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史

时间:2024.5.13

《中外教育思想史》——主编:朱永新

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中外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中国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21页:周公(周姬旦,周文王第四子)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后世如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学记》中“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和“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观点;董仲舒关于“教,政治本也”的论述;以及王安石“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的提法,都是对周公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5页: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私学,并公开亮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号。这一人人受教育的主张,充分表现了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素,开创了通向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

27页: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出发,强调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从而构成了中国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也开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 28-29页: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据考证,《学记》的作者与《大学》的作者为同一人,即战国后期的思孟学派乐正克所作。它是一部专门讨论教育问题的专著。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 此段话阐述了学校教育中四方面的基本规律:一是教育的预防性,即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把不良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如果等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既深,则难以矫正。二是教育的及时性,即抓住适当时机,即时的进行教育。如果不在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就会贻误机会,事倍功半,虽勤苦也难以成就。三是教育的循序渐进,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已有知识水平循序进行教育。如果不按顺序,教材漫无系统,教学就难以收到应有效果。四是教育的观摩性,即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如果独自关起门来学习,缺乏师友的帮助,就不容易增进知识;如果交友不慎,与表现不好的同学结伴为友,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如果与这些同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就会荒废学业。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在了解了教育兴废成败的原因所在,掌握了教育的内部规律,才能胜任工作。

38页:唐宋时期的教育思想

韩愈亮出维护儒家道统的旗号,提出了“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他的《师说》从教育的作用、任务、则是标准和师生关系诸方面全面得论述了教师问题,留下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千古名言,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教师问题的

专著。

第四章 中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治乱学说

100-101页:在儒家的早期作品中,对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阐述最详且提纲挈领者,当推《礼记》中的《大学》与《学记》两篇。《大学》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主要揭示了大学教育的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教育无疑是其中的纽带,从而也是“国治”和“天下平”的前提。

《学记》开门见山的写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谕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亡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史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第一段大意是说,执政者仅仅能深谋远虑、网罗人才、礼贤下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的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奏效。第二段的大意是,像玉石必须经过雕琢才能成器一样,人只有通过学习方可知事明理。而为政者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必须先从学校教育入手。所以,《学记》要人们念念不忘《尚

书.兑命》的名言:念念不忘教育。


第二篇: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精心总结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有感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以及当时我国所面临的民族生存危机,陈鹤琴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现代中国人”包含五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很显然,这五方面的条件,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内容的实际状况,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呼吸、游动,甚至解剖鱼体,研究鱼的各部。这样获得的知识真实、亲切,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随着课程内容的改变,其组织形式也因之变更。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称为“五组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劳动工厂和科研机关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书法等)。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具体有17条教育原则,“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夸美纽斯

一、教育要遵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他认为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婴幼儿身心方面的特点与成人是不同的,有其独特的特点,他们充满活力,血气旺盛,容易接受教育,想象力活跃,求知欲望很强烈,思维敏捷,记忆力保持牢固、持久,手指柔软,可塑性大。他对婴幼儿的这些认识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多数是比较科学的。 二、认为早期教育十分重要。他认为婴幼儿的教育既要抓得早又要抓得好,一切事情都有赖于开端,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其将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教育预防坠落要比挽救坠落好得多也容易得多。他的这一理论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人的最初印象是十分深刻和难以改变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被心理学和教育学所证实,同时也验证了夸美纽斯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这里重点想谈谈“通过教育预防犯罪要比挽救坠落好得多也容易得多”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对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一是: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特别要重视儿童的健康,为将来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儿童最终总归要跨入学校的大门,去接受学校教育。在此之前先给他们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是符合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的。 其二是:他认为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应该把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教给儿童,应该给他们代数、几何、光学、电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一些社会性的知识,养成一些宗教性的道德习惯等。 当然受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制约,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这在我们学习研究中是应当注意的。

(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二)学校即社会

(三)道德教育论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探讨

(一) 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的、灌输性的教育模式

(二) 打破了以往学校教育自我封闭、于课堂和书本教学的传统方式

(三) 有意识地将以往教、学、做割裂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起来,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四)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且道德教育还应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四、杜威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教育、幼儿园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教育不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儿童生活本身。

(三)变教师讲授、幼儿园静听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四)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的区别

(五)通过反思与研究提出了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壬子葵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其一,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其二,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其三,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其四,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但总的看来,毕竟只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推动,教育改革的条件还不具备,这一学制在基本结构上与清末学制仍大体相同,改革只是零星的、局部的。即便如此,这些改革成果到后来也被袁世凯所推翻。

蔡元培

一,抱定宗旨,改变学风

1,改变学生的观念

2,整顿教师队伍

3,发展研究所,积图书

4,培养正当兴趣

二,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学科和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重学轻术”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学年制改为学分制

五,教育独立

1.教育要及早进行,他甚至主张“胎教之法”。他认为普通人家纵然做不到实行胎教,也应当在“婴稚”时期“便加教训”。“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就是说,婴幼儿具有教育的可能性,如果在婴幼儿期给予适当的教育,那么,儿童将获益不浅。如果等孩子长大才进行教育,便错过了良机。因此,他又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2.把爱子与教子结合起来。他说他亲眼看见人世间有“无教而有爱”的人家,对子女一味放纵,等到习惯已经形成才去制止,就是把他打死也没有用了。他说:“捶挞之死面灭威,忿怒日隆而增怒,速子成才,终为败德。”他极为称赞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理论。他还认为对子女的教育要严格,经常地督促训诫子女。他反对父母溺爱子女,认为溺爱是坑害子女,会养成子女傲慢的习性。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认为父母对子女的“严”和“爱”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严,就无所谓真正的爱。

3.要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已罪,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他认为,教会子女学会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未经查考,不能随便称呼它。他认为语言是教育的基础,基础打不好,终生难弥补。由于他正确地实施语言教育,使得他的后代许多人成为语言学家。

4.注意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认为慎重地选择左右,选择师友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他又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说明他是非常注意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它。

蒙台梭利与福禄贝尔的异同点

蒙台梭利和福禄倍尔生活的时代相隔近一个世纪。他们作为历史上两位最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其理论既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1)相同或相似之点

都接受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因论;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

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1~6岁幼儿期)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都受到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福禄倍尔对儿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并认为教育目的即使儿童心中“神的本源”显露出来;而蒙台梭利的生命学说亦含有神秘的色彩。

(2)不同之点

在理论基础上,福禄倍尔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同时受到宗教影响,往往从神秘主义或神学出发来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故许多观点充斥了符号及谜样的象征哲学意味。蒙台梭利虽也受到宗教的影响,但其教育理论主要以近代科学、哲学及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为基础,其宗教唯物主义色彩远较福禄倍尔为轻。

福禄倍尔是新教徒,蒙台梭利则是天主教徒。

在具体教育观点上,二人也有很大差异。比较重要的地方有:

①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福禄倍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

②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倍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认为工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③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倍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

④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倍尔的幼儿园里,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幼儿的关心、指导乃至教学(如“恩物”的演示、说明)的职责;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学校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看护的责任。

⑤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对幼儿活动“环境”的理解不尽一致。二者都包括室内、室外两大部分;但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与福禄倍尔的幼儿园环境及设施有些区别。

⑥在教育对象上,福禄倍尔幼儿园主要招收中产阶层子女,实行半日制、不供膳;蒙台梭利幼儿学校则主要招收贫民子女,实行全日制、供膳。

由于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在具体的教育主张上有上述差异,因此有人提出:蒙台梭利体系的确立使得“幼儿园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种教育体系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得幼儿教育思想“多元化”、“多样化”了。

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处于学龄前的世子为教养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实施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人文主义的新教育: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儿童,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儿童自然地、愉快地、健康的成长。强调通过德智体美教育来培养儿童的完美精神和高尚情操。

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简单的,为儿童所接受的要素开始,在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实际上,也就是遵循大自然的秩序,使人的头脑,心灵和手这些特有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适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仿照大自然事物的性质,形状和法则而创制的一套活动玩具,他称这是上帝恩赐给幼儿发展成长的玩具。

更多相关推荐:
中外教育思想史课程总结报告

中外教育思想史研究课程总结报告29如何针对21世纪中外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与趋势这一主题选题与撰写课程论文对中外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认识2课堂参与在这一学期中外教育思想史这门课的学习中我每次课都会积极的思考一...

中外思想史作业

2评析孔子quot学而优则仕quot的教育主张quot学而优则仕quot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

中国思想史总结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总结2月末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通识课中国思想史所谓中国思想史在我上这节课之前我以为思想史无非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罢了但上了第一节课后中国思想史的内容与我所设想的大相径庭我原本认为既...

经济思想史总结

1货币银行金融深化amp监管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新工具弗里德曼关于货币供给及货币需求的看法与美国供给学派有何异同拉弗曲线萨伊定律等2国金人民币相关汇改人民币升贬值离岸市场CAampKA近期状况内外均衡SDR人民币...

外国法律思想史期末总结 张婉怡

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法律篇第一部法学专著提出法的正义理论提出法治理论亚作为法治基础的法律应是好的法律法律制定后应当为全社会所普遍遵守2斯多葛学派以芝诺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将自然作为其哲学体系的中心将自然法与禁欲...

《中国社会思想史》复习总结完成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复习纲要一理解说明题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答语出礼记大传西周代商以后鉴于殷商的教训正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由此就有了西周的宗法制这个制度是周天子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他是同姓贵族的最高首领故...

中外思想史复习要点20xx

中外思想史20xx复习要点1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19世纪之前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经历过传说假说和学说三个阶段英国达尔文Darwin18091882年著物种起源又译物种原始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提出进化论观点说明人从类...

管理思想史_自考总结 按题型(重)

名词解释1行会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自的行业结成的联盟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2群体群体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家庭组织工厂和国家其基本特征是由人组成有共同的基本目...

浅读王德清之《中外管理思想史》

浅读王德清之中外管理思想史作者简介王德清教授男19xx年8月出生19xx年至19xx年在四川德阳第二中学读书19xx年至19xx年在德阳寿丰小学教书19xx年至19xx年在德阳孝泉师范学校读书19xx年至19x...

试题1中外思想史

试题1中外政治思想史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A中国古代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2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管理思想史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

北航科学思想史考点总结

一以前对世界可以做出各种解释和说明例如宗教的科学对世界的解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学的科学都是西方人的理论科学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价值观但是却接受了他们的科学学习西方...

中外思想史总结(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