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1

时间:2024.4.27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 小清新:《伤寒论》首次确定了辩证治论体系,并具体应用到了临床。后世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与运用,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思考,《伤寒论》对后世“和”法的运用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对《伤寒论》中“和”法的运用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探讨。

关键词:《伤寒论》 “和”法运用 总结探讨

一、《伤寒论》中“和”思想

(一)脏腑之和 伤寒论中不少地方论及脏腑之和与不和。它直接论及到了六经脏腑对称的平衡。是一种低于阴阳和与不和层次的另一种平衡关系。比如脾胃阳明太阳之间的胃强脾弱的不和状态的描述,第247条“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可以看出,张仲景重视和,力主脏腑之和。

(二)症状之和

伤寒论中论及最多的内容还属症状之和,代表证的症状是辨证论治的最主要的依据。之所以产生症状,通常是由于各种层次失和所引起。简而言之,不外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失和,并将之于六经之中。如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里的小便利是复阴阳和的生理修复表现,所以仲景示人必自愈。??? (三)脉象之和 伤寒论通篇详细论述了脉象之和与不和,四季各经脏腑,皆有平脉,六经各有典型病脉如太阳病脉浮,阳明脉洪大,少阳之弦、太阴之迟缓、少阴之微细等,还开列有每病转愈和加重恶化的脉象。例如315条“少阴病脉微反是暴出者死”及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都是不和的一种表现及和愈之象。仲景对脉的失和分为两种趋向,一是脉证皆重,一是与证相悖的反脉,都示人危候甚至死不治。

(四)脉证之和

通常情况下,脉证是一致的。不过也有不少是在病中脉证不符的,出现证是而脉非,或者脉是而证非,此时,多伴???病情比较复杂如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亡则死。”这里仲景省略了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硬与脉沉而紧的内容,独言脉浮大(无力),提示病虽似结胸,但是确有表邪未全入里,里邪尚未成实,所以治疗上“不可下,下之则死”,再如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为自和也,汗出多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亦为太过,太过者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鞭也。”这就明确指出,脉阳微与症之汗出少是和,为向愈之势,反之,症汗出多与脉阳微是不和,虽脉阳实但发汗太过而至汗出多,也是不和,过伤津液,阴气耗散而大便必鞭。

!(一 )(二)(三)(四 )之前应该有一个仲景对“和”认识的概括,小提纲的题目和内容严重不符合!

二、《伤寒论》中“和”法运用

(一)调和营卫

其代表方剂为桂枝汤。用于治疗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脉浮缓等症,不论外感内伤,均可使用本方治疗。如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由外感风寒所致的太阳中风证,病机为卫强营弱,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再如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条言卫气不和,53条言营气和,二者各谈一个侧面,实则均为营卫失和。

(二)和解少阳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所谓半表半里,实为邪正相争、正邪相持阶段。此时邪气虽不太盛,正气却也不强,病邪不能入于里,正气也不能达邪外

出。“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由于少阳病理机制特殊,并非汗、吐、下三法之所宜。治宜和解少阳,助正达邪,治以小柴胡汤为主。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疏泻半表之郁滞,清泻半里之邪热,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寓治未病防邪深入之意。全方有疏利三焦、和解少阳、宣通内外、调达上下、运转枢机的作用。

(三)调和肝脾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证四肢厥逆,是因肝脾气滞,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达于阴经与阳经相交的四末,手足失于阳气的温煦所致。腹痛、泄利下重均因肝脾失调,肝气郁滞,木乘脾土所致。用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阳气透达于表,阳气通则四肢温;枳实行气散结,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柴枳相配,疏肝理脾,和解表里;芍药柔肝敛阴,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益气,并能协助芍药缓急止痛,缓中和胃。四药合用可使肝脾调和,气机条达,郁阳得伸,厥逆自复。

(四)表里双解

《伤寒论》中许多条文都体现了表里双解的思想,典型的是治表里同病、协热下利的两条:一是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之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此乃太阳表证未解,误用攻下,虚其里气,致表邪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太阳余邪,内清阳明里热,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另一条是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因太阳表证未解而误下,损伤脾阳,寒气内凝而成表不解,里虚寒的协热下利。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温缓之。其方乃理中汤加桂枝而成,共奏表里双解之效。程知在《伤寒经注·太阳辨证》中评论这两条:“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皆表里两解法也。”

结语:

《伤寒论》中的和法运用非常广泛,治疗上运用和法,可扶正祛邪,全面兼顾,协调寒热、虚实,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邪去正复,“阴阳自和”,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章浩军,杨福龙,范文东.论《伤寒论》之和[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xx,01:46-48.

[2]李文君. 论《伤寒论》之“和”[J].山东中医杂志.20xx,04:221-222.

[3]程梦琳,章琪.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xx,12:50-51.

[4]姜春燕.浅谈《伤寒论》中“和”字[J].中医药文化.20xx,04:43.

评语:

首先,能看出来你的“一”是想讲仲景对“和”的认识涵盖哪些方面;二想讲在方药的运用中谈对“和”法的体现,但是“一”的小题目中和内容间不符;概括一点:有强拉硬套之嫌。

其次,二和一之间并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文章主体,内容严重脱节,拼凑痕迹显而易见。

总之,从摘要到内容;从段落题目到段落内容,到一与二内容之间没有一丝联带、对应。用词不够专业,整篇前言不搭后语,没有逻辑,文章下结论的地方没有引用原文的字样,准确性有待商榷。

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hnlt.org

更多相关推荐:
伤寒论113方搜集整理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

伤寒论113方简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

经方《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个人整理总结部份方 tjqtxc1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1--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带颜色标注

1--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带颜色标注,内容附图。

伤寒论试题总结(1)

伤寒论考试题总结名词解释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胸胁苦满苦用作动...

伤寒论发热总结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丰宁县中医院武志春(068350)发热病于伤寒者,首见于《素问·热论》曰:“今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伤于寒也,则病为热”。而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更为详细。其所著伤寒论用的六经辩证,是以发热…

伤寒论考试(终极版本)总结

伤寒论考试终极总结一问答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论总结

今天说一下第一方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伤寒总结

第一讲张仲景的分病辨证模式分病辨证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纬线有着相互交叉弥补的关系病因病势病位病性是构成病机的四个要素分病着眼于疾病全过程的切入点关注病因和病势辨证着眼于疾病某阶段的覆盖面关注病位和病性伤寒杂病妇人...

《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总结一太阳病一提纲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2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3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4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_湖南中医药大学整理

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1桂枝加葛根汤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经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新加汤本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麻黄汤兼证1葛根汤2大青龙汤证证小青龙汤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各半汤2桂枝二麻黄一...

福泉市20xx年寒假“小继教”培训个人总结(20xx年2月)

福泉市20xx年寒假“小继教”培训个人总结福泉市安谷民族小学:杨绍秋要想使自己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工作能力,工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更应该这样,才能…

伤寒论113方总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