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翻译 小论文

时间:2024.5.9

浅谈医学英语的翻译

一、医学英语翻译的标准与特点

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是非文学翻译的重要对象之一。就基本的翻译标准来看,许多理论都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如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刘重德的“信、达、切”,或是辜正坤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而具体到科技英语类的翻译,阎庆甲认为,可把“明确”、“通顺”、“简练”作为科技英语翻译的三大标准(阎庆甲 1986:3)。

医学英语翻译和其他类型的非文学翻译一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科技英语界有人认为, 科技英语的特点是三多:被动语态多,非谓语动词多,定语从句多。医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还应增加一多,即多重复句多,总共四多。(李学金 1982:93)”而在词汇方面,医学英语很多专业词汇来自于普通英语,而含有医学方面的特定含义,另外还有不少部分的医学英语词汇含有拉丁语和希腊语词素,因而词缀丰富、术语复杂,并且和其他非文学翻译一样多用名词定语和缩写词。以上为医学英语在词汇和句法上的一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医学英语规范严谨,从文本上保证了 “明确”、“通顺”、“简练”的科技英语翻译标准以及基本的“忠实”“通顺”的标准。这些特点是医学英语翻译的要点,也对应着一些重要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以笔者在翻译实践中自译的一则药品说明书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并论述笔者在翻译中的思路、选择,以及一些译后感想。

二、以药品说明书翻译为例

药品说明书是医学英语翻译的重要方面,是应用性极强的文体。本文以药品说明书的翻译为例探讨医学英语翻译,希望以管窥豹,丰富该领域的研究,为医学英语翻译研究增添一个新的注脚。

药品说明书目的非常明确,即把药品的名称、成分、性状、作用、用法用量、适应症、适用人群、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信息简洁明确地呈现给医生和患者。译者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明确是忠实翻译药品说明说的首要法则。并且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往往有较为统一的几项内容:1、药品名称Drug Names 2、性状Descriptions 3、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 4、适应症Indications 5、禁忌症Contraindications 6、用法与用量Administration and Dosage 7、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8、注意事项Precautions 9、包装Package 10、贮存Storage 11、其他项目Others,等等。

药品名称通常有商品名,通用名和化学名,翻译时,可采取音译、意译、音译合译以及谐音译意。在医药业非常发达的今天,尽管药物不断更新,但药品名称大多都可以分门别类,有迹可循,除了借助网络上或是纸质英汉汉英医学词典以及化学化工词典进行翻译,卫生部药典委员会还推出《药名词汇》,拟定了原料药和辅料药的命名原则,供译者参考,形成统一规范的药品名称译法。性状主要较少药品的外观、理化性质、组成成分、结构、特征等,这一项中的英语词汇除一部分化学专业词汇外,多为常用词,借助英汉化学化工词典及英汉词典即可通读。药品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药理作用、临床药理、体外试验、药物代谢、药效及毒性等,会涉及较广泛的专业词汇。适应症也常用作用与用途表示,一般会涉及一些一并名称以及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的名称。禁忌症涉及到禁用或慎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或某种特殊情况,比如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儿童,或是患有某

些疾病或过敏的患者。用法与用量是说明书中重中之重的信息,必须让看了译文的读者正确理解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次数这些关键信息,不容有丝毫模棱两可。不良反应这一项中包括药物的副作用、症状及体征、毒性作用及耐受力、过敏反应、停药等。“注意事项”也是药品说明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安全用药,厂商在本项中特别强调应注意的事项,其中主要包括:正确的剂量和用法,超过剂量时的应急措施,用药对象,可能出现的较严重的副作用及治疗方案,药物的配伍,药液的配制、使用及保管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包装,包括胶囊、针剂、糖衣片、乳膏、滴剂等,内容结构简单,多为不完全句,或仅仅列出包装工具、剂型、装量等,词汇量容易阅读。储存一般是对药品存放的温度、湿度、放置位置、远离儿童等要求加以说明,句子多为多为简单祈使句。

掌握这些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对翻译有非常大帮助,不仅可以作为平行文本使用,还是医学英语专业译者精于这一领域翻译、构建自己的翻译模板所必须掌握的材料。

三、一则药品说明书的翻译

以下为笔者在翻译实践时遇到的一篇药品说明书翻译练习,根据上文已经说明的原则、要点、特点等,笔者拙译如下: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苄酚含片(蜂蜜柠檬味)

商品名称:舒立效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2,4-二氯苄醇1.2mg,戊间甲酚0.6mg,辅料为薄荷油,无萜柠檬油,酒石酸,蔗糖,液体葡萄糖,蜂蜜,喹啉黄和纯化水。

【性状】黄色圆形口含片,带有蜂蜜和柠檬味

【作用类别】本品为口腔咽喉类非处方药品

【药理毒理】本品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在体外试验中,将本品溶解于5或10ml人工唾液中,显示本品对主要口腔病原性微生物,即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球菌、副百日咳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使用直接取自人口腔的细菌培养物进行的体外研究中,本品对杀灭所有已知的病原时间均在一分钟左右,仅白色念珠菌需要一到五分钟。本品还具有体外抗病毒活性。能够明显的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合胞病毒。

【适应症】用于缓解成人和儿童的口腔溃疡和咽喉炎相关的不适症状。

【Drug name】

Generic name: 2, 4-Dichlorobenzyl alcohol and Amylmetacresol honey and lemon flavor lozenges

Trade Name: Strepsils

【Ingredients】 This compound, each contains 2,4-dichlrobenzyl alcohol 1.2 mg, Amylmetacresol 0.6 mg, and accessories for the peppermint oil, lemon oil terpene-free, tartaric acid, sucrose, Glucose Syrup, Honey, quinoline Morpholine yellow and purified water.

【Description】Round yellow buccal lozenge flavored with honey and lemon

【Classification】Strepsils is a non- prescribed medicine for sore throats and mouth infections.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This medicine exhibits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In vitro test, when dissolved in 5 or 10ml of artificial saliva, the medicine is

highly effective in killing main ora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e.,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Bordetella parapertussis and Candida albicans. In vitro studies on the bacterial culture derived directly from mouth, all the known pathogens can be killed in about one minute and only Candida albicans takes one to five minutes. This medicine also has antiviral activity in vitro and significant inhibiting action on influenza A virus and syncytial virus.

【Indication】This medicine gives relief from the discomfort of oral ulcers and sore throats.

药品种类繁多,涉及的生物化学术语更是令业外人事满头雾水。在网络资源丰富强大的今天,更应该物尽其用,使其很好地服务于非文学翻译。在初看这则药品说明书时,主要的大条目药品名称、成分、性状、作用类别、药理毒理,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对其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略读了一遍,这是一篇标准的药品说明书,尽管并没有具备本文上节论述的药品说明书所包含的所有部分,相较于其他使用要相当谨慎因而说明书也洋洋洒洒无微不至的药品而言,该含片的说明相对简单,笔者推测这可能是种普遍使用的日常非处方喉咙含片。其他的各项都较为客观,商品名称“舒立效”如何翻译呢?肯定不能用音译草草了事,笔者用谷歌搜索引擎,输入“舒立效”,结果出现了大量的图片和网页,图片为该药品的实物图,盒装,包装上“舒立效”三个大字下面为一个英语单词“Strepsils”。于是,再以“Strepsils”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发现出来的第一条结果即为维基百科词条解释。进入该搜索结果,发现原来它并非国产而是英国生产的一种喉糖,专门用于治疗喉咙疼痛、鼻塞、口腔炎症,在同类品牌中全球销量首屈一指。“舒立效”本来就来自于英语“Strepsils”,看来这篇翻译是要回译到英文了,于是,找到相应的平行文本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维基百科还介绍了“Strepsils”这一品牌的历史,市场,用量,口味,并且在口味Flavours里看到了“Honey& Lemon”,即原文本中的“蜂蜜柠檬味”,并且笔者发现在含片的外包装上,用的是简化了的“柠蜜味”来代替“蜂蜜柠檬味”。 至此,笔者对所要翻译的对象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该药品通用名称为“苄酚含片”,对于“含片”,首先想到的是tablet一词,查看字典,在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其解释为:a small round solid piece of medicine that you swallow(Horby 2009:2053)。用查询,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的相关义项解释为:A small flat pellet of medication to be taken orally ( /topic/tablet# ixzz1xTOlfXiz),可见,tablet 多指可以用水吞服下的药片,而不是专指在口中含服的含片,而在巴比伦电子词典中的Babylon Dutch-English找到了用来解释tablet的同义词“lozenge”和“tabloid” (/index.php)。经进一步查证,tabloid首义为“表报”,也有片剂、药片的意思,而lozenge意为A small, medicated candy intended to be dissolved slowly in the mouth to lubricate and soothe irritated tissues of the throat (/topic/lozenge),由此可见,lozenge一词是专门用来指喉糖了,也应该就是说明书的“含片”。

在药理毒理一项中,多采用简单句来翻译,力求简洁明确易懂。并且,原文中有“在……试验中,将本品……”之类的句子,虽然动作的的发出者为“人”,但为更好地陈述客观事实保持客观性,笔者译为被动语态。而适应症中的“缓解……的不适症状”则为医学英语翻译的常用短语,可译为“gives relief from…”。

对于成份,笔者没有直接用医学词典以及化学化工词典进行翻译,而是再次

用谷歌搜索这一品牌,发现除了维基百科的解释外,居然还有Strepsils的官方网站,但其对该喉咙含片的作为保健品或药品的说明比较简略,而多侧重产品效果宣传方面,于是着手查询资料,找到相关名称的对应译法。

虽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译文直接面向目标语读者,很少会遇到像这样的以练习为目的的回译,所以一定要让译文地道过硬。但是这一则翻译实战练习以接近母语为目标,且有正宗的母语平行文本,相对于没有地道参考译文的练习,这样的学习研究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得实实在在的提升,不失为习得非文学翻译的有效方法。平时应当多加练习,使译文一步步更接近英语国家非文学体裁资料的遣词造句,在没有如此接近的平行文本和丰富的网络相关资料情况下,也能够译出拿得出手的译文。

四、总结

医学英语翻译是非文学翻译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大量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引进都需要医学英语翻译发挥一技之长。作为非文学翻译的译者和学习者,除了熟悉文中探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更应该不断丰富积累相关专业知识,广泛涉猎专业文献,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译者。同时,不断进行翻译实践,把所得知识活学活用,在实践中深化并积累经验,才能渐渐融入这一领域的翻译工作中去。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医学英语翻译对译者态度的要求。比如药品说明书的翻译,译者要绝对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不能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更不能因为粗心大意而提供模糊有误的药品信息,否则对药品使用者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因此进行医学英语翻译时,译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慎之又慎,确保信息准确无疑,使译文真正达到“明确”、“通顺”、“简练”的要求。

参考文献

Hor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eventh edi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9.

李学金 “医学英语句子结构的某些特点”广西医学院学报[J] 1982第4期 93-94.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手册[M].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7.


第二篇:英语翻译论文


广州地铁英汉翻译考察

-------从中揭示的中英翻译问题

【摘要】当今有很多同学都觉得英语翻译很难,觉得很难去掌握,为了使大家更好的去掌握,本人从地铁英语入手,希望可以总结出对大家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字] 考察 中英翻译 策略

今天在地铁里面进行英语翻译考察,获益良多,而且记录了里面的某些英语翻译以供研究.其实在地铁里面遇到的多数是一些比较短小的翻译,以下是本人遇到的一些小翻译。

Attention, please! The train is approaching请注意,列车正在进站.The train is bound for Sanyuanli. Don’t get over the yellow line. Please keep your things with you.不要越过黄线,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

Mind the gap. 小心站台间隙。 Lean on the door prohibited.禁止倚靠。

Cation!Risk of pinching hand.当心夹手。

This door would not open with the light on.灯亮时此门不开。

Don’t enter or exit the train when there’s a flashing light or warning chime.灯亮铃响时请不要上下列车。 ??????????????????????????????????

在地铁里面遇到的这些翻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简洁明了,专业准确。好像我里面遇到的翻译:灯亮铃响时请不要上下列车。Don’t enter or exit the train when there’s a flashing light or warning chime.巧妙地引用了一个there’s就把整个翻译简化了,而且感觉还使整个翻译没有硬生生的,很符合英国人的讲话习惯,并没有“中化”。还有Please use the up/down stair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ation to switch to Railway No.X. 从站台中部 上/下 台阶,换乘 1/2 号线地铁。这个翻译是值得提一下的,因为里面出现了一个平时大家使用很容易错的up/down stairs。其实,如果要翻译厕所在上层的时候,就不能用up stairs了,因为upstairs指的是当你在平地的时候,说的上层。地铁是在地下,用above level或upper level更合适。

地铁上遇到的英文其实还蛮少的,如果不注意去发现的话更少之又少。想找长一点的文章翻译还蛮难得。以下是从一篇幅比较长的英文中摘抄的:Lift up the cover, remove the seal and press the button in emergency. No handling, pull off the handler--open the door. Any illegal operater shall be punished accordingly. (紧急时开盖,紧急是拉掉铅封,再按下按钮。请勿擅动,拉下手柄——开门。任何非法操作按规章进行处罚。)此翻译连接顺畅,如果按着中文翻译出来的话就要懂得很多短语的运用,尽量简化,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标语嘛。最后的一个句子的

accordingly=according to the rules,但是更少人知道用accordingly,觉得翻译这门学问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还要多读一下英语文章多积累的。最后一个句子的被动语

态是在中英文翻译中经常运用的,避免了中式英语的出现。其实,以上提到的只是英文翻译中的一小点而已,中英对译不能简单地采用就词论词、就句子论句子的简单直译方法,而要求把词和句子放在篇章里去理解,还强调英语习惯用法、语感和翻译技巧的掌握。这样仅靠熟悉语法规则和孤立地背单词已远远不够了。

从地铁英语的翻译考察中可以看出我们在平时的英文翻译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本人总结如下---------语句形式上的复杂(包括了中文和英文的句子),理不清各部分的关系;语句内容涉及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背景知识,或是语句涉及较深的、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甚至会涉及不熟悉的翻译。而在"表达"上的难度有:对于英语的语句没有看懂;自身汉语综合能力存在问题,中译英时会夹杂中式英语。

(一) 译文结构松散,中心层次不清,可读性差,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根据规章,不允许随地扔垃圾。”有些人就会翻译成The rules don’t let us leave the rubbish everywhere. 很多人以为只要字面上意思接近就行了,但真正忠实的译文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使行文流畅,具有可读性。

(二) 译文语气平淡,缺少与原文相应的气势,有的虽形似,但实质上形近而神远

试看这样一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句子结构简单,用词也不深奥,许多人一般都能不假思索地把句子译为:"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如果吃透原文,摆脱原有句架的限制,而把句子译成"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是否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原有的气势?这是显而易见的。亚运的宣传语“Thrilling Games, Harmonious Asia”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如何才能更好的翻译呢?本人在查阅许多资料后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词义要确切、选词要贴切、用词要通俗易懂、简洁有力、选词要多样化。

例如:Lean on the door prohibited.中文是请勿倚靠门。这个句子就用prohibitted来修饰door就简单多了,而且也很符合英国人的习惯。

“小记者”的翻译也是一样遵循这个原则,不遵循完全的直译,要学会变通为特teenager reporter.

(二)如果是文章的话,就紧紧抓住文章的逻辑关系,透过语言的表层现象,深入到文章的深层结构,找出中心信息和外围信息。

例如,曾经记得高中老师讲解过一篇阅读,其中一道题有人把"the treatment of teachers is bad"当作是"教师待遇不好"的忠实译文,实际上是硬译、错译。因为英语中的treatment 一词并不等于汉语的"待遇"这个概念,两者语义范围也不一样,而且treatment作"待遇"讲时多有贬义,但原文根本没有贬低教师的意思,只是阐明"教师收入偏低"这一事实而已。可见,这句话如果改译为"teachers are poorly paid"则更简单,更恰当。

(三) 多读文章,多体会。多了解西方文化,对自己的翻译有好处。

结论:要更好的掌握中英翻译,要多留心阅读这类体裁的文章,要多积累,多比较,尽量熟悉英语语言特点,并积累词汇。另外,还应注意汉译英在词性、句式和表达习惯上的特点,掌握丰富的变通手段,努力提高翻译能力才行。

参考文献

[1]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8

[2]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3] 龚嵘,《英语流行话题阅读》[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5

[4]杨素珍,《国外阅读理解研究概述》[M].《淮阴师专学报》1995,第四期 关于英语翻译的论文

更新时间 2010-10-24 10:19:33 点击数:

外语翻译与企业建设的关系

周业峰(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6)

【摘要】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加深,外语翻译人才浸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针对企业建设与外语翻译的关系进行论述,对企业外语人才在企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进行分析论述。讨论了企业与翻译人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建设;科技;翻译;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加深,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交往日趋紧密,首先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与装备被不断引进国内,外资企业与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进行的业务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洽谈也日益增多,国内企业的许多产品也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担负着沟通交流任务的外语翻译人才便显得格外重要。

一、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形成离不开准确的外语翻译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经营观、企业信誉及企业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的总和。外资企业文化,更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根源性”。

1.首先是物质文化,也就是物质层。作为一个有规模有制度的全球性企业,其设备与布局必须符合固有的自身模式,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自身的特点与标志。

2.制度层。主要指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部分,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一些特殊制度。在借鉴和翻译这些外来的规范和制度时,要求翻译人员既要切实符合本国,本地的实际,使其科学有效,更要传承外来文化的根本和核心,做到准确恰当,保留其原有思想文化。

3.精神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使命,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包括企业管理,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风气,企业道德等方面,这是衡量一个企业形成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在传达这种精神时,由于外语使用的习惯与汉语有着太多的不同,并且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习惯性的使用方式和思维方式,便要求翻译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熟悉所使用外语国家的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等。

二、设备技术的引进与使用离不开具备各种专业知识的科技翻译

企业要发展,设备是关键,为了加快企业改造的步伐,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了必须的课题。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从前期设备的介绍到函电的来往、从双边谈判、签定合同再到合同的执行,这其中都需要翻译人员全程跟踪支援,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术语和词汇,光靠普通的现有资料是远远不够,这就要求企业里面的翻译人员不能仅仅从事单纯性的翻译工作,必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和发展中去,对身边的运营状况和科技知识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的专业性和科技性。要搞好技术交流,摸清设备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借助于科技翻译的帮助。

举例说明,引进一条生产线,就其资料内容来看,往往会涉及几个乃至十几个专业和部门。从零

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到软件程序的运营,再到产品前期的资材准备、投产、生产之后的品质检查,出厂后的质量跟踪,这涉及到企业的很多部门,各个部门的分工和业务也都是明确化,专业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翻译人员也必须要求是分布在企业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套设备的成功引进和使用不是哪一个翻译人员的成果,而是团体合作的业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要求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和科技理论,这时候,翻译也不再单纯地是一个职位,在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中,外语已经成为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这就需要搞科技翻译工作的,努力去向有关专业人员学习,并从相关书籍和杂志中查找所需的内容,逐段逐句地分析原文、吃透原文、力保译文质量,才能保证工程运营的顺利。

三、翻译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科学、教育、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领域对外交流的日趋紧密。据中国外文局统计,中国翻译行业已形成高达300亿的巨大市场,可预期的是翻译需求仍将大幅增加。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时代,尽管有很多专门的翻译公司和翻译软件,他们尚不能真正能够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翻译需求,外语翻译真正的发展趋势,也将向所属和涉及的行业靠拢,也就是说呈现出翻译专业化趋势。学校能教授的主要是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翻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体内容和知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翻译,更多地取决于他在工作中的上进心以及在“职业化”过程中积累的实战经验。换句话说,翻译人才的“专业化”实现,不在学校,而是在“职业化”的过程中。随着新科技、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新概念,新词汇也不断涌现,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才会对专业术语作出准确的翻译。

据统计,企业技术性的翻译资料中,专业词汇约占总文本词汇量的5%~10%,但是术语是资料的精华和关键,也是翻译的难点和亮点。科技术语中的原创词汇更是显赫一时,集中体现了科技的创新和生命活力,这就确立了翻译的必要性和永恒性。因此,翻译人员的快速成长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外语人才除了应具备一般基本功和翻译技巧外,还得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专业用语。这就要求外语人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新技能,新方法的培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参与到有关技术部门举办的各种技术交流会和专业讲座中去,这样才能积极快速地成长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良好发展会促进和带动翻译人才的迅速成长。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 四、企业应该把培养翻译人才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部分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要积极从外面招聘引进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培训,这是不断创造价值,留住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相关部门,如人力资源部,应将培训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制订出培训措施和具体培训计划,强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的培训,提高群体智商,为科技人员和专业翻译人员提高能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政策环境。有必要时,还可以拨出一定的培训经费,以保证人才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的要求。21世纪要求的外语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有较宽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此外,对外语专业毕业从事科技翻译的员工,应从“译外功”的培训人手,加强他们对科技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翻译实践的锻炼。 除了人才的培养,还应该注重人才的使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尽其才”。企业在用人时,应该根据其从事的专业及外语水平,结合任务的难易程度分配任务,让员工学有所用,企业也可以节省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在专业的科技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的,只有专业人员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提交优质、高效的译文。翻译人员也应该明确,在进行大批量的技术资料翻译时,应充分运用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通过网络系统,加强交流,互译互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既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翻译中国网/.2005-6-20

[2]苏永民.《科技翻译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科技翻译.19xx年第10卷第3期

[3]曾光.《WTO与企业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辽宁经济.2003(4)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英语翻译毕业论文网

更新时间 2010-12-24 10:36:46 点击数:

论英语拟声词及其翻译

*刘新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和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功能。在保留英语拟声词语音修辞效果前提下,分别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和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等角度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语音关系;修辞功能;文化意象;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48(2010)05-0069-04

On Onomatopoeia and Its TranslationLIU Xin-j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tudies the pho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onomatopoeias andthe phonetic rhetoric function of English onomatopoeia.On the premise of retaining the effect of phonetic rhetoric,the au-thor proposes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o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onomatopoeias an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images embodied by the sound-produce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onomatopoeias.

Key words:onomatopoeia;phonetic relationship;rhetoric function;cultural images;translation

在语言的任意性特征中,索绪尔指出,语言的语音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

但该特征存在一个例外,即不同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汇,数量不多但其语音和语义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以模仿事物或动作声音而构成,此类词汇就是拟声词。拟声词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其构词的根本依据,使拟声词成为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在理论上,因为拟声词的构词依据,所以英语拟声词的翻译应该与相应的汉语拟声词达到对应,但在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和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功能及效果,随后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语音修辞效果和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等角度探讨了英语拟声词的翻译方法。

一、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及原因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拟声词的应用很广泛,例如:模仿人类声音的有boo,snore,titter,giggle,mumble等等;模仿动物声音的有bleat,croak,chat-ter,quack,snarl等等;模仿大千世界声音的有rum-ble,rustle,zip,patter,crack等等。根据词源学看,拟声词“onomatopoeia”源于希腊语“onomatopoiia”,由“onoma(name)”和“topoiein(to make)”构成,意即“起名”。Encyclopedia Britannica解释说“word forma-tion based on the imitation of natural sounds;e.g Eng-lish‘whisper’,‘bang’,‘hiss’.The word may be ei-ther the name of sound itself,as‘moo’or‘crash’,orthe name of the source of sound,as‘cuckoo’or‘pe-wit’.”[2]根据释义,拟声词是基于模仿自然界声音的构词法,既可指对自然界声音本身的模仿,也可指声音的来源。下面从语音角度探讨英语拟声词与汉语拟声词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一)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与汉语拟声词的语音完全对应或十分相似如ha-ha———哈哈,aha——

—啊哈,coo———咕咕(鸽子叫声),patter———啪嗒(雨声),meow———喵(猫叫声)等。

这是因为英汉拟声词都是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其构词的根本依据,如果某些自然界声音相对比较单一或稳定,其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相对明显,那么英语拟声词与汉语拟声词在语音方面的对应也就很自然了。

(二)大多数情形下英汉拟声词语音不对应模拟人类声音:英语汉语表示厌恶或轻蔑boo———呸(pēi)打鼾时snore———呼噜声(hūlū)笑时titter———嗤嗤的笑声(chīchī)模拟动物的声音:英语汉语羊:bleat———咩咩叫(miēmiē)蛙:croak———呱呱叫(ɡuāɡuā)喜鹊:chatter———喳喳叫(zhāzhā)模拟大千世界的声音:英语汉语雷声:rumble———隆隆(lónɡlónɡ)风声:rustle———飒飒(sāsā)子弹声:zip———嗖嗖(sōu sōu)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虽然英汉拟声词都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其构词的根本依据,但是英汉拟声词对同一声音的模仿在语音形式上还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缘于“一个民族是根据其语言的音系结构、词汇形态及使用习惯对大千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的。尽管不同的民族对同一声音有着不同的语音形式,尽管模仿的声音不一定十分准确,只要操同一语言的人能感知、理解、欣赏和运用就行。完全没有对同一音响的模拟规定统一的语音形式。”[3]此外,自然界的声音在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民族也会有各自的拟声选择偏好,这也使大多数情形中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差别很大。

二、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作用

拟声词的特点在于通过口读耳听,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与通感,使语音与语义协调统一,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体现了拟声词的语音修辞作用与效果。“除Alliteration外,Onomatopoeia也是重要的语音修辞手段之一。”[3]汉语拟声词也有相类似的作用与功能。首先,通过比较下列各组例句可以看出英汉拟声词发挥的作用。

(一)A.She opened a bottle of alcohol and drankit down.她打开一瓶白酒喝了下去。

B.She opened a bottle of alcohol and gulped itdown.她打开一瓶白酒,咕嘟咕嘟地喝下去。

(二)A.The stream is flowing between rocks.溪流在岩石间流淌。

B.The stream is gurgling between rocks.溪流在岩石间汩汩流淌。

(三)A.Cars sped past one by one.汽车一辆接一辆疾驰而过。

B.Cars whizzed past one by one.汽车一辆接一辆嗖嗖地疾驰而过。

通过以上三组句子,我们可以对比英汉拟声词在各组句中所表现出的效果。A句与B句意思基本相同,但B句通过使用拟声修辞方法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人或事物的动作与状态,使读者或听者有如耳闻眼见,身临其境。

下面是英国诗人罗伯特-骚塞(RobertSouthey)的诗歌How Does the Water Come Down atLodore?Here it comes sparkling,And there it lies darklingEddying and whinking,Spouting and friskingAnd whizzing and hissingAnd rattling and battlingAnd guggling and strugglingAnd bubbling and troubling and doubling,And rushing and flushing and bushing and gush-ing,And flapping and rapping and clapping and slap-pingAnd thumping and pumping and bumping aridjumping,And dashing and flashing and splashing and dash-ingAnd at once and all o'er with mighty uproar,And this way the water comes down at Lodore.[4]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在诗中,诗人充分利用拟声词,既在诗行间构成行间尾韵(end rhyme),如sparkling和darkling,whinking和frisking,又在一个诗行之内构成行内韵(internal rhyme),如rattling and battling,flapping andrapping and clapping and slapping,将拟声词应用于韵律之中,体现了拟声词的语音修辞作用;诗人通过拟声词的应用在诗行间形成一种语音的回环之美,又在一个诗行之内形成一种语音的节奏与旋律之美,体现了拟声词的语音修辞效果。

三、英语拟声词的翻译方法

拟声词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其构词的根本依据,这使其成为语音修辞的一种手段。恰当应用拟声词使语言生动逼真,形象传神给读者听觉上的刺激,体现出拟声词的语音修辞效果,这是英语拟声词翻译时考虑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拟声词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英汉拟声词在语音对应、不对应时,如何保留或表现其语音修辞作用和效果,同时考虑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因素。

(一)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与汉语拟声词的语音完全对应或十分相似情形下,在翻译时可以采用音译(transliteration)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其作为语音修辞效果。

Cats miaow/meow.猫喵喵叫。

A dove coos.鸽子咕咕叫。

The door banged shut.门嘭地关上了。

The rain fell pitter-patter on the window.雨噼啪噼啪地打在窗户上。

从以上译文中我们可看出,英语拟声词的汉语译文与原文相比,达到了语音与语义的统一,体现了英汉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范围内语音和语义存在的对应关系,在译文中保留了其作为语音修辞手段所表现的语音修辞效果。

(二)大多数情形下英汉拟声词的语音不对应,在语义上对应。当汉语译文中无法保留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效果时,在翻译时,就需要考虑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对应的拟声词,达到语义对应的翻译效果,舍语音对应求语义对应。因此英语拟声词的翻译在语义对应的前提下,依照汉语拟声词的表达形式进行翻译。这种情形下,翻译以归化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为主。英语拟声词的翻译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1.英语拟声词汉译时译成相应的汉语拟声词,用叠韵和叠字及附加词体现出汉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效果。例如:Crash!The door was broken.轰隆!门砸开了。(叠韵)A Crystal tear-drop plopped down on to the let-ter.

一滴晶莹的泪珠“啪嗒”落在信纸上。(叠韵)“What's happening?”he muttered.

“怎么回事呀?”他喃喃地问。(AA叠字加附加词)All the time there were clucks of admiration fromthe crowd.

人们时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AA叠字加附加词)She wore a pair of black leather shoes that clickedagainst the asphalt as she walked along.

她穿一双黑皮鞋,在柏油路上发出嗒嗒的声音。

(AA叠字加附加词)

The typewriter was clattering all the night.

打字机咔嗒咔嗒地响了一整夜。(ABAB加附加词)2.英语拟声词有时可兼拟几种不同事物的声音,汉译时要把英语一词多拟的拟声词译成汉语的专有拟声词并体现汉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效果。例如:The breeze murmured in the pines.松林里微风沙沙作响。(叠字)There appeared a murmur of delight in the audi-ence.

观众中出现了欢乐的嘁嘁喳喳声。(AABB加附加词)在以上译文中,英语拟声词的翻译以归化译法为主,在无法完全体现英语拟声词原有的语音修辞效果时,在汉语译文中,通过应用相应的汉语拟声词,体现出汉语拟声词在汉语中的语音修辞效果,使译文生动逼真,形象传神。

(三)因为拟声词以模仿自然界声音为其构词的根本依据,所以在拟声词出现的语境中,我们基本可以找到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包括风雨雷电,飞禽走兽等等。这些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象,这也是我们在翻译英语拟声词时不得不注意的一个因素。 英语拟声词中对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模拟的较多,如a magpie chatters,cuckoos cuckoo和doves coo。

本文就以cuckoo,magpie,owl,dove为例,对比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

Cuckoo(杜鹃,布谷鸟)在英语中指“癫狂的,愚蠢的,丧失理性的”,据说雌杜鹃性喜易偶,所以cuck-old一词就与汉语中“乌龟”一词语义相同,用来比做有外遇者的丈夫。而汉语中的杜鹃鸟

则是一个凄苦悲思的意象,“又闻子规(杜鹃)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杜鹃啼血猿哀鸣”。比较之下,中英文化中的杜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象。又如“a magpie chat-ters”,我们会下意识地译为“喜鹊叫喳喳”,中国文化中,喜鹊是报喜的祥瑞鸟。但在英语文化中,喜鹊却是指“叽叽喳喳的人,饶舌者”,两种文化意象大相径庭。Owl(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博学与智慧的象征,但有时具有表情严肃却又不通事理的意象,颇象我国的迂腐书生。而汉语中的猫头鹰则是不吉利的化身,“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 [5]

鸽子(dove)在《圣经》一书中,因为口衔橄榄叶返回诺亚方舟而成为和平的象征;但在汉语中,鸽子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家禽而已。

以上各例说明,一些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承载的文化意象区别很大。 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信仰不同的宗教,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因此会赋予英汉拟声词声音发出者不同的文化意象。

当翻译“a magpie chatters”时,我们可译为“喜鹊喳喳叫”,但需要在译文中加注解,向读者说明英语文化中喜鹊的文化意象。在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On the roof of the schoolhouse,pigeonscooed in low tones,?”(学校的屋顶上,鸽子低声咕咕地叫着,??),笔者一直怀疑“pigeon”一词的措词用意。后经查阅,笔者发现“pigeon”一词源于法语“pijon”,原义为“young dove”时,[6]不禁为都德的措词拍案叫绝,为将法文译为英文的译者惋惜,如果用“a young dove”替代“pigeon”,岂不更加传神达意。英法同属基督教文化,鸽子的文化意象在基督教世界是共识。考虑该文的语境,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地赔款,所割让地区的学校被迫不再使用法语,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德语,在孩子心目中“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小鸽子也要用德语唱歌吧?”(“I wonder if they are going to compel them to sing inGerman too!)。在此语境中,学童与幼鸽形成对应,战争与和平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翻译者应该在译文中采用翻译中加注解的方法向读者说明在英汉文化中鸽子的不同文化意象。

在翻译英语拟声词时,要适当考虑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遵从英语原文意图进行翻译,并在译文中加注解,向读者指出文化意象的区别。

四、结束语

在研究英语拟声词时,要以其拟音构词的特点为基础,对比英汉拟声词语音关系,理解英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和效果并在汉语译文中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考虑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在中英文化中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并在译文中向读者说明。

只有全面综合考量,并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做好英语拟声词的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2]Zeiger,A.Encyclopedia of English[M].New York:ArcoPublishing Company,Inc.,1978. [3]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0.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9.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89.

[6]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372.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英汉翻译中悖论的发现及理解

赵祎文(中国地质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3)

摘要:英汉翻译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译文应该靠近源语还是目的语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发现在笔译活动中,译者通常选择靠近源语;而在口译活动中,译者则选择目的语。通过这一对比,提出相悖之处,进而解释产生原因,并对翻译理论作出进一步理解,在文末对该悖论作结。

关键词:源语;目的语;笔译;口译

自20xx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和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和汉语的双向翻译活动,帮助克服了沟通过程中语言差异的障碍,发挥了巨大的纽带桥梁作用,并且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翻译活动,从表面来看,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一方是源语,即译出语(SourceLanguage),另一方是目的语,即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翻译活动的完成以源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意”和“形”双层次的成功转换为标志。在中国,翻译理论的相关研究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完成了《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书中的“译例言”简摘如下:“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尚达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天演论—译例言》。

短文中,作者提出了翻译的三个理论标准:信,达,雅,这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者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也从此打开了近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大门。然而当时的翻译工作局限于书面文章翻译,即笔译,该三标准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笔译倾向性。而在笔译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顾虑———翻译是该靠近源语还是要靠近目的语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译文应该靠近源语,因为原文包含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积淀。如果靠近目的语,会丧失掉原味,更有甚者,认为会惯坏读者,最终使他们变成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法吸收外域文化的精髓。面对这种说法,长期从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的叶子南硕士给予了正面驳斥,他认为“介绍源语文化不应该以牺牲译入语表达习惯为代价,因为靠近源语的译法总是会生成很多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句子。真正想通过语言了解外因文化的话,有必要鼓励读者学外语,读原文,因此翻译的基本方法应该主要是向译入语靠近,尽量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叶子南2008)。

根据上述观点,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的笔译便应靠近汉语。以英语上的被动语气为例,加以说明: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e room.

有一种方言是被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所知道的。

如果简单机械地照英语习惯翻译的话显然无法消化被动语气,译文显得生硬。不符合汉语习惯,如果按照靠近译入语的原则重新翻译,则变成“有一种方言是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都知道的。”“被”动意义暗含其中,更容易为汉语读者接受。

如上所述,在笔译理论中,我们选择了靠近目的语的翻译原则,而口译中是否也承认并应用该原则呢?众所周知,口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具有即时性,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的多层次性及口语性等特点。西方口译研究始于二战后的50年代,随着各种国际组织的大量兴起,对快速有效的语言转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口译训练和研究开始起步,而中国在该领域的认识和探索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西方,自身的理论研究不足,缺乏科学的科研方法。目前,我国流行的口译理论是法国的释意学派理论。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是其创始人,她认为“口译不仅是听懂词语,而是通过词语听懂说话人所说的话,然后立即用易懂的话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口译并不是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理解语言然后再用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翻译的优美和意义正在于它始终是沟通表达和理解的桥梁。”(陶友兰、鲍晓英2008)具体来讲,口译大致分为三类:陪同翻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在实践过程中,译员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译文在靠近源语和靠近目的语之间的取舍。《实战口译》一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示例:英文原文:Our aim is to co-ordinate our effort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o integrate the activities of other donors.

偏向中文:我们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并协调好其他捐赠国的活动。

偏向英文: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直辖市我们的努力,并统合其他捐赠者的活动。

解析:照顾中文习惯的译文较照顾英文的中文顺畅,但容易在语气、轻重和含义上与英文原意有偏差。中英文表达法完全对应的情况不多,通篇一概照顾中文习惯,就会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从总体译文上较多地偏离英文原文(林超伦2004)。

根据上面的举例,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口译实践倾向源语。分析至此,翻译理论似乎

陷入了自我设置的一个僵局———笔译向目的语靠近,而口译向源语靠近,两者显然相悖。那么,在实践操作中,译员究竟该选择哪种倾向呢。

“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论翻译原则》(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0)一书中,提出了与“信、达、雅”几乎相同的原则: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全复述出原作思想)。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的性质相同)———(王恩冕2004)值得注意的是,严复先生的“雅”是当时士人推崇的古雅之体,与当今的白话文体风格相差甚远,我们赋予“雅”以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在文体风格上贴近原文,同时在译文上贴近译入语语言现实的雅。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曾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余石屹2008)。“雅”字从笔译角度来看,不妨解为“译入语化”罢。

客观地看待笔译和口译,会发现两者在时间跨度和地点场合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口译实践中,口译员要在瞬间及时地、独立地、一次性地、现场进行翻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相比之下,笔译则没有这些苛刻的硬性条件,笔译者有充足的时间以及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行源语的“译入语化”,可以完完全全地落实“信、达、雅”三准则。这也正是为什么笔译译文往往要比口译译文文采飞扬,风韵入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口译选择靠近源语便违背了三准则,它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完成了前两步,又或者遵循了“忠实、通顺”的标准。“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Nida&Taber 2004)。相信由Eugene Nida提出的这一观点,进一步解释了口译实践选择源语的初衷。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笔译和口译由于自身任务性质的差别,此外,又如译者主体意愿,读者群考虑,出版商意见等诸多因素综合,使得翻译工作在不同个人,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下遵循不同的翻译理论及准则,详细来说,也就决定了翻译实践中译出语和译入语选择的不同,看似相悖,实则相规。虽选择迥异,却都是在严格遵守相关科学理论基础上,发挥各自相应的功能,帮助不同语言社区的人们顺利沟通交流。对于译者来说,应该认真对待笔译口译的区别。同时,无论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译员都应努力以优质的译文为每次翻译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Nida,Eugene A.&Taber,Charles,2004.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林超伦,2004.实战口译学习用书[M].北京: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出版社。

陶友兰、鲍晓英,2008.高级英语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恩冕,2004.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出版社。

叶子南,2008.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余石屹,2008.英译汉理论读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 返回栏目页:外语翻译论文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试谈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更新时间 2009-4-29 15:00:09 点击数:

摘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正由于思维内容的全人类性,各民族之间才可以通过语言的翻译进行思想交流。语言和思维紧密相关,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以英语或汉语为母语的不同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即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各异。通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大量的实例,从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中心、思维风格、思维侧重点的差异入手,站在更高的哲学角度上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使译者重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从而译出准确性更高的译文,也希望能减少两民族的交流障碍,从而促进两民族的合作。

关键词: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翻译;影响

一、引言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这便是思维差异[1](P38)。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2](P11)。世界上讲汉语的人最多,而英语的分布最广。因为英汉两民族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两民族的思维差异所带来的困扰一直影响着两民族间的对话。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3](P28)。笔者拟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通过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思维和认识的组织者。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作为构成思维模式的材料符号中的一个部分,语言通过音、形、义的结合,系统地储存于人脑的皮层细胞内,参与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维离不开作为材料的语言。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思维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思维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4](P53)。

三、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世界各民族间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相差甚远,思维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各国人民对于客观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活动却是一致的,所以不同的语言才有了互译的可能[5](P41)。翻译过程包括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过程和译者用目的语再创作的过程。精确的翻译源自对原文的正确理解[6](P86)。思维的差异肯定会影响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懂得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英汉思维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在思维方式上,英民族理性思维发达,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与此相反,汉民族直觉思维发达,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直观性[7](P103)。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思维方式不同,词汇视点不一,使译文出错。

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英汉民族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度是很不同的,如果翻译时不加倍小心,很容易出错。例如,中国人出于礼貌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

“您先请!”,而英语的说法却是“After you !”。就是说,同一举动,同一意思,由于视点不一,英汉的表达方式完全相反,汉语中用“先”表达的意思,英语中却用“后”表示。又如,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英民族和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英语中分别用back和forward指称过去和未来的时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反。唐诗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前”是指“过去”,“后”指“未来”。简而言之,中国人是面对着过去来区分时间的先后的,而英民族是向着未来来区分时间先后的,英汉民族对时间坐标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稍不注意,就会使译文出错[8](P100)。再如,汉语中的“九折”,英语常说“A ten percent discount”,这是因为汉语着眼于打折后的实际付款比例,而英语着眼于折扣的比例,两者视点不一[9](P144)。而“淤青”一词,用汉语说是“青一块,紫一块”,英语中则说是“be black and blue”。汉语中的“红茶”,译为英语则是“black tea”,这是因为汉语着眼于茶水,而英语着眼于茶叶,“black tea”在英语中指还没泡过的茶。汉语中的“大雪”,英语中的说法却是“heavy snow”,而不是“big snow”。由此可见,不同的词汇视点对英汉语的互译有很大的影响。

(2)思维方式不同,表达结构不一,使译文生硬欠妥帖,甚至出现错误。

在英语和汉语中,对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方法。一般情况下,英语为肯定表达时,汉语也首先考虑肯定表达,英语为否定表达时也是一样[10](P141)。但是,受两民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翻译中一种语言的肯定形式常常表达的是另一种语言否定的意思,反之亦然。如果不注意,就会使译文与原文意思完全相反。例如,“He is the last man to reach there.”这句话如果译为“他是去那里的最后一个人”就错了,应该译为“他决不是会去那里的人。”原句中并没有否定词,也没有含否定意义的词,但被译为汉语时却要用否定形式,也就是说英语和汉语的表达结构不一致。又如“Don’t you want to go?”回答为“Yes, I do.”(不,我想。)或“ No, I don’t.”(是的,我不想。)如果把“ Yes, I do.”译为“是的,我不想。”把“ No, I don’t.”译为“不,我想。”就与原文意思完全相反。再如,“The patient had a serious stomach.”不能用汉语的“病人有严重的胃痛。”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而应译为“病人胃痛得很厉害。”。可见,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表达结构不一,对翻译的影响很大。

(3)思维方式不同,句子语序各异,影响译文的顺畅、优美。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安排上多有不同。汉语句子语序以逻辑为序,往往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推论,先叙事后表态,先说以前发生的事,再说最近发生的事,空间上,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谈问题由重要意义到次要意义,由程度强者到程度弱者,由一般到具体的顺序排列。而英语可以借助它的形态和丰富的关联词语,按意思和结构的需要,灵活安排,且英民族在叙事时往往先说最近发生的事,再说以前发生的事[11](P61)。例如,“Mike did not remember his grandmother who died of cancer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迈克三岁时祖母死于癌症,所以不记得她。) 汉语先说以前发生的事即事情的原因——迈克的祖母死于癌症,再说最近发生的事即事情的结果——迈克不记得他的祖母。又如,“I 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听到那个坏消息,我很不高兴。)如果把它译为“我很不高兴,当我听到那个坏消息时。”就显得很不顺畅,也不符合汉语的逻辑顺序。再如,“一知道明天可以看电影,他就十分开心。”(He was very delighted when he knew he could see a film tomorrow.)如果把这句话生硬地译为“When he knew he could see a film tomorrow, he was very delighted.” 就不是地道的英语。在地名的排列顺序上,汉民族是由大到小,而英民族是由小到大,“中国福建”译为英语是“Fujian, China”在地理方位的表达上,汉语习惯说“东、西、南、北”,而英语习惯说“east,west,north,south”。可见,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语序不同,对译文的影响不容忽视。

(4)思维方式不同,句式结构各异,使译文显得啰嗦。

思维方式不同不仅表现在语言内容上,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汉句子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句法结构特点重形合(hypotactic),主要通过连词、关系词、分词、动名词以及不定式等连接来构成句子,以表示(论文网 )其结构关系。而汉语则不同,汉语句法结构特点重意合(paratactic)。汉语句子从时间顺序、逻辑文理顺序层层推进,逐层展开。所以英汉语言句子结构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翻译时常遇到,需调整句子结构[12](P183)。例如,“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

头脑。”译成英文为“Opportunities are only for the prepared minds.”汉语省略掉动词“是”,即“机遇只(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意思表达清楚,而且很简洁。但是英语重形合,所以必须加上谓语动词“is”才能使一个句子完整。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翻译时并没有把“if”也翻译出来,这样不但符合汉语的逻辑且显得更简洁。再如,“ Since it was early, let’s have a rest.”(时间还早,就休息一会儿吧。)翻译时可以译为“既然时间还早,我们就休息一会儿吧。”但这样就显得太啰嗦了。可见,思维方式不同,句式结构各异,会影响译文。

2、思维习惯不同,造成词义理解困难,进而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词汇的联想意义最能反映出思维差异,同时也对词汇的理解产生干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根据自己先前获得的文化经验和思维习惯进行联想。例如,当中国人谈到“狗”(dog)时,脑海中常出现“癞皮狗、走狗、狗娘养的、狗杂种、猪狗不如、狗仗人势”等贬义色彩的词,而在英民族的眼里“dog”除了是个中性词外,主要具有褒义词的特征,他们把狗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像“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Love me l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

ove my dog.”(爱屋及乌)[13](P36)。再如,“龙”在汉语中是“威严、权威”的象征,而按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龙”却成了“邪恶”、“魔鬼”的象征。“牛”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很好的体现,而英民族的思维习惯是把buffalo与“恐吓、愚弄别人、令人讨厌的人”联系在一起。fox(狐狸)在英语中指那些“聪明、机灵的人”,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把“狐狸”和“阴险、狡猾、卑鄙的人”联系起来。vinegar(醋),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把“醋”同“嫉妒”联系起来,尤指男女关系方面时,称做“吃醋”,而在英民族的联想中是指人的“坏脾气、不高兴、尖酸刻薄”等[14](P102)。如果生般硬套地进行翻译的话,一定会使译文费解。可见,思维习惯不同,对词义的错误理解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3、思维中心不同,语态误用,造成误译。

汉民族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只强调主观感受,将理性功能和交流目的融于直觉,而忽视了对客观现实进行符合逻辑的形式表现,以致在翻译中体现不出语态的变化,而造成误译。例如,“They were beaten, refused anything to read.”这里如果忽视了语态,就很容易误译成:“他们受到毒打,拒绝阅读任何书籍。”其实句中的“refused”是表示被动的过去分词,应译为“不准”。再如汉语“20xx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译成英语,若不注意到英民族强调客体,就很难译成“2004 saw a series of great events happened in China.”这种用时间作主语的符合讲英语人们口味的地道英语[15](P119)。又如“信写好了,但还没有发出去。”译为英语时,如果不清楚主客体意识,很容易译成“The letter finished, but it hasn’t sent.”其实应该译为“ The letter has been finished, but hasn’t been sent.”汉语说“车修好了”用英语表达时必须说“ The car has been repaired. ”用现在完成时态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碗洗好了”必须说“The bowls have been washed.”“作业做完了”必须说“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可见,思维中心不同,语态误用,对译文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4、思维风格不同,句子重心各异,影响译文质量。

英汉民族各自独特的思维风格造成了各自的句子重心,如在翻译中不加以调整,一定会影响译文的畅达。如“What I saw that day in Marrid was tame compared to what happened in Italy and Brazil when their two favoured teams was shamefully defeated in early rounds.”(《大学英语》第四册P.72),这句英文翻译时若不进行重新调整,译为“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会让人觉得很蹩脚

[16](P15)。这句话正确的译法应为“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

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在复合句子中,英语的主语为主要部分,一般放在句首,即重心在前,而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把主要部分放在句末,即重心在后。例如“A stone smashed harmlessly on the ground when it dropped from the building.”(一块石头从那座大楼上掉下来,砸在地上,没伤着人。)这句话的重点是“石头砸在地上,没伤着人”,但用汉语表达时,必须把它放在句末,才符合逻辑。由此可见,思维风格不同,句子重心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5、思维侧重点不同,造成表达形式各异,进而影响译文的自然、顺畅。

由于英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其句式结构呈主从扣接式,而汉民族不太重形式逻辑,因而汉语的句式结构呈流散铺排式。在翻译中如果译者忽视了这种思维差异而造成的句式特点,那么得到的译文很可能会是英译句支离破碎,汉译句冗长板结。例如“学得有趣,效率就会高;学得很苦,效率就低。”这句汉语如果顺着汉语的思维,按照汉语原有的句式结构套译,就一定会译成“Learn with fun, efficiency will high, learn very drudgingly, efficiency will low.”这样成了既不合英语词法,也不符合英语句法的残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Learning is more efficient when it is fun, less efficient when it is drudgery.”又如把“Mar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译作“玛丽不记得她那在她两岁时死去的母亲了。”同样有悖于汉语表达法。这句话应译为“玛丽两岁时丧母,所以不记得她。”[17](P23)。英汉语中有些表达形式看似极为相似,其实际含义很可能相差甚远。例如,英语“find one’s legs”如果望文生义地被译为“发现自己的腿”那就太离谱了,“find one’s legs”其实是“发现自己的价值。”类似的还有像“拖某人的后退”不能译为“ pull someone’s leg”而应译为“ set somebody back”“ pull someone’s leg”是“开玩笑”的意思。汉语的“隐形眼镜”,英语称之为“contact lenses”,汉语侧重外形,英语侧重方式。英语中叫做“wall clock”的东西,汉语则译为“挂钟”,英语中的“desk clock”,汉语则译为“座钟”,一个侧重地点,一个侧重方式[18](P93)。由此可见,思维侧重点不同,表达形式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英汉民族的交流的不断深入,对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研究,能使汉民族更深层地了解英民族,也能使英民族对汉民族有更深层的了解。因此,译者应当充分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熟悉英汉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并在翻译时重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才能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自然、顺畅。

参考文献:

[1] 马继光.试析英汉翻译中的正说与反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5):P38。

[2] 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P11。

[3] 季清芬.中西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P28。

[4] 高纯娟.翻译教学应加强英汉思维差异训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P53。

[5] 贾荣武.关于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过程影响的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23(2):

P41。

[6] 马兰芳.从翻译中看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J].天中学刊,2004,19(4):P86。

[7] 朱山军.英汉翻译中的逻辑思维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P103。

[8] 伍小龙,丁卫民.英汉思维方式比较与语言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P100。

[9] 龚爱华.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P144。

[10] 隋荣谊.英汉翻译新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P141。

[11] 李建莉.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3):P61。

[12] 孙利.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P183。

[13] 张治英.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8(2):P36。

[14] 高桂莲.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1999,(6):P102。

[15] 刘梅丽.思维差异与英语翻译[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4):P119。

[16] 徐华琴.浅议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P15。

[17] 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P23。

[18] 刘文晖.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P93。

本文来自:毕业论文酷()原文链接:/Freepaper/Yingyu/fanyi/200904/32818_2.html

更多相关推荐: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方法根据医学杂志编辑国际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CommitteeofMedicalJournalEditorsICMJE制定的生物医学杂志投稿统一要求TheUniformRequ...

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

MedicalEnglishWriting医学英语写作医学写作的主要任务对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创新性发现进行科学论述对某些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进行科学记录对某些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新进展新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医学文献的...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医学论文medicalpapers的定义医学论文是对整理和发表医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文本的总称就其内容和文体特点而言科分为以下几种1医学科研论文scientificpapers2调查报告survey3综述rev...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例句

医学英文论文写作例句词汇系列入院beadmittedtothehospital住院behospitalizedinthehospital1病员女25岁因发烧咳嗽3天于19xx年7月11日收入院A25yearol...

英语医学论文摘要写作I

英语医学论文摘要写作IIFunctionsandpurposeofAbstracts论文摘要的作用quotThefunctionoftheabstractofascientificpaperistoprovid...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医学论文medicalpapers的定义医学论文是对整理和发表医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文本的总称就其内容和文体特点而言科分为以下几种1医学科研论文scientificpapers2调查报告survey3综述rev...

英语医学论文格式要求

英语医学科研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打开一本医学专业期刊可以看到不同文体的文章除了综述review或述评comments编者按editorials和个例报告casereports外大量的是医学科研论文即原始报告orig...

医学毕业、期刊论文范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高娟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xx年7月一20xx年1月某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为对照组20xx年2...

一种获取英文医学文献全文新方法

一种获取英文医学文献全文新方法您可直接从Pubmed中打开一定数量的文献全文约1520您亦可从交大图书馆交大医学院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如EBSCOElsevierScienceDirectEmeraldLWWMd...

国家级优秀医学期刊医学管理晋升论文范文鉴赏 (31)

浅议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作者周庭作者单位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平阳325400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市场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使我国医院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必要性将会日益...

原创-医学考博英语经验(附原创作文技巧!)

我的全国医学考博英语考试总结这次英语考试的成绩不错基本达到预期希望写出来的这些经验对今后考试的战友们有个参考1首先考试要找到感觉最好要做几套题尤其是考前一个月要做几套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得失2如果时间充分词汇量的...

医学论文写作英语时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医学论文写作英语时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时态Tense是表示行为动作和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因此当我们说时态结构的时候指的是相应时态下的动词形式英语时态分为16种一般现在一般过去一般将来过去将来时以及这四者...

医学英文论文(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