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实验:病例讨论

时间:2024.4.27

病例资料1

任珊珊,女,26岁

第一次就诊:

主诉:G2P0孕26+2周,首次孕检。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则,LMP:2006-05-02,DEC:2007-2-9,停经1月HCG(+),早孕反应明显。孕4月自觉胎动至今,既往未作产前检查。无心悸、头痛、恶性等不适。

过去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生育史:0-0-1-0,3年前孕40余天行人工流产一次。

体格检查T:37℃;P:110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双下肢指陷性水肿(+)。腹软,未及宫缩,胎心155次/分。腹围70cm,宫高脐下2指,胎儿估计600g。

辅助检查

尿常规:蛋白+

血常规:RBC:3.4×1012/L,Hb:117g/L,WBC:13.7×109/L, N:87%,L10%,PLT:152×109/L

B超:BPD:56mm,FC:38mm,胎心156次/分。 临床诊断:G2P0孕26+2周,头位;轻度妊高症

处理:

1.注意休息,每日自测血压1次,每周孕检1次。

2.如有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就诊。

3.每日自数胎动。

请问:作为一名妇产科护理人员,您应如何对此孕妇进行护理评估、应对孕妇进行哪些护理指导?

第二次就诊:

主诉:G2P0孕29+1周,血压升高3月,头痛、头昏3天,恶心1天。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则,LMP:2006-05-02,DEC:2007-2-9,停经1月HCG(+),早孕反应明显。孕4月自觉胎动至今,未作产前检查。3周前孕检发现血压升高,约140/90mmHg。后未及时孕检。3天来,自觉头痛、头晕,并逐渐加重,伴视力模糊,出现恶心1天。

体格检查T:37度;P:110次/分;R:20次/分;Bp:160/100mmHg。半卧位,心律齐,未闻及杂音。水肿++++,腹软,未及宫缩,胎心165次/分。腹围80cm,宫高脐上1指,

胎方位:LOA,胎儿估计1000g。

辅助检查

尿常规:蛋白+++

凝血功能:PT:10S,APTT:24S,INR:0.92,Fb:3.3g/L

肝肾功能:ALT<40,TB:15umol/L,BUN:15.8mmol/L,UA:0.83mmol/L,Scr:112ummol/L

B超:BPD:6.8mm,FC:36mm。胎心165次/分。 临床诊断:G2P0孕26+2周,头位;先兆子痫

处理:

入院,告病危,硫酸镁解痉,硫胺苄心定降压治疗

问题:请问作为一名妇产科护理人员,您应如何对此孕妇进行护理评估,应对孕妇进行采取哪些护理措施?静滴硫酸镁过程中,如何进行监测,预防并及时发现硫酸镁中毒?

场景三:

孕妇在治疗24小时后,血压仍未明显下降,病人头痛、头晕症状逐渐加重,并发生抽搐,表现为: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随后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性抽搐。血压升高为170/110mmHg。

体格检查:

T:37.1度;P:116次/分;R:20次/分; BP:170/110mmHg,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及,腹部膨隆呈妊娠状,板状腹,拒按,浮肿 ++,胎心不清,胎方位LOA,宫高32cm,腹围100cm。阴道有少量阴道出血。

B超:胎盘前壁,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见56*52mm低回声区。 诊断:G1P0孕29+1周,LOA;子痫;胎盘早剥

处理:立即给予解痉、降压治疗,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急诊行剖宫产术,术中娩出一男婴,重1150 g,Apgar评分为4-7,胎盘娩出后宫腔内掏出陈旧性血块约60ml,检查胎盘见6*6cm压迹。术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术后7天产妇安康出院。新生儿在新生儿病房观察。

问题:请问作为一名妇产科护理人员,您应对孕妇采取哪些抢救措施。 术后应对病人进行哪些产后护理,出院前应如何进行出院指导?

病例资料2

张明明,女,29岁

入院场景:

因“停经2月余,下腹痛2小时,伴头晕、心悸”于4-13急诊入院。Lmp2-7。3-30、4-6查尿HCG阳性,但B超均未见孕囊。入院前2小时,突觉下腹剧痛,伴肛门坠胀感。急诊B超提示:“子宫67×67×56mm,内膜11mm,左卵巢36×35×27mm,子宫上方回声紊乱区85×43×48mm,盆腹腔大量积液”。

既往史:月经周期规则,6/28天。1-0-1-1,3年前剖宫产史,1年半前人工流产史,未避孕。其它无特殊。

体检:心率108次/分,血压75/45mmHg,肤色口唇苍白,下腹压痛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中位、饱满,双侧附件压痛 入院诊断: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

处理:1,完善术前准备,2准备手术

问题:请问作为值班护士,您应如何对此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她存在哪些护理问题?您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返回病房:

患者经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现返回病房。

T37.3℃,BP100/70mmHg,P110次/分,R28次/分,昏睡状态, 面色稍苍白,四肢温暖,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有一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血性,量约100ml。腹部纵切口,敷料干燥固定。尿管引流通畅,尿色黄,约400ml。

请问:作为值班护士,您应注意观察什么?

术后第二天:

患者神志清楚,诉切口疼痛,未排气,阴道有少量出血,少于月经量。查体:T37.6℃,BP110/75mmHg,P112次/分,R24次/分,腹部切口敷料有渗出,呈血性。腹腔引流管通畅,引流液为粉红色,量约50 ml.尿管引流通畅,尿色黄,约600ml。 请问:作为责任护士,您认为此病人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应注意观察什么?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术后五天,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愈合,已拆线,准备出院。

请问:作为责任护士,您应如何对此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第二篇:实验病例分析


实验室检查(病历分析)

1.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3岁,头痛、全身不适半个月

化验报告 脑脊液检查:外观微混,蛋白1.0g/L,葡萄糖1.7mmol/L,氯化物81mmol/L, 白细胞35×106/L,脑脊液放置12小时后形成薄膜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2. 简要病史 患者7岁,急性发热、头痛3天

化验报告 脑脊液检查:外观微混,蛋白1.7g/L,葡萄糖0.8mmol/L,氯化物95mmol/L,

白细胞98×106/L,多形核细胞占80%,脑脊液放置2小时后出现凝块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3.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28岁,低热,左胸痛半月

化验报告 胸水检查:草黄色,比重1.020,蛋白定量35g/L,有核细胞计数1200×106/L,

多形核细胞占80%。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细菌感染或其它疾病引起的渗出液

4.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47岁,十年前曾患乙型肝炎,因体检发现脾大、腹水就诊 化验报告 腹水检查:外观淡黄透明,比重1.010,蛋白定量10g/L,有核细胞计 数20×106/L,单个核细胞占70%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肝硬化所致漏出液

5.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2岁,因“感冒”后一周出现全身浮肿、腰痛就诊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红细胞3~5/高倍,白细胞3~5/高倍, 24小时尿蛋白定量5g。血浆白蛋白22.6g/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肾病综合征

6.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5岁,因头晕、乏力、腰痛、浮肿1年余就诊。查BP160/100mmHg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15~20/高倍,白细胞1~2/高倍,

颗粒管型1~2/高倍,蜡样管型0~2/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7.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0岁,体检时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

化验报告 尿比重1.030,尿蛋白“-”,尿糖“++”。血浆生化检查:空腹血糖7.8mmol/

L,

餐后2小时血糖12.3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糖尿病

8.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16岁,因感冒就诊,尿常规发现异常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比重1.025,尿蛋白“-”,尿糖“++”。复查空腹时血糖4.6mmol/L,尿糖“-”;餐后2小时血糖7.24mmol/L,尿糖“++”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肾性糖尿

9.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6岁,因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快就诊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比重1.030,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 胞5~7/高倍,白细胞2~3/高倍,颗粒管型1~3/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0.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8岁,患十二指肠溃疡,因进食后频繁呕吐、呼吸困难就诊

化验报告 血气和电解质检查:pH 7.55,PaCO2 57mmHg,PaO2 63.9 mmHg,HCO3ˉ52.6mmol/L,Na+ 141 mmol/L,K+ 2.5mmol/L,Clˉ72 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代谢性(低钾低氯)碱中毒

11.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8岁,患支气管哮喘,因哮喘急性发作、呼吸困难就诊 化验报告 血气分析:pH 7.26,PaCO2 64.5mmHg,PaO2 47 mmHg,HCO3ˉ35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Ⅱ型呼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

12.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8岁,体检化验结果如下

化验报告 血脂检查:TG 14mmol/L,TCHO 28.2mmol/L,LDL-C 2.82 mmol/L, HDL-C 0.87mmol/L,空腹血清在4℃放置后呈奶油样均匀混浊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高血脂蛋白血症(Ⅳ型)

13.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0岁,近一个月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尿黄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ALT 233 IU/L,AST 184 IU/L,ALP 259 IU/L,GGT 200 IU/L,

TBil 212.6 μmol/L,DBil 206.3μ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梗阻性黄疸(胆道梗阻)

14.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35岁,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6个月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ALT 188 IU/L,TBil 56μmol/L,DBil 21μmol/L,总蛋白 47g/L,

白蛋白 21g/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慢性肝炎活动期

15.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1岁,参加宴会后6小时呈上腹部剧痛伴呕吐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WBC 24×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17%,单核细胞3%。血清淀粉酶420 IU/L,尿淀粉酶 1400 IU/L(Winslow法)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胰腺炎

16.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66岁,患糖尿病20年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比重1.020,尿蛋白“++”,尿糖“++”。血清生化检查:尿素 10.3 mmol/L,肌酐 201μ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糖尿病肾病伴氮质血症

17.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33岁,急性腰痛、血尿半天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肉眼血尿,蛋白微量,尿糖“-”。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大量草酸钙结晶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尿路结石

18.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2岁,5年前曾患急性乙型肝炎,现面色晦暗,皮肤有时出现瘀

斑,脾大。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WBC 3.1×109/L,HGB 100g/L,PLT 35×109/L,生化检查: ALT 75 IU/L,总蛋白 49g/L,白蛋白 25g/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

19.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7岁,皮肤瘀斑、牙龈出血3天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WBC 4.7×109/L,RBC 4.2×1012/L,HGB120g/L,PLT 21×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58%,淋巴细胞37%,单核细胞3%,嗜酸粒细胞

2%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1岁,间歇大便带血1年

化验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棕黄色成形便,显微镜检查见红细胞10~15/高倍,白细胞 0~1/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下消化道出血

21.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68岁,消化不良1年,头晕、乏力3个月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4.15×1012/L,HGB 93g/L,HCT 28.9%,MCV69.6fl, MCHC 321g/L,WBC 6.0×109/L,PLT 350×109/L。

大便潜血阳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原因待查

22.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4岁,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及牙龈出血8天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3.25×1012/L,HGB 90g/L,WBC 57×109/L,

PLT 36×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细胞91%,中性分页核粒细胞5%,淋巴

细胞4%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白血病

23.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61岁,乏力、低热半年。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移动,有三个淋巴结的直径约2cm,脾肿大。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3.33×1012/L,HGB 101g/L,HCT 32%, WBC 24.7×109/L,PLT 167×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9%,淋巴细胞77%,

单核细胞4%。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4.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40岁,发热、乏力,尿频、尿急2天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 比重 1.015,pH 7.0,亚硝酸盐“+”,尿蛋白“+”,尿糖“-”、尿胆原“+”、胆红素“-”,红细胞 5~10/高倍,白细胞 30~50/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泌尿系感染

25.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5岁,平时身体未发现异常,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然后在一个月内连续检查七次大便,结果大致相同

化验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棕黄色成形便,红细胞0~1/高倍,白细胞0~3/高倍,潜血试验六次为阳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

26.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3岁,5年前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近几个月来头晕、乏力、四肢发麻,舌呈“牛肉舌”状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2.49×1012/L,HGB 101g/L,HCT 31%,MCV124fl, MCHC 327g/L,WBC 4.1×109/L,PLT 93×109/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27.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4岁,发热、胸痛、全身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有胸腔积液

化验报告 胸水检查:淡黄色、半透明混浊状,比重1.025,粘蛋白试验阳性,蛋白定 量39g/L,糖定量0.89mmol/L。细胞计数1870×106/L;细胞分类:多形核

细胞92%,单个核细胞占8%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化脓性胸膜炎

28.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2岁,持续全身不适、厌食、乏力2周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ALT 255 IU/L,TBil 43μmol/L,DBil 22μmol/L。

免疫检查:HBsAg阳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乙型肝炎

29.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32岁,体检化验结果如下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ALT 40 IU/L,AST 35 IU/L,TBil 17μmol/L,DBil 4.5μmol/L。 免疫检查:HBsAg阳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

抗HBc阴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乙肝病毒携带者

30.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2岁,面色苍白,食欲差、乏力半年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3.07×1012/L,HGB 65g/L,HCT 20.4%,MCV66.7fl, MCH 21.2pg,MCHC 318g/L,RDW18.5%,WBC 4.1×109/L,

PLT 188×109/L。生化检查:血清铁 37.5umol/L,总铁结合力 43u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铁利用障碍)

31. 简要病史 男性,27岁,健康查体

化验报告 免疫检查: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 抗HBc阴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或免疫接种后

32.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7岁,因“感冒”、痰多、发热5天

化验报告 痰液检查:黄色脓性痰。显微镜检查:成堆中性粒细胞,红细胞1~3/高倍,

较多粘液柱状上皮细胞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

33.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1岁,脑外伤昏迷半天

化验报告 血清电解质测定: Na+ 152 mmol/L,K+ 5.1mmol/L,CL- 110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高钠血症(高渗性失水)

34.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3岁,消瘦、疲乏、腰背痛、骨痛 1个月

化验报告 电解质检查: Na+ 140 mmol/L,K+ 3.6mmol/L,CL-110 mmol/L, 血清钙4.72mmol/L,血清磷1.2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高钙血症原因待查

35.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17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半天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5.15×1012/L,HGB 161g/L,WBC 16×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70%,单核细胞4%,淋巴细胞11%。PLT 122×109/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阑尾炎

36.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5岁,乏力、头晕、心悸、皮肤粘膜出血一周

化验报告 RBC 2.7×1012/L,HGB 80g/L,HCT 16.1%, WBC 1.2×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0%,淋巴细胞70%,

PLT 18×109/L。网织红细胞0.1%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7.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51岁,肥胖5年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 TG 2.46mmol/L,TCHO 5.2 mmol/L。血浆置4℃24小时后,上 层呈奶油样,下层清澈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高脂蛋白血症(I型)

38.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1岁,肥胖,为减肥节食并禁食晚餐,乏力、全身不适一月。

化验报告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酮体“++”红细胞0~1/高倍,白 细胞0~2/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饥饿性酮症

39.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18岁,急性腹痛、腹泻半天

化验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脓血便,红细胞大量,白细胞满视野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

40.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26岁,外出饮食后,水样腹泻、呕吐半天

化验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米泔样便,红细胞1~3/高倍,白细胞3 ~5/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霍乱

41.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61岁,慢性阻塞性肺病5年,发热、呼吸困难2天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5.9×1012/L,HGB 181g/L,HCT 54%,WBC 17×109/L,

PLT 10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6%,单核细胞

2%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

42.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72岁,头晕、乏力、全身不适半年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3.5×1012/L,HGB 72g/L,MCV 68fl,RDW 18.6%, WBC 4.7×109/L,PLT 98×109/L。生化检查:血清铁 3.1umol/L,总铁结合

力91μ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缺铁性贫血

43.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35岁,急性乙型肝炎住院治疗后3个月检查

化验报告 生化检查:ALT 37IU/L,TBil 17.1umol/L

免疫检查: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乙型肝炎康复期

44.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17岁,乏力、间歇性清晨排“酱油色”尿3个月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3.1×1012/L,HGB 90g/L,网织红细胞5.5%。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潜血“+++”,显微镜检查:红细

胞0~1/高倍,白细胞1~3/高倍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

45.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52岁,肝硬化8年、头昏、心悸2小时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3.2×1012/L,HGB 100g/L,HCT31%, PLT 370×109/L。

大便常规检查:黑色柏油样,潜血试验强阳性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失血性贫血

46.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47岁,乏力、低热伴脾大平脐半年。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 RBC 3.9×1012/L,HGB 120g/L,WBC 130×109/L, PLT 99×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90%,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

核粒细胞居多,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细胞5%,淋巴细胞2%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7.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51岁,频繁呕吐、腹胀半天

化验报告 电解质检查: Na+ 140 mmol/L,K+ 3.1mmol/L,CL-90 mmol/L, 血清钙2.3mmol/L,血清磷1.11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低钾血症

48. 简要病史 3个月男性患儿,惊厥、手足搐搦半天

化验报告 电解质检查: Na+ 137 mmol/L,K+ 3.7mmol/L,CL-105 mmol/L, 血清钙1.97mmol/L,血清磷1.3mmol/L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低钙血症

49.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22岁,黄疸、脾大2年

化验报告 血常规检查:RBC 3.5×1012/L,HGB 100g/L,HCT 31%,MCV 90fl。网织 红细胞17%。血涂片中球形红细胞27%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50.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32岁,厌食、进行性黄疸2个月

化验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白陶土样稀便,白细胞0~3/HPF。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糖“-”,胆红素“+++”,尿胆原“-”

参考化验报告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梗阻性黄疸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诊断技巧

主讲:卫生部北京医院

郑天林

录制: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

监制:卫生部科教司

一.概述

(一)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三)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四)临床/形态学诊断与血液学检验及专业人员素质问题

二.形态学及血液检查与自身特性

(一)血常规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

(三)骨髓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及分类

(四)血细胞涂片特性

三. 血细胞染色法

(一)细胞染色机理

(二)瑞氏染色

(三)姬姆萨染色

(四)瑞氏-姬姆萨染色液鉴定

(五)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

四.血细胞形态学采样、制片与检查程序

(一)采样、制片、染色工序至关重要

(二)涂片染色

五.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技巧

(一)WBC形态学

(二)红细胞形态学

(三)出现有核(内/巨幼)红/幼粒细胞意义

(四)血小板巨核细胞

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注意事项及检查报告书写内容

(一)注意事项

(二)外周血涂片检查步骤

(三)外周血涂片报告内容

一、概述

(一)血细胞形学基本概念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 基础诊断与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

?正常人的血液及造血器官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正常范围,不同血细胞及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一定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数量及其比例的变化来研究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血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基本、被临床普遍应用的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

?在造血系统疾病发生造血功能紊乱,引起血细胞形态学的量和质的改变。在临床各科某些原发性疾病患者出现继发性血液学形态学的病理改变,籍以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如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药物)等反应。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应备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检查初步诊断的病历摘要,才能进行形态学检查。必要时还要做骨髓活检(切片、活检材料滚片、活检穿刺针残液图片)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表型等检查的必备程序。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包括外周血和骨髓两部分组成,必须平行进行检查。外周血细胞改变往往反映骨髓病变的重要信息,有利于诊断。

?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不能只依赖使用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查而废弃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错误倾向。

(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1.光镜细胞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检查方法,广泛用于临床方法。

2.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和化学两者相结合的形态学方法,保持细胞完整组织结构显示化学结构成分-定性/半定量,主要用于白血病分型鉴别诊断

3.相差镜检查:用于观察活细胞的内部结构及活动,细胞生长成熟衰亡过程及对各种刺激

的反应

4.荧光显微镜检查用荧光染色血细胞,常用于DNA、RNA的检查。近年来由于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而逐渐被替代。

5.电镜(透射/扫描)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了不少光镜细胞结构概念,在形态学上是对光镜的一个重要扩展和补充。

6.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对骨髓涂片检查的一个重要补充,相互补遗提高诊断水平。

(三)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的基础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学及超微结构、细胞化学、造血干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系细胞发生及其疾病表现,细胞增殖动力学与细胞凋亡以及骨髓组织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分子生物学的血液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推动了血液病与血液学的新知识迅猛发展。

?当前血液病不能单凭临床与形态学作出诊断,必须以临床和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血液学中,构成现代临床血液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弥补形态学的经验性与主观性带来负面缺陷,才能提高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达到WHO新分类的分子生物学水平。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外采用多学科联合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与方案:

○FAB-AL(1976)、 NCL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1990)对FAB-AL分型的补充建议、AL-MIC分(类)型及MICM分型(1985-1990);

○FAB-CL分型 (1989)、中国CL分型 (1997);

○FAB-MDS分型(1982)、MIC 协作组对FAB-MDS分型提出补充建议(1987);

○WHO对造血系统及髓系恶性疾病和淋巴系恶性肿瘤WHO分类 (2000)

?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正在进入显微图象软件时期:

○创造出许多多功能软件,如血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CL诊断与治疗及教学系统多媒体软件等。

○将显微镜与微机相连,应用储存、分类、检索软件,编辑、打印诊断报告,并可附多幅细胞图象。

(四)临床-形态学诊断与血液学检验及专业人员素质

?普遍存在临床与实验室知识面分离现象:

○临床医师缺乏实验室知识和技能,甚至不掌握基本形态学能力,诊断依赖实验室报告 ○实验室人员往往缺乏血液病基本知识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就形态论形态”,常有报告

不确实

?具备临床与细胞形态学等实验室技术、知识的双重本领及其相互融合十分重要。缺其一都是血液专业上的缺陷。

?随着血液分析仪普及和档次升高而忽视废弃形态学检查的错误倾向。即是最好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也不能替代镜下形态学观察,否则导致延误或漏诊严重错误的发生

?形态学诊断是十分费时、细致、艰苦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形态学专业人员要具有高素质的基本条件: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具有较高的形态学水平、全面的临床与血液学及有关边缘学科知识,才能算得上德材兼备的优秀专业人才。

○因此只有认真观察与思维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牢记著名微生物学家-巴士德铭言“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树立起临床疾病的正确思维程序,遵循循证医学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是指导在临床和检验实践中确立诊疗时应以个人知识与技术和当前获得最佳的临床资料与参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运用诊断与检验技巧在工作中取得更多的客观依据,才能把血液病诊断与血液学检验提高到新的高度。所谓技巧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诀窍。

二.形态学与血液检查与自身特性

(一)血常规检查(Hb、RBC、WBC、PIT、血细胞比积、RBC-MCV、MCH、MCHC及血小板容积曲线)

?用自动化仪器提高工作效率,

?为使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建立监测方法,搞好质控,此属数值质控。

?我国已较普遍开展全国、省、市(地区)质控。但普遍存在应付质控质量的问题,并未能切实解决自身质控问题。

(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分类的自动化已普遍应用,只能为患者普查与筛选之用。遇有问题应用显微镜观察,弥补自动化仪器缺陷。

?一般医院显微镜档次偏低,分辨率低,维修和正确使用欠缺,提高显微镜档次更好地发挥光镜的观察效应。

(三)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及分类:

?是血液病临床诊断的依据及临床各科患者基本检查可反映原发性疾病的继发性血液学病理改变。

?临床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应包括临床资料(血常规)初步诊断内容及血细胞形态学(骨髓外周血)。

?必要时还要做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的完整概念。

(四)血细胞涂片自身的特性:

1.涂片不易均匀:由于血液是混悬液,其中白细胞、RBC、血小板的形态大小、比重及生物活性和血浆成分等的不同和制片技术差异、细胞分布不均匀性差异颇大。

2.细胞分布与分类的非随机性:

? 细胞分类标准与观念不一;

? 采样和计数100~200个白细胞的局限性;

? 细胞分布的生理变动;

3. 与疾病的相关性;

4. 形态学质控:

?室内、室间分类不一致性,开展室间质控也是促进形态学质量稳定的一种手段。

?自19xx年以来,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质控中心和英国皇家进修学院WHO质控中心及最近美国洛杉矶质控中心,国内:全国及省地市也普遍开展,由质控标本涂片发展图片指定细胞识别。

?必须健全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专业进修、讲习班、读片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是提高形态学诊断质量的保障。

三.血细胞染色法

(一)细胞染色机理:染色是将细胞经染色剂的物理及化学作用,使其清楚显示细胞各个组成部分,有利辨识细胞形态。

?染色可分二个步骤:

1.染料受相应物质吸附而附着于物质表面;

2.固着作用:

○即染色粒子进入细胞内起化学反应(染料透过细胞膜的学说很多,尚无定论),与相应的物质形成溶解度很低的盐固着于细胞内而显色。

○染色剂皆有选择作用,其染色不是将细胞全部一齐着色,而只是将其中一部分染色,多余的被冲洗掉。目前多以吸附学说(电力吸附、机械吸附、化学吸附)来解释。 ?一般染色方法由两种染色剂(酸性、碱性)组成:通常细胞核及浆内粒体为碱性,细胞浆为酸性。 ○酸性染料可和带正电荷的(碱性)物质结合,这种物质称嗜酸性物质,对酸性染料具有亲和力,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之颗粒本身为碱性物质;

○碱性染料可和带负电荷的(酸性)物质相结合,这种物质称嗜碱性物质,对碱性染色粒具有亲和力。

○另一种蛋白质在pH6.4 呈等电状态,本身所含的正/负电荷相等,既能和酸性染料又能和碱性染料结合,这种物质称中性物质,如中性粒细胞之颗粒。 ?一般用pH6.4 PBS 来稀释染液:

○在恒定条件下着色,使染色效果趋于一致。

○染液过碱时,蛋白质带有负电荷,对次甲蓝有色部分的正电荷吸附力强染成的细胞一般着色较蓝,说明pH不适合。

?染色与固定亦有极大关系:

○因细胞经固定后,其蛋白质的电力吸附(电附)可能有变化,有些固定液能将细胞某部分的电附加强,使其染色更为容易。

○伊红与胞核虽无电附仍有机械吸附,能染上少量红色,苏木液与胞浆虽无电附但也有机械

吸附,因而胞浆略显蓝色。 ?血细胞的染色多采用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两种,

○作者取其两种染色的优点,采用瑞氏和姬姆萨混合染色法,比单用一种染色法更佳。 ○一些快速和改良染色方法及染色液商品化,对血细胞形态染色不一定适用。

(二)瑞氏(Wright’s staim;美蓝-伊红Y)染色:

1、 瑞氏染液:

(1)瑞氏染液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Eostm Y)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氏(美蓝-伊红Y)染料。

(2)用甲醇作瑞氏染液溶剂,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液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甲醇使瑞氏染液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甲 醇

ME(瑞氏染液) M+ + E-

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色,多余美蓝就可以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色反应。

(3)瑞氏染液配制:

? 瑞氏染液配制:

瑞氏染液 830gm或1g

甲醇(AR) 500ml或600ml

○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液放置乳钵内,用乳棒轻轻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研芝麻声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

○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一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

○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3个月以上为佳。 ? 缓冲液:

(1)缓冲液作用:

○染色对氢离子浓度是十分敏感的,据观察pH值的改变,可使蛋白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一定的pH使染色稳定,PBS的pH 一般在6.4~6.8,

○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pH恒定。

(2)缓冲液配制(pH6.4~6.8,弱酸性):

配方1 : 配方2:

1% KH2PO4 30ml M/15 KH2PO4 73.5 ml

1% Na2HPO4 20ml M/15 Na2HPO4 26.5ml

H2O(新鲜) 加至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3、染色步骤:与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步骤相同(去掉加姬姆萨染液步骤)。

(三)姬姆萨(Giemsa’s stain;天青-伊红)染色

1、姬姆萨染液

(1)姬姆萨染液是伊红(AzurII Eqsin)和天青(蓝)2号合成的。

(2)姬姆萨染液( Giemsa, 天青-伊红)染液配制:

姬姆萨染液(粉末) 0.5g或7.5g

甲醇(AR) 33ml 或500ml

甘油(AR) 33ml或 500ml

?先将姬姆萨染液放入乳钵中,逐渐倒甘油研磨溶于甘油中,置于56℃水温箱内,90~120分钟,然后加入甲醇,摇匀后放置数天,过滤后或不过滤即可使用。此染液放置室温阴暗处,时间越长越好。

?使用染液可临时配置):姬姆萨染液1ml,加DDH2O10ml混匀。即可使用。

2、染色步骤:

(1)先用甲醇固定2~3分钟。

(2)将血或骨髓涂片放置姬姆萨使用液染色15~30分钟。

(3)涂片用自来水冲洗,在室温中干燥待查。

(四)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液鉴定:刚配好或放置一个月以上的染液可进行下列鉴定:

1.取1滴染液于乳白玻板上,自行迅速扩散开,其颜色变紫红色,且有伪足形成。

2.取1滴染液加1滴缓冲液,染液由深蓝色立即变为紫红色。

3.取血片或骨髓片进行试染检查,观察染色后各类细胞的胞核、胞浆及颗粒着色情况,pH是否合适及染色合适时间。如有上述变化,表明染液合格,可供使用。

(五)瑞氏染色(Wright’s)-姬姆萨(Giemsa’s)混合染色:

1、混合染色优点:

?瑞氏染色的染料配方浓度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偏酸,色泽偏红,对细胞浆内颗粒特别是嗜天青颗粒及嗜中性颗粒着色较差。

?姬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较清晰, 色泽纯正,而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示较差。

?故采用以瑞氏染液为主,姬姆萨染液为辅的混合染色。

染色步骤:

1.先用瑞氏染液将涂膜面充分覆盖;

2.稍等片刻再加姬姆萨染液2-3滴加减(根据涂片上细胞多少及增升程度酌情而定);

3.稍等1-2分钟后,再加磷酸盐缓冲液,加时应缓慢地一滴一滴加在涂片膜上,直至膜面上染色

液形成表面张力而终止染色液加入;

4.染色30-40分钟;

5.分色:用自来水缓缓冲洗至少3分钟以上,待干,勿用滤纸吸干,以免滤纸纤维污染涂片。

四、血细胞形态学采样、制片染色与检查要求:

(一) 采样、制片及染色,三道工序至关重要:是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成败关键。要得到合格的涂片标本,做好上述工序,应注意以下要求:

采样、制片:

?玻片要求:国内1.0mm26mm76mm0.5,美国NCCLS规定1.0mm25mm75mm0.5,要严格清洁,接近中性.

?推片:选择优质推片,推片两端边缘整齐、平滑。也可选用有机玻璃,其大小、厚度与坡片相同,两端之边缘应加工光滑,以利推片用。

?采外周血(样),擦去第一滴血,迅速采血,量适中,如绿豆粒大小,具有一定推片技术,推片倾斜45氨,推成血膜长度25mm~35mm,宽度18~20mm,血膜四周留有空隙区,血膜终尾离玻片终端至少10mm,血膜均匀,薄如蝉翼,尾端形如弧状,迅速扇(摇)干,血膜具有头、体、尾不同厚薄区域。此外,涂片时,还要考虑患者的血液状态,如贫血程度、血液粘稠度、WBC或有核细胞多少等因素,调整推片技巧。

(二)涂片染色:是识别细胞形态的重要标记工序:

1、常规瑞氏-姬姆萨染色要点:

?要得到满意、漂亮的血细胞涂片染色标本,新鲜涂片迅速染色是很重要的。

?染色液配制要合格;

?涂片切勿用甲醛固定,否则不着色;

?染色的好坏与染色液、缓冲液的质量及比例、加液间隔时间、保持玻片染色液面的张力等染色技巧均有重大关系。染液要覆盖涂膜面,再加缓冲液(1:2),其量要充足、混均,染色时间要30分钟以上。

2、细胞着色的观察:

?当染液与缓冲液混合后,甲醛吸水液温升高,发生剧烈反应,直至液膜表面的“染色粒”呈均匀分布,随染色时间的推延,“染色粒”由“染色小粒”聚集成“染色大粒”,逐渐由外缘向内缘推进至染色面中心(此过程需要20-30分钟以上),则表明细胞着色已完成,

?再用自来水缓流冲洗,使染色液沉渣及染色粒浮去,使其充分起分色作用,去除细胞染色中浮色,显示出胞核结构及细胞清晰形态,待干,镜检。

五.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技巧

外周血中三种血细胞数与形态学表现:

○反映骨髓造血状态及血液病和其他疾病的厨窗;

○是检查与观察疾病的重要指标;

(一) WBC形态学诊断技巧:

1.WBC数值准确性估计:

(1)目前自动化计数仪时有出现结果的偏差,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可以粗略估计WBC数值及分布。低倍视野WBC数:正常约3~ 5个,增多6个以上,减低3个以下。

(2)WBC如推至片尾,分布不均,估计将有一定难度。较大的细胞如单核、异淋及中性粒细胞及不成熟细胞多在片尾,体部则多为较小的淋巴细胞,使分类造成偏差,所以分类部位在适当调整。

2. 白细胞计数值限度分级:

(1)WBC正常范围:

4.0~10.0109/L;

(2)WBC正常限度以下:

轻度减少(<4.0~3.0109/L),

中度减少(<3.0~2.0109/L),

极度减少(<2.0109/L);

(3)WBC正常高限度以上:

分轻度增多(>10.0~20.0109/L),

中度增多(>20.0~40.0109/L),

明显增多(>40.0~80.0109/L)

极度增多(>80.0109/L)。

以此与所测知WBC计数值作粗略对比,推断WBC计数值的准确性。

(4)如在血片分类计数过程中发现较多有核红细胞时,

?计出血片中有核红所占%率,即以校正原WBC计数值减去有核红所占比例,求出外周血中WBC总数值,

? 另作WBC分类计100个过程中遇到多少有核红细胞,即有核红细胞 个/100个WBC, ?或作血片有核细胞分类计数(包括有核红细胞),计出有核红细胞所占%率。

3. WBC分类正常范围及其病理性改变:

(1)WBC分类正常范围: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24小时白细胞数高,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至第3~4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倒转,直至4岁淋巴细胞比例仍多。见表一

表1 正常成人白细胞分类范围:

相对值(%) 绝对值(/ 109 L)

中性粒细胞 40 ~ 75 2.8~7.5109

淋巴细胞 20 ~ 50 1.5~3.5109

单核细胞 2 ~ 10 0.2~0.8109

嗜酸性粒细胞 1 ~ 6 0.04~0.4109

嗜碱性粒细胞 <1 0.015~0.1109

白细胞分类正常范围由于民族、地区、年龄、性别及其生理性变化的影响,以及检查本身的技术差异,即使一人同次取材不同涂片、一张涂片多次分类计数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但

不可差异太大。见表2

表2 NCCLS对分类中的一些术语含量作了规定

术 语 相对值( % ) 绝对值(109/L)

WBC增多:总数 - > 1 2.0

中性粒细胞增多(相对) > 7 5 > 9.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7 > 0.5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 2 > 0.15

单核细胞增多 > 10 > 0.85

淋巴细胞增多 > 47 > 3.2

WBC减少 - < 4.0

粒细胞减少 < 40 < 1.75

分类中占大比例的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呈正态分布,占小比例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则为Poisson分布。

(2) 病理性形态学改变:

①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分叶分化程度,

○被认为从干细胞至粒细胞生成是否正常及与粒细胞年龄相关;如核分叶不良,Pelger-huet现象;

○核仅一叶或二叶,其百分率增加时谓之“左移”,反之,多数细胞四叶以上谓之右移, ○一般认为正常中性粒细胞胞核分叶情况:

--4叶者为 15~25% 3叶者为 40~50%

--2叶者为 20~40% 1叶者为 < 5%

-->5叶以上者提示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

○右移现象:-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肝脏疾患,并可以5叶与4叶所占比例计算,得出简单实用的分叶指数: 分叶指数 =5叶/4叶 100% 正常核分叶指数:0~17%

-还见于缺铁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性高分叶症(显性遗传)及某些败血症(以左移多见)。

○左移现象-见于感染、败血症、出血、小儿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及空泡改变:中性粒细胞由于受到外来刺激(包括感染及应激反应)引起颗粒变性,粗大着色深染及浆内空泡等病理性改变。上述改变及白细胞数增多和出现幼稚及原始细胞则为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中性成熟粒细胞一般胞浆颗粒较正常稀少,但无空泡及毒性颗粒,而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的中性成熟粒细胞则与类白血病反应形态相似。 ○假性嗜酸性颗粒形态异常:类似嗜酸性样颗粒的出现。-在某些干细胞疾病如MDS、粒细胞缺乏症、肾性贫血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增多

○遗传性白细胞异常疾病:是先天性白细胞异常疾病,临床上虽罕见,但为了提高辨别的能

力,应有所认识。

○ Pelger-Huer白细胞异常:属于显性遗传,其白细胞形态特点:核分 叶不良,不分叶,核呈花生形、亚铃形等形状,无核丝形成,胞浆正常,此外,还有假性(即继发性)Pelger-huet白细胞异常应加以鉴别,后者常见于急性肠炎、伤寒、疟疾、流感,无家族史,但在原发病得到治疗后白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 Alder-Reilly颗粒异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糖代谢障碍性疾病,常伴有软骨畸形、肝、脾肿大等,中性、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含有多量嗜天青颗粒遮盖整个细胞,单核细胞亦有类似改变。

○ May-Hegglin异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浆内含有Dunle小体,常伴有巨血小板及血小板减少、紫癜,由于细胞的游走功能差,故病人常出现感染症状。继发性也可见于猩红热、球菌性感染、烧伤早期等某些病例。

② 嗜酸性粒细胞

?此种细胞在人体每日规律性变动,晨至午下降,午后始升,午夜至次晨3时达高峰数值,哮喘患者及夜间工作者其规律与正常相反,晨9至12时达高峰。

○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

○过敏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食物及药物过敏、血清 病、荨麻疹、枯燥热等。 ○寄生虫病:常见于血丝虫、钩虫、包囊虫、肺吸虫、蛔虫、吕弗氏(Lofllers)综合征、蛲虫、旋毛虫、疟疾(偶见)及血吸虫等。

○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牛皮癣、疟疾、疥、感染、猩红热早期等。 ○血液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CML、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占10%病例)、嗜酸性肉芽肿、家族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热带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甲状腺癌及播散性结缔组织病。

○与化学药物有关:镍(致皮肤炎)、青霉素、PAS、苯、呋喃妥因、磺胺等。

③嗜碱性粒细胞:

?在正常人血液中为数甚少,该细胞嗜碱性颗粒含大量组织胺及肝素类物质:

?临床上主要因骨髓增殖性疾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如CGL、CGL嗜碱变、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M4EO、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何杰金淋巴瘤、、溶血性贫血、肿瘤等,

?还可见于感染恢复期、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结核病、流感、以及月经初潮等. ④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为免疫反应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干细胞,经胸腺素作用分化为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另一类经骨髓而成为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可作为体液免疫。 ?外周血内淋巴细胞可分为大、中、小淋巴细胞,其形态一般不难辩认。

?在临床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常出现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水痘、风疹、流感、结核病、药物过敏、慢性感染、放射病、应激状态及免疫异常等。

?异常淋巴细胞

○形态学特点:其胞体增大,比正常淋巴大一倍以上,核染色质疏松、增多,胞浆丰富或不

规则、有很强嗜碱性呈深兰色、不均匀不透明或有泡沫或深兰色、周边着色加深,可见嗜天青红颗粒或空泡。

○董莱氏(Doney)氏类型分三型:

Ⅰ型:最多见,胞体增大,核圆、卵圆或肾形,染色质疏松、粗糙,胞浆丰富、深染,有泡沫或空泡,偶有嗜天青颗粒,核/浆约1:1。

Ⅱ型:胞体较大,主要胞浆明显增多,且不规整(体如单核细胞),染色质较致密,不如Ⅰ型增多聚集,胞浆淡兰染,少数有嗜天青颗粒或少许空泡,核/浆为1:2。

Ⅲ型:少见,大致与Ⅰ型相似。可有核仁。

?此外,Tuck细胞即刺激细胞也是一种异常淋巴细胞,其意义与上述异常淋巴细胞相同。 ?外周血中恶性淋巴细胞见于下列疾病:

○原幼淋巴细胞-见于ALL CLL或淋巴瘤。

○骨髓瘤细胞——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淋-浆细胞——见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毛细胞——见于毛细胞白血病

○幼淋细胞(Prolympho Cytic Cell;PLC)属于幼淋细胞白血病(Prolymph Cytic Lenkemia;PLL)的病理性细胞,介于幼淋与成熟淋巴细胞之间的特殊幼淋细胞,具有成熟的核染色质与核仁并存的发育失衡的异相为最突出的特征。

⑤单核细胞:

?是血中吞噬性细胞,参与免疫作用,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在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可高至4.0109/L ,平时由于采血部位及时间不同也有差异。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以下情况: ○常见于细菌感染、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菌痢或感染性疾病恢复期。 ○寄生虫病:疟疾、锥虫病、黑热病、阿米巴肝脓肿等。

○恶性疾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MDS及恶性肿瘤。

(二)红细胞形态学诊断技巧:

1.RBC/Hb、网织RBC、MCV、MCH、MCHC及RBC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判定贫血类型重要依据:

(1)Hb/RBC比值:正常人:Hb/RBC比值为3gHb/L=100万RBC/ μL即3:1。AA、溶血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等属此类。>3:1者即为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3:1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网织RBC是新生的RBC,可反映造血机能的好坏:正常情况下为0.5~1.0%,代偿性反应者多>5%。其网织RBC内嗜碱性网织增多,代偿性功能减低者,低于正常水平。多见于AA,但有不典型AA(1/4)患者可有网织RBC增高。网织RBC计数1000个RBC中有多少网织RBC,以其%数表示,是一个比值数,不是绝对值。精确应计算绝对值或用流式细胞仪计数更为确切。

(3)MCV、MCH、MCHC反映RBC病理变化: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即小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其诊断标准及其病因。

2.RBC形态学在检验中常被忽视:

?观察RBC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

? RBC形态与排列(如重叠、缗钱状)与涂片技术、涂片部位及厚薄有很大关系。这点在镜检时应予注意。

?即是合格涂片,RBC形态依然与涂片部位及厚薄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取涂片中心区域,RBC中心淡染,多 >1/3细胞面积大小;

○取自涂片薄处或尾部,RBC形态误给人以“球形”,失去双凹盘形,中心淡染消失,所谓类球形改变;

○取厚片或制片干燥过慢,RBC未摊开,收缩变形,甚至出现人工中心染色过淡等; ○取厚片RBC则重叠堆积,呈假“缗钱状”,不便查清形态;

○玻片不清洁,油脂过多,制片干燥不快,RBC则会形成人工的中心淡染区或空白区。

3.RBC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红细胞为直径7.2~7.6mm,厚度2mm圆盘状,两面凹陷,中央较薄,着色较浅,在涂片中形态基本一致。

?正常RBC在体内能经受通过微血管的严重变形而不受损害。在高度粘稠血液中的RBC变成椭圆形,红细胞膜围绕着所含Hb旋转,像坦克的踏板(Tread)。脾脏可筛选缺乏弹性红细胞、红细胞异常变形或丧失弹性红细胞,加强对这些红细胞的清除。

?在贫血或有关疾病时红细胞可出现异常,往往一张较满意的血片,观察红细胞形态,对贫血的性质确定和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1)贫血在红细胞形态中主要表现个体及群体大小、形状、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

?大小不等(Anisocytosis)及形态异常(Poikilocytos|is),由于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旺盛,而产生大小不等的红细胞及形态多样化异常,

?常见有:

○红细胞显著大小不等及形态异常如梨形、铃形、少数卵圆形,常见于严重性贫血(包括继发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胞体小,大小不等,一般形态异常及中心染色过浅,见于缺铁贫、VitB6缺乏及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红细胞胞体小,大小不等,异形,中心染色过浅,出现靶形及小红细胞,多为地中海贫血及某些Hb病。

○红细胞胞体普遍增大,并呈大小不等,色素浓染,无中心浅染区,多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2)多嗜性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Polychro matcphiliomacrocyte、Reticalocyte)

?为胞体较大的成熟红细胞,由于胞浆含有核糖核酸(Cytoplamia-RNA),淡灰兰色,若经煌焦油兰染色即为网织红细胞。

?根据细胞嗜酸性物质多少,按Hielmyer分类法:

0型:胎幼红细胞浆内嗜碱性网状物质;

Ⅰ型:系卷丝状网状物质;

Ⅱ型:网眼状物质;

Ⅲ型:不完全网眼状物质;

Ⅳ型:整个网丝斑点残体。

(3)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s):

?晚幼红细胞胞浆及成熟红细胞中出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点彩物质。

?在溶血性贫血、铅中毒(因铅使核苷酸酶受抑制和嘧啶与核苷酸酶缺乏患者增多)。

(4)豪周氏小体(Howell-Jolly Bodies):

?在晚幼红细胞浆内和成熟红细胞内含单个或多个紫红的包含物为核碎片或染色体残留物。

?此物具有DNA物质,是严重溶血、MDS、脾切除后等出现。

(5)卡玻氏环(Cabos Ring):

?在红细胞内具有淡紫红色的环形或8字形环状物.曾被认为是核的残余和一种豪周氏小体变种。

?但日前认为是人工造成的,是退变细胞中凝集和变性的蛋白质,也有认为含有组蛋白(Hisfone)和铁(Feulgen),相差镜下则看不见.

?见于铅中毒、溶贫、白血病、恶性疟疾等。

4.特异性红细胞形态改变:

(1)刺(棘)状细胞或锯形细胞(Aca Ntbocyte,Burr Cells):

?在血细胞表面呈不规则的、较多的刺状突出,呈锯齿状或刺状。加EDTA-Na2更显著。此细胞由膜质改变所致;

?见于吸收不良反应、肝病、脾切除后、PK缺乏性贫血、先天性缺乏β-脂蛋白血症。

(2)刺毛细胞(Echinocyte):

?整个细胞表面有棘突状突起,从皱绉圆盘形发展或皱缩球形,直至棘突消失。 ?见于尿毒症、PK缺乏症、输注低钾库血、胃癌、胃溃疡出血等.

(3)裂细胞(Schlzocyte):

?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呈盔形、带刺、三角碎片.多由于微血管堵塞、管腔狭小,红细胞可塑性降低,RBC通过时被挤压或纤维切割所致。

?可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性综合症、严重烧伤、心瓣膜溶血、行军性Hb尿。

(4)靶形红细胞(Codocyte)(扁平红细胞-墨西哥帽形细胞):

?此细胞比正常红细胞薄,细胞表面积比其容积量相对较大。

?靶点(Hb的中心点)和周围Hb环缺乏连接桥.

?这种细胞对渗透脆性试验有较大抵抗性,能耐受比正常红细胞更多的水分渗入,使其成 为球形乃至最后溶血之前则容积增大50%,

?见于地中海性贫血、Hb-S-C病、脾切除后及阻塞性肝病。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减少或缺乏,使血清中胆固醇与卵磷脂积聚,影响了细胞膜的改变而致靶形细胞。 (5)泪滴红细胞(Pacryocyte):

?此细胞形如泪滴状、网球拍形、长形或豆点状.

?多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地中海贫血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等。

(6)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

?此细胞胞体比正常的较小,浓染的圆球形,平均厚度增大(厚径3.2mm),直径缩小(6.3mm),MCV正常,中心淡染区消失,由于变形性差,故易发生溶血,

?正常人有<2%的球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20%)、获得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如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等)。

(7)椭圆形红细胞(Elliplocyte):

?为卵圆形,如骆驼的红细胞,此为红细胞膜的缺陷。此种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可发生自溶,加葡萄糖和ATP即可纠正。

?正常人<1.5%,贫血时可稍多。见于恶性贫血和其他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重症贫血、严重感染、肿瘤、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患者。

?在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可>70%,此病为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同等遗传,可能与Rh

因子有关.未成熟的红细胞仍为圆形,而无此种改变。在出生后第3个月始出现明显异常。 约2%受孕者有轻度溶血现象,Hb多为正常(代偿性)或减低(失代偿性)。

(8)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

?此种红细胞中央为中空裂隙,形如口形或椭圆形淡染区,又因该细胞内水分减少,故又称为干细胞(Xerocyte)。在37℃自溶加重,但加葡萄糖症状减轻,细胞内G6PD和PK活性升高,但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很低,过度失K和Na时异常增加。

?小量口形红细胞增多见于:肝硬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轻型地中海贫血、血型不合和输血、铅中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谷胱甘肽酶、过氧化物酶缺乏,恶性肿瘤及酒精中毒等。

?明显增多见于有溶血性贫血的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9)镰形红细胞(Drepanocyte):

?由于Hb-S的聚合作用,在缺氧情况下所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细长新月形、燕麦形等形状。

?此种细胞被脾脏阻止破坏产生血管外溶血。。

?镰变试验是用还原剂偏重亚硫酸钠(具有夺氧作用)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的镰变更明显。此为诊断Hb-S方法之一。多见于黑人Hb-S病

(10)缗钱状排列:

?红细胞处于异常高分子蛋白环境中呈缗钱状排列。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以及免疫球蛋白增多症。

(三)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类巨幼)红(幼粒)细胞意义:

外周血中有核(巨)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成熟紊乱,是严重疾病的反应,见于:

?溶血性贫血、PNH、自家免疫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Rh 、ABO不和等)。婴幼儿

假白血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酶缺乏性贫血(PK、G6PD)、Hb病、不稳定血红蛋白以及极度贫血等。

?急慢性白血病、红血病及红白血病、MDS、骨髓纤维化以及其他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和真红、血小板增多症。

?晚期肿瘤反应及临床危象反应。

上述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等的临床意义,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这些异常现象只能作为阳性发现的一部分或者起向导作用,决不能单凭出现异常现象就武断做诊断。因许多情况如技术原因(即人为的)造成的假象是常有的。 (四)、外周血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形态学诊断技巧:

1.血小板数,形态及聚集性: ?血涂片也是估计Plt计数及形态的主要依据。

?根据RBC正常值 500万/ul:PIT正常值10~20万/ul= RBC:PIT=50:1(2)个,一个油镜视野RBC数约RBC 200个:PLT4~8个,计数10~20个油镜视野PIT数(分别计数正常和巨大异常PIT数)平均每个油镜视野PIT数如若4个相当于10万/ul;8个相当20万/ul;2个相当5万/ul;1 个相当2.5万/ ul。

?由于巨大和异常的PLT自动化的仪器不能有效计数,造成误差。

2.血小板增多或减少或出现巨核/小巨核细胞增多:

?见于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肿瘤或感染引起如肾衰、肾脓肿、脾切除后、肺癌等)、血小板增多的MDS、5q-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RBC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慢粒)。

?血小板减少有ITP(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MDS-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无力症。、白血病、MDS、纯红再障。

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及注意事项和检查报告书写内容:

(一)注意事项:

?在镜检前先复习患者病历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送检目的与要求,进行初步分析,考虑须思索的问题,

?在观察形态学过程时要探索这些问题,作出分析判断与意见。

(二):外周血涂片检查步骤:

1.肉眼观察:涂片面膜大小、厚薄是否适中,染色好坏。

2.低倍镜观察全貌:

(1)涂片及染色是否合适;

(2)了解白细胞数(可大体校对WBC直接计数是否正确);

(3)了解白细胞大致分布分类大致比例,特别要注意由于涂片过力,把WBC及成熟粒细胞大多推于片尾部位,造成分类比值误差。片尾有无异常细胞?

(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胞镜检区域。

3.油镜观察:进行WBC分类比值,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巨大或异常细胞。

(1)血涂片对WBC总数准确性估计:从低倍及油镜中估计WBC数及其分布。一般区分

WBC数几个等级(油镜视野中WBC密度、分散无重叠)。

(2)白细胞分类计数:血中主要两大比例的中性成熟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及其他小比例细胞是否属正常范围及形态有无异常。

(3)注意片尾端有无巨大或出现不成熟或异常细胞(如中晚幼粒、中晚幼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肿瘤细胞等);

(4)红细胞形态(群体、个体)、排列(重叠、缗钱状);

(5)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聚集性;

(6)寄生虫

(三)外周血涂片报告内容:

1.WBC数及主要成分(即分类比例);

2.分类细胞比例及形态是否正常;

3.有无不成熟白细胞、有核红细胞及异常细胞;

4.成熟红细胞形态(包括个体与群体、大小形态、异形)、色素状态(中心淡染、低色素、高色素、多嗜性RBC)核残余物及排列等;

5.血小板数量、形态、聚集性;

6. 寄生虫

非红细胞计数(NEC):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有核红系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临床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对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检验的仪器设备更趋向全自动化、微量化,各种试验用试剂也向操作更加简便、快速、性能稳定 的方向发展,使实验室做出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及误差。如何在实践 工作中把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降到最低,消灭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有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 一

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熟练地掌握科学检验技能,不断提高证据的科学性。现就将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用的对策分析如下。

1 在仪器设备试剂方面容易引起的差错及对策

1.1 差错

1.1.1 由于对仪器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在同一实验项目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没有依照试剂 说明书上的要求改变不同的参数,致使实验结果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1.1.2 由于仪器保养不善及仪器内部一些零部件老化、损耗,没有及时发现而引起的实验结果差错。

1.1.3 由于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的要求不符,如进口仪器在严格意义上讲应使用与其相配的试剂,使用国产试剂或其它试剂均会影响到其实验结 果及仪器的稳定性。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

1.2 应采取的对策

1.2.1 对避免以上出现的差错,对于高档仪器,应规定专门的负责人,相对固定操作人员。每个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测定方式和方法,各种信号显示的含义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

1.2.2 建立操作卡片。从仪器的开机至关机(包括暂停)的全过程,每一步骤均应按照操作卡上的指导进行。

1.2.3 应持续使用,不应在一周内某个特定的时间使用。许多单位为爱护仪器,怕其疲劳而间断使用,反而带来不少的麻烦。比如仪器内液挥发 而造成管道不通及小孔堵塞等。实际上仪器是不怕疲劳的,建议在常规工作中使用的仪器日间不必关掉电源,每日8~10h 工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1.2.4 高档的进口仪器其使用试剂比较严格,在无进口试剂的条件下,应想方设法使自制试剂接近进口试剂。

1.2.5 仪器应有日常使用记录、质控记录和质控图、故障及排除记录和维修记录。

1.2.6 定期对各种仪器做日常维护,并严格按照各种仪器的维修要求去做。

2 由于检验标本采取和处理的不规范化而引起的差错及对策

2.1 由于检验标本采取和处理的不规范化而引起的差错

2.1.1 在血液标本的送检中,有的血液标本没有按实验室的要求加入特别规定的抗凝剂。如: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应加1%草酸钠抗凝,送检标本 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

2.1.21 血液标本中抗凝剂比例不恰当。如血沉血标本,没有按抗凝剂:血液应是1:4的比例,或使抗凝剂量少而血液量加大,引起血液凝固或 实验结果偏低; 或抗凝剂量多而血液量少使血液稀释引起实验结果偏高。

2.1.3 血标本被稀释及溶血 在病人正在输液的同一侧胳膊上采静脉血造成血标本被稀释;采完静脉血后没有将注射针的针头拔下直接将血注入试管中,而且速度过快 ,由于压力大将血中红细胞破坏而引起血标本溶血。

2.1.4 尿液标本的送检 对于一些特殊检验的尿液标本也与一般体检一样送随机尿样,使漏检率大幅升高。如:对于有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病的患者,则应留取餐 后2h尿更有利于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病的检出;对于需检查尿胆元的患者,则留取下午尿标本更有利于尿胆元的检出。

2.2 对策

2.2.1 做尿液分析的尿标本不新鲜或是用加了防腐剂的标本做尿液分析,导致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异常。在某些情况下应向患者询问是否服用大量 Vc等药品,因大量服用Vc 可以使葡萄糖、胆红素、亚硝酸盐及潜血呈现阴性结果。碱性尿会造成蛋白试纸假阳性,进行蛋白质试验时应注意PH。高比重尿液可以 降低潜血反应的敏感性。而次氯酸盐及尿道中微生物的过氧化物酶可能引起假阳性的结果。

2.2.2 便标本的送检标本量太少或未采到有病变的标本,而是取了正常部分的标本送检,结果使本应异常的报告而按正常结果报出。

2.2.3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送检中在抗菌治疗后或发冷发热后采集血液细菌培养标本。而正确的采血时机应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 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小

时为宜。

2.2.4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取,没有时间限制随意留取标本,有时甚至留取的是唾液。而正确的标本采取应是自然咳痰:要求患 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 以诱发咳痰。

2.2.5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取 在用抗菌药时间不长之后留取尿标本。而正确的标本收集是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d之后留取尿液标本; 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h 以上,使细菌有足够的时间繁殖。

3 由于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对策

3.1 对已稀释的标本最后结果没有乘以稀释倍数; 将病人姓名张冠李戴;拿错病人的标本;将一份病人标本当做两份病人标本加样;同一病人标本重复加样,填写检验报告时将结果写错; 没有仔细核对检验报告与病人的病情是否相符;没有将漏检或漏填写的报告查对出来。

3.2 对于由于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出现的差错, 做为科室领导应对其进行恰当的批评教育,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指出应改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3.3 对于由于心理因素而造成差错的检验人员,应仔细分析其原因。其中生理疲劳与心理因素有关,情绪的好坏,是否有心理负担,对工作是 否有兴趣,都会影响检验人员生理疲劳的产生。而消极情绪是心理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感、事业上的挫折感、 生活上的失落感、从事简单工作的单调感和长期从事一定工作的厌烦感,都容易导致检验人员产生心理疲劳,由此可表现出检验人员精神 不佳,遇事烦燥,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

检验科工作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又比较细致的工作,因为检验科每天检验的不是几个病人标本,而是一大批,所以要耐心、细致对待每一 份标本,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认真细致并消除烦燥情绪是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差错的最有效办法。

负责任的微生物学报告

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之间的交流联系是防止微生物信息使用不当的最好方法。本文重点论述了医疗人员和微生物实验室之间的常见联系 错误,并给出了改进意见。

不适当的报告可能导致不必要行为的发生:

案例分析1

一个30个月大的女婴用U袋做尿培养,没有要求进行尿分析。培养结果为2000col/ml的假单胞菌生长(血平板上有两个菌落 生长)。临床医生将她安排到小儿科住院,并开始静射头孢他啶。当临床医生向微生物实验室索取药敏结果时,尽管他们没有要求尿分析 ,但尿液标本还是被重新找回并进行了尿分析(结果正常)。怎样改进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医生之间的联系呢?或许我们可以在培养结果 后面加个注释:“不要求尿分析。不能确定这个分离菌株的临床意义。”或“U袋尿液标本不适合做尿培养标本,因为它可能受到粪便和 /或皮肤

菌丛的污染。”

无注释的报告可能导致不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案例分析2

从一个念珠菌病患者的两份血培养中查出了光滑念株菌。病人在死亡前共接受了10天的氟康唑治疗。随后,分离出的光滑念株菌被送到 一家参考实验室进行抗真菌药最低抑菌浓度(MICs)试验,结果证实分离菌对氟康唑耐药。怎样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医生之间的 联系呢?

可以在报告上加一个注释:“发现光滑念株菌(多数光滑念株菌对氟康唑耐药,如有需要可提供真菌药敏试验。)”

革兰染色的解释

医务人员需要实验人员的帮助,以使革兰染色的报告更有价值。为使医生能够恰当的使用抗生素,尽快发现潜在的致病菌并将相关信息传 递给医生是十分重要的。对微生物的假定解释远比形态的描述有用的多,如革兰阴性多形球杆菌。增加“可疑流感嗜血感菌”的注释非常 有用。

?痰液革兰染色时不要报告成对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应报告为革兰阳性球菌(如“可疑肺炎链球菌”)。如果从玻片上看好 像是肺炎链球菌,就先肯定是它。这是因为肺炎链球菌的生长对营养环境要求很高,在革兰染色涂片上可能看到它们,但不一定能把它们 培养出来。所以如果在玻片上发现它们,但培养为阴性,就先记录下来。

? 当解释痰液革兰染色结果时,应将注意力集中于与分叶白细胞(PMN)相关的优势菌上。

? 报告革兰染色中看到的细菌时应结合形态学的基础,如:

? “疑似肺炎链球菌的革兰阳性球菌”;

? “成群分布革兰阳性球菌(疑为葡萄球菌)”;

? “成链状分布革兰阳性球菌(疑为链球菌)”;

? “小革兰阴性球杆菌(疑为嗜血杆菌)”;

? “混合菌丛”。

痰培养基――下呼吸道

与其它任何类型的标本相比,下呼吸道标本培养可能会出现更多不需要的微生物结果。临床实验室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痰培养,因 为它们没有多大用处。应该培养每LPF少于10个鳞状上皮细胞的标本。如果标本不合适,则应取消培养并采用革兰染色。不要试图索 取另一份标本,因为它很可能也不适合培养。

? 鳞状上皮细胞小于25/(SEC/LPF)的培养痰液中有79%的培养结果与气管抽吸液培养结果相一致;而小于10SEC/LP F的痰液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中有94%与气管抽吸液培养结果一致。革兰染色涂片采用小于10SEC/LPF的标本时能推断出肺炎病 因――这点可以通过阳性血培养结果予以证明。

? 不要通过痰液培养分离酵母菌。肺炎念珠菌非常少见,应借助组织病理学和/或阳性血培养来诊断。对培养出的酵母菌只称之为“酵母菌 ”,不要给它一个明确的鉴定。一个特例是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来排除隐球菌属。

对大肠杆菌O157:H7的评论

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胃肠炎并不适合采用抗生素作为常规治疗,因为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危险;此外 ,抗生素治疗也不能加速疾病的痊愈。 尿培养

尿道感染(UTI)是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对其的检测量占据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量的一大半。由于尿道培养常常会分离 出许多无临床意义的微生物,因而不仅造成了实验室资源的浪费、也误导了医生,并最终导致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和耐药性的相应增多。 规则1:培养用尿液标本的常规处理应包括采用白细胞酯酶(LE)试验或显微镜检查来确定有无脓尿。由于尿道感染不发生脓尿的可能 性很小,所以只有LE阳性或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5个的尿标本才需要做培养。随着实验室检测的自动化进展,快速尿分析结果 可以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来指导尿培养和药敏试验。

规则2:为分离出的不常见微生物加以注释,如:“解脲棒状杆菌 > 100,000 col/ml。(该菌可以引起难以治疗的膀胱炎。因为该菌对许多抗生素耐药,所以建议使用万古霉素。病人尿液pH=8.5。)”

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微生物学家们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为确定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因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报告要清晰 易懂、准确、权威。他们是医生和病人都需要的专家。

为什么要做鼻咽(NP)培养?

? 多达75%的健康人上呼吸道中有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 多达50%的健康人的上呼吸道中有粘膜炎莫拉菌;

? 多达90%的健康人的上呼吸道中有金葡菌;

? 如果12岁以下的病人NP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粘膜炎莫拉菌,则应加入

以下注释:“鼻咽培养不能用于中耳炎的微生 物诊断,这是因为相关微生物的无症状携带率非常高。建议采用鼓膜穿刺来收集标本,这样可以提供可靠的微生物检测结果以指导中耳炎 的治疗。”

? 脑膜炎奈瑟菌的NP培养:“应根据最近的流行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而不是依靠NP培养。”

血培养

? 血培养时采用去除抗生素的一些措施只会增加麻烦。如果病人已开始使用抗生素,而随后进行的血培养采用去除抗生素的措施(使用树脂 )的话,那么血培养就可能会呈现阳性结果,这就可能导致医生误解为对该病人使用的抗生素不起作用。此外,在含有树脂和活性炭的培 养基中生长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菌)比在不含此类物质的培养基中多。

? 在假定污染报告中加入注释以消除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由于从单份血培养中分离出来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杆 菌属、类白喉、棒状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所以不进行药敏试验。如需要可查阅微生物学相关内容。”

临床出血倾向评估及筛选试验的应用

一、门诊患者出血倾向的评估

对怀疑血小板减少,或者血管壁脆性增加的患者,可以进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BT)的检测。BT的检测过去我们常用Duke法检测出血时间,但由于扎针深度较难统一,现在已基本不用。目前推荐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测定器中含有统一规格的小刀,按下按纽后可以保证每次切割的伤口宽度及深度保持一致,同时用脉压带加压,BT为2.5~9分钟。出血时间延长,提示为血管性疾病或血小板缺少。

但是BT结果敏感性不高,一些有轻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BT仍可正常。这时,我们可以进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检查。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服用0.6克阿司匹林后2小时和4小时所测得的BT比服药前延长2分钟以上,为阳性。该试验有助于检测出有轻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单纯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和BT均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为阳性,但也有假阴性者。

门诊经常遇到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由于抗凝药物的不同,我们对其出血倾向评估所监测的指标也不同。

①对于口服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在开始口服抗凝剂时,应每天测凝血酶原时间(PT)共5天,以后每周2~3次,共1~2周。使PT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0~2.0倍,即25~30秒。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受检患者PT/正常对照PT(正常值为1.00±0.05),口服华法林患者维持在1.5~2.0为最佳。WHO推荐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化比率(INR)作为口服华法林的监测指标。INR=PTRISI(ISI为国际敏感指数),ISI越低,INR越准确。一般以选用ISI值小于2.0的组织凝血活酶为妥。口服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时可使INR达1.5,用于治疗时可使INR达2.0~3.0为宜。

②口服阿司匹林抗凝者,由于阿斯匹林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酶,减少血栓烷 A2(TXA2)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若服用剂量大时,阿司匹林也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对血小板的聚集有强抑制作用,若前列环素合成减

少,则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因此应对口服阿斯匹林的患者应进行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出血时间(BT) 推荐用出血时间检测器法。维持BT检测值是参考值(6.9±2.1分钟)的1.5~2.0倍为宜。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应用抗血小板功能药后使PAgT的抑制率维持在参考值的30%~50%。血小板计数减低以参考值低限(100×109/L)的50%~60%(即50~60×109 /L)为宜。

③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指相对分子量在1000~6000(平均<5000)的肝素。皮下注射每天一次的常规LMWH,勿需监测;但剂量增大时可考虑作LMWH监测及血小板计数监测。治疗中LMWH的血浆浓度维持在0.5~1.0抗因子Xa单位/ml较宜。

二、住院患者出血倾向的评估

住院患者出现大面积、多器官的出血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出血。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如尿毒症以及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各种病因都可导致肾脏及全身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激肽系统、纤溶和补体系统。同时坏死的肾皮质又可释放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促进微血栓的形成。微血栓以及受损的内皮细胞又可激活纤溶系统,打破了凝血与抗凝的平衡,便发生了DIC。

对于急性肾衰伴DIC患者的出血倾向的评估,可采取Minna等推荐的诊断标准。

(1)PT≥15s,血小板数≤10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1.6g/L。

(2)FDP大于正常值的2倍(16-40mg/L),TT≥25s,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120min。

(3)D-D阳性。

凡满足(1)中3项指标者即可诊断为DIC;满足(1)中2项指标和(2)中3项指标也可诊断为DIC;满足(1)中1项指标或全为阴性,必须满足(2)和(3)中指标才可诊断为DIC。

严重肝病患者因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III、蛋白C、蛋白S以及纤溶酶原减少,使凝血稳态更易被打破。对肝病患者进行出血倾向评估时,PT延长率:急性肝炎20~25%,慢性肝炎26~51%,肝硬化71%,重症肝炎90% 。APTT延长率: 急性肝炎10~15%,慢性肝炎15~51%,肝硬化82~85%,重症肝炎85~100%。对凝血因子进行测定,因子VII是最早开始降低也是降低最多的因子,最后及减少最少的是因子V,当Fg小于1g/L时,提示预后不佳,而且FVIII:C/vWF:Ag 增高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肝病的DIC诊断标准为:

① BPC<50×109/L或进行性下降,或有下列二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水平升高:β-TG、PF4、TXB2、P-选择素;

② Fg<1.0g/L或进行性下降;

③ 血浆因子VIII:C活性<50%(必备);

④ PT延长5秒以上,或APTT延长10秒以上;

⑤ 3P试验或血浆FDP>60mg/L或D-D升高(阳性);

⑥ 血浆凝血因子激活分子标志物(F1+2、TAT、FPA、SFMC)水平升高。

三、新生儿出血倾向的评估

新生儿的止凝血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储备能力有限,与成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新生儿的血小板数量与成人无异,但vWF量高于成人。孕妇随着妊龄的增加,各种凝血因子的量也增加,处于高凝状态。胎儿第10~11周开始合成凝血因子,随着胎龄的增加,凝血因子的浓度增加,但是直至出生,其凝血因子的量一直低于正常成人,处于相对低凝状态。胎盘对凝血因子起到屏障的作用。新生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不足,合成的凝血蛋白功能不全,除纤维蛋白外,因子XII、VII、PK和蛋白C均有可能成“胎儿型”,新生儿基础代谢率快,使某些凝血因子的清除增加。

新生儿抗凝物质的水平与凝血因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出生时蛋白C和蛋白S<0.7U/L,AT-III的水平直至一岁左右才与成人相当。与之对应,新生儿的纤溶酶原约为成人的一半,α2-抗纤溶酶约为成人的80%,但t-PA和PAI较高,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健康的新生儿出生时并无出血或血栓形成。

19xx年,M Andrew等报道了初生婴儿的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IX、X)和接触因子(XI、XII、PK、HMWK)均不足于成人的70%,凝血酶原生成延迟,且水平较低。若出生几天,维生素K摄入不足,易患“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该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少,胎肝内储存量低;

②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的合成少;

③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15μg/L(牛乳为60μg/L),故母乳喂养的初生儿多见; ④婴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者,影响肠粘膜对维生素K的吸收;

⑤母亲在孕期曾使用抑制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后婴儿出现脐残端、皮肤受压及穿刺处、胃肠道的出血;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当患儿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1mg,可迅速改善出血;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

有文献报道,新生儿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中因子VII发育最快,在出生的2~4天即达到成人水平,其次为凝血因子II和X,因此出生3周后,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基本正常。新生儿出生时APTT的延长与其低活性的因子XI、XII的程度相一致。还有报道,新生儿因子VIII水平较低,但大于0.30,而血友病A的患者因子VIII水平小于0.25,故通过因子VIII的检测在新生儿期就可作出血友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对新生儿进行出血倾向的评估时,不仅要测定凝血因子的量,还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及病情才能作出诊断。

四、出血筛选试验的应用

1.血管壁与血小板的筛选试验

(1)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有赖于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小板质和量的正常,也与某些体液因素有关。当这些因子有缺陷时,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就受到破坏。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称束臂试验是在上臂增加血管负荷,观察前臂一定范围内皮肤出血点的方法。本试验主要反映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也与血小板质和量有关。

(2) 出血时间(BT):是指刺破皮肤出血到出血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和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的试验。当血管壁破损后,血小板能否聚集到受损处,形成微血栓堵塞伤口。同时也反映了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烷A2(TXA2)之间的平衡状态有无失衡。当PGI2减低,TXA2增高时,BT缩短;PGI2增高,TXA2减低时,BT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见于血管性疾病或血小板缺少症,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血友病、维生素C缺乏、血小板减少、无力及一些血小板贮存池病等。

出血时间缩短:见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伴血管病变、妊高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DIC高凝血期。

(3) 血小板计数: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是反映血小板生成与血小板消耗之间平衡的试验。

血小板增加: 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红等;以及脾切术后、恶性肿瘤早期等。

血小板减少: 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破坏过多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巨血小板综合征等。

(4) 血块收缩时间(CRT):血液凝固后,血小板膜上的肌动蛋白与受体相互结合,肌凝蛋白与肌动蛋白微丝相互滑动,使血小板伸出伪足,牵动纤维蛋白网,从而使得血块收缩,挤出血清,使血块的止血作用更加牢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的时间观察血块收缩情况或计算血块收缩率,即为血块收缩试验。CRT与血小板数量与质量、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Ⅻ浓度以及血小板数量有关,但主要反映了血小板的质量。

血块收缩不佳:主要见于血小板功能数量的障碍以及纤维蛋白原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增多症等。 血块收缩过度: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严重贫血等。

2.凝血因子的筛选试验

(1)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37℃下,以活化剂(白陶土、硅藻土、凹凸棒粘土)激活凝血因子XII和XI,加入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磷脂,再加入适量的钙离子即可满足内源抗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称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APTT延长: 主要见于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的缺乏或抗凝血因子的存在,最多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和DIC患者。

APTT缩短: 多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2) 凝血酶原时间(PT):在受检者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从而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PT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PT延长: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缺乏,如先天性凝血因子II、V、VII、X和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口服抗凝药物等。PT是监测华法林效果的首选检查。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和血栓性疾病等。

(3) 凝血酶时间(TT):在待测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检测血浆凝固的时间。TT是凝血共同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

TT延长:见于血液中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样物质存在,如SLE、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病、肾病等。

TT缩短: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3.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

(1) 复钙交叉试验:延长的复钙时间,如果能被1/10量的正常血浆所纠正,表示受检血浆中缺少凝血因子,若不能被50%量的正常血浆纠正,说明受检血浆中有抗凝物质。可作为临床筛选内源性凝血途径抗凝物质的一项指标。

(2) 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纠正试验:由于甲苯胺蓝可纠正血浆中的肝素抗凝作用。当待测TT延长大于5秒时,加入甲苯胺蓝,延长的凝血酶时间显著缩短或恢复正常,则表示有肝素或类肝素样抗凝物质存在,如严重肝脏疾病,肝脏移植手术后、SLE等疾病。若TT不缩短,则有其它抗凝血酶物质存在。

4、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1)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血浆优球蛋白组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等,不含有纤溶酶抑制物。在PH4.5时,稀释血浆中的优球蛋白沉淀,离心去除纤溶抑制物,将优球蛋白沉淀溶解于缓冲液中,加入钙和凝血酶使其凝固。在37℃下,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ELT延长: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ELT缩短: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

(2)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D二聚体的检测:对待测血浆中的FDP或D-D二聚体进行定性检测。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FDP为阳性,D-D二聚体阴性。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和D-D二聚体均为阳性。

实验室室内质控

1室内质控的一般步骤

1.1准备工作

1.1.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任何质量控制的方法都代替不了健全的实验室管理,而任何一项质量控制措施都需要有管理手段和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因此,每个实验室 在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之前都应首先建立和建全管理制度。

1.1.2普及质量控制知识

在开展质量控制前,应使每个工作人员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基础知识、一般作图方法等有充分的了解。

1.1.3对影响检测质量的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

建立仪器档案,以供日后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时使用。

1.1.4选购或自制质量控制血清

一般室内质量控制只需要使用未定值的质量控制血清,但为了在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可准备少量定值血清,购买未定值质量控制血清时 ,要注意其有效期限。质控血清应备足一定的使用量,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避潮保存备用。这样可避免因更换血清而频繁做 RCV,而且可使室内质量控制保持连续性,有利于分析比较和查找原因。

自制质量控制血清应注意肝炎的实验室感染。自制的液体质量控制血清应经除菌过滤后,一次分装安瓶,存放于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的冰 室内,每瓶取出后一次用完,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应使血清彻底融化均匀,并达到室温。

1.2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

RCV表示本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该项目检测的精密度水平。它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法、仪器、操作者等在常规工作中的精 密度,而且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常规室内质量控制中,每更换一次质量控制血清的批号,均应对新批号 的血清进行RCV测定。

测定 RCV时应使用与常规工作完全相同的条件,而不要有任何特殊对待。即应当把质量控制血清完全当做病例人标本,每天由该项目常规检 测的操作者将它随病人标本同批检测,以便真实反映常规检测的精密度。

1.3常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进行

当完成了 RCV的测定之后,可根据有关的规定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等数据绘制”空图”,然后正式开始常规工作中的 室内质量控制。每天随常规标本对该批控制血清进行测定。并将结果画在”空图”上。

由于在 RCV的测定中已知道质量控制血清中各待测成份的含量(即靶值),而该血清又是由常规工作者每天随同病人标本一起测定的,所以称 为常规条件下对已知值血清测定的变异(RCVK)。

实验室即用这样的办法来监测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变化,并根据每天的数据,判断当天的化验报告能否发出。通过对一系列结果 或图形的综合分析,还可以为寻找误差来源和改进工作质量提供许多帮助。

特别要加以注意的是,根据 RCV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血清批号是不变的。它与每个月常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中所测得的数值无关。初期接触这项工作 的人,往往容易发生用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量控制图的错误。

1.4进一步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当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有了较好基础,开展得较深入以后,还可以采用另一些方法来进行更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国外使用较广泛的是常规条 件下未知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和病人标本结果均值的计算分析方法。常规条件下未知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RCVU)。一般采用对几种不同浓度的质量控制血清,每天随机抽取其中一种,随同病人标本测定的方法。其靶值对操作者而言是未知 的,因此,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多种浓度比单一浓度血清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出常规工作中的检测质量,为分析误差类 型和原因、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更多的信息。但这种方法需要多种浓度的质量控制血清,并采用检测值对靶值的相对偏差绘图。

病人标本结果均值计算的方法可以和其它质量控制方法配合使用。其具体做法是将每天该项目所有病人标本的检测结果(剔除个别极大或 极小数值)计算均值及标准差,用均值为纵坐标,日期为横坐标作图。因为只要检测的标本数量足够多,又无特殊情况,则每天某个检测 项目的全部标本结果均值应是十分接近于一个稳定值的。一系列均值应围绕该稳定值呈

正态分布。所以,图中一旦出现非正态分布的情况 或任何规律性的变化,就提示在该项目的检测中可能存在某些非随机的影响因素。这往往是发现误差来源、消除非随机误差因素的良好途 径。而且由于该均值直接来源于每个病人标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那些对质量控制血清检测无影响而对病人标本检测有影响的误差因素, 如血清存放过程中存放条件对某成分含量的影响、血清或血浆分离过程的影响等。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常规工作的质量。 X图室内质控方法

2.1测定及计算RCV

取准备用于下一阶段室内常规质量控制的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测定一瓶,20天后计算各项目的测定结果的X、s和CV。此处的CV即RCV。

OCV或RCV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RCV测定中所得20份结果的均值。∑表示总和。

n表示结果的份数(或天数)。

其中各符号秘代表的含义与X计算公式相同。n-1为自由度。

S计算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

其中∑X2为各检测结果平方值之总和。(∑X)2为各检测结果之和的平方。

2.2测定及计算RCV中的注意事项

2.3绘制RCV图

⑴计算X+2s、X-2s、X+3s、X-3s并在纵坐标上标出的X、X+2s、X-2s、X+3s、X-3s的位置,并将其具体数值标在左侧标尺上。

⑵用红笔画出X±2s线,用蓝笔画出X±3s线,即成为一张“空图”。其中每一小格代表实际检测数值的1/10。还应填齐图纸上方的各项,如:试验项目,质控血清来源及批号,起止日期,主要仪器等。还应填上RCV中测定中所得的X、s、CV。测定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应

在备注栏内记录(附图1)。

⑶ 在图纸下方“日期”、“测定值”、和“操作者”栏内按原始记录填入相应内容,边填写边核对。注意数据顺序应严格按实际操作情况, 不得颠倒。日期一栏内,在测定中,应改为检测批次(或序号)。在测定中,应改为填写实际日期。未做测定的节假日,星期天在图上留 出空格似更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真实反应情况,便于分析误差原因。

⑷画出每个检测值所对应的图点。每个图点在图上的横坐标为其日期(或序号),而纵坐标(即与相距的小格数目)可按下式计算。

每个点的纵坐标= 该点对应的检测值 - 靶值(X)

图中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检测数值

⑸计算结果为正数,则点在X轴上方,反之,则在X轴下方。各点画在图上后,用直线将各点顺序连接,以便于观察。

2.4室内质控图的使用方法

2.4.1描点

⑴图中X线为靶线,X±2s为警告线,X±3s为失控线。

对于同一批号的试剂不论使用几个月,其空图均不变化。只要将图纸上方“起止日期”项填入每个月的实际起止日期即可。

⑵ 每天将该批号质控血清按有关规定程序复融随同病人的标本同时检测。将日期、检测结果和操作者如实记录在图下方的相应位置,并按前 面的方法画出图上的对应点,用直线将该点与前一天的点连接。

如果在X±3s 线以外,则为失控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迅速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测标本,然后方可发出报告,并将失控情况、查找过程及处理结果等 详细记录。

如果在X±2s线以外,或出现连续6点以上在一侧等规律变化,均应即使向有关负责人反映,并积极查找原因。但当天的检验结果一般可以发出。

⑶月底计算当月全部标准品检测结果的X、s和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将质量控制图存入质控资料档案。

3 X图的图形分析

3.1图形分析的基本思想

实际工作中有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种类型,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出现规律和来源。故对待得态度和处理方法也不同。对 随机误差要严密监测和控制,使其限制在临床允许的范围之内,并逐步使之缩小,但绝不可能消灭。对系统误差则要尽快发现,及时校正 ,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努力分清误差的类型。

各种类型的误差在实际工作中绝不是以单一的、典型的形式存在地。因为每一个检测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含有随机误差,而其他类型的误差 总是在随机误差存在的前提下存在的,常常容易被随机误差所掩盖。如不注意分析,则可能被误认为随机误差。但真正引起失控的却往往 不是纯随机误差。因此,图形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思想就在于分析随机误差大小及其变化的同时,想方设法减少随机误差 的掩蔽作用,及时发现非随机误差,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非随机误差,使单纯的回顾性质量控制发挥更积 极的预测和知道作用。尽可能把不同类型的误差分别表达,并努力排除随机误差的遮蔽作用,使随机误差容易被识别出来。

每个标本监测结果中所包含的随机误差都是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在该标本监测过程中随机组合和综合作用的结果。随机误差的主要 特征是具有抵偿性。原则上,凡失去抵偿性(即误差之和与零有明显偏离)的就不是随机误差。

纯随机误差分布是典型的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曲线的各种特性及适用于正态分布各种统计学原则都适用于随机误差的情况凡是在质 控图中出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即应考虑是否存在非随机误差因素。并努力探索其出现的规律及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2通过观察图形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误差分析

⑴曲 线漂移:提示有系统误差,准确度发生了一次性的向上或向下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新的情况引起的。如更换试剂批号,操作人 员的变换等。在找原因时,应重点注意“漂移”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动的因素。

⑵趋势性变化:向下或向上的趋势性变化表明检测的准确度发生了渐渐地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逐渐改变的因素造成的。

⑶连续多点分布在靶值一侧:目前,一般认为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连续6 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则应迅速查找原因,争取尽快使之回复围绕在靶值随机分布的状态。因为按照统计学原理,由纯随机误差造成 的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连续6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可

能性小于1.5%。因此凡出现连续6 天以上出现在靶值同一侧者均有可能存在非随机误差因素。如结果与靶值偏离并不太大,不会给临床使用带来太大影响时,一般化验报告 可以照常填发。

⑷其他规律变化:(周期性、隔天规律性)

3.3通过图形的资料对比进行误差分析

⑴每个月的月底将该月的全部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X和s与该批测定的X和s进行比较。如果X发生了变化,说明准确度发生了变化提示有非随机误差存在。如果当月s不同侧表明检测地精密度发生了变化。

⑵将使用同一批号标准品的CT值的X和s按月份列出。如果X逐月上升或下降,应考虑保存不当造成的试剂效价降低或仪器控温控时出现问题。如果各月份X基本一致而s逐月加大,则主要提示常规工作的精密度下降,应重点从操作、管理上找原因。

⑶在数年中,把每个月的CV和失控规律列成表,可用作检测质量的历史性回顾及趋势分析。

4失控后的处理

4.1分析原始数据及初步估计失控原因

原始数据指未经计算或换算的检测数据。这些数据是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检测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当发生失控时,对同批实验检测的全 部原始数据结合近期室内质量控制图和平时的经验进行分析,往往有助于估计失控原因的大体方向,提示误差类型和失控原因,使查找原 因的工作更有重点。

4.2对具体检测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失控后,应对该次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迅速、仔细的回顾,分析有无特殊情况出现。

4.3通过选择性复查进一步分析判断失控原因和决定处理方法

选择性复查时应包括下述样品,以便一次找出原因,及时发放化验报告。

⑴失控时使用的质控血清

⑵重新打开一瓶相同批号的质控血清

⑶失控时使用的标准品

⑷重新打开一瓶相同批号的标准品

⑸少数几个病人标本,最好包括已知病情、近期曾做过该项目检测的病人标本。

通过对复查结果的分析,找到失控的原因,制订相应解决方案,使实验室重新在控。并将失控情况、原因和解决方案在档案中作详细记录 。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对策

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何谓分析前程序?ISO/IEC15189文件中明确定义为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终止的步 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中不难看出,这个过程大部分工作都是医生、 护士、卫生员在实验室以外完成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而标本的质量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基础,就像工业生产中,劣质的原材料经 过再精细的加工也制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据笔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 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因素最多、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医学实验室质量 和能力要求中,作出了重要的规定,其内容如下:

1、检验申请表中应包括足够的信息,以识别患者和经授权的申请者,同时应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检验申请表或其电子申请表应留有空 间以备填入下述内容,但不局限于下述内容: (1) 患者的惟一标识;(2) 医师或经依法授权提出检验申请或使用医学资料者的姓名或其他惟一标识,以及最终检验报告的目的。如果提出检验申请的医师的地址与 接受检验申请的实验室所在的地址不同,则应提供其地址,作为申请表内容的一部分;(3) 原始样品的类型;(4) 申请的检验项目;(5) 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至少应包括性别和出生日期,以备解释检验结果用;(6) 原始样品采集日期和时间;(7) 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日期和时间。

2、实验室管理层应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指导书,并使负责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方便获得这些资料。这些指导书应 包括在原始样品采集手册中。

3、原始样品采集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1) 以下资料的备份或参考资料:①实验室提供的检验项目目录;②知情同意书;③原始样品采集前,向患者提供有关自我准备的信息的指导 ;④对实验室服务的用户提供相关医学指导的信息,以帮助其合理选择现有的程序。

(2) 下述程序:①患者准备;②原始样品的确认;③原始样品采集(如静脉穿刺、皮肤穿刺、血、尿及其它体液),注明原始样品采集所用的 容器以及必须的添加剂。(3)阐述说明:①申请表或电子申请表的填写;② 原始样品采集的类型和量;③ 特殊采集时机,如要求;④ 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样品期间所需的任何特殊的处理(如运输要求、冷藏、保

温、立即送检等);⑤ 原始样品标记;⑥ 临床资料(如用药史);⑦ 提供原始样品患者阳性症状的详细说明;⑧ 原始样品采集人员的身份标识;⑨ 对样品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安全处置。(4) 下述说明:① 已检测样品的贮存;②申请附加检验项目的时间限制;③ 附加的检验项目;④ 因分析失败而需重新进行检验或对同一原始样品进一步检验。

4、原始样品采集手册应该作为文件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5、原始样品应可追溯到具体的个体,通常通过检验申请表来进行。实验室不应接收或处理缺乏正确标识的原始样品。如原始样品识别方 式不明确或原始样品中的被分析物不稳定(如脑脊液、活检标本、血气标本等),并且原始样品不可替代或很关键,则实验室可以选择先 处理样品,待申请医师或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承担识别和接受样品的责任和/或提供适当的信息后再发布结果。这种情况下,负责识别原 始样品的人员应在申请表上签字,或以其他可以追溯到申请表的方式进行记录。无论什么原因,如果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了 检验,应在报告上明确责任人。留待进一步检验(如病毒抗体、与临床症状有关的代谢产物)的样品也应标识清楚。

6、实验室对标本的监控和运送。要求如下:(1) 根据申请检验项目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运送,同时应考虑实验室的相关规定;(2) 在原始样品采集手册中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送,并使用指定的保存剂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3) 应以确保对运送人员、公众及接受实验室都安全的方式运送,并且应遵循国家、地区及当地法规的要求。

7、应在标本接收簿、工作记录、计算机或其他类似系统中对收到的原始样品进行记录。应记录收到样品的日期和时间,同时应记录样品 接收责任人。

8、应制定有关接受或拒收原始样品的准则,形成文件。如果接受了不合格的原始样品,最终的报告中应说明问题的性质,在解释检验结 果时应加以注意。

9、实验室应定期审查静脉穿刺取血所需的样品量(及其它样品,例如脑脊液),以保证采样量既不会多也不会不足。

10、授权人员应对申请和样品进行系统的评审,并决定检验及相应的检验方法。

11、实验室应对标识“急”字样的原始样品的接收、标识、处理和报告过程制定相应程序。其中应包括申请表和原始样品上的各种特殊 标识的详细说明,原始样品送达实验室的方式,所使用的快速处理模式和应遵循的特殊的检验结果报告标准。

12、取自原始样品的部分样品,应可以追溯至最初的原始样品。

13、实验室应针对口头申请为患者进行检验的情况制定一个书面的政策。

14、样品应在能够保持形状稳定的条件下保留一段时间,以便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或用于额外的检验。

三、 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加强沟通,合理选项: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实验项目是使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前提。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病因,同一种疾病不 同病程有其不同的病理表现,所谓特异性诊断实验就是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产生的标志物而设计的实验方法,用于疾病的诊断。临床 医生必须对实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诊断意义及干扰实验的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有较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参考书籍介绍诊断心肌梗死 时有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3项实验,但实际上3项实验在不同病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肌红蛋白多在发病的6~12h出 现阳性结果,而肌钙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分别在发病的12~32h和20~70 h阳性率最高,同样,“三P”试验,DIC早期为阳性,晚期为阴性结果。如果临床医生不了解试验的窗口期而选择实验,不但会给患 者造成不必要负担,还可能得出错误判断。当前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技术分工越来越细、临床医生很难对检 验医学有全方位和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检验医学工作者与临床医生一起不断进行检验方法学的研究,实验方法临床价值的探讨、实验经 济学的评估、总结经验、寻求证据、优化出最直接、最特异、最经济的项目或项目组合提供给临床,并主动与临床沟通,接受临床的反馈 ,正象ISO15189所要求的,对结果进行确认,解释,提供咨询服务,为临床医生选择项目提出建议。杜绝无目的的“大组合”, 这也是分析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保证实验室合理使用检测项目的前提。与临床医生沟通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每个实验的参考值 ,临界值及危急生命值,及如何准确判断分析。目前国内多数实验室开展了许多新项目,但无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为临床提供的参考值 是厂家制定的,再溯源这些值是来自国外,是白种人的和黑种人的,就是没有中国人的。众所周知,参考值是判断实验结果有无诊断意义 的标准,不同检测系统,不同人种,甚至不同地域的参考值是不同的。文献记载:美国黑人粒细胞含量比美国白人低,其白细胞计数也明 显比白人低。相反,血红素、血细胞比容及淋巴细胞计数两者相同。黑人ATP肌酸磷酸转移酶水平明显比白种人或黄种人高,其他具有 显著人种差异的还有维生素B12(黑人比白人高1.35倍、Lp黑人比白人高2倍)等。除了大体性征和性别特异激素的差异外,性 别的差异还可表现在多种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上。因为男性的肌肉组织比例较高,所以其与肌肉组织有关的指标都比女性高。由高至低,男 性比女性高的常见指标有:甘油三脂、ATP肌酸磷转移酶、胆红素、转氨酶、肌酸酐、肌红蛋白、尿酸、尿素、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红细胞计数、氨基酸、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铁、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IgG、 胆固醇和总蛋白等。

由高至低,女性比男性高的常见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铜和网织红细胞等。

不同围产期的孕妇许多指标会发生生理性的变化。正常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不能超过0.4g/L,而产前孕妇达到0.8g/L仍属正 常之列。实验参考值的建立及其合理的应用也是与临床交流的主要内容。与临床医生沟通的第三个问题是要求医生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 申请单(其内容也在上节详述),讲清每项填写的意义。特别是患者有可能干扰实验检查或检验结果的服药史、特殊的病理变化、与检验 有关的既往史以及留取标本、送检标本的时间等。

2.患者准备,至关重要:所谓患者准备就是规范采集标本前患者的一切行为。采集检验标本之前,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 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对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1)饮食:一顿标准餐后,甘油三脂增加5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20 %,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增加5%左右。饮食结构的不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高脂肪饮食会使甘油三脂大幅度 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值升高较多。(2)运动:运动消耗体内储存的ATP及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产生的ATP,同时 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人体处于与静止时不同的状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较马拉松运动员跑完一个马拉松全程45min后及比赛前 一天的血样,发现钾、钠、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糖、无机磷、尿酸、尿素、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升高1倍以上,AT P肌酸磷酸激酶转移酶升高4倍以上。(3)为了避免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误差,将避免剧烈活动、禁食12h后的采血作为标准。(4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表现为多种实验室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比如咖啡因 可使血糖、儿茶酚胺等升高,烟草的有效成分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的增高进而使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增高,酒精可使乳酸、尿酸升高,血 糖减低等。因此:①医生应嘱咐病人采血前4h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②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烟、酒、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 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3.采集过程是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整个过程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采 集与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量及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采集标本的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密切相关。许多激素在24h 内分泌量是不同的。ACTH分泌峰值期在6~10h,低值期为0~4h,增加幅度为150%~200%。TSH则变化较小,峰值 期在2~20h,低值期7~13h,增加幅度仅为5%~15%。由于血药浓度根据一定曲线规律衰减,采血进行药物监测时,应遵循 以下两条原则:(1)要了解药物的长期效应,应在药物的稳定期采血,通常在药物5个半衰期左右;要了解药物的峰值效应,通常在药 物输液结束后1~2h后采血(除地高辛和毛地黄毒苷要6~8h后)。

(2)用于血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 ,因为细菌进入血流与寒战发作通常间隔1h。但无论何时采集,血培养应该在使用抗菌素之前。选择尿蛋白检查的肾炎患者,多使用青 霉素治疗,注入的青霉素90%以上通过尿液排泄,而这些青霉素可干扰尿蛋白的检查(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磺柳酸法出现假阳性)。 笔者研究证明,静脉分别滴注240万单位、320万单位、480万单位青霉素的患者,只有在给药2、3、5h后尿中

青霉素的浓度 才无干扰。一次静脉推入2 g维生素C,6h内或口服9片(一日3次,每次3片),第二天清晨排出尿内的维生素C均可使尿潜血、尿糖、尿酮体、尿亚硝酸盐出 现假阴性反应。这些现象对于合理选择采集标本的时间非常重要。

对于有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 到间质中去。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体积>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 血浆含量升高5%~15%。常见的指标有:血红素、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积、总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 酶、甲状腺素、IgG、IgA、白蛋白、总蛋白、阿朴蛋白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蛋白AI。静脉压的改变 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位时,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7%~70%多少不等的升高。止血 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与体位改变类似的检验指标改变。文献表明,使用止血带1min以内,血样中各检验指标(包括 凝血因子V)没有明显改变。当患者浅表静脉不明显时,医护人员往往鼓励患者反复握拳以运动上臂,使静脉暴露更明显。比起静态采血 ,这种运动会使用阈值上升0.8mmol/L。止血带压力过大或止血时间过长,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使纤溶活性增强或 加速血小板的激活及PF4分泌的增加。因此,①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②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1min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 解开止血带;③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为了保证生物安全,所有采集标本的器皿均应加塞密闭,由于玻璃管壁带有负电荷,其细小的表面不整处可与细胞壁结合造成细胞溶解或 由于细胞布朗运动的撞击造成溶血,因此注射器和管壁一定要光滑或使用塑料制品。收集血液的管子上面空间部分称之为“死腔”。研究 证明“死腔”中的气体及血液与“死腔”管壁的接触摩擦可使血小板激活,后者可释放出PF

4。PF4可中和试管内血液中的肝素致使 人为的APTT检测结果缩短。笔者曾将20例肝素治疗的患者血液分放在两个管中,一个无“死腔”,一个“死腔”空间占试管的2/ 3,分别进行PF4和APTT测定,其结果为,无死腔组APTT为68.2 s,PF4为99.4IU;有死腔组APTT为60.6 s,PF4为104.6IU。因此,在选择APTT监测肝素用药时或监测血小板功能(如PF

4、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受体)时, 要选择特殊试管减少死腔的空间。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采血时一些不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具易造成溶血,要养成规 范的采血步骤,如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 溶血;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从一根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细胞;相对试管中的添 加剂来说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穿刺处所用酒精消毒未干即开始采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 生泡沫,发生溶血;皮肤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取血,都可以造成溶血;盛血的试管质量粗糙,运输过程中 挤压血细胞造成溶血。

实验室发生显性溶血标本后,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区分是病理性溶血(血管内溶血)还是技术性溶血(由于操作技术或采血器具造成 的体外溶血),可结合临床情况或对触珠蛋白等敏感标记物的检测来加以判断。如果排除了体内溶血,应将溶血标本弃置并记录,建议重 新采血。如果不可能重新采血,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标本发生溶血”,以及溶血对

此项检验可能产生的影响。当肉眼未见溶血,但是乳 酸脱氢酶、血红素、转氨酶或钾等值异常增高时,也应警惕是否发生了非显性溶血(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小于300 mg/L肉眼观察不到的溶血)。

采血量对于某些实验项目要求严格,特别是进行凝血因子检查时。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 增加。微血凝块可能阻塞检测仪器,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很多检验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血液凝固实 验来说,当血液和0.129mol或0.105 mol枸橼酸钠的比例由9:1降至7:1时,APTT试验的结果就会发生显著的延长;降至4.5:1时,PT试验结果就会发生显 著改变。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所谓1:9是指1份抗凝剂对9份红细胞压积正常的血液中的血浆而言。因此,当红细胞压积过高(大于70 %)或过低(小于20%)时,就要调整抗凝剂的浓度,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笔者研究结果证实,一个红细胞压积为47%的正常 人PT为11s,APTT为33 s。如果此人压积变为20%,仍按1:9比例,则PT为10 s,APTT为28 s;如果红细胞压积为70%以上,则PT为15 s,APTT为38 s。

用含有EDTA的管子采血后,血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是1.5 mg/ml,如果血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核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 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有核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这一点在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时尤为重要。对于血培养而言,采血 过少可降低培养的阳性率。文献报告,当培养的血量从2 ml到20 ml时,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50%,因为培养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4.重视标本的运输和储存: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测,时间耽搁得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 高。因为标本储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作用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等,直接影 响标本的质量。比如凝血VIII因子、凝血V因子极不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保存环境温度的增高,凝血活性逐渐消失。笔者的研究 证实,在32℃条件下保存的血浆,在6、12、24h因子活性分别消失52%、41%和95%。即使在4℃冰箱中,活性也分别消 失5%、55%和71%。因此,进行VIII因子活性检查,应在采血后2h内完成检测。如仍不能及时检查,应放在-80C冰箱中 保存。采血后血培养瓶或采血管应立刻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短期内置于室温不影响细菌检出,不要冷藏。如果血培养瓶在送往实验室 之前不得已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35℃~37℃孵箱中。但含血液的采集管不应置于孵箱中,因为若有细菌生长会释放出一些气体 ,致使采集管有破裂或渗漏的危险。

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占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从取得标本到标本 送达实验室,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慎重,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如同一 个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它最脆弱的一环,一项检验的最终质量取决于误差最大的那个环节,标本从患者到实验室,环节众多,头绪繁复,必 须步步谨慎。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临床医生熟悉患者的各种情况(病情、年龄、性别、嗜好等),要求检验人 员对各种影响检验的因素全面系统的了解,要求采血人员操作规范化,完善制度,使用安全性好质量高的采血用品,保护医疗工作者和患 者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评价。

?

?

? 举报 | 2005-05-20 22:05

细菌药敏与临床药效不符的常见原因

使用抗生素应以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为依据, 但临床对此往往并不重视, 原因是细菌的药敏结果与临床药效出入较大, 有时甚至出现用敏感药无效, 而用不敏感药有效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复杂,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体外药敏试验和体内药物疗效确实有差异 , 主要是因为体外和体内的环境不同, 有些细菌可以利用体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抵抗抗生素的成分, 使抗生素失效, 导致出现体外敏感, 而体内耐药的情况。

2 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例如产超广谱B2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及氨曲南, 沙门氏、志贺氏菌对第1、2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有时可能呈敏感, 但临床治疗是无效的, 报告药敏结果时需要对此类结果进行修正和说明。

3 致病菌判断不正确, 或者没有检出, 我们认为这才是最可能原因。首先, 一般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做细菌培养仅限于需氧非苛养菌的检测, 而对于厌氧菌、L 型细菌以及一些对氧或营养有特殊要求的细菌都不能培养出来, 如果这类细菌才是病原菌的话, 当然有问题了。另外, 对于一些有正常菌群寄生的感染, 如: 呼吸道(如痰液、咽拭子) 等, 致病菌的判定是个难题, 需要检验者具备较丰富的经验, 致病菌判断错误, 药敏与药效不符也就难免了。

4 药敏试验方法选择错误导致药敏结果不正确。例如, 根据NCCL S 规定, 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可做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外, 假单胞菌属其它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它苛养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敏试验均需用稀释法。

5 药敏纸片或药物浓度变化或失效, 造成假耐药情况。这主要是试剂质量问题,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纸片和亚胺硫霉素水剂。

6 临床用药剂量与药敏实验的实际剂量有较大差异, 也是造成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与临床药效不符的原因。

7 严格按要求做药敏试验也是很重要的, 包括选用合格的平皿、琼脂、培养基的厚度、菌液的浊度、孵育的温度及时间等。

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

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ngvall 和Perlmann于19xx年最先应用该法进行了IgG定量测定,并命名为"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其酶活性;③测定时将受检标本(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再用洗涤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的抗体或抗原量成一定比例;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后变为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了解被测标本中抗体或抗原含量。

ELIS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测定。但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其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临床检验中除正常反应外,有时常可见到一些错误结果(即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引起ELISA测定错误结果的原因主要有:①标本因素;②试剂因素;③操作因素。本文就标本因素对ELISA测定的影响做如下讨论。

血清是最常用的ELISA标本,血浆一般可视为与血清同等的标本,标本引起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主要是干扰性物质所致,分为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两种:

1. 内源性物质

有人认为大约40%的人血清标本中含有非特异性干扰物质,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自身抗体、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 (s)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它物质等。

(1)类风湿因子 人血清中IgM、IgG型类风湿因子(RF)可以与ELISA系统中的捕获抗体及酶标记二抗的FC段直接结合,从而导致假阳性。解决该情况的办法是:①用F(ab)2替代完整的IgG;②标本用联有热变性(63℃,10 min)IgG的固相吸附剂处理(将热变性IgG加入到标本稀释液中同样有效);③检测抗原时,可以用2-巯基乙醇等加入到标本稀释液中,使RF降解。

(2)补体 ELISA系统中固相一抗和标记二抗过程中,抗体分子发生变构,其FC段的补体C1q分子结合位点被暴露出来,使C1q 可以将二者连接起来,从而造成假阳性。解决的办法是:①用EDTA稀释标本;②用53℃,10 min或56℃,30 min加热血清使C1q灭活。

(3)嗜异性抗体 人类血清中含有能与啮齿类动物(如鼠等)Ig (s) 结合的天然嗜异性抗体,可将ELISA系统中一抗和二抗连接起来,也能造成假阳性。解决的办法是:可在标本稀释液中加入过量的动物Ig (s) ,但加入量不足或亚类不同时无效。

(4)嗜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胰岛素等嗜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有时能与靶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在ELISA方法中均可干扰抗原抗体测定结果。为避免以上情况出现,解决的办法是:测定前需用理化方法将其解离后再测定。

(5)医源性诱导的抗鼠Ig (s) 抗体 临床开展的用鼠源性CD3等单克隆抗体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鼠源性抗体的影像诊断及靶向治疗等新技术,均有可能使这些病人体内产生抗鼠抗体;另外,被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的病人体内也可以产生抗鼠Ig (s) 抗体。这些病人ELISA测定时均可产生假阳性。解决的办法是:测定抗原时,在标本中加入足量的正常鼠Ig (s) ,从而克服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假阳性。

(6)交叉反应物质 类地高辛、类AFP样物质等,是与靶抗原有交叉反应的物质。在用多抗测定抗原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但在用单克隆抗体测定抗原时,如果交叉抗原决定簇正好是所用单克隆抗体相对应的靶决定簇时,也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7)标本中其它成分的影响 血清脂质过高、胆红素、血红蛋白及血液粘度过大等,均对ELISA测定结果有干扰作用。

2. 外源性物质

外源性物质常常是由于用于ELISA测定的血标本的采集、贮存等不当所致。如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过久、标本凝集不全和采血管中添加物等影响。

(1)标本溶血 由于各种人为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均可因红细胞破坏溶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的ELISA测定中,会导致非特异性显色,干扰测定结果。为克服上述干扰作用,标本采集时必须注意避免溶血。

(2)标本受细菌污染 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因此,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一样,亦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测定结果。

(3)标本保存不当 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血清中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二聚体,在间接法ELISA测定中会导致本底过深、甚至造成假阳性;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如一天以上),有时抗原或抗体免疫活性减弱,亦可出现假阴性。为克服上述干扰,ELISA测定的血清标本宜为新鲜采集;如不能立即测定,5天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存放于4℃,1周后测定的血清标本应低温冻存;冻存后融解的标本,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合后再测定,但混匀时应轻柔,不可强烈振荡。

(4)标本凝集不全 在没有促凝剂和抗凝剂存在的情况下,正常血液采集后1/2~2h开始凝固,18~24h完全凝固。临床检验工作中,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此时的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假阳性结果;这类情况于次日复查时因血凝已完全,血清中不再有纤维蛋白原存在,故复查结果变为阴性。为避免上述干扰作用,解决的办法最好是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

(5)标本管中添加物质的影响 抗凝剂(如肝素,EDTA)、酶抑制剂(如NaN3可抑制ELISA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快速分离血清的分离胶等均对ELISA测定有一定干扰作用。

综上所述,对临床检验ELISA测定中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在考虑试剂因素和操作因素之外,更多的应从标本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并应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干扰作用,从而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肝素抗凝带来的问题及其预防对策

肝素的抗凝效应目前无其它药物所能替代。但伴随肝素抗凝所带来的一些副效应,近年来亦已为人们重视,现综述如下。

一、肝素抗凝的机理

肝素是一种由硫酸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组成的粘多糖,含多种硫酸根,其中的阴离子与抗凝有关。肝素的阴离子活性基团与抗凝血酶III(AT-III)的阳离子基团结合,加速抗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因此产生抗凝效应。此外肝素还有催化抑制凝血因子X的作用。

医用肝素属生物制品,主要从牛肺或猪肠粘膜提取。牛肺肝素主要通过AT-III而发挥效应;猪肠粘膜肝素抑制X因子作用较强,适用于治疗深静脉栓塞。

二、肝素的耐药性问题

临床应用规定量肝素后,ACT值达不到预期水平时,称肝素耐药。多见于心内膜炎、心脏联合瓣膜病、休克、左房粘液瘤,特别易见于曾用过肝素的病人,Gregory发现有既往肝素使用史的病人,再次用肝素(300IU/kg)10分钟后,有47%病人的ACT值达不到400s.而其ACT生理值,凝血因子,以及血肝素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因此不易被发现,如仍给常规量肝素而不监测ACT,则可能使手术出现严重后果。

肝素耐药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中AT-III降低;(2)血小板计数增高、活性增强.释放促凝物质如血栓素(TXA2)、β-血小板血栓蛋白(β-TG)和第四因子(PF4)从而减弱肝素效价;(3)第四凝血因子增高。通过丝氨酸蛋白酶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4)纤溶活性降低.部分抵消肝素抗凝作用:(5)抗丝氨酸蛋白酶作用强的d-2-E球蛋白、d-抗胰蛋白酶减少,Xa、XIa、IXa反应相应活跃;(6)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和肝脏产生肝素减少,肝素活性降低;(7)凝血活动增强。

三、肝素的降压作用

肝素可能引起一过性血压降低,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制备肝素时使用消毒剂苯甲醇有关,后者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可产生扩血管效应。

Atkinson用不含苯甲醇的肝素亦观察到血压下降,同时伴血浆组胺增高,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牛肺或猪肠粘膜含大量组织细胞和组胺有关;(2)肝素成品含污染物质,进入血液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胺;(3)肝素过敏,特别是既往用过肝素的病人血压中已有以

IgE为主的抗体与肝素再次相遇,即产生免疫反应而释放组胺。

Urban等发现肝素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与Ca2+浓度下降有关。因Ca2+的减少可导致血管张力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从而出现动脉压明显下降。如在给肝素时用钙剂,可缓解血压下降。Droad认为肝素是一种活化的脂蛋白脂肪酶,可催化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并竞争性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促使一些扩血管物质呈游离状态,从而产生扩血管效应。

四、肝素增强血小板活性的问题

正常的凝血系统由纤溶、凝血酶和血小板三大部分组成。当三者失去平衡,即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肝素依其强效抑制凝血酶的作用和激活纤溶的作用,而产生抗凝效应。近年来发现肝素抑制血小板功能甚微,甚至可促使血小板活性增强,肝素可促使拘椽酸抗凝的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聚集。肝素还可加强二磷酸腺苷(ADP)或肾上腺素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用肝素抗凝的血液,其中血小板粘附性有明显增高。肝素可降PGI2的合成,增加血小板内的TXA2合成。在体外循环中虽有肝素抗凝,但血液与异物接触,仍会出现血小板活性异常活跃而释放大量促凝物质,如PF4、β-TG、TXA2等。这些与肝素抗凝有关的血小板耗损及血栓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Blauth等发现体外循环病人中,眼底直径在50m m以内的血管呈100%阻塞;体外循环结束30分后阻塞率为80%,术后第8天仍12%阻塞,并证明这种阻塞与是否采用动脉微栓滤器无关。所以在体外循环时应重视降低血小板活性的预防措施。

五、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问题

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常会发生于再次使用肝素的病人轻者1 ~ 2天后出现血小板计数少于80×109/L,重者7 ~ 14天少于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生,周围血小板崩解,免疫试验异常。Belton认为这主要与免疫有关。首先肝素使机体致敏,当再次使用肝素可激发免疫机制而产生抗体;此外肝素可师为半抗原,与血小板膜结合形成全抗原。在特异性IgG作用下促使血小板分泌ADP和TXA2,并使血小板聚集和消耗。亦有学者认为肝素激活非循环的血小板,释放PF4。PF4与血管内皮紧密结合,促使血小板聚集而导致血栓形成。Jackson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使用肝素后不易产生特异性抗体。认为常规肝素应用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和血栓没有明显关系。

肝素因其具有抗凝血酶和促进纤溶的作用,对治疗静脉栓塞有一定的作用。而动脉栓塞主要与血小板栓塞有关,因此在采用肝素治疗时应持慎重态度。另外,应明确肝素无溶栓作用,因此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治疗效应。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与肝素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低的肝素影响较轻。牛肺肝素的分子量比猪肠粘膜肝素的分子量大,诱发血小板减少亦较明显。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的诊断问题尚有待实验室重点研究。血小板聚集试验和释放试验有一定的特异性。应用肝素后的aPTT异常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学者提出应用肝素后的纤维蛋白原小于2g/L。纤维蛋白降解产

物大于1×10-3g/L,可作为诊断标准。

六、肝素反跳问题

“肝素反跳”过去认为是鱼梢蛋白中和肝素经一段高凝状态后又转为低凝状态。现在认为是应用鱼精蛋白后不能恢复满意的凝血功能。

“肝素反跳”有多方而原囚:(1)鱼精蛋白使用量不足,拮抗不完全:(2)血细胞和组织破坏,释放大量肝素;(3)体外循环中的低温促使肝素代谢减慢或鱼精蛋白的代谢速度比肝素快;

(4)鱼精蛋白与其他非肝素物质结合;(5)鱼精蛋白渗出血管外间隙,经淋巴管和胸导管再逐渐进入血循环;(6)血浆酶促使肝素从鱼精蛋白-肝素复合体释出。

七、肝素副作用的预防对策

低分子肝素激活血小板轻微,主要通过ATIII和抑制Ⅹa而产生抗凝。与凝血酶不发生直接关系;又因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可使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减少。但亦存在不足:

(1)不能达到体外循环抗凝的要求。(2)半衰期比一般肝素短二倍多,维待稳定的抗凝有困难;(3)鱼精蛋白不能有效中和低分子肝素。因此,寻找理想的抗凝血酶药犹待继续进行。Kanagasabay等在CPB中HIT患者应用去毒纤溶酶抗凝(aucrod)效果不明显时,加类肝素药物(danaparoid钠)取得了良好效果。Christiansen对HIT患者在CPB中用danaparoid钠,同时将抗凝血因子IXa控制在1.0 ~ 1.5U/ml,效果安全、无纤维蛋白形成,术后无明显渗血。Sodian等对12例HIT患者应用水蛭素和Orgaran,其中1例应用Orgaran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而水蛭素和Orgaran使用的效果较佳。Potzsch对患者应用水蛭素抗凝,发现传统ACT和APTT不能准确反映机体抗凝状态。他认为ecarin clotling time对于水蛭素的抗凝状况有较准确的反映。

由于肝素可激活血小板活性,如果在肝素抗凝的同时,并用抗血小板活性药,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前列腺环素(PGI2)具有强烈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并用于体外循环中,可减少β-TG、PF4和TXA2的产主,从而可避免血小板过度消耗和减少微栓形成。在鱼糯蛋白拮抗肝素后,凝血机制可较快的复原,术后出血亦减少。但应注意PGI2有扩血管作用,有可能导致血压明显下降。肝素抗凝时,伍用潘生丁、阿斯匹林,Iloprost等亦有预防功效。

肝素抗凝时,常规监测ACT对判断肝素耐药问题有参考价值,可及时提示追加肝素的剂量并伍用PGI2、阿斯匹林等其它抗凝药,以求ACT值达到预期水平。

鱼精蛋白过敏患者为肝素拮抗带来严重问题。Abe等在鱼精蛋白拮抗时,辅以前列腺素E 0.02mg/kg/min,可避免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肺动脉压增高,同时体外循环压力保持稳定。Tao在实验中应用一种肝素吸附装置,主要物质是聚合赖氨酸吸附物,30分钟血液处理可将90%肝素祛除。术后的ACT、APTT和鱼精蛋白拮抗的结果相似。

术前询问肝素使用史,对判断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有一定价值。一旦确诊应避用肝素,直至特异性试验转为阴性。如系急症心脏手术,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换血疗法消除致敏因素;采用与前次来源不同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应用抗血小板药如链激酶。

预防肝素的降血压副作用,可同时伍用钙剂或抗组胺药。对于“肝素反跳”首先应明确原因。ACT测定难以鉴别肝素残留作用或血小板减少问题。此时可作肝素定量测量。血栓弹力图和Sonodot试验以资鉴别。如系肝素残余作用,可迫加小剂量鱼精蛋白;如为血小板功能损伤或计数剧减。可补充新鲜血或含有血小板血浆。肝素抗凝时伍用抗血小板药可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K-B法药敏试验操作

药敏试验AST

方法分:MIC—最低抑菌浓度,倍比稀释。KB—MH平板。E-test。

KB:普通非厌氧菌-----MH平板

链球菌:1,MHBA平板(5%羊血)

2,流感嗜血杆菌----HTM平板(H代表嗜血杆菌属)

革兰氏阳性球菌:淋病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药敏纸片质控(MH平板)

根据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表格作质控。

一,细菌:ATCC25923(金葡),25922(大肠),27853(绿脓)

最多不能超过5代;冰箱内一般可保存1-2年。

ATCC—美国典型菌株收集中心

平板:MH平板

二,步骤

1, 第一次连续做30天(西南医院20天),每一种药敏误差率不超过10%为合格。

2, 每周一次(不间断),若某一种不合格——连续做7天——无误差方可。若某一天大多数不合格可能是操 作原因。

平时纸片保存:冷冻。每天用的冷藏,不能放室温过夜。用时提前1-2h取出放室温平衡。保持干燥,否则影响活性。

培养基质控

一, 细菌:ATCC29212,33186

平板:MH平板

二, 步骤

1, MH平板半开,放孵箱内让表面水份干燥再使用。

2, 生理盐水调菌液以0.5麦氏管比浊,涂抹在MH平板上,放3min后贴复方新诺明。24h观察。

三, 结果

抑菌环 〉20mm,边缘清晰为合格。否则胸腺嘧啶核苷酸过高,不合格。————北京,浙江等三家MH不合格。

药敏

生理盐水管调菌液,0.5麦氏管比浊,振荡,背景用黑白条纹,目测。用棉纤在MH平板上呈60度三个方向涂抹,放3min后贴纸 片(掉在地上的可用,掉入平板内的不可再动)15min内贴完纸片。将平板反转,放入35度孵箱。

纸片与平板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两个纸片之间隔在20-30mm左右。150mm平板纸片不超过12张;100mm不超过1 0张;苛氧菌如流感不超过4片。苛氧菌的耐瑟氏菌,嗜血杆菌,链球菌放入烛缸。卡他莫拉氏菌HTM平板——借用水流感全套。肠球 菌MH——与卜一样。

G+球菌24h判断结果,如:卡他,淋病奈瑟氏菌。流感同样。

非苛氧菌的G-b:大肠,绿脓等16-18h判断结果。

抑菌环在黑色背景下测量——根据NCCLS操作规程。

故:一般情况下G+c在上午做第二天上午观察;

G-b在下午做第二天上午观察。

注:

1, 药敏试验要比较结果的逻辑性,如:档次高的耐药而档次低的敏感;阿米卡星耐药而对庆大敏感;葡萄球 菌对万古耐药;假单胞菌属对头孢他啶耐药等。

2, 肺炎链球菌的KB法不能用于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但要用OXA来推测青霉素类是否耐药 ,以此来初筛。即以OXA做KB但报青霉素。

3, 流感(HTM平板)菌对低温环境敏感,故动作要快,以保证质量。同时在KB前做β-内酰胺酶,阳性 则预测阿莫西林,氨胩西林耐药,阴性则预测阿莫西林,氨胩西林敏感。推荐用药:头孢克罗,头孢呋辛。(流感要B型血清才有意义)

4, BLNAR:若基因突变有可能β-内酰胺酶阴性,但阿莫西林,氨胩西林耐药。应考虑阿莫西林/棒酸 ,头孢克罗,氨胩西林/苏巴坦,头孢尼西,曲松,派拉西林/三唑巴坦等耐药。 5, 肠球菌需做氨基甙类的高耐筛选,GEH(庆大)120ug,STH(链霉素)300ug的高耐。青 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人需与氨基甙类的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出现VRE(对万古耐药的肠球菌)加做氯霉素,红霉素, 四环素,利福平。肠球菌禁用头孢菌属,氨基甙类磺氨,卡林霉素,因临床无效。屎肠球菌天然对氨胩西林耐药。

6,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报告禁用一,二代头孢和氨基甙类。

7, G-对泰能耐药的菌株,分析,与其它对比,如三代头孢类。

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非发酵菌G-b)对泰能天然耐药,往往对环丙沙星(奎诺酮类)磺氨,替卡西林/ 棒酸敏感。

9, G-b对万古耐药。

几种特殊的实验

非苛氧菌:

一:葡萄球菌:

1, 初筛:苯唑西林(OXA)耐药的做MRS。

2, 凝固酶阳性(SCOP)------MRS 24h判断结果。

凝固酶阴性(SCON)------MRS 24h后再加24h才能判断。

3, MRS方法:0.5麦氏比浊,点种或涂抹在MRS培养基上,在同一平板上做ATCC29213阴性 ,ATCC43300阳性对照,细菌生长为阳性。

4, MRS培养基:苯唑西林高盐培养基(MH平板加6ug/ml的 OXA再加油站%)。 5, 说明:引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同时也对氨基甙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四环素和喹 诺酮类耐药。

6, 目前还未发现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

二:肠杆菌:

1, 初筛:K-B法中的5个纸片:氨曲南,头孢塞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比肟。如果任一种耐药或 中介则提示EsBLs可能。

2, 确认:头孢他啶/棒酸(CD2)抑菌圈 〉头孢他啶5mm或头孢塞肟/棒酸 〉头孢塞肟5mm,则判断为EsBLs。

3, 说明:此菌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属类耐药。

4, 结果修正:抑菌环即便为敏感的上述耐药品种也要修改为耐药,再做评价。

注:头霉素(头孢西丁,替坦,美唑)不属于头孢菌属类。

淋病-实验室诊断和药敏

淋球菌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培养检查淋球菌、抗原检测,药敏试验及PPNG测定,基因诊断。

(一)涂片检查:

取患者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此法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

咽部涂片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不能诊断淋病,因为其他奈瑟菌属在咽部是正常的菌群。另外对症状不典型的涂片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二)培养检查:

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在36℃,70%湿度,含5%-10%CO2(烛缸)环境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培养后还需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80%-95%,女性80-90%。

(三)抗原检测

1.固相酶免疫试验(EIA):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在流行率很高的地区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四)基因诊断

1.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

淋球菌的基因探针诊断,所用的探针有:质粒DNA探针,染色体基因探针和rRNA基因探针。

(1)质粒DNA探针

① 隐蔽质粒DNA探针,淋球菌质粒分为三种:接合性质粒,分子最大,为36kb DNA; 耐药性质粒包括两个质粒,DNA长分别为5.6kb和7.1kb;隐蔽质粒4.2kb。其中隐蔽质粒存在于96%的临床淋球菌分离株中,其它奈瑟菌不含有此质粒,故可用它的序列作为特异DNA探针检测淋球菌。Torres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淋球菌,所用探针为隐蔽质粒。用该探针对134株淋球菌和131株相关菌株的检测,有124株淋球菌杂交反应阳性,占93%,还可与个别其它的奈瑟菌出现交叉反应,对测定探针的敏感性实验表明可检出102CFU淋球菌。研究证明隐蔽质粒中CPPB基因序列在所有的淋球菌染色体中(包括不含该质粒的菌株)。

因此CPPB基因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Torres等用CPPB基因探针检测了201份临床标本, 采用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系统,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8%。

② 耐药性质粒DNA探针

淋球菌的抗药质粒可分为:①产青毒素酶淋球菌(PPNG)其β-内酰胺酶阳性;②具有高水平的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

PPNG菌株是19xx年首次在实验室分离得到的,该菌中含有编码产青毒酶的基因,该基因既可整合于染色体上也可出现在质粒DNA中,而后者居多,称之为产青毒素酶质粒,质粒有二种,大小分别为7.4kb和5.3kb。Pescador19xx年设计一特异的检测淋球菌编码β-内酰胺酶基因的探针,采用酶化学发光法标记,液相杂交,用测光计测是特异杂交体的光量。在4h内可检测104-105CFU的PPNG菌株。TRNG菌株虽对四环素耐药,但通常对β-内酰胺酶类及喹诺酮类抗菌素敏感。因此,在实验室药敏检测中可归为敏感细菌。Pescador用抗四环素淋球菌(TRNG)tetm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该基因介导抗四环素,用酶化学发光标记,液相杂交,4h内可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出含有tetm基因的1.5×104CFu的淋球菌。

(2)染色体探针

染色体探针包括已知功能的基因探针,如菌毛DNA探针和paI基因探针,这些基因在淋球菌感染人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未知功能的基因探针,这些探针序列与染色体的特定序列互补,但目前还不知这些基因序列的功能。以上两种染色体探针由于在淋球菌中互补序列的拷贝数较低,检测灵敏度较低,因此一般用的不多,除非有特殊的研究目的。

(3)rRNA基因探针

rRNA基因探针是将与rRNA互补的DNA作为探针,该探针的靶序列是rRNA序列。rRNA的基因探针的特点是:①可以增加探针检测的灵敏度,rRNA基因探针可同时检测rRNA分子和DNA分子;②rRNA具有进化上的保守性;③杂交方法简便、快速;④由于rRNA的含量较高,标本不需增菌。美国Gen-Probe公司生产的淋球菌检测探针PACE C,是以rRN

A 及其基因为检测靶序列,采用放射性标记,在2h内可以完成检测,Peter用这种探针检测395个临床标本,结果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9%,99.4%,他认为PACE C系统筛查临床标本中淋球菌是一个可靠的方法。该探针还可以检测无症状淋球菌感染者,这是目前培养难于达到的。

2、淋球菌的基因扩增检测

上面讲述的探针技术检测淋球菌的方法,虽然比培养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和方便性上有了

很大的提高,但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多数情况下需要标本的淋球菌浓度很高,PCR技术和连接酶链反应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淋球菌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

(1)淋球菌DNA的提取

①培养菌的DNA提取

将培养得到的淋球菌,以102cfu/ml的浓度溶于碱性裂解液中裂解,裂解液组成为:1M NaCl 1M NaOH和1%Sodium dodecyl sulphate。将裂解液混匀后煮沸1min,然后用100μl 的1M Tris pH7.0中和碱性裂解液。用Tris平衡酚提抽一次,酚—氯仿抽提一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提取的DNA溶于30μl蒸馏水或TE缓冲液中。

②临床棉拭子标本的提取

将贴有分泌物的棉拭子在2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或PBS缓冲液中挤压洗1min,以便将标本尽量溶于溶液中,将棉拭子弃去,悬浮液于2-3000r/min离心5min,吸去上清液,细胞重新溶于100μl 1×PCR缓冲液,其中含Tween 20 0.45%,蛋白酶K 200μg/ml,细胞悬浮液于50-60℃温浴1h,然后95℃加热10min以灭活蛋白酶K,12000 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含DNA模板。

(2)PCR引物的设计

由于淋球菌隐蔽质粒CPPB基因在淋球菌染色体中和4.2kb隐蔽质粒中都有存在,同时在96%的淋球菌中都有该隐蔽质粒,因此很多PCR引物设计在CPPB基因区。

靶基因 引物序列 片段长度(bp)

CPPB NG1 5′GTT TGG CTG GTT GAT TCA AG 3′ 633

NG2 5′GCA AGA TTT CCG ATTT GGC G 3′

CPPB HO1 5′GCT ACG CAT ACC CGC GTT GC 3′ 390

HO2 5′CGA AGA CCT TCG AGC AGA CA 3′

rRNA 引物1 5′-AGG CTG TTG CCA ATA TCG GC-3′ 206

引物2 5′-ACA CTC GAG TCA CCC AGT TC-3′

CPPB GC1 5′CTT ATC GTT TGG CTG GTT GAT TC 3′ 435

GC2 5′ACC AAG ACC AAA GGT TTG ACA CTG 3′

GC3 5′ATT TTC CAG TGT CAA AC 3′ 241

GC4 5′TAT TCA AGC CCT ATC TG 3′

(3)PCR扩增

取淋球菌DNA提取液2μl,加入28μl的反应液中,最终PCR反应液中含dNTP各100μmol/L,引物各0.5μmol/L,TaqDNA聚合酶1U,Mg2+ 1.5mmol/L,加无菌石蜡油30μl,1000r/min离心30s,进行PCR扩增循环,反应条件:94℃变性1min,然后94℃ 30s,57℃1min,72℃1min。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

扩增产物于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30min,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灯下可见扩增的DNA荧光条带,分子大小应与所用引物扩增靶序列的大小一致。

(4)PCR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由于CPPB在不含有隐蔽质粒的淋球菌染色体上也会含有CPPB基因,再加96%的淋球菌都会有隐蔽质粒,因此用CPPB作为靶序列的引物具有极高的敏灵性,实验证明,一般传统一步PCR(GC1-GC2)方法可以检出3个淋球菌,而用单管巢式PCR(GC2-GC4)可以检出≤0.3淋球菌(9个CPPB基因)。这些引物经特异性实验,只能扩增淋球菌的DNA,而对非淋球菌奈瑟氏菌扩增不出特异产物。

(5)单管巢式PCR方法

是在传统巢式PCR的基础上将两对PCR引物作特殊的设计,巢式外侧两个引物(GC1,GC2)为25b退火温度比较高(68℃),巢式内侧两个引物GC3-GC4为17b退火温度较低(46℃),PCR反应液的其它成分与一般PCR相同。这样,通过控制退火温度(68℃)使外侧引物先行扩增,经过20-30次循环后(第一次PCR),再降低退火温度(46℃)使内侧引物以第一次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扩增,该PCR的灵敏度可达到检出0.3个淋球菌。

(6)淋球菌连接酶链反应(LCP)检测方法

目前PCR检测淋球菌的方法被广泛地使用。其特异性,灵敏性不断提高。同时另一种基因诊断技术——连接酶链反应(LCP)也以其高特异,高灵敏性被应用于淋球菌的检测中。LCP 与PCR不同之处在于LCP 用四对引物,所用酶是连接酶。连接酶可以将两条相邻引物连接起来。连接起来的两条引物可以作为另两条引物的模板,后者在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又可作为模板,如此进行30-40次循环。LCP所用的模板处理方法与PCR模板制备相等。LCP所用的探针除了可以设计在CPPB基因上,也可以设计在染色体基因序列上,例如opa-1基因。美国Abbott实验室在opa-1基因的48bp长的区域内设计了4个LCP探针,由于opa-1基因在淋球菌的染色体中有11次重复。因此,该组LCP探针具有高灵敏性和特异性。LCP反应过程:

将模板加入LCP反应液中,LCP反应液:20mmol/L Tris-HCl pH7.6;100 mmol/L KCl 10 mmol/L MgCl2;1 mmol/L EDTA; 10 mmol/L NAD+;10 mmol/L DTT,有标记物的两个相邻探针各40fmol/L,未标记的探针各40fmol/L,15U耐热连接酶,反应条件:97℃1s,55℃1s,62℃50s,其40循环。100μl反应产物加入酶标板微孔中,进行显色反应,最后用酶标仪读取光值。根据Buimer的实验证明,LCP在检测男性尿道棉拭子标本的灵敏度为100%,尿液标本为88.9%,女性宫颈棉拭子标本为95.4%。LCP方法的特异性高达100%,这一点明显高于PCR的特异性,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

3. 临床基因诊断淋球菌的注意事项

目前临床检测淋球菌的基因诊断方法主要采用PCR方法,但是该方法在临床检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引物设计 除了以上所列的淋球菌PCR引物外,还可从在其它基因上设计,但

是引物序列应具有特异性。因为细菌的染色体较大,许多基因序列并没有搞清楚;同时细菌之间或近或远有一定的同源性,而且细菌所含质粒序列间也存在同源性,因此设计引物一定要进行基因数据库比较分析,同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实验,从中选择引物进行临床检测。

(2)临床标本处理 对临床标本来讲,PCR模板要求越纯越好。这就要求在采集标本时要取到准确的位置,对于无症状患者要适当多采样,以保证采集到病原体细菌。另外由于临床标本成分比较复杂,有时简单处理的标本PCR扩增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杂质过多造成的,需要进一步纯化,如用酚一氯仿抽提法纯化,结果将会好转。这种纯化方法比较麻烦,目前已有商品化的DNA纯化试剂盒,可以较简便地从临床标本中提取高纯度的DNA。

(3)PCR产物的检测方法 不久以前临床PCR检测淋球菌几乎都采用电泳的方法进行PCR产物的鉴定。该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由于肉眼观察的主观性而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目前用杂交显色法代替电泳法,提高了结果判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总之,PCR方法与LCP方法比传统的培养法在灵敏性和特异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时间也大大缩短。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PCR方法与LCP方法在淋球菌的检测将会成为常规的检测方法。

(五)药敏试验:在培养阳性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做敏感试验,或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以指导选用抗生素。

(六)PPNG检测:β-内酰胺酶,用纸片酸度定量法,使用Whatman I号滤纸PP-NG

菌株能使其颜色由蓝变黄,阳性为PPNG,阴性为N-PPNG。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

氨基酸(amino acids):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接在α-碳上。氨基酸是肽和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的,不需要由饮食供给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

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

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

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

肽键(peptide bond):

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肽(peptides):

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层析(chromatography):

按照在移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和固定相(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olumn chromatography):

使用带有固定的带电基团的聚合树脂或凝胶层析柱分离离子化合物的层析方法。

透析(dialysis):

通过小分子经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molecular-exclusion chromatography)。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高压液相层析(HPLC,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使用颗粒极细的介质,在高压下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

以凝胶为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等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horesis)

在有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的,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和大小分离的。

等电聚焦电泳(IFE,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

利用特殊的一种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就将迁移到它的等电点(pI)处,即梯度中的某一pH时,就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了。

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是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个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Edman降解(Edman degradation):

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再经层析鉴定,余下的多肽链(少了一个残基)被回收再进行下一轮降解循环。

同源蛋白质(homologous proteins):

来自不同种类生物、而序列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例如血红蛋白。

构型(configuration):

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构象(conformation):

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肽单位(peptide unit):

又称之肽基(peptide group),是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是由参与肽键形成的氮原子和碳原子和它们的4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胺氢原子和两个相邻的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

蛋白质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氨基酸残基的有规则的排列,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是通过骨架上的羰基和酰胺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

蛋白质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静电作用力)维持的。

蛋白质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多亚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实际上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出的三维结构。

α-螺旋(α-helix):

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每个氨基酸残基(第n个)的羰基氧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第n+4个)的酰胺氮形成氢键。在典型的右手α-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nm,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

β-折叠(β-sheet):

是蛋白质中的常见的二级结构,是由伸展的多肽链组成的。折叠片的构象是通过一个肽键的羰基氧和位于同一个肽链或相邻肽链的另一个酰胺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氢键几乎都垂直伸展的肽链,这些肽链可以是平行排列(走向都是由N到C方向);或者是反平行排列(肽链反向排列)。

β-转角(β-turn):

也是多肽链中常见的二级结构,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使肽链走向改变的一种非重复多肽区,一般含有2~16个氨基酸残基。含有5个氨基酸残基以上的转角又常称之环(loops)。常见的转角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有两种类型。转角I的特点是:第1个氨基酸残基羰基氧与第4个残基的酰胺氮之间形成氢键;转角II的第3个残基往往是甘氨酸。这两种转角中的第2个残基大都是脯氨酸。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也称之基元(motif)。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结构域(domain):

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内的独立折叠单元。结构域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

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s):

一类主要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通常都含有呈现相同二级结构的多肽链。许多纤维蛋白结合紧密,并为单个细胞或整个生物体提供机械强度,起着保护或结构上的作用。

球蛋白(globular proteins):

一类蛋白质,许多都溶于水,球蛋白是紧凑的、近似球形的、含有折叠紧密的多肽链。典型的球蛋白含有能特异识别和结合其它化合物的凹陷或裂隙部位。

角蛋白(keratins):

由处于α-螺旋或β-折叠构象的平行的多肽链组成的不溶于水的起着保护或结构作用的

蛋白质。

胶原(蛋白)(collagen):

是动物结缔组织中最丰富的一种结构蛋白,它是由原胶原蛋白分子组成,原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右手超螺旋结构的蛋白。每个原胶原分子都是由3条特殊的左手螺旋(螺距0.95nm,每一圈含有3.3个残基)的多肽链右手旋转形成的。

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这些非极性分子(如一些中性氨基酸残基,也称之疏水残基)在水相环境中具有避开水而相互聚集的倾向。

伴娘蛋白(chaperone):

与一种新合成的多肽链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成具有生物功能构象的蛋白质。伴娘蛋白可以防止不正确折叠中间体的形成和没有组装的蛋白亚基的不正确的聚集,协助多肽链跨膜转运以及大的多亚基蛋白质的组装和解体。

二硫键(disulfide bond):

通过两个(半胱氨酸)巯基的氧化形成的共价键。二硫键在稳定某些蛋白的三维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

中性原子之间通过瞬间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弱的分子之间的力。当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为它们的范德华半径之和时,范德华引力最强。强的范德华排斥作用可以防止原子相互靠近。

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复性(renaturation):

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肌红蛋白(myoglobin):

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血红蛋白(hemoglobin):

是由含有血红素辅基的4个亚基组成的寡聚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将氧由肺运输到外周组织,它的氧饱和曲线为S型。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CO2浓度的增加降低细胞内的pH,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下降的现象。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又称之变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ickle-cell anemia):血红蛋白分子遗传缺陷造成的一种疾病,病人的大部分红细胞呈镰刀状。其特点是病人的血红蛋白β-亚基N端的第6个氨基酸残基是缬氨酸,而不是正常的谷氨酸残基。

酶(enzyme):

生物催化剂,除少数RNA外几乎都是蛋白质。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只是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的速度。

全酶(holoenzyme):

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包括所有的必需的亚基、辅基和其它的辅助因子。

脱辅基酶蛋白(apoenzyme):

酶中除去催化活性可能需要的有机或无机辅助因子或辅基后的蛋白质部分。

酶活力单位(U,active unit):

酶活力的度量单位。19xx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比活(specific activity):

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μm)。比活是酶纯度的测量。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将一摩尔反应底物中的所有分子由基态转化为过渡态所需要的能量。

活性部位(active site):

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氨基酸残基的部分。活性部位通常

都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是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得很近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酸-碱催化(acid-base catalysis):质子转移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

共价催化(covalent catalysis):

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催化方式进行的。

靠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

非酶促反应或酶促反应速率的增加是由于活性部位处反应剂有效浓度增大(底物靠近活性部位)的结果,这将导致更频繁地形成过渡态。

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

酶促反应最初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这一阶段产物的浓度非常低,其逆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v)与底物浓度([S])关系的速度方程,v=Vmax[S]/(Km+[S])。

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Km):

对于一个给定反应,导致酶促反应速度的起始速度(v0)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催化常数(catalytic number)(Kcat):

也称之转换数(turnover number)。一个动力学常数,是在底物浓度处于饱和状态下,一个酶(或一个酶活性部位)催化一个反应有多快的测量。催化常数等于最大反应速度除以总的酶浓度(Vmax/[E]total),或者是每摩尔酶活性部位每秒钟转化为产物的底物的摩尔数。

双倒数作图(double-reciprocal plot):

也称之Lineweaver-Burk作图。一个酶促反应速度的倒数(1/v)对底物浓度的倒数(1/

[s])的作图。X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代表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倒数。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

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一个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Vmax变小,但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uncompetitive inhibition):

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Vmax,Km都变小,但Vmax/Km比值不变。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

活性部位含有在催化期间起着亲核体作用的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酶原(zymogen):

通过有限蛋白水解能够由无活性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

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

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被增加或降低。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

一种其活性受到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别构调节剂(allosteric modulator):

结合在别构酶的调节部位调节该酶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别构调节剂可以是激活剂,也可以是抑制剂。

齐变模式(concerted model):

相同配体与寡聚蛋白协同结合的一种模式。按照最简单齐变模式,由于一个底物或别构调节剂的结合,蛋白质的构象在T(对底物亲和性低的构象)和R(对底物亲和性高的构象)之间变换。这一模式提出所有蛋白质的亚基都具有同样的构象,或是T,或是R构象。

序变模式(sequential model):

相同配体与寡聚蛋白协同结合的另外一种模式。按照最简单的序变模式,一个配体的结合会诱导它结合的亚基的三级结构的变化,以及使相邻亚基的构象发生很大的变化。按照序变模式,只有一个亚基对配体具有高的亲和性。

同功酶(isoenzyme或isozyme):

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亲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别构调节物(allosteric modulator):

也称之别构效应物(allosteric effector)。结合在别构酶的调节部位,调节酶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别构调节物可以是激活剂或抑制剂

维生素(vitamin):

是一类动物本身不能合成但对动物生长和健康又是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所以必须从饮食中获得。许多辅酶都是由维生素衍生的。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B族维生素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

脂溶性维生素(lipid vitamins):

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这类维生素能被动物贮存。

辅酶(coenzyme):

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要的一类辅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

辅基(prosthetic group):

是与酶蛋白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含有尼克酰胺的辅酶,在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氢原子和电子载体的作用,常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

黄素单核苷酸(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

核黄素磷酸,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含有核黄素。

硫胺素焦磷酸(thiamine pyrophosphate):是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参与转醛基反应。

磷酸吡哆醛(pyidoxal phosphate):

是维生素B6(吡哆醇)的衍生物,是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生物素(biotin):参与脱羧反应的一种酶的辅助因子。

辅酶A(coenzyme A):一种含有泛酸的辅酶,在某些酶促反应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由异戊二烯组成的脂溶性光合色素。

转氨酶(transaminases):

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在该酶的催化下一个α-氨基酸的氨基转可移给另一个α-酮酸。

醛糖(aldoses):一类单糖,该单糖中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指定为C-1)是个醛基。

酮糖(ketoses):一类单糖,该单糖中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指定为C-2)是个酮基。

异头物(anomers):

仅在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异头碳)具有不同构型的糖分子的两种异构体。

异头碳(anomeric carbon):

一个环化单糖的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异头碳具有一个羰基的化学反应性。

变旋(mutarotation):

一个吡喃糖、呋喃糖或糖苷伴随着它们的α-和β-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度变化。

单糖(monosaccharide):由三个或更多碳原子组成的具有经验公式(CH2O)n的简单糖。

糖苷(glycosides):

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糖苷键(glycosidic bond):

一个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或缩酮键,常见的糖苷键有O-糖苷键和N-糖苷键。

寡糖(oligoccharide):由2个~20个单糖残基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多糖(polysaccharide):

2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多糖链可以是线性的或带有分支的。

还原糖(reducing sugar):

羰基碳(异头碳)没有参与形成糖苷键,因此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淀粉(starch):

一类可作为植物中贮存多糖的葡萄糖残基的同聚物。由两种形式的淀粉:一种是直链淀粉,是没有分支的只是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聚合物。另一种是支链淀粉,是含有分支的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聚合物,支链在分支点处通过α-(1→6)糖苷键与主链相连。

糖原(glycogen):

是含有分支的α-(1→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葡萄糖的同聚物,支链在分支点处通过α-(1→6)糖苷键与主链相连。

极限糊精(limit dexitrin):

是指支链淀粉中带有支链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在支链淀粉经淀粉酶水解作用、糖原磷酸化酶或淀粉磷酸化酶作用后仍然存在。糊精的进一步降解需要α(1→6)糖苷键的水解。 肽聚糖(peptidoglycan):

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唾液酸交替连接的杂多糖与不同组成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肽聚糖是许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蛋白(glycoprotein):含有共价连接的葡萄糖残基的蛋白质。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由杂多糖与一个多肽链组成的杂化的大分子,多糖是分子的主要成分。

脂肪酸(fatty acid):

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例如三脂酰甘油、甘油磷脂、鞘磷脂和蜡)的成分。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不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至少含有一个-C=C-双键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ossential fatty acids):

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例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三脂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也称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一种含有与甘油酯化的3个脂酰基的脂。脂肪和油是三脂酰甘油的混合物。

磷脂(phospholipid):含有磷酸成分的脂。例如卵磷脂、脑磷脂等。

鞘脂(sphingolipids):

一类含有鞘氨醇骨架的两性脂,一端连接着一个长链的脂肪酸,了一端为一个极性的醇。鞘脂包括鞘磷脂、脑磷脂以及神经节苷脂,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动物膜内,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内含量丰富。

鞘磷脂(sphingomyelin):

一种由神经酰胺的C-1羟基上连接了磷酸胆碱(或磷酸乙醇胺)构成的鞘脂。鞘磷脂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的质膜内,是髓鞘的主要成分。

卵磷脂(lecithin):

就是磷脂酰胆碱(PC,phosphatidyl choline),是磷脂酸与胆碱形成的酯。

脑磷脂(cephalin):

就是磷脂酰乙醇胺(PE,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是磷脂酸与乙醇胺形成的酯。

脂质体(liposome):是由包围水相空间的磷脂双层形成的囊泡(小泡)。

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

镶嵌有蛋白质的脂双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的作用。生物膜也是许多与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

内在膜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外周膜蛋白(pe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s):

通过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膜蛋白的离子相互作用和形成氢键与膜的内、外表面弱结合的膜蛋白。膜蛋白一旦从膜上释放出来,通常都是水溶性的。

流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进行横向扩散。

通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是离子或小分子扩散过脂双层膜能力的一种量度。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

是一种带有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它可以使大小合适的离子和分子从膜的任一方向穿过膜。

(膜)孔蛋白(pore proteins):其含义与通道蛋白类似,只是该术语常用于细菌。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也称之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是一种转运方式,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然后被转运过膜,但转运是沿着浓度梯度下降方向进行,所以被动转运不需要能量支持。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一种转运方式,通过该方式溶质特异结合于一个转运蛋白,然后被转运过膜,但与被动转运方式相反转运是逆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所以主动转运需要能量来驱动。在原发主动转运过程中,能源可以是光、ATP或电子传递。而第二级主动转运是在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下进行的。

协同运送(cotransport):

两种不同溶质跨膜的耦联转运。可以通过一个转运蛋白进行同一方向(同向转运)或反方向(反向转运)转运。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物质被质膜吞入并以膜衍生出的脂囊泡形式(物质在囊泡内)并被带入到细胞内的过程。

胞吐(作用)(exocytosis):

确定要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该囊泡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核苷(nucleoside):

是由嘌呤或嘧啶碱基通过共价键与戊糖连接组成的化合物。核糖与碱基一般都是由糖的异头碳与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之间形成的β-N-糖苷键连接的。

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羟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cAMP(cyclic AMP):

3ˊ,5ˊ-环腺苷酸,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

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linkage):

一种化学基团,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羟基)酯化形成的两个酯键。该酯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例如一个核苷的3ˊ羟基与另一个核苷的5ˊ羟基与同一分子磷酸酯化,就形成了一个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糖核酸(DNA , deoxyribonucleic acid):

含有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糖核酸(RNA , ribonucleic acid):

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ribosomal robonucleic acid):

作为核糖体组成成分的一类RNA,rRNA是细胞内最丰富的RNA。

信使核糖核酸(mRN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RNA。

转移核糖核酸(tRNA,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的RNA。tRNA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一个外源DNA通过某种途径导入一个宿主菌,引起该细菌的遗传特性改变的作用。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借助于病毒载体,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碱基对(base pair):

通过碱基之间氢键配对的核酸链中的两个核苷酸,例如A与T或U,以及G与C配对。

查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

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DNA双螺旋(DNA double helix):

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彼此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 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表面有两条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

绕B-DNA双螺旋表面上出现的螺旋槽(沟),宽的沟称之大沟,窄沟称之小沟。大沟、小沟都是由于碱基对堆积和糖-磷酸骨架扭转造成的。

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ing):

DNA本身的卷曲,一般是DNA双螺旋的弯曲、欠旋(负超螺旋)或过旋(正超螺旋)的结果。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通过切断DNA的一条或两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来改变DNA连环数的酶。拓扑异构酶I通过切断DNA中的一条链减少负超螺旋,增加一个连环数;而拓扑异构酶II切断DNA的两条链增加负超螺旋,减少2 个连环数。某些拓扑异构酶II也称之DNA促旋酶。

核小体(nucleosome):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链绕一个组蛋白核缠

绕构成的。

染色质(chromatin):

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染色质中含有作为骨架的完整的双链DNA,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

染色体(chromosome):

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和精细包装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存在形式。简言之,染色体是一个大的单一的双链DNA分子与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NA中含有许多基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退火(annealing):

即DNA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来源相同的DNA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同源DNA之间、DNA和RNA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双链DNA融解彻底变成单链DNA的温度范围的中点温度。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随着核酸复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现象。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的酶。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一种在特殊核苷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I型限制性内切酶既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II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限制酶图谱(restriction map):

同一DNA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此建立的位点图谱有助于对DNA的结构进行分析。

反向重复序列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

在同一多核苷酸链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

也称之基因工程(genomic engineering)。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载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将一种生物的某种目的基因和载体DNA重组后转人另一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技术。

基因(gene):

也称之顺反子(cistron)。泛指被转录的一个DNA片段。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常用来指编码一个功能蛋白或RNA分子的DNA片段。

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

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的代谢反应。

合成代谢反应(anabolic reaction):

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要的分子的代谢反应。

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催化一个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酶受到同一途径的终产物抑制的现象。

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

代谢途径中一个酶被该途径中前面产生的代谢物激活的现象。

标准自由能变化(ΔG°)(standard free-energy change):

在一系列标准条件(温度:298K;压力:1个大气压;所有溶质的浓度都是1M)下发生的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ˊ表示pH7.0条件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标准还原电位(E°ˊ)

(standard reduction potential):

25℃和pH7.0条件下一个还原剂和它的氧化形式在1M浓度下表现出的电动势。 酵解(glycolysis):

一个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发酵(fermentation):

营养分子(例如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氧存在下,酵解速度放慢的现象。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

也称之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Krebs 循环(Krebs cycle)。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回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

酶催化的补充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供给的反应,例如由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通过该循环可以由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也称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是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糖醛酸途径(glucuronate pathway):

从葡萄糖-6-磷酸或葡萄糖-1-磷酸开始,经UDP-葡萄糖醛酸生成葡萄糖醛酸和抗坏血酸的途径。但只有在植物和那些可以合成抗坏血酸(维生素C)动物体内,通过该途径可以合成维生素C。

无效循环(futile cycle):

也称之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一对催化两个途径的中间代谢物之间循环的方向相反、代谢上不可逆的反应。有时该循环通过ATP的水解导致热能的释放。例如,葡萄糖+ATP=葡萄糖-6-磷酸+ADP与葡萄糖-6-磷酸+H2O=葡萄糖+Pi反应组成的循环反应,其净反应实际上是ATP+H2O=ADP+Pi。

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

在分子内通过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酯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实际上引入了一个磷酰基。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人类的一种基因型遗传代谢缺陷,特点是由于缺乏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导致婴

儿不能代谢奶汁中乳糖分解生成的半乳糖。

尾部生长(tailward growth):

一种聚合反应机理,经过活化的单体的头部结到聚合物的尾部,连接到聚合物尾部的单体的尾部又成了接收下一个单体的受体。

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的酶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的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O2)。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的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

化学渗透理论(chemiosmotic theory):

一种学说,主要论点是底物氧化期间建立的质子浓度梯度提供了驱动由ADP和Pi形成ATP的能量。

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

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紧密偶联关系解除的化合物,例如2,4-二硝基苯酚。

P/O比(P/O ratio):

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时形成的ATP的摩尔数。电子从NADH传递给O2时,P/O比为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比为2。

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

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的化合物。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

叶绿体(chloroplast):藻类和植物中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叶绿素(chlorophyll):

光合作用膜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生物中主要的捕获光的成分。

辅助色素(accessory pigments):

在植物和光合细菌中象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色)素那样吸收可见光的色素,这类色素是对叶绿素捕获光能的补充。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或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将CO2转化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在叶绿体ATP合成酶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

光反应(light reactions):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

暗反应(dark reactions):

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的化学能使CO2还原成糖或其它有机物的一系列酶促过程。

Calvin 循环(Cavin cycle):

也称之还原戊糖磷酸循环(RPP cycle: reductive pentose phosphate cycle),C3途径(C3 pathway)。在光合作用期间,将CO2还原转化为糖的反应循环。是植物用于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磷酸丙糖的循环途径。

C4途径(C4 pathway):

一些植物中固定碳的途径,其特点是通过使CO2浓缩减少光呼吸。在该途径中,在叶肉细胞CO2被整合到C4酸中,然后C4酸在维管束鞘细胞被脱羧,释放出的CO2被Calvin 循环利用。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

植物依赖光摄取氧进行磷酸乙醇酸代谢的过程。光呼吸之所以发生是由于O2可以与CO2竞争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的活性部位。

β氧化途径(βoxidation pathway):

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脂肪酸被连续地在β碳氧化降解生成乙酰CoA,同时生成NADH和FADH2,因此可产生大量的ATP。该途径因脱氢和裂解均发生在β位碳原子而得名。每一轮脂肪酸β氧化都是由4步反应组成: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脂酰CoA通过形成脂酰肉毒碱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的一个穿梭循环途径。

酮体(acetone body):

在肝脏中由乙酰CoA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将导致中毒。

柠檬酸转运系统(citrate transport system):

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质的穿梭循环途径。在转运乙酰CoA的同时,细胞质中的NADH氧化成NAD+、NADP+还原为NADPH。每循环一次消耗2分子ATP。

酰基载体蛋白(ACP, acyl carrier protein):

通过硫酯键结合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的蛋白质(原核生物)或蛋白质的结构域(真

核生物)。

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大气中的氮被还原为氨的过程。生物固氮只发生在少数的细菌和藻类中。

尿素循环(urea cycle):

是一个由4步酶促反应组成的可以将来自氨和天冬氨酸的氮转化为尿素的代谢循环。该循环是发生在脊椎动物肝脏中的一个代谢循环。

脱氨(deamination):

在酶的催化下从生物分子(氨基酸或核苷酸分子)中除去氨基的过程。

氧化脱氨(oxidative deamination):

α-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氧化脱氨过程实际上包括脱氢和水解两个步骤。

转氨酶(transaminases):

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催化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向一个α-酮酸转移的酶。

转氨(transamination):

一个α-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酶的催化作用转移到一个α-酮酸的过程。

乒乓反应(ping-pong reaction):

在该反应中,酶结合一个底物并释放出一个产物,留下一个取代酶,然后该取代酶再结合第二个底物和释放出第二个产物,最后酶恢复到它的起始状态。

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s):

那些降解能生成可作为糖异生前体分子,例如丙酮酸或柠檬酸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acetonegenic amino acid):那些降解可生成乙酰CoA或酮体的氨基酸。

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苯丙酮酸堆积的代谢遗传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只能靠转氨生成苯丙酮酸,病人尿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堆积对神经有毒害,智力发育出现障碍。

尿黑酸症(alcaptonuria):

是酪氨酸代谢中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引起的代谢遗传病。这种病人尿中含有尿黑酸,在碱性条件下暴露于氧气氧化并聚合为类似于黑色素的物质,从而使尿成黑色。

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的磷酸酯的酶。

核苷水解酶(nucleoside hydrolase):能分解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的酶。

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

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例如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补救途径(salvage pathway):

与从头合成途径不同,生物分子的合成,例如核苷酸可以由该类分子降解形成的中间代谢物,如碱基等来合成,该途径是一个再循环途径。

痛风(gout):

是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泄不充分引起的尿酸堆积造成的,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别嘌呤醇(allopurinol):

是结构上(嘌呤环上第7位是C,第8位是N)类似于次黄嘌呤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强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痛风。

自杀抑制作用(suicide substrate):

底物类似物经酶催化生成的产物变成了该酶的抑制剂。例如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就属于这种抑制类型。

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 ):

也称之自毁容貌症,是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IMP和GMP,而是降解为尿酸,过量尿酸将导致Lesch-Nyhan综合症。

激素(hormone):

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位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结合特异激素并引发细胞响应的蛋白质。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响应外部信号(第一信使),例如激素而在细胞内合成的效应分子,例如cAMP、肌醇三磷酸或二酰基甘油等。第二信使再去调节靶酶,引起细胞内各种效应。

级联放大(cascade):

在体内的不同部位,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传递一个信息,并且初始信息在传到系列反应的最后时,信号得到放大,这样的一个系列叫做级联系统。最普通的类型是蛋白水解和蛋白质磷酸化的级联放大。

G蛋白(G proteins):

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质,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

组成。与激素受体结合的配体诱导GTP与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G蛋白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G蛋白具有内源GTP酶活性。 激素效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s, HRE):

是指类固醇、甲状腺素等激素受体结合的一段短的DNA序列(12~20bp),这类受体结合DNA后可改变相邻基因的表达。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s):

Y字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DNA解旋,同时合成新的DNA链。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以 DNA为模板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的3ˊ末端反应的酶。某些DNA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序列。

Klenow 片段(Klenow fragment):

E.coli DNA聚合酶I经部分水解生成的C末端605个氨基酸残基片段。该片段保留了DNA聚合酶I 的5ˊ-3ˊ聚合酶和3ˊ-5ˊ外切酶活性,但缺少完整酶的5ˊ-3ˊ外切酶活性。

前导链(leading stran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地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滞后链(lagging strand):

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地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

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 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

引发体(primosome):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需要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

复制体(replisome):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包含DNA聚合酶、引发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其它辅助因子。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执行着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

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紧密的蛋白质,它的结合可以防止复制叉处的单链DNA本身重新折叠回双链区。

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

复制环状DNA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DNA聚合酶结合在一个缺口链的3ˊ端,绕环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每一轮都是新合成的DNA取代前一轮合成的DNA。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一种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DNA聚合酶,具有RNA指导的DNA合成、水解RNA和DNA指导的DNA合成的酶活性。

互补DNA (cDNA , complementary DNA):通过逆转录酶由mRNA模板合成的双链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

是通过一种可连续扫描DNA,识别出损伤部位的蛋白质将损伤部位直接修复的方法。该修复方法不用切断DNA或切除碱基。

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

通过切除-修复内切酶使DNA损伤消除的修复方法。一般是切去损伤区,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露出的单链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最后用连接酶将缺口连接起来。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这种修复方式的特点是:识别出正确的链,切除掉不正确链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遗传学中心法则(genetic central dogma):

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被转录成RNA,然后RNA被翻译成多肽链。不过由于逆转录酶的发现,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转录(transcription):

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体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单一一条RNA链的过程。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可作为模板转录为RNA的那条链,该链与转录的RNA碱基互补(A-U, G-C)。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并沿着模板链的3ˊ→5ˊ方向移动,按照5ˊ→3ˊ方向催化RNA的合成。

编码链(coding strand):

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T)。

核心酶(core enzyme):

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五个亚基(α2ββ'δ)组成,没有δ亚基的酶叫核心酶。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但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必需加入δ亚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ˊ-三磷酸合成RNA的酶。

启动子(promoter)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内含子(introns):

在转录后的加工中,从最初的转录产物除去的内部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内含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内含子的DNA中的区域。

外显子(exons):

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外显子的DNA中的区域。

终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s):

协助RNA 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蛋白质)。

核酶(ribozymes):具有象酶那样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剪接体(spliceosome):

大的蛋白质-RNA复合体,它催化内含子从mRNA前体中除去的反应。

RNA加工过程(RNA processing):

将一个RNA原初转录产物转换成成熟RNA分子的反应过程。加工包括从原初转录产物中删除一些核苷酸,添加一些基因没有编码的核苷酸,和对某些碱基进行共价修饰。

RNA剪接(RNA splicing):

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翻译(translation):

在蛋白质合成期间将存在于mRNA上代表一个多肽链的核苷酸残基序列转换为多肽链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过程。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核酸中的核苷酸残基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续的3个核苷酸残基序列为一个密码,特指一个氨基酸。标准的遗传密码是由64个密码组成的,几乎为所有生物通用。

起始密码(iniation codon):

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最常见的起始密码是蛋氨酸密码:AUG。

终止密码(termination codon):

任何tRNA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但可被特殊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翻译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存在三个终止密码:UAG,UAA和UGA。

密码子(codon):

mRNA(或DNA)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该序列编码着一个指定的氨基酸,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互补。

反密码子(anticodon):

tRNA分子的反密码环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在翻译期间,反密码与mRNA中的互补密码结合。

简并密码子(degenerate codon):

也称之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是指编码相同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

氨基酸臂(amino arm):

也称之接纳茎(acceptor stem)。tRNA分子中靠近3ˊ端的核苷酸序列和5ˊ端的序列碱基配对,形成的可接收氨基酸的臂(茎)。

TψC臂(TψC arm):

tRNA中含有胸腺嘧啶核苷酸-假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残基序列的茎环结构。

氨酰-tRNA(aminoacyl-tRNA):

在氨基酸臂的3ˊ端的腺苷酸残基共价连接了氨基酸的tRNA分子。

同工tRNA(isoacceptor tRNA):结合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的tRNA分子。

摆动(wobble) :

处于密码子3ˊ端的碱基和与之互补的反密码的5ˊ端的碱基之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宽容性,即处于反密码的5ˊ端的碱基(也称之摆动位置),例如I可以与密码子上3ˊ端的U、C和A配对。由于存在摆动现象所以使得一个tRNA反密码子可以和一个以上的mRNA密码子结合。

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催化特定氨基酸激活并共价结合在相应的tRNA分子3ˊ端的酶。

翻译起始复合体(translation initiation complex):

由核糖体亚基、一个mRNA模板、一个起始的tRNA分子和起始因子组成并组装在蛋白质合成起始点的复合体。

读码框( reading frame):

代表一个氨基酸序列的mRNA分子的非重叠密码序列。一个mRNA的读码框是由转录起始位置(通常是AUG密码)确定的。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

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蛋白质合成期间负责转移肽酰基和催化肽键形成的酶。

嘌呤霉素(puromycin):

通过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引起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来抑制多肽链合成的一种抗生素。

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DNA 或RNA序列中一段不含终止密码的连续的非重叠核苷酸密码。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在转录起始复合体的组装过程中,与启动子区结合并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一种蛋白质。某些转录因子在RNA延伸时一直维持着结合状态。

操纵子(operons):

是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调控它们转录的操纵基因和启动子序列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操纵基因(operator):

与特定阻遏蛋白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表达的DNA区。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编码一个蛋白质或一个RNA的基因。

转录激活剂(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通过增加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加快转录速度的一种调节DNA结合蛋白。

阻遏物(repressor):

与一个基因的调控序列或操纵基因结合以阻止该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

衰减作用(attenuation):

一种翻译调控机制。在该机制中,核糖体沿着mRNA分子的移动的速率决定转录是进行还是终止。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

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和其它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基元(motif)。当来自同一个或不同多肽链的两个两性的α-螺旋的疏水面(常常含有亮氨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圈对圈的二聚体结构时就形成了亮氨酸拉链。

锌指(zinc finger):

也是一种常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基元。是由一个含有大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环和一个与环上的4个Cys或2个Cys和2个His配位的Zn2+构成,形成的结构象个手指状。

更多相关推荐: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XX年1月26日地点:神经外科的会议室参加人员:高XX副主任、林XX副主任、张XX科护士长、赖XX科护士长、翁XX等外科系统等护士长、神经外科全体护士及实习生。责任护士谢XX介绍病历:…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日期20xx年12月6日时间1600地点ICU护理站主持人主管护师护士长主题疑难病例危重病例重大手术病例主讲人孟繁红记录人参加人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内容记录一主持人发言1介绍病例讨论目的二责任...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的内容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XX年1月26日地点:神经外科的会议室参加人员:高X红副主任、林X浪副主任、张X娟科护士长、赖X青科护士长、翁X珍等外科系统等护士长、神经外科全体护士及实习生。责任护士谢X玲介绍病历:…

护理病历讨论范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护理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范本

一护理教学查房体查病人及进行相应护理指导主持人请黄晓云同志进行病例介绍科床二病例介绍病历特点患者赖炎光老年男性74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畸形3年加重10天而收入院1患者于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四肢关节肿痛以...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单记录人:xxx时间:20xx-3-17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日期20xx年12月6日时间1600地点ICU护理站主持人主管护师护士长主题疑难病例危重病例重大手术病例主讲人孟繁红记录人参加人员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内容记录一主持人发言1介绍病例讨论目的二责任...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急性支气管炎

XX医院姓名XX病区急诊病区床号8床住院号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xx年8月3日地点护士站参加人员所有在班人员主持人XX病历报告者XX基本病情及现有护理诊断患者XX85岁因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寒战发热发热时体...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一时间20xx年9月1日1500时科室心内地点医办室参加人员支持人责任护士汇报病例患者主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悸十余年加重伴喘息少尿五天入院患者于五天前受凉后自觉胸闷胸痛症状发作频繁且伴发热咳嗽...

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护理病历讨论制度住院病人护理疑难问题讨论1临床科室应当选择适当的在院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护理病历讨论一般每三个月一次如有需要随时进行护理病历讨论2特别是对典型或特殊的罕见病例应组织全科护士及实习生进修生进行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制订时间20xx6一凡病情危重危及生命或难度较大的手术及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死亡病例均应进行护理病例讨论二讨论由护士长主持病区护士均应参加三讨论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介绍病人病情目前采取的护理...

护理病例讨论(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