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简辑

时间:2024.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小建中汤、 桂枝人参汤 桂参炙草白术干姜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大青龙汤 麻黄汤+膏姜枣 小青龙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升麻汤 麻黄連翹赤小豆汤、 葛根汤 桂枝+葛麻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小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大柴胡汤 柴芩芍夏姜枣枳实大黄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桂干姜炙草牡蛎瓜蒌根黄芩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芩参夏姜枣龙牡大黄茯苓桂枝 栀子鼓汤 栀子甘草鼓汤 栀子生姜鼓汤 栀子干姜汤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栀子厚朴汤 栀枳厚 栀子柏皮汤 枳实栀子豉汤 大承气汤 大黄厚枳芒硝 小承气汤 大黄厚枳 调胃承气汤 大黄炙草芒硝 桃核承气汤、 桃仁桂枝黄草硝 抵当汤 蛭虻桃仁大黄 抵当丸 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 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甘遂 小陷胸汤 瓜蒌实黄边半夏 十枣汤 白散 麻子仁丸 麻仁芍药大黄厚朴枳实杏仁 蜜煎导法 猪胆汗导法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黄连汤 桂连参夏炙草干姜枣 黄连阿胶汤 芩连芍鸡胶 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芩芍枣草+夏姜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旋覆代赭汤 白头翁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参夏冬粳米草 五苓散 猪苓汤 两苓泻滑胶 文蛤散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蒌根蜀漆海藻 真武汤 苓芍姜术附 附子汤 苓芍参术附 甘草附子汤 理中丸及理中汤

89 甘草干姜汤

90 吴茱萸汤 吴人姜枣

91 四逆汤

92 四逆加人参汤

93 通脉四逆汤

94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

95 干姜附子汤

96 白通汤

97 白通加猪胆汁汤

98 茯苓四逆汤 苓人附姜草

99 四逆散

100 当归四逆汤 归桂芍辛通枣草

10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102 炙甘草汤 炙草姜参生地桂胶麦冬麻子仁枣 103 乌梅丸 梅辛干姜黄连归附蜀椒桂柏 104 茵陈蒿汤 茵栀大黄

105 瓜蒂散

106 桃花汤

107 赤石脂禹余粮汤

108 半夏散及汤

109 甘草汤

110 桔梗汤

111 苦酒汤

112 猪肤汤

113 烧 散


第二篇:伤寒论注


<篇名>伤寒论注书名:伤寒论注作者:柯琴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xx年 免费下载700多本医学电子书请到A+医学百科医学电子书专题网址:/w/%E5%8C%BB%E5%AD%A6%E7%94%B5%E5%AD%90%E4%B9%A6A+医学百科正在整理中医学典籍,欢迎您的参与。如有关于《伤寒论注》的问题和讨论请移步本书页面:/w/%E4%BC%A4%E5%AF%92%E8%AE%BA%E6%B3%A8<目录><篇名>自序属性:尝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着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夫 着书固难,而注疏更难。着书者往矣,其间几经兵燹,几番播迁,几次增删,几许抄刻,亥豕者有之,杂伪者 有之,脱落者有之,错简者有之。如注疏者着眼,则古人之隐旨明、尘句新;注疏者失眼,非依样葫芦,则另 寻枝叶,鱼目溷珠, 硖胜玉矣。《伤寒论》一书,经叔和编次,已非仲景之书。仲景之文遗失者多,叔和之 文附会者亦多矣。读是书者,必凝神定志。慧眼静观,逐条细勘。逐句研审,何者为仲景言,何者是叔和笔, 其间若脱落、若倒句,与讹字、衍文,须一一指破,顿令作者真面目见于语言文本间。且其笔法之纵横、详 略不同,或互文以见意,或比类以相形,可因此而悟彼、见微而知着者,须一一提醒。更令作者精神见于语 言文本之外。始可羽翼仲景,注疏《伤寒》。何前此注疏诸家,不将仲景书始终理会、先后合参?但随文敷衍, 故彼此矛盾,黑白不辨,令 硖与美璞并登。鱼目与夜光同珍。前此之疑辨未明,继此之迷涂更远。学人将何 赖焉?如三百九十七法之言,既不见于仲景之序文。又不见于叔和之序例,林氏倡于前,成氏程氏和于后,其 不足取信。王安道已辨之矣。而继起者,犹琐琐于数目,即丝毫不差,亦何补于古人,何功于后学哉?然此犹 未为斯道备累也。独怪大青龙汤。仲景为伤寒中风无汗而兼烦躁者设,即加味麻黄汤耳。而谓其伤寒见风,又 谓之伤风见寒,因以麻黄汤主寒伤营,治营病而卫不病;桂枝汤主风伤卫,治卫病而营不病;大青龙主风寒两 伤营卫,治营卫俱病。三方割据瓜分。太阳之主寒多风少、风多寒少,种种蛇足,羽翼青龙,曲成三纲鼎立之 说,巧言簧簧,洋洋盈耳,此郑声所为乱雅乐也。夫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而使之茅塞 如此,令学人如夜行歧路,莫之指归,不深可悯耶?且以十存二三之文,而谓之全篇,手足厥冷之厥,混同两 阴交尽之厥,其间差 谬,何可殚举?此愚所以执卷长吁,不能已于注疏也。丙午秋,校正《内经》始成,

尚未出而问世。以《伤寒》 为世所甚重,故将仲景书校正而注疏之,分篇汇论,挈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附带之,倒句讹字, 悉为改正,异端邪说,一切辨明。岐伯、仲景之隐旨,发挥本论各条之下,集成一帙,名《论注》。不揣卑鄙, 敢就正高明,倘得片言首肯,亦稍慰夫愚者之千虑云尔。 \x慈水柯琴韵伯氏,题时己酉初夏也。\x <目录><篇名>凡例属性:一、《伤寒论》一书,自叔和编次后,仲景原篇不可复见。虽章次混淆,犹得寻仲景面目。方、喻辈各为 更定。《条辨》既中邪魔。《尚论》浸循陋习矣,大背仲景之旨。琴有志重编,因无所据,窃思仲景有太阳 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辞,乃宗此义,以症名篇,而以论次第之。虽非仲景编次,或不失仲景心法耳。 一、起手先立总纲一篇,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症得失之大局矣。每经各立总纲一篇,读此便知本经之脉症 大略矣。每篇各标一症为题,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 一、是编以症为主,故汇集六经诸论,各以类从。其症是某经所重者,分列某经,如桂枝、麻黄等症列太 阳,栀子、承气等症列阳明之类。其有变证化方,如从桂枝症更变加减者,即附桂枝症后,从麻黄症更变加减 者,附麻黄证后。 一、叔和序例,固与仲景本论不合,所集脉法,其中有关于伤寒者,合于某证,即采附其间,片长可取, 即得攀龙附骥耳。 一、六经中有症治疏略,全条删去者,如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等类,为 既有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腹痛小便不利与桃花汤主之之详,则彼之疏略者可去矣。又有脉症各别,不相统摄 者。如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与脉沉而细,病身热足寒等症,三条合一,论理甚明,故合之。 一、本论每多倒句,此古文笔法耳。如太阳病血症麻黄汤主之句,语意在当发其汗下。前辈但据章句次序, 不审前后文理,罔顾衄家禁忌,竟谓衄后仍当用麻黄解表。夫既云衄乃解,又云自衄者愈,何得阵后兴兵?衄 家不可发汗,更有明禁,何得再为妄汗?今人胶柱者多,即明理者,亦多为陶氏所惑,故将麻黄、桂枝、小青 龙等条,悉为称正。 一、条中有冗句者删之,如桂枝症云。“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 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须解外则愈。”何等直捷!在外下更加“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 等句,要知此等繁音,不是汉人之笔。凡此等口角,如“病常自汗出”条,亦从删例。 一、条中有衍文者删之,有讹字者改之,有阙字者补之。然必详本条与上下条有据,确乎当增删

改正者,直 书之。如无所据,不敢妄动,发明注中,以俟高明之定夺。 一、加减方分两、制度、煎法,与本方同者,于本方下书本方加某味、减某味。或一篇数方,而后方煎法 与前方同者,于方末书煎法同前。方中药味修治同前者,如麻黄去节、杏仁去皮之类,但不再注;附子必炮, 若有生用者注之。 一、可汗不可汗等篇,鄙俚固不足取,而六经篇中多有叔和附入,合于仲景者取之。如太阳脉浮动数三、 阳明论脾约脉症等条,与本论不合,无以发明,反以滋惑,剔出附后,候识者辨焉。 一、正文逐句圈断,俱有深意。如本论中一字句最多,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六字,当作 六句读,言脉气来尺寸俱浮,头与项强而痛。若脉浮两字连读,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一句读,疏略无味。则字 字读断,大义先明矣。如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之类,温温、郁郁,俱不得连读,连读则失其义矣。 <目录>卷一<篇名>伤寒总论属性: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 按本论云∶“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时头项强 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 也。又《阳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 强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而三阴之反发热者, 便是发于阳矣。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成数。至此则阴阳自和,故愈。 盖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 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其死 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治者不如法耳。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 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上文论日期,合阴阳之数而愈;此论愈时,于阴阳反盛时解。何也?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阴阳 之相生,正阴阳之相得,即阴阳之自和也。然此指病

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则六经各以主时解, 是又阳主昼而阴主夜矣。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沉、弱、涩、弦、微、 迟,此名阴也。” 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 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平脉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彻底看法。如 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涩,有数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为有余,弱为不 足,滑为血多,涩为气少,动为搏阳,弦为搏阴,数为在府,迟为在藏,此对看法也。如浮、大、滑、动、数, 脉气之有余者,名阳,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沉、弱、涩、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当知其中有阴胜 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夫阴阳之在天地间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从知随,气可与 期。故其始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沉、反弱、反涩、反弦、反迟者,是阳消阴长之机,其病 为进;其始也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阴退之机,其 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为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纯阳,必阳盛阴虚之病矣;沉为阴,而更 兼弱、涩、弦、迟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为平看法。如浮而弱、浮而涩、浮而弦、浮而迟者, 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气早伏于阳脉中也,将有 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急务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动、沉而数者,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 于阴脉中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虑矣,此为互看法。如浮、大、滑、动、数之脉体虽不变,然始为有 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阳,知阳将绝矣;沉、弱、涩、弦、迟之脉,虽喜变而为阳,如忽然暴见浮、大、滑、 动、数之状,是阴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谓彻底看法。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所谓阳者,胃 脘之阳也,脉有胃气,是知不死;所谓阴者,真藏之脉也,脉见真藏者死。然邪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 而和,此又不得以迟数定阴阳矣。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 寸口兼两手六部而言,不专指右寸也。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 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并人迎、趺阳不参矣。然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则内外脏腑

之诊,全赖浮沉、迟、数为大纲耳。浮、沉是审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沉之间,迟、数寓焉。凡脉之不 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沉、迟、数 之象,斯为病脉矣。浮象在表,应病亦为在表,浮脉虽有里证,主表其大纲也;沉象在里,应病亦为在里,沉脉 虽或有表证,主里其大纲也。数为阳,阳主热,而数有浮、沉,浮数应表热,沉数应里热,虽数脉亦有病在藏者, 然六腑为阳,阳脉营其府,则主府其大纲也;迟为阴,阴主寒,而迟有浮、沉,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 迟脉多有病在府者,然五脏为阴,而阴脉营其藏,则主藏其大纲也。脉状种种,总赅括于浮、沉、迟、数,然四 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迟、独数为准则,而独见何部,即以何部深求其表里脏腑之所在,病无遁情矣。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起口用“凡字”。是开讲法,不是承接法。此与上文阴阳脉文同而义则异也。阳脉指胃气言,所谓二十五阳 者是也,五脏之阳和发见故生∶阴脉指真藏言,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发见故死。要知上文沉、涩、 弱、弦、迟是病脉,不是死脉,其见于阳病最多。若真藏脉至,如肝脉中外急,心脉坚而搏,肺脉大而浮,肾脉 之如弹石,脾 脉之如喙距,反见有余之象,岂可以阳脉名之?若以胃脉为迟,真阴为数,能不误人耶? 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阴阳升降,以关为界。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而动于尺,阴阳互根之义也。寸脉居上而治阳,尺脉生 下而治阴,上下分司之义也。寸脉不至关,则阳不生阴。是为孤阳,阳亦将绝矣;尺不至关,则阴不生阳,是 为孤阴,阴亦将绝矣。要知不至关,非脉竟不至,是将绝之兆,而非竟绝也,正示人以可续之机。此皆不治, 言皆因前此失治以至此,非言不可治也,正欲人急治之意,是先一着看法。夫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尚有吐法;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尚为有根,即脉绝不至,尚有灸法。岂以不至关便为死脉哉?看“余命生死”句。则知 治之而有余命,不为月节所克者多耳,此又深一层看法。脉以应月,每月有节,节者月之关也。失时不治,则 寸脉不至关者,遇月建之属阴,必克阳而死;尺脉不至关者,遇月建之阳支,则克阴而死,此是决死期之法。若 治之得宜,则阴得阳而解,阳得阴而解,阴阳自和而愈矣。 问曰∶“脉欲知病愈未愈者,何以别之?”曰∶

“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 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阴阳和平,不是阴阳自和,不过是纯阴纯阳无驳杂之谓耳。究竟是病脉,是未愈时寒热不解之脉。虽剧当 愈,非言不治自愈,正使人知此为阴阳偏胜之病脉,阳剧者当治阳,阴剧者当治阴,必调其阴阳,使其和平。失 此不治,反加剧矣。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太阳脉浮,若见太阳之浮。不兼伤寒之紧,即所谓静也。脉静证亦 静,无呕逆烦躁可知。今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不须七日衰,一日自止者,正此不传之谓也。若受寒之日,颇 有吐意,呕逆之机见矣。若见烦躁,阳气重可知矣。脉急 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 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之谓也。欲字、若字,是审其将然,脉之数急,是诊其已 然,此因脉定证之法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者,是言见症之期,非传经之日也。岐伯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盖太阳经部位最高,故一日发;阳明经位 次之,故二日发,少阳经位又次之,故三日发。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为故也。夫三阳各受寒邪, 不必自太阳始。诸家言二阳必自太阳传来者,未审斯义耳。若伤寒二日,当阳明病,若不见阳明表证。是阳明 之热不传于表也。三日少阳当病,不见少阳表证,是少阳之热不传于表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受寒三日,不见三阳表症,是其人阳气冲和,不与寒争,寒邪亦不得入,故三阳尽不受邪也。若阴虚而不 能支,则三阴受邪气。岐伯曰∶“中于阴者,从臂 始。”故三阴各自受寒邪,不必阳经传授。所谓太阴四日、 少阴五日、厥阴六日者,亦以阴经之高下,为见症之期,非六经部位以次相传之日也。三阴受邪,病为在里。故 邪入太阴,则腹满而吐,食不下;邪入少阴,欲吐不吐;邪入厥阴,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所以然者,邪自 阴经入藏,藏气实而不能容,则流于府。府者胃也,入胃则无所复传,故三阴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也。若胃 阳有余,则能食不呕,可预知三阴之不受邪矣,盖三阳皆看阳明之转旋。三阴之不受邪者,藉胃为之

蔽其外也, 则胃不特为六经出路,而实为三阴外蔽矣。胃阳盛,则寒邪自解;胃阳虚,则寒邪深入阴经而为患;胃阳亡, 则水浆不入而死。要知三阴受邪,关系不在太阳而全在阳明。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上文论各经自受寒邪,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症也。凡伤寒发 热至六七日,热退身凉为愈。此无大热则微热尚存,若内无烦躁,亦可云表解而不了了矣。伤寒一日即见烦躁, 是阳气外发之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或入太 阳之本,而热结膀胱;或入阳明之本,而胃中干燥;或入少阳之本,而胁下硬满,或入太阴,而暴烦下利;或 入少阴,而口燥舌干;或入厥阴,而心中疼热,皆入阴之谓。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 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 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 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 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 不犯少阳之谓也。 本论传经之说,惟见于此。盖阳明经起于鼻 旁纳太阳之脉,故有传经之义。目疼、鼻干,是其症也。若 脚挛急,便非太阳传经矣。阳明经出大指端内侧,太阳经出小指端外侧,经络不相连接。十二经脉,足传手, 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不知太阳传六经,阳明传少阳之说 何据乎?细审仲景转属、转系、并病、合病诸条,传经之妄,不辨自明矣。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 伤寒概之矣。如太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曰衰曰少,皆表解而不了了之谓也。六经部位有高下,故发病有迟 早之不同。如阳明二日发,八日衰,厥阴至六日发,十二日衰,则六经皆自七日解,而十二日愈。夫若误治, 又不在此例。 仲景分别六经,各经俱有中风伤寒脉症治法。叔和时太阳篇存 者多,而失者少,他经存者少,而失者

多。阳明篇尚有中风脉症二条。少阳经只症一条而不及脉。三阴俱有中 风欲愈脉,俱无中风脉症。以《伤寒论》为全书,不亦疏乎? 上论伤寒诊病大略。 <目录>卷一<篇名>太阳脉证属性: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表章之。六经虽各有表症,惟太 阳主表,故表症、表脉,独太阳得其全。如脉浮为在表,太阳象三阳,其脉气浮而有力,与阳明之兼长大,少 阳兼弦细,三阴之微浮者不侔矣。头项主一身之表,太阳经络营于头,会于项,故头连项而强痛,与阳明头额 痛、少阳头角痛者少间矣。恶寒为病在表,六经虽各恶寒,而太阳应寒水之化,故恶寒特甚,与阳明二日自止、 少阳往来寒热、三阴之内恶寒者,悬殊矣。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症。如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 恶寒,是太阳之变局矣。 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症、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 门户,其意可知。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为阳邪,风中太阳,两阳相搏,而阴气衰少。阳浮故热自发,阴弱故汗自出。中风,恶风,类相感也。 风性散漫,脉应其象,故浮而缓。若太阳初受病,便见如此脉症,即可定其名为中风而非伤寒矣。如寒风太厉, 中之重者,或汗不出而脉反紧,其内症必烦躁,与下伤寒之呕逆有别。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若风邪易于发热耳。 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 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症,阴阳俱 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恶寒本太阳本症,而此复言者,别于中风之恶寒也。中风因见 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更恶寒矣。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阴阳指浮沉而言, 不专指尺寸也。然天寒不甚,而伤之轻者,亦有身不疼、脉浮缓者矣。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而渴,是兼少阴矣。然太、少两感者,必恶寒而且烦满,今不烦满,则不涉少阴,反不恶寒,则非 伤寒而为温病矣。温病内外皆热,所以别于中风、伤寒之恶寒发热也。此条不是发明《内经》“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之义,乃概言太阳温病之症如此。若以春温释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阳一经

,四时俱能受病,不 必于冬。人之温病,不必因于伤寒。且四时俱能病温,不必于春。推而广之,则六经俱有温病,非独太阳一经 也。 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此正与《内经》伏寒病温不同处。太阳中暑,亦有因于伤寒者,虽渴而仍恶寒。太阳温病,反不恶寒而渴 者,是病根不因于寒,而因于风。发热者,病为在表,法当汗解,然不恶寒,则非麻黄桂枝所宜矣。风与温相 搏,发汗不如法,风去而热反炽。灼热者,两阳相熏灼,转属阳明之兆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上条不恶寒,是太阳变症;此条脉沉细,是太阳变脉。渴是少阴症,沉细是少阴脉,太阳、少阴为表里,故 脉症相似也。然湿自内发,与外感不同。湿伤于下,与伤上者不同。故同为太阳受病,而脉症与总纲异耳。湿流 骨节,故疼痛;太阳之气不宣,故烦;湿气痹闭而不行,故脉应其象而沉细。太阳之脉,从风则缓,从寒则紧, 从湿则细,伤上则浮,伤下则沉。当因症而合脉,勿据脉而断症。如病发热、头疼,脉当浮反沉,是表症得里脉, 故谓之反。如发汗多,因致痉而沉、细,与夏月中暑而弦、细、芤、迟,皆因症而然,不得概谓之反。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至未上者,阳过其度也。人身阴阳,上合于天,天气至太阳之时,人身 太阳之病得藉其主气而解,此天人感应之理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欲自解,便寓不可妄治意。诸经皆有烦,而太阳更甚,故有发烦、反烦、更烦、复烦、内烦等症。盖烦为阳 邪内扰,汗为阳气外发,浮为阳盛之脉,脉浮则阳自内发,故可必其先烦,见其烦必当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汤 剂也。汗出则阳胜,而寒邪自解矣。若烦而不得汗,或汗而不解,则审脉定症,麻黄、桂枝、青龙,随所施而 恰当矣。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 之,宜调胃承气汤。 言未解便有当解意,停者相等之谓。阳脉微二句,承上之词,不得作三段看。太阳病,阳浮而阴弱,是阳 强也。今阳脉微即是阴阳俱停,病虽未解,已是调和之脉,其解可知矣。脉但浮者,为阳盛,必先烦而有汗; 阳脉微者,为阳虚,必先振栗而汗出。振栗是阴津内发之兆,汗出是阳气外发之征也,此阴阳自和而愈,可勿药 矣。但阴脉微而阳脉仍浮,阳气重可知。与风寒国中之脉虽同,而热久汗多,津液内竭,不得更行桂枝汤,亦不 得执太阳

禁下之定法矣。表病亦有因里实而不解者,须下之而表自解。若欲下之,有踌躇顾虑之意。宜者,审 定之词。以其胃不调而气不承,故宜之。 此条是桂枝汤变局。阳已微,须其自汗;阳尚存,当知调胃。以太阳汗多,恐转属阳明。 太阳病,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只得个表不和,初无下症,其里不和,多由汗下倒施而得也。表里俱虚,指妄汗下亡津液言。其 阳邪仍实,故表里不解。冒者如有物蒙蔽之状,是欲汗之兆也。因妄下后阳气怫郁在表,汗不得遽出耳。待汗出 冒自解,然但得个表和。其津液两虚,阳已实于里,故里仍未和。里症既得,然后下之,此虽复下,治不为逆矣。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 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 发战也。” 战,即振栗之谓。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禀气之虚实。紧者急也,与“数”同而有别,盖有虚实之 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虚实之真假毕具。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 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内无津液,安能作汗?战由汗发,无汗故不战也。复用“此”字须着眼∶妄治之后,内无津液,阴阳岂能 自和?必当调其阴阳,不然,脉微则为亡阳,将转成阴症矣。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脉而浮数,今三日而转微,身初发热,今三日而身凉,即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愈之义也。此伤寒本轻, 不须合六七日之期,亦不必再求其有汗,夜半时阳得阴,则余邪尽解矣。此微与前条不同,因未曾妄治,津液未 亡,故三日自解。阴平阳秘,不须汗出也,正教人不当妄汗耳。 上论太阳脉症大略。 <目录>卷一<篇名>桂枝汤证上属性: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条是桂枝本证,辨症为主,合此症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 辨症,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症中,头痛是太阳本症。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症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 出者,便非桂枝症。 太阳病,外

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此条是桂枝本脉,明脉为主。今人辨脉不明,故于症不合。伤寒、中风、杂病,皆有外证。太阳主表,表症 咸统于太阳。然必脉浮弱者,可用此解外。如但浮不弱,或浮而紧者,便是麻黄症。要知本方只主外症之虚者。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此太阳中风之桂枝症,非谓凡中风者,盒饭主桂枝也。前条脉症,是概风寒杂病而言。此条加中风二字, 其脉其症,悉呈风象矣。上条言脉浮而弱者,是弱从浮见。此阳浮者,浮而有力,此名阳也。风为阳邪,此浮 为风脉。阳盛则阴虚,沉按之而弱。阳浮者,因风中于卫,两阳相搏,故热自发,是卫强也。阴弱者,因风中 于营,血脉不宁,故汗自出,是营弱也。两自字便见风邪之迅发。啬啬,欲闭之状;淅淅,欲开之状,翕翕, 难开难闭之状。虽风、寒、热三气交呈于皮毛,而动象是中风所由然也。风之体在动,风之用在声,风自皮毛 入肺,自肺出鼻,鼻息不和则鸣,此声之见于外者然也。风淫于内,木动土虚,胃气不和,故呕而无物,此声 之出于内者然也。干呕是风侵胃府,鼻鸣是风袭阳明,而称太阳者,以头项强痛故耳。亦以见太阳为三阳,阳 过其度矣。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 桂枝汤则愈。 前条治中风之始,此条治中风之变。桂枝汤煮取三升,初服者,先服一升也,却与者,尽其二升也。热郁 于心胸者,谓之烦;发于皮肉者,谓之热。麻黄症发热无汗,热全在表;桂枝症发热汗出,便见内烦。服汤反 烦而外热不解,非桂枝汤不当用也,以外感之风邪重,内之阳气亦重耳。风邪本自项入,必刺风池、风府, 疏通来路,以出其邪,仍与桂枝汤,以和营卫。《内经》曰∶“表里刺之,服之饮汤。”此法是矣。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此释中风汗出之义,见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而设。营者阴也,卫者阳也,阴弱不能藏,阳强不能密,故汗出。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形作伤寒,见恶寒、体痛、厥逆,脉当弦紧而反浮弱,其本虚可知。此东垣所云劳倦内伤症也。夫脉弱者, 阴不足。阳气陷于阴分必渴,渴者液虚故也。若以恶寒而用火攻,津液亡必胃实而谵语。然脉虽弱而发热,身痛 不休,宜消息和解其外,谅非麻黄所宜,必桂枝汤,啜热稀粥,汗出则愈矣。此为

夹虚伤寒之症。 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前条解伤寒之初,此条辑伤寒之后。前条因虚寒,此条因余热,卫解而营未解,故用桂枝更汗也。可知桂 枝汤主风伤卫,治风而不治寒之谬矣。浮弱是桂枝脉,浮数是麻黄脉。仲景见麻黄脉症,即用麻黄汤,见桂枝 脉症,便用桂枝汤。此不更进麻黄而却与桂枝者,盖发汗而解,则麻黄症已罢。脉浮数者,因内烦而然,不得 仍认麻黄汤脉矣。麻黄汤纯阳之剂,不可以治烦。桂枝汤内配芍药,奠安营气,正以治烦也。且此烦因汗后所 致,若再用麻黄发汗,汗从何来?必用啜热粥法始得汗。桂枝汤本治烦,服桂枝汤后外热不解,而内热更甚, 故曰反烦。麻黄症本不烦,服汤汗出,外热初解,而内热又发,故曰复烦。凡曰麻黄汤主之、桂枝汤主之者, 定法也。服桂枝不解,仍与桂枝,汗解后复烦,更用桂枝者,活法也。服麻黄复烦者,可更用桂枝;用桂枝复 烦者,不得更用麻黄。且麻黄脉症,但可用桂枝更汗,不可先用桂枝发汗。此又活法中定法矣。前二条论治中 风,此二条论治伤寒,后二条论治杂病,见桂枝方之大用如此。 病患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藏无他病,知病只在形躯。发热有时,则汗出亦有时,不若外感者,发热汗出不休也。《内经》曰∶“阴 虚者阳必凑之,故时热汗出耳。”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稀热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 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 病尝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 共营气和谐故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发热时汗便出者,其营气不足。因阳邪下陷,阴不胜阳,故汗自出也。此无热而常自汗者,其营气本足。 因阳气不固,不能卫外,故汗自出。当乘其汗正出时,用桂枝汤啜稀热粥。是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食入于阴, 气长于阳也。阳气普遍,便能卫外而为固,汗不复出矣。和者平也,谐者合也。不和见卫强,不谐见营弱,弱 则不能合,强则不能密,皆令自汗。但以有热、无热别之,以时出、常出辨之,总以桂枝汤啜热粥汗之。 上条发热汗出,便可用桂枝汤,见不必头痛、恶风俱备。此只自汗一症,即不发热者亦用之,更见桂枝方 于自汗为亲切耳。 太阳病外症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症初起,有麻黄、桂枝之分。如当解未解时,惟桂枝汤可用,故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

之总方。 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 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太阴病脉浮者亦宜之。则知诸经外症之虚者,咸得同太阳未 解之治法。又可见桂枝汤不专为太阳用矣。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症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汤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后仍可用桂枝 汤,乃见桂枝方之力量矣。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气上冲者,阳气有余也,故外虽不解,亦不内陷。仍与桂枝汤汗之,上冲者,因而外解矣。上条论下后未解 脉,此条论下后未解症,互相发明更进桂枝之义。用前法,是啜稀热粥法,与后文根据前法、如前法同。若谓汤 中加下药,大谬。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清便自调,身体痛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 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寒邪在表而妄下之,移寒于脾,下利不止,继见完谷,胃阳已亡矣。身疼未除,是表里皆困,然犹幸此表邪 之未除,里邪有可救之机。凡病从外来,当先解外。此里症既急,当舍表而救里,四逆汤自不容缓。里症既瘥, 表症仍在,救表亦不容缓矣。身疼本麻黄症,而下利清谷,其腠理之疏可知,必桂枝汤和营卫,而痛自解。故不 曰攻而仍曰救,救表仍合和中也。温中之后,仍可用桂枝汤,其神乎神矣。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而腹尚胀满,其中即伏清谷之机,先温其里,不待其急而始救也。里和而表不解,可专治其表,故不曰救 而仍曰攻。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是脏腑不和,非桂枝汤所治;止后而身痛不休,是营卫不和,非麻黄汤所宜。和解其外,惟有桂枝一法; 消息其宜,更有小与之法也。盖脉浮数,身疼痛,本麻黄之任,而在汗下后,则反属桂枝。是又桂枝之变脉、 变症,而非复麻黄之本症、本脉矣。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 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痞,是误下后里症;恶寒,是汗后未解症。里实表虚,内外俱病,皆因汗、下倒施所致。表里交持, 仍当遵先表后里,先汗后下正法。盖恶寒之表,甚于身疼,心下之痞,轻于清谷,与救急之法不同。 此四条是有表里症,非桂枝本病,亦非桂枝坏病。仲景治有表里症,有两解表里者,有只解表而里自和者,

有只和里而表自解者,与此先救里后救表、先解表后攻里,遂成五法。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大便圊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 衄,宜桂枝汤。 此辨太阳阳明之法也。太阳主表,头痛为主;阳明主里,不大便为主。然阳明亦有头痛者,浊气上冲也; 太阳亦有不大便者,阳气太重也。六七日是解病之期,七日来仍不大便,病为在里,则头痛身热属阳明。外不 解由于内不通也,下之里和而表自解矣。若大便自去,则头痛身热,病为在表,仍是太阳,宜桂枝汗之。若 汗后热退而头痛不除,阳邪盛于阳位也。阳络受伤,故知必衄,衄乃解矣。 本条当有汗出症,故合用桂枝、承气。有热,当作身热。大便圊。从宋本订正,恰合不大便句,见他本 作小便清者谬。宜桂枝句,直接发汗来,不是用桂枝止衄,亦非用在已衄后也。读者勿以词害义可耳。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 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 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合半汤。 八九日是当解未解之时,寒热如疟,是虚实互发之症。太阳以阳为主,热多寒少,是主胜客负,有将解之 兆矣。若其人不呕,是胃无邪,圊便是胃不实;脉微缓,是有胃气,应不转属阳明。一日二三度发,是邪无可 容之地,正胜邪却,可弗药也。若其人热虽多而脉甚微,无和缓之意,是阴弱而发热;寒虽少而恶之更甚,是 阳虚而恶寒。阴阳俱虚,当调其阴阳,勿妄治,以虚其虚也。若其人热多寒少,而面色缘缘正赤者,是阳气怫 郁在表不得越。当汗不汗,其身必痒。八九日来,正气已虚,表邪未解,不可发汗,又不可不汗,故立此法。 诸本俱是各半,今根据宋本。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本论无越婢症,亦无越婢方,不知何所取义,窃谓其二字必误也。 此热多是指发热,不是内热。无阳,是阳已虚而阴不虚。不烦不躁,何得妄用石膏?观麻黄桂枝合半、桂 枝二麻黄一二方,皆当汗之症。此言不可发汗,何得妄用麻黄?凡读古人书,须传信阙疑,不可文饰,况为性 命所关者乎?且此等脉症最多。无阳不可发汗,便是仲景法旨。柴胡桂枝汤,乃是仲景佳方,若不头项强痛, 并不须合桂枝矣。读书无目,至于病患无命,愚故表而出之。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

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微恶寒,便是寒少。烦疼,只在四肢骨节间,比身疼腰痛稍轻。此外症将解而未去之时也。微呕是喜呕之 兆,支结是痞满之始,即阳微结之谓,是半在表半在里也。外症微,故取桂枝之半;内症微,故取柴胡之半。虽 不及脉,而微弱可知;发热而烦,则热多可知。仲景制此轻剂以和解,便见无阳不可发汗,用麻黄石膏之谬矣。 桂枝汤 桂枝(二两,去粗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桂枝赤色通心,温能扶阳散寒,甘能益 气生血,辛能解散风邪,内辅君主,发心液而为汗。故麻、葛、青龙,凡发汗御寒咸赖之。惟桂枝汤不用麻黄, 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本方皆辛甘发散,惟芍药之酸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故能发汗而止汗。先辈 言无汗不得服桂枝汤,正以中有芍药能止汗也。芍药之功本在止烦,烦止汗亦止,故反烦、更烦与心悸而烦者 咸赖之。若倍加芍药,即建中之剂,非发汗之剂矣。是方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以解肌; 大枣之甘,助芍以和里,阴阳表里,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 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而精义又在啜热稀粥,盖谷气内充,则外邪不复入,余邪不 复留。方之妙用又如此。故用之发汗,不至于亡阳;用之止汗,不至于贻患。今医凡遇发热,不论虚实,便禁 谷食,是何知仲景之心法,而有七方之精义者哉!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不必尽剂。 汗已遍身,则邪从汗解。此汗生于谷,正所以调和营卫,濡腠理,充肌肉,泽皮毛者也。令如水流漓,使 阴不藏精,精不胜则邪不却,故病不除。世医只知大发其汗,即芍药亦不敢用,汗后再汗,岂不误人! 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前自汗,乃卫中邪汗。服汤后反无汗,是卫分之邪汗已尽,但谷 气未充,精气未敷于营分耳。根据前法便精胜而邪却,药势促则病除矣。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言病重者,药必倍之。一日一夜,当作二服,病在即促后服,勿使间断,便服至三剂无妨。盖桂枝汤是调 和营卫,与麻黄汤专于发表不同

,故可重汤叠剂以汗之,不必虑其亡阳也。若施之他方则误矣。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凡服药盒饭禁此。因桂枝为首方,故录其后。每见病家禁其谷味,反与麦饮,岂非大悖。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内肤之汗自出,故不用麻黄。若脉浮紧,是麻黄汤脉;汗不出,是麻黄汤症。桂枝 汤无麻黄开腠理而泄皮肤,有芍药敛阴津而制辛热。恐邪气凝结不能外解,势必内攻,为害滋大耳,故叮咛告 戒如此。 桂枝之去其皮,去其粗皮也,正合解肌之义。昧者有去肌取骨之可笑。 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平素好酒,湿热在中,故得甘必呕。仲景用方慎重如此,言外当知有葛根连芩以解肌之法矣。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凡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热势,所过致伤阳络, 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以此。 上论桂枝汤十六条,凭脉辨症,详且悉矣。方后更制复方,大详服法,示人以当用;详药禁方,示人以不 当用。仲景苦心如此,读者须知其因脉症而立方,不特为伤寒中风设。亦不拘于一经,故有桂枝症、柴胡症等语。 <目录>卷一<篇名>桂枝汤证下属性: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 随症治之。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汗不解者,须当更汗。吐、下、温针之法,非太阳所宜,而三日 中亦非吐下之时也。治之不当,故病仍不解。坏病者,即变症也。若误汗,则有遂漏不止,心下悸、脐下悸 等症;妄吐,则有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症;妄下,则有结胸痞硬,协热下利,胀满清谷等症,火 逆,则有发黄圊血,亡阳奔豚等症。是桂枝症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桂枝以五味成方,减一增一,便非 桂枝汤。非谓桂枝竟不可用,下文皆随症治逆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大汗出,病必不除矣。然服桂枝后大汗,仍可用之更汗,非若麻黄之不可 复用也。即大汗出后,脉洪大,大烦渴,是阳邪内陷,不是汗多亡阳。此大汗未止,内不烦渴,是病犹在表,桂 枝症未罢,当仍与之,乘其势而更汗之,汗自 ,邪不留矣。是法也,可以发汗,汗生于谷也,即可以止汗, 精胜而邪

却也。若不用此法,使风寒乘汗客于玄府,必复恶寒发热如疟状。然疟发作有时,日不再发,此则风 气留其处,故日再发耳。必倍加桂枝以解肌,少与麻黄以开表,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也。此又服桂枝后少加麻 黄之一法。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固当汗,若不取微似有汗而发之太过,阳气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玄府不闭,风乘虚 入,故复恶风。汗多于表,津弱于里,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末,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此离中阳虚,不能摄水,当用桂枝以补心阳,阳密则漏汗自止矣。 坎中阳虚,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肾阳,阳归则小便自利矣。内外调和,则恶风自罢,而手足便利矣。 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若无他变症,仍与桂枝汤。若形如疟,是玄府反闭,故加麻黄,此玄府不闭,故加 附子。若大汗出后而大烦渴,是阳陷于内,急当滋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此漏不止而小便难,四肢不利,是 阳亡于外,急当扶阳。此发汗虽不言何物,其为麻黄汤可知。盖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大汗出,而玄府 能闭,但使阳陷于里,断不使阳亡于外也。 此与伤寒自汗出条颇同而义殊。彼脚挛急在未汗前,是阴虚;此四肢急在汗后,是阳虚。自汗因心烦,其 出微;遂漏因亡阳,故不止。小便数尚未难,恶寒微不若恶风之甚,挛急在脚尚轻于四肢不利,故彼用芍药甘 草汤,此用桂枝加附子,其命剂悬殊矣。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是表虚,不得更兼辛散,故去生姜;沉为在里,迟为在藏,自当远阴寒,故去芍药。当存甘温 之品以和营,更兼人参以通血脉,里和而表自解矣。名曰新加者,见表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 与用四逆汤治身疼脉沉之法同义。彼在未汗前而脉反沉,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者,协甘草以 逐里寒,而表寒自解。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之补中益气,以率领桂枝、甘、枣而通血 脉,则表里自和也。此又与人参桂枝汤不同。彼因妄下而胃中虚寒,故用姜术,尚协表热,故倍桂、甘。此因 发汗不如法,亡津液而经络空虚,故加人参,胃气未伤,不须白术,胃中不寒,故不用干姜,此温浓和平之剂。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反恶寒,里虚也,表虽不解,急当救里,若反与桂枝攻表,此误也。故于桂枝汤去

桂、姜、枣,加 附子以温经散寒,助芍药、甘草以和中耳。 脚挛急与芍药甘草汤,本治阴虚,此阴阳俱虚,故加附子,皆仲景治里不治表之义。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汗多则心液虚,心气馁故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凭,则望之而知其虚矣。桂枝为君, 独任甘草为佐,去姜之辛散、枣之泥滞,并不用芍药,不藉其酸收,且不欲其苦泄,甘温相得,气血和而悸自 平。与心中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干之象。然 水势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茯苓以伐肾邪,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以制 水。甘澜水状似奔豚,而性则柔弱,故名劳水,用以先煮茯苓,取其下伐肾邪,一惟趋下也。本方取味皆下, 以畏其泛耳。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 之。小便利则愈。 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 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如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症未罢也。故去桂枝,而 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 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 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不得卧,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与阳明并病。必心下有结,故作 此状。然结而不硬,脉微弱而不浮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结于心下,非亡津液而胃家实也,与小青龙以逐水 气。而反下之,表实里虚,当利不止。若利自止者,是太阳之热入,与心下之水气交持不散,必作结胸矣。若利 未止者,里既已虚,表尚未解,宜葛根汤、五苓散辈。医以心下结为病不尽,而复下之,表热里寒不解,此协 热利所由来也。 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上条论协热之因,此明下利之治也。外热未除,是表不解,利下不止,是里不解,此之谓有表里症。然病 根在心下,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非甘温无以止利而解表

。故用桂枝、甘草为君,佐以干姜、参、术,先煎 四物,后内桂枝,使和中之力骁,而解肌之气锐,于以奏双解表里之功,又一新加法也。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桂枝症上复冠太阳,见诸经皆有桂枝症,是桂枝不独为太阳设矣,葛根岂独为阳明药乎?桂枝症,脉本弱, 误下后而反促者,阳气重故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与 脉弱而协热下利不同。此微热在表,而大热入里,固非桂枝、芍药所能和,浓朴、杏仁所宜加矣。故君葛根之 轻清以解肌,佐连、芩之苦寒以清里,甘草之甘平以和中,喘自除而利自止,脉自舒而表自解,与补中逐邪之 法迥别。上条脉症是阳虚,此条脉症是阳盛;上条表热里寒,此条表里俱热;上条表里俱虚,此条表里俱实。 同一协热利,同是表里不解,而寒热虚实攻补不同。补中亦能解表,亦能除痞,寒中亦能解表,亦能止利,神 化极矣。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 而不喘,非阳盛也,是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症。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而 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不能散,必加附子之辛热。仲景于桂枝汤一加 一减,遂成三法。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仁佳。 喘为麻黄症,治喘者功在杏仁。此妄下后,表虽不解,腠理已疏,故不宜麻黄而宜桂枝。桂枝汤中有芍药, 若但加杏仁,喘虽微,恐不胜任,复加浓朴以佐之,喘随汗解矣。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腹满时痛,因于下后,是阳邪转属,非太阴本病,表症未罢,故仍用桂枝汤解外。满痛既见,故倍加芍药以 和里。此病本于阳,故用阴以和阳。若因下后而腹大实痛,是太阳转属阳明而胃实,尚未离乎太阳。此之谓有表 里症,仍用桂枝汤加大黄,以除实痛。此双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伤胃气,胃气虚则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 气实则两阳相搏,故转属阳明。太阴则满痛不实,阴道虚也;阳明则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满而时痛,下利之 兆;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桂枝加芍药,即建中之方;桂枝加大黄,即调胃之剂

。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 草汤主之。 伤寒初起,正宜发表,吐下非法也。然吐下后不转属太阴,而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阳气内扰也;起则头眩, 表阳虚也。若脉浮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今脉沉紧,是为在里,反发汗以攻表,经络更虚,故一身振摇也。夫 诸紧为寒,而指下须当深辨。浮沉俱紧者,伤寒初起之本脉也;浮紧而沉不紧者,中风脉也。若下后结胸热实而 脉沉紧,便不得谓之里寒。此吐下后而气上冲者,更非里寒之脉矣。盖紧者弦之别名,弦如弓弦,言紧之体,紧如 转索,谓弦之用,故弦紧二字可以并称,亦可互见。浮而紧者名弦,是风邪外伤。此沉紧之弦,是木邪内发。观 厥阴为病气上撞心,正可为此症发明也。吐下后胃中空虚,木邪为患,故君茯苓以清胸中之肺气,而治节出;用桂 枝散心下之 逆满,而君主安。白术培既伤之胃土,而元气复;佐甘草以调和气血,而营卫以行,头自不眩,身自不摇矣。 若遇粗工,鲜不认为真武病。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寒气不能外散,发为赤核,是奔豚之兆也。从小腹冲心,是奔豚之气象也。此阳气不舒,阴气反胜,必灸 其核,以散寒邪,服桂枝以补心气。更加桂者,不特益火之阳,且以制木邪而逐水气耳。前条发汗后,脐下悸, 是水邪欲乘虚而犯心,故君茯苓以正治之,则奔豚自不发。此表寒未解而小腹气冲,是木邪挟水气以凌心, 故于桂枝汤倍加桂以平肝气,而奔豚自除。前在里而未发,此在表而已发,故治有不同。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以火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火逆矣。妄汗亡阴,而曰亡阳者,心为阳中 之太阳,故心之液,为阳之汗也。惊狂者,神明扰乱也。阴不藏精,惊发于内;阳不能固,狂发于外。起卧不 安者,起则狂,卧则惊也。凡发热自汗者,是心液不收,桂枝方用芍药,是酸以收之也。此因迫汗,津液既亡, 无液可敛,故去芍药。加龙骨者,取其咸以补心,重以镇怯,涩以固脱,故曰救逆也。且去芍药之酸,则肝家 得辛甘之补;加牡蛎之咸,肾家有既济之力。此虚则补母之法,又五行承制之妙理也。蜀漆不见本草,未详何 物,诸云常山苗则谬。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三番误治,阴阳俱虚竭矣。烦躁者,惊

狂之渐,起卧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方,以安神救逆。 上论桂枝坏病十八条。凡坏病不属桂枝者,见各症中。 <目录>卷一\桂枝汤证下<篇名>桂枝症附方属性:桂枝二麻黄一汤∶ 本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后人合 一方,失仲景异道同归之活法。 桂枝加附子汤∶ 本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煎服,不须啜粥。 桂枝去芍药生姜新加人参汤∶ 本方去芍药、生姜,加人参(三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水五升,煮一升五合,分温三服。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水二升,煮一升,顿服。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 生姜 白术 茯苓(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水八升,煮三升,温服一升。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 人参(四两)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干姜(五两) 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煮三升,温服。日再服,夜一服。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炙) 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服二升,分温二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四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三枚) 水六升,煮二升,分温三服。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本方加浓朴(二两,去皮),杏仁(五十枚)。 水七升,微火煮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桂枝加芍药汤∶ 本方加芍药(三两)。 桂枝加大黄汤∶ 本方加大黄(二两),芍药(三两)。 按∶论中无芍药,疑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水六升,煮三升,分温三服。 桂枝加桂汤∶ 本方加桂枝(二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 蜀漆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四两) 牡蛎(五两) 水一斗二升,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 甘草(炙) 龙骨 牡蛎(熬,各二两) 水五升,煮二升半,温服八合。 上方共一十八首。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 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 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此非桂枝症,而形似桂枝症, 类玉,大宜着眼。 桂枝症以自汗出为提纲。然除头痛发热、恶寒恶风及鼻鸣干呕外,有一件不合桂枝者,即不得以自汗出为 主张矣。此条中脚挛急一件不合桂枝症,盒饭于其不合处推求;而自汗出是合桂枝症,盒饭于自汗出处推求。太 阳有自汗症,阳明亦有自汗症。则心烦、微恶寒,是阳明表症,小便数、脚挛急,是阳明里症,盒饭认为阳明 伤寒,而非太阳中风矣。然症不在表,不当用桂枝;症不在里,不当用承气汤。症在半表半里,法当去桂枝、姜、 枣之散,而任芍药、甘草之和矣。芍药酸寒,用以止烦、敛自汗而利小便;甘草甘平,用以泻心、散微寒而缓 挛急。斯合乎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之法也。反用桂枝汤攻汗,津液越出,汗多亡阳,脚挛急者因而厥逆矣。咽 干、烦躁、吐逆,皆因胃阳外亡所致,必甘草干姜汤救桂枝之误,而先复其胃脘之阳,阳复则厥愈而足温矣。变 症虽除,而芍药甘草之症未罢,必更行芍药甘草汤滋其阴,而脚即伸矣。或胃实而谵语,是姜、桂遗热所致也, 少与调胃承气和之。仗硝、黄以对待乎姜、桂,仍不失阳明燥化之治法耳。问曰∶“六经皆始于足,脚挛急独归 阳明者何?”曰∶“阳明乃血所生病,血虚则筋急,且挛急为燥症,燥化又属阳明故也。”曰∶“太阳主筋, 所生病非太阳乎?”曰∶“太阳脉盛于背,故背中脉太阳居其四行;阳明脉盛于足,故两足脉阳明居其六行。 《内经》曰∶“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是脚挛当属阳明矣。故头痛、项背强、腰脊强,凡身以后者属 太阳;颈动KT KT 、脚挛急,凡身以前者属阳明。即如痉病,项强急、时发热、独头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太阳也;胸满口噤、卧不着席、必 齿、脚挛急者,阳明也。愚谓仲景杂病论亦应分六经者,此类是与? 自汗、心烦、恶寒,皆阳虚症,独以脚挛急认是阴虚;咽干,烦躁,皆阳盛症,独以厥认为亡阳。独处藏 奸,惟仲景独能看破。曰反与,曰少与,是用成方;曰作,曰更作,是制新方。 两若字,有不必然意。 甘草干姜汤∶ 炙草(四两) 干姜(二两) 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炙草(四两) 法如前。 问曰∶“仲景每用桂、附以回阳,此只用芍药、干姜者何?”曰∶“斯正仲景治阳明之大法也。太阳少阴, 从本从标,其标在上,其本在下

更多相关推荐:
伤寒论113方搜集整理

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

经方《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个人整理总结部份方 tjqtxc1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1--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带颜色标注

1--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带颜色标注,内容附图。

伤寒论试题总结(1)

伤寒论考试题总结名词解释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胸胁苦满苦用作动...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1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小清新:《伤寒论》首次确定了辩证治论体系,并具体应用到了临床。后世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与运用,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思考,《伤寒论》对后世“和”法的运用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伤寒论总结

今天说一下第一方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

伤寒总结

第一讲张仲景的分病辨证模式分病辨证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纬线有着相互交叉弥补的关系病因病势病位病性是构成病机的四个要素分病着眼于疾病全过程的切入点关注病因和病势辨证着眼于疾病某阶段的覆盖面关注病位和病性伤寒杂病妇人...

《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总结一太阳病一提纲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2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3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4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伤寒论辩证总结图表_湖南中医药大学整理

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1桂枝加葛根汤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经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新加汤本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麻黄汤兼证1葛根汤2大青龙汤证证小青龙汤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各半汤2桂枝二麻黄一...

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

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相关条文的总结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先河其中的六经辨证更是把经方派和医经派做了完美的融合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不仅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实践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知道作用被各世医家奉...

20xx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20xx寒假打工实践总结人力1202段林甫120xx0030寒假如期而至而我也做好了充分利用假期享受假期的准备联系我喜欢的爱好锻炼身体和朋友们出去玩聚会还有就是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和最重要的打工挣钱大学第一个假...

20xx大三寒假总结

20xx寒假总结酷寒的冬天已经过去初春的气息慢慢来到了我们没一个人的身边随着元宵节烟花声的再次响起20xx的春节又落下了帷幕与以往相比不再是那种喜庆的气氛了尽管大餐比去年多了不少玩乐的活动也有一些但是今年与亲戚...

伤寒论113方总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