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时间:2024.4.29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题目:_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姓 名: XXX 身份证号: 142201197411XXXXXX 准考证号: __ ____ 所在单位: XXX人民医院 ____

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XXX XXX人民医院

【摘要】:

本案例通过一个高三女生面临高考压力而致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报告过程。通过观察个人成长历史、他人的反映、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提高认识,树立自信心,减轻考试焦虑。经过5周治疗,该生能够正常学习。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王羽菲,女,18岁,高三学生,独生女,出生地:忻州市神池县,父亲在当地企业上班,母亲在忻州市陪读,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格,家庭条件一般,家庭环境比较和睦。求助者近一个月失眠、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头疼,去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家长陪同前来咨询。

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心理测量结果:

(1)SAS量表测量标准分68分,为中度焦虑;

(2)SDS量表测量标准分55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高三后期连续几次周考、月考考试时因紧张发挥失常。最近一个月晚上失眠、多梦,白天上课时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头疼,感到心烦意乱。

个人陈述:自述最近几次考试总是考不好,在考试中常会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本来会的题目也不会做,考试成绩比以前下降。母亲说了我几次,让我再用功。最近一个月晚上总是失眠、睡着后多梦,

白天又心烦意乱、紧张不安、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前几天头疼,去医院检查CT没问题,大夫让多休息,但自己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睡不着,看书又无效率。上次考试前3天就不能看书了,考试当天早上感到心慌,食欲不振。 非常着急,每次考后,都会自我反思,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此,常常自责、失落,陷于极度的苦恼之中。自述:“我现在很痛苦,如果学习成绩一直下滑,我肯定考不上重点大学,我家家庭条件一般,为了我上学母亲租房陪读,如果我考不上重点大学,家里人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再说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我的前途一片渺茫。现在我已经很用功了,为什么成绩总上不去?每次考试前我总是反复提醒,不要紧张??,但是一到考试,总会感到手脚在颤抖,脑子一团糟,并且心跳得特别快。近一个月相当烦躁,胸闷,晚上也睡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三、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精神不佳,有些烦躁,很紧张。陈述时一直紧锁眉头,思维连贯,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没有异常。说话时不敢正视咨询师的眼睛,声音小,面露痛苦的表情。

家人反映:从小很懂事、要强,父母对其寄予很大希望,学习很认真,成绩一直不错。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太与家长交流,现在交流更少了。

班主任反映:近一个月以来,情绪低落,不爱说话,烦躁,虽然学习依然很努力,但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成绩有所下降。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

综合上述资料,求助者思维清晰,精神活动正常,无幻觉、妄想症状,无重大躯体疾病表现。心理冲突是由现实生活事件(考试失败)激发,导致害怕考试,为自己的高考与前途焦虑。主客观世界具有统一性,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二)评估诊断及诊断依据:

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

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求助者主客观世界一致,有自知力,且有主动求医行为,心理活动具有内在一致性,人格完整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①引起一般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现实刺激。求助者期望考上重点大学,但目前遇到考试总是发挥不好,而且情况正在恶化,这样可能导致其不能完成既定目标,影响到前途,这是一种现实性的心理冲突。 ②从产生焦虑情绪开始,不间断持续时间1个月以内。

③焦虑情绪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④焦虑、紧张情绪主要局限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三)鉴别诊断:

1、与焦虑性神经症进行区分:求助者的问题是由现实生活事件——考试激发,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病程未超过1月,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可以排除神经症。

2、与严重心理问题进行区分:求助者问题的持续时间短,只有1个月,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体验在控制范围内,故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因素:无明显生物学因素。

2、社会因素:

(1)负性生活事件:高三后半学期次几次考试失败。

(2)一直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家长对其期望较高。

(3)高考将至,学校高频率的考试带来紧张的氛围,造成心理压力。

3、心理因素:

(1)自我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容易产生不合理信念。

(2)自我期望过高。面对高考,对考试分数及自己的学习能力期望过高,认为考不上重点大学,就对不起父母的辛苦,自己前途渺茫的错误思想,使精神处于紧张状态。

五、制定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近期目标):理性分析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改善情

绪状况,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以坦然的心态面对高考,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高三后面的学习中去。

最终目标(长期目标):调整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方式,多关注积极面,给自己以积极暗示,接受重要事件的得失成败,促进心理健康。

六、制定咨询方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具体原理:

1、咨询方法

本例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技术疗法。

2、具体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帮助她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或信念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或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或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咨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者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每次5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25元

抑郁自评量表(SDS):25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时间: 20xx年3月1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 进行咨询分析发现不合理信念。

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有关事项与规定

(2)与求助者进行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3)进行心理测验(SAS、SDS自评量表)。

(4)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确定咨询方案。

(6)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7)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考试失利

不良情绪C:焦虑

不合理信念B:这次高考要是考不好,我就完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时间: 20xx年3月8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帮助求助者正确理解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3)介绍合理情绪疗法。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反馈家庭作业。

与求助者一起探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确认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是由于把考试看得过于重要,觉得自己必须要上重点大学。认为考试失败,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重点大学了。交谈中发现求助者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信念,以下是咨询中的部分谈话: 求助者:老师,我现在非常难受,很痛苦,快帮帮我吧。(求助者,表情略带痛苦)

咨询师:老师非常愿意协助你解决你的困惑,能和老师具体谈谈吗? 求助者:马上就要高考了,可我觉得我考不上重点大学。很害怕。 咨询师:能具体谈一谈有关考试的情况吗?

求助者:其实,我以前学习挺好的。这学期上次周考,发挥失常成绩下滑,后来月考也开始在考试前感到紧张,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结果成绩还不如周考。

咨询师:然后呢?(鼓励求助者)

求助者:老师和母亲都和我谈话,要求我再努力一点,我其实也想认真听讲,可就是感到紧张,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考试前就害怕,考试时会做的题有时也写错,我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我就在我们县城上学就好了,现在母亲每天陪读,如果考不上,太对不起父母了。?? 咨询师:你刚才说了很多,我觉得大概可以有两层意思:首先,你觉得前几次成绩没考好就意味着高考不能考好;其次,高考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自己也不能上更好的大学。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求助者:差不多吧。

咨询师:那我们先从第一层意思,逐步来考虑。我想问一下,你是否肯定这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代表你高考不能考好。

求助者:差不多吧,我以前成绩非常好,现在老是考不好,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一遇到考试我就紧张。

咨询师:那是不是其他同学的成绩都很稳定,考试都不会有失误呢? 求助者:好像不是吧,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也有波动。

咨询师:所以说,成绩的波动,发挥不正常对大部分同学都可能有,几次考试失败并不意味中考就一定失败,你觉得呢?

求助者:嗯,可能是这样的。(若有所思)

??

求助者:可是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现在情况假如没有转变,高考失败了,我可就完了,我怎么对的起我的父母呀!(求助者很伤心的样子)。 咨询师:你认为高考失败就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一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才会这么痛苦、悲伤,是吗?

求助者:嗯,一想到这件事,我心里一阵阵地发虚。

咨询师: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事情可能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刚才已经说过几次失败并不意味着高考就失败,即使是高考失败了,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其它出路了,有成就的人就一定是名牌大学生吗?

求助者:好像不全是。(似乎明白自己想法有一些偏激)

咨询师:刚才你的一些想法可能出自你的主观臆断,人们往往把事情看得过于糟糕,这种不合理的想法可能是我们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后面我们将使用刚才的方法来帮助你进一步提高。

(3)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愿意接受合理情绪疗法。

(4)布置作业‘’

第三次咨询

时间: 20xx年3月15日

目的:调整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就上次咨询作业情况进行会谈。求助者家庭作业中找到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①以前我每次考试应该每次考试都得很优秀,所以以后我每次考试也一定要优秀;②只有成绩优秀,考上好的大学才是父母,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好学生。③考试失败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 通过与求助者进行分析和辩论,让求助者自觉改变过去非理性的想法。关键是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等,从而使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提高自信心。

逐步建立的理性信念有:①以前我每次考试应该每次考试都得很优秀,也允许在今后的考试中有失误;②我读书不是为了讨好父母和老师的欢心,而是为了实现我人生。③考试失败并不代表没有能力,可

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2)布置作业。

让求助者回家再做一些类似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尝试把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对成绩评价的中性面或积极面。

第四次咨询

时间:20xx年3月22日

目的:⑴ 进一步学会合理评价。

⑵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⑶ 帮助来访者改变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⑴ 反馈咨询作业,对来访者的体验给予鼓励。

⑵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⑶ 学习、巩固新的合理信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第五次咨询

时间: 20xx年3月29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谈话法、测验法

过程:

(1)反馈上次咨询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

(2)用SAS、SDS施测,并与咨询前对照。

(3)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他的成长。

(4)肯定羽菲四次咨询来所取得的进步,积极鼓励其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自我评价:心情好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感到紧有压力,睡眠质量也有了改善,能够理性地面对考试。

(二)家长的评价:现在她又开始笑了,情绪有好转,睡眠也有改善。

(三)班主任评价:与同学的交往加强,自信心有所提高。

(四)心理测验结果:SAS测验结果:标准分48

SDS测验结果:标准分45

测验表明:求助者的焦虑程度是显著降低,抑郁水平也大大下降,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咨询效果显著可靠。

(五)咨询师评估:求助者情绪已稳定,改变了一些不合理认知,基本能坦然面对生活、考试中的成败,对未来的高考也比较有信心。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2.7

[2] 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第二

版:


第二篇:中学生适应不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中学生适应不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赵 华

--------------------------------------------------------------------------------

20xx年2月19日 阅读次数: 1249

摘要:方某,男,14岁,J校八年级学生。由于一连串的不良刺激,迁居、转学、遭老师批评,表现为焦虑情绪、逃避学校学习和学习适应性不良,在母亲陪同下前来咨询。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64分;焦虑自评量表:68分;EPQ:E:42分 P:45分 N:67分。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主要采用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系统脱敏、转变认知的方法,经过6次心理咨询后,焦虑情绪基本缓解,学习能力基本恢复。

关键词:中学生 适应不良 心理咨询 矫正

一、 一般资料

方某,男,14岁,J校八年级学生,汉族,八年级学生,身高165厘米,体态匀称,偏瘦,发育正常,五官端正,无重大疾病史。方某是独生子,父亲38岁,是某机关驾驶员,高中文化程度,母亲 37岁,是某企业职工,初中文化程度,家庭经济中等偏上。父母均性格内向,其母亲情绪不够稳定。父母夫妻关系良好,家庭事物处理中母亲为主,父亲为辅。家族中无人有精神病、自杀、弱智等问题。

二、个人成长史

该生为家中独子,从小由祖辈带大,祖父母在农村务农。祖辈及母亲的教养方式为溺爱型,孩子只要有一点不舒服,其母亲情愿不上班,也要陪孩子在家,并满足他各种要求。体弱多病,未上过托儿所。上幼儿园时有分离性焦虑症状,经常哭闹着不愿离开家长,因此常常在家。进入初中后一切正常,但平时不太说话,与同学交往正常,比较文静,学业在班级中为前十名,曾担任过小队长。

三、主诉: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胸闷,手冰凉,全身颤抖,吃不下饭,历时 5个月

个人陈述:进入J校学习的第一天,英语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他当时没读,而是盯着课本看,受到老师的批评,从那以后,他看到英语老师很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他感到过去学校的老师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他害怕所有老师,感到最害怕的是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他觉得现在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而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中,他只知道两个新同学的名字,不敢与新同学玩;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回原来学校读书。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1、班主任反映:该生八年级时从农村初中学校转到城镇一流学校J校后,第一学期常请病假,断断续续来校上学时间不满50天,每周一不是迟到就是不上学。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一切正常,但第二天早上,犟在校门口不肯进去,勉强“请”进教室后哭了一天,中饭吃不

下,手冰凉。第三天依然如故。请求帮助解决。

2、家长说:第一学期,早晨上学前,孩子常说胃痛,到处就医,均无效,经医院证实无器质性问题,属心理问题,于是在期末时,曾到区咨询中心咨询过。有时候,上学路上还很好,但一到校门口就缠着妈妈不愿进去,孩子想回原来学校读书。家长考虑:若把孩子调回原校,估计孩子会一切正常,但由于各方面因素,还是希望孩子能在J校正常上学。

3、人际关系:

母亲及祖辈们对他特别溺爱,几乎百依百顺;看到教师感到害怕;与同学无主动性交往。

4、心理辅导时的行为印象:

初次走进心理辅导室时,手冰凉,脸苍白,泪未干,紧闭着口,愁眉苦脸,不敢正视任何老师,一谈到J校教师既感到紧张,眼泪会滚出来,身体发抖。回答老师提问时不愿开口,即使偶尔说话声音也很轻。能完成老师出的书面调查问卷。

5、综合印象:

八年级时因家庭搬迁转入J校,出现以下症状:

(1)害怕到 J校上学,经常请假在家;

(2)第一学期有胃痛、呕吐等症状,第二学期有胸闷、憋得慌等感觉,手冰凉,全身颤抖,吃不下饭。

(3)不与同学交流、交往;

(4)焦虑、紧张、退缩、敏感、柔弱。

情绪状况:焦虑、紧张、害怕;性格状况:内向、退缩、敏感、脆弱、自卑;气质类型:有抑郁质倾向。

五、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综合上述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求助者精神活动与智力正常,无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无重大躯体疾病表现,心理冲突是由现实生活事件(遭老师严厉批评)激发,导致害怕去学校,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是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严重心理问题(适应不良)。

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和逻辑思维紊乱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

求助者的问题是由现实生活事件(遭老师严厉批评)激发,说明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是常形,且求助者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不到5个月,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根据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①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新学校老师的严厉批评,使求助者有着痛苦情绪体验,如:紧张、害怕、担心、烦恼等。

②求助者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③遭受的刺激强度较大,反应强烈,使求助者出现心慌、胸闷、紧张、颤抖、胃痛的现象。

④反应对象被泛化,在学校都觉得非常紧张,害怕所有老师,注意力不集中。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意愿和行为。

⑤ 初次心理测验结果:

1. 抑郁自评量表:64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①]),显示中度抑郁。

2. 焦虑自评量表:56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②]),显示中度焦虑。

3.EPQ:E:42分 P:45分 N:67分,显示为典型神经质个性。

(4)最终诊断:严重心理问题(适应不良)。

(三)鉴别诊断

1.与神经症中的抑郁神经症鉴别:虽然抑郁神经症也有对前途悲观,无助无望,感到精神疲倦,自我评价低等,但抑郁神经症的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而求助者的问题持续至今只有两个月左右。

2.与神经衰弱鉴别:虽然求助者也有心情紧张、烦恼和睡眠障碍,但求助者目前的情况还不足以确定为神经症性反应。一则持续的时间不长;二则神经衰弱中的情绪体验强烈程度和持续的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而求助者的情绪体验和持续的时间与生活事件和处境相称。

六、病因分析

1、诱发事件:迁居、转学、遭老师批评。

2、自身因素:性格上有遗传及环境所致的缺陷,内向、退缩、敏感、脆弱、自卑,交往能力不强,环境适应性差,对长辈特别是母亲的依赖性太强。

3、学校因素:教师对插班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够,一开始未予以足够的关心,却给予

了严厉的批评。

4、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母亲及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与敏感,因此,孩子的问题与母亲的易感素质也有关。

七.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通过求助者和咨询师商讨,商定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抑郁情绪,消除逃学念头,与同学建立正常交往,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状态。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认知方式,完善求助者的个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咨询方案

1.方法和原理

一方面,要去除对新学校产生的紧张、害怕退缩的情绪,要考虑到迁居、转学这一系列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上新老师的严厉批评,随之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首要之举。另一方面,采用心理调节手段进行训练治疗。系统脱敏法就是一种通过行为疗法来治疗焦虑情绪的常用方法。第三,找帮助该求助者转变错误认知。因此,运用系统脱敏法和认知转变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对该求询者是适宜的。

2.双方责任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4)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5)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6)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7)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8)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9)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10)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11)尊重咨询时,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 遵守职业道道,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4)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5)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6)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7)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8)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9)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10)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4、咨询时间和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

咨询与心理测验收费:属学校工作,不收费。

八、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A、初步调查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症状。调查对象分别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当事人及其父母。

B、在与当事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下,了解其内心想法,探询其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根源。

运用倾听、真诚地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使她消除成人对初中生恋爱会持否定态度的顾虑。特别是要通过表达对她的尊重,使“求助这表明它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③],从而能够更好地使来访者敞开心扉,说出真实的情况和情绪体验。使她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一次很好的宣泄。

第二阶段,启动求助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A.引导教师改变教育方法与态度。

首先与班主任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通过谈话,班主任终于了解到孩子产生的问题与自己的疏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她表示将主动与孩子接近,经常到孩子家家访,给与他更多的关爱,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时,她将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来消除当事人的不良情绪。

B.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并达成共识:全体教师应多关心他,尽可能不批评他,要努力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为全体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C. 引导同学们主动在课间找他玩,与其交流谈话,多发现他的优点并鼓励他,从而使其树立信心,消除自卑与不安全感,并与新同学建立友情;鼓励他穿上小交警服,参加中队的安全小卫士轮流值日活动,并有意安排在每周一;鼓励他参加假日小队活动??

D. 引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联手进行教育与训练。

首先,在交流中寻找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在与当事人父母的谈话中,辅导员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孩子的问题与父母本身的问题及其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辅导员把事先复印好的一些有关学校恐怖症的研究资料给家长看,并且在谈话中尽可能引导他们自己说出自己在教子方面的问题。

其次,明确学校做法,探讨矫治方法,争取家长和当事人的配合。经讨论,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表示愿意做到:A、坚持把孩子送到学校,除非孩子住院;B、接送人由母亲改为父亲;C、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与原学校同学接触,以免触景生情;D、双休日多带孩子到J校的儿童乐园玩,孩子喜欢放风筝,可带他到学校的大操场上放,届时还可以约他的同学一起来玩。

第三阶段,系统脱敏法

采用系统脱敏法,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求询者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使其可以自己运用这种方法来克服刺激情景。 第一步:列出可以引起求询者不良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例如:“明天就要去学校了”“我被老师提问了”等等。

第二步:建立焦虑事件层次: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出焦虑等级。在下面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中,按照焦虑反应的依次递增的次序合理排列:

明天要去学校了——我正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坐在了教室里——英语课开始了——老师开始提问了——这道题我不会——老师叫到我的名字了。

第三步:放松训练:通过肌肉放松或意念放松,进行放松训练以形成松弛反应。在松弛状态下想象焦虑情境,以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把松弛反应伴随由弱到强的刺激,使两种反应互相对抗,抑制焦虑反应。研究表明,松弛与焦虑二者难以共存。

第四步:实际治疗和干预:按照焦虑等级,在大脑想象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等待其完全放松时,按照焦虑层次表,让求询者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情景:“明天就要去学校了,就要见到英语老师了。”让求询者在头脑中生动描绘这一情景,并保持30秒。在想象中使放松反应拮抗焦虑体验。

在想象过程中如果发现求询者肌肉紧张,出现焦虑反应——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就需要再次放松,按照“放松—想象—再放松—再想象”的程序反复进行。直到求询者想象结束后,同时感到所有的肌肉完全放松为止,这说明放松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刺激情景所产生的焦虑体验,对求询者焦虑等级第一种情景的脱敏已经成功。

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我正走在去学校路上”进行脱敏。依次类推。

对求询者“焦虑等级”的脱敏,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脱敏的“焦虑等级”不超过三种。在每次进行新的脱敏之前,一定先做放松训练,以起到脱敏的有效作用。实践证明进行系统脱敏法治疗,对该求询者的考试情境的敏感性焦虑反应有明显减轻作用。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转变认知,与其他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首先,让当事人与同班同学一起参加心理辅导老师组织的小组辅导活动,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等心理游戏活动之后,进行心理分享,内容包括谈谈入学时的体会和当老师批评时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通过小组辅导活动,当事人了解到每个人都有改变环境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受到他人的批评,关键是自己如何认识。在活动中,当事人虽然非常被动,但受到同学情绪的影响,紧张与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其次,引导当事人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在当事人的严重心理问题基本消失以后,辅导员几次与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心理沟通,通过谈话,帮助他认识过去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认为新学校的老师应该象原来学校的老师一样对自己体贴、关心、笑吟吟,认为J校老师的批评是对自己各方面的否定,是在刁难自己等。 帮助求助者分析认知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他掌握遇到逆境时如何应对的策略,学会承受挫折,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

第五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在整个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和训练治疗过程结束后,求询者及家长对学校心理教师咨询工作的成效——实现预期咨询目标的结果表示满意。经过双方同意,结束咨询关系。但要巩固咨询和训练的效果,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因素的协同配合与调节。当然主导因素还在于学生个人,因此需要日后继续跟踪。

九、辅导效果评估:

1.自我评价:“我心情好多了,觉得其实事情已经过去了好久,不必整日为此难过”;“我渐渐地觉得J校也蛮好。好玩的活动还挺多的,我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学校了。”“尽管有时候还是会一个人感到很难过,但自己意识到后就学着控制这种情绪,不让它泛滥。”

2.家长评价:通过辅导,孩子一直能坚持上学,从未迟到过。“现在他的情绪稳定多了,不

再像以前那样沮丧,和我的话也多了。每天去学校也较以前主动。”

3.老师和同学评估价:在开始的几周里,他有意回避教师的目光,言行举止依然有些紧张,五周过去后,他已经能面带笑容地正视每一位教师,并轻松地与老师交谈,一切恢复了正常。当教师尝试着就他所犯的一个错误批评他时,他已能够正确地对待了。后来,他与老师成了朋友。 他比以前开朗多了,经常在班级里能听到她的笑声,原来他还挺活泼、聪明的。

4.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49分;焦虑自评量表:45分。

5.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情绪低落基本缓解,学习能力基本恢复。

十、体会:

该个案的咨询过程基本完整,咨询方法比较准确,咨询目标基本实现。不足的是,在使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进行帮助的过程中,对咨询关系的调动方面运用不够自然,使求助者一度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对咨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今后还应不断加强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并注意对实现远期咨询目标的进一步关注。

注释:

--------------------------------------------------------------------------------

[①]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版,195页。

[②]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版,197页。

[③]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版,109页。

参考文献

1. 保罗·福克斯曼著,张胜康译,忧虑的孩子——儿童焦虑症的确认与心理康复,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6月版。

2. Heidi Gerard Kaduson,Charles E.Schaefer著,刘稚颖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4月版。

3. S.Cormier, B.Cormier,张建新等译,Fundamental Skills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1月版。

4.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版。

5.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版。

6.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考试焦虑的案例分析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柳秀艳

--------------------------------------------------------------------------------

20xx年1月24日 阅读次数: 890

[摘要] 一名高三复读生,在复读时产生了紧张、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通过心理咨询,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通过肌肉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改变了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增强了其自信心,使其掌握了一定的应试技巧,增强了其抗挫折能力,缓解了考试焦虑状态,使其顺利的考入理想的大学。另外,在咨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求助者的人格更加完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

一、 一般资料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

许某,男,20岁,高中三年级复读学生。身高约1.75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历史。许某为独生子,父亲为一家公司经理,母亲是大学教授,家庭和睦。

(二)个人成长史

许某家境优越,在教育子女方面,其父母采取的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但母亲比父亲对其要求要严格些,许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做事认真负责,遵规守纪。在学校,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在家里,他孝敬父母,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许某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小学时,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是少先队中队长、大队长,被评为区“十佳少年”。初中时,担任班长,成绩名列前茅,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他能够考入一中,而他中考失利,考入了二中。到了高中,怕影响学习,他主动辞去了班干部的职务,尽管他学习很刻苦,但是成绩却是处于中上等水平,对考试都能正确对待,紧张程度适度。20xx年高考前,第二次摸底考试成绩不理想,许某为此很着急,每天抓紧时间复习,但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他担心高考时还会像中考一样考不好,偶尔失眠。高考时,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头脑一片空白,无法正常答题,考试成绩自然不好,分数没

到二本分数线,没有能被理想的大学所录取,于是选择复读。复读高三后,每当考试临近,许某就开始失眠,有些烦躁,考试时经常头脑一片空白,考试后不会做的题一般马上就能想出答案来。开学后的两次大型考试,许某的成绩都不好,都没有达到他复读时进校的水平,第二次月考成绩比第一次还差。许某看到许多和他一样复读的同学都有进步,很着急,为了尽快提高成绩,也为了追赶上其他同学,他给自己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尽管他刻苦努力,但是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效率不高,经常感到胸闷、心慌等现象。常常担心成绩继续下降,自己还是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他还害怕高考时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以至于心理压力很大,经常失眠,有时不想上学了。在班里,许某变得不爱说话,很少与同学交谈,有同学邀请一起去打篮球,他都一一回绝。回到家里,马上进入自己房间,在房间里学习时经常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有时会哭泣,也不愿与父母交流。

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做心理咨询,许某非常希望能早日消除这些想法和症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并且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再出现这些情况,能正常参加考试,考入理想的大学。

(三)目前的状态

1、精神状态:意识清楚,思维清晰,注意力不能集中,自控能力减弱,感觉烦躁,情绪低落。

2、身体状态:感到心慌、胸闷,去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未见异常。

3、社会功能:想学习却学习不下去,学习效率下降,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四)心理测量结果

1、《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

总分181分 总均分:2.01 阳性项目数: 51

躯体化:1.92 强迫症状:1.70 人际关系敏感:1.89

抑郁:2.77 焦虑:3.2 敌对:1.83 恐惧:1.14

偏执:1.67, 精神病性:1.30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

总粗分48分,总分60分,超过标准分7分。

3、《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

总粗分69分,标准分86分,超过标准分36分。

二、主诉

中考时就和自己的很多初中同学差了一截,高考时成绩不理想,再次高考一定要超过他们。复读时,心理压力很大,担心明年成绩仍旧不理想,一年的功夫白费,对不起父母的期望。所以他加倍努力,希望用每次成绩的进步证明自己。每次考试前,就开始担心,“这次要还没考好怎么办?”结果考试时,“面对试卷,我怎么也集中不了精力,感觉突然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头脑一片空白,考试一结束,答案就想起来了。”现在“我特别害怕考试,一想到考试我就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静不下心来。” “我特别敏感,自习课同学翻书写字的声音,都会干扰我”,“我的学习成绩还没有一点起色,要是考试再出现那些症状,下次高考肯定还会失利,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我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但学习几乎没有效率,晚上睡觉后爱做梦,经常梦见考试答不出来题或者人家都交卷了自己还没来得及写呢。”

特别讨厌周围的同学,觉得人与人之间“太假”,都是互相利用,还要表面上亲近。朋友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的竞争日趋激烈,整个人类就是“弱肉强食”,跟动物没什么分别。跟同学交往,真心换不来真心,而得到的是相反的“轻视”、“看不起”。同学中有早恋的现象,看不惯。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一)心理咨询师的观察

许某,与人交流,言语得当,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清晰,能主动叙述自己的情况,情绪有些低落,但未见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二)母亲的陈述

复读是他自愿选择,自从复读后,他学习很刻苦,与父母交流减少,几乎不与老同学来往了。第一次月考成绩不好,他情绪很低落,我们家长没有埋怨他,鼓励他继续努力。但他压力很大,特别第二次月考,我们发现他饭量减少、睡眠不好,以为是生病,带他到医院检查,却什么事都没有。我们发现他和以前相比,经常心神不宁,爱发脾气,不爱说话。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与诊断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低落、学习压力过大,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从求助者的症状突出表现在紧张、烦躁、担忧,并有植物神经症状,虽有压抑、退缩等抑郁表现,但不是主要症状,强度上远不及焦虑,其问题为考试焦虑症。

(二)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进行分析判断,求助者的问题不属于精神病。理由是: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一致的,表现在出现问题时都有一定的诱因,自己对症状有很好的自知,

并因内心冲突感到痛苦,主动要求解决问题。该求助者的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是协调统一的。其人格特征很稳定。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

2、按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燥、睡眠障碍等症状,生理上没有疾病。求助者的问题是近半年内发生的,反应强度较剧烈。该求助者,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自己觉得很痛苦,又摆脱不了,属于神经症。

(三)鉴别诊断

1、与恐怖性神经症的相鉴别:恐怖性神经症主要表现是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而该求助者虽然害怕参加考试,不想上学,但并没有回避和直接造成社会功能的损害,因此可以排除恐怖性神经症。

2、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大部分时间心情压抑、兴趣丧失、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轻微的抑郁,但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掌握一两种放松技巧。

2、改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3、处理好最近与同学之间的小误会。

4、准备好这次月考。

(二)终极目标与长远目标

1、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在认识、情感、个性、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之运用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塑造自己性格,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自信心,学会处理应激事件并主动寻求挑战。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与原理

1、主要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

2、适用原理: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考试焦虑,针对这一情况,系统脱敏法比较适用。

此外,求助者对处理与同学、教师的关系,有些困惑,过分追求“纯洁”,常有不自信表现,并为此懊恼。针对这些情况,需要与来访者探讨、辩论,要求来访者进行行为训练并完成实践作业。另外,求助者对待学习和考试存在不恰当的认知。因此,认知行为疗法较为适用。

(二)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求助者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时间和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2、咨询收费:每次60元人民币

3、心理测验收费:

《90项症状清单(SCL-90)》5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30元

《抑郁自评量表SDS》30元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划分及任务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明确来访者主要问题,收集有关背景资料,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的诊断,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帮助阶段:解决帮助求助者主要问题,消除考试焦虑;就来访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及某些观念问题进行辩论,帮助来访者提高认识,学会处理方法,练习各种实践技巧。

3、结束与巩固阶段:结束咨询关系,对这段时间相处作一简明总结。约定随访方式及时间等。

(二)具体过程

1、第1次——20xx年11月11日

目的:

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6)进行肌肉放松练习。

方法:会谈 心理测验 肌肉放松练习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许某做心理测验SCL—90、SAD、SAS;

3)与许某和其母交谈,收集临床资料,了解许某的基本情况;并探寻许某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许某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7)布置咨询作业:

a. 改变原来周详的学习计划,试一段时间“无计划”学习生活

b. 每天进行一到二次肌肉放松练习

首次咨询,咨询师了解通过许某本人和家长,了解许某的基本情况。与许某和家长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基本确定了许某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起进行咨询分析,知道许某和家长都有探寻改变目前问题的强烈意愿,完成了初诊接待任务,确定了咨询方向。教会许某肌肉放松的办法,使许某在出现紧张状态时,能够去想肌肉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2、第2次 —— 20xx年11月18日

目的:

1)加深咨访关系。

2)针对许某焦虑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

3)纠正许某的不合理认知。

方法:会谈 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基本上每天能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每天不再严格按计划学习,完成肌肉放松训练情况不太好,不能保证每天都进行。

2)帮助许某寻找焦虑的原因。

3)帮助许某认识焦虑的两重性,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4)布置咨询作业:

每天进行一到二次肌肉放松练习。

本次咨询加深了咨访关系,与求助者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许某正确对待焦虑,使许某正确认识焦虑,坦然面对,适度期望,科学评价。

因再次月考,中断咨询一次。咨询师叮嘱许某要坚持肌肉放松训练和体育锻炼。

3、第3次 —— 20xx年12月1日

目的:

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方法:会谈 系统脱敏法。

过程:

1)与许某商谈建立考试焦虑等级。

2)系统脱敏:通过想象唤起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达到最低值为止

3)布置咨询作业:

根据焦虑想象等级,做肌肉放松练习,每天进行一至两次。

求助者很配合咨询师,严格按照咨询师的要求进行放松训练。求助者要求下次咨询隔一周。

4、第4次 —— 20xx年12月15日

目的:

1)探讨人际关系。

2)针对许某生活中的具体人际交往问题进行辩论。

3)针对许某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进行辩论。

4)进行不同呼吸方式训练。

5)布置咨询作业:

a. 打球时,找一个不太恰当的机会,去“盖帽儿”。

b. 跟后座同学讨回他很久以前借的五元钱。

c. 根据焦虑想象等级,做肌肉放松练习,每天进行一至两次。

方法:会谈 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1)帮助许某明确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找出原因。

2)对许某的家长提出要求,要求家长配合咨询师的工作。

3)对许某进行各项相关训练。

本次咨询促进了咨访关系,许某自已感觉不像在看病,倒像是在跟亲人好友做普通但又

深刻的思想交流。对作业有不同看法,但坚信这样做肯定有道理,并决定去认真完成。

5、第5次 —— 20xx年12月22日

目的:

1)探讨成功与失败。

2)使其掌握一定的应考技巧与策略。

方法:会谈 放松训练

过程:

1)与许某探索什么是成功与失败,如何处理成功与失败。

2)共同探讨考试的技巧与应考策略。

3)对许某进行冥想训练。

4)布置咨询作业:

a.根据焦虑想象等级,做肌肉放松练习,每天进行一至两次。

b.每天进行一次冥想练习。

本次咨询,许某自已感觉豁然开朗,原来灰色的生活被照上的阳光,变得生动多彩。对成败看得更开,自己说“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了。对于考试,不再感觉困难,最近几次小考,成绩提高了。

6、第6次 —— 20xx年12月29日

目的:

1)巩固总结。

2)针对许某自我设计及人生规划进行讨论。

3)巩固各种训练。

4)布置咨询作业:

a.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养成习惯。

b. 积极处理人际关系,主动交往。

c. 每天的计划要尽量简明,一般不要写成书面形式。

方法:会谈 训练

过程:

1)回顾许某第一次来咨询时的问题。

2)讨论许某现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处理方式。

3)对许某进行各项相关训练。

4)商定回访方式及时间。

通过咨访双方六次的咨询,咨询到此圆满结束。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家人的反映

许某自已感觉长大了许多,对考试的担忧减轻许多,学习效率很好,成绩正在逐步上升。其父母也非常满意,觉得许某情绪稳定,学习热情很高,像以前一样快乐了。

2、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整个咨询的不断深入,求助者的自信心增强,紧张焦虑症状逐渐减轻,人际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在以后的几次回访中,许某的成绩总体来说是逐步提高的,情绪正常,同学关系良好。后来,高考中发挥不错,考上了西南交大土木工程系。

九、参考资料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知识) 民族出版社 20xx年7月1日 第12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当事人个人陈述

小文,女,我校高三某物理班学生。很怕学物理和数学,一见到理科题目就感到头痛,无心复习,晚上难入睡,半夜易惊醒。非常害怕考试,考试时会紧

张得头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难以集中精神答题,遇到难题容易放弃。在初中时成绩很好,总是被各种荣誉包围着。上了高一学习并不大用功,但成绩还可以,数学还曾经得过全年级第一。物理虽不是自己的强项,但自认为数学学得好,学物理应该没问题,所以在高二进了物理班。可上了高二物理学得并不好,由此对物理课和物理老师产生了恐惧感。到了高三,几次大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特别是物理,导致现在对其他科目包括数学也失去了信心,越学越差。以前希望考清华大学,现在成绩已经掉到了全级的500多名,感到前途无望。表兄表姐们都非常优秀,自己压力很大,很担心别人会因自己成绩差而看不起自己,尤其怕辜负了妈妈。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在考试之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的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记忆力下降,思维受阻,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影响学习效率。小文在考试前害怕理科,难以专心学习;在考试过程中因过度紧张而出现心慌、思维阻断等症状,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可见,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考试焦虑。

小文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考试的认识不正确。

对于考试的认识是影响考试心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小文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以前成绩优秀的她自我期望高,过分重视考试结果,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担忧,经常猜想考试失败后的种种消极后果,为自己制造了沉重的精神包袱。

2、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

小文的表兄、表姐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为此,家里人对就读重点中学的小文也寄予很高的期望;特别是妈妈,虽然对小文的学习没有提什么要求,但每天对小文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小文感到“考不好就对不起妈妈”,压

力非常大。而在学校,周围的同学强手如林,个个学习都很勤奋,眼看同学们不断在进步,自己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直线下降,小文更是焦虑万分。

3、以前的失败经历。

曾经的考试失败经历很可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心理状态。小文在高一之前对自己的学习自信十足,可上了高二后自己主修的物理成绩并不理想,对自己造成沉重的打击,心理落差很大。面对同学的激烈竞争,面对家人的殷切期望,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使小文感到一种威胁,产生了无法控制的考试焦虑感和恐惧感。越是焦虑越难以专心复习和应考,结果考得越差,引发进一步的焦虑,小文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三、咨询策略

(一)改变认知

1、正确看待考试挫折。

要引导小文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其实各种大考小考都只是检验自己学习的一种途径,考得不好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差、以后也会学不好,反而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弥补缺漏,一次考试挫折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基石。即使是高考也不可怕,高考好坏固然会影响一个人人生的发展,但它只会影响我们走哪一条路,并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不必将考试结果看得过于重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看到挫折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有助于考生以平和的心理去迎接考试,更好地发挥水平。

2、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

小文因最初的物理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不恰当的自我认识影响了她学习的积极性和考试的发挥。要引导小文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让她认识到她的成绩下降并非因为她学习能力不足,更多的是因为她的消极心态;让她看到自己勤奋、要求上进、有较扎实的理科基础等优点,只要克服考试焦虑,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肯定会不断进步。

3、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

小文过于在乎家人、同学和老师的看法,总是担心他们会因自己成绩下降而看不起自己,心理负担沉重。通过角色换位,引导小文体会到,周围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会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让小文认识到自己是为自己

而学而不是为别人而学,使她能够排除干扰,专心学习。只要做到为自己负责,就是对师长负责。

(二)行为训练

1、挑战消极的自我概念,代之以积极的自我暗示。

小文存在着许多消极的自我概念,如“我学物理不行”、“这道题太难,我肯定做不出来”、“我越学越差了”等等。长期下来,这些消极的想法已经成为她自动化的思维定势,遇到一点问题就很自然地跳出来。只有改变她的消极想法,才能帮助她树立起积极的心态。

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让小文把自己的消极想法一个个罗列出来,逐个对其进行反驳,找出其中的非理性和对自己产生的消极影响,然后再用一个积极的、合理的观点代替它。例如“我学物理不行”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只是“我之前几次物理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我缺乏学物理的能力”,也不代表“我以后学物理也会学不好”;这种想法只会“让我对物理产生恐惧心理”,“对我学物理有消极影响”;对此,合理的想法应该是“我只是之前几次物理考试没考好,这主要是受到我消极情绪的影响,只要我调整好心态,专心学习,会一天比一天学得好的”。经常地、有意识地重复积极的观点,使它逐渐代替消极的想法,可以帮助小文树立起积极的自我信念。

2、每天记下一件当天做得最好的事。

小文的自我认识偏差还表现在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而不能肯定自己的优点、长处。对此,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小文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自己当天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并把它记在专门的本子上,经常拿出来读一读、看一看,从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增强自信。

(三)学习策略调整

1、重新制定学习目标。

小文一直用高一时较高的成绩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以她目前的状况很难达到以前的水平,因此她频频遭受挫败。此时,应该引导小文重新定位自己,切合当前的实际,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制定一个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安排好每天具体的学习计划,让她从每天的点滴进步中获得成功感,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多感官协同投入学习。

小文说她学习时经常走神,难以集中注意力,效率低下,可以指导她学会多感官协同投入学习。当全身的感觉器官一齐动员起来做同一件事时,工作效率最高。比如记一个英语单词,用眼看,开口读,耳朵听,手写,动脑思考其含义及字母组合规律,各种感官都积极参与,比只用眼看或只用耳听记忆的效率和效果会好很多。而且,由于全身心都在学习,要走神也就不容易了。

四、咨询效果及反思

经过连续三个星期三次的心理辅导,小文的考试焦虑已有所改善,学习效率提高了,自信心也开始增强,不过遇到困难和挫折其消极的自我观念仍会反复出现,有时对自己的前途发展仍感到怀疑和迷茫。要帮助小文树立起真正的自信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辅导,但是她表示自己的状态已有好转,因学习紧迫没时间再来访。希望她能战胜自己的心理弱势,顺利度过高考。

初三女生考试焦虑案例

——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本文是一例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对考试焦虑的女初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初三的一次化学考试中紧张焦虑,以致考试成绩和期望相差甚远,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出现了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症状。经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其非理性观念,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并尝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一般资料]

薛某,女,15岁,初三学生,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从小乖巧听话,做事按部就班,性格内向,追求完美。家庭和睦,父母对她非常疼爱,姥姥与他们同住。一生要强的姥姥从她懂事开始,就为其灌输“只有考重点中学才有考大学的希望;只有考上大学将来才有出路”的思想。她一直很努力,从小学到初二,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

[主诉]

一个月前的一次化学考试因紧张成绩不如人意,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

[个人陈述]

“我每次考化学前都很紧张,前一天就开始担心,害怕,怕考不好,怕失败。为了化学考试,前一天我总是复习得很晚,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能很快入睡,有时要过上一、二小时后才能睡着。每当考试进教室时,我都会很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我在考试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掌握的知识在考试时就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后发现自己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是考试发挥不好。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游水平。一个月前考化学时因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坚持考试,却没有考好,成绩下降。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对我有些看法,老师还批评了我(他不知道我带病考试),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以后每当考化学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却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不久就要中考了,这可是决定我的前途的考试,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老师,您一定要帮帮我。”

[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身高1.65米左右,身材苗条,衣着整洁,谈吐清晰条理,有礼貌,情绪略显焦虑,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问答自如。父母反应求助者从小听话,聪明、做事能干,学习不用多操心。进初中后成绩曾遥遥领先,后来不知为什么考试思想总是不集中,老是考不好。

[评估与判断]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心理冲突为常形,有现实诱因,强度不重,但自身无法摆脱,需借助外力才能改变,时间不长,一个多月,对正常学习有轻微妨碍,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通过与求助者协商,做了症状自评量,测试结果:

焦虑2.4,抑郁2.1,其它因子低于1.6分。

参考上述心理测验数据,分析求助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况,初步诊断印象: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

诊断的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知情意是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一个多月,为短程;心理痛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咨询师的帮助才能摆脱,为中度痛苦;学习基本正常,仅仅影响化学考试,社会功能为轻度受损,内容未泛化,根据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可以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求助者经历的现实刺激为一般性的,非较强烈的,内心冲突属于现实意义的,病程短,强度轻,内容未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4.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诊断三标准,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一个多月,为短程,评分1;心理痛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为中度痛苦,评分2;能照常参加改造活动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障碍,社会功能为轻度受损,内容未泛化,评分1;总分为4,为可疑病例,但是许又新教授又指出,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因此,结合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可以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经历的现实刺激为一般性的,非较强烈的,内心冲突属于现实意义的,入所查体排除器质性病变,病程短,强度轻,内容未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咨询方案]

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立如下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近期目标):以当前为关注点,以缓解或者消除眼前焦虑情绪为着眼点,帮助求助者改变其 “考试不理想就完了”糟糕至极的错误认知观念,改善睡眠和饮食状况,消除负性情绪,改变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状况,使其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投身于今后的学习生活。

2.终极目标(远期目标):致力于通过对求助者症状的剖析,使其发现自己在认识、情感、个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学到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提高求助者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完善。

二、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义务]

(1)遵守咨询机关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方案和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求助者的权利]

(1)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咨询师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三、咨询的次数和时间安排、收费情况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每小时收费50元。

四、咨询的方法与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她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继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在这一阶段,咨询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自己的问题与其自身的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在咨询的第一阶段中,运用热情、尊重等态度技巧与求助者接触,了解到他前来求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心不合理信念引发了心理冲突,从而造成了情绪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并同他协商制定了下一步的咨询方案。

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咨询中重点针对他的不合理信念作了认知方面的调整。

其中一段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心情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我一点把握都没有。

咨询师:能谈得具体点吗?

求助者: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一个月前考化学时因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坚持考试,却没有考好,成绩下降。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对我有些看法,老师还批评了我(他不知道我带病考试),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以后每当考化学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却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不久就要中考了,这可是决定我的前途的考试,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

咨询师:以上你所说的这些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不一定是导致你心情焦虑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我不明白。

咨询师: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假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他俩都认识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们打招呼,直接走过去了。其中第一个人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我们而没有和我们打招呼,也没有什么的。”第二个人是这样想的“他有什么了不起,看见了还装没看见,他肯定是故意这样对待我。”因为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也会不一样,第一个人会觉得无所谓,该干吗干吗;第二个人可能会很生气,以至于会影响自己本来该做的事情。你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难道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对?

咨询师:这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的。考试失利,别人也会遇到,但未必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变成这样子。

求助者:你说得不错,可不久就要中考了,这可是决定我的前途的考试,要是再考不好,我就完了。

咨询师: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你这次化学考试失利,不会糟糕到要死的地步。你这次化学考试失利,是不是就一定会导致今后所有化学考试的失败?即使这次化学考试失败了,你是不是中考就一定失败了?即使这次化学考试失败了,你是不是就考不上大学了?即使考不上大学,你是不是就没有其它出路了?在我们的周围,有成就的人就一定是大学生吗?不是也有很多初中毕业甚至仅有小学文凭的人事业有成吗?他们就一

定化学很好吗?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

咨询师:其实人们的情绪主要是被自己的某些信念所困扰,太绝对化要求和把事情看得太糟糕。其实你可以试着用我们刚才使用的分析方法来进一步剖析你的其他想法是否合理。

求助者:好的,以后我遇到事情之后,也要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要在合理信念的指引下采取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咨询师: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你能把学到的方法和技能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的。

………

阶段总结:通过这样的谈话,本次咨询对求助者的认知作了调整,使其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释放。通过改变求助者对社会对己、对人和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其呈现的心理问题。督促求助者去尝试改变这些看法或态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从而产生健康的心理。

布置家庭作业:

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上次化学没考好,马上又要中考了

不良情绪C:焦虑

不合理信念B:中考再考不好,我就完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求助者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某次考试失利,又面临重要考试的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不合理信念的困扰。求助者自我感觉良好,症状基本消失。在对求助者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

[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焦虑心情平静了,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基本消除。

2.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估:其班主任说:“情绪稳定了,上课效率高,在刚刚进行的月考中成绩优异,尤其是化学,进步很大”;同桌说:“薛某,我发现你现在上课时注意力很集中,与前一段时间可不一样”;父母说:“看到孩子现在的状态,我们放心了。”

3.心理测验的评估:

症状自评量测试结果:焦虑1.4;

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AS标准分40分。

4.咨询师的评估:

本案例在广泛收集、认真整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初步诊断操作步骤,对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初步诊断印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找出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使求助者树立了合理的信念,并以让求助者进行合理自我分析的形式巩固治疗效果。经过咨询,求助者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缓解,心理测验各项指标均属正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更多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申请者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在省市所在单位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因未通...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1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标题,摘要【标题】一例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案例是报告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接待的一起大学生心理个案。咨询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针对一例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进行了咨询。…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20xx年11月13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xxx单位xxxxxxxxxxxxxx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1例心理适应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的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一例青少年学习焦虑关键字: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一例青少年学习焦虑【摘要】本案例介绍了一名刚刚经历了高考的女生小慧,在高考前后以及面临即将而来的全新大学生活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焦虑紧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来访者基本情况:女性,十七岁,高二,地震当晚住于学校宿舍中,家住南投,家人与房屋皆平安。个案自述一个月内常作恶梦,睡到半夜会突然惊醒,有时甚至会跳起来惊叫;看到媒体报导灾区/民之新闻常会不由…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案例报告论文题目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一例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案例介绍一位因为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是补习生而产生的焦虑...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姓名邬治花身份证号15272319xx12181526所在省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所在单位准格尔旗阳湾小学大学生恋爱受...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姓名熊红英身份证号36042519xx10302843所在省市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所在单位三角小学...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报告》案例赏析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报告案例赏析1个案描述求助者是一名大一的男生因其小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性格缺陷诱发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咨询师综合其背景资料症状表现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经咨询双方共同努力历经前后5次...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人际交往焦虑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案例是一例人际焦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人际焦虑心理是因其在认知上存在错误观念周围的人都在排斥自己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与父母关系不和好友很少与同学关系和室友...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考核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姓名赵必坤身份证号34242319xx1194学号培训中心霍邱电大考试日期完成时间阅卷教师阅卷教师论文成绩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文(字体,段落格式较为准确)

减轻压力轻松应考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该学生在临近中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因内心痛苦而要求家长陪同前来咨询由...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