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时间:2024.4.20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年 月 日

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带来企业营销方式的新发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营销方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网络营销的内涵入手,在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营销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出解决我过网络营销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推动网络营销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营销、问题、对策

目录

1. 网络营销的内涵

1.1 网络营销不是网上销售

1.2 网络营销是网络创新的运用

1.3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

2.2 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2.3 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

2.4 网络诚信问题没有解决

2.5 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2.6 物流配送问题

2.7 企业和消费者观念问题

2.8 网络营销法律法规不完善

3. 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对策

3.1树立网络营销观念和知识

3.2 网络基础知识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

3.3 大力提高网络营销策略水平

3.4 网络诚信体系的建立

3.5 完善的支付体系的建立

3.6 物流平台的建立和完善

3.7 强化网络营销舆论的宣传,转变消费者交易观念

3.8 网络营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4.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1.网络营销的内涵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是营造上上经营的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和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明确网络营销的内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营销不是网上销售

网络营销是为实现产品销售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等于网上销售。网络营销的效果边线在多个方面。例如提升品牌价值、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拓展对外信息发布的渠道、改善顾客服务等。网络营销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网上销售,很多情况下,网络营销活动不一定能实现网上直接销售的目的,但是可能促进线下销售的增加,并增加顾客的忠臣度。

2.网络营销是网络创新的运用

网络营销的创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创新。网络创造了大量的新型业务。比如搜索引擎和网上目录等;另一方面是手段创新,网络正在不断地创造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网络广告、网上分销合作等都独具特色,任何一

种方式上的创新都能创造大量的商机。

3.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营销活动不可能脱离一般营销活动而独立存在。在很多情况下网络营销理论是传统营销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网络营销只不过是传统营销的一种扩展,网络营销的手段也不仅限于网上,而是注重网上网下相结合,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营销体系。

2.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1.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

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特别是这些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长期受到传统营销观念的 影响 ,虽然在形式上接受了网络营销这种新型营销方式,但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接受网络营销,其经营管理的理念更是没有更新。导致企业网络营销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企业网站长期没有更新,没有联系信息,只是作为摆设,没能真正起到企业和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

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传统的消费观念也根深蒂固,作为信息劣势的一方,消费者因为不能实地看察商品,总是认为有欺骗而不放心,加上时有类似的新闻在电视上出现,造成消费者不愿意进行网上消费。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这种认识也给企业进行网络营销造成影响。

2.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拥有一个广泛而高速通畅的网络是进行网络营销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广大的 农村 地区几乎是网络的盲点,而一些县城或镇上,虽然有网络,但往往速度很慢而且功能几乎不涉及到网络营销这块,网络营销的重点还是在我国的城市里。从全国范围看, 经济 发达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另外,我国的网络普及率只有16%,低于全球网络普及率的19.1%。这些问题的危害在于:网络营销既不能普及到全国地区,也不能普及到全国人民大众,无形中损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3.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

我国网络营销的开展还刚刚起步,总体水平比较低,对网络营销策略缺乏普遍和深入的研究 ,对于一些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有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和策略,

而对于一些难以网上销售的产品,相关企业却望而却步,没有及时的应对之法,特别是对于网络渠道的管理策略而言。由于传统的营销渠道一旦建立,企业很难在一时之间加以改变,也难以控制,所以改革的力度相当大。网络营销的开展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许多中间商的利益,所以冲突不可避免,许多企业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容易退却,更不用说对网络营销的策略进行创新。

4.网络诚信问题没有解决

由于网络营销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这种营销方式在我国还没有深入人心,许多人对这种新型营销方式还心存顾忌。在电子商务发展过快的今天,由于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监管手段以及技术力量却没有及时跟进相对落后,致使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良莠不齐,网上购物上当受骗受损的事件屡见不鲜,大大削弱了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的信心,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网络营销的发展。

5.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技术安全问题 目前企业对网上交易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支付的安全问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表示担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缺乏满足网络营销所要求的交易费用支付和结算手段,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不高,安全性差,银行之间相对封闭,尚未能承担支付电子交易费用的角色。虽然已经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先行者,但远不能满足全面网络营销的要求,消费者面临网上欺诈的危险,害怕自己的信用卡号码被盗用,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安全资金结算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建立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将是网络营销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用安全问题 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欺诈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消费者担心将款汇出后得不到应有的商品。企业担心拿到的信用卡号码是盗用的而收款出问题。因此,要发展网络营销,必须加速培育市场,创造比较成熟和规范的社会信用环境。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认证制度。比如:电子合同、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网上交易的经济纠纷问题,计算机犯罪问题,等等。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合同法》不承认电子合同,《票据法》不承认电子签名,当然更谈不上保护。网上交易需要新的立法对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权益进行保护。我们应吸

收和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经验,立法先行,防患于未然。

6.物流配送问题

目前网络营销配送需求尚没有达到物流企业所需的最低规模化运作要求,加之互联网的无边界性特点导致了网络营销客户区域的分散与不确定性,少量的供给和过于分散的配送网络,使物流企业无法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而难以降低服务价格。顾客支付的除商品价格外,还需支付运费,这有可能使网上企业失去由于成本降低而带来的价格优势,更不妙的是,顾客有可能需等很长时间才能取到商品,网上购物的方便性、快捷性无从体现。

7.企业和消费者观念问题

从企业管理层来看,大多数企业领导对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甚至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网络营销,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网上销售,而目睹网络商店亏损累累的现象后,更失去了网络营销的动力。实际上,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企业通过网上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对外发布信息等都属于网络营销。

从消费者来看,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在传统商业中,消费者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感觉来判断与选择商品。而在网上购物,只提供了一种可能:看。不规范市场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对网上购物产生疑惑,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另外,消费者对上网购物所持的态度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认为上网购物是一种休闲,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在网上购物失去了上街闲逛购物的乐趣。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尚没有充分树立,人们宁可多花钱、多跑路、多费时间,也要“眼见为实”的心态,也会制约网络营销活动的发展。前不久的一次调查表明,有34%的被调查者已经或将要在网上购物;29%的被调查者是喜欢上网查询商品信息,网下购买;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永远也不改变传统购物的方式。其余的人表示等到网上购物环境彻底完善后再选择网上购买。

8.网络营销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营销是交易方式的电子化,经营者与消费者不直接见面,消费者与商品没有直接接触,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相应的法律问题。例如,购买者得到的商品与选购的商品不一致,网上欺诈、经营者被无理拒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受到黑客的威胁等。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的法律规范,

不易对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权益进行保护。

3.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对策

1. 树立网络营销观念和知识

对于企业的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和管理层,一定要树立网络营销的新观念,改变自己的传统经营管理思想,以适应在新经济形式下的竞争。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网络营销给他们带来了低成本优势,也带来了更多的营销机会,同时也带给他们和大企业同等竞争的机会,在没有规模经济制约其自身的情形下,参与到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市场竞争中。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毕竟网络营销会带给自己更大的方便和快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在我国的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也将会成为未来营销的主流,消费者也应该适应潮流接受网络营销的新观念。

2.网络基础知识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整体水平。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的时候,应当积极引导其它资本流向网络基础建设,着力解决互联网地域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改善网络环境。

3.大力提高网络营销策略水平

在网络营销策略组合中,不仅是传统的“4P”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应该向“4C”转变。现在看来,网络营销能更好的解决“顾客、沟通、便利和成本”这些因素所带来的 问题 。不仅如此, 企业 对自己网站的推广上也要有相应的策略,要有相应的网站推广计划,相应的推广策略以及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 分析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广告,它在整个网络营销策略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网络广告的设计与发布,都要有相应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针对网络广告的收费方式也要有所依据。

4.网络诚信体系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网络诚信体系,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和网络营销的保证。如今在网上开展营销活动的企业已经可以申请诚信等级。在网上开展营销活动的企

业,只要登录相关网站,下载全国企业网络营销基本诚信数据库申报表,即可申请从低到高不同诚信等级。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将从企业基本信息、综合素质、履约及资产质量、赢利能力、用户满意度等多个角度展开调查、核实和评估,决定是否将其纳入到基本诚信数据库,并颁发相应的诚信等级。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哪些企业是值得信赖的。将那些缺乏诚信的企业剔除和淘汰。

5.完善的支付体系的建立

建立电子支付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税收。网上直接购买一些物品,如软件、信息等,没有任何形式的书面资料,税收部门有必要网上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以防止税收流失,而网上购物又会涉及异地征税问题,这些都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此外,国家还应推动商业银行的网络化发展,建立完善的电子支付体系。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网上支付服务,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受到很大的制约。

6.物流平台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出配套的物流体系建设战略与策略。首先,大型的、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兴建大型储物仓库,并在全球设立配送中心,利用自己原有的分销渠道来实现对消费者的及时实物配送。其次,没有实力建立庞大物流体系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原有的零售或连锁企业共同组建配送中心。最后,企业也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

7.强化对网络营销舆论的宣传,转变消费者交易观念

网络营销的发展首先需要消费者认识网络营销的特点,熟悉网上购物过程,转变传统的商品交易观念,改变以往的购物习惯。为此,网络营销企业需同全社会一起,强化网络营销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营销的认识,消除客户对网络营销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使消费者接受这一新型的购物方式。强化对网络营销舆论的宣传,提高社会与公众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改变过去眼见为实的传统购物方式与购物习惯,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网络营销。

8.网络营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由于网络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涉及的领域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约束,只有在相关法律上有大概的涉及,这就会给不法企业有可乘之机。因此

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多努力,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的制定与不断完善,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交易方面的规范。还有就是加快网络广告法的制定,传统的广告法已过于陈旧狭隘落伍,完全不能适应它的发展,对电子合同法这方面也要进行必要的修善。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 时代 社会 变革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它在未来经济中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也只有不断的探索,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推动网络营销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2

[2]孔鹏举、张毅,《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内蒙古 科技 与经济2007-07

[3]庄小将、吴波红,《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9

[4]夏名首主编,《网上贸易实务》,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12

[5]甘华鸣主编,《市场营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01

[6]吴宏涛,《关于网络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院学报,2004-02

[7]杨路明,《网络营销中的策略》,商学研究,2002-09


第二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气业自论动文化

摘要?????简要介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专业知识

关键字????????????控制、系统、检测、网络化

前言????????????????????????1

第一章 自动控制统??????????????????2

1.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2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控制方式?????????3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4

1.4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5

1.5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6

第二章 自动检测系统?????????????????7

2.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8

2.2 传感器与传感器的分类???????????9

2.3 测量方法?????????????????10

2.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1

2.5 温度检测?????????????????12

2.5.1 温标及测温方法?????????????12

2.6 压力检测?????????????????13

2.7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原理????????????15

第三章 PLC在面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19

小结??????????????????????????20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电气测量、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测量、电力拖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电气信息与自动

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与改造及教学工作。

a)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一、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给定信号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如图1-1所示。

图中,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为物理装置,而给定值和被控量均为一定形式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构成。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则是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任务。

给定值

控制装置

受控对象

被控量

图1-1自动控制示意图

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控制方式

1. 开环控制

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的特点是系统结构和控制过程很简单,但抗扰能力差、 控制精度不高,故一般只能用于对控制性能要求较低的场合。

2. 闭环控制

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这种控制称为闭环控制,相应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又被称为反馈控制或按偏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偏差来实现控制作用的,故这种控制常称为按偏差控制,或称反馈控制。此类系统包括了两种传输信号的通道:由给定值至被控量的通道称为前向通道;由被控量至系统输入端的通道称为反馈通道。闭环系统能减小或消除作用,但若设计调试不当,易产生震荡设置不能正常工作。

自动控制原理中所讨论的系统主要是闭环控制系统。

3. 复合控制

反馈控制是在外部的作用下,系统的被控量发生变化后才做出相应调节和控制的,在受控对象具有较大时滞的情况下,其控制作用难以及时影响被控量,进而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控制。前馈补偿控制,则在测量出外部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与外部作用相反的控制量,该控制量与相应的外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被控量基本不受影响,即在偏差产生之前就进行了防止偏差产生的控

制。在这种控制方式中,由于被控量对控制过程不产生影响,故它也属于开环控制。前馈补偿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就构成了复合控制。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按输入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和按扰动前馈补偿控制的

复合控制,如图:

控制器

前馈控制

检测元件

受控对象

给定值

给定值 被控量 a) 按输入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 前馈控制 受控对象 检测元件 控制器 扰动 被控量 (

(b)按扰动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2)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由线性微分方程或线性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为线性系统;由非线性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3)定常系统和事变系统

从系统的数学模型来看,若微分方程的系数不是时间变量的函数则称此类系统为定常系统。否则称为是事变系统。

若系统既是线性的又是定常的,则称之为线性定常系统。

4)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采样系统

从系统中的信号来看,若系统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即模拟量,则称此系统为连续系统,若系统中有一处或多处信号为时间的离散函数,如脉冲或数码信号,则称之为离散系统。若

系统中既有模拟量也有离散信号,则又称为采样系统。

5)恒值系统、随动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给定值为一定值,而控制任务就是克服骚动,使被控量保持恒值,此类系统称为恒值系统。若系统给定值按照事先不知道的时间函数变化,并要求被控量跟随给定值的变化,则此类系统称为随动系统。

若系统的给定值按照一定时间函数变化,并要求被控量随之变化,则此类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此外,根据组成系统的物理部件的类型,可分为机电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气动系统以及生物系统等。根据系统的的被控量,又可分为位置控制系统、速度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一个理想的控制系统,在其控制过程中应始终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但是,由于系统中储能元件的存在以及能源功率的限制,使得运动部件的加

速度受到限制,其速度和位置难以瞬时变化。所

以,当给定值变化时,被控量不可能立即等于给

定值,而需要经过一个过渡过程,即瞬态过程。

所谓瞬态过程就是指系统受到外加信号作用后,

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

瞬态过程可以反映系统内在性能的好坏,而常见

的评价系统优劣的性能指标也是从瞬态过程定义

出来的。对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

i. 稳定性

稳定性是这样来表述的:系统受到外作用

后,其瞬态过程的震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

的能力。如果系统受到外作用力后,经过一

段时间,其被控量可以达到某一稳定状态,

则称系统是稳定的,否则不稳定的。

2) 快速性

快速性是通过瞬态过程时间长短来表征的,过渡过程时间 越短,表明快速性越好,反之亦然。快速表明了系统输出c (t)对输入r(t)响应的快慢程度。系统响应越快,说明系 统的输出复现输入信号的能力越强。

3)准确性

准确性是由输入给定值与输出响应的终值之间的差值来表 征的,他反映了系统的稳定精度。若系统的最终误差为零, 则称为无差系统,否则称为有差系统。

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往往是互相制约的。在设计与调试过程中,若过分强调系统的稳定性,则可能会造成系统响应迟缓和控制精度较低的后果;反之,若过分强调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则又会使系统的震荡加剧,甚至引起不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是如何接受控制对象和环境特征,通过能动地采集和运用信息,施加控制作用,使系统在变化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正常运行并具有预定功能。它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其主要内容涉及受控对象、环境特征、控制目标和控制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有“自动”功能的装置自古有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上离心调速器是比较自觉地运用反馈原理进行设计并取得成功的首例。麦克斯韦对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于1868年发表的论文当属最早的理论工作。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形成了以时域法、频

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要内容的“经典”控制理论。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航天等高科技的推动,又产生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现代”控制理论。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力求使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为了使系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喜下,其某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而实行的控制称为最优控制。 当对象或环境特性变化时,为了使系统能自行调节,以跟踪这种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品质,又出现了自适应控制。

虽然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与经典控制理论相比较,它能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控制问题,但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而言,用经典控制理论来分析和设计,仍是最实用最方便的。

真正优良的设计必须允许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不精确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具有鲁棒性。这是当前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另外,使理论实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数学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前面谈到的主要是针对线性系统的理论。近年来,在非线性系统理论、离散事件系统、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理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智能控制在实用方面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元网络等内容。

总之,自动控制理论正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它反过来又成为高新

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和推动力。它在工

程实践中用得最多,也是进一步学习自动控

制理论的基础。

第四章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是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在仪器仪表的使用、研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自动检测就是在测量和检验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或仅需要很少的人工干预而自动进行并完成的。实现自动检测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和人为差错,可以提高生产过程或设备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

1. 自动检测的任务:

自动检测的任务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被测参数直接测量并显示出来,以告诉人们或其他系统有关被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即通常而言的自动检测或自动测试;二是用作自动控制系统的前端系统,以便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实施自动控制。

2. 自动检测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

自动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

3.测量系统:

确定了被测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后,就要设计或选用装置组成测量系统。目前的测量系统从信息的传输形式看,主要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模拟式测量系统

模拟量测试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显示、记录装置和(或)输出装置组成。

2)数字式测量系统

数字式测量系统目前主要是带微机的测量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组件、输出接口和显示记录等外围设备组成。

4.检测技术的特点

1)实时性强

2)精确度高

3)可靠性高

4)通道多

5)功能强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技术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广义的讲,检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四个支柱之一,从信息科学角度考察,检测技术任务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种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确定二者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从反映某一信息的多种信号表现中挑选出在所处条件下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以及寻求最佳采集、变换、处理、传输、存贮、显示等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信息采集是指,自然界诸多被检查与测量量中提取有用信息。

信息变换是将所提取出的有用信息进行电量形式幅值、功率等的转换。

信息处理的任务,视输出环节的需要,可将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数字运算、模拟量-数字量变换等吃力。

信息传输的任务是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经济的、准确无误的把信息进行远、近距离的传递。

虽然检测技术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是从这门课程的研究内容来看,不外乎是传感器技术、误差理论、测试计量技术、抗干扰技术以及电量间互相转换的技术等。提高自动检测系统的检测分辨率、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本门技术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自动检测技术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热门技术之一,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促进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多系统的总称.在上述系统中,都包含有被测量,敏感元件和电子测量电路,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输出单元。如果输出单元是显示器或记录器,则该系统叫做自动测量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计数器或累加器,则该系统叫做自动计量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报警器,则该系统是自动保护系统或自动诊断系统;如果输出单元是处理电路,则该系统是部分数据分析系统、自动管理系统或自动控制系统。

2.1 传感器与传感器的分类

一、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这一概念包含下面四个方面的含义:

1)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信号获

取任务。

2)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

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

3)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

要便于传输、转换、吃力、显示等

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量,

但主要是电量。

4)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

的精确程度。

二、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的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

信息,并传送出去。传感器一般由敏感

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 敏感元件

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

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2. 转换元件

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

入转换成电路参数量。

3. 转换电路

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

成电路参数量。

实际上,有些传感器很简单,有些则较

复杂,也有些是带反馈的闭环系统。

最简单的传感器由一个敏感元件组成,

它感受被测量时直接输出电量,如热电

偶。有些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

组成,没有转换电路,如压电式加速度

传感器,其中质量块是敏感元件,压电

片是转换元件。有些传感器转换元件不

只一个,要经过若干次转换。

由于传感器空间限制等其他原因,转换

电路常装入电箱中。然而,因为不少传

感器要在通过转换电路之后才能输出电

量信号,从而决定了转换电路是传感器

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传感器的分类

目前传感器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方法;根据传感器能量转换情况分类

法;根据传感器转换原

理分类法和按照传感器的使用分类法。

2.2测量方法

一、 直接测量

在使用测量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的结果,称为直接测量。这种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方法。

二、 间接测量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首先对与被测物理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几个量进行测量,将测量值代入函数关系式,经过计算得到所需结果,这种测量称为间接测量。间接侧来那个多用于科学实验中的实验室测量,工程测量中亦有应用。

三、 联立测量

在应用仪表进行测量时,若被测物理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方程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则称这样的测量为联立测量。在进行联立测量时,一般需要改变测试条件,才能获得一组联立方程所需要的数据。它只是用于科学实验或特殊场合。

四、 偏差式侧量

在测量过程中,用仪表指针位移决定被测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时,标准量具不装在仪表内,而是事先用标准量具对仪表刻度进行校准;在测量时,输入被测量,按照仪表指针在标尺上的示值,决定被测量的数值。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比较简单、迅速。但是,测量结果的精度低。这种测量方法广泛适用于工程测量。

五、 零位式测量

在侧来那个过程中,用指零位仪表的零位指示检测测量系统的平衡状态;在测量系统达到平衡时,用已知的基准量决定被测未知量的测量方法,称为零位式测量法。

六、 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法是综合了偏差式测量法与零位式测量法的优点而提出的测量方法。微差式测量法的优点是反应快,而且测量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检测。

2.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一、精确度

与精确度有关的指标有三个:精密度、准确

度和精确度。

1)精密度

它说明测量传感器输出值的分散性,即对某一稳定的被测 量,由同一个测量者,用同一个传感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 连续重复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例如,某测温 传感器的精密度为0.5°C,即表示多次测量结果的分散程 度不大于0.5°C。精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 越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但必须注意,精密度与准确度是 两个概念,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2)准确度

它说明传感器输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例如,某流量传 感器的输出值与真值偏离0.3m?/s。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 的标志,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同样,准确度高不一 定精密度高。

3)精确度

它是精密度和准确度两者的总和,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和 准确度都比较高。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取两者的代数和。 精确度常以测量误差的相对值表示。

二、稳定性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两个指标。一是传感器测

量输出值在一段时间中变化。以稳定度表

示;二是传感器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变化引

起输出值的不稳定,用影响量表示。

1) 稳定度

指在规定时间内,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由传感器中随机性变动,周期性变动,漂移

等引起输出值的变化。一般用精密度和观测

时间长短表示。

2) 影响量

测量传感器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输出值变

化的量。称为影响量。它是由温度、湿度、

气压、震动、电源电压及电源频率等一些外

加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说明影响量时,必须

将影响因素与输出值同时表示。

三、传感器的静态输出-输出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输入的被测参数不随时间而

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时,传感器的输

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

1)线性度

2)灵敏度

3)灵敏度和分辨力

4)迟滞

5)重复性

2.5.1温标及测温方法

温度是表征物体或系统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从能量角度来看,温度是描述系统不同自由度间能量分配状况的物理量;从热平衡观点来看,温度是描述热平衡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的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温度反映了系统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1)温标

为了保证温度量值的统一,必须建立一个用来衡量温度高低的标准尺度,这个标准尺度称为温标。温标又分为三个温标。温度的高低必须用数字来说明,温标就是温度的一种数值表示方法,并给出了温度数值化的一套规则和方法,同时明确了温度的测量单位。人们一般是借助于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来定义温度数值,建立温标和制造各种各样的温度检测仪表。温标分为以下几种:

一、经验温标:借助某一种物质的物理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用实验的方法或经验公式所确定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常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列氏温标。

1. 摄氏温标: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0摄

氏度,把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的一种温标。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进行100等分,每一等分为一摄氏度,单位符号为℃。

2. 华氏温标:华氏温标是以当地的最低气温为零度(起点),

人体温度为100度,中间等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为华氏一度。每一等分称为一华氏温度。单位符号为℉。 3. 列氏温标:列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熔点为

0度,水沸点为100度。中间等分为80等分,每一等分为列氏一度。单位符号为°R。

二、热力学温标:1848年威廉.汤姆首先提出以热力学第二定

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因是开尔文总结出来的,故又称为开尔文温标,用符号K表示。由于热力学中的卡诺热机是一种理想的机器,实际上能够实现卡诺循环的可逆热机是没有的。所以说,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的温标,但是是不可能实现的温标。

三、国际实用温标:为了解决国际上温度标准的统一问题及实

用方便,国际上协商决定,建立一种既能体现热力学温度,

又使用方便、容易实现的温标,这就是国际实用温标,又

称为国际温标。

温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分类:温度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接触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接触式测量法是测温敏感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是被测介质与测温敏感元件进行充分的热交

换,使两者具有同一温度,达到侧来那个的目的。非接触测量法是利用物质的热辐射原理,测温敏感元件不与被测介质接触。通过辐射和对流实现热交换。达到测量目的。

压力检测

一、概述

压力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保证生产政党运行,必须对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但需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压力,实际上是物理概念中的压强,即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在压力测量中,常用绝对压力、表压力、负压力或真空度之分。所谓绝对压力是指被测介质作用在容器单位面积上的全部压力,用符号pj表示。用来测量绝对压力的仪表称为绝对压力表。地面上的空气柱所产生的平均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用符号pq表示。用来测量大气气压力的仪表叫气压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称为表压力,用符号pb表示。即pb=pj-pq。当绝对压力值小于大气压力值时,表压力为负值(即负压力),此负压力值的绝对值,称为真空度,用符号pz 表示。用来测量真空度的仪表称为真空表。既能测量压力值又能测量真空度的仪表叫压力真空表。

二、压力的测量与压力计的选择

压力测量原理可分为液柱式、弹性式、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和振频式等等。压力计测量压力范围宽广可以从超真空如133×10-13Pa直到超高压280MPa。压力计从结构上可分为实验室型和工业应用型。压力计的品种繁多。因此根据被测压力对象很好地选用压力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1.就地压力指示

当压力在2.6Kpa时,可采用膜片式压力表、波纹管压力表和波登管压力表。如接近大气压的低压检测时,可用膜片式压力表或波纹管式压力表。

2.远距离压力显示

若需要进行远距离压力显示时,一般用气动或电动压力变压器,也可用电气压力传感器。当压力范围为140~280MPa时,则应采用高压压力传感受器。当高真空测量时可采用热电真空计。

3.多点压力测量

进行多点压力测量时,可采用巡回压力检测仪。

若被测压力达到极限值需报警的,则应选用附带报警装置的各类压力计。

正确选择压力计除上述几点考虑外,还需考虑以下几点。

(1)量程的选择 根据被测压力的大小确定仪表量程。对于弹性式压力表,在测稳定压力时,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3/4;测波动压力时,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2/3。最低测量压力值应不低于全量程的1/3。

(2)精度选择 根据生产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以经济、实惠的原则确定仪表的精度级。一般工业用压力表1.5级或2.5级已足够,科研或精密测量用0.5级或0.35级的精密压力计或标准压力表。

(3)使用环境及介质性能的考虑 环境条件恶劣,,如高温、腐蚀、潮湿、振动等,被测介质的性能,如温度的高低、腐蚀性、易结晶、易燃、易爆等等,以此来确定压力表的种类和型号。

(4)压力表外形尺寸的选择 现场就地指示的压力表一般表面直径为φ100mm,在标准较高或照明条件关差的场合用表面直径为φ200~φ250mm的,盘装压力表直径为φ150mm,或用矩形压力表。常用弹性式压力表规格见表2-1-13。

三、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压力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压力敏感元件将被测压力信号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电信号作输出,给显示仪表显示压力值,或供控制和报警使用。

1.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把压力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来进行测量的,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电阻体,其阻值随压力所产生的应变而变化。

2.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某些晶体材料的压电效应,目前广泛使用的压电材料有石英和钛酸钡等,当这些晶体受压力作用发生机械变形时,在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产生异性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3.光导纤维压力传感器

光导纤维压力传感器与传统压力传感器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利用光波传导压力信息,不受电磁干扰,电气绝缘好,耐腐蚀,无电火花,可以在高压、易燃易爆的环境中测量压力、流量、液位等。它灵敏高度,体积小,可挠性好,可插入狭窄的空间是进行测量,因此而得到重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四、压力变送器

需要在控制室内显示压力的仪表,一般选用压力变送器或压力传感器,对于爆炸危险场所,常选用气动压力变送器、防爆型电动Ⅱ型或Ⅲ型压力变送器;对于微压力的测量,可采用微差压变送器;对粘稠、易堵、

易结晶和腐蚀强的介质,宜选用带法兰的膜片式压力变送器;在大气腐蚀场所及强腐蚀性等介质测量中,还可选用1151系列或820系列压力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测量部分的测压敏感元件所产生的测量力的大小范围约为50~100,最高不超过150N。根据这一要求,敏感元件的选择依据由制成的波纹管,其结构原理如图 2-1-12所示。当被测压力p进入测量室后,经测量波纹管转换成测量力,通过推杆用在主杠杆上,传递到气动转换部分。测量中、高压 2.5~10MPa,10~60 MPa)的敏感元件一般采用铬钒钢制成的包端管,它的测量原理是利用包端管末端产生的径向分力,通过推杆2作用在主杠杆3的下端,带动变送器的气动转换部分动作。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应用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

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

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

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

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

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

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2.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热电阻 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②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

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2.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热电阻 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

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②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

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电气技术应用能力,从事电气设备安装、检测、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技术、工厂供配

电、自动控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运行、维护、

测试和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使我了解到许多从没有知道

过得知识,电气自动化这门技术包括了很多专业

的知识,然而,我在这里写的也只是这门技术所

包含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主要和这门技术比较

更贴近的专业知识,这门技术用在很多的工作岗

位上,还有通过自动检测系统,我们了解到温度

和大气压是怎么来进行检测的,使我了解了我们

所测量的温度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也还了解到结

夜里检测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来测量大气压,使我知道了用什么样的仪器来测量大气压的,还知道压力分几种,我从论文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学习到什么样的机器或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我们常用到的机器,它们需要一个控制系统来控制这些机器工作,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是需要自动控制系统来操作,所以,通过写论文使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学习到电气自动化包括很多专业的知识,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应用的很广泛,在许多的工业上,用到很多电气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实践中学习更多的有关于电气自动化方面的知识,会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把这个专业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这里面。

更多相关推荐:
网络营销论文范文模板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网络营销学年论文浅议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说明作者姓名专业名称会计学指导老师浅议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但...

网络营销论文

网络营销中客户关系管理1网络营销内涵网络营销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满足公司与客户之间交换概念产品服务的过程通过在线活动创造宣传传递客户价值并且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新型营销活动网...

关于网络营销的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网络营销的毕业论文范文中国网络营销在4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是自19xx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4年中国的网络营销尤其在网络营销服务市场企业的网络营销基础建设等方面更为令人瞩目这不仅是由于互联网整体环境的日益...

毕业论文—浅析网络营销的策略

xxx学院毕业论文目录一网络营销的概念2二网络营销的优势2三网络营销的劣势3四网络营销的策略41产品策略41产品的定位策略42产品的个性化策略43产品的品牌策略44产品开发策略42价格策略51低价位定价策略52...

网络营销论文

第一章网络营销的概念及特点11网络营销的概念网络营销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属于直复营销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论文提纲及论文摘要格式

92好论文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论文提纲及论文摘要格式摘要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正在从整体上引导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以网络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倍...

网络营销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网络营销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软件工具满足公司与客户之间交换概念产品服务的过程通过在线活动创造宣传传递客户价值并且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新型营销活动伍俊提出网络营销是指为发现...

网络营销论文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节课论文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系别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商务姓名崔彤学号121309004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营销的涵义分析了阻碍我国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

网络营销论文

网络营销课程论文学年课程名称姓名班级诺基亚E900手机网络营销推广方案1网络营销背景分析11诺基亚E900手机背景简介诺基亚E900采用侧滑盖设计机身造型上近似于N97与N900的结合版本取消了方向键添加了触控...

网络营销策略毕业论文

网络营销策略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实行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周伟忠王滕宁于文华文献来自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xx年第04期CAJ下载PDF下载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策略分析了网络营销的特点优势提出了我国企业实行网络营销的策略1周...

网络营销课程论文格式与要求

网络营销课程论文娱乐行业web20网络营销题目院系名称国际学院专业班级市场营销学生姓名沈娟学号20xx4895042411引言在娱乐行业发达的今天娱乐圈中的炒作宣传等娱乐公司以及其旗下的明星的营销推广显得尤为重...

论文:电子商务之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营销序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等与电子商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但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技术资金信息等的缺乏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

网络营销论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