者、篇名及所属文体。重点篇目小说了解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主要人物性格及写作特色。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评析能力,抒发自己独到之见。

九、    其他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

1、朗读、背诵:

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

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2、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3、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十、课程考核方法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值,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期中考查赋分,兼顾平时测验、独立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作业次数一般为2~3次。凡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者,即确认该课程为不及格,并不再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计算总成绩。

十一、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认真预习;2、严格出勤;3、遵守课堂纪律;4、按要求完成作业;

5、按时复习;6、参加考核。

十二、使用教材

1.《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 陶型传20##年新编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大学语文》同步训练主编:张涛  20##年10月第1版  人民日报出版社

附:教案

一、《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  C.数cù;污—洿;王wànɡ  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22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适当作朗读指导。背诵5、6、7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5、6段

(1)学生齐读第5、6段(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板书:

(Ⅰ)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

(Ⅱ)措施效果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填充空缺处,尝试背诵5、6段。

(3)朗读指导

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层,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表陈述语气,气势充沛,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选一男生朗读5、6段,其余同学点评。

学生齐读5、6段,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研习第7段

(1)学生齐读第7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板书: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尝试背诵第7段。

(3)朗读指导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

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六、课堂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极其强大的金融风波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20##年奥运会申办成功,WTO的胜利加入,无不证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

●板书设计

二、秋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
  (学生回答)
  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 引入课文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
  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名学生的卡片。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4.学生齐读课文,研读讨论
  (1)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组内讨论,分组承担问题,班级交流)
  ①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篇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全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③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们什么?
  点拨: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④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⑤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点拨: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⑥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四、小结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神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 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 虽然 (由于)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和 他 天下的原因 就 这个道理
其:代庄宗之:代天下 所以:……的原因 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
世人说 死的时候 拿 箭 梁王是 仇人
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 为 兄弟⑺,而 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 
是我立他做王的 订盟约结为 可是(他们) 而 归顺 个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人 都是 一定 心愿 宗庙里面
其后 用兵, 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 告 庙⑾, 请 其矢⑿,盛(之)以锦
他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 部下 用一头猪一头羊祭告宗庙 请出那 三枝箭
用兵:带兵打仗 太牢:牛、猪、羊各一头 少牢:猪、羊各一头
囊,负(之)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 之⒀。
走在队伍前面 保藏
之:代宗庙

方其⒁系燕王父子以组⒂,函梁君臣之首⒃,入 于太庙,还矢(于)先
当他 缚 进入 把箭还给
组:丝带、丝绳,泛指绳索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着
王,而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状哉!及仇雠⑴已灭,天下已定,一
气概 昂扬 雄壮极了 消灭 平定
夫 夜 呼, 乱者 四应⑵,仓皇东 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已散,君臣相
军士在夜间呼喊起来 作乱的人四方响应 向东出逃 没等 贼寇 溃散 面面
仓皇:匆忙的样子
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 发,泣下沾襟⑶,何其衰 也!岂 得 之 难而
相觑 去的地方 对天发誓截断头发 多么 丧气啊 难道是得到天下
其:表疑问语气
失之易欤?抑⑷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 欤⑸?《书》曰:“满 招 损,谦
还是 痕迹 出自于 人事吗 骄傲得到损害谦虚
本通原,名作动,推究事物的本原
得 益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⑺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谨慎得到益处 安乐 自身 这是 道理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故方其 盛也, 举⑻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 
当 后唐强盛的时候 所有 竞争
举:全,所有
困 之⑼,而身死 国 灭⑽,为天下笑,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
围困了他 而他自己中流矢而死国家随之灭亡 被 耻笑 人生的 在微小的
为:表被动忽 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
⑾, 而智勇 多 困于所溺⑿, 岂 独 伶人 也哉?
事上累积而成 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惑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智勇:形作名,智勇的人于:表被动

第二课时

简析课文:
这篇短文是一篇传记的小序,内容着重在议论。(正文──论文)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一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评论唐庄宗,是全文的重要内容。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
要评论唐庄宗,就要从他的生平大事着眼,唐庄宗平生的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这一段分两层叙述:
1.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临终遗嘱。
2. 叙述唐庄宗接受三矢后,对待三矢的严肃的态度,也正表现了他对待父亲的严肃态度,他“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以此论证了论点。可分三层:
1.写唐庄宗“系燕王父子以祖,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这里突出写一个“盛”字,一个“壮”字,表现了庄宗志得意满。
2.写他在天下已定之后,丧失警惕,终于招致失败,而且败得那样惨: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这里突出一个“衰”字与上半的“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文章开始的“盛衰之理”前后呼应。
3.用两个疑问句作结,前一句指出“得难失易”,后一句指出“成败之迹,皆自于人”。这两句虽是疑问句式,但实际意思是肯定的。前一句概括了本段的内容,又回顾了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后一句则回顾了第一段“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既是给庄宗作结论, 也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为了更充实这一论点,作者紧接着引《书》的话“满招损,谦得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用理论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这就把“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道理表达得更明确,更充分。
第四段:具体指出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推广一层,为后世戒。
分两层:
1.再次对比庄宗的盛衰,与第三段相呼应,而着重指出他身死国灭的具体原因是“数十伶人困之”,根据这一史实,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既紧密地联系了庄宗的实际,也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2.最后“岂独伶人也哉”一语,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教训( 实际也为一般人提供教训)。

四、论毅力

     作者介绍: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界主要代表人,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并曾经参加并领导戊戌变法,也就是“百日维新”。和康有为并称为“康梁”。《论毅力》选自《饮冰室合集》,写作与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不久。         

    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把中国推向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我们国内各个阶层都为了富国强民做出了各种努力,在此背景下康有为和梁启超搞的这次戊戌变法,但最后失败了。很多参与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革命者都被杀了,很多人逃亡在外,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被扼杀了,所以很多人都灰心丧气,不想继续革命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丧失了对革命的信心的情况下,梁启超写了这篇《论毅力》

 主旨: 就是文章的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在事业上面获得成功。鼓励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者,能够不怕困难,战胜逆境,继续战斗下去。

     课文翻译:  普天之下,从古到今,成功和失败的事情如此之多,如此的纷纭复杂而途径又不相同。概要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就成功,反之就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致说来,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穿插着交替呈现的。事情无论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些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的事本来就是很容易的,等到骤然尝试而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勇气;

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那些事情愈大的,遇到的挫折就愈多,要不退缩也愈难,除非极其坚强的人,没有能善始善终地把事情进行到底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不顺利以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不顺利以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随之便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爷特别有意宠爱他;又认为我总是遭遇艰难,所以成就比不上他。(这种人)怎么知道所谓“艰难"、“幸运”什么的,对于他与我都是相同的,而能征服这个“艰难”,同时又利用这个“幸运”,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打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时间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是互相交错的。          

    人家以艰苦忍耐的力量,顶着逆风恶浪而冲过去,然后可以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顺水的一段。而我可能一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彼岸就始终不能达到。孔子说: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我就停止了;又好比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像掘井,掘到非常深,而没有挖到水,仍然是一口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学习要点与难点: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写作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

 2.本文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3.本文的比喻句。         

   ① “更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以操舟作比,说明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孔子的“堆山”与“填土”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

   ② 孟子的“掘井”比喻没有毅力,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4.本文的层递句。(重点)          

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作四个层次的递进描述;          

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作三层次的递进描述。          

重点段落分析: 本文第四段。         

           1.本段修辞手法是比喻。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为对比。孔子所说的堆土与填土,构成对比。

          3.本段的比喻是要说明成败的关键是有无毅力。

          4.本段的论据属于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论据。      

  思考与练习:          

         五、数:         

           1.几次。         

           2.道理,规律。         

           3.多次。          

            4.计算。         

           或:

          1.有的、有的。          

            2.或者、或者。         

           3.有的。

          4.有的人、有的人。

五、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六、吃饭

教学目的与要求

⒈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钱钟书的思想和创作情况。
⒉了解作者所揭示的隐藏在吃饭背后的世态人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别具一格的散文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至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归国,先后担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兰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二、作品简介

《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该书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1年出版,前有作者写于1939年2月18日的自序,据此可以推知本文当写于1939年之前,而非教材中所说的“本文写于1941年后”。

《写在人生边上》共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剖析,语言幽默风趣,笔调犀利多变,是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序中曾经自述其创作旨趣:“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那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

三、时代背景

30年代开始,林语堂相继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发表小品文为主,倡导幽默闲适的文风。其《论幽默》云:“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1933年至1935年,钱钟书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同时兼任《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 Weekly)编辑,林语堂恰为该刊最重要的撰稿人。与此同时,钱钟书也在林语堂担任编辑的英文月刊《天下》(The Tien Hisa Monthly)发表过多篇英文文章。可见两人之间有过频繁的往来,钱钟书的散文也正继承了林语堂注重幽默闲适的作风。

四、课文分析

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其众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学者的雅趣。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核心命题是“名义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第二段核心命题是两个。
一是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不仅表示大脑的充实,而且证明肠胃的空虚;
二是社会由两种人(穷人与富人)组成,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观。

第三段核心命题是“和谐”,即“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

第四段指出“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全文神侃吃饭,在闲聊中将政治家的主张、婚姻择偶的动机、人际交往的准则、风流雅士的宴集尽情揶揄了一番。本文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是巧设新鲜的比喻和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 作者借“吃饭”为题发表议论,通过各种灵感式的联想和比喻,发表他对社会人生诸种现象和问题的观点,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茫。此文今天仍有其现实的意义。而其别具一格的散文风格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七、蒹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 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 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且又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 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 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 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 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 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 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 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习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八、陌上桑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本文正侧描写和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了解乐府常识,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读和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主题、写法及语言。

自读课文一遍,从内容、主题、写法特点及语言等角度出发,进行发现探究,用“这是一首……的诗”说话。如:

这是一首叙述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的诗。

这是一首歌颂(赞美)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机智、勇敢的性格的诗。

这是一首表现人们爱美的天性的诗。

这是一首寄托着作者理想的诗。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官僚荒淫无耻的生活及卑鄙龌龊的精神世界的诗。

二、段落结构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二、思想内容

  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秦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

  三、罗敷形象的简析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四、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五、修辞方法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六、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

  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故事以被侮辱者的胜利而结束,从而把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本应是悲剧的故事,变为一个喜剧故事。

  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太守与罗敷之间本有一段距离,对话虽紧相承接,其实有小吏在中间奔走传话,具有戏剧表演般的效果。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从罗敷扬眉吐气、越夸越高兴的语气中,可以知道她已镇住了太守,至于太守听后的扫兴之态,就留给读者去想象吧。所以本诗虽嘎然而止,却余意绵绵。

  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该描写罗敷资质之美了,但也许作者认为罗敷太美了,再美的语言都不能从正面把她的美充分表现出来;于是换了个角度,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让读者从他们的神魂颠倒中想象罗敷之美。这样反而打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性,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充满活泼、愉悦、轻松的气氛。这是诗歌主人公的美丽、乐观、机智、自爱、自信的品质带来的,也是作者对这位主人公的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渲染出来的,又靠运用某些艺术手法来完成。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

  七、《陌上桑》翻译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九、饮酒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感受诗中菊花和飞鸟等典型意象,体会作置身田园生活中的悠然闲适之情。

2.  结合东晋的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了解诗人的内心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陶诗的思想内蕴。

3.  结合鲁迅对陶渊明的评价,从诗歌艺术成就以及人格高洁层面全面感受陶渊明的伟大。

教学重点

1.  诗中典型意象的把握。

2.  理解陶渊明内心的思想矛盾与冲突。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酒,更是一种文化,注入了我们很多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我们的历史,只怕大部分的酒都让诗人喝去了。酒,可以催发诗的灵感;诗,可以增加酒的韵味。

(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酒的诗词,并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今天学习的陶渊明的这首《饮酒》,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诗人抒发的什么情感。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诗歌。

2.  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3.  结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自由诵读,再请两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三.结合朗读的感受,思考: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悠然闲适之情?

(通过感受典型意象、炼字等方法来理解整首诗歌。)

1.  心:远离官场的喧嚣和名利的羁绊。

2.  象:菊花、飞鸟等物象,正是诗人高洁脱俗的人格的自然化。

3.  整体把握: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全然陶醉在朴素美好的田园生活之中的闲适之情。

4.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再次朗读全诗。

四.结合《饮酒》二十首的序文,以及诗歌的背景,分析诗人饮酒的原因。并思考,序中的“寡欢”是否与本诗所体现的悠然闲适之情相矛盾。

1.  寡欢:仕与隐的矛盾与冲突。

2.  悠然:在纯净美好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趣,得以忘忧。

五.总结:如果从陶渊明的志意方面来看,则用世乃其本心,归田才是不得已;然而如果从陶渊明的性情方面而言  ,则归隐田园才能保全其自然与真淳,而出仕则是违背诗人本性。所以陶渊明的归隐田园,既非为了虚浮的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的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在‘大伪斯兴’的东晋,保全自己内心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鲁迅曾经说过:“陶潜正因为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拓展:结合鲁迅对陶渊明的评价,阅读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等诗歌,了解陶渊明诗歌中“金刚怒目”式的一面,全面感受陶诗平淡而又淳厚的诗风。

十、行路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背诵李白的名句。

2.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感悟诗人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在本诗的创作背景中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2.掌握本诗浪漫诗风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本诗引用的历史典故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他蔑视权贵,追求狂放的自由,受到权贵的压抑时,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在文人普遍相轻的传统陋习中,他却非常重视朋友间的情谊,写下了很多关于友情的动人诗篇,他和杜甫的友谊更是称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同学们正处在青春年少时期,人在一生中的很多亲密友谊都是在这个时期萌发嫩芽的,相信同学们对于友谊都有很多的情感体验,恐怕也会有一些经验教训,咱们不妨谈谈。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根据友谊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前苏联托克马克),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性格和不朽的诗才与他的身世成长无不紧密相关。李白的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⑴四十二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段时期的具体的经历不在多讲。但对这段时期的李白的思想把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李白的读书和漫游时期,大家要掌握这么几点。①李白早期所受的教育驳杂不纯导致了其思想的驳杂。儒、道、纵横、任侠等思想均对其有影响。②他有着经济天下的志向,抱负远大。③李白不屑于走科举致仕的常规道路。他希望以“终南捷径”致仕,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最大目的就是结交权贵,希望得到权贵荐举。甚至,他与故相李圉师孙女结合,也可能有其政治动机。⑵长安求仕期(742-744)这部分的内容在《行路难》的创作背景中讲述。⑶再度漫游期(744-755)对这段时期李白的思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李白思想的复杂。他仍在频频出游,一方面是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仍想结交权贵,再返朝廷,实现抱负。②李白曾经两次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也促使了他们诗风的相互感染。③诗歌创作情感更为激愤。⑷安史之乱期(755-762)把握李白这段时期的思想应明确以下两点:①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李白是到死都没有怀疑过。李白的自信造就了他一生富含传奇的悲剧色彩。②纵观其一生,儒家、纵横家、任侠风气、出世济世的思想与道家的隐逸漫游思想是杂糅在一起的。 

(二)创作背景

李白的四处漫游和贺知章、玉真公主等的推荐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天宝元年(742),玄宗召他入京,任供奉翰林。李白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他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他开始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当时玄宗是“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鸾殿,出于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白侍奉皇帝的时期,正是唐玄宗统治的后期,盛世中的危机已经潜伏,并日渐凸显。李白生性傲岸不羁,不愿阿谀如日中天的李林甫腐败集团,无法处理好朝廷复杂的人际关系,思想经常处在得志和失望的矛盾当中。不久遭到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年(744)年被玄宗“赐金放还”。《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到馋毁,被迫离开长安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行路难”是旧题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种。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了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郁闷不平之感。

(三)整体感知

(1)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运用联想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课件展示白话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何去何从?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2)分章节赏析:

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个层次,共分三个层次。下面分组赏析各个层次

①第一节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什么方面体现出来?

明确:忧郁悲愤  运用“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性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

②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反应了诗人什么样的矛盾心情?

明确:回应了“行路难”的题目。用比喻和典故写仕途的艰难及前途的信心。尽管上节说道“不能食”、“心茫然”,但作者想有所作为,他还要“渡黄河”、“登太行”。无奈现实环境中“冰塞川”和“雪满山”。想有所作为却不能体现出诗人的矛盾心情。

③第三节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反复?

明确:乐观自信。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发言,老师点拨,回答下列问题。

①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明确: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
    明确:这二句用比喻,既照应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③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④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⑤本是怎样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明确:巧用历史典故;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感情基调激越高亢、乐观向上。

(4)拓展学习——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从唐朝开始有了古、近体诗的区别。简单地说,唐朝以前的诗歌是古体诗,唐朝以后的格律诗是近体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赏析李白的《月下小酌》,不少于1000字。

第三环节:相关文章导读

    “酒”常常是诗人抒发个人襟怀的载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留下了大量的有关饮酒的名篇佳作。李白嗜酒见天真,但面对要价昂贵的美酒,他有时发狂到想痛饮三百杯,有时却郁积到“停杯投箸不能食”,可见同样的美酒,却承载着诗人不同的感情。在本册书中,曹操举杯相邀召集天下贤士为他所用(《短歌行》);范仲淹却借酒替戍边的将士表达思乡之情(《渔家傲》);王翰的夜光杯中传达着边关将士的豪迈情怀(《凉州词》);李商隐的欢宴痛饮流露出个人身世的寥落之悲。(《无题》)。婉约词家品酒抒发委婉曲致的小巧之情,豪放词家醉眼大唱荡气回肠的慷慨悲歌。让我们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去体味“酒”中溢出的感伤和豪迈之情。

十一、长恨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了解《长恨歌》3、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内容、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宣宗写过一首《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从这首诗中你能得到有关白居易的哪些信息?    

(1)首句“缀玉联珠”用比喻,指白居易从事是诗歌创作六十余年;   

(2)颔联说出白居易的字以及他的性格;   

(3)颈联中有白居易的两篇名作:《长恨歌》与《琵琶行》,“童子解吟”“胡儿能唱”可见白诗流传之广和写实尚俗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学习《长恨歌》。   

二、预习检查   

(一)诗人简介             

(二)创作背景: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三文章赏析   

(一)层次结构:           幻灯片展示   

第一部分,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本段可以用“三千宠爱在一身”来概括。   

问题:与历史真实的差异表现在哪里?说明了什么?   

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叙述李、杨会合过程。   

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层:写李、杨遇合后的欢爱眷恋。   

末八句为第三层:写贵妃举家腾达,势焰熏天。   

第二部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变生不测,战乱骤起。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马嵬驿兵变,贵妃丧生。从这一层开始,作者对李、杨的态度由批评转为同情,感情也由怨怼转为哀悯。   

      再下来八句为第三层: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怀念贵妃,不胜哀伤。   

第三部分:此段写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   

      这一部分也可分成四层:   

      第一层前四句:写安史之乱平定,李于回长安途中路经马嵬驿,凭吊贵妃遗踪。   

       接下来的六句为第二层:写李初回长安时睹物思人,恍若隔世。   

       再接下来十二句为第三层:写李对杨的无穷思念。   

       末二句为第四层。“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两句,既结束上文,以想入非非表明思念之深;又开启下文,以想入非非生发出道士招魂。   

第四部分: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人鬼情未了。   

这一部分也可分为四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道士被李感动,去寻找杨的亡魂,以其想入非非见其思念之深,紧密呼应第三部分之末两句。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层:写道士寻觅杨的曲折经过。一开始上天入地均未有得,“忽闻海上有仙山”一句生面别开,使情节绝处逢生,波折再起。   

再下面十二句为第三层:写道士历经波折,终于找到贵妃。“云髻半偏新睡觉”以下所写杨之步态容貌,是道士眼中见到的景况。   

最后二十四句为第四层:写杨托物寄词,以表明她对李之感激、思念和忠贞不渝。末句“此恨绵绵无绝期”点题,结束全诗。   

人间到天上的爱,将爱写到极致。如此,才能够突显“长恨”。   

(二)《长恨歌》的主题        幻灯片展示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三)《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板书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1)采用七言歌行体。   

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十二、早雁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关注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情怀。2.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3、背诵。

教学重点:上述1、3

教学难点:上述2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人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二、知晓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此处用为象征手法。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四、研讨诗歌:(一)分析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

1、解释大意: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

2、此联哪些词语表现了大雁受攻击时的情景?

——“惊”和“哀”。写出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二)分析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

讨论:当孤雁飞过长安上空时,诗人描绘了一副怎样的景象?

明确:长门灯光暗淡,只有孤雁的数声哀鸣,形单影只,景象凄凉。

(三)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讨论:1、为何来年春天大雁不能追随春风北归?

明确: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

2、春风还暗指什么?

——据《资治通鉴》载,回鹘南侵时,唐朝廷“诏发陈、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这里的“春风”含有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

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相传深秋北雁南飞到衡山回雁峰就不再南飞,潇湘一带是大雁过冬的地方。唐代文学家王勃也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诗句。但并不一定以此地为一严格界限,有的可能只飞到长江流域,有的可能飞得更南。

五.鉴赏要点。

1、象征方法的运用。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2、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全诗通过写雁来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亦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相关练习思考题。

十三、虞美人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领会词人寓于词中的愁及其具体内涵——故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痛。
  2、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审美能力。
  3、背诵《虞美人》全词。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体会词的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2、对景和事的分析去把握本词的思想内容(即作者的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简介词头皇帝——李煜的故事(具体见课件)
  相传978年的七夕之夜,即他的生日这一天,他写下《虞美人》一词,并命乐伎演唱。宋太宗知道后,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虞美人》一词便是李煜的绝命词。那么,《虞美人》一词究竟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给李煜带来杀身之祸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一起去理解词人寓于词中的情感,一起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解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 
  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 
    2.具体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5.课堂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 
  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四、布置作业 
1.延伸阅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自读思考题 
  (1)理解《八声甘州》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把握其中苦的内涵,分析词中作者心理活动的流程。

  (2)认知悼亡诗《鹧鸪天》的构思特点。

十四、《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十五、爱尔克的灯光

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文学知识;       

          2.了解本文主旨和思想内涵;

          3.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以“灯光”为线索散文艺术分析。

教学难点:“灯光”的具体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简介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41年3月。

   以小说家著名的巴金同时又是一位散文家。曾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感想》、《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等。巴金是一位重感情的人,他的散文总是写得感情色彩浓郁。无论是写人、记叙、漫谈人生哲理,或是写景,巴金总是能将描写、叙事、议论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他的散文语言纯朴、流畅,艺术境界清新。

  1923年,巴金冲破家庭樊篱,走向新生活。以后,他浪迹四方,直到1941年初再次回到故乡成都时,他已经是一个37岁的中年人了。这年初,巴金本是怀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乡探望的,但在故乡住了50天后,他失望了。他发现,那里和他18年前出走的情况几乎差不多。他思绪万千,最终再次离开家乡。《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便记录了作者此次重返家乡的心情。

二、作品讲解

从内容上看,文章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回到18年前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当作者看到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嵌在那里时,不禁感慨万千,回想起18年前的往事。

   第二部分,从第五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这一部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自己对一位被旧制度吞噬掉生命的姐姐的深切怀念,指出:生活在这个封建家庭中的子孙,只能是“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第三部分,从第八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这一部分,作者满怀激愤之情,抨击了旧社会、旧制度摧残人才、浪费生命的罪恶。

   第四部分,从第十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这一部分,作者批判了“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迫害,并指出:“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第五部分,从第十三自然段至文章结束。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

   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全文以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了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18年前,作者离开家乡后一直没有再回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家乡没有一丝留恋。1937年,巴金在小说《家》的“十版代序”中曾这样写道:对自己的家虽然是充满愤怒的,然而“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我想忘掉他们,我觉得应该忘掉他们,事实上却又不能够。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不能说没有一点留恋”。正是这种留恋,18年后,作者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但是,18年过去了,作者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

  傍晚,当作者“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伫立在18年前分手的“旧友”--故居面前时,尽管故居的面貌已有些改变,但最终没有变的,是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作品写道:“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长宜子孙”是作者祖父留下的遗训。祖父曾辛辛苦苦修建了房屋,搜集了书画,建起了家业,本是想让儿孙们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如今,祖父的“遗训”还在,祖父辛辛苦苦修建的房屋也还在,但这所居舍的后代们又生活得怎样呢?望着“长宜子孙”四个字,作者“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作者的思绪一下子飞向了“18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接着,作者由“长宜子孙”四个字,联想到欧洲古老的传说“爱尔克的灯光”,忆起了被这个旧家吞噬掉生命的姐姐。

  在古老的欧洲哈立希岛上,曾经有一束明亮的灯光,那是一位叫爱尔克的善良的姐姐点燃的。为了使远去航海的兄弟不迷失方向,这位细心的姐姐“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但是,“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18年前一个春天的早晨,当作者离开这座城市、这条街的时候,他曾许下诺言:有那么一天,他要回来看望他的姐姐,并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他也确信:他的姐姐会等他回来。那时,他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岁月”。然而,也就是在作者离开家只不过一年半的光景,他便接到了“哥哥用颤抖的哭诉的笔”写来的信。哥哥在信中含泪讲述了这位从小就以《烈女传》里的节烈女性为人生榜样的姐姐,是怎样寂寞地死去的消息。这位善良的女性,生前没有得到过丈夫真正的爱;死后,她的丈夫“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善良的姐姐永远地离去了,“死带走了她的一切”。她的悲剧正是这罪恶的家造成的。那么,18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样呢?1932年,当作者的长篇小说《家》刚在报上发表以后,家中又传来了噩耗:作者的大哥在悲痛中自杀了。18年来,这个家中的人有的死去了;活着的,有的堕落了,有的也只能“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正因为这样,作者悲愤地说:十几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变化了的是“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没有改变的是“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还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也正因为这样,作者在痛苦中清醒地意识到;“长宜子孙”只能是先辈们的一个梦想。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代人被毁灭的命运。“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由此,作者将对“长宜子孙”这一封建家族遗训的批判,拓展到了对封建道德,以及整个封建没落制度的批判。当然,作者在否定旧道德、旧思想的同时,还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走向广大世界”,追求光明的信念。文章最后说:“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三、艺术特点

这篇散文篇幅虽然不算长,但在艺术方面却有许多成功之处。

  第一,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思精巧。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形散神不散”,集中笔墨抒发了感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故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使作者“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想到了“在寂寞中死去”的姐姐。由此,作者清醒地看到:祖上的遗训是荒唐的,“长宜子孙”无法改变封建家族的堕落。作者在批判了封建家庭的遗训后,告诉人们:“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文章最后,当作者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又投身于广大的世界中去时,作者说他仿佛又看见了灯光,那是作者常见的灯光,是永远指引他前进的“心灵的灯光”。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二,抒情色彩浓郁,语言平易流畅。

巴金在《谈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我写小说不论长短,都是在讲自己想说的话,倾吐自己的感情”,“我只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确实,巴金是一位擅长抒情的作家。其实,抒情色彩浓郁,不仅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巴金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本文抒情笔调真挚、浓郁。当作者望见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时,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当忆起可怜的姐姐忆起在这年中“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时,作者的情感由悲转怒——“‘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文章结尾处,当作者决意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去拥抱广大的世界时,笔调又由怒转喜“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表达了对新生活、对大世界的热爱。在短短的篇幅中,作者抒写情感一波三折,时而哀,时而怒,时而喜,使文章具有了很强的抒情色彩。另外,文章无论叙事、抒情,还是议论,都不事雕琢,作者总是以平易流畅的语言,向读者倾诉内心的情感,字字写得真诚,句句语意真切,具有平易中见真情,朴实中见深刻的魅力。

四、板书设计                    

爱尔克的灯光

作者简介                           艺术特点

                                         构思精巧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寒夜》;

散文集《随想录》。                      抒情色彩浓郁,语言平易流畅。

十六、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重点难点: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珍爱生命

学习过程:

一、    导语

一个语文老师说:我固执地认为,这篇文章是语文课本中最好的文章。

一个高三学生说:我喜欢史铁生的文章,高三我几乎每天早自习都读他的《我与地坛》。

那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作者写的怎样的一篇文章呢?通过预习说说你对史铁生的了解,和你读完课文后最初的感悟。

二、作者与地坛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夏日的玫瑰》  《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地坛: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古迹,和天坛、日坛、月坛等曾经同是清王祭祀的处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天坛等几经增缮成为人们游览的热闹场所时,地坛却于风吹雨打中颓圮荒凉趋于沉寂。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借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老师范读(或与学生一起读)课文的一部分。

思考问题:1、课文第一部分,史铁生在思考那两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在作者的思考过程中,我与地坛有怎样的联系?

四、读完第一部分以后讨论明确:

两个问题:关于不幸?

          关于生死?

作者有怎样的不幸?地坛有怎样的不幸?请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失魂落魄的人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地坛: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这个句式的表达特点:

《三国演义》片尾曲: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荒城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

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我到地坛去的目的: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可以说,作者的灵魂在地坛得到了皈依,这也是作者要把文章题目定为“《我与地坛》”的原因。

走进地坛,除看到了地坛不幸的同时还看到了什么?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评:“我们隐约听到了在宇宙欲望下辗转(为什么用这个词?)的生命,在春天的树尖上呼喊。”“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生命中这样平淡的‘窸窸窣窣’就是一种幸福。史铁生一定就是这样千百遍地说服自己(想了好几年)

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看到了自己,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感悟到自己心里与这荒园产生了神秘契合,

他通过一些情景直接抓住命运与生死的问题:一个孩子对大树是怎么死的执著地追问;一群在几十年里看去没有什么两样但已生死相继了几十次的鸽子。

两处景物描写的比较(板书)

雕栏玉砌不复在                        苍松翠柏树幽  野草荒藤乐悠悠

四壁朱颜改                                  正红          沉静

                              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金蝉脱壳

                                露珠滚动   满园草木竞相荣

 

古旧荒芜                   特点          生生不息

荒芜但并不衰败

对不幸和生死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作品里包含着对生命的厚重关怀和对终极意义的不懈探索。

(评:生命只是个过程,三个故事:西西弗斯;吴刚,史铁生《命若琴弦》。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是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属于你自己的救赎之路就只有鲁迅的那句话:“直面惨淡的人生”

对于毫无道理可言的“命运”,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和很深的无奈,在小说《命若琴弦》中他写下对弹三弦的瞎子,一老一少,祖师留下一张复明药方,需要一千根弹断的琴弦做药引,而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第一千根弦时,别人却告诉他,药方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这故事具有的严酷性就在,复明是永远的希望,而失明的现实却无法改变;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史铁生终于理清了纷乱的思路,接下来的问题也就豁然开朗,既然不急着去死,总要在生之时做点什么,面对高位截瘫这样残酷的现实,史铁生选择了写作,但假如不能成功呢?谁也说不准自己追求的目标一定可以到达,因为谁也不是上帝,而这是无妨的,所有的一切尽在于“过程”,以关心目的转向关心过程,你就走出了绝境,“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好运设计》)

怎样活?作者怎样想透这个问题的?

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问: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被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                                志不残

 


故园成为精神乐园

(我常要到那园子去)

人生困境不可根除,这样的认识才算得上勇敢,这勇敢使人有了一种智慧,即不再寄希望于命运的全面优待,而是倚重了人间的爱愿。爱愿,并不只是物质的捐赠,重要的是相互心灵的沟通、了解,相互精神的支持、信任,一同探讨我们的问题。

新境界的另一方面就是镇静,就是能够镇静地对待困境,不再恐慌了。别总想着逃避困境,你恨它,怨它,跟它讲理,其实都是想逃避它。可是困境所以是困境,就在于它不讲理,它不管不顾、大摇大摆地就来了,就找到了你头上,你怎么讨厌它也没用,你怎么劝它一边儿去它也不听,你要老是执着地想逃避它,结果只能是助纣为虐,在它对你的折磨之上又增加了一份自己对自己的折磨罢了。(史铁生)]

十多年来,那一场场常人无法理解、无法想象的病痛,史铁生用一本书淡淡地概括了。命运残酷打碎了他无数的希望,只留下了不多的选择。史铁生选择了写作,他觉得写作“有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说到底是为了谋生”。我相信,这些听来轻松的句子只有在十余年的艰难思索、感悟后才能写出,它们标志着某种举重若轻的成熟境界,让人心灵安慰,给人温暖的启迪。在此种境界的支持下,作者随手写来,却字字珠玑,文字的背后清晰浮现着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格。我把《病隙碎笔》理解为史铁生精神追求的真诚言说:超越残疾,超越自我。

第二课时:阅读品味第二部分:感悟母爱母亲啊,我终于懂你!

一.(带着感情读课文,感受母爱伟大)

我们可以这么说,地坛让我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而母亲则是我不仅活下去,而且应活得更好的精神支柱,是母亲引导我寻找人生的目标,帮我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讨论]

作者是这样说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她是一位不幸的母亲;我们说作者曾有过失望、痛苦,那么他的母亲呢?也有过伤悲。而且要比作者的痛苦更深,因为“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这些话说明了母亲的不幸: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分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

她又是一位坚韧的母亲:

本文刻画了一位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豪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本文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文中的这些文字体现了母亲的坚忍: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他从来没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2.文章是怎样展现母亲的爱的?[讨论]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母亲理解我,她保证了我去地坛的权力;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亲都不愿意做的最坏打算,“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独自承受着儿子残疾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她活得很苦,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母亲是苦难的,但很坚韧;“我”也是苦难的,那“我”该怎么办呢?然而母亲却早早地离去了,在“我”刚刚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无福享受我的一点快乐。看文章相关部分,齐读第14段。“又”想到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悲痛。母亲的死是我的至痛,至痛的心流淌出至情的语言。

[写母爱,并不是母亲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展开。这样写使文章尤为动人。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3.那史铁生是否一开始就理解母亲的呢?

母亲的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会,去设想,去感悟,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有些子女的一些行为令父母寒心,伤心,往往是做子女的不去设想,不去理解,不知这是父母的爱心酿成的。

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光阴的流转”,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是母亲“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使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在苦难中默默的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的苦难,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我             怎样活?

母亲          以坚韧的意志面对困难

期     盼

张喜琳

    月亮期盼星星的陪伴,

    星星期盼太阳慢慢升出地平线,

    江河期盼奔腾不息永不枯干,

    树木期盼大地肥沃伞撑蓝天。

    我期盼:

    有更多的闲暇,聚在母亲身边

    有许多的金钱,免去母亲的操劳

    如果这些期盼,仍旧还是期盼,

    我只有祈盼——

    银发苍苍的母亲,身体康健多活几年!

【小结】

事实上,《我与地坛》也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

课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心中永远的地坛。

六、布置作业

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不论是文字表达,还是表现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课后认真阅读的其他几部分(在《读本》上),请大家模仿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的手法,写一篇作文《重读×××》,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七、结束语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总学时数30课时10次课每次课3个课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汉语文阅读理解评价赏鉴能力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汉语文化语境的变迁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综合...

20xx-20xx第一学期大学语文学期授课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123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阅读了解古今中国文学大家和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并使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阅读想象力与再认识的能力领略...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

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具体到课程和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

关于开展大学语文课程读书活动的计划

关于开展大学语文课程读书活动的计划一活动主题校园溢满书香好书伴我成长二指导思想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

大学语文授课计划--厦大

授课计划授课教师20xx年9月5日1注1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前根据校历填写本表并交教研室主任审核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报系部主任审批教学秘书在开学一周内收齐存档2同层次同学时同要求的同一课程由多位教师授课时应在任课教...

授课计划表 大学语文

学年第任课教师所在部门教研室人文秘书学授课班级15秘书学12班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教材及版本大纲编号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其他学时0计划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考核学时0其他学时0填报日期年月日部...

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读书笔记推荐书目及要求 (1)

20xx20xx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读书笔记推荐书目及要求一要求1从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8本选读的书籍可到图书馆借阅或在学校电子图书馆阅读或自行购买2至少撰写8篇读书笔记每篇不少于两千字总字数不少于一万六千字3读...

20xx年圆梦计划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

20xx年圆梦计划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2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AA反对B赞成C无所谓D顺其自然3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BA戊戌变法之前B...

高三语文第十五周教学计划及教案

高三语文第十五周教学计划及教案集体备课时间20xx1126周五上课时间20xx1128123备课执笔人孟娜集体备课主持人张斯敏课题科技文阅读教学目标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说来...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计划

南姚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依托校本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通过学科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教学品牌二工作目标通过语文学科的建设使学生的学科素质得到长足发展学科...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计划平武中学高一语文组谭霞教材说明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阅读鉴赏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写景状物散文古代诗歌...

四年大学学习计划书

四年大学习计划书姓名樊雁青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120xx21013四年大学学习计划书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特别是高三那一年的魔鬼式训练我总算通过了高考虽说高考分数不是特别的高但那是通过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的一份耕耘一...

大学语文计划书(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