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重庆火锅》拍摄方案

时间:2024.4.2

舌尖上的重庆

拍摄方案

                  

             之纪录片

   小组成员: 曾艳玲  马灵静 

             李雪薇 李艳 杨小弘

一、概述

题名:舌尖上的重庆——重庆火锅

缘由:最近中央电视台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记录片,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本小组成员想借着《舌尖上的中国》这股东风,把自己小组的纪录片定名为《舌尖的重庆》。我们小组成员多为重庆人,对重庆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身在重庆,便于资料的收集实地考察。而重庆又素以火锅闻名,在介绍重庆火锅的同时,还能让观众了解重庆的饮食文化。

目的:向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朋友介绍重庆最地道的火锅,以及重庆火锅的历史渊源。

意义: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通过介绍其特色美食——火锅,让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朋友了解重庆的饮食文化,提升城市魅力,拉近观众与山城情感上的距离,激发他们前来品尝的欲望,同时带动重庆旅游的发展、拉动消费。

思路:

(1)剧本思路:先介绍重庆火锅的现状(列举几个重庆名火锅店、火锅节),再追溯重庆火锅的历史渊源,并在其中穿插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火锅的奇闻轶事(例如清朝时期的千叟宴)。

(2)拍摄思路:先到刘一手火锅店、过江龙火锅店、小天鹅火锅店拍摄顾客吃火锅的热闹场景,就地采访一两个客人吃火锅的感受,再采访店长本店火锅的特色、历史传统、客流量等相关信息。然后将重庆火锅的历史渊源和一些奇闻轶事情景再现(借鉴中央卫视记录片剪影的拍摄方式,寻找演员进行拍摄)。

(3)制作思路:首先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筛选,按照剧本思路进行剪辑排列,综合运用各种特效、音乐、字幕、解说词、旁白等手段渲染美化。

风格:(1)画面风格:火锅现状——都市感

                     火锅历史渊源——古典唯美

(2)节奏风格:由都市的快节奏向历史的厚重感过渡。

3)剪辑风格:将传统剪辑风格和创造性剪辑风格相结合。围绕阐述剧情,剪辑风格平实,镜头间都以平切完成,摄像角度较为固定。每个场景发生的事件,先中景交代事件发生地点,再近景交代事件人物,及人物关系,再看具体内容,对话则会对谈话双方进行特写,有动作则近景交代。根据剧情需要偶尔插入慢镜头、蒙太奇等手段增加画面效果,同时创造性地运用戏剧性效果剪辑、表现性效果剪辑、节奏性效果剪辑。

纪录片策划文案

第一幕  重庆火锅现状


    拍摄手段:
全景(俯拍)

画面: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解说词:在祖国的大西南——重庆,有这样一道美食——火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拍摄手段:大全景(摇镜头) 特写

画面:镜头扫过重庆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火锅店,以及火锅店里顾客吃火锅时热火朝天的场面,特写火锅油在锅里沸腾的样子。

   (解说词:说到重庆,就不得不提到重庆火锅。火锅在重庆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每个重庆人的心中都藏有一种火锅情结。)

画面:几个重庆小伙儿围坐在火锅前,光着臂膀海吃火锅

   (解说词:历史上,重庆是一个具有浓厚袍哥码头文化的城市,袍哥以讲究江湖义气著称,这种江湖义气也被热情淳朴的重庆人遗传了下来。在重庆街头,你会看见重庆汉子们三五成群地光着臂膀吃火锅,看到这一幕你千万不要惊讶,这是重庆汉子展示豪情的特殊方式。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如果你看到重庆美女吃火锅的豪迈,你定不敢把眼前的美女与曾经你心中想象的重庆美女相联系。这不由得让人们惊叹——重庆火锅的魅力有多强大!)

拍摄手段:中景

画面:采访火锅店店长

画面:大街上随机采访行人、校园内采访外地学生

第二幕  重庆火锅的源头

拍摄手段:全景(推镜头)

画面:情景再现古代一个德高望重的重庆老人,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乘坐马车奔向京城,参加皇帝举行的千叟宴。

(解说词:火锅起源于民间,具体年代不详,经过一代代人的发展,火锅走进了宫廷,成为王公贵族喜爱的美食之一。清朝嘉庆皇帝登记时,曾摆“千叟宴”,邀请全国各地的老人参加宴会。)

画面:情景再现,皇帝举办“千叟宴”的壮观场景 

(解说词:明清,火锅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是火锅在历史上的一大辉煌。)

第三幕   现代火锅

拍摄手段:大全景(俯拍、推镜头)

画面:俯拍重庆山城全景鸟瞰图(时间过渡到民国时期)

画面:特写小贩制作水牛毛肚的流程

画面:推镜头进入重庆的一条小巷,一个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火锅,特写担子里的水牛毛肚,一群人围着小贩买食物

   (解说词:二十年代火锅在重庆江北城发展壮大。最初一般由挑担子零卖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

    旁白:几十年的岁月流逝,重庆火锅有了新的发展,并日益壮大。

第四幕:火锅走向了未来

拍摄手段:中景

画面:镜头划过各种各样的火锅材料:鲜红的辣椒、沸腾的红油、精致的油碟、琳琅满目的菜品被放置在餐桌上

   (解说词:火锅选料包罗万象,菜品发展到几百种,囊括了食物王国里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在毛肚火锅的基础上,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辣子鸡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 )

画面:火锅店厨房里,厨师调配火锅底料的场景

   (解说词:在制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烫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传统汤汁的配制是选用郫县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汉源花椒为原料。先将牛油放入旺火的锅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酱红油后,加速炒香花椒,然后掺牛肉原汤,加进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姜,加川盐、醪糟和小辣椒熬制。 )

画面:扫描全国各个城市火锅店

   (解说词: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火锅大型品牌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有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14家。在20##年度全国餐饮百强的20强火锅企业中,重庆占到11家。重庆举办的“万人火锅宴”摆放火锅餐桌1000桌以上,绵延1.3公里,30多万市民集聚现场,10多万人就餐,可谓场面宏大、世界罕见。)

二、选题分析


1. 来源:
受《舌尖上的中国》启发,小组成员共同商量的结果。


2. 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
火锅强烈的视觉、味觉冲击,以及作为重庆人对重庆这座城市深沉的爱。

3.  核心内容:重庆火锅的现状、历史渊源、奇闻轶事。


4. 思维程度、启迪、诉求:
看《舌尖上的中国》,想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联系实际,想到火锅对重庆本地人,尤其是外地人的巨大吸引力,想要借此将重庆火锅推广给更多的人,也将火锅文化加以宣传和丰富。


5. 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重庆本来就是一座饮

食文化比较浓厚的城市,再加上最近《舌尖上的中国》 刮起一阵美食风,

以重庆火锅为主题,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具有时效性。


6. 把握度:鉴于小组成员的接近性优势,本次策划方案在能力范围之内,可

以执行。


7. 题材基本定位:
平民

三、角色分析


1. 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

本组纪录片以美食为主,因而人物涉及很少,不占主导地位,多拍摄食品,主要向受众传达火锅文化。


2. 人物——困难——呈现真相

采访火锅店老板,借以让受众知道更多关于火锅的知识,也可为观众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火锅店提供了方便,不过,关于火锅店的制作秘方,老板出于自己经营的考虑,多数不会轻易透漏,因而我们采访时提的问题多不会涉及此类问题。
3. 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

本次纪录片拍摄时在角色分配方面比较均匀,所有人物承担的戏份都较少,出境时间较短,火锅店老板时间可能稍长些。各幕之间恰当过渡,采用回环手法,由火锅现状——历史渊源——民国时期——现状这样一个时间安排进行组合剪辑。


四、拍摄中可行性


1. 场景发生事件

店里顾客吃火锅的热闹、千叟宴、乡民送老叟进京参加千叟宴


2. 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店里很多人吃火锅的场景,有一定难度,拍摄时机要把握,一防遇到拍摄日店里顾客稀少,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此外,千叟宴可能需很多群众演员,成本可能较大,因为可能要借用火锅店,还要借用食材等。


3. 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事件发生以外的可能性较小


五.1.预计采访的问题有?采访地点?


     采访地点:
1.火锅店2.大街3.校园

     采访问题:1.客人:说说你现在吃火锅的感受?平时吃火锅时喜欢点什么

                       菜?你最喜欢的火锅店?

                 店长:该店火锅的特色?每天的客流量?成立了多少年?

               2.路人:你喜欢吃火锅吗?一般在哪儿吃?

               3.外地学生:你吃过重庆火锅吗?怎么评价?                                                                                

六、情节考虑
  
拍摄可行性较大, 以拍摄千叟宴为例,实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群众演员,可以找一些图片代替,重庆火锅文化节场景再现也可在网上找一下相关视频插入,不用亲自组织人力在拍摄,这样可大大降低拍摄难度,提高制作效率。


第二篇:纪录片拍摄方案


格式

策划选题

缘由

目的

意义

思路

风格

===========================

纪录片策划文案

一、选题

1.来源:网络、媒体、其他

2.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

3.核心内容、事、人、现象

4.思维程度、启迪、诉求

5.背景(社会、人文、历史)

6.把握度

7.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

二、人物

1.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

2.人物——困难——呈现真相

3.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

4.配角——隐喻什么?主角挖掘、空间

三、拍摄中可行性

1.场景表、发生事件

2.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

1.情节转折

2.主要抗争点、矛盾

3.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4.拍摄可行性

五、拍摄经费预算拍摄脚本

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广告,记录片,资料片.脚本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无非就是镜号,景别,拍摄手法,拍摄内容,旁白,注音.等等

5分钟对于一部记录片来说,太短太短.几乎什么都没有讲就没有了.

拍片子就像讲故事一样,首先内容要有主题,然后有开始,有过程,再有结尾.片子形式是多样的.可是格式是固定的.

记录片和其他片有很大一点是不一样的.就是真实.告诉人们的是最真实的东西.按照以前大师的说法,真正的记录片只能在人的背面,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你的下一部会发生什么.但是电视的形式注定了是不可能这样的.

所以,当你要拍摄这样一个小专题时.先要想好,你的主题是什么?要告诉人们什么样的故事?想好了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去拍了.

5分钟,对于一个大师来说,应该会很难.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似乎又变得简单了.

CBS《60分钟》栏目编辑斯迪夫?谢帕德我制作纪录片的一些体验————CBS

讲课笔记

文章来源:CCTV更新时间:2008-6-80:29:27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杂志节目,每周一期在全世界主要电视台播出。每期包括3

2个社会调查性纪录片。斯迪夫?谢帕德(SteveSheppard)是《60分钟》资深制作人,多次获得艾美奖。2002002

年11月以及20xx年中旬,他在北京广播学院主授两期讲习班。以下是我的听课纪录,参照翻译了他的讲课提纲整理如下,请大家分享。

关于开场与开头

关于演播室用的开场,先要有个文案,我们叫它“蓝纸”。你最好先参考一下蓝纸上有什么可以直接运用;其次,你再考虑一下究竟还讲些什么。它是你同观众连接起来的第一要素,它吸引观众的兴趣,但又不是故事的本身。如果还有些话必须说,把它放在主片中会多余,就可以放在开场白里讲。

第一段画面必须是整个片子中最强、最好的,它首先要吸引观众。如关于丹泽尔?华盛顿的那个片子,第一组画面就是他没有获得奥斯卡奖,仅获得提名。我们问他这件事的感想,他说:“那怎么可以,我应当获奖。”这就引起观众的兴趣了。

如果镜头回答不了,那就用解说来讲。不要只考虑个别部分,而要考虑这些片段加在一起是否构成很好的整体。

”,可以在镜头前作解释,也可在过渡处插解说,要做到天衣无缝。我们常把过渡性的解说叫做“BRIDGEBRIDGE”

它把A段带入B段,让观众牢牢地进入故事内部。它是一种转场形式,而所有的转场也相当于过渡性的解说词。解说词要像紫禁城里的御道一样顺畅,顺利地过渡转换。有时你可以旧话重提,为的是推动故事的发展。唯一不能打破的规则是:解说词必须把故事讲清楚。

关于结尾和兴趣点

如果说蓝纸是“前期文案”,结尾就犹如落幕。结尾时的最后一句台词,最好刚巧落在一个主人公的镜头上,做场记时你要预先想到。结尾最好有一个总结的功能——全片究竟要说的是什么,有时甚至要特地做一个结尾的镜头。

全片结束时你最好再看一下最初的文案“蓝纸”,讲故事不要老走捷径,要搞一些跳跃性的东西。记者出镜往往是最好的办法。

对于结尾的处理我们可以看看《苏丹的饥馑》:拍此片是我们派出了两个组,一个组跟制片人,另一

个组在林子里转。他们在林子里正好碰上了大使先生,我们在播出的前一天改了一下,把原来删去的林子里采访大使的画面又加了上去。

《肉头》是关于喜剧演员RobRiner的故事。除了使用了对于主要演员的采访片段,也运用了对其他人的采访。角色本人当然可以是故事推进,RobRiner本人没有获过奖,本片的结尾就以他主演的影片结尾作结尾,这是没有结尾的结尾。

19xx年,我们拍了一部关于乔治?本斯的传记片。他已经98岁了,还与一个年轻的歌手结婚。我们认为最好的结尾是把观众拉回到他的节目中来。采访是在夜总会进行的,我们并不感兴趣,对于许多的音乐我们又不懂。在最初完成之后,我们又看了一遍夜总会拍的素材。发现其中有许多镜头与访谈中说的话是吻合的,配合起来效果就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还拍摄了乔治在路上走的镜头,其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与他比谁更老一些,两人的对话很有趣,还有观众中在散场后的反映。这都不是预先设想的,而是即兴抓拍的,非常富于感情。

要保持画面中的兴趣点,不然观众就会迷失。哪怕一句话中你有一、二个镜头能挑起观众的兴趣,也就很好。尽可能要有“动作”,“动作”就是吸引力。它能保持兴趣点。慢动作也可以形成兴趣点,有时运用音乐,但要有理由和动机。例如前面出过一个收音机的镜头,你再出音乐就不会使观众迷失。要向广告片中的片花学一手,来一点“挑逗”(TEASE)。开场镜头本意就是为了吸引观众看下去。有时声音先入非常有用,例如《炮弹引起的心理损伤》一片被美国军方禁演了40年,我们重新做这部片子时就用那段40年前被禁演的影片资料开篇,这就有卖点了。

情感特殊时刻

采访要考虑:“我们打算谈什么?”而不是“我们在哪儿采访?”

乔治?本斯每周都要去教堂看望埋葬在那里的爱妻。他们结婚50年了,恩爱非常。我们的记者原来不愿意去教堂,制片人说服了他,在那里呆了10分钟,拍出了很有效果的一段。到现场去讲故事,是非常好的方法。

作为一个政客、总统候选人,乔治有刻板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开篇是他在国会大厦里走动的镜头,这是精心选择的。虽然看起来不很起眼,但是我们考虑的是怎样使镜头有更丰富的含义。

“情感特殊时刻”能够激起我们的强烈反应。在编辑时,应当确立一个总的趋向,就是使故事向前发展。场景越多越好,动作越多越好。

《卢旺达的凶手》由两段没有衔接点的场景组成,它是用解说词来过渡衔接的。这里用了许多人脸,这些人杀过很多的人,却这样麻木不仁,毫无表情。这些脸的镜头很有价值——人总是最容易被关注的,这里的人都是当事人。片子里的话用英语提问——翻译成卢旺达语——回答是卢旺达语——再译成英语,共经历了4个步骤。有时却省略了一个或两个过程。翻译与说话者的声音应当有一个时间差,说话声要提前。

蓝本

蓝本(BLUESHET),它是简短、主题鲜明的故事梗概。它告诉我们老板,这是关于什么的故事?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为谁讲这个故事?

蓝本文字要吸引人,措词很重要。例如要讲一个高层老板,你可以将他描述为“家财万贯的某某”。作为记者不能没有观点,但要把故事公正的表达出来。故事是两面的,必须把两面都表现出来。

蓝本要简明易懂,ItSimpleStupid,中文意思是:“保持它简明到犯傻。”不允许信息冗余。你交代得太多,会没有伸缩的余地。例如采访拍摄中会发生一些积极或消极的变化。不要出现太多数字,也不要用太多形容词,使得读它的人跟不上。不要铺得太散,场与场衔接要简明。

蓝本中的话,有可能成为演播室的开场白所用的话。

资料片的运用

资料片可能来自许多地方。《美军在巴拿马屠杀平民》一片原来是报道美军士兵受审,后来发现它同另一个节目内容相重复,于是就改变故事的拍摄方向。

用了许多从当地平民手中买回来的资料片。有一处被访问的士兵不愿曝光,摄影师只录音不拍图像。保持人物讲话时原有的结巴是更真实的。

关键的处理是把上一段某个关键的词语,放置在下一段解说的开头,以达到重复强调的目的。

其他

●有的采访设立在关键场合,如理查德当年翻车的现场采访他本人,卢旺达的万人坑前采访无动于衷的杀人者,都有很强烈的效果。

●你可能了解到什么地方还要插入解说词,如果你不想写些什么,那你就入错行了,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纪录片哪怕没有解说词,也有许多写作的事情要做。也就是你构思时,就要写在纸上。电视写作要简洁明了。我们写作是为了观众听的,不是为了供人阅读的。片子总会有一个理解的沟坎,需要解说词去填平。如果一二句就成了,你却用了五句,还没有说到点儿上,那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你究竟要说些什么?“我到底说了什么?我要到哪里去?我从哪里来?”

●反打镜头一般是胸部以上,主人公的景别要给的紧凑一点,给的景别过松会给人远离现场的感觉。●播出的节目应当是你当前能达到的最好的成果。

●要想象怎样才能满足你的老板和观众。

●要带着热情去征求意见,学会聆听。

《60分钟》节目的模式——讲故事

任何的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的模式:一定要找一个引起大家注意的故事。不管任何模式,故事必须引人关注。

《60分钟》是关注人的故事,而不是关注事件。这故事是人来讲述的,而不是靠解说词。《60分钟》的故事有两面性,有矛盾冲突。凡具有对抗性的故事,也必然具有吸引人的潜力。当然,还要有好的角色在其中。角色一般指采访对象,他能言善辩,会说故事。他们不是天生的,而是要你引发他们这方面的才能。

”,它通过追随采访表现出来。他对题材的了解游刃有余,而且能表现出《60分钟》是记者的“SHOWSHOW”

来,因此记者非常重要。

《60分钟》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用最少的镜头,不用废镜头。利用大特写镜头,记者不

会让人的头上留下许多空白,那个地方没人感兴趣,特写镜头才会让人看清细部。

运用过肩镜头时,可以加过渡词。例如把两段采访衔接起来,就可以用过肩镜头来衔接画面。《60分钟》不打字幕,因此,过肩镜头出现可以加解说,介绍说话人身份。

走动镜头也用得很多。你可以约请被采访人补拍走动镜头,用他的同期声镜头作为主要场景出现,也可以把它仅仅作为剪接(插写)镜头。

《60分钟》开始第一组镜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吸引观众的镜头,让观众进入到节目中来。

做场记时,要记下哪组画面最精彩,可以用在开场。有时,也有用镜前记者报道来代替它作开头,可以用任何方法来吸引观众。

讲求娱乐性是可以的。我们要做一些好看的电视节目,使娱乐性在新闻合法性范围内实现。讲故事有很多办法,如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拍摄技巧。好的故事不一定是精美的画面、音乐,而是要讲清楚,而且有很清楚、简洁的解说词。

故事的基本模式和来源

故事有些基本模式:

1、小人物斗体制。例如某个小人物有产,他同体制有了冲突。

2、某件事对你有好处也有坏处,例如药厂股票、门诊所等,不同事件对于不同人有不同效益。3、名流人物志。名人在做什么事情?这一定是新鲜事。

4、谁在乎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某“的哥”老出事故,那么他在乎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吗?

5、为许多人关注,有趣味、有价值、有说服力的故事,许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身上也会产生的故事。还有人会问你:“我的故事会上电视吗?”但这些故事往往不会有人关注。

寻找选题是整个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故事的来源中,报纸是非常重要的。从以前报道的题材中找出新的线索;从观众中来,从观众的来信中获得线索。

确定“角色”

你需要做前期采访,通过电话谈一下,有时要面对面交流。你要注意哪一段他会有激情,有人津津乐道,有人托词“忘了”,也有人连你的眼睛都不敢看一下;有人可以写很好的文章,但是在你面前就很紧张。你就找一个人代替他。你采访的人要列一个名单,但上镜头的人会是其中一部分人。你应当记住其中哪些人能说会道,他会说什么,彼此有没有重复,谁最合适?哪些人更上镜头?需要同摄影师商量。确保对象在镜头前合作,保证他“有戏”,最好争取他们不提任何条件,但有时某些条件可以接受。

第一次采访就要找最核心的人物,然后是次重要的目击者式的人物。一些发言人(SPORKERS)的沉默,很多时候是很好的答案。有人拒绝,就可以在他家门前说:这个人不愿意接受采访。

采访守则

尊重对象的习惯;守时,宁愿对象迟到;遵守诺言;营造气氛,让对象出戏;点缀品位,你的品位很可能适应大众的品位,然后像画家那样来点缀你的未来作品;拟订采访提纲;如何用一些好的提问引出精彩的话?不问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要读一遍,为耳朵写作,要朗朗上口;要有对话风格。

问题要有指向,要分成组,每一组涉及一个领域,而思维上要有整体逻辑性。问题之间不是相互脱节的,同一个问题可以问不同的人。编辑时可以把它们编成对话、讨论的状态。

很必要的事情是“倾听”;要相信“真诚使你的工作容易起来”;怀疑精神很重要。有的人,你明知道他在说谎,你不管他,继续采访;有时也可以拿出你掌握的材料来反问他。

第三种镜头是为解说准备的非采访段落,你拍摄时要预先考虑将来的解说讲什么,这种镜头的场景最忌讳的是苍白。

万能镜头。不必那么具体,可以到处插用。如果你选择了这样一个镜头,有细节的,必须找到理由(非要它不可)才能安插。

镜前报道

“记者在特定场景中说一段解说词”,可以用题词板。多拍几个样本,拍摄时候很长,用时再挑选。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用解说词导入这种镜头前的报道。有的场景很好,又不知道怎样拍摄,你就让记者

在镜前说好了。

《60分钟》节目中每个故事为12分钟,其中8-10分钟是采访谈话。对采访的话作剪接是十分重要的。有个例子:《芭芭拉华丝采访基辛格博士》,这是ABC的《20/20》专栏中的节目。他也用了OpeningInStudio这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节目的开头是采访,芭芭拉华丝问基辛格:“你怎样由一个难民成为国务卿?”人物片子总有一个介绍生平的Package,它可以放置于前面或者后面。芭芭拉华丝一反常例,从他成为国务卿开问,而基辛格的生平用照片叠化。有一段是他在恢复中美关系时的照片资料,又有一段说他的演说赚了很多的钱,每一段都是前所未见的。

ABC《20/20》都用字母来标注人物的姓名身份。《60分钟》也有同一条主题的片子,它不上字幕,都用“介绍性解说”代替字幕。给人的感觉是“我们把什么都摆在桌面上”,而不是字母来暗示“我是客观的”。

《60分钟》的同样题材报道,采访了持对抗性态度的对象。由于基辛格拒绝采访,我们没有接受基辛格本人的观点。片中交代许多咨询公司,点了名,更公开化了。第一段是艾奇逊访问基辛格,这段我们没有拍摄到,我们运用资料来做为引子。我们集中的篇幅是采访基辛格传记的作者。其中,解说词用来介绍人物背景,用来连接采访的不同段落,用来沟通意识。

案例

纪录片拍摄方案

广州美术学院展示设计十周年纪录片拍摄方案

2009-10-1116:43

一.工作思路

拍摄对象:毕业班与所有课程教学以及辅导员等老师

拍摄人员:三班班委与同学配合

拍摄思路:针对本次对象展示毕业班进行拍摄,在文化展示与商业展示各有特色的教学中体现出展示设计教学模式的人性化,以展示-展示设计专业富有人文精神并把教学与文化与商业性进行巧妙结合的教学模式及纪录老师与学生在此毕业创作课题中的交流,工作,学习,生活作为表现主题。从客观的角度切入课程,因此本片将分为以下几点作为本次拍摄重点内容:

1.学习工作

主要为跟踪拍摄毕业设计师生们之间的学习工作,包括讲方案记录,外出工作记录,会议记录等,以客观的角度记录并展示整个展示教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

2.生活:

经由征求拍摄对象同意后跟踪拍摄学生或老师工作之余的活动或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部分,主要为记录学生对展示设计教学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作为丰富和活跃本片主题和氛围的素材。

3.访问:

每个班的老师与辅导员讲对展示设计10周年的一句话。以简短的访谈形式对展示设计师生们进行交流并记录,作为系统及人性化地诠释主题的素材。

二.拍摄所需设备

小高清DVX1

可录短片数码摄影机X3

反光板X1

(班委与同学协洽,拍摄器材由各班同学提供,并自由使用,直至拍摄结束)

三.工作流程4月24日班委工作到位,与师生们进行交流,了解本次拍摄的一些详细情况,做好协恰工作,准备拍摄器材。

4月24~5月15日进行拍摄

(注:外出拍摄日期待对方通知。)

5月15~21日开始成片1的剪辑工作

(征集10周年展示设计LOGO。宣传方式:海报,BLOG,QQ。。)

5月22日~25日补充毕业展布置拍摄部分,完成成片。

(拍摄期间日程安排按具体情况变动。)

四,拍摄经费预算(班费报销)

MiniDV磁带(2~3盒)

通讯费(包在补贴中)

车费(时报时交)

其他开销(餐饮等)

补助(待议)

案例2

纪录片:爱的变奏

文章来源:网络文摘更新时间:2008-6-923:16:32

纪录片拍摄方案

梦娟的养父施良飞

梦娟的养母朱爱月

施梦娟

金子的养父段卫建

金子的养母段香翠

段志金

解说:

家住临汾市郊区北孝村的段志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是自己大家庭里惟一的女孩,是爷爷奶奶大伯二伯等所有人宠爱的对象,更是被妈妈叫做"金蛋子"。金子今年11岁了,11年来她从未离开过妈妈,更是与妈妈无话不说。可是在今年新学期开学不久她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现场同期声]

生下来就丢了。

解说:

在一次放学的路上,金子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伯伯,他在寻找一个和她一样大的孩子,伯伯说,他们已经失散多年了。

[现场同期声]

他是哪个学校的?是我们学校的吗?

不知道!我一个一个学校找。

他几岁了?

今年跟你们一般大。

解说:

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金子被这个小小的秘密困扰着,她似乎觉得不应该告诉妈妈。

片名:爱的变奏

解说:

就在金子遇到奇怪事情的两个月以前,距金子家3公里远的一家制衣店,曾经关了两天门的店主人施良飞,是17年前来临汾的浙江人,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闯劲,17年间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异乡青年变成了现在拥有着蒸蒸日上的生意和两个可爱孩子的一家之主。本来步人中年,他已不认为生活中会发生什么大的意外了,但是今年(20xx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夜里,一个长途电话搅乱了他的生活。

[施良飞同期声]

北京的刘亚成法医给我打的电话,你是施良飞吗?我说我是。他说你和你爱人和施梦娟孩子,在我们这儿做的亲缘关系,你夫妻俩都不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当时我就简直是掉人了万丈深渊!老爸!

解说:

被确认为不是自己亲生孩子的是她,11岁的大女儿梦娟,临汾市南街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班长,一个学习成绩又好又活泼可爱的孩子。

[施良飞同期声]

我们家这孩子,从小到大,凡是顾客邻居们都说,这孩子跟你两口子一点都不像。你两口子是大眼睛,孩子是小眼睛,你两口子双眼皮,孩子怎么是单眼皮,我们一直都没有怀疑过,就去年青了一本书。看了一本书之后,书上写的就是孩子跟他父母都不像,后来是医院给抱错了,所以引起了我怀疑;今年的7月份就去北京查了个亲子鉴定。

[朱爱月同期声]

在我脑海里这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就没有想像不是,就没有那么想过,可做出来DNA的时候,就不是我们的孩子,脑袋炸了似的,就哭嘛!

[施良飞同期声]

我对梦娟的感情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那就是说简直不能,不能说是一句话怎么个改变。当我发现孩子不是的时候,我心里头就有一种沉重感,这个孩子的亲生父母在哪儿,她的亲生父母到底是什么样?我也有义务帮我的孩子找见她的亲生父母,也应该找见我自己的亲生孩子。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查找幼儿园这些档案,能查的我都查了,学校正好放暑假,凡是从我跟前路过的,遇到一个孩子就看像不像我。

[朱爱月同期声]

咱们作为母亲来说,自己亲骨肉肯定也想知道,看她过得好不好,现在在哪儿?后来我爱人看我挺憔悴的,也就老安慰我。他说:我一定能把孩子给你找见。

[施良飞同期声]

整整查了53天。

解说:

由于梦娟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因此只可能是在医院抱错的。在得知真相后的第53天,施良飞从生下孩子的铁路医院得到一些信息,他来到了段志金家的小卖部门前。

[施良飞同期声]

我以买烟为借口,见到了小卖部的主人。女主人我一看,那简直就是跟我梦娟像得不能再像了,简直

是一个人,那绝对是梦娟的母亲!可是在我找见那个孩子之前,我心里也矛盾,我说那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我家的呢?我也考虑过,有没有连环抱错呢,都想过,当时找这些都想过,可是我就想急切地,想见到那个孩子。

解说:

短短两个小时之后,施良飞打听出了,这家人的孩子叫段志金,每天坐9路公共汽车上学。

[施良飞同期声]

我就在9路车站跟我朋友等,从5点一直等到6点50。见个小朋友就问:小朋友,你认识一个叫段志金的吗?孩子们都说不认识。6点50的时候,我的朋友说是,你看那跟你爱人多像呀。我一看哎呀,倒是人挺像的,可是个子像二年级学生的个子,因为我看梦娟这个个子,看惯了,觉得11岁的孩子就梦娟这么高,就不应该是那么高,我看这孩子像得厉害,我还是找去了。人家孩子已经上了车,我赶紧跳上去我就问:小朋友,你认识一个叫段志金的吗?孩子乐了一下:呵呵,我就是段志金!当时我的脑袋就大了,简直拿什么词形容都没法形容,11年没有见面的孩子就在我眼前。

解说:

施良飞认定金子就是他被抱错的孩子。第二天早晨他和妻子又一起来到了9路车站并带上了照相机。

[朱爱月同期声]

抱在手里就不一样的,要是别人的孩子抱在你手里,没那个感觉,这就抱在手里觉得这看那看怎么看都是不一样的感觉。

[施良飞同期声]

找见孩子之后,两天三天就去学校看一回,偷偷地看。都不敢正面接触孩子。

解说:

这就是金子小秘密背后的全部真相,一个她无法全部理解的真相。金子依然继续着快乐,放学后要去学跳舞,回家后要尽情地撒娇,可是她的生活,却注定要泛起波澜!

其实就在金子第一次遇见神秘的伯伯的同时,她的妈妈就己经从医院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很快,大伯根据梦娟的血型和长相进一步确认了事实;很快,当时在外地的爸爸和二伯知道了。

[段卫建同期声]

一夜没睡觉,头疼、恶心、反胃。我哥跟我说,咱睡吧,明天咱一大早咱就回。我说行,我说你睡吧!一夜在那儿没动,抽了两盒的烟。麻烦,烟点着灭了,灭了点着!太麻烦太麻烦,太伤心,因为这自己的孩子,我11年来的孩子,这11年来我给孩子真说付出的,要讲起来那太多太多。因为啥呢,也不能说我给孩子付出怎样,因为做父母的就应该办这个事情,生儿育女,然后把孩子怎么样,能健康地成长、能让孩

子快乐地生活。那这个事就让你觉得,那11年的感情相当珍贵,珍贵得厉害!确确实实珍贵,我付出的这个感情,11年来付出的,我是给我亲生女儿付出的。说实在的,可是今天她就不是我亲生的了!

回到家就是下午的四五点了,路上堵车,路又特别难走。回来以后在家里,坐在家里边,一会儿娃就放学回来了。放学回来,娃就叫爸爸,高兴得好长时间没见我,因为我走了好长时间。娃见了我就扑到我怀里头,实际这个时候,当时就想哭了。我强忍着,不敢哭,在娃跟前不要哭,不要让娃知道这个事。让娃知道这个事,娃如果一旦说是你怎么了。强忍着!

解说:、

作为一个父亲,作为家里的主心骨,段卫建最为痛苦的是,他还要拿主意决定以后该怎么办,而这个决定还涉及另外一个家庭。

[施良飞同期声]

我是那么想的,作为父母谁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既然知道了自己亲生骨肉之后,我想他们也会跟我一样,去学校一天两天去一次,两天三天去一次。我想他们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他们也会那么做去,他们也很希望自己亲生孩子回到身边。我也是这么想的。

[段卫建同期声]

从这个道理上边讲,应该是这么着,错了就确确实实错了。咱们的就咱们的,人家的就人家的,这不能违背这个现实,所以咱们不行换过来算了!我说能行,我们家是男人说话算数。像我爱人这些,我嫂子这些,就是你们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回来以后就在这儿,我大哥就说了,咱们换了吧!

解说:

那是一次气氛凝重的家庭会议,金子的爸爸、大伯、二伯,三个当家的男人的意见都是要交换。当时金子在学校什么也不知道,爷爷在吃速效救心丸,而妈妈在一个角落里流泪。

[段香翠同期声]

我那就听着了,就听见,那有啥呢——那有啥呢。我看那娃就是咱的!那就没有说的。好像没有商量的余地。意思是非换不行那就是咱的娃,和咱就是一模一样,可我脑子里马上接受不了,一片空白,我都不知道我要干什么。这手,胳膊,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

[段卫建同期声]

一下躺到地上,马上休克!

太厉害,我对娃的感情也挺深,但是你父亲的感情,和母爱那不是一回事,通过这个事我才真正地理解了母爱,多么多么地厉害,相当相当厉害!我可以跟你这么说,如果拿我的这个小孩我能换回原来现实的话,,就是不发生这个事,我宁愿不要第二个孩子,完全可以。可以这么说,拿我来说我当时想的,哪怕

你让我受多大的罪,受多大的委屈,只要不是这事!

解说:

在之后的十几天里,金子的妈妈一直躺在医院里,每天都要输液,每天从病床起来都要骂人。

[同期声]

段香翠:骂人了,骂我哥了,我说你管不了你别管,我说那又不是你的娃,你说给就给呀!

记者:在此之前你和大哥红过脸吗?

段香翠:没有,我大哥跟我可亲了!

[段卫建同期声]

骂我大哥,骂我,骂我爸,骂我妈,就破口大骂。我们结婚11年了,她没跟我吵过一次架,那天她就骂这个,我说坏了,我想的是神经了,当她骂的时候,我说咱们不换了,不管别人说啥,就是对不起小施也好,是社会上对咱们的看法也好,哪怕别人就说我这个人不讲理。不管你说啥,我是不换,我不能因为这个孩子,再把我全家一下闹得整个塌下来,那不行!

解说:

段家与施家第一次坐在一起的时候,气氛并不融洽,但是因"孩子,没有发生大的争吵。他们承受的是相同的变故、相似的痛苦。

[施良飞同期声]

我也想过我怎么能割舍得下梦娟的感情呢,就割舍不下!可是这个思来想去,如果两者让我选一的话,我怎么选呢,在感情上我坚决要选择梦娟。可是在血缘上,那我只能选择亲生姑娘。可是作为梦娟,如果回到她亲生父母跟前,因为作为我来说,我觉得是,也是一种安慰。

记者:你当时第一个知道金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之后,有没有立刻想到自己的亲生孩子?

段卫建:应该说当时来不及想这个问题。

[段香翠同期声]

虽然我不承认,我也不想见。我说我不见,我说不见,我不相信这是事实。娃我也不见,我见了那娃我说的,我也不知道该咋了!

解说:

很少有父母可以抵挡这种诱惑,在妻子的情绪稍稍平稳以后,段家夫妇俩还是来到了梦娟所在的南街小学。他们让家里的二姐以新名师的身份与梦娟谈话,然后他们从远处偷偷地看到了自己亲生女儿。

[段卫建同期声]

一看梦娟我说没有问题,这个娃肯定是咱们的娃,她那个动作,一举一动和那个说话时候的嘴特别特别

像!

[段香翠同期声]

就觉得不是个味,就是和我像,这才相信这是事实,知道吗?

[段卫建同期声]

我爱人当时她就不行,她要哭,眼泪流得我马上把她赶快弄走。我说赶快走,先往外边走你不要让孩子知道了。说老实话,我是不愿意伤妻子的心,我也不愿意伤梦娟的心。

记者:那你见到梦娟之后,你说你接受了这个事实。

段香翠:相信了这是个事实,可是马上要把金子带走,我还接受不了。我前几天还跟卫建说过,要是真的现在换过,一天两天不见金子,"要一个星期不见金子,我就疯了!现在也是,啊!卫建也问我,那你看梦娟不亲。我说亲,可是说这11年我对金子付出太多,我们这个娃,就不应该来到人世间。我怀孕6个月的时候,梦娟在我肚子里,做的阑尾炎手术,我还没有生下。做的阑尾炎手术,这个孩子就不应该活到世上,我就不相信这个事实,所以我见了我都说,这个娃就不应该在世上,咋能闹出这种事情呢,就不相信!解说:

在揭开事实真相之后的一个月里,两家人进行了八九次商讨,交换的问题被搁置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其实换与不换,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决定,是没有意义的。最后两家商定,以朋友的身份让孩子相互交往。在是否让孩子了解真相的问题上,两家仍稍有分歧。但是都知道,应以不伤害孩子为前提。中秋节那天,梦娟第一次来到金子家。

[段卫建同期声]

玩得特别好,两个人。两个人就说,你是多时候的生日?金子说,我是十一月初四的,你呢?我是十一月初五的,你还应该叫我姐姐。金子说梦娟应该叫她姐姐,但是我们说的是,你是十一月初四的,你个子小,我说你应该叫梦娟叫姐姐,你叫姐姐。

记者:你第一次见到金子的妈妈的时候,你觉得你和她长得像不像?

施梦娟:我逃避,我逃避了!我明明知道我俩长得就一样的。是吧,和我一模一样的,你觉得也像,我逃避!我爸问我,你和这阿姨像吗?我说一点儿也不像,她丑死了,我那时候不知道

记者:你那时候还不知道呢?

[现场同期声]

阿姨。

解说:

梦娟知道自己的身世是在第一次去过段家之后,施良飞认为应该尽早让孩子知道。

[施良飞同期声]

梦娟知道了六七成了,因为这个暑假里头,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就说是怕有一天迟早会到来,怕孩子打击太大,所以逐步逐步,逐步逐步地,一点一点,一天灌输一点,灌输一点的知识。比如说梦娟,爸爸想把你送到国外学习去,将来你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要跟你父母分离之后,你会有什么感想?反正就这个事探讨了很多,我觉得对孩子伤害是最少的了,在我的看法,是最好的了,孩子最佳的时候,揭出这个事情(真相)!

施梦娟:第一次他说的时候,我就装傻。我就说什么,你再说一遍,然后又说出来了。我老爸说:梦娟呀,你真不是亲生的!当时我就躺在床上我就哭,然后我老爸就用好多好词儿,然后给我说:有两个爸爸妈妈多好啊,过年买两件衣服!当时我说这事也不是不好,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呢,我心里就想,如果我爸爸妈妈找见了他们自己的亲生女儿,他们会不会对我不亲了!

记者:你当时有没有想着去找自己的亲生爸爸妈妈呢?

施梦娟:我并没有想,因为我在这边就过得挺好的,我就害怕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现场同期声]

施梦娟:老爸,县长大还是村长大,县长大还是村长大?

施良飞:那肯定是县长大。

施梦娟:县长30岁,村长35岁,村长大。

施良飞:你这是论年龄呀!

解说:

没有人知道梦娟的眼泪是怎样止住的,但是她接受了这个事实。随后,梦娟把金子邀请到了家里。记者:你希望金子来你们家吗?

施梦娟:心里说不希望。

记者:为什么?

施梦娟:她来了我爸爸妈妈就不跟我亲了,顾着她。吃饭时候,夹鸡的时候就一个鸡腿给了她。所以金子每次来我家,我都心惊胆战,我害怕,我放个东西,我妈给她就不给我!

记者:这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施梦娟:重要!

[施良飞同期声]

梦娟也提出过这个问题,我跟孩子也解释过,我跟梦娟那么说,你看,爸爸11年了才找见金子,有很多没有说的话,有好多想说的话,一下子憋到这儿了,咱们11年来一直在一块儿,交流的也比较多,你

不要太在意,咱们都是一样的,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孩子!

记者:可是我看你还经常邀请金子到你们家来,为什么?

施梦娟:当然了,如果说金子不去我家,我爸爸妈妈就不高兴了,我得顾着两方。一是我不让我妈对她亲,二是我得让她来。

[现场同期声]

我再要三盒冰淇淋,三盒冰淇淋,冰淇淋就是这个,这个是鱼,三袋方便面,咱这儿没方便面,这个是汤,她也要汤了吗?没有汤!要碗汤吧,不!这是鱼头!

解说:

很多次这种时刻都泛起大人们微妙的感觉,因为不愿意破坏孩子们这单纯的时刻。段家夫妇从未向金子说过真相,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在金子心里,那个小秘密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的秘密。

在两家交往了一个月之后,金子的秘密终于被父母发现了。

[段卫建同期声]

就是前十几天。一天放学了,放学回来后,就在我家那个商店里边。回来我就说"狗儿",我土话叫"狗儿"是吧,我说"狗儿"你来来,让爸爸把你抱上,后来我就说的,你知道啥事吗"狗儿",她说啥事呢,我说今天吴名师给爸爸打电话了,就说你在学校里边听课不认真,作文做得不好,结果孩子就哭了,她就说,我知道。

记者:你知道你和梦娟的爸爸是什么关系吗?

段志金:知道。

记者:是什么关系呢?

段志金:不告诉你!

[段香翠同期声]

不相信,我真的就不相信!娃回来还是该咋就咋,根本你看不出一丁点儿的,只是说晚上要跟你住。到了晚上说,妈妈,我跟你住吧,我爸在外面住,我跟你住,你跟妈妈住,可是黑夜老惊醒,就把她吓得不行,我说,妈妈搂弟弟呢,哪能搂你呢。妈,我睡你这个背后行吗?我说行。

记者:我听说你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之后,从前不跟妈妈睡的,现在也每天跟着妈妈睡是吧,是妈妈要求的还是你要求的?

段志金:我要求的。

记者:为什么这样要求?

段志金:因为他们老说我大了,我就能理解了,我就害怕我大了我能理解了,到时候离开了爸爸妈妈。

[段卫建同期声]

我说你跟爸爸说咋了,你为啥知道的事,不跟爸爸说,你跟爸爸说,爸爸解决这个事情。她说我不能跟你说,我跟你说了以后,你让我走了,你就让我找亲生父亲去了。

记者:你能再给我们说一说,就是你是从哪儿开始听到,你不是现在爸爸妈妈亲生孩子的这个消息,你听说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段志金:我是从老师那儿。老师有一天就问我,比如要是你不是(亲生的),在医院里抱错的,你会怎样做,还去找你的亲生父母,还是找养母?以后我就知道,我就觉得这件事老不对,

听老师那样一说,完了名师说,你就是那个抱错的孩子,然后我的心里特害怕,然后回家还是和以前一样,反正心里总是有一个疙瘩没解,爸爸妈妈也问过这个问题,我老觉得他们说的,怎么这样奇怪,以后就开始慢慢地,每次我妈妈一到那边,我都偷偷地到那边,看他们能不能,自言自语说一下,为什么他们老是那样,我听名师说了之后,心里挺害怕的。

记者:你害怕什么呢,害怕这是真的?

段志金:嗯。

记者:那你有没有直接去问爸爸妈妈呢?

段志金:没有,看他们的行动呗!

记者:如果爸爸妈妈就是不告诉你呢?

段志金:那我自己调查!

记者:你怎么调查的?

段志金:我以前也没注意过,户口本上有血型,但是我还是翻了一遍,看一下有血型。我那次先看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都是0型,我不敢看我的,最后还看了一下,我是A型以后就确实知道是真的了。所以以后心里老害怕,连晚上做梦,都是做的噩梦。

[段香翠同期声]

我真是心疼,娃太懂事了!

解说:

金子的秘密被揭穿之后,在大人们的眼里,她好像长大了很多。但是这也给大人们增添了困惑。现在双方家长都希望两个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金子拒绝了!

[现场同期声]

段卫建:伯伯也跟你亲。

段志金:他跟我亲我就不跟他亲,我就不跟他亲。

段卫建:伯伯对你好吗?

段志金:好是好,就不跟他亲。

段卫建:伯伯给你做衣服。

段志金:做衣服做衣服。

段卫建:阿姨给你打毛衣。

段志金:打毛衣打毛衣。

解说:

金子的态度让施良飞品尝到了比寻找金子还要痛苦的体验,那种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困惑!施飞良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听到金子叫他一声爸爸。然而不管对于哪个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家,这些单纯的字眼里所包含的内容都太多太多,为孩子的心灵建起一座避风的港湾的确要比寻找孩子困难许多!

[施良飞同期声]

来了十来天以后,孩子慢慢地也不来了,见了我们也非常生气,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心里也很痛苦。我恨不得天天见她一面,我也想天天看着她。

段志金:我不想去。

记者:为什么不想去呀?

段志金:不去就是不去。

记者:为什么不想去呢,能跟阿姨说吗?

段志金:以前去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我知道了,以后他们知道我知道了以后,我一下子就不想去他家了。记者:他们不知道你知道的时候,你去他们家还挺开心的。

段志金:也不开心。

记者:你觉得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呢,你跟孩子聊过没有?

段香翠:聊过,她在后边睡的时候,我就跟她说,那边的伯伯阿姨,是你的亲生父亲母亲,他们跟你可亲了。金子说他跟我亲,我跟他不亲。我说咋不亲了?她说我都跟了你1H年了,这上学、放学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是你带我的,他也没带过我一天。我说没带过你一天,可是阿姨毕竟是你的亲生母亲,医院搞错了,不是妈妈搞错了,阿姨确实是跟你亲,不能以后见了阿姨不叫。她说我就不跟她亲。我说不能说这类的话。她说那我以后不说了,我叫行吗。我说行,你再往后问,就不敢问她,她就哭!

记者:是他对你不好?

段志金:他老逼我。

记者:就是因为这个你不喜欢他?

段志金:一是他老逼我;二是他倒急得。他老觉得现在是把事实说出来好,而我爸爸大爸那些都觉得,我现在还有点小,说出来恐怕接受不了,他就不管别人的心,光管他的心,自私!这边都对我这么好,只有我一个女孩儿,他们谁都不敢欺负我,而且哥哥们对我那么好,都11年了他们让我回去,我就回去,我不成那个忘恩负义的人了!

记者:那当你知道了金子的爸爸妈妈有可能就是你的亲生父母的时候,你对他们有感情吗,对金子的爸爸妈妈,你知道他是你的亲生父母以后?

施梦娟:没有。

记者:你打算怎么办,金子?

段志金:我也不知道。

记者:你知道你现在的一些言行会伤害到梦娟的爸爸妈妈吗,意识到了吗?

段志金:当然会。

记者:但是你还是那样做?

段志金:嗯。

记者:你觉得是不是你这样做就稍微有一点点—

段志金:我只有这样做,我心里觉得我要是对他好,我心里羞是不平静,这样我还可以平静一点儿。记者:其实梦娟的爸爸妈妈,也不是坏人啊。

段志金:他不是坏人,我才不学他。梦娟姐姐不是他家亲孩子,他知道以后对梦娟一点儿也不好。每次去他家,梦娟想吃啥,他就不给梦娟做,都要问我,就是我不想吃也问,梦娟姐姐就难过得不行,他一点儿都不体谅梦娟姐姐的心。

他给别人报复,我就要给他报复。

记者:有两个爸爸妈妈你觉得是好事吗?

施梦娟:嗯,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记者:怎么好法呢?

施梦娟:两个爸爸妈妈给我书、两个爸爸给我买书、买好吃的、买衣服、买鞋,反正什么都有。这边的爸爸妈妈不给我买,我问那边要,那边的爸爸妈妈不给我,我问这边要!

记者:现在就是这样吗?

施梦娟:不是,我还不敢问那边要。

记者:这是你想的?

施梦娟:嗯。

[现场同期声]

施梦娟:老爸给我买根钢笔。

施良飞:妈妈给你买了,怎么又让老爸买。

施梦娟:我不。

施良飞: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

施梦娟:我妈买一根,我爸爸没买。

施良飞:。爸爸给你买别的,就要钢笔呀!行了,不说了,给你钱,自己骑车去买去行吗?

施梦娟:爸妈,我走了,拜拜!

解说:近日,施家、段家正一起起诉医院。施良飞在起诉书上一并要求归还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不管法院怎样宣判,却改变不了孩子的情感。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打开施良飞的心结,让他与金子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记者将部分对金子的采访素材,提供给了他,施良飞夫妇也想这样对金子说一些话。

[现场同期声]

施良飞;我没有想到我所做的一切对孩子伤害那么深!

朱爱月:我看了这个带子的时候,我想给孩子解释一下,反正以后我们也不去打扰她了。她想来的时候,我们多会儿都欢迎她到这个家里来。

施良飞:希望孩子能原谅我,还是那句话,歌中唱的那句,偶然无心的伤害全都为了爱。

解说:

这是一段没有结束的故事,我们都走过童年,我们知道时光终会走到金子和梦娟都能充分理解和接受一切的时候,重要的是,爱会累积,在这中间,生活在继续,爱也应该继续!

(中央电视台:刘惠王琳代诗丹)

案例3

舟舟的世界--孤独者的自语

文章来源:来自博客:公主的魔法项链更新时间:2008-7-123:22:55

孤独者的自语

作者:李子姗姗

对于多数人来讲,《舟舟的世界》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19xx年度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这个被欧洲人誉为极具学术价值的盛会,从来自全世界的300多部参赛片中选出17部入围作品,其中《舟舟的世界》是亚洲惟一入选决赛的片子。它讲述了一个智商严重偏低的先天愚型患者——舟舟的生活。

导演在《舟舟的世界》一片的题记中说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有关尊重的故事。但有的观众看完本片说:以后我也应该去关心一下那些我曾不感兴趣不曾关心的人。

作者表达的是“尊重”,观众感到的是“关心”。其间横亘着的是“孤独”——舟舟自始至终是心灵的孤独。只有一路车他可以不买票是他常坐的,只有一个饭店他可以不付钱是他常吃的,只有一个剧团大院里的人对他好是他常住的,舟舟生活在一个如此脱离现实、如此封闭、又如此脆弱的空间环境。身处更复杂的社会现实,我们几乎要被眼前的这一抹温馨的亮色所感动,然而你会发现,就是在这惟一的对他善相待的环境里,仍然没有对心灵的呵护和尊重。在片中,人们象对待可怜又可爱的小熊一样关心着他的同时,也享受着舟舟带来的欢乐。编导说,“舟舟一个人就是一台戏”,人们也确实像看戏一样地看着他,当他涂着脸谱露出茫然无措的滑稽相时,当他口齿不清地表演话剧时,当他在专卖店前走着时装步引来路人围观时,人们露出了善意的嘻笑。也许以一个先天愚型患者的智商和本能来讲,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笑声他是乐意的,只是我不知道作为智力健全的我们是否有权利这样做。

尊重是心灵对心灵的平等,哪怕他是一个孩子,哪怕他是一个弱智的残疾人。

而编导恰恰就是对舟舟所处的环境做出了有关“尊重”的注释,并以通篇热情洋溢的解说词进行讴歌,不免流于矫情与肤浅。

而且我以为,真正触发作者内心促使他产生拍摄欲望的,并非如他所说的是对舟舟所处环境的谅讶与赞赏,是对残疾人的关情与尊重。我不相信他只是要叙述一个“残疾人在爱与关怀的包围下产生了奇迹”的平庸故事,我相信震撼他的,惟有舟舟。

编导张以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部分时候我是孤独的。”

我以为,这也是引导他的几乎所有作品的灵魂。

舟舟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孤独”的象征。舟舟是智商严重偏低的先天愚型患者,他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两三岁的孩子,先天愚型患者大都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舟舟也一例外,他模仿话剧,也模仿京剧,但他对音乐的感受力却是最好的,对乐队的指挥也模仿得惟妙惟肖,而这几乎是基本能的行为。张以庆却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它,在舟舟指挥的乐声中他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孤独深处的坚守。

雕塑大师罗丹曾告诫他的弟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2)张以庆正是从舟舟的身上发现了他想要捕捉的孤独感。

有人曾问他:“舟舟指挥的场面是双机拍的吗?”“是的。”“你只在他指挥的场面里用双机拍摄而且布光吗?”“是的,其余场面都是纪实的”(3)——导演把舟舟的指挥仪式化,也神化了。弱智的舟舟,和所有先天愚型患者一样的舟舟,也馋也懒有时也会讨人厌的舟舟,在这时,在张以庆功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神。神的光环笼罩着舟舟,也笼罩着导演张以庆。

然而,就像关爱与赏玩不等同于尊重,一个先天愚型患者的模仿能力再强,也决不等同于一个艺术家的执着艺术孤独坚守。舟舟的世界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完全失去了表达权的舟舟、完全被编导阐释的舟舟,是真正孤独的舟舟。

然而,这仍然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编导毕竟善意而真诚,毕竟追踪数月拍下舟舟真实的生活状态(暂且排除拍摄工作对事件进程的影响),更有一些颇具光彩的段落,如舟舟离开被保护的封闭环境走上街头给自行车打气的经历等等,而恰恰就是这些宝贵的影像使我们得以撇开滔滔不绝的画外旁白而思考并接近舟舟生活状态的本质,也得以管窥编导创作的内心状态。

舟舟的世界--完全本我,真自由!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更新时间:2008-7-123:21:25

纪录片拍摄方案

完全本我,真自由!

作者:反骐骥

今天在寝室里看了张以庆导演的记录片《舟舟的世界》。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了这部片子,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前段时间彭哥把张导的一张签名作品辑给我,把我激动死了。

其实看完片子我有点怀疑作品部分内容的真实性,比如他周围的人怎么会对他那么好,难道真的没有歧视吗,难道商场真的那么宽容,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剧团的人也真的对他那么好吗,包括片子中所谓的他的拉小提琴的朋友,难道也真的对他那么好吗。特别是在其中有一个片段是一个专卖店的营业员问舟舟要放什么样的音乐,感觉导演的痕迹很重。或许这也是人们对张导主观东西太多评价的一个印证。

但是张骏德讲过:记录片最重要的不是它的真实,而是他的人性。只要有摄像机在就不可能对被摄者没有影响,人都是有表现欲的,但是如何利用这种“不客观”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片子当中很重要的一点真实我想是舟舟听到音乐后那种忘乎所以,手舞足蹈的状态,很自我的状态。我想片子之所以能得那么多的奖,能受到那么多的好评和这种真实的无法导演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我在看片子的时候有几次都差点感动的哭出来。所以有人说专注的人最美,虽然舟舟是个先天愚型患者,他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很难承认我没有一点点鄙视,但是他专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自我的感觉,是一般人很难有的。

其实要说他真的是对音乐有很高的天赋还真是没有定论。但是他所表现的那种状态是很多专业音乐人都表现不出来的。或许正是因为他的无功利性,才能达到这种状态。他的行为完全是以他的爱好为出发点的,里面没有钱也没有利。那么单纯那么简单。

其实有时候很羡慕这些弱智或者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即使会遭到嘲笑鄙视他们自己也没感觉,多好啊。特别是舟舟这样,他虽然不聪明,但是他不给人添麻烦,没有破坏性,他善良,有道德感,他会在公共场所收拾掉自己吃完的盘子,他会整理翻阅过的报纸,这些比很多正常人都要做的好!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他比正常人更好——他不会侵犯他人,不会算计人家,没有城府,和这样的人在一

起感到安全。或许这样的人还真是适合做朋友呢!

舟舟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运的,老天成全了他,给了他一颗不健全但是有特殊天赋的大脑;他在乐团的爸爸成全了他,让他得以接触到那么多的艺术团体那么多我所向往的人们;张导成全了他,让他被更多的人关注。

其实最大的幸运在我看来是他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完全本我,真自由!不过我不能,这样会连累周围的人,我不可以让家人因为我而一起受到斜眼,我还是不能为自己而活,因为我是个正常人,正常人的悲哀!

更多相关推荐:
纪录片总结

纪录片答案交易诞生记总结陆承万学习知识犹如吃饭只有真正消化了才是自己的东西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这门课程也有机会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一直以来我很喜欢看纪录片因为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每一部...

纪录片学习总结

纪录片学习总结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这学期我们这科课程是成组完成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在成组的时候我们选择...

纪录片拍摄注意事项

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纪录片拍摄现场,摄像师其实就是大半个导演,必须具有丰富的纪录片拍摄技巧。首先,他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悟力,敏感、灵活,能够及时领会导演的意图。即使当导演不在场时,也能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具…

纪录片拍摄心得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

纪录片课程设计总结

纪录片课结束之后,收获到的是对一种艺术的喜爱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当然,经过实践,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不少经验。就像伊文思说的,纪录片是记录下今天成为明天的历史,在我看来,看纪录片的过程,是对一种不同思想和文化…

纪录片拍摄技巧

纪录片拍摄技巧在很多电视纪录片和其他许多影片中被拍摄的人常常不是专业演员因此不习惯拍电影用的各种器械不习惯所有的电影工作者和他们的照明灯等其中最怕的就是话筒纪录片摄影师要使用很多使被摄者自然的许多方法1不要小题...

纪录片拍摄方法

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

寻找即将消失的美食纪录片拍摄方案

寻找即将消失的美食拍摄方案之纪录片20xx年8月5日一概述题名寻找即将消失的美食以南通为试点缘由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本案想借着舌尖上的中国这股东风顺势推出寻找即...

纪录片拍摄方案AND脚本

格式策划选题缘由目的意义思路风格纪录片策划文案一选题1来源网络媒体其他2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3核心内容事人现象4思维程度启迪诉求5背景社会人文历史6把握度7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二人物1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

商业纪录片的拍摄特点

商业纪录片的拍摄特点动物纪录片不在此列本文主要分析对象为人文地理或科技纪录片1几乎全用广角镜头拍摄包括现场采访和人物跟拍个别全景换成超广角的鱼眼镜头设备上的差距啊目前我能使用的大多是佳能19倍富士能20倍或16...

纪录片《舞动了没,》拍摄提纲

纪录片舞动了没拍摄提纲总时长预计约45分钟拍摄时长预设一个月主题在当下校园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社团活动推演缤纷洋溢的大背景中真实再现那些热爱舞蹈为舞蹈痴狂的文学与传媒学院舞蹈队的引领者杨阳和毕茹欣带领他们的队员们用...

电视纪录片拍摄方案

电视纪录片拍摄方案一基本情况小组成员孙宇叶艳佳谷雅婷郑丽邱韵琪刘俊朦片名助学金长度15分钟内传播受众社会普通大众以及在校学生纪录片主题说明在大学里清扫寝室卫生的阿姨是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人但我们却对她们了解的很少...

纪录片拍摄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