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新闻

时间:2024.4.20

调查性新闻—社会生活的探雷器

涂显锋

调查性新闻一般被称为深度报道,在新闻业界和教学中也被称为调查报告。我国的管理者通常把新闻报道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绝大多数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负面的、丑恶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揭露隐在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性质上属于负面报道主。正因为此,调查性新闻也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所以它也常被人们称作揭黑报道。如果把这些矛盾和问题比作社会生活中隐藏的地雷,那么调查性新闻无疑是一种敏锐的探雷器,而从事调查性新闻工作的人则不愧为处在阵地前沿的探雷者。

本文讨论的范围是负面调查性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作用。笔者的基本观点是:调查性新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对社会生活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合理适度的调查性报道对社会生活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是大有可为的。

调查性新闻所包含的第一个矛盾是新闻现象与本质目的的矛盾。调查性新闻总是力图以报道负面的、丑恶的内容来揭露矛盾、问题,引导舆论批判不平等不合理现实,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合理地、良性地发展,实现正面的、积极的本质目的。这是调查性新闻最基本的内在矛盾。调查性新闻之所以能够达

到上述目的,实现矛盾的统一,在于新闻的公开性及其作为舆论监督工具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问题和矛盾被揭露并公诸于世,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觉,迫于舆论的压力,政府也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探出“地雷”,掀除“陷阱”遮盖物,是调查性新闻的职责所在,也是新闻“耳目喉舌”作用的具体体现,而除雷填阱的工作则需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来完成。即使一篇调查性新闻只是针对个别重大事件而作,其影响也是广泛甚至是普遍的。它不仅影响个案的解决,而且提高人们的警觉,促使人们审视身边有无类似问题,并避免重蹈覆辙;甚至触动一些不合理的具体制度,促实其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孙志刚事件的报道导至收容制度的取缔;20xx年初,《中国经济时报》刊登的《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引起了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的关注,160多名涉案人员受到法律制裁,朱镕基下令整顿证券市场;20xx年12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王克勤的调查性报道《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披露了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虽然掀开的仅是全国出租车行业黑幕的一角,但其意义,普适全国。该文发表第8天,温家宝就这篇利国利民利劳动者的文章批示:“出租车行业问题到了非管不可的程度,有关部门应该深入调查拿出具体整改意见,以北京为试点,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

革。”20xx年大年初一,朱镕基专门慰问北京出租车司机,并指出:“这个行业管理体制存在严重问题,确实需要大力改革。”

调查性新闻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调查性新闻所包含的第二个矛盾是利益的冲突。20xx年记者节,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的王克勤在接受新浪传媒的采访时说:“不是我有意识要跟人作对,因为一些部门、一些官员或者一些奸商,他在与人民作对,与人民利益作对,与人民的生命作对,与国家法律作对,与国家利益作对。所以我觉得我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我觉得理所当然应该和他们作对。”这段话揭示了调查性新闻所包含的第一对利益冲突,即“一些部门、一些官员或者一些奸商”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之间的冲突。调查性新闻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必然要揭露和批判黑恶势力掠夺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劣行、手段,损害这部分人的不法利益。这必然导致记者的采访报道工作受到重重阻碍,甚至招至惨痛的打击报复。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自然引出了第二对利益冲突,即记者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王克勤的调查性报道《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在《中国经济日报》刊登后,坑害人民的罪犯受到了法律制裁,人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但却有人悬赏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家人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他供职的《甘肃经济日报》也令他下岗。《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刊登于《西部商报》后,黑恶势力现形受罚,堡子乡人民得救,但王克勤却被开除公职,

且受到黑恶势力的严重威胁,不得不逃离兰州,流落京城,供职于《中国经济时报》。由于我国现行体制的局限,加上调查性新闻运作的成本高、时间长,使这些以揭黑为新闻理想的记者们往往成为“低产田”,收入十分有限,且很大一部分收入还得消耗在高昂的采访成本上,因此,包括王克勤在内的绝大部分揭黑记者,生活状况都比较差。另一方面,调查新闻因为涉及尖锐的利益冲突而存在着很高的危险性,“探雷”的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地雷”就炸到了自己。用王克勤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成本”的职业。《西部商报》记者曾经在网吧里写稿时(自己没有电脑),被黑势力打伤;还有几名记者曾被揭露对象陷害而锒铛入狱。调查性新闻记者,为公平正义而战,选择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啥弃了自己应得的利益。

调查性新闻所包含的第三个矛盾是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之间的矛盾。调查性新闻的积极作用是揭露社会问题和矛盾,维护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这是它的本质属性。上文已有所论述,这里不详谈。调查性新闻的消极影响在于其揭露现实生活中黑暗、丑恶的一面,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如引起人们的“厌恶政治症”,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动乱等。当前,党和政府不提倡甚至压制揭黑性新闻报道,大概主要出于这个原因。

在这里有一个悖论。一方面,社会秩序越稳定,发展状态

越良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越少,客观上对调查性新闻的需求越少,人民对待问题和矛盾的态度更加理性,这种环境下揭露性报道主导公平正义的积极作用更容易彰显,国家、社会、人民注意力会更集中于致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秩序越混乱,越不稳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越多,客观上对调查性新闻的需求越强烈,人民对待问题和矛盾不够理性,容易导致过激行为,揭露性报道的负面影响更容易出现,且容易扩大化,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对于党和政府来说,从根本上也希望新闻媒体能够揭露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发挥“耳目喉舌”作用,但往往会担心公开报道会使负面影响扩大,导至社会不稳定,因此便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鼓励记者写内参。但内参的不足在于只针对个案,不具有公开报道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只能依靠参阅领导的觉悟解决问题,并且不具有公开报道对社会产生的预警等作用。对于受众而言,一方面对调查性报道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求,希望了解问题的矛盾之所在,明白“地雷”、“陷阱”之所设,了解更多信息,以便在社会生活中少吃亏,同时满足窥视秘密和内幕的欲望;另一方面过多地接触负面报道,往往又会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厌恶,形成心理的不平衡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还有一些揭露具有普适性问题调查性报道,可能会揭到大众内心深处的伤疤,而刺痛大部分人的心。调查性报道,是一柄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它在矛盾中产生,在矛盾中成长,

本身也是一个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调查性新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调查性新闻以公平正义为其诉求,它以揭露黑暗和舆论监督为手段,力求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其本质是革命的。无论党和政府、社会还是人民对调查性新闻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其革命性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强调调查性新闻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决不能忽略了它消极的一面。只要站在立场客观公正的,坚持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我们坚信,调查性新闻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篇: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


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

关键词: 电视调查性报道 新闻理念 电视调查新闻

[摘要]:

在当今中外电视新闻的大家族中,调查性报道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同时又是最有难度的。本文选取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两个典型栏目:CBS《60分钟》和CCTV《新闻调查》,运用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两种研究方法,通过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以调查、揭丑、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深度新闻报道。它首先产生于平面媒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名牌栏目《60分钟》第一次将调查性报道运用在电视媒体上。《60分钟》不仅成为美国同类电视节目的佼佼者。同时,其开创的报道风格、节目样式乃至新闻理念、对其他国家的电视调查性报道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无疑是电视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制度下的一种勇敢探索。10年来,其制作播出的调查性节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我国电视之最,并带动了一批地方电视台同类节目的出现。

“比较电视批评力图摆脱国别和地区的局限,以更为开阔的审视角度,在比较和观照之中,分析和把握各种电视现象和电视作用,力图全面、准确地评价电视作品的价值,更为深入地认识电视运动与发展的根本规律。”[1]本文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60分钟》和《新闻调查》这两个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代表栏目展开电视批评,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

一、《60分钟》与《新闻调查》的对比

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平行比较研究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节目的类同,即这两个栏目在节目形态、栏目运作、节目理念上表现出来的类同现象;二是进行节目的对比,找出节目之间的异同点。

1.1 节目形态与内容取材

《60分钟》由片头(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和评论员评论这几个版块组成,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主持人。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一般都是较有时效性的硬新闻故事,仅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往往风格轻松,多半是影视或体育明星的访谈。最后还有几分钟的新闻评论。38年来,《60分钟》的核心内容集中在对那些犯罪指控,企业财团、政治人物及其他公共机构高层人士的贿赂犯罪行为的调查上。

《新闻调查》节目时长每期45分钟,每期一个故事。首先,演播室中主持人用一分钟的导语——或交待播出由头,或简单勾勒背景,或关注人物命运,或预先提出问题,但不做评论;紧接着是出镜记者的现场调查,以悬念重重的结构来引人入胜;结尾时,一般在现场调查内容结束后,主持人作一分钟的总结,或报告事态最新进展,或表明媒体立场,或提醒继续关注,但不下结论。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新闻调查》节目形态定位上借鉴《60分钟》?调查性纪录片?的形态,用纪实的方式拍摄,展现对新闻事件的调查和采访过程,把新闻当成故事来讲,事件中应有悬念和冲突,情节应当跌宕起伏。”[2]但与《60分钟》每个故事十几分钟不同,《新闻调查》每一期节目时长45分钟,要在一个相当于单本电视剧长度的时间里把一个非虚构的新闻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不但是对记者编导能力的考验,同时也给选题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限制。

1.2 调查记者与节目运作

《60分钟》并不称呼他那些出镜主持的记者为Anchorman(主播) 或是Host(主持人),而是直接叫记者(Correspondent)。《60分钟》没有专门的主持人,每个人讲自己找来的故事并将自己的个人特性表现出来。他们在自己的节目中既是记者又是节目主持人,即中国新闻界所说的“记者型主持人”。《60分钟》的主持人都是资深记者出身,如莫利?塞弗在进入《60分钟》前因为对越战击中要害、激发情绪的出色报道而闻名,丹?拉瑟则是因为当时报道肯尼迪总统被杀,以及在对尼克松采访中言辞锋利而全国知名。他们每一位都功勋卓著,是美国新闻界的“大腕”, 做过16年记者的已故的著名NBC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说:“我是主播还是主编都不重要。一旦做过记者,就永远是一名记者。一旦做过记者,你就永远明白新闻时间的最佳途径是告诉人们你碰见的人的生活和态度。”[3]

中国调查记者吃的是“青春饭”,很难看到40岁以上还在从事调查性报道的一线记者,绝大多数的调查记者都因种种原因,在从业约三年后逐渐淡出。在中国的电视台的体制中,多年来节目运作推行的是编导中心制,以编导为中心来配置资源。编导拥有本节目的人、财、物等支配权利。以央视的《新闻调查》为例,长期以来,以编导作为节目创作的核心,记者围绕着编导转,编导把什么都安排好了;编导找到感兴趣的选题后,看看哪个记者合适,被指定的记者到时候采访就行了,每一个编导可以轮换使用记者,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品牌效应被抑制住。

要真正做成中国的《60分钟》,还要拥有一批迈克?华莱士、丹?拉瑟那样的记者,否则,最多只能成为培养出镜记者的摇篮,而不可能积蓄持续发展的力量,故而也难以打造名牌栏目。在美国,优秀的出镜记者就是节目运作的核心,从而形成记者中心制或新闻明星制。一旦出镜记者或主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有了突出表现,电视台就会给予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整个节目根据出镜记者来配置班子及其他资源,以《60分钟》为例,5位出镜记者都有自己的制作队伍,他们自己找选题然后向执行制片人申报。可以说,没有名记者就没有名牌栏目。

1.3 新闻理念的差异

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最根本的差别还是在新闻理念上。所谓新闻理念,是指对新闻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取向。这种差异从中美调查性报道的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

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的定义是:“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调查性报道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4]

《美国新闻史》对“调查性报道”的解释是:“挖掘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卡车司机工会、犯罪集团和腐败活动的,是19xx年代和19xx年代所谓的调查性新闻记者。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是指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对某一事件的强有力解释。”[5]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是黑幕揭发报道的延续。1902至19xx年的黑幕揭发报道,集中揭发美国社会腐败现象,被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称为“扒粪者”。调查性报道最大成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揭露。其后,普利策新闻奖自19xx年设立调查性报道奖。《60分钟》认为调查性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己发掘出来的”。[6]

以上西方新闻界对于调查性报道比较典型的定义,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条:一,它是揭丑质疑性的,一些人或集团企图掩盖真相,调查记者就要将其内幕揭露出来,告知公众并解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二、它是由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主动挖掘而独立进行的调查,具有原创性和相对独立性。三,它所调查一定是势力集团对公众利益构成了损害的事件,题材是重要的和公众所关心的,调查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我国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起步较晚,在这些众多的调查性节目中,央视的《新闻调查》被公认为是影响力最大,节目水准最高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因此我国新闻界在如何定义电视调查性报道时,无一例外地建立在对该栏目的研究基础上。《新闻调查》的选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和内幕性调查。在这四种选题中只有内幕性调查才符合西方对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其他三种选题的大量存在,让我们质疑《新闻调查》是否属于“调查性报道”?如播出少女怀孕题材的《长大未成人》,反应农村医疗状况的《农民看病现状调查》都是非揭露性报道。于是,有人因此提出了“中性调查性报道”,“非揭露性调查报道”等概念。而针对在《新闻调查》中出现的《宏志班》、《生命的救助》等节目,有人甚至提出了“正面性调查性报道”的概念,认为“西方的调查性报道定义过于严格,限制了调查性报道在题材上的广泛性,”[7]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本身“在题材上有更大的包容力和内涵。”[8]

针对这些定义,《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并不认同:“国内对调查性报道和调查性节目经常混为一谈,我们叫新闻调查,并不意味着我们做的节目都是调查性报道。”[9]他不认为存在正面调查性报道这样一个概念,为了厘清这个概念,他提出了“调查式节目”的概念,《新闻调查》中有大量节目使用了调查求证手法。他进一步指出,“正面报道如果用调查的手法来做的话,它可能是调查节目,但它不是调查性报道。而调查性报道,只是调查节目中的一个部分,它就是揭露黑幕和内幕,就是一个独立调查,并且这个调查有一个完整的过程。”[10]

央视的孙玉胜则强调揭密性 “调查性报道以展示为主,选题注重事件性、趣味性、揭密性,主要采用记者亲身调查的方式来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叙述。调查性报道更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11]由此可见,国内新闻界目前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更多的是从报道方式上去界定的,与西方新闻界的调查性报道定义并不是一回事。由于新闻理念的差异,《60分钟》和《新闻调查》的话语空间和传播效果也大不一样。

二、《60分钟》对《新闻调查》的影响

影响比较研究方法就是考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方法,影响的对象是影响者和被影响者。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它可以是影响者也可以是被影响者。

2.1《60分钟》和《新闻调查》的影响

《60分钟》成为美国新闻史上进入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的第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并创下了至今无人打破的连续23个年度进入尼尔森收视率前10位的记录,被人称为是尼尔森(Nielsen)收视率排行榜的宠儿。《60分钟》不仅成为黄金时间节目网络播出次数最多的电视节目,而且是美国新闻史上最赚钱的新闻节目。《60分钟》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它大约为CBS赚了20亿美元。

《60分钟》之成为美国电视史上存活下来的最长寿、最成功的调查类新闻节目。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69分钟》代表精品节目,它是历年美国获艾美奖最多的电视节目,到19xx年止,《60分钟》荣获时事类艾美奖68次。二是对行业的影响,《60分钟》成为不同电视网的类似节目的模仿对象,世界各国电视台纷纷开发了自己的《60分钟》。三是对社会的影响。在收视率颠峰时期,《60分钟》甚至主导了社交议题。周一上班后,同事之间往往以昨晚的《60分钟》为话题,没有看过节目的观众,根本无法与同事交流,因此,下个周日务必看了节目才敢上班。马里兰州立法机关把星期一早晨收集到的提案叫做“《60分钟》提案”,因为其中的一些提案是某些人看到星期日晚间的《60分钟》节目后,想到了某些问题,因而在星期一早晨提出的。

虽然《新闻调查》在节目形态和新闻理念上都借鉴了《60分钟》,但其影响力还是无法与《60分钟》相比,甚至无法与同台的另一档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相比。《新闻调查》收视率在19xx年有了显著提高,平均收视率一直列在中央电视台9点时段前茅, 80%的节目进入当年全台收视率排名的前15名。但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剧增和民生新闻的出现,《新闻调查》的收视率却每况愈下。20xx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改版,由于《新闻调查》并不擅长在黄金时段拉动收视率,央视出于经济压力的因素,《新闻调查》的播出时间从周六晚21:15挪到周一的晚间10:35,由于播出时间的改变,这一调整收视率立刻由3%下滑到1%,造成了《新闻调查》两千多万的观众流失。即使是现在它的播出时间依然被放CCTV—1的22:39,新闻频道放在了接近午夜的23:10 。作为一档高品质的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也同样在坚守品位和抓住观众的之间挣扎。据20xx年的统计,《新闻调查》正常的收视率在0.5%-1%左右,这样的收视率相对于节目的投入来说,显然是不理想的。

2.2《60分钟》对《新闻调查》的影响

《60分钟》影响首先表现在于节目运作方面。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央视开始在编导中心制的框架内培养了一批优秀记者和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杨澜等。但是我们有了明星,却并没有明星制。拿央视来说,目前的机制有能力迅速培养一个“名嘴”,但是却没有能力让他们转化为节目的品牌。从央视到地方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优秀的记者或主持人成名了,马上升官,摇身成为编导或制片人,尤其是地方台的主持人在成名或得奖后被提拔为领导而退居幕后,之前在专业上的积累突然间丧失了意义。如央视白岩松在成名后曾经同时担任《央视论坛》、《中国周刊》、《时空连线》和《新闻会客厅》四个栏目的制片人,当了官的他常抱怨自己忙碌到只有进了演播室才有时间看稿子并考虑节目的录制问题。主持人中心制变成了“主持人行政中心制”。看来,《新闻调查》要像《60分钟》那样有力量,恐怕需要改变其节目运作机制。

《60分钟》最有影响的还是它的独立调查和批判精神。多年来《60分钟》一直致力于报道负面,揭露丑行,通过独立的调查来挖掘故事,伸长正义从而名闻遐迩。节目的前制片人唐?休伊特说“我们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用探照灯照亮黑暗的角落。如果躲在黑暗中的人正在做着他们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即将探照灯照过去。”[12]近40年来,大胆坚定的节目立场以及敢于碰硬的对抗精神使得该节目一度成为正义的化身,赢得了“美国检控官”的称誉。这一点可以从莱内尔?格特(Lenell Geter)的案子得到印证。这个被错判终身监禁的黑人工程师在《60分钟》中播出了记者莫利?塞弗的分析和调查后,即获自由。在《60分钟》历史上,最具揭露性的节目还包括对抗美国伊利诺电力公司、奥迪汽车、烟草公司、联合化工公司、美国陆军、收养机构以及土地开发公司等。

所有的商业电视机构无一例外都会面对经济利益和独立新闻立场的二元冲突,按理说,《60分钟》在吸引了大量有实力的广告商后,节目的独立性和言论自由相对也会受到压力和限制。让《60分钟》新闻人最为自豪的恰恰是他们对自己节目广告赞助商的揭露报道和向自己的高层开火的勇气。用休伊特的话来说,“?60分钟?不怕威胁、不受诱惑;无论这些威胁和诱惑来自报道对象,还是来自我们的雇主。”[13]为了维护节目的独立的价值立场,《60分钟》甚至不惜向CBS高层开火。

《新闻调查》从19xx年创办到定位做“真正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用了8年,中间的艰辛和曲折可以想象。“?探寻事实真相?的道路,并不好走,从节目播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播出率;尤其在20xx年,?有真相被隐藏的地方就应该有新闻调查?就变得更为艰难,有十多期节目被毙……竭尽全力调查真相的《新闻调查》发现?一期一个真相?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4]“《新闻调查》每期节目的“内容数量”问题在栏目开播前就已经解决,而选题的方向问题却始终缠绕着《新闻调查》的创作者们,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和痛苦,成为这个栏目长期思考难以突破的一个难解的?死扣?。”[15]

《新闻调查》有着严格的选题标准和报题程序,选题申报所要走的路线很漫长的,必须到达央视行政最高层的主管副台长。《新闻调查》严格的审片制度更是导致节目的腰斩率和“枪毙率”的提高,在客观上再一次缩窄了和限制了栏目的话语空间。《60分钟》的选题申报程序相对要简单的多,只需要到达CBS新闻部,目的只是为了确定选题是否与新闻部其他节目冲突。

三、电视调查新闻理论

3.1 比较的结论

媒介制度的不同导致话语空间的不同。中国媒介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新闻媒介在政治上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是党政权利的延伸和补充。媒体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还决定了它在对权力实施舆论监督方面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中国传媒大学郭镇之教授对此指出:“媒体与政府合为一体的体制为世人所诟病,媒体对政府的依附,降低了媒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影响了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效果。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问题就是由此而生。中国的新闻媒介从来没有独立揭发出真正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披露严重的社会问题常常受到压制,面对铺天盖地的腐败现象少有作为。同时,由于监督对象及其上级部门越来越老练的抵制与干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16]

媒体的功能不同导致新闻理念的不同。调查性报道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它是针对势力集团的监督功能,寻找真相以唤起了社会疗救的注意。“社会守望”本应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由于是以揭露性题材为核心,调查报道的记者被称为“扒粪者”,相对于中国现时的“喜鹊”型记者而言,他们是一群“乌鸦”。但正是这些“乌鸦”守望者可以成就调查性报道,从而让“无力者有力,让悲伤者前行”。但是,我国新闻报道的功能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而存在,向来奉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种方针决定了揭露性报道的数量相对偏低的现实。据统计,即使是以舆论监督为己任的如《焦点访谈》,批评报道的比例也不到其中的两成,其监督性报道从非常态走向常态举步维艰。

一个开放、独立的公共领域并未真正建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对话性的概念(dialogical concept),即公共话语空间。公共空间里的三个角色:政府、媒体、公众形成了话语权的三权分立。在中国媒体中,“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媒介资源的控制者手中,传媒表达得更多的是经过筛选后的“公共意见”,或者说是与官方一致的主流意见。媒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做为媒体所有者的政府也通过媒体间接获得了话语权。媒体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利益和话语一致的状态。两者联手传递居高临下的精英话语和主流新闻。因此,在《新闻调查》这样一个平台上,许多的声音被淹没在了精英和主流们的话语中,公共领域的缺失,导致传媒监测社会的功能不可能实现。

3.2 中国特色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

对比是为了构建。那么,我们能否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对接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呢?张洁将调查性报道分为三种:狭义的调查性报道,广义的调查报道或所谓高级形态的调查报道。他认为狭义的调查性报道就是西方定义的揭黑式调查性报道。他还提出了广义的调查性报道,就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未知世界的探寻。如《新闻调查》20xx年制作的《双城的创伤》,是关于青少年自杀原因的心理问题调查节目。 在西方,调查性报道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它的定义、理念到实践、经验,再到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应该接受这一定义,调查性报道就

是调查性报道,不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是如何涵盖目前我国各种调查类新闻节目呢?在此,我们提出电视调查性新闻这一概念。

电视调查新闻包括三个层面:1、 调查性报道 2、调查性节目(栏目)3、广泛应用于电视新闻中的调查方法。在这三个层面里调查性报道是核心。

第一层面就是调查性报道。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问题和“黑幕”不少,正好给调查性报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国外同行认为,中国是一个世界上调查性报道的资源大国。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提升了人们对政治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人们对传媒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也提高了人们对新闻舆论监督和调查性报道重要性的认识。当今中国的“电视制度变迁是一个从政治权力领域走向?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过程。”[17]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难道不能对一些不和谐的甚至丑恶现象进行曝光吗?难道不能对这些文明社会的毒瘤实施“外科手术”吗? 尽管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之路艰难而漫长,《新闻调查》毕竟开始向梦想一点点靠拢。他们认为“我们的使命就是,既要超前,还要保险,既要往前推进,又不能冒进。”[18] 20xx年,《新闻调查》一整年只播出了《与神话较量的人》、《“东突”揭秘》这两期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节目,但是到了20xx年舆论监督报道达到了16期,超过了五分之一。随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权利意识和社会公正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就意味着调查性报道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第二层面是指调查性节目或栏目。在我国,调查性报道在节目中还是要有合适的比例,虽然这类报道数量不多,但传播能力极强,同时它也会成为电视新闻人的理想追求。新闻的理想主义和传媒的现实主义总是结伴同行的。揭黑式调查性报道和揭密式调查性报道依然会共生并存。调查性节目,就是指所有使用了调查求证方法的深度报道,这类节目往往主题先行,再找素材印证,它包括《新闻调查》等调查性节目中的所有非调查性报道,如主题调查、舆情调查、事件调查、揭密调查等。目前,调查性节目依然占《新闻调查》中的绝大部分。 第三个层面则是使用了调查方法的各类电视新闻节目。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武汉台的《都市写真》、成都台的《今晚8:00》等。这些节目往往将调查方法和新闻评论结合起来使用,以短、平、快的方式实现即时的舆论监督功能。在这些节目中,调查是为评论服务的。调查只是一种采访取证的方法,也许有揭黑性和曝光性,但不一定有完整的调查过程,大多数时候,只选取调查结果,作为评论的依据。实际上,调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视新闻报道里,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实证优势。

[注释]

[1]欧阳宏生:《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87页

[2]央视国际CCTV. COM 《新闻调查》栏目解析

/program/xwdc/20050520/102483.shtml

[3]钟新:《彼得?詹宁斯与美国电视新闻》,《国际新闻界》,20xx年第5期,第34页

[4]密苏里新闻学院编写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xx年版,第384页

[5]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xx年版,第493页

[6]特?怀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xx年版,第294页。

[7]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军事记者》,20xx年第10期,第12页

[8]曹培鑫等:《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探析》,《现代传播》,20xx年第6期,第33页;

[9]《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访谈,/2004/06/26/79/news220767905.shtml

[10]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新闻记者》,20xx年第10期,第38页;

[11]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年版,第148页。

[12]唐?休伊特《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VIII

[13]唐?休伊特《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央视国际CCTV. COM 《新闻调查》栏目解析

/program/xwdc/20050520/102483.shtml

[15]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xx年版,第226页;

[16]胡桂林:《我们仍在探寻的路上》,

.cn/col95/col97/col139/article.htm1?id=1592

[17]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第5页;

[18]张志安:《张洁:调查性报道是奢侈品、易碎品》

/html/renwuft/2006_03_12_14_56_164_8.html

更多相关推荐:
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

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王克勤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己任以揭发政治权力与市场权力违法犯罪等种种黑幕为途径由媒体独立调查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目前越来越为中国新闻界也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可与肯定在更多的媒体致力于调查...

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浅谈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摘要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社会民主化之路的推进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现代媒体上的一种广泛出现的报道形式更加是各个媒体所关注的重要卖点但在我国这种报道形...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从60分钟和新闻调查看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纵观世界电视深度报道新闻栏目美国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以其四十余年来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卓越地位深度优秀精良的新闻作品以及在美国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而举世闻名在中...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己的...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分析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分析内容摘要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客观性理念的批评就没有停止过这些批评主要来自以下几个不同的方向一直是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概括起来批评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是现在的新闻并不客观二是新闻不可能客观三是新...

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申论范文宝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然而最近有关于记者陈永洲被捕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报刊请放人再请放人连续的头版让不少人以为陈永洲是无辜的随着陈永洲对自...

调查报道范文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20xx0128113200转载杂谈标签分类八股文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厉国刚杨云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

王克勤: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

调查性报道基本问题梳理王克勤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己任以揭发政治权力与市场权力违法犯罪等种种黑幕为途径由媒体独立调查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目前越来越为中国新闻界也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可与肯定在更多的媒体致力于调查...

调查性报道

从心理学角度看调查性报道热的成因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终极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群研究分析受众心理是大众传播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近年来我国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栏目开始发挥巨大作用中国舆论监督的晴雨表焦点访谈栏目创造...

利用互联网进行调查性报道

利用互联网进行调查性报道吴湘韩叶铁桥美国圣何塞水星报数据库编辑詹妮弗莱弗卢尔说新闻界最缺乏的就是掌握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技巧的人确实一方面计算机自身强大的功能能帮助新闻工作者进行数据分析图像处理等工作另一方面随着...

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Reporting因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力曾被西方新闻界称为quot报纸再生的希望之星quot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它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在西方新闻界...

调查性新闻报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