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时间:2024.4.27

物理教学案例之《匀速圆周运动》

一、课程设计背景

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多且抽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举出几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并说明这些实例中的向心力来源。自行车(或摩托车)、汽车转弯。地面对自行车(或摩托车)、汽车有指向内侧的静摩擦力,这个静摩擦力提供自行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接着在导入过程运用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星空照片和游乐场的过山车,说明了身边的圆周运动,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我在处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运用“过山车模型”替代游乐场的过山车导入外,还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他的替代实验进行演示。但我认为采用教材的导入还不够,若能增加“水流星”的实验导入将会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节课将成功一半。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设计时就将“水流星”的实验增加到导入过程里了。

二、教学过程

上课时,我按照设计好的顺序,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在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暴光得到的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我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被激发起来,但还没有达到高潮。这时我拿出了自制的“水流星”装置问:“哪位同学上来表演水流星?”,在大家的推举下,李子心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在没有任何指点的情况下表演了“水流星”。由于缺乏经验,李子心同学在收回“水流星”装置时,不小心将“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半到地上,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李子心同学有些不好意思,有退缩的表现。这时我鼓励李子心同学要大胆表现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在我的指导下,李子心同学将“水流星”装置重新装满水,再次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水流星”中的水洒了一点点到地上,只引起同学们轻微的叹息声。接着,我将“水流星”从李子心同学的手中接过来亲自表演,并将有关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清楚。当表演即将结束时,我照着“水流星”的惯性顺势一带,“水流星”便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一滴水都没掉出来。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接下来可想而知,整堂课上得非常活。

三、反思与评价

我对这一堂课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的是我在导入过程增设“水流星”的实验,原本是要增加一些课堂气氛,没想到课堂气氛会那么热烈。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原本很枯燥的概念课会上得那么活。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即学习物理的概念、定律、模型、理论及实验技能等,认识物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实验,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奇妙,领悟其中的意义,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必须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从本次公开课的导入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1、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源泉

学生最熟悉的现象莫过于身边的物理,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经验,这样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才有亲切感,才会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小小的“水流星”实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就是很好的例证。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抓住如下几个要素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资源

由于各个学校条件各有不同,所以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变通。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课程资源

由于学生的起点、能力等不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找到一条最佳的入题“路径”。

(3)问题情境应与“焦点问题”相配合

焦点问题就是所研究的事物或对象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焦点问题就等于确定了探究活动的主攻方向,便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被研究的问题上。因为问题情境是为“焦点问题”服务的,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与“焦点问题”相脱节,不能把问题作 “花”作“难”,应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

(4)问题情境应为“焦点问题”而铺垫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能让教师更好地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等情况,设置一些子问题,为学生“铺垫”好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焦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焦点问题的目的。

3、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即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合作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将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学生一道共同参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引起共鸣,产生良好的“入题”效果。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领悟自然的和谐与奇妙。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江西省资溪县一中  蔡美龙

一、设计思想

在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之后,本节来研究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等问题,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通过学生处理数据得出图像,依据图像得出规律,这些知识对学生都很困难,同时这些知识与方法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高一学生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习惯的是仅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数学运算。对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运动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难关,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则是学生对矢量学习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意识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巨大困难,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以及经历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从学生角度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尤其是实验探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氛围也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保障。由以上的考虑提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数据。在由数据绘出相应的图像。

2、经过对实验得出的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初步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并绘出速度-时间图象。

2、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对图象的讨论,探究出如何解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像。

3、通过对速度—时间图像中小矩形面积的计算,结合极限的思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体会由实验数据绘出图像,在由图像得出物理规律是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通过科学实验途径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

3、能应用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树立把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像。

难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变化

本节教内容可分为12个过程

过程1    组织学生观察课本1-7-1照片并回答:

1、从图1-7-1与图下表中的数字看你能否说出1-7-1中多长是1厘米?

2、结合1-7-2图表中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向那边运动的?

过程2    学生对照片进行测量得出数据与课本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出比例。

过程3    学生对数据进行计算,填好课文表格。提醒学生注意1、为什么平均速度的竖直线与其它栏目是错开的?平均速度有什么意义?

过程4    学生独立作出图1-7-2中的速度-时间图像。

过程5    依据图像讨论:1、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是否相等?2、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都相等吗?是否可认为它就是瞬时加速度?3、依据画出的图像,你能否写出任意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过程6     师生共同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把图1-7-2与本章第3节图1-3-5进行比较,找出两图的相同与不同。

过程7    对图1-7-4、1-7-5两图进行讨论与交流。1、回答图1-7-4中各时间段的运动性质。2、说明图1-7-5中两图像的初速与加速度。

过程8    说明1-7-6中a.b 两图所代表运动的特点。

过程9    组织学生分别计算图1-7-6中a.b两图的矩形面积之和,看一看两者之差是多少。

过程10   计算图1-7-6中c图中的面积,并与过程9中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中体会数学极限的思想。

过程11   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过程12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例题1、2

与原大纲教材相比本节增加了讨论交流、演算探究、练习与评价和发展空间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容。运动学规律的呈现方式由原来的直给变成了经学生演算探究得出。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建议(包括教学资源)

(一)引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1-7-1照片并回答:

1        从图1-7-1与图下表中的数字看你能否说出1-7-1中多长是1厘米?

2        结合1-7-2图表中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向那边运动的?

2、学生对照片进行测量得出数据与课本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出比例。

(二)新课讲述

1、学生对数据进行计算,填好课文表格。提醒学生注意1、为什么平均速度的竖直线与其它栏目是错开的?平均速度有什么意义?

学生独立作出图1-7-2中的速度-时间图像。

2、依据图像讨论:1、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是否相等?2、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都相等吗?是否可认为它就是瞬时加速度?3、依据画出的图像,你能否写出任意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知识归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过渡:匀变速直线运动遵循哪些规律哪?

师生共同探究:

师生共同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把图1-7-2与本章第3节图1-3-5进行比较,找出两图的相同与不同。借鉴数学知识得出规律)

知识运用与巩固

1、对图1-7-4、1-7-5两图进行讨论与交流。

(1)回答图1-7-4中各时间段的运动性质。

(2)说明图1-7-5中两图像的初速与加速度。

师生共同探究

1、说明1-7-6中a.b 两图所代表运动的特点。

2、组织学生分别计算图1-7-6中a.b两图的矩形面积之和,看一看两者之差是多少。

3、计算图1-7-6中c图中的面积,并与过程9中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中体会数学极限的思想。

4、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知识运用与巩固

1、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例题1、2

2、参考例题

(例)老虎在捕捉猎物时,在1s内其速度可匀加速达30m/s,而且只能维持这个速度30s,之后速度就迅速减小。兔子从静止开始奔跑,能在0.5s内速度匀加速达到28m/s,并可维持较长时间。如果老虎捕捉这只兔子,应从距兔子多远处发起攻击才保险的?(假设它们从静止同时开始朝同一方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化曲为直,用直解曲《平抛运动》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磁感应强度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3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4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电场...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20xx年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平抛运动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识来处理曲线运动的问题体会分析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方...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都是加速度1问题的产生去年国庆我的第一届学生聚会我是班主任同时任教他们高一入门的物理课被他们邀到现场大家非常开心由于是高中同学不免要回忆高中时代的一些生活学习片断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顺手拿起桌...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内容选修31第三章磁现象和磁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实验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案例分析林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2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3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陈世明)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陈世明20xx年12月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实验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作为高中阶段研究的两种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它是学生第一次用所学过的直线运动的知...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会昌中学王明发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会昌中学王明发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