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总结吴功宜版

时间:2024.5.2

1、物联网的定义、起源、发展及特点; <1>定义:给物联网下准确定义,尚有困难,一是由于物联网理论体系不明晰,二是涉及学科众多。概括来讲,定义如下: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利用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智能物体来自动获取相关信息,且能独立寻址,并将其互联起来,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只能处理,构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2>起源,发展:“物联网”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而真正引起各国政府与产业界的重视是在20xx年ITU发布的互联网研究报告《Internet of Things,IOT》之后。随后,欧盟,日本,韩国及我国都提出了针对本国的物联网发展规划,提出了诸如“智慧地球”“工业4.0”“I-Japan”《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众多概念与规划。目前,物联网已经在传统电网,交通,医疗及物流等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标准不统一,理论体系不健全,应用范围太窄,成本高及关注度仍待提高等诸多问题。物联网的前景是美好的,但还有很多路要走。 <3>特点:一是物联网的智能物体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二是可以提供所有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三是目标为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网络的异构性,规模的差异性,接入的多样性) 2、 物联网的三层结构模型

应用层:①行业应用层:智能电网,交通,环保,医疗,物流,家居;②管理服务层:数据存储/处理,数据挖掘,智能决策,智能控制。

网络层:①核心交换层:专用IP网+VPN+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异构网=>新一代网络;②汇聚层:LAN,WLAN,电话交换网;③接入层:802.15.4标准,蓝牙/zigbee标准,LAN/WLAN移动通信或者M2M接入,光纤/电话线/电力线接入。

感知层:①感知层:各种传感器,RFID标签与读写设备,PAN,智能手机,GPS,各种专用机器人。

3、条形码的分类、工作原理

<1>常见的条形码有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

<2>工作原理: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黑色)和空(白条),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由于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阑及凸透镜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宽度不同,相应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辩读的全过程。 4、二维码与一维码条形的区别

<1>一维条形码只是在一个方面(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优点是编码规则简单,识读器造价低;缺点也很明显,数据容量较小,尺寸相对较大;条形码一旦损坏将被拒读,一维条形码所能表示最多才128个ASCII字符。 <2>二维条形码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优点是:信息容量较大,译码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制作成本低,保密与防伪性能好。二维条形码所能容纳的信息量可达到一维码的10倍左右。 5、RFID定义,组成框图,工作原理 <1>定义:RFID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空间耦合的方式,实现无接触的标签信息自动传输与识别的技术。RFID标签又称“电子标签”(Tag)或“射频标签”。

<2>组成框图:RFID标签有存储数据的

RFID芯片、天线与电路组成。 <3>工作原理:RFID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交变电磁场空间耦合方式自动传输标签芯片存储的信息。

RFID工作原理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 被动式RFID标签工作原理:从RFID读写器发送的电磁波中获取能量,激活后才能够向RFID读写器发送数据。

② 主动式RFID标签工作原理:依靠自身的能量主动向RFID读写器发送数据

③半主动RFID标签:结合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者优点,内置电池在没有读写器访问的时候,只为芯片内很少电路提供电源。只有在读写器访问时,内置电池向RFID芯片供电,以增加标签的读写距离,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6、RFID按工作频率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

分类:可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与微波四类。

<1>低频RFID标签:

特点①工作频率:125~134.2KHZ,一般为无源标签,读写距离小于1m;②芯片造价低,省电,适合近距离,低传输速率,数据量小的场合,如门禁,考勤,电子钱包,停车场收费管理等;③低频还可适用于动物识别。 <2>中高频RFID标签:

特点①工作频率:13.56MHZ,一般为无源标签,读写距离小于1m。②可方便做成卡式结构,典型应用可有:电子身份识别,电子车票,校园卡,门禁卡,身份证等。

<3>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

特点:①工作频率:860~928MHZ(超高频);2.45~5.8GHZ(微波);②分有源和无源两类;③视距传输,电波绕

射能力较弱,天线一般设计为定向天线;④典型应用是高速公路的ETC收费系统。

7、传感器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框图

<1>定义: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主要器件,帮助物联网及时、准确获取外部物理世界信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能感受到被测量,并将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来输出,以满足感知信息传输、处理、储存、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 <2>组成部分:被测量-(输入)》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输出)》电信号 <3>工作原理框图(以声传感器为例): 声波-》声敏感元件-》转换电路-》数字信号

8、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与设计原则

<1>结构:无线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2>设计原则:①微型化与低成本②低能耗③灵活性与可扩展性④鲁棒性 9、互联网分层体系结构、五层和七层区别

互联网体系是指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集合。

互联网主要遵从两种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OSI)和TCP/IP协议族,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其概念清晰,体系结构理论较为完整;TCP/IP协议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原先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TCP/IP协议目前已经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二者具体分层及联系如下:(下图) 10、列举TCP/IP各层具体协议 <1>应用层;HTTP、TELNET、FTP、SMTP

物联网总结吴功宜版

物联网总结吴功宜版

DNS

<2>传输层:TCP、UDP

<3>网络层:IP、ICMP、ARP、OSPF <4>数据链路层:X.25、PPP、ATM <5>物理层:RS-232、X.21、IEEE802.3、IEEE802.11

10、电路交接与分组交换原理与区别: <1>电路交换:在通信前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交换设备和链路铸段链接而成)。 优点:①线路为双方是专用,数据直达,传输时延小②双方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随时通信,实时性强③发送时按顺寻传输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④即使用于模拟信号传输,也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⑤交换设备及控制均较为简单。 缺点:①平均链接建立时间较长②建立连接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及时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信道利用率低③不同类型、规格、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分组交换:采用储存转发方式,将一个长报文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发送出去。 优点:①无需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分组;②采取存储转发方式,交换结点,具有路径选择,传输可靠性高;③通信线路利用率高;④流水线式传输方式使传输时间减少;⑤分组长度固定,相应缓冲区大小固定,简化了交换结点中储存器的管理;⑥分组较短,出错率较小。 缺点:①转发时延较电路交换长;②只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③到达目的结点后,需对分组按编号排序,算法复杂。

总之,若传输的数据量大,且传输时间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通路有很多中间结点时,采用分组交换较为合适,从提高整体网络信道利用率上看,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

11、IPV6和IPV4的区别

答:在IPV6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外,还考虑了

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相比于IPV4,IPV6的优点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更大的地址空间,IPV4中规定的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则有128位;②更小的路由表,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增强了组播支持以及对流支持;③为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加入了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管理更加便捷安全;④在IPV6中,用户可在网络层对数据进行加密,极大增强了网络安全。 12、什么是接入技术?分哪几类? 答:接入技术可分为: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有线技术主要有电话交换网接入、有线电视网接入、光纤接入、局域网接入与电力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可以分为无线局域网、无线域域网、无线自组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网技术。 13、简单回顾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历程,每代特点,区别 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移动通信技术进入成熟和快速发展阶段:

物联网总结吴功宜版

<1> 19xx年出现的第一代是模拟方式,语音消息以模拟信号传输。

<2>19xx年出现的第二代采用GSM,CDMA等数字技术,使得手机能够接入互联网

<3>第三代移动通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互联网的无缝漫游,同事与第三代系统有良好的兼容性,3G技术代表如下:WCDMA,CDMA-2000,TD-SCDMA。

14、什么是M2M

答:M2M是指机器到机器的方式,通过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区域网来实现。

M2M通信可提供三种基本工作模式:机器对机器,机器对移动电话以及移动电话对机器,通过这些工作模式,可以实现远程信息采集,参数设置和指令发送,同时提供身份认证与数据机密等传输服务。

15、全球目前四个定位系统,三种定位技术,什么是位置信息

答:<1> 目前全球主要GPS系统有四个:美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欧盟伽利略(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与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2>三种定位技术:⑴基于位置;⑵基于位置差;⑶基于信号特性

<3>位置信息:⑴是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能够实现服务功能之基础;⑵涵盖了空间,时间与对象三要素;⑶定位技术是其关键问题;⑷位置服务是重要产生增长点。

16、GPS工作原理,典型医用

答:<1>工作原理:GPS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与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GPS接收机能够接受卫星越多定位精度越高。

①假设接收机在A位置,能够接收卫星1,2,3信号,确定A点与3颗卫星距离分别为R1,R2,R3,同时又知道三颗卫星经纬度,根据立体几何只是,可计算A点经纬度。 ②若GPS接收机能够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信号,接收机就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并能测算自己海拔高度。

<2>典型应用:可用于陆地,海洋,航空航天等领域,主要是为船舶,汽车,飞机,行人等运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还可用于测绘勘探等行业。 17、什么是数据挖掘?工作原理

答:<1>定义:是数据库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步骤,一般是指从大量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实现上述目标

<2>工作原理:数据挖掘是一个反复迭代的人机交互与处理的过程,其要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对挖掘结果评估与表示三个阶段而在类型上可分为描述性挖掘和预测性挖掘,算法则有关联分析,分类,聚类,离群点分析,预测、演化分析等等。

18、什么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开放式存储技术分为哪三类?

答:<1>定义:使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调用相关模型与算法,利用计算机对来自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及其他各种智能终端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与计算,根据数据地域、时间与对象的不同,提供决策支持与服务。叫做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2>分为三类:①直接附加存储;②网络接入存储;③存储区域网络。 19、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与分类。 答:根据所采用的数据模型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层次数据库:采用层次模型,使用树形结构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与联系,典型的有IBM的IMS和SAS公司的system 2000;

②网状数据库:是导航时数据库,第一个系统是19xx年开发的IDS系统。20世纪70年代出现过大量的网状数据

库产品;

③关系数据库:是数据库逻辑结构与物理存储结构分离的共享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中,文件之间相互联系,如果一个文件中的数据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会自动反映到其他文件中。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五大内涵: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 23智能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答:①粗放型物流:二战后,以制造典型产品有:Oracle,Sybase,SQL server,Delphi等。

④面向对象数据库: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简单,功能更加强大和智能,未来的数据库技术必然会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交叉融合。

20、数据融合定义分类。

答:<1>定义:对冗余数据进行网内处理,即中间节点在转发传感器数据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综合,去掉冗余信息,在满足应用需求前提下,使需要传输的数据最小化。在网内进行数据融合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收集数据的整体效率。 <2>分类:数据融合分类

①根据数据融合前后的的数据信息量分类:无损失融合和有损失融合; ②根据数据融合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语义之间关系分类:依赖应用的数据融合、独立应用的数据融合、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数据融合;

③根据融合操作级别分类: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21、智能决策定义

答:计算机在获取海量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物理空间建模和数据挖掘提取对应用有用的信息,产生正确的控制策略,将策略传送到物理世界的执行设备,实现物理世界问题的智能处理,叫做智能决策。

22、什么是智能电网,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1>定义:即电力设备智能化,也被称作“电网2.0”。它是建立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

业为核心的经济蓬勃发展,但分散式管理造成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没有各行业写作和大物流意识; ②系统化物流:从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经济出现国际化趋势,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统一管理,并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化的推动下,计算机辅助管理、模拟仿真系统和线性规划技术开始大量应用在物流系统当中。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互联互通不充分,感知不及时不彻底,大部分物流企业各自为政;

③智能物流:随着物联网出现,智能物流的发展呈现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特点,通过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将种种装置和货物结合起来,在物流网络中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


第二篇:物联网总结-改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社会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宋玉娥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北京,100042)

摘要: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然后着重研究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公交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医疗系统等;最后对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做了做了长远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公交系统;环境监控;图书管理系统;医疗系统

中图分类号:

Research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Different

Fields of Society

Song Yu e

(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 Beijing 100042, China)

Abstract: Internet of things is predicted for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wave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academia.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nalyses its technology principle and course of work。Then more attention is paid for the research of its applications for different fields, including Intelligent bus system,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medical system. At las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predicted.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Intelligent bus syste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medical system

0 引言

19xx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 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xx年比尔 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这本书中提及到了物联网, 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xx年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 Auto-ID )”, 提出了“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观点, 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初期的物联网仅停留于“传感网”的层次,但随着物联

网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物联网已经发展成为对物体具有全面感知能力以及对信息具有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网络。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里, 物联网将会并且一定会得到大规模应用,从而革命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

1 物联网技术原理及工作过程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一般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对现有信息技术的一个集成应用, 包括传感器、集成电路、数据通信、自动化、高性能计算、信息处理及安全等。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4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物联网技术原理逻辑图如图1 所示。

物联网总结改

图1 物联网技术原理逻辑图

它由终端感知系统、网络连接及后台运算3大部分组成。具体工作过程为: 物体上的电子产品码(EPC) 通过射频技术( RFID) 将信息告知解读器, 而后经过分布式处理Savant 服务器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分别传输给对象命名服务器和物体标记语言服务器,查阅存放该电子产品码对应产品的服务器IP地址, 并同时获得该电子产品码对应的物体详细信息。

2 物联网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的基本功能包括:智能控制,信息识别,位置监测和动态监测功能等,在业务上分为垂直应用模式,行业共性平台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垂直应用是针对一个企业或者行业开展业务,满足特定的行业和企业要求,例如电力,石油,铁路,公路的企业应用;行业共性模式是一类行业及其相关的行业和企业,例如物流相关领域,医疗相关领域等。虽然目前物联网处于零散应用的产业启动期,但应用已经较为广泛。

2.1 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为了倡导低碳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采用乘坐公交汽车的方式,但公交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乘客可能因为长时间等候公交车而延误出行,交通高峰时非常拥挤,乘车时间长等。公交车次信息的更改也需要工作人员一个站点一个站点的更改,浪费人力物力。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职能的公交系统以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

物联网是对现有信息技术的一个集成应用,包括传感器、集成电路、数据通信、自动化、高性能计算、信息处理及安全等。在公交车量上安装GPS终端,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信息交互、信息显示、连接并控制其它设备的功能。并把GPS收集到的信息上报,通过公交车智能监控调度平台对车载终端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连接 GIS 地理信息系统,以实现车辆监控、数据信息统计管理、车辆运营调度、自动排班管理、电子站牌信息更新等功能。及时更新电子站牌上的公交距离站牌的时间,人们也可以通过公交IC打卡器(公用的USB接口)或互联网来获得车辆信息,让人们确定自己的乘车路线。公交车智能监控调度系统与车载终端之间采用移动公司 2G、2. 5G 或 3G 移动通信网实现数据交互,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物联网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应用:

博物馆珍藏的东西,是国家身份的象征、民族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但据“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在各地国有文物博物馆收藏文物中,有50. 66% 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尤其是对环境因素作用敏感的纺织品、纸质、竹木漆器等有机质地文物,中度以上病害发生率占半数以上,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并呈加重之趋势,这已成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如何控制环境使得我们的文化遗物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当前每一个文化工作者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而物联网的核心是传感网络技术。利用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无线通讯相结合,把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监测与管理。从而使得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2.3 在图书馆的应用

目前图书馆一般使用条形码来标识图书,但是条形码容易出现破损,不能防水、防磁、不能耐高温,内容不能更改等缺点。在图书馆中使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具体表现为:(1)简化借还书工作,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节约人力成本。目前多数图书馆借还书工作不但要扫描条形码,还要上磁和消磁,并且要一本一本进行,比较繁琐,占用读者时间较多。但使用RFID技术可以一次读取多本图书,大大减

少了读者的等待时间。如果图书馆提供了采用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书外围设备,读者可以快速的自己办理图书的借还工作,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图书馆的人力投入,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实现了图书的自助借还。(2)方便图书的盘点工作。现在读书的盘点方式都是将图书取出一本一本进行扫描,非常繁琐。采用RFID技术可以在不动图书的情况下一次读取多本图书的信息,并通过无线电波方式将信息传送给系统中心,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4 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多个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诊疗体征录入、婴儿防盗、、护理流程、移动药物管理、移动检验标本管理、临床路径等管理。我们举例说明。

(1)医药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要求在RFID标签中存储药品名称、产地、品种、生产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如果药品出现不正常的问题,,如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就可以通过标签追溯它产生的全过程,进而判断哪个环节出现了故障,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有效解决医药流通中存在的成本、安全和管理等问题,使得患者用上安心药。

(2)生命体征采集。即利用物联网终端采集患者的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把医疗传感仪集成在电子血压仪、电子体温计、电子血糖仪等仪器里,按时测量患者最新的生命特征数据(如血压,体温,心率,脉搏,血糖等),通过网络将测量结果传送到医生的电脑中,医生便能及时了解到他负责的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而及时制定对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特别是在监护危重患者、抢救伤病员和监护老年患者等领域将能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相应的专利面世。

(3)病人定位、跟踪与管理:将腕式RFID标签佩戴于工作人员和患者手腕上,医院病房的各个进出口都安装RFID阅读器,病人移动时身上的标签接受区域信号产生器产生的信号,并向信号产生器发送标签的ID号。根据这个ID号,就可以确定病人的位置,进而对病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跟踪管理。

从以上应用中可以看出物联网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各个领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实时、智能的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

3 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一个个攻破以及产业链的慢慢成熟,它的应用将逐渐变得多样化、泛在化。首先,行业用户的需求永远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需求带动应用,并通过应用拉动需求,进而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的发展。展望将来的若干年,物联网终端将会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安防、能源等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其次,随着

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的应用将会逐步从行业方面的应用转向个人方面的应用、家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物联网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聪明”、更为“善解人意”。通过物联网终端自动读取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物品将会自动获取信息并及时进行传递,这就使得信息的“处理-获取-传递”整个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毫无疑问,这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又是一次重大的解放。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物联网的技术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着重研究了它在智能公交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图书馆里系统以及医疗系统中的实现原理及带来的便利,并对物联网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关键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时代的来临,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俞磊,陆阳,朱晓玲,冯琳,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9(1):1-7.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 10.

[3]关永,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4]朱洪波, 杨龙祥, 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及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2:1-9

更多相关推荐:
物联网总结

物联网培训总结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

物联网知识学习总结

物联网知识学习报告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总结

第一章11历史进程物联网的基本思想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19xxBillGates未来之路物物20xx国际电信联盟ITU互联网报告20xx物联网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0xxIBM智慧地球13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感...

物联网培训总结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感谢学院能够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在20xx年x月x日至2月x日,我全程参加了为期4天的20xx物联网技术与教学研讨交流会及物联网应用技术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

物联网培训总结

物联网技术培训总结虽然为期四周的物联网培训已经结束,但是心情却难以平静,在这四周中,我感受到了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原来物联网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随着20xx年…

物联网培训总结xyz

西部物联网研讨会及培训总结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月槐花香,清馨又怡人。非常感谢学院能够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在200xx年x月x日至4月x日,我全程参加了在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开展的为期4天的20xx西部物联…

物联网总结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应用前景RFID在物流业重点应用如下方面1货运集装箱追踪与管理2道路货运车辆的跟踪与管理3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4配送中心管理5航空货物追踪及行李管理6货运车辆的...

物联网工程专业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20xx年5月30日星期四我班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12304实验室举办专业活动竞赛本次活动效果比较不错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针对此次活动做得总结一本次活动创意在5月20日晚的班委会议上产...

物联网安全技术学习总结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0xx年职中物联网国赛总结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竞赛总结20xx年6月18日全国中职学生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竞赛在北京举行本次全国参赛队伍共89支我校作为广东省7支参赛代表之一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参赛学生是江杨杜辅导老师为和我们学校选手又一...

《物联网产业及技术应用》总结

物联网产业及技术应用讲座总结主讲人赵定远教授本次讲座赵定远教授就物联网产业背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物联网产业链及技术创新物联网与云计算物联网工程中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及物联网人才需求与培养6个方面全面的向我们介...

四川省20xx年对物联网方面的要求总结

20xx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报告我省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下功夫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切实支持组建钒钛卫星通信轨道交通等30个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出抓好50项重大关...

物联网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