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与评论【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时间:2024.4.7

第二章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第一节 预采访

一、隐性线索的搜集

很少有读者在读到那些揭露黑幕交易的调查报道时,首先注 意到记者的文笔如何优美、报道的结构如何合理。他们的第一反 应是:“天哪!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事的呢?”

读者的感受是准确的。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调查性报道,首要 的条件便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大多数记者在决定进行某项 调查时,都会有一个不太明确的预感或线索。没有线索,也就无 所谓调查性报道,线索是调查性报道存在的基本条件。 线索来自不同的消息来源。有的线索来自见报文章的破绽, 以及不同报道中相互矛盾的说法。有的来自政府公布的资料中的 疑点,有的线索是知情者提供的,他们有的出于公心,因为对某 个媒体甚至是某个记者的欣赏、信任而决定把事件的内幕捅给他 们;也有的纯粹出于个人目的,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达到自己 的目标。近年来,不少地方媒体使出了“有奖征集新闻线索”这 一招,更以“百元起步,大奖千元”为招徕口号,希望能够获得 更多的独家的调查性报道线索,也因此而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新 闻职业线人”,依靠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为生——其实质则是新 闻媒体有偿购买新闻线索,在西方国家,它们被称为“支票簿新 闻”。“支票簿新闻”在软性新闻中已经变得极其普遍,例如贝克 汉姆和维多利亚就把他们豪华婚礼的独家报道权卖给了某家杂 志;在某些重大事件中,我们也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媒体为争夺独 家报道权而支付大额现金的手——例如,在0.J.辛普森案件中, 一些报纸付费给潜在的证人,但最终,法庭放弃了对他们的传 唤,因为法官担心,他们的证词已经受到了金钱的玷污。 一些媒体对于用金钱买来的新闻遮遮掩掩,而另一些则争辩 说,为一条重大新闻而付费是值得的。但是,在调查性报道中, 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新闻来源是因为金钱而爆料给媒体,则他 们也就很可能为了获得这笔钱而夸大其辞甚至说谎。美国《新闻 周刊》就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一名记者在调查艾滋病的扩散 问题时,支付了60美元给一个妓女,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 已经染上了艾滋病。但是当警方对她进行调查时,这名妓女改变 了自己的说法。她承认,自己是为了有钱购买海洛因而向记者撒 谎的。这使得《新闻周刊》感到非常狼狈。可见,在本来就充 满了谎言的调查过程中,如果不坚守职业道德而去购买线索,很 可能会使自己陷入陷阱。目前,我国新闻界对于支票簿新闻这样 一种违反新闻道德的做法,似乎并未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但随着 1

调查性报道的逐渐风行,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媒体所关注和争论 的焦点。

隐性新闻线索的正当来源,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可能:

1.新闻信箱。不少媒介设立了观众信箱、BBS讨论版、读 者热线甚或“新闻11O”一类的栏目,其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帮 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其亲和力,另一方面也是获取报道线

索的好方法。当然,每天堆积如山的信件和多如牛毛的电话中, 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新闻价值,其他则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必须记住,对待每一位读者和观众都应耐心和亲切,争取做到 有问必答。如果无法给出答复,也要向读者说明原因。否则,记 者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依据人际传播的规律,如果你失去了

一.个读者的信任,也就意味着有至少十个人对你所在的媒体产生 了疑虑。当真正有新闻线索被他们发现时,他们可能会转向另一 家媒体。

一个局外人很难想象,竟有那么多的读者、观众关注热线专 版上的报道,对于有关自己切身利益或遭遇近似的报道尤其如 此。报道之后向他们报告事件的最新动态和最终结果也很重要, 精明的读者会借此衡量一家媒体的能力,没有满意的结果,他们 会另找一家“更行”的媒体。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电视和报纸,例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越办越火,能够得到一 些甚至连当地媒体都难以得到的新闻线索,而一些媒体的热线却 越办越冷,难以为继的原因所在。

2.记者直觉。有的记者这样总结他们决定从事某项调查的 原因:“总有点什么不对头。”------某位官员在回答提问时含糊 其辞、有意掩饰;一家总是花费大量金钱做广告的企业突然变得 悄无声息;某个工厂里生病的工人突然增多了??总之,事件的 发展与常情不符,值得提出疑问。

3.知情者。部分线索是由知情者提供的,他们可能来自该 组织的内部,也可能是这个组织机构的对手。有的知情人会公开 自己的身份,以证明线索的可靠性,但有的消息提供者则未必乐 意如此。对于这些匿名的线索来源应持更审慎的态度,判断其是 否可靠,是否值得花上大段时间进行调查。

由于匿名消息的提供者往往只愿单方面和记者联系,甚至只 有短短的一次电话接触,因此,记者必须在首次通话时尽可能了 解更多的情况,避免因线索不清而徒劳往返。如果有可能的话, 尽量说服他留下联系的方法,这会在调查线索中断时给记者意想 不到的帮助。

4.线人。一些记者倾向于培养自己的“线人”。如果记者除 了调查报道外,也负责着某个领域的日常报道,那么,就有可能

结识这一领域的各色人等——最高领导、助理、部门负责人、具 体工作人员、秘书、打字员、司机等等。设法和其中一些人交上 朋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私下谈话时的只言片语,有意无 意露出的口风,或是出于对上司的不满而搜集的大量资料,诸如 2

此类,都是调查性报道不可多得的线索。而获取它们的前提,就

是记者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足堪信任。否则,他们只会用外交

辞令来打发记者的提问,而不会告知任何有用的线索。

5.公开报道。善于从堆积如山的公开报道中寻找报道线索

是优秀调查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某个交通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严

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卡车将一名老妇撞死后仓皇逃逸,凶手不知

下落。按照新闻处理的常规,此事只能作为社会新闻放在报纸的

右下角。但一名细心的记者依稀记得,不久前在这个路口也发生

过类似的恶性事故。她决定查阅三年以来所有的地方报纸,结果

发现这个路口竟已有多人丧生和受伤。核查交警部门的记录后她

获得了更为详尽的资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为什么

市政部门不愿在这样的路口设立天桥?其中是否别有奥妙?循着

这一线索,她写出了一篇有关市政部门渎职行为的报道。

从公开报道中能获取的线索多得令人吃惊。以下几个实例来

自笔者的亲身体验:一个从不淹水的广场在19xx年的一场大雨

中忽然积水一米深,新闻界当时在报道时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暴雨,

而记者意识到这是因为排水口被新建的建筑堵住,无法迅速

排人地下而造成的,然后立刻展开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现状的调

查;一座城市的鸡蛋贩子忽然集体宣布“不卖了”,并与前来维持秩序的工商管理人员 发生冲突,有人受伤。有报道将其理解为“蛋贩贪图暴利、工商

严格执法”,但记者却对这条报道的角度产生了怀疑,并进而揭

示出滞后的市场最高限价制的不合理性——长期从事调查报道的

资深记者都会认识到:“处处留心皆线索”。

6.内部资料。内部资料也是调查性报道的极佳线索来源。

出于“不影响基层部门工作”的心理,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往往把

所了解到的“不宜公开报道的情况”写成内部资料,或由记者写

成内参,供政府参考,为领导机关提供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依

据。这些资料,同时也可为媒介提供报道的背景资料。除牵涉国

家机密,确实不宜公开者之外,它们同样也可视为极佳的报道线

索。一些记者在征得管理部门和编辑部的同意后,循内部资料提

供的线索追踪调查,写出了极具新闻价值的调查性报道。

与其他线索来源相比,内部资料具有如下优势:(1)线索

多。一份内部资料可能会包括众多新闻线索:(2)可靠性强。内

部资料要求写明单位的全称和具体地址,写清人物的职务、姓

名,不能用某地、某单位、某事的含糊提法,并要求尽量配以实

物图片、图表、原始单据等有形的证据,因而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不过,迄今为止,由于宣传纪律的限制,不少媒介还对使用

闪部资料作为报道线索来源心存疑虑。因此,在决定对内部资料

上的线索进行追踪调查之前,最好征得管理者的同意。同时,还

必须核实该内部资料是否属于国家机密,如果牵涉到国家机密,

那就不能公开报道。

7.政府文件。政府文件中也有不少值得挖掘的线索。某市政府当年

3

办公预算列支大大超过了去年的数字,也超过了通货膨胀的水准, 而教育预算却不增反减,有经验的记者当然能从其中嗅出点什么来。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政务公开化,这为调查记者的工作提供了 不少便利。

数字之中可淘金。不少记者抱怨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不够科 学,口径不一,虚报浮夸现象严重——的确如此,但经过审慎的 比较,在政府部门的统计数字里还是能找到相当有价值的线索。 有时候,记者恰恰能从相互矛盾的数字中找出新闻来。比如前些 年我国空调行业虚报产量成风,但另一个统计口径——空调压缩 机生产及进口总量却显示出,实际产量比这要小得多。经过调 查,一位记者揭露出许多厂家为争当行业老大,竟把一台分体式 空调的内外机各算作1台,“一拖二”空调算作三台的“神奇” 加法,给热衷于放卫星的空调业敲了一记警钟。

8.法庭记录。法庭记录也是绝佳的线索来源。法院是社会 矛盾集中显现的所在,平日隐蔽在深处的一些为人忽视的问题, 在法庭上都会有明确、尖锐的反映。单身母亲的生存状态如何? 经济纠纷导致的暴力案件是否在不断上升?犯罪年龄为何日趋低 龄化???对法庭记录善加利用,记者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线索。

9.其他文献。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懂得利用所有能搞到手 的资料。这其中既包括前面提到的公开报道、内参、政府文件、 统计局的数字、法庭记录、工商局的企业登记状况外,还可以包 括网上数据库,以及一些通常不对外公开的资料,比如档案馆的 重要档案、警方的讯问笔录、信访部门的情况汇总、商业文件, 以及某些学者的个人研究等等。对于后者,精明的记者可以通过 工作渠道或私人交往取得——再次重申:在牵涉到国家机密时决 不能这么做。同样,对涉及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调查也须谨慎 小心。稍不留神,记者就可能因为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的隐私权 而被告上法庭。

在握有新闻线索之后,对线索的理解能力则变得十分重要。 有的记者常常会感到迷惑:为什么同样拿到一份公开材料,有的 同行能从中找出绝妙的线索,而我却不能?

仅仅用“缺乏新闻敏感”来解释这一现象未免偏于草率。事 实上,许多记者之所以对材料中的线索视而不见,完全是因为没 有充分进入其“语境”,无法理解那些书面语言背后的“微言大 义”的缘故。假如能置新闻材料于更大的语境中,那么,新闻就 会跃然纸上。

《检察日报》于19xx年8月3日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河南 省上蔡县最近明文规定取消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支 笔”签字报销制度,凡开支必须经3人以上审批方可报账。初看 起来,一份地方县级财政管理文件没有太高的新闻价值,但假如 考虑到目前国内企事业机关对负责人普遍缺乏有效监督,职务犯 罪案件卯%以上是因为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造成的这一更广 阔的新闻语境,那么这一新闻不仅在当地有重要意义,在全国也 有重要参考价值。《检察日报》的记者正是因为通晓这一语境, 4

从而挖掘出了这条新闻。

二、假设的提出

一旦手中有了一条或明或暗的线索,记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提出一个明确的“假设”,确定自己可能在调查中证明什么。 根据某个传闻或手头的线索,再加上记者掌握的背景资料, 就可以作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可以是“皮肤病防治所可能 在和游医勾结起来骗人钱财”,也可以是“某官员可能跟某桩行 贿受贿案有牵连”,诸如此类。

一个简单明了的假设非常重要。首先,它能为记者提供明确 的思路,给将要进行的调查指出方向,减少无效劳动;其次,它

对记者与编辑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至关紧要——试想,如果连 想进行的调查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如何获得负责人的支持?最重 要的是,它可以帮助记者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以确定该不该花 时间和花多少时间来进行调查。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所有假设都能得到证实。由于条 件所限,有的记者只能证实其中的一部分,新闻的轰动性远不如 预想;也有这样的情况:获取的所有证据都与假设不符——在这 里,无法证实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对于新闻假设而言,能够证 伪与能够证实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它们同样都致力于消除可能存 在的社会危险。而从文本表现来看,调查与假设不符也并不一定 意味着徒劳无功。你怀疑某位官员参与了某项幕后交易为自己捞 得好处,调查下来却发现他其实非常正直;你担心西藏的植被正 在因为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而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但当地的藏民 却说,几年前这里连草都很少,而现在山坡上有了成片的绿色 ——如实写出好了。好的报道并不一定全是坏消息,好消息和坏 消息一样,其报道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公众准确了解信 息,正确评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种“这就是新闻——全是 坏消息”的新闻观和“报喜不报忧”的想法同样有害无益。 假设可以帮助记者顺藤摸瓜,而盲目和固执的先入之见则是 客观公正的最大敌人。如果手头的证据与所作的假设不符,那也 必须如实报道,好记者决不因某个证据与假设不符,因而就无视 它的存在,或是用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语言技巧来拼凑报道。 这是调查性报道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者们告诫说,在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过程 中,对假没的初步核实应当尽快完成。它的目的不是证明假设正确 无误,而是判明究竟有几分把握可证明这个假设。在这一阶 段,记者应努力找到最有希望提供材料的人核实线索的可靠性, 并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以确定两个问题:

1.这里是否确有一条新闻?

2.我是否能抓到这条新闻?

如果你得到的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继续调查就失去 了意义。

三、采访计划 5

就像一场大战前必须制订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一样,想要高 效、高质地完成调查,一份完备周密的采访计划必不可少。它将 使记者在混乱的迷雾中有条不紊,切中肯綮,并使其不会忽略任 何重要的材料和新出现的线索。

这份采访计划包括:

1.确定利害关系。哪些人最有希望提供情况?哪些人可能 会阻碍调查?

2.安排采访的先后次序。详尽考虑被访者间错综复杂的关

系以及他们对彼此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提供的材料可能引出其他 人抛出更多的情况,就应先对他进行采访,反之,就把他放在后 面。还有,如果对一个人的采访可能走漏消息,导致其他重要的 被采访对象“失踪”或者销毁证据,那毫无疑问,对他的采访应 该被安排在整个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

3.资料搜集。调查和写作需要哪些资料?这些资料能在哪 儿找到?哪些材料是公开的?哪些是秘密的?怎样才能把那些不 易搞到的材料搞到手?

4.调查的价值。最多能证明什么?至少能写一条什么样的 新闻?调查应当进行多长时间?在多大范围内进行?

如果记者是个新手,最好列出一张详细的表格,标明需要澄 清的主要疑问,诸如:需要哪些关键证据、在哪些地方能够得到 这些证据、可能接受采访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记者的 行动时间表,以及在困难的情况下应向谁求助等等,这张表会帮 助记者理清思路。当然,采访计划并非一成不变,它应当具有灵 活性,当采访出现曲折时,及时修改计划是很必要的。

四、寻找采访对象

假如记者听说,去年受灾的某某乡拿到了政府部门拨下的救 济款,这笔钱早就应该发到受灾村民的手中,但实际上,灾民没 有收到一分钱。这位记者想就此展开调查,那么,该如何着手 呢?

毫无疑问,这起事件主要牵涉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灾 民、乡干部、上级政府的民政部门,等等。要了解详细情况,应 当先从寻找这些可能提供情况的采访对象着手。

缺乏经验的新手可能会驱车直奔该乡,找到乡政府干部质 证,但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让他们有时间掩饰遮盖真相——也许 就在你坐下来听当地官员大谈建设成就的时候。在动手调查之 前,先分析一下采访对象,确定正确的采访次序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小组的分析,采访对象大致可 分为7类。它们是:敌人、朋友、失败者、受害者、专家、警 察、有麻烦者。

1.敌人。当试图调查一个人的不法行为时,这个人的敌人 就是最好的消息来源。

2.朋友。朋友和敌人几乎同样地会透露材料。在试图为朋 友的行为进行解释或辩护时,他们可能向记者谈一些你以前不知 6

道的情况。有时,记者会发现,你的调查对象与他的朋友之间也

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巧妙地提问也许能够让一个朋友像山洪

一样发泄出心中的不满,从而透露出大量不为外界所知的材料。

3.失败者。同敌人一样,曾经败在某个人手下的人也会对

此人耿耿于怀。竞聘上岗时的手下败将、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他们都可能会提供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

4.受害者。受害者是最容易找到的采访对象。事实上,许

多新闻线索都是他们提供的——某个县的农民今年被迫交纳更多

的款项因为县政府想要一座更气派的办公楼;某教师上课殴打学

生,学校坐视不问;医生缺乏起码的责任心,致使病人因延误治

疗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通常会主动提供具体的事例

和情节,并帮助寻找其他调查线索。

5.专家。调查的领域记者可能从未涉猎过,因此他对许多

专业术语几乎一无所知。机动车保险究竟有哪些规定?一份看似

天衣无缝的会计报告中究竟有没有漏洞?什么叫“一级医疗事

故”?这时候必须求助于专家,比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大

学教授以及熟悉该领域、立场中立的业内人士,他们不仅能解答

疑问,还能指出哪些问题最易引发争议,以往的处理情况如何,

等等,这对记者迅速进入情况,发现问题所在大有帮助。

6.警察。警察和调查记者为不同的机构工作,但其工作方

法却颇有近似之处:寻找线索、查访证人、整合事件的全貌并得

出答案。尽管如此,警方比调查记者更具优势,他们是执法机构

的工作人员,拥有跟踪权、讯问权等一系列法定权利,而记者则

没有这些权利。通常情况下,警察会比记者了解更多、更详细、

更全面的情况,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于警方档案中。因此,拥有几

个警界的朋友是极为重要的。一旦了解和信任,他们会向记者透露一些情况。

7.遇到麻烦的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警方常常会

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诱导他们说出更多的情况——“你还年

轻,希望你考虑清楚”,“为自己的前途多想一想”,“别贸然踏进

犯罪的泥潭”,等等。调查记者同样可以利用被访人的这种心理,

暗示那些遇到麻烦的人应及早说清情况,以免在报道中处于不利

地位。通常而言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形象,会

抛出对自己有利的材料,竭力为自己辩护。这就是记者从中套问

情况、获取材料的大好时机。

第二节 面对面

一、劝服与态度改变

能够得到采访对象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但从事调查性报

7

道的记者更多面对的是沉默和阻挠。害怕暴露真相的人不可能主 动告诉记者有用的信息,持中立立场的人往往有“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的心理,即使是受害者也往往保持沉默,因为他们惧怕对 方的报复。因此,记者必须学会劝服,要争取并保持采访对象的 信任。

对于三箴其囗的受害者,记者应当使他们确信,你是站在他 们一边的。不少受害人的疑心重重,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这完全 可以理解——他们所受的伤害往往就是因为盲目的信任而造成 的。对待这样的采访对象,要抱着同情的态度,耐心沟通。记者 可以谈谈以前你的采访实例,让他知道你为受害人奔走呼号的经 过,也可以谈谈最终取得的结果;向他保证你将不惜代价保护新 闻来源,绝不向其他人透露他的情况,保证他不在镜头中出现,

采访录音也只作为证据使用而不会播放等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使用激将法——“家里人遭了这么大的罪,你怎么一点都不在 乎?”——诸如此类。通常情况下,这些方法是相当有用的。 对于持中立立场的采访对象,劝服的难度要大一些。一来他 们在事件中未蒙其害,完全可以作壁上观,二来不少人惧于权势 者的胁迫,宁愿保持沉默。劝服中立者的办法有三:

1.向他讲清事件的重要性,唤起他的正义感;

2.指明如果听任事件发展,他可能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3.保证他不会因透露情况而受到牵连。

不要企图用恐吓的方式迫使中立者提供情况,如果态度粗 暴,持中立态度的采访对象会对记者产生极大反感,认为他根本 无心保护自己,为抓新闻不惜牺牲他人,这会使采访过程横生障 碍。

也千万不要用诱骗的方法去劝服中立者——尽管这招可能有 用。有的记者会许诺让知情人“一举成名”,或者用其他的优厚 条件来说服他。但别忘了,既然他能够被你开出的条件说动,那 么也就能够在关键时候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出卖你。还有,如果 最终报道并不能够令他吸引大众的目光,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受到 了记者的欺骗,从而对记者产生不信任感。这样的事情最终会让 媒体失去公众的尊重。

最难对付的采访对象当然是企图掩盖事件真相的那些人。但 是,即使是这样的人,也不是不能被劝服的——人人都有趋利避 害的心理,一旦向他亮出大量不利于他的材料,他必然会千方百 计为自己辩解,这就是获取材料的好机会。

记者应始终持有一颗公正之心。把自己打扮为受害者的代理 人是不恰当的,你应做的是不偏不倚地搜集材料,倾听各方意 见,然后做出公正的评判。这一点在面对那些受到指责的采访对 象时尤为重要。居高临下的审判者的态度对采访没有任何好处。 最恰当的态度是试图理解和同情——即使采访对象是个十恶不 赦的恶棍,他也仍然是个人,也渴望有人从他的角度去看待他,如 果表现出对他的尊重,让他明白你愿意了解他的处境、他的想 法,许多人都会转而配合采访。这并不会妨碍记者的调查,因为 8

公正的本意就是给每个人以说话的机会。《新闻调查》著名主持 人王志曾经在新浪网的一次嘉宾访谈中谈到:“有朋友问过我, 你采访的对象很多时候是不太愿意说话的,为什么他们愿意说 呢?比如说采访胡长清,有关方面安排我们跟他见面时就说: ‘我们只能安排你们见面,但是对方能不能说,能说多少,说什 么,这都是他的权利’——意思就是说‘他能不能开口我们不知 道’,但是最后胡长清跟我聊了三个多小时。大家担心也是有道 理的,人到这个地步了,还说什么呢?但是我比较乐观:第一, 他可能比正常人更有倾吐的愿望——只是他能不能信任你;第 二,你不要强迫他说什么,比如说我要你认罪服法,这些话他肯 定不愿意听。但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来倾听他,有什么不可 以呢?我把我的意图告诉他,并且用姿态来表示出来,比如说给 他端水,也很关心他,让他感觉到信任你。事实上我们做这个节 目,也没有贬低他。最早他并不愿意说,他说都这样了.我还说 什么?最后我把我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退一万步来说,你还 留了一个你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胡长清 是怎样的,不像小报上所说的胡长清有十几个情人,或者贪污了 几千万等,你自己说出的话可能更权威一些’。与被采访的对象 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沟通可能会更容易。”

二、攻心

采访是交谈而不是审问。但是,有的时候采取咄咄逼人的采 访态度是必要的,尤其是当面对那些敌意很深的采访对象的时候, 仅仅使用表现关怀的方式,可能根本无法令其开口。你必须 伺机找到他心理最脆弱的部分发起攻击,这就是:攻心为上。

如果采访对象是在一种非常不情愿的情形下面对摄影机或者 录音机,他可能会紧闭双唇,一言不发,或者简单地表示“无可 奉告”,用这个办法来关上采访的大门。

有经验的记者此时不应退却。你可以向他指出,他的态度会 被播放在电视上(或者被栩栩如生地写入文字报道),引起种种 猜疑和非议。他必须直面公众的愤怒。如果对方仍旧拒绝回答, 那么就迂回作战,想办法从他的朋友和同事那里获得答案,回过 头来再对他作第二次采访,用这些只言片语引出他的辩解、反 驳、痛骂??只要他能够开口。

强硬之道也可用于那些富有经验的采访对象——例如政府官 员和企业领导者。这些人常常与记者打交道,或是曾经参与政法 工作,拥有丰富的反侦察经验。他们要么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大段 却不涉及任何实质性问题,要么反过来套问记者问题,试探记者 对内幕究竟了解到什么程度——最终记者带着满满几盘不知所云 的录音失望而归,发现被他耍了,想问的问题一个也没问到,,这 时候,强硬的态度必不可少。

要表现出不获得满意答案决不结束采访的样子。如果采访对 象避重就轻,试图绕过敏感话题,就彬彬有礼地提醒他“这跟我 们正谈的问题不相干”,如果他拖延一会儿后,故伎重施,也可 尝试激将法:“你好像很怕谈到这个,为什么?”

9

咄咄逼人的采访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名人厌倦记者的 原因之一,是他们问的问题大多千篇一律,他们讨厌那些畏畏缩 缩人云亦云的记者,因而在采访中养成了漫不经心或粗暴无礼的 谈话习惯。但如果碰上一个真正有分量的对手,他可能反倒会油 然而生敬意——即使与这敬意相伴而来的还有愤怒,那也比充满 轻蔑的谈话气氛要好得多。

芭芭拉·沃尔特斯是一位善用攻心之术的女记者。她的成 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强硬的采访手法——“问那些你妈妈说过 千万别问的问题”。她曾经直截了当地向玛米·艾森豪威尔夫人求 证,她是否确实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个酒鬼。事后,芭芭拉·沃 尔特斯受到了朋友们的责备:“你怎么能问这样的问题呢?”然 而,正是由于这种言别人所不能言的勇气,使得芭芭拉·沃尔特 斯成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电视女主持人。

上海《新民周刊》记者胡展奋在《来自灌云的“暴力取证” 报告》中也显示出了调查性报道记者应有的强硬作风。在采访 中,他直言不讳地追问当时指挥打入的当地公安局的一名副局 长,“请你告诉我们,你在打入现场吗?”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强硬的采访态度与粗暴无礼是两回事。 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晨讯”节目主持人的萨利.奎因对此深 有感触——她既当过采访者也作过被访人。她说:“来采访我的 人读过了关于我的那些东西,在见我之前就决意不喜欢我了。因 而他们往往来时就满怀敌意,我是说,恶毒之极。好像没证明自 己清白之前你就是有罪的。他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有几分发难的意 味——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走了红运?亲爱的?我的反应是立刻紧 闭门户。他们根本不会从我这儿得到什么?那些采访记者没有一 个能向读者说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说话很少,而且毫不 坦率。”

记者不应对采访对象带有先入之见——这是所有新闻学著作 中都一再强调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很难避免这一点,尤其在 调查性报道中,你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假设而来,否认主观意见的 存在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做到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被采访的双 方。有经验的记者的做法是:强硬,但彬彬有礼。

如果你认为你提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激怒采访对象,那就把 它放到采访的最后。千万别在采访一开头就形成对峙的僵局。应 该记住:采访是为了寻求答案,而不是为了向采访对象表明你对 他的憎恶。

三、提问的艺术

尖锐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一贯风格。 19xx年,50岁的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依然锋芒毕露:“据说, 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是真的?” “你是否认为资本主义并不都是坏的?”

但是在采访亨利·基辛格时,她显得小心翼翼:“可我还没发 现什么??我的意思是说,就像一位棋手,你走了几步高招?? 10

人们总是敬羡吃掉对方王的棋手。”

像“一条比冰还要滑的鳗鱼”一样的基辛格,这次中了圈 套。

尼尔·科普尔在《深入的报道》一书中曾这样强调提问的重 要性:“如果记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提问,他在竞争中就能百战 不殆。”

提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关键是如何在正确的时刻运用正 确的战术。对待心有疑虑的、初次接受采访的人,耐心和和善非 常重要:而对老奸巨猾者,单刀直入就比绕圈子来得有效;强横 无礼的采访对象有时会在记者的当头一棒下清醒许多,收起自己 蛮横的态度。采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正确地提问 ——尤其是那些可能会令采访对象难堪、畏惧甚而勃然大怒的问 题。

怎样提出令人难堪的问题?美国记者艾伦′巴顿曾以“你杀 了妻子吗?”这一问题作例子来说明他的处理方式:

l.“归诸偶然”:“你是否偶然地杀了你妻子?”

2.“人皆有之”:“你知道,当今之世很多人杀害了自己的妻 子。你是否也偶然地杀了自己的妻子?”

3.“旁敲侧击”:“你是否认识一些杀了妻子的人?”接着是 “你自己呢?”

4.“金西式技术”:紧紧盯住对方的眼睛,使用对方习惯的 简单明了的语言,口气中仿佛说的是既成事实:“你杀了妻子 吗?”

还有一些老练的记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委过于人:说明某个使人不悦的意见是他人持有的,要 以好像是给对方一个回答批评的机会的口气提问。

2.寓庄于谐:“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儿吹毛求疵”??

3.欲诘先褒:“几乎所有人都说您干得非常出色。也许只有 约翰.西蒙例外。他说??”

4.连环套问。如果问一个女孩和她的父母是否有代沟,她 可能会加以否认。但如果先问她:“你认为一个女孩多大年纪就 能与男友约会了?”她可能会说“14岁”。接下来的问题是:“父 母允许你出外单独约会时你多大?”这时她的回答可能是“16 岁”,于是她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问题上她和父母是有分歧的。这 就是连环套问的方式。律师们常常使用这一方式来诘问证人,对 于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学习这一技巧同样大有裨益。

一些记者非常善于从平淡无奇的谈话过渡到那些困难的问 题。芭芭拉·沃尔特斯就是如此。尼克松总统对她说想在自己妻 子生日之际谈谈自己的夫人,但沃尔特斯真正想谈的却是越战 ——她耐心地与尼克松交谈,然后说:“总统先生,我们已经谈 了您的家庭,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困扰美国人家庭的问题吧。” 如果记者确信自己的某几个问题会令对方勃然大怒,无论采 用什么技巧都无法避免,那么就应该考虑把它们放到采访的最后 进行。这样做有两个理由:1.在采访的前期可以保持融洽的气 11

氛,不至于一上来就使双方处于对立的两极;2.通过前面的问 题采访对象能基本了解记者的意图,心理上有所准备,不会被一 个唐突的开头而恼羞成怒,相反,他可能会慎重对待记者的尖刻 提问,因为他明白,这一提问是有理由的、并且可能是迟早将要 来到的。

提问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调查能否成功。许多老练的采访对象 是根据记者提问的水平来回答问题的。对空泛的提问,他们的回 答就是最好的报复——不着边际、敷衍了事;但如果意识到记者 是个有分量的对手,他们也会郑重其事地对待。对此,中央电视 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一个精彩的总结:“我们的提问你无 法删掉。”

四、采访气氛

有的时候记者的采访如水银泻地、畅通无阻,笔记本上记满 了妙不可言的轶事和引语:有的时候记者脸红耳赤,结结巴巴, 对方则漫不经心无视其存在;有的时候访谈双方都深感沉闷和尴 尬,暗自盼望时间的流逝——是采访的气氛决定了这一切。 按照《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的理解,成功的采访气氛就 是要“实现真正的对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种资格,一 种被采访对象从心里接受的资格,它来自事前充分的准备,来自 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地,来自平等的交流心 态,也来自对采访话题的把握。

好的气氛从事前的精心准备开始。敬一丹认为,事先的准备 时间往往几倍于采访时间,有的人则比这要长得多。杰西卡·米 德福德回忆她调查名作家学院内幕的情形时称,正式采访前她花 了数月时间来调查这家学院的背景,结果,她了解的情况比该学 院校董会成员贝内特·塞尔夫所知道的还要多。

对采访对象的充分了解也非常重要。老练的记者会像在显微 镜里那样观察自己的采访对象:他喜欢听恭维话还是更喜欢直言 不讳?他是否暴躁易怒?浅薄无知还是深藏不露?他好作惊人之 语吗?了解了人性上的弱点,就像手中有张航海地图,随时可以 避开险恶的暗礁,航向宽阔平坦的水道。

记者的实力是左右采访气氛的要素之一。如果一个记者缺乏 知识、机变和胆量,那么一个接受采访的老手会很快看出这一 点,他可能会露出怜悯之色,但更可能表现出轻蔑和漠视。这两 者对记者而言都不是好的氛围。要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分量——不 是靠大叫大嚷,而是凭借精心的准备和出众的能力。试想你有幸 获得了采访国家教委主任的机会,而对高考改革方案却一无所 知,提不出一个精彩的问题,又如何赢得对手的尊敬呢?

平等的交流心态不可少——无论记者是面对政府官员,还是 田间劳作的农妇。记者的任务是调查事件的真相告知公众,无论 尊卑均应一体视之。

从事《焦点访谈》调查性报道工作的章伟秋对此深有体会。 她在《提问三题》中特别指出,记者要注意“三不”,即不居高 12

临下,不盛气凌人,不藐视人。由于调查性报道触及的多是采 访对象不愿谈及的话题,因此,如何形成一个交流而非敌对的谈 话氛围就格外重要。章伟秋认为“应争取与被采访对象有情感交 流,要从理解对方的角度来选择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任何人都渴望 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即使是千万巨贪和罪大恶极的杀人犯

也不例外。这比起一味斥责、辱骂来更能揭露问题的实质,引发 人们的思考。

对于如何融洽采访气氛,资深的老记者们总结出了不少技 巧。专跑农村的记者喜欢用夹克和旅游鞋代替西装革履,有时还 蹲在地头聊聊收成情况,或者给好奇的农妇和孩子们看看手中的 数码相机,照上几张照片——农民们对“大记者”的神秘感就此 一扫而空。有的记者会不经意地谈起采访对象的某个熟人,或者 采访对象最近才出的一本著作。面对名人,你可以看看你的家族 和朋友里有没有他景仰的人物,攀攀交情——虽然这样的机会不 多,但如果有的话,会对你的采访有意想不到的帮助。还有的记 者会在采访中表现出对对方谈话深度的欣赏——而不是吹捧,此 时,被采访对象会因为获得了“知音”而大为兴奋,话匣子一下 就打开了。笔者曾经在就反对电视霸权的问题采访陈佩斯时,对 方偶尔谈到自己到对外来语言很排斥的潮汕地区演出京味喜剧 《托儿》,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他自夸说:“你要知道,潮汕地 区的语言是从南宋古音流传而来的,非常封闭,从来没有人能够 在那里演京味的话剧。”记者于是及时地插了一句:“是的,潮汕 地区的方言有11个声调,是我们国家最难懂的方言之一。”—— 出人意料的回答使得对话的气氛骤然间有了本质的改变。 有时,洗耳恭听也很重要,老是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会令对 方误认为你没有注意他,使得气氛骤然冷场。某位记者则称,采 访时千万别允许有第三者在场,采访的双方很可能因此无法集中 注意力。法拉奇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坚决反对在餐馆里谈话,因为 杯盘交响曲无益于采访的深入。

如果在采访中惹怒了对方该怎么办呢?提一两个缓和的问题 或许是个办法。有的记者喜欢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提出最尖刻的 问题,然后再用一两个平缓的提问作为结束,以此表明他个人并无恶 意。如果你下次还想约谈这位被激怒的采访对象,这个方法 值得一试。

五、主次先后

调查性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极其 强调采访的主次先后。如果采访按照错误的顺序进行,可能什么 也发现不了,什么也证明不了,而其他报道形式里则无须对采访 的次序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

试想你下乡采访,偶然得知某乡正在.“民选”村长。你打算 写一条有关“草根民主”的报道,可有位村民却对此表示了不 屑:“嗨!全是蒙人的!”他神秘地说,有人用每张选票十元钱的 价格拉来了近百张选票。这引起了你的注意,关于该村“民选” 13

村长真相的调查开始了。

在这一报道实例中,该如何确立正确的采访次序呢?

列出与报道有关的采访对象是首要的一步。该村的村民、村 长候选人、原任村长均是与此直接相关的人士;乡政府作为推行 “民选”的上级政府也应列入采访名单;其他乡的“民选”进程 如何?值得一问。该县有关领导的意见也是值得听取的;你还可 以把法律界专家也作为采访对象考虑,他们可以提供广阔的学术 视野,并对此事作出更为精辟的评述。

接下来要做的是分析主要采访对象间的相互关系。

谁会与你合作?对贿选不满的村民是最可能提供情况的人; 被花钱贿选者击败的候选人也可能因为不满给你一些消息:不谙 世事的小孩可能会吐露目击贿选者上门购买选票的情况。 谁会阻挠这次采访?贿选者和他的朋友,以及出卖选票的村 氏。当地乡、县政府可能因担心破坏其正面形象,对实情加以掩 盖。原任村干部的态度难以马上探知,他可能会因不满贿选说点 忭么,但也可能与贿选者互通声息,并暗里阻挠调查的进行,他还 可能持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因为他既不愿得罪已上台的贿选 者,又不想公开表示对他的支持而触犯众怒。一些村民在此事中 可能冷眼旁观,或是因惧怕打击报复而沉默不语。

次要的采访对象也应加以分析,其他乡的人的意见不是必需 的,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他们可能会顾虑友邻关系什么也不 说,但也可能透露一些惊人的内幕;法律界专家的地位最为超 脱,在采访他时无须考虑利害关系。

对采访对象的利害关系进行条分缕析之后,采访的主次先后 也就容易确定了。

第一步,找那些最有可能提供内情的人了解大致情况。 就此例而言,你当然应先跟那个提供线索的村民多聊聊:村 里有多少选民?以前是怎么选举村长的?这次“民选”是谁主持 的?有几个候选人?他们大致情况如何?贿选者是怎么上门购买 选票的?村民和原任村干部反映怎样?等等,尽可能了解基本情 况,对接下来的采访大有裨益。

然后,你应当要求这个村民提供其他一些对贿选不满的村民 的名字,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情况。之所以要按这一 名单采访而不是在村里随意采访,是因为可能走漏消息,导致采 访失败。

当你找到失败的候选对手时,他的态度不外乎三种:1.义 愤填膺,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说出所有他知道的一切;2.圆滑地 敷衍你,看你究竟能不能帮他,然后再决定是否与你合作;3. 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说。对于后两种情况,你可以采用激将法, 激他说点什么,也可以告诉他,有许多人对贿选一事不满,这是 他复出的好机会。你还可以用连环套问的方法,让他最终承认他 知道对手的贿选行为;或者,你可以进行外围采访,找他的家属 询问他在选举前后的言行,以证明他知道内幕,然后再重新采访 他,用这些证据逼他说出心里话;你甚至可以使用激将法:“有人 14

说你说不定也贿选,只不过出的钱没人家多??”,用这个来 激起他维护自己形象的欲望。无论如何,要让他说出心底真实所 想。

接下来该找出卖选票者的子女了。孩子们一般不会有意掩盖 事实,假如耐心询问,他们中可能会有人曾看见贿选者亲自上门 购买选票并付钱——如果贿选者在后面的对质中称提供消息的村 民在诬蔑他,你就可以用这一事实来反击。

第二步,利用人人都有想维护自己利益的欲望使当事人开 口。

现在你可以找贿选者谈谈了,或者那些卖选票的村民也行。 和他们的对话是一场真正的心理战。向他们指出有人破坏了选 举,要求他们谈谈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可能会否认这一指控, 那你前面对卖选票者子女的采访就派上了用场。有一些卖选票者 可能不了解这件事的严重性,显得满不在乎,那你也要显出是随 口问问的样子,尽量多掏些有用的情况,这些是非常珍贵的证 据,你可以用这些证据再次向贿选者质证。证明他贿选成功的证 据越多,他就越难洗脱自己。对待帮助他贿选的亲友也可以采用 同样的方法。

这时你可以采访态度不甚明朗的村民和原任村干部了——你 米调查的消息已在村里传开,而你也与贿选者交过手,不用再担 心走漏风声。

对待持中立态度的村民要耐心启发,他们可能说点什么,也 可能什么都不说,但即使什么也不说,这种对选举中不法行为的 沉默态度也是非常有用的细节。原任村干部肯定多少了解一些内 幕,你可以先试探他的态度,如果他主动提供情况当然很理想, 但若他打官腔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拿出村民提供的证据,告 诉他如果再保持沉默就是个错误——用强硬的提问让他说点什 么。

第三步,尽可能搜录有关的文字资料和证据。

如果选票被保留了下来,应当仔细察看。有的村民不识字, 选票是由贿选者或其亲友代为填写的,这就是有力的物证;你还 应寻找《选举法》中有关条款,给自己的调查寻求法律依据。 第四步,反复核实手中已有的人证和物证,了解到的每一个 情况和细节,都要同第二个人乃至第三个人进行核实,直到确认 它们真实可信。如果一篇调查性报道被证明有重大失误,那记者 不仅严重地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自己也会声名扫地,给自己和 所在媒体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怎么强调准确核实的重要性都 不算过分。

第五步,采访乡、县政府等上级部门,用手中已核实无误的 材料让他们表态,这样,他们即使以“不清楚情况”等理由进行 推诿,也显得十分勉强。不少领导此时会权衡得失利弊,迅速进 行调查或作出处理决定。

第六步,补充采访外围人士,如其他乡的情况,法学专家

等。这是为文章的深刻和圆满作准备。有了这些材料,你的调查 15

性报道会显得更为丰富和厚实。

假如采访不按上述合理顺序,很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假如手头一有线索就急匆匆地跑进村里四处打听,那么贿选者可 能提前听到风声,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销毁选票、恐吓村 民;假如不等搜集到一些起码的证据就去采访贿选者,他只需一 句“你没有证据”就可否认记者的指控,同样的情形还可能发生 在他的竞争对手身上,如果他认为记者只是凭热情而非经验调查 此事,没有必胜的把握,那很可能他不会说出真相,以避免触怒 当权的贿选者。

采访的先后主次在调查报道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六、细节

细节可以帮助你去伪存真。一次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新闻发 言人声称参加者上万,但一位细心的记者在广场上数了数排出的 方阵个数,乘以每个方阵的人数,得出的结论是发言人夸大了事 实,结果,在当天的报道中只有他作出了准确报道。

细节还能让记者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应对。 一位心理医生主张观察病人微小的体态变化以探知其内心世界。 他说:“被访人的上半身可能显得轻松自在,但如果他的脚脖子 蹭着桌子腿,就表明他紧张、焦虑。眼睑的微小动作是无法估价 的线索——惊愕时稍稍张大,仇恨或沉思时微微眯起。还应该观 察皮肤的变化,包括红晕微现、脸色发白和渗出汗珠。”

有记者告诉我,他可以依据心理学的经验这样来观察采访对 象:一个人在说谎时,他的眼球会不自觉地朝右上方转动,而当 他处于回忆中时,眼球转动的方向则是朝向左下方——一个调查 记者倘若能观察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毫无疑问,他就拿到了打开 对方心灵之窗的钥匙。

七、调查记者的合作部门

初出茅庐的调查记者常幻想自己是独行侠客,只身入虎穴, 揭发出惊动天地的新闻内幕——在特殊的、偶然的时刻,的确可 能会如此,但大多数时候,或许更应强调合作精神——与警方的 合作、与纪检部门的合作、与律师的合作、与私人侦探的合作、 与计算机专家的合作甚至与其他传媒同行的合作??总之,与一 切需要的合作者合作,并且,其成果可以与他们共享。这就是

“多赢策略”。它会使调查采访更加顺利,而取得的成果也可能远 远超出记者的预期。此外,它还能使记者与合作者之间产生一种 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可能为你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报道线 索,并主动提供帮助。

1.司法部门。司法部门是最值得合作的伙伴。他们拥有成 熟的情报网络、专业的侦察能力、高精尖的专业设备,这些都是 一个单独行动的记者无法得到的。更重要的是,司法人员拥有记 者没有的法定权利——侦察权、讯问权、搜查权、逮捕权、拘留 16

权等等,可通过这些手段获知当事人的情况,而记者则只能指望 自己的采访,显然,在调查违法犯罪事件时,司法人员要比记者 拥有更大的优势。此外,跟司法人员合作还意味着保障自己和受 害人或“线人”的安全。事实上,国内有不少成功的调查报道就 是在警方人员的陪同下进行的。

通常情况下,司法部门人员会很乐意与记者合作。一来记者 的前期工作为他们提供了破案的线索和有用的情况,二来媒体的 优势可使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公众所了解。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要注意避开司法部门的注意,如报道跨 地区环境污染纠纷、打拐行动、两地经济纠纷等牵涉到地方利 益,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下,记者要避开当地警方,而 请求地位中立的其他警员进行保护。此外,如果打算着手司法问 题的调查,相关司法部门也是当事人之一,当然就谈不上“合 作”了。

2.纪检部门。在我国,大多数官员的渎职及不法行为都是 由纪检部门负责监督和调查的,因此,如果发现了某官员存在上 述问题,可考虑与他们合作。纪检部门内部也有不少专业的调查 人员,并配有相关设备。来自纪检部门的压力常常会迫使一名老 到的官员吐露实情——而在记者面前他不可能这样做,这就是纪 检部门的优势所在。

在决定与纪检部门联手行动之前你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 可能会出现“隔离舆论”现象,记者所在媒体可能会接到通知, 要求对此事停止采访;(2)必须耐心等到纪检部门结束调查并提 起公诉才能登出报道,这可能一拖就是一两年,而如果边调查、 边发稿的话,事情的进展要快得多;(3)有人走漏消息,使采访

半途而废。(4)保持独立的立场要比平时更为困难。基于以上几 点,慎重权衡合作的利弊是必要的。

3.政府调查机构。当记者决定调查一起公路桥塌方事故时, 最合理的方法当然是与建设部门的专业人员合作,请他们分析塌 方的具体原因,作出科学的判断。事实上只要记者细心寻找,总 是会发现许多从事调查的专业机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统计 局与工商局所属调查队、民政监察部门、城市规划监察大队?? 等等,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信息都是由他们搜集而来。与他们合 作,不仅可分享其分布广泛的信息网络及丰富的资料储备,还可 借鉴这些专业人员积累的珍贵调查经验。此外,不少政府所设的 专业调查机构都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利,可弥补记者调查手段不足 的局限。同时,这些专业机构的介入也可增加文章的科学性、权 威性。

4.私人专业调查者。比起前述机构来,私人调查者的优势 要小得多。律师的权利仅限于依法取证、调阅法院和警局档案, 而私人侦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我国法律并未对其行为进行规 范,而其调查结果目前也不被法庭采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 们无法给记者以帮助。

19xx年,《中国青年报》与著名的个人打假者王海有过一次 17

成功的合作——调查性病防治业的惊人黑幕。在这次调查中,王 海运用他个人的调查网,并与全国几位著名的个人打假人士联 手,揭露出了占氏家族“承包”各地性病医疗机构,恶宰病人, 敛取巨额钱财的事实,报道发表后惊动了国家卫生部、公安部。 此举堪称媒介与私人调查者合作的典型范例。

需要注意的是,与私人调查者的合作,必须强调守法意识,

私人调查机构不像官方或半官方调查机构那样拥有法定权利或行 政权利,因而调查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这时尤其要强调合法调查 的重要性,如果获取的情报是用骗取、威胁、恐吓、窃听等非 法手段得来,那记者很可能因使用这样的材料失去公众的信任, 还会面临法律诉讼等一系列后遗症。

5.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之所以要把网络媒体单独列出于其 他媒体之外,是因为网络具有互动性强、无远弗届的特征,记者 在其他调查领域里得不到的资料,往往可能意外地从网络上获 得。在烟台海难发生之初,就有记者在网络上发帖寻找遍布全国 的遇难者家属。同样,在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发生之后,著名

BBS站点“西祠胡同”的“记者之家”里就迅速出现了大量外地 媒体的帖子,希望当地新闻媒体的记者能够为他们前往南京的特 派记者提供新闻线索和材料,或是直接投稿,以冲破当地宣传部 门人为设置的新闻封锁。

八、间接意义的理解

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有些回答的真实意义、真实意图并不 直接表现在语句中。要了解这些意义、意图,仅仅从表面去理解 是远远不够的,记者必须根据对话的上下文、当时的具体情境、 对采访对象的了解等加以推论,探知采访对象的真实所指,并进 而把谈话推向深入,这在面对那些语言含混不清的采访对象时尤 其重要。

与普通的访谈不同,调查性报道必须沿循已有的少量线索挖 出深藏幕后的结论。因此,正确地理解每个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 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采访对象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当然很理 想,但多数情况下,他们要么只清楚事件的一鳞半爪,无法明确 表达,要么会有意表述得含混不清,跟记者捉迷藏。这时候,记

者对于间接意义的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调查采访的成功与否。 就以采访中我们常常听到的那句著名答辞“哦,我不太清 楚”而言,它至少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含义:

1.我对此一无所知。

2.我知道其中的情况,但我拿不准该不该告诉你。

3.捕风捉影的事我不想插嘴。

4.我倒是很想从你这儿知道更多的情况。你得先把你所知 道的告诉我,然后我再考虑跟你说什么。

即使是看似确切的回答也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以另一 句被大量运用的搪塞之辞“不,我不知道”为例,记者可以试着 18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它:

1.我确实对此事一无所知。

2.这件事很重要;我不可能告诉你。

3.我还拿不准是不是该谈这事。

一个老练的记者可以从与采访对象的前后对话、神态举止以 及语气轻重等方面来猜测这些回答背后的真实所指。但只作出猜 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求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仍以“不,我不 知道”为例,如果确信他的确一无所知,那么应该就此结束这个 话题,或提醒他:“如果你以后听说了什么,请及时告诉我”。如 果判断他的情况属于第2种,那么可以提醒他,作为此事的负责 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事,托辞“不知道”是没有用的,这会使他 在公众和上司面前显得昏愦无能;如果认为他暗示了第3种情 况,那么就是你说服他和你合作的大好时机—犹豫不决的采访 对象一旦被冲开了心理防线,吐露的情况往往多得让你吃惊。 优秀的调查记者永远不会在含混不清的描述和不置可否的答 复面前却步。锲而不舍的追问是他们取胜的法宝。如果只满足于 采访本上记录的长度,而忽视了内容的确切程度,那么,记者的

报道里就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可以想见”、“完全可能”这样的字 句,它们会使你的报道变得可疑而且易受攻击。因此,一定要使 那些可能引起歧义的回答尽量变得明了、简洁、不容置疑。假如 说人物访谈的要旨是尽量采用令访问的内容更丰富多彩的开放式 提问,那么,在调查性报道中,能够证实或者否定事前假设的封 闭式提问则是整个报道立论的基础。

以下是使含混的答复明晰的几种追问:

1.“您的意思是不是说??”

2.“如果我给您两个选择??”

3.“我能不能把您的回答理解为??”

4.“希望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

追问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要旨只有一个:把开放式的提 问改为封闭式的选择。就像捕鱼一样,收紧渔网才会让鱼儿无法 逃逸。

九、调查记者应用哪些方面文本材料

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在调查性报道中至关重要,文本材料 (包括图片录像)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文本材料不像人那么多变, 今天说过的话明天就可能矢口否认,俗语说“白纸黑字,板上钉 钉”,一旦被记者拿到手,文本材料就是维护报道可信度最有力 的证据。此外,一般而言,文本材料的准确性较高,思路明晰, 常常还有明确的观点。这些对记者的调查过程都大有帮助。 可供选择的文本材料来源广泛。就像寻找调查报道的新闻线 索一样,记者也可从法庭记录、警方调查、政府文件以及公开报 19

道中寻找到大量可供报道所用的新闻素材。还有一些渠道不太受 记者注意,但往往十分有用:

1.档案馆、图书馆。记者往往对这种专收“旧闻”的消息 来源不屑一顾,但实际上它们有其独特的优势:资料齐全、准确 可靠。如果想写一篇关于南京市对民国时期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 报道,档案馆是最完备的资料来源。此外,不少珍贵的照片也只 能到档案馆里寻找。图书馆里的大百科全书也令一些记者着迷 ------里面往往有你遍寻不得的文字材料。

2.调查公司的报告。大多数调查公司是受企业所托而进行 调查的,其报告一般不对外公开,但也有一些大型调查公司,会 定期发布其最新调查结果,这些资料可以使用。另外,如果记者 有一些朋友任职调查业,往往可提供一些企业不为外人所知的材 料——但要谨慎使用。

3.网络。Intemet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许多学者都热衷于从网络上寻找资料。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会发 现,网络上有许多有价值的专业网站和数据库,但要找到它们需 要一些专业技能,因此在入门时可就教于有关专家。

4.学术报告。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与现实息息相 关的社会调查中。由于他们所具的专业优势,其研究成果往往 独具慧眼,材料翔实,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学者作研究时处 于中立地位,可保证其观点不致过于偏激。

5.行业组织交流材料。不少企业都加入了相关行业协会。 这些协会通常会定期印发内部交流材料,从中可获得不少有用的 报道素材。不过,在引用这类材料时要注意,企业可能会因为种 种原因而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有所保留,如隐瞒运营状况,夸 大产量等等。

6.民间组织的资料。想调查妇女问题应当去找妇联,对私 营企业有兴趣可去私营企业协会,甚至连出租车司机都有自己的 “的哥”协会??不同的社会群体往往都拥有自己的组织,绝大 多数是公开活动的,它们也印发各种有关团体动态的资料,找到 这些资料对进行调查非常有帮助。

7,专业事务所报告。一些专业事务所正越来越多地介入公 众事务,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有些 领域非常专业,仅仅凭借新闻敏感很难深入调查,这时,记者应 当考虑借助专业事务所的力量,从他们那里取得可靠、全面的资 料。

如何运用文本资料也很重要。不少资料冗长乏味、难以卒 读,还有一些深奥难懂,读者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当记 者拿到这些资料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撷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并把 它们尽可能正确、简单、明了地解释给读者。对于未经专业训练 的记者而言,这件差使并不轻松,但必须做好——错误地解释一 份文件,其严重性绝不亚于错误地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因此, 必要的时候,仍然要求教于专家。

十、在线采访 20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在线采访开始成为记者们常用的 采访手段。事实上,善用互联网络上提供的许多服务,例如:E -MAIL、ICQ、BBS等,可以为调查记者提供许多便利。

在线采访的方法之一,是利用E-MAIL进行采访。与传统 的采访方式相比,利用E-MAIL进行采访至少有以下几个优势:

1.速度快捷。记者可以在几分钟里把请求采访的电子邮件 寄到对方的邮箱里,不仅如此,记者还可以利用群发功能,同时 给一批人发去电子邮件,要求采访。这就省下了一个一个打电话 的时间。并有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人的意见。

2.减少了对他人的干扰。比起打电话来,发送电子邮件要 显得更有礼貌,对方可以选择是否以及何时给你回音——当然, 在调查性报道中,对于关键的被采访对象,就不太适合使用这样 的方法了,但是对于一些地位较高的局外人,例如著名专家等, 当需要询问他对于某个事件的意见时,使用这种方法,会令被采 访对象感到你对他的尊重。还有一些被采访者不愿把自己的电话 透露给记者,但乐于给你他的电子信箱。对这类更重视个人隐私 权的被采访对象,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是比较合适的。

3.电子邮件的费用更加低廉。如果一家国内的媒体想要采 访远在美国的某家国际公司总部,在使用电子邮件采访之前,他只 有两个选择:打电话或者发传真——但国际长途的费用非常昂 贵;寄信给这家公司——显而易见,这么做离新闻的时效性要求 相去甚远。而只有电子邮件在满足时效性要求的同时又极其廉 价,只需支付上网的费用即可。

4.电子邮件还可以传送大容量的文件、彩色图像和声音, 有利于记者提交背景文件,以及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采访意图。

5.电子邮件和手机通话一样,不受地域限制,被采访者在

世界各地都可以接收信息。这对于找到那些“飞人”型的被采访 对象非常有效。

使用E-MAIL进行采访,记者最好为采访拟出一个能够充 分打动对方的标题,并在内容部分做精彩的自我介绍,一次性列 出详细的采访提纲,以便被采访对象能够全面了解你的采访意 图,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不过,根据笔者的经验,使用E— MAL进行采访也有其不便之处。

1.互动性较电话交谈为差,更比不上面对面的对话。由于 对方很难通过电子邮件了解你本人,因此往往难以消除陌生感和 不信任感,也较难获得珍贵的资料,对调查性报道而言,这是一 个极大的弊端。

2.记者可能会在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中发现新的疑点,不得 不再次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询问,而这时被采访者可能已经不愿意 回答这个问题或是已经有了充分准备,而在面对面的交谈或电话 采访中,记者完全可以通过追问,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使其在 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说出真相。

3.较难获得有效的证据。网络上的电子邮件是否能够作为 呈堂证供,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规定,电子商务性质的“电子签 21

名”在法律上的有效性虽然已经得到了认同,但在新闻报道领域 里,实施起来仍然有很大难度。所以,对于以收集证据为第一要 务的调查性报道而言,使用E-MAIL进行采访固然带来了很大的 便利,但也有着不可消除的弊端。正确的做法是,尽量采用面 谈的方式,在无法进行面谈或电话采访的情况下,使用E-MAIL 配合报道。

另一种使用互联网络进行采访的方法,是使用ICQ或MSN 进行采访。ICQ是“I SEEK YOU"的缩写,它是一家以色列公司 开发出来的免费软件。用户安装这种软件时,会自动连接到ICQ 的专用服务器上,让用户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注册之 后,用户就会得到一个惟一的号码,俗称ICQ号。以后,用户再 上网时,打开ICQ,就会发送出信息通知服务器:“我已经上网 了!”这样,用户就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现在是不是正在网上。 只要你的朋友都装了ICQ,那么只要他们一上网,ICQ马上就会 通知你,省去苦苦等待和寻找的麻烦。所以,人们给IcQ一个亲 切的昵称—“网络寻呼机”。

19xx年12月27日下午4时至5时之间,天津通标纸业防伪 有限公司信息主管牛多佳突然发现自己正在上网的电脑中出现一 则注着SOS的求救信息,大致意思是:“求救,绑匪所采用的手 榴弹是假的,请通知政府,我处在危险中,不能再发信息,救

命。”第2条信息接踵而至:“我在被劫持的飞机上,请把我的第 一条信息通知印度或阿富汗政府。”经过反复联系,这一消息最 后被三位网友通知到印度驻华使馆。在这一事件中,印度人质与 天津网民的联系就是应用了ICQ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

ICQ是英文软件,为了消除国内网民的语言障碍,一些中文 ICQ产品也纷纷问世,例如OICQ、pcICQ和“网际精灵”等。如 果对方登记了寻呼机或开通了手机短消息,即使离线了,自己的 信息也可贴身追踪。

ICQ号及用户的注册信息都能够通过专用服务器进行定向 搜索,可以让用户在因特网上寻找兴趣相投之人。ICQ还具有传送 信息的强大功能,供用户之间进行即时的交流。据统计,每月超 过1400万用户非常积极地使用ICQ,每天发送的讯息数量高达

3.3亿条。现在,ICQ宣布的会员数为1.3亿左右,另一家即时 通讯服务商MSN宣布的会员数为l.l亿人。这就为记者在漫无 边际的网络上寻找被采访者并且进行迅速、即时的采访提供了便 利条件,使传说中的“大海捞针”成为现实。

与使用E-MAIL进行采访相比,使用ICQ进行采访至少有如下几 个特点:

1.无须知晓对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即可找到所需要的被采访 对象。在E-MAIL采访中,记者必须首先获得对方的E-MAIL 地址,才能和对方进行联系。而使用ICQ方式采访则可以通过专 用服务器对KQ号及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定向搜索,可以让记者 在互联网上寻找知情人士或是对某个新闻事件乐于发表看法的 人。

22

2.互动性更强。通过ICQ,记者可以对被采访者进行即时的 一问一答式的采访和交谈,如果双方都安装了音频和视频软件, 再配置摄像探头等一系列设备,那么,记者就可以实现两地之间 的远程视频采访,对被采访对象的音容笑貌一览无遗,气氛也更 加现场化。其互动性丝毫不弱于传统的面谈,而又比面谈更为便 利和经济。

在线采访还有第三种手段,这就是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 进行采访,网络聊天室和BBS都是多用户、多频道的实时交流 系统。每个进入网络聊天室和BBS的用户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 兴趣的内容,加入讨论。它们同样有着ICQ即时、迅速的特点, 但比起ICQ来,它可以同时容纳多人进行交谈,属于群体式信 源,因此记者作多元求证时更加便利。尤其是在专业性较强的讨 沦区或新闻组,其信息通常较为可靠,所以非常适合调查性报 道。不过,目前的网络聊天室系统还不能支持视频采访,因此, 在 还原现场真实感上,它又比不上使用ICQ方式进行采访。同 时,在聊天室和BBS里绝大部分都是匿名者,因此,对待网络

聊天和讨论也应该抱有较大的警惕性,不要把随口的传闻当成真 实的新闻事件来轻易相信。区分E一mail和聊天内容的可信度的 标准线是其信源的实在化。一个在现实中与你相识的、或以真实 身份参与交互的谈话者的信息,通常比之于非真实身份的、匿名 的聊天信息内容可信得多。

需要强调的是,新闻采访永远是和人交流的艺术。作为一种 采访用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线采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但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代替面对面的交谈。就像电话采访一 样,在线采访是一种重要的、但绝非惟一的手段。

第三节 证据的力量

一、证据的可信度

调查性报道是一个证明假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证据的 取得是关键要素。你所进行的采访和查找文字材料的工作都是为 了取得证据。但问题在于,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应该给予多 大程度的信任?文字资料是不是就那么可靠?调查记者时刻都面 临抉择和判断。

决定某件事是否可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记者可以采用给证 据定级的方法来辨别和确定其可信度。

1.来自公开资料的证据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我们可以把它 们称为“A级”。通常情况下,公开的资料要比来自其他渠道的 资料更为可信,因为它们必须面对公众的检验。假如报纸上公布 的某个情况与实情不符,会有许多知情者电告报社并要求更正。 政府文件,如统计局报告、审计报告、部门提交的情况综述等, 虽然也有搀杂水分的情况,但它们仍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可信度, 是最值得引用的证据之一。其他如档案馆记录、法庭调查报告、 警方档案等,也有很高的可信度。

23

2.“B级”证据比上述A级证据的可信度略差,它们包括一 些私人的、非公开的资料。比如律师自己对某件事的调查结果、 某行业协会的内部交流材料,等等。这些证据之所以被列为B 级,原因在于它们受提供者个人态度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资 料不对外公开,因而无须承担社会责任,也不像公开资料那样容 易受到监督改正错误的机率要小得多。

3.网络公开资料的可信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没 有把关人,任何人都可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消息而不会受到 阻挠,因此,社会责任感淡漠的人大可发布任意捏造的谎言而无 须承担责任,这使得其可信度大大降低。但是,如果仅仅只看到 由于把关人的缺席而对网络媒体的资信一概予以否定,那么实际 上也就否定了网络作为媒体的基本价值,这种观点是非常偏颇 的。网络传播学者提出,如果资料来自由传统媒介所推出的 ITCP站点,则其把关人功能足以保证其绝大多数正式发布的信 息具有征引上的可信度。此外,在Internet上所能够查询的数据 库大多是团体组织出自商业目的或公益目的而建成的,其巨大的 工作量和严谨的服务方式,基本上能够保证其科学性、真实性和 来源的可靠;同时由于使用者大多为专业人士,所以对其信息真 买、可靠性的监督也较为严密。重要的FIP服务器也是如此。这 两类信息可以列为可靠的信息来源。需要指出的是:按照站点和 数据库的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它们又可以明显分为四个身份层 别。处在第一层的是私立站点和个人性质的数据库。处在第二层 的是由企业或商业机构所建设的站点和数据库。第三层是由媒介 机构、社会组织建成的站点和数据库。第四层是政府机构、公益 团体建成的站点和数据库。层别越高,其可信度越高。①因此, 笔者倾向于“一分为二”,其中传统媒体网站及数据库、FΠP服 务器的可信度可以被列为A级,而在门户网站于商业网站搜索 得来的、以及一些个人网页转引的不知来源的资料则只能被视为 B级。

4.当手边既没有公开资料,又缺乏私人文献进行核对时,

记者必须决定是否应依靠某人的口头叙述来继续其调查。这就是 我们所称的“C级”证据。口头叙述的问题在于,采访对象可以 随时改口——即使记者手中掌握着采访录音带或是经他亲笔签名 的采访笔记,他仍然可以坚持说你误会了他的原意。亨利·基辛 格就在他与法拉奇的访谈发表后不久来了这么一招,声称法拉奇 “歪曲了他的回答”。这使得忠实记录访谈全程的法拉奇极为恼 火,她给基辛格发了一封电报,责问他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并 威胁要把采访录音公诸于世。但即使如此,这场争吵还是持续了 两个月。

即使同为采访对象的口述,可信度也有不同。老练的记者会 首先分析一下采访对象的动机。根据他们与所调查事件关系的密 切程度来判断所提供的口述是否可靠。一般而言,与所调查的事 件利害关系愈密切,说谎的可能性愈大,有的采访对象甚至是彻 头彻尾的撒谎者。因此,在衡量人们提供的信息时,应当考虑他 24

们的动机。动机往往是产生偏见的根源所在,是撒谎或有选择性 地讲些真话的理由。

另一个证实采访对象口述可靠性的方法是通过其他信息源来 求证。在水门事件的采访中《华盛顿邮报》就采用了这种“多源

求证”的方式,当记者获知一个情况后他并不就以此为真,而是 向所有可能与这情况有关的人士对质,当同时有多个消息来源都 能作出大致相同的描述时,这个情况基本上可被视为是可靠的, 相反,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坚持这一说法,而其他人提供的情况与 此大相径庭,那记者就应慎重对待。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杰克·富勒提出,在采访中最好要求提供 消息的人说出名字,这样读者就能够评估出该消息的可信度。 一个爽快地报出姓名的采访对象,其提供的情况当然较匿名者来 得可靠。与此同理,对于在聊天室和BBS上发布的匿名消息, 我们至多将其认定为“C级”证据。

二、匿名消息

匿名消息可能是调查性报道研究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话题。正 如反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人们所说的那样,诸如“据权威人士 透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这样的表述损害了公 众的知情权,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无法信任;更糟的是,它可能

会助长记者依靠夸大其辞甚至撒谎来吸引公众注意的坏风气。美 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的前董事长、《今日美国》的创始 人艾伦·纽哈斯认为,匿名的新闻来源公开违背了记者职业道德 的两条准则:1.匿名的消息来源经常透露的要比他(或她)本

人知道的要多得多。2.记者报道的内容要比新闻来源透露给他 的要多得多。这位资深新闻人认为,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像《今日 美国》那样,严禁使用任何匿名者提供的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增 加报纸的可信度。《纽约时报》的前任总编罗森塔尔则说:“令人 作呕地不停地使用匿名新闻来源,简直就是为没有证据和不可 回答的攻击和诋毁提供一张假面具”。

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们则为自己和匿名消息来源辩护说, 假如每个被采访对象都必须公布自己的身份,那他们中会有许多 人选择什么都不说,这对于公众的知情权而言是一种更大的伤 害。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有责任保护消息来源,即使为此对簿公 堂也在所不惜。

应当承认,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因此,真正应当关注 的问题就不是是否使用消息,而是在何种情况下可容许使用匿名 消息来源,如何防止匿名消息对报道的可信度造成伤害,以及如 何阻止记者滥用匿名消息。

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被视为是可以接受的:

1.当公布消息来源的身份会给他个人带来巨大伤害时。比 如某医院的药剂师向你透露了该医院医生为收受回扣而滥用进口 药物的具体情况,但他要求不公开身份,以免受到同事们的报 25

复,无疑,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2.发表某条非匿名消息造成的潜在的危害,远远地超过发表 一条因匿名而看上去不太准确的消息所造成的危害时。例如某政 府官员透露某项工程严重不合质量要求,却在打通重重关系后顺 利通过检验。这位官员坚持不愿透露身份,否则拒绝提供细节情 况,那么,这时候记者作一些妥协是必要的。

3.牵涉到国家机密时,记者的工作不应违反国家有关保密 的法规。这时可以在当事人要求下,考虑使用匿名方式进行报 道。

怎样减少因使用匿名消息来源而予人以危言耸听的印象呢? 首先,要尽量减少匿名消息的使用频率,无论是就单篇调查报道 还是整个报纸的调查专栏概莫能外。一篇充斥着无法证实的指控 的报道的确无法取信于人,并且会在公众心目中造成坏的影响。 其次,尽可能指明匿名消息来源的归属。比起“据消息灵通人士 称”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负责人”显然要可信得多。最 后,要用来自其他明确消息来源的情况匿名消息的可靠性。假如 你的报道的前半部分是引用匿名消息,那就应设法从其他身份公 开的消息渠道对此事进行质证,并把核实的情况有无出入原原本 本地告诉读者。

每个记者都知道这么一句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滥用匿 名消息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完全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 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防止记者滥用匿名消 息是完全必要的。一些编辑部要求,当记者的报道是抨击与政府 和公务无关的某个个人时,报道中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而且禁止使 用匿名消息,因为对不公平的攻击个人往往没有能力回击。另 外,笔者主张,一篇报道中不得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匿名消息 来源,以防止随心所欲的谈话充斥整篇报道,但却无人为后果负 责。许多媒体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记者应向编辑部负责人公 开匿名消息来源的真实身份。由他们来决定是否需要隐去其名。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l.记者无法以匿名消息来源的名义编造新 闻;2.不到万不得已,媒体上不会出现匿名消息,这就极大地 提高了媒体的可信度。

三、伪证与证伪

从某种角度看,记者的工作与警察、律师有近似之处——搜 寻可靠的人证和物证以证实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记者也 会遇到警察、律师们常常面临的问题——伪证。遗憾的是,记者 对伪证的识别能力要较前述两者弱得多,不少调查之所以中道而 返,原因就在于此。因此,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伪证------包括假证 词和假物证的识别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伪证通常可分为两种:1.采访对象故意伪造的证言和证物;

2.采访对象无意中提供的失实证言和证物。

造成采访对象伪造证言和证物的原因并不复杂,归纳起来主 要有如下几种:一是采访对象与新闻事件有利害关联而说谎:二 26

是因害怕卷入麻烦中不惜歪曲事实真相:三是被人收买、利用、 受到欺骗或威胁,害怕遭受迫害或贪图私利而作伪证。

采访对象无意中提供的失实证言也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一 类是因视觉、听觉等存在误差而观察失实,另一类是因知识水 平、经验局限而造成失实,还有一类则是因事实真相本身模糊、 隐蔽或具有欺骗性而使采访对象产生误会,从而提供了虚假的证 据。此外,因遗忘或受到某种倾向性的暗示,也可能使采访对象 提供失实证据。

在判断采访对象证言的真伪时,首先应当就以上几个方面进 行分析,初步判断有无产生伪证的可能。

如何确认采访对象提供的是虚假证词?参考警方对伪证的审 查标准,我们可由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判断:

1.采访对象陈述的情况是根据道听途说或谣传得来的,且 经多方查证无法证明属实。

2.采该对象提供的消息是通过自己毫无根据的分析、推测 和想象得出的结论。

3.证词的明确程度不高,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证言

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应有的细节。例如在《南方周末》19xx年9 月17 日登载的《四年一起错案和七个少年被毁的青春》中, 接受记者采访的办案人称“至今我们仍不认为是错案,我们下 撤案通知,是因为??这个案子很复杂,怎么和你说呢?”记者追 问:“时至今日,您应该可以谈谈公安局最初是凭什么认定嫌疑 人的吧?”这位办案人又说:“我不能和你说??”、“跟你说了情 况复杂,没什么可谈的??”,如此“语焉不详”,充分说明,这

位办案人实际上并无有力证据证明自己“是错案”的观念。作者 对他的证词虽然没有直接进行反驳,但报道的副标题和结尾处的 评论却明明白白显示,该办案人的话并未为记者所采信。

4.证言本身自相矛盾,前后不能连贯,漏洞百出,或前后

两三次采访中证言不尽一致出现明显偏差的。在《南方周末》 19xx年9月17日《解密》版刊登的《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辨 析》中,当事人小岗村会计严立学的言行即属此类。严立学 19xx年7月还称“自己写的那份”才是红手印原件,而两个月 后他却改变了说法,表示应以小岗村副队长严宏昌写的那份为 准,对此自相矛盾的说法,记者王映东进行了调查,事实证明, 严立学后来说的是假话。

5.与科学公理和普遍常识明显相悖的。《扬子晚报》19xx年 12月7日刊登的《“老票”圈历险记》中,骗子正是这么露出马 脚的:这些玩“老票”者手中持有的“美国花旗银行存单”上竟 印有北京天坛的图案,明显不符合基本的金融常识。显然,这张 “存单”是骗子伪造的。

6.采访对象有幻想型性格,容易自我暗示;或有偏执型的

性格而极端自负;抑或性格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而陈述失实证 言。当记者发现采访对象可能符合以上几种情况时,可通过试探 的方式来证实自己的推测。方法之一是讲述一个在新闻事件中并 27

未发生的情况(细节越详尽越好):“当时xx手中拿着一把牛角 柄小刀,是红色的吧?”(实际xx手中根本没有小刀),若采访 对象立即附合:“是的是的,是紫红色的”,那就可以判断,这位 米访对象属于易受人影响的一类人,对他的话要慎之又慎。

7.证据的内容与其他大多数证据的证明结果相悖,则多属 伪证。

8.若一对相关证据的证明意义完全相反,则其中必有一伪。 应通过比对找出其中的伪证。

9.几个采访对象的证词完全相同,甚而连遣词造句都分毫 不差,要考虑串供的可能性。例如19xx年上海野生动物园“虎 咬人”一案,对究竟是司机违反园规还是动物园防范不力,双方 各执一词。记者为调查事实真相,走访了当时坐在受害司机车上 的某班学生。轨料学生们众口一词:“不记得当时情况”、“我们 早已忘记了”。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惨事,怎么可能集体遗忘得 干干净净呢?显而易见,这样的证词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10.经过鉴定和勘验,确认提供的证言和证据不符实的。如 录音、录像资料有剪辑的痕迹,照片为拼凑而成,报表、票据有 涂改痕迹,笔迹与本人笔迹不一致等等。不过,记者缺乏鉴定伪 证的经验,必要时,应就教于警方、会计师、医师等专业人士, 以确认证据的真伪。

四、眼见为实

俗话说:“眼见为实”。体验式采访之所以比其他报道形式更 受读者青睐,原因就在于记者是以自己的双眼在近距离观察新闻 事件,读者能充分体味其现场感。

早期的亲历报道就是由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西方记者发明的。 透过他们的双眼,读者们也似乎亲眼目睹了惊心动魄的幕后交 易、腐败不堪的黑金政治,令人目眩的经济骗局以及生活在社会 隐秘角落的边缘人群。

并不是所有的调查性报道都适合以私访的形式进行。它要求 读者能在这一亲历过程中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因此,有些错综复 杂的事件,不宜以亲历报道的形式出现。此外,通过社会学调查 方式进行的报道也不宜引入体验式采访。因为它更多地强调客 观、科学,而体验式采访则往往更注重描述主观感受,让读者 “感同身受”,两者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如果想就某个问题进行体验式采访,比如伪装成收购者,采 访报道非法盗猎国家保护动物的现状,记者必须首先进行细致、 扎实的访前调查,这很关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记者的 伪装不成功,被盗猎者发现,不仅采访失败,还会遇到人身危险。 采访前需要调查的问题多种多样。仍以非法盗猎国家保护动 物为例,首先记者得了解非法盗猎的状况究竟有多严重,在哪些 地方最为猖獗:其次,必须了解收购者的大致情况:从哪儿来, 谁介绍来的,穿着、谈吐如何,对哪些动物感兴趣等等。记者还 28

要了解这一行的大致行情:目前什么动物最好出手、价格大致如 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十分琐碎,但却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 键。

体验式采访通常是在不为采访对象所知的隐秘状态下进行, 而且常常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富有冒险精神, 勇于探索,必要时还要不怕牺牲。《钱江晚报》女记者熊晓燕为 了调查中法合资杭州特维达皮件有限公司殴打员工事件,决定扮 成“打工妹”,混入这家公司亲眼看看这是怎样一个“虎穴”。上 班伊始,她就迭遇险情:保安发现她借来的身份证上的照片与本 人不符;车间主任觉得她不像打工的;因为问这问那,她引起了 公司员工的怀疑??在乔装卧底的七天里,熊晓燕一一巧妙化 解。可以想见,如果一旦身份暴露,等待她的很可能是殴打、监 禁。没有伸张正义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就像 该公司写投诉信的工人所说的那样:“要真是记者,来半天就行 了,不会跟我们一起干这么多天。”但熊晓燕硬是在这个工厂里 做了整整一星期女工,并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最终这篇报道引 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任何一种报道方式都有它的缺陷,体验式采访也不例外。虽 说大多数情况下“眼见为实”,但有时眼睛也未必就能看见事件 的真相,如果暗访的消息被泄露出去,当事人极有可能及时转移 证据,伪造假象,迷惑记者的视线。《焦点访谈》的记者就谈到, 出去采访的飞机刚起飞,对方就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掌握了他们的 航班及到达时间。于是,证据很可能被转移,各种防范措施也早 已准备好——比如“提醒”老百姓“不许乱讲话”等等。假如暗 访记者对此一无所知,很容易被表面假象所蒙蔽,写出的“暗 访”也会误导读者。

即使暗访不为人所察,记者也必须处理好另一个问题:如何 让报道既生动感人又客观准确?体验式报道常常因“过于主观” 而遭诟病,这就要求记者在体验采访之前,既不以事先拟好的观 点对所见到的事实强加解释,又不只以看到的现象为准,而是摒 弃先入之见,客观分析自己见到的一切。

此外,体验式报道还可能引起法律方面的争端。女记者熊晓 燕在以女工身份暗访中法合资杭州特维达皮件有限公司殴打员工 事件时,为防止暴露身份,使用的是借来的身份证。但法律界人 士在此事公开后当即指出,无论是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还是使用伪 造的身份证,都是伪造身份的违法行为。再如,记者为了调查救 护车服务的质量而拨打其热线电话,但此举可能使真正需要救护 的病人被延误了抢救时机。

五、有据为证

没有哪一种采访报道像调查性报道这样强调证据的重要性。 你想要通过明察暗访揭露某位法官的不法行为,你想调查一家医 院频发医疗事故的原因,你想呼吁大众关注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 戏的现状和一系列由此引发的悲剧;你甚至拟出了一项宏伟计 29

划,调查长江源头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原因——所有这一切都需要

强有力的证据,否则吃惊的读者便会诘问:“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说的是真的?”被揭露隐情的当事人更会投诉报道不符事实,甚

至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起诉你和你所在传媒,因为你无法证明你的

指控真实无欺。

能够证明报道真实性的证据是无价之宝。这些证据包括:采

访笔记、录音和录像带以及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

料的原件、副本、复印件、抄件等等。

如果记者习惯使用笔记本进行采访,那么应准确记录下可能

作为直接引语的原话,并忠实表达采访对象的意见,对他所说的

情况可以边采访边核实,也可在事后与第二者或第三者进行核

对,这样可保证笔记上所记载的材料基本真实。采访结束时应请

他在采访笔记上签字,以证明确有此次采访以及他认可笔录内

容。

假如事关重大,应考虑使用录音机和摄像设备。一盘记载有

采访对象声像的磁带要比笔记——即使是有采访对象签名的笔记

——可靠得多。在使用录音机前你可以事先征求采访对象的同

意,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有时则不必这么做——尤其是在暗

访的时候。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据认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不

再把未经过对方同意的录音录像一律视为不合法证据,只要记者

的私下录音录像没有违反法律的一般性规定,也没有侵害他人

的合法权利,那么,记者的录音录像就可以被视为合法的证据。

这对于从事暗访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改革。否

则,即使记者的报道真实无误,只要没有征得对方的同意,也不

能获得法庭的认可。

许多记者在笔记本和录音机外还有另一项必备工具——照相

机。它比摄像机要便于携带。对于现场场景以及你无法带回的物

证来说,拍下照片是最好的选择。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和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事

实的书面文件和物品,物证则是指能够证明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如果可能,应该把它们全都搜集起来并进行整理。对于文件资

料,搜集时应尽量使用原件,它们要比副本、复印件和抄件更为

原始和真实,因而也更具说服力。

所有这些证明采访真实无误的证据,都应当分类归档并妥善

保管。一些涉世未深的记者在报道刊发后就丢弃采访资料,这是

不合适的。调查性报道引发的纠纷可能迟至一一年或几年后才浮出

水面。因此,要妥善地保管好所有的证明材料。

30

更多相关推荐:
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

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王克勤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己任以揭发政治权力与市场权力违法犯罪等种种黑幕为途径由媒体独立调查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目前越来越为中国新闻界也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可与肯定在更多的媒体致力于调查...

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摘要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社会民主化之路的推进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现代媒体上的一种广泛出现的报道形式更加是各个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卖点但在我国这种报道形...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从60分钟和新闻调查看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纵观世界电视深度报道新闻栏目美国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以其四十余年来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卓越地位深度优秀精良的新闻作品以及在美国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而举世闻名在中...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己的...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分析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分析内容摘要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客观性理念的批评就没有停止过这些批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不同的方向一直是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概括起来批评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现在的新闻并不客观二是新闻不可能客观三是新...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

调查报道范文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20xx0128113200转载杂谈标签分类八股文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厉国刚杨云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摘要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如何写新闻报道稿

怎么写新闻报道稿一新闻报道稿的格式一般关于学校活动新闻稿导语概括敘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怎样做和为什么主体把其他资料按重要性陈述一段一个重点并以第三人称敘述句子保持简洁多用句号主体可以包括泛写和特...

新闻报道范文

关中路一小阳光体育春季运动会结束五年级五班获得五年级团体总冠军我校阳光体育春季运动会经过精心的准备在4月29日正式召开经过激烈的比拼于4月30日在文化路一小的操场上落下帷幕五年级五班最终以团体分最高而夺得第一名...

新闻报道怎么写

新闻报道怎么写写好新闻报道要善抓五个特点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从字面上分析新闻具备实真新强短的特点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善抓这五个特点所谓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这是写好新闻报道的立足点新闻报道必须选...

调查性新闻报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