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与应用

时间:2024.5.13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课 题: 第二章 色彩构成与应用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掌握网页配色的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色彩理论为指定题目进行合理的配色。

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初步具备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由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引发对学习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 点分析:

重点:色彩构成在网页配色中的应用

难点:色彩构成原理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阐述:

这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展示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使学生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

2.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整合资料、讨论与交流,增强学习与探究的学习意识,通过互教互学,达到共享、共识、共进的目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教 学 过 程 与 分 析

教学过程与实施方法

色彩构成与应用

学法分析

第一环节——智慧闪电: 小游戏:找新娘 (链接课件) 猜一猜哪两种颜色搭配最好看? 导语:

色彩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迷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习惯于按 照自己的思维标准来判断事物,对于颜色的偏好,每个人的评价各不 相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说一个好的设计等于感觉 加一个未知数,那么这个未知数应该说是可以说服他人的科学理论体 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使用色彩体系科学判断色彩设计的标准。

第二环节——共享空间 一、色彩构成原理

问题1: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1组同学讲解——链接附件 老师讲评: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发现了色彩的成因, 牛顿把太阳光从一个小缝引入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屏幕上出现了 一条美丽的彩带,从红开始依次为橙、黄、绿、清、蓝、紫,这种现 象称为光的分解或光谱。并揭示了光色原理,使人类第一次认清了色 彩产生的原因。

感知过程: 课前通过“找新娘”这个游戏环节的设计,引出一个关于配色的判断标准的话题,好看与难看靠什么来衡量?由此引发对问题的探讨,导入正课。

认知过程: 所谓“共享空间”即在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课上交流,4个小组的任务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以引领、答疑、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的。

2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与实施方法 学法分析

问题2:色彩构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组同学讲解——链接附件 (一)色彩的三原色 老师归纳、补充: 难点突破:(课件演示) 三原色

色料混合(CMYK)——减色模式 色光混合(RGB)——加色模式

色彩模式是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课前探究性的学习,只能从表象了解基本的概念,由于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很可能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出现,自主学习要经过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时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有彩色表现较为复杂,每种色彩均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具有三

(二)色彩的属性

要理解和灵活运用色彩,必须懂得色彩学的原则和方法,而其 中主要就是色彩的属性。

色彩分为两大

无彩色:即黑、白、灰。

有彩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

大属性:明度、色相、纯度合称为色彩的三大属性,下面让我们来 认识每一种属性:

在Photoshop的Color Picker(拾色器)中可以修改色彩的三 属性,从而得到任意的颜色。当单击前景色或背景色图标按钮时 Photoshop就会打开Color Picker(拾色器)对话框。Color Picker (拾色器)对话框中,H选项代表色相(Hue),S选项代表饱和 度(Saturation),B选项代表亮度(Brightness)。

3

色彩构成与应用

色彩构成与应用

色彩构成与应用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与实施方法 学法分析

(三)色彩的相互关系

难点突破:讲解、课件演示(链接课件)

一个色相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色相环在色彩设计 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借助色相环我们可以对色彩进行正确的判 断和分析,利用好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具体的实践设计活动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色相环可以对色彩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 类似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50以上,450左右的对比。 2. 对比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30左右的对比。 3. 互补色: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800左右的对比。 4. 暖色:暖色由红色调组成。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 5. 冷色:冷色来自于蓝色色调。譬如蓝色、青色和绿色。 (四)色彩视觉特征与心理共性 猜一猜:(链接课件)

1. 判断下列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哪个前进?哪个收缩? 2. 根据音乐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 小组讨论: 学生抢答:??

效果评价:(教师点击评分课件) 二、色彩构成与应用 导语:

在设计过程中,配色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环节,色彩能直接 表达设计需求。为了培养出色的配色感觉,我们将学习不同的配色 让我们在学习配色方法之前先认识一下色彩家族中的主要成员,然 后再研究在他们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优化组合。

(一)色彩的功能角色 思考:(链接课件)

请判断画面中哪部分颜色为主色、辅助色、突出色? 引出问题——色彩的功能角色

理解色彩属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配色的基本方法,配色方法是建立在对色彩关系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部分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重点理解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配色方法打好基础。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较为枯燥,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学习“色彩的心理与视觉特征”这一问题时,将知识点设计为游戏、竟猜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根据学生表现教师进行效果评价,鼓励创新。

4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5

色彩构成与应用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与实施方法

色彩构成与应用

学法分析

2.色相配色法

4组同学讲解——链接附件 小组讨论:

总结归纳:案例分析(链接课件)

色相配色法

配色技巧:

打开Photoshop 的拾色器,选择H(色相),以矩形区域内的颜 色为指定色,通过拖动右侧的滑块即产生色相变化。对已填充的区 域按下[Ctrl]+[I]键即可得到颜色的互补色。

第三环节——灵感碰撞 1. 站点配色分析

假设一个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如李宁)请大家策划一个相关站点,我们首先进行的工作应该查找分析当前已经制作好的一些相关 内容站点。

首先,让我们搜集一些与运动、服饰相关的站点。这一类的站 点中最典型的是体育、健身等相关讨论的站点等等,在搜集了这 些相关站点资料之后就需要对每一个站点的风格和特点进行分析。

难点突破:(链接课件)

小组活动:利用课前搜集的站点网页进行配色分析,设计配色

类似色相配 互补色相配 对比色相配

适当的时机教师补充一些书本以外的小技巧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通过站点配色分析,密切联系实际,教会学生面对特定的主题如何开展设计活动,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6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7

色彩构成与应用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与实施方法 学法分析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通过学习,大家在 理解色彩构成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了网页配色的基本方法有两种:色 出色的配色方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 索,希望这节课的内容能够对大家在网页设计方面有所帮助。

作业:

1.设法在Internet上找一些色彩构成原理的资料,从中了解一些 色彩的流行动态。

2.假设你是设计公司的一名设计人员,你的公司接到一项设计 任务——为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设计主页,客户希望先看到一套 标准的配色方案,你应该怎样做才能令客户满意?我们首先进行的 工作是什么?之后的一系列工作该如何进行?请拟定一分体现具体 工作流程的实施方案,要求体现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8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电子教案

9


第二篇:色彩构成与应用答问


色彩构成与应用答问

(贾京生:著)

目录

一.色彩基础知识篇

1. 问:什么上色彩?画面“无色彩”指的是什么?………………………………………1

2. 问:色彩感觉的色与色彩知觉的色有何不同? ………………………………………1

3. 问:色彩具有那些基本属性?……………………………………………………………1

4. 问: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构成中的三要素有何区别?…………………………………2

5. 问:什么是色调?在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调子生要吗?…………………………………3

6. 问:调有哪些基本类型?…………………………………………………………………3

7. 问:色相环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认识与把握它具有何种实用价值?…………………5

8. 问:什么是“色立体”?它的作用是什么?对设计有何作用?………………………8

9. 问:何谓调和色、对比色、特性色?各有那些类别?…………………………………9

10. 问:什么是补色与补色现象?它具有何种特性?……………………………………10

11. 问:什么是视错觉?色彩视错觉有何作用?…………………………………………11

12. 问:何为色彩的联想性?………………………………………………………………12

13. 问:何为色彩的象征性?………………………………………………………………13

14. 问:什么是色彩的审美习惯与偏好?其差异何在?…………………………………14

15. 问: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与绘画的色彩、专业色彩设计有何不同?…………………15

16. 问:表现技法与训练方法,在学习色彩构成中重要吗?……………………………16

17. 问:如何理解色彩表现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17

18. 问:色彩构成训练与灵感、眼力、手头夫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把握?……18

19. 问:色彩构成是学习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有可知性吗?………………19

20. 问:色彩构成与色彩关系的意义如何?运用何种方法去把握?……………………20

二.工具与技法篇

21. 问:画色彩构成练习用什颜料为好?水粉颜料的性质如何?如何选用?…………22

22. 问:使用的颜料是否需要装入调色盒中?如何排列调色盒中的颜料?……………22

23. 问:画色彩构成对用纸有何种要求?…………………………………………………22

24. 问:色彩构成练习用什么样的笔比合适?……………………………………………23

25. 问:在色彩构成训练中如果修改画面的色彩,怎样在原来的颜色上再覆盖颜色?22

26. 问:能用电脑工具代替毛笔来表现色彩构成吗?……………………………………23

27. 问:何谓三原色?如何进行间色、复色的调配?怎样把握其规律…………………24

28. 问:有人说,要拓宽自己的色彩表现领域,首先需要在调节器出不同色彩能力方面 入手,对吗?…………………………………………………………………………………25

三.设计与创意篇

29. 问:色彩渐变在色彩构成练习和以后的专业设计中重要性何在?…………………22

30. 问:明度渐变与纯度渐变有何区别?如何把握?……………………………………23

31. 问:什么样的色彩渐变属于较理想的艺术作品?……………………………………24

32. 问:何谓色彩空间混合?它何实用价值?……………………………………………25

33. 问:空间混合色彩有何特点与规律?如何把握?……………………………………22

34. 问:彩的渐变对色彩的形有具体的要求吗?…………………………………………23

35. 问:色彩形式美的构成需要注意哪些关系?…………………………………………24

36. 问:色彩明度上的六大调性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表现得更明确、更好……25

37. 问:在明度调性训练中,短调节器不易表现,为什么?……………………………30

38. 问:色彩设计中在哪些常用配色形式?………………………………………………31

39. 问:色彩明度对比的特性、作用是什么?……………………………………………39

40. 问:色彩构成中的色相对比的特点、作用是什么?…………………………………40

41. 问:色彩构成中的纯度对比的特点、作用是什么?…………………………………41

42. 问:在色彩构成中,为什么要强调、研究与训练色彩对比?其价值何在?………42

43. 问:什么是色有析同时对比?色彩的同时对比?色彩的同时对比有什么规律?…43

44. 问:对比强烈的色相对比的色彩组合,如何使其表现得更协调一些?……………44

45. 问:色彩的纯度对比上,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多加注意?I…………………………45

46. 问:色彩对比与色彩面积、形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色彩构成中重要吗?…46

47. 问:色彩构成训练中,画面色彩是丰富多变好还是简洁统一好?…………………47

48. 问:在色彩构成中,如何表现色彩的节奏感?色彩节奏感有何作用?……………48

49. 问:如何明确地表达出色彩的华丽感和色彩的质朴感?……………………………49

50. 问:如何更好地构成软色色调与硬色色调的色彩构成画面?………………………50

51. 问:如何看待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调和美?……………………………………………51

52. 问:类似色的搭配特别容易协调,色相调性那么明确?……………………………52

53. 问:对比色相与补色色相对比为什么那么强烈、刺激?……………………………53

54. 问:色彩构成中的采集与重构对创造色有何作用?如何把握?……………………54

四.生活应用篇

55. 问: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如何理解色彩的作用?………………………………………56

56. 问: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艺术语言?……………………………………56

57. 问:色彩设计的美如何在生活着装中体现?…………………………………………57

58. 问:如何作用化妆品的色彩?美化自我的原则是什么?……………………………58

59. 问:如何将色彩的美应用到饮食文化中?……………………………………………59

60. 问:商品包装中的色彩与接受者感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0

61. 问:色彩设计在广告宣传中重要吗?…………………………………………………61

62. 问:在室内色彩设计中,为什么要强调色彩的整体性?其作用何在?……………62

63. 问:如何用软装饰来美化自己的室内色彩环境?……………………………………63

64. 问: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64 作品示例

正文

一.色彩基础知识篇

1. 问:什么是色彩?画面“无色彩:指的是什么?

答:“色彩”一词,用于表现客观物质世界总的色彩现象。从光与色的角度来说,是指人的感觉色的总称/具体地说,色是被分解的光(从光的构成上说是可风光,从光的现象来说是漫反射、反射光和透射光),进入人眼并传到大脑时开始生成的色彩感觉,是光、物、眼、心的综合产物。即:

光源 色材 眼睛 大脑 行动

物理过程 生理过程 心理过程

心理物理过程

用色彩学的语言来解释,“色”与“彩”的区别,“色”是单色性的(m o n o c

h r o m e ),“色”被认为是“无彩色系”,既无纯度又无色相。如中国人所说“墨分五色”。“彩”是多色的意思(polichrome),指在一定环境中颜色与颜色、颜色与空间相互作用以及自身属性的不同变化。“彩”被认为是“有彩色系”,它即有色相又有纯度。(图1)

另外,当人们看一幅画时,常常说“没有色彩”,在这里,色彩的概念就不同于上面所论及的问题,不是指画面上没有使用颜色,而是说画面中的“色彩没有变化”——“色彩单调”和“色彩不准确”——“色彩关系不到位”。

2. 问:色彩感觉的色与色彩知觉的色有何不同?

答:人的感觉与知觉,已涉及到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时,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知觉,与感觉相比,知觉较复杂且深入了一步。

色彩感觉的色,是通过心理物理实验得到的,因为只研究色光对人眼的刺激,没有主观参与,故为纯理性的、较客观的色。

色彩知觉的色,是人直接看到物体的分光特性(反射、透射),并在心理上经过在脑的视认中枢作判断的色。因为有主观参与,故为感性色。它受色物体的形状、大小、周围环境、视觉、回忆、对比等因素的影响,是不能用定量表示的。

3. 问:色彩具有那些基本属性?

答:认识色彩、把握色彩,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当我们认识色彩应用色彩时,色彩的基本属性随即呈现出来:只要有一种色彩出现,它就同时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属性,即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

(一) 色相

区别色彩的名称。色彩名称复杂繁多,视觉上可辨认的色相很有限,根据科学手段分辨色相有200万到800万种之多。色彩学上最基本的色相有:红、红橙、橙、黄橙、黄、黄绿、绿、青绿、青、青紫、紫、紫红等12种。其他如红味的灰、绿味的灰,也是色相上的区别。

(二) 明度

区别色彩明暗程度。一种颜色的深浅变化谓色彩的明度变化。色彩本身有它的固有明度。

如:基本色相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红绿是中间明度色。任何一种颜色加白,其明度就提高,加黑则降低。

(三) 纯度

它又称色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如红色是正色,纯度高。若逐渐白,明度增加而纯度随之减低:加黑后明度、纯度都随之降低。在基本色中纯度最高的是红色,最低的是绿色,其他处于中间层次。使用颜色时,若混合的颜色种类愈多,纯度也就愈低。灰色中加纯色,纯度便增强;纯色中加灰色,纯度则降低;纯度高的颜色只要改变明度,纯度也会改变。

熟悉和掌握色彩中的三属性,对于认识色彩、表现色彩、创造色彩极为重要。色彩三属性是一种三位一体的互为共生的关系,即三属性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原来的色的面貌。因此,在色彩应用中,它们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为依存、互相制约。所以,在调配一种色彩或使用一种色彩时,三者要同时联系起来考虑,一笔下去要三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4. 问:色彩的三要素和色彩构成中的三要素有何区别?

答: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三属性,是指任何一色都同时含有三种属性,即色相(Hue)、明度(Brightness)、和纯度(Saturation)。它们的特性与相互间的关系上题已阐述。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其二是:色彩的形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其三是:色彩的视学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感觉结果。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色差大小与配置总是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地使用。而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在色构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更大、更宏观的事,要更注重各种各样的关系:色与色之间的关系、色与质之间的关系、色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色与美感之间关系等等。(图2)

5. 问:什么是色调?在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调子生要吗?

答:调的概念,道德被应用在音乐之中,是指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是其相互间一种关系。而用于色彩构成中的色调,则是指色彩运用的主旋律,也就是指画面色彩的总倾向,如绿色调的静物、黄土色调的高原风景等等。

在色彩构成画面中,色彩调子往往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人指出“能够鸣响的是色调,而不是颜色,在自然里没有颜色只有色调”。可以说,色调是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主题情调创造、意境渲染、传达情感上是不可缺少的,它能迅速而直观地使人受到感染而产生联想,看画人的情绪与注意力往往首先被画面的色调是控制画面色彩、情调、意境的第一步。在色彩构成中,色调不统一就会产生色调紊乱,调子定得准确与否必将直接影响画面效果。

6. 问:调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色彩构成中的色调种类很多,在此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介绍给大家,使之能理解与掌握。当然这种调子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或者说是相比较来分析的: 高明色调:有明朗、清新、轻柔之感

就色彩明度倾向而言有 中明色调:有含蓄、稳重、明确之感

底明色调:有深沉、凝重、神秘之感

冷色调: 有文静、理性、透明之感

就色彩冷暖倾向而言有 暖色调: 有热烈、活泼、浑厚之感

中性色调:有介于冷暖色调之间之感

红色调: 有兴奋、华丽、刺激之感

就色彩色相倾向而言有 绿色调: 有柔顺、平静、典雅之感

蓝色调: 有深邃、幽雅、清澈之感

高纯色调:有兴奋、华丽、活泼之感

就色彩纯度倾向而言有 中纯色调:有浑厚、凝重、丰富之感

底纯色调:有稳重、朴素、含蓄之感

强对比色调:有明快、兴奋之感

就色彩对比倾向而言有

弱对比色调:有含蓄、优雅之感

此外:色调具有共性,有的是以明度的一致性组成明调或暗调;有的是以纯的一致性组成鲜艳色调或含灰色色调。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类型和叫法:

(1) 淡色调。以明度很高的一组淡雅色彩,组成柔和的淡色调。这种色彩,含多量白色,所以亮度很高,不论选择任何色相进行组合,都会达到柔和的效果。

(2) 浅色调。其明度比淡色调略低,色相和鲜艳度则比淡色调略微清晰,有清新活泼感。

(3) 亮色调。明度比浅色调略低,因其白色的含量更少,所以鲜艳度更高,接近纯色,感觉华丽明高。

(4) 鲜艳色调。明度与亮色调接近,一般是中等明度,但其色彩没有黑或白色的含量,是鲜艳度达到饱和点的纯度,所以色感很强,其效果浓艳、强烈。

(5) 深色调。明度较低,色彩中虽略有含黑成分,但仍保持一定的浓艳度,例如酱红、墨绿、品蓝、蟹青、咖啡等。

(6) 中间色调。又称涩色调,是中等明度、中等纯度的色彩组合,有沉着、浑厚、稳重之感。

(7) 浅浊调。它与上面提到的浅色调略有区别,浅色调的色彩只含有白色成分,而浅浊调不仅含有白色,还含有灰黑色成分,所以通常称为浅淡的含灰色,有文雅之感。

(8) 浊色调。是明度低于浅浊调的含灰色调,略带朴实而成熟的气质。如果大面积用浊色调,小面积用鲜艳色调作点缀,发挥稳重的特点,而避免晦暗之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配色法。

(9) 暗色调。明度和鲜艳度都很低,色暗过黑,是男性化的色彩。如在这种色调中适当搭配一点深沉的浓艳色,可得到沉着华贵的效果。(图 3、4、5、6、7、8)

上述9种色调类型,是由色彩的明度、纯度的变化形成的。

色调组成的另一个关键,一般由大面积的色彩来决定,而且必须用各个局部色彩及其属性关系构成一种肯有有机联系的整体色调。总而言之,在色彩构成中,色调既体现了设计者的感情、趣味、意境等心理要要求,又体现了色彩造型能力的强弱。给人以美好感受的色彩设计,它的色彩无不具有一种整体的基本色调。

7. 问:色相环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认识与把握它具有何种实用价值?

答:色相指的是色彩的不同相貌。它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从光、色角度来看,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色相的相貌是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为基本色相并形成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以色相环的形式表示,也称之为纯色色相环。在色相环中可把纯色色相的距离分隔均等,分别可作出6色相环、12色相环、40色相环等。(图 9)

12色相环是现代色彩学家翰斯?伊登(Johons Itten 1888—1967)设计的,它的优点是:不但12色相肯有相同间隔,同时6对补色也分别置于直径两端的对立位置(180°直线关系上)。初学者可以轻而易举辨认出12色相的任何一种色相,而且也可以十分清楚地认识三原色(红、黄、蓝)——间色(橙、绿、紫)——12色相的形成过程。

在色相环上,还可以分为各具不同感受之色与对比色的关系。

暖色———红、橙、黄

冷色———蓝、蓝绿、蓝紫

中性色———黄绿、绿、紫、红紫

在色彩设计上,色相对比与协调应用,容易给人带来一种响亮的语言、情感化的召力。

(1.红2.红味橙3.红橙4.橙5.黄味橙6.黄橙7.橙味黄8.黄9.黄味绿10.黄

绿11.绿味黄12.绿13.绿味青14.绿青15.青味紫16.青17.青味紫18.青紫19.紫味青20.紫21.紫22.红味紫23.紫味红24.红紫)

8. 问:什么是“色立体”?它的作用是什么?对设计有何作用?

答:为了认识、研究与应用色彩,我们将千变万化的色彩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排列,并加以命名,这称之为色彩的体系。色彩体系的建立,对研究色彩的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以及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使我们更清楚、更标准地理解色彩,更确切地把握色彩的分类我组织。具体地说,色彩的体系就是将色彩按照三属性,有秩序地进行整理、分类而组成系统的色彩体系。这种系统的体系如果借肋于三维空间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之为“色立体”。

色立体学说的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的。167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发现了日光的七色带,揭开了阳光与自然界一切色彩现象的科学奥秘,形成了由色相环组成的色彩平面图。这一色相环,它还不能理想地表述色彩的三个属性(明度、色相、纯度)的相互关系。为此,一引起学者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创见。1772年,拉姆伯特(Lambert)提出了金字塔式的色彩图概念。以后,栾琴(Runge,1771—1810)提出了色彩的球体概念。接着,冯特

(Wundt,1832—1920)提出了色彩的圆锥概念,还有的学者提出了色彩的双圆锥概念。这样,经过三百年来的探索和不断发发展完善,在表达色的序列和相互关系上,便从一开始的圆锥、多边形色彩图发展到现在的空间的立体球形色彩图———色立体。

色立体的空间立体模型形状有多种,但其基本共同点是:粗略的比拟是近似地球的外形。其贯串球心的中心垂直轴为明度的标尺,上端(“北极”)是高明度白色,下端(“南极”)则是最你低明度的黑色,赤道线(类似地球的水平赤道线或倾斜的黄道座标曲线)为各种标准色相,水平切面均代表同明度水平的可供采用的全部色阶。愈接近外缘(“地球”的表层)色愈饱和,彩度愈高;愈接近中心垂直铀,其中掺和的同一明度的灰愈多。因为所有的颜色的纯色相和相应明度的灰之间的最大数量的饱和等级是在明度的中段展现的,而高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则分别接近白和黑,所以,在复圆锥形或球形色立体模型中,每只标准色相的最大直径大致是中间,并向两极逐渐缩小。近现代一些研究者对色立体学说众说纷纭,各有见地,但总的是属于两个体系:蒙赛尔(Albert,H.MunSell 1858—1918)和奥斯特瓦德(W.Ostwald, 1853—1932)色系。

色立体,好似一部色彩大词典,是一部极为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以及实用化的工具书,首先,它科学地采用色立体体系编号为色彩定名。以往常用的惯用色名法和基本色名法,虽在实际运用中很普遍,但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一般只能用这些色名使人想象色彩的大概面貌,难以准确地运用和传达色彩信息,更难以在国际上进行交流。目前,色立体定名法是色彩定名标准化的好方法,有利于国际性的色彩交流。色立体的建立还为色彩设计都有(包括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词汇,可以用来拓宽用色视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感受的抽象色彩世界,它们实际地显现了色彩自身的逻辑关系,并能把如此全面丰富的色彩集合在一起进行细微的比较,启发艺术家对色彩自由的联想,以便更富创造性地搭配色彩。其次,色立体形象地表明了色相、明度、纯度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色彩的分类、研究、应用,有助于对对比与调和等色彩规律的理解。建立标准化的

色谱,给色彩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对颜料制造和着色物品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的确定更为重要。因此,现代色立体的产生,主要是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艺术家亦可从中获益。(图 10)

9. 问:何谓调和色、对比色、特性色?各有那些类别?

答:调和与对比,都是从具体配色来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之间取得平衡、协调、统一的状态称为调和的色。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由于相互影响而显示出差别、对立、矛盾的现象,称之为色彩对比。

调和色的类别有:

(一) 同一调和是属同质要素的结合,显示出一种最简单、最易达到的统一感。它是配色统一的根本。是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中都含有同一要素。同一调和有下列各种类型:

1. 双性同一。双性同一调和基于单性同一调和之上,在三种基本性质中保持二种性质相同,变化其中一种。它包括无彩色系色的组合,或是同色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色彩的组合;或是同明度、同纯度而不同色相的色彩组合;或是同色相、同纯度而不同明度的色彩组合。

2. 单性同一。单性同一调和主要基于三属性的变化中,保持其中一种相同元素,变化其余元素。包括同色相与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组合,同明度与不同纯度、色相的色彩组合,同纯度与不同明度、色相的色彩组合等。

(二) 近似调和

近似调和是近似要素的结合,它和同一调和比起来,具稍多的变化,但也不脱离以统一为主的配色原则。它包括,近似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度调和,近似明度的不同色相、纯度调和,近似纯度的不同明度、色相调和,三者近似调和,亲缘调和等等。

1. 近似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度调和。显然,在这种对比关系中,由于异质成分的增加带来稍多的变化。色相已呈现中对比的变化关系,应控制好明度以及纯度的变化。如果此时明度、纯度也作稍多的变化,效果就会显出杂乱感来。事实上,是以色相来决定效果,明度、纯度关系辅助搭配为更协调的色彩效果。如形成红色的低中调,蓝色的中中调,黄色的高中调等。

2. 近似明度的不同色相、纯度组合。在这种配色当中,明度已稍有变化,色相及纯度关系可依明度调子相应地变化。在明度变化中,还可适当选择补色关系色来丰富色彩效果,但要注意避免太强烈的色相变化与明度变化的冲突,形成比较丰富而又统一的对比效果。

3. 近似纯度的不同明度、色相调和。这种配色效果主要应突出纯度的变化,因此明度关系尽可能地减弱,色相关系也不能太鲜明。明度、色相的变化都是围绕使纯度近似对比关系变化,使这种纯度关系呈现更为优美的效果,而适当调整明度及色相关系。这类配色关系容易形成优美、雅致、柔和统一的效果。

4. 三性近似调和。包括色彩的三属性近似,即色立体中以某一色彩为中心的邻近色组成的立体色群,对比色相混合的系列的邻近阶段组合效果。

5. 亲缘调和。亲缘关系密切也就有了近似因素,对比双方都加入与之有近亲关系的色彩或相互渗透、交错,即可得到调和。

从以上几种近似调和的关系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于色彩异质成分的增加,变化程度的增大,明显地使用权色彩效果丰富起来。

(三) 和谐色域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家都曾探索过色彩与面积得到和谐美的组合比例关系,人们将

这种关系称为和谐色域,其本质就是利用面积的合理比例关系组织色彩的调和。 歌德曾对此进行过这样听研究,并制定了他的色彩比例关系。他把色相环上的色彩在面积相等,而且认为最纯的时候,按明暗强度定下了达到平衡的数比:其一,光亮度比例:黄:橙:红:紫:蓝:绿 = 9:8:6:3:4:6 。其二,互补色的光亮度比例:黄:紫 = 9:3=3:1=3/4:1/4;橙:蓝 = 8:4=2:1=2/3:1/3;红:绿 = 6:6=1:1=1/2:1/2。将上述光亮度转为色域的和谐比例。其三,互补色要求光亮度一致,它们的面积比例为:黄:紫 = 1/4:3/4=1:3;橙:蓝 = 1/3:2/3=1:2;红:绿 = 1/2:1/2=1:1。如此,三对互补色各占色环的1/3,它们的关系见图。其四,原色和间色的面积比:黄:橙:红:紫:蓝:绿 = 3:4:6:9:8:6;黄:红:蓝 = 3:6:8;橙:紫:绿 = 4:9:6。

上述区域的和谐比例只在所有色相最纯的情况下才有效。据和谐比例制定的色环,1/3划分为黄与紫,1/3划分为橙与蓝,1/3划分为绿与红。(图 11)

(四) 对比调和

色彩对比调和,是完全基于变化和对比的基础之上,属于异质要素的组合,由于要素彼此相异,会产生出强烈的、富有变化的视觉效果。它容易形成活泼、生动、引人注目的效果。但也会给统一带来较大的难度。要使它成为调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必须使它符合于对立中求统一的法则。

对比类型有:

1. 明度对比。因色彩明度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明度对比。如果我们将同样明度的两块灰色,分别放在白底子和黑底子上进行对比时,被白色包围的灰色显得暗,被黑色包围的灰色显得亮。改变明度之间的差别不同,对比效果也不一样。

2. 色相对比。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为色相对比。如果我们将同样的一个橙色,分别放到红底色上和黄底色上,此时红底上的橙色看起来带黄味,黄底色上的橙色看起来带红味,原光相同的橙色在不同背景上看上去有了差别和变化,这种对比现象就是色相对比。

3. 纯度对比。用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纯度对比。如果我们将同样一个橙色,分别放到红色底色上和灰色底色上,那么,在鲜亮红底背景上的橙色显得暗淡无光,而放在灰色的背景上的橙色却显得十分鲜亮,这种现象就是色彩的纯度对比关系。

在纯度对比中,使用同样一种纯色在不同背景对比中呈现出几种表现效果的现象,也是基于同时对比性错觉而生的。纯度对比效果表明:所谓色彩的鲜与浊、模糊与生动效果都是相对的。一种颜色在一咱模糊色调里(灰色中)会显得生动,但是一将它放入比它更为生动的色调里(纯色中),则又得模糊了。可见,色彩纯度对比规律能使我们从整体上的相对关系中去挖掘色彩更为内在的表现潜力。

4. 冷暖对比。在设计中,将成对的冷暖色并列,冷暖感将更加鲜明,冷的会更冷,暖的会更暖。这咱同时对比现象称之为色彩的冷暖对比。

一般来说,波长长的红、黄、橙色称为暖色(又叫前进色、膨胀色);波长短的蓝、蓝绿色称为冷色(又叫后退色、收缩色)。

特性色有类别有:

特性色有两类,其一,光泽色——金银两色,这是一咱带有光泽的色彩;其二,是无彩色——黑、白色与宽泛色阶的灰色。所谓特性色,是区别于常见的一些颜色,它的特性特点在于;这些色彩与任何色彩搭配都协调,而且它能适应任何色调。但在具体使用时,还须注意色之间有明度差,才能产生美的效果:如金与黄、白与银、黑色与暗绿、白色与接近白的浅色,不宜组合在一起,不然,特性色的

作用与美得不到发挥。所谓特性的加一层做含意,还在于特性色在色彩对比各调和之中能产生的特殊作用,因此通常又将特性色称之为“调节色”。其作用在于:当画面色彩的组织效果过于强烈、不协调、不统一时,适度地使用特性色,会使色彩变得协调一些,统一些;当画面色彩的组织效果过于平淡、软弱、无力时,适度地使用特性色,会使画面色彩得到加强对比,色彩会显得活泼、生动一些。

10. 问:什么是补色与补色现象?它具有何种特性?

答:两种颜色,以适当的比例相混合,便产生白色、黑色或灰色,则该两种颜色互相称补色。当人们长时间看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会出现绿色效果;如果将纯黄色与灰色并置在一起,灰色给人一种紫味的感觉,前者是色彩连续对比产生补色现象,后者是色彩同时对比形成的补色现象。视觉色彩上的这咱现象,是由视觉生理的互补性平衡需要而产生的。

橙——蓝:橙的更橙——蓝的显得更蓝。

补色关系 红——绿:红的更红——绿的显得更绿。

黄——紫:黄的更黄——紫的显得更紫。

当视觉在感知两种对比较弱色彩时,相邻的色改变原来的性质感觉,并向对应方面发展,即会使用其色彩显得略微偏向于其补色倾向。如:

红——黑:其中的黑带有一种微弱的绿味。

蓝——白:其中的白带有一种微弱的橙味。

黄——灰:其中的灰带有一种微弱的紫味。

同时对比是由人视觉生理因素引起的,即我们的眼睛对任何一咱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或相对应的色,如果这个补色还未出现,眼睛会自动将它产生出来。这种同时对比产生出来的补色现象,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知觉现象出现的,而并非客观存在的色彩事实。这表明所谓物理性真实和看的真实是有差别的。色彩学家伊登将这种现象区分为色彩实体与色彩效果。同时对比使得一个实体不总是它的效果相一致,这就赋予了色彩的实际意义。我们的眼睛只有在这种互补关系建立时,才会满足和趋向平衡。

11. 问:什么是视错觉?色彩视错觉有何作用?

答:色彩的视错觉,又叫视知觉的错视性,是指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即不正确的。歪曲的感知。视知觉的错视性是一种视觉现象,并非客观存在,它是因人的视觉、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发生困难而造成的。

在色彩设计中,对视觉中的色彩的视错性的研究分析,主要是要达到两种目的:其一,利用错觉,将错就错,以错觉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其二,矫正错觉,即在色彩设计之先就估计到错觉的发生,设计时有意识地避免,或积极创造出可以预测、又能够诱导视觉美感作用的设计来。如:法国国旗是由红、白、蓝三色并置组成的,原设计三色面积等大,但看起来总感觉不一般大,白的最宽,蓝的最窄。后来把三色的宽度比率调正为红:白:蓝 = 33:30:37,才感觉三色等大。这种纠正错觉是生理瓜的实际应用,法国国旗的色错觉修正可算典型例证。在服装色彩设计中,也常常利用色彩视错性。如常利用竖直线条、小花型、冷色调、浊色等来调节人体体型的过胖,或用横线条、大花型、暖色调、明亮的色彩来弥补瘦长型人体型的不足。此外,还常利用这种视错现象来衬托人的肤色美。 常见的色彩视错觉有:色彩的前进与后退错觉;色彩的膨胀与收缩错觉;色彩的冷暖错觉;色彩的轻重错觉;色彩的兴奋与沉静错觉;色彩的柔软与坚硬错觉;色彩的疲劳感错觉等等。

12. 问:何为色彩的联想性?

答:色彩感受在心理效应中另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往往是由联想导致的,心理学上称联想为暂时联系的复活。即它是指由此及彼的相似性关联所导出的新结果。这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人们通过联想才能领悟和表现那真实而永恒的自然。当人们看到作品中的色彩时,常常会由该色联想到与它有关的其他事物,伴随着联想产生的是一连串的新观念和新的情绪变化,这就可称为色彩联想。据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男性要比女性具体联想强,其中感情线发达的人易于作抽象联想,而理智线发达的善于作具体联想;寒带、热带与温带的人、原始落后民族与先进发达民族、东方与西方人、浪漫职业与严肃职业人的色彩联想方向与品质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以说色彩的联想与感情不同,它有多方向的变化性质。色彩联想与个人的个性生活习惯、心理条件以及客观区域、民族、年龄、文化、性别、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时代及时尚变迁而变化着。因此,色构中的色彩联想表现,要尽可能地符合时代审美联想的要求及时尚,并且要有意识地给予明确的表达。

色彩的联想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其一,具体联想,即由看到的色彩联想到具体的事物,称之为具体联想。如看到红色联想到太阳、火焰、鲜花、红旗等。其二,抽象联想,即由看到的色彩直接地联想到某种抽象的概念,称之为抽象联想。如看到红色联想到热情,危险等。

从整体上来看,人的色彩联想可以分为视觉色彩联想和共觉色彩联想两大类。从视觉色彩联想中又可分为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从视觉色彩联想的形式上又可分为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三种。从共觉色彩联想可分为听觉联想、视觉联想、触觉联想、味觉联想四大类。

13. 问:何为色彩的象征性?

答: 色彩的象征性,是由联想并经过概念的转换后形成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它以最大程度的概括和表现力表现思想、感情的色彩艺术创造。色彩的象征性,具体地说是指由于人们的传统习惯、风俗和国家、宗教、民族的特定需要,给某个颜色以特定的含义,并使某种色彩因其象征的内容不同,在一定的地区有特定的表情和语言。如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西欧地区的人们把橄榄叶的绿色视为象征和平的色彩。邮政中的邮服、邮车、邮筒等都以橄榄绿作标志色,是由此象征意义而作出的选择。由此可见,色彩的象征意义是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并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在社会行为中显示了传播性和标志性的作用。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的象征色彩。在中世纪西方教会,白色象征上帝,意味着灵魂、纯洁;红色象征上帝的爱和殉教;绿色象征地球和希望;蓝色象征无穷、信念、神圣、真实;紫色象征皇室、权威;金黄色象征太阳、爱情、威严、智慧;黄色象征谦让;黑色象征黑暗和邪恶本质。色彩在民族性象征上又各有不同,如紫色,在日本一直代表高贵、典雅;罗马的天主教会则以紫色象征苦恼与忧愁;在荷兰却代表着毒药和不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黄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白色与黑色,象征着不幸与死亡。总之,色彩象征内容十分庞杂。其中特定的象征色有的通行世界,有的局限在一定的范围,有的附着于相应的形象、环境、物体,一旦离开了具体前提,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也就随之消失。如果离开特定条件,把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归类列表,把一种颜色既说成热情、赤诚,又说成危险、警告,不仅含意矛盾、混乱,而且这种归纳的本身在理论上也是不恰当的。

14. 问:什么是色彩的审美习惯与偏好?其差异何在?

答: 人们的色彩审美习惯与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问题。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同时还有宗教因素。审美习惯是人们对某些审美色彩对象自觉地进行欣赏的特殊倾向。审美偏好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色彩习惯与偏好进行评价和选择色彩。

对于色彩的偏好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喜欢的色彩,二、不喜欢的色彩,三、介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的中间色彩。这样就形成了对于同样的色彩,人人都在作审美的判断和选择——人人都在审美,而结果却不一致。其过程所形成的趋势是什么呢?一般来说,人们对单色,色彩偏好判断比较明确、强烈,而在两种和两种以上色彩组合的情况下,那种明确的偏好的固执已见就会得到缓解。当然,色彩偏好除了与客观的单色与复色组合色有直接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与主体的个人气质、地位、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审美修养有关,还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条件和群体心理紧密相关联。由此,对色彩的偏爱的宽度、强度就会形成一定的差异:

1. 青年人、中年人所喜欢色彩范围要比儿童、老年人宽:儿童、青年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中年人、老年人强烈。

2. 女性喜欢的色彩的范围要比男性宽;女性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男性强烈。

3. 感情性的人喜欢色彩的范围要比理智性的人宽;感情性的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理智性的人强烈。

4. 开放、活泼、外向型的人喜欢色彩的范围要比保守、文静、内向型的人宽;前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后者强烈。

5. 生活水平高的人喜欢的色彩范围比生活水平低的人宽;前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比后者强烈。

6. 多样复杂环境里的都市人喜欢的色彩范围要比单纯单调环境里的农村人宽;前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后者强烈。]

7. 教育程度高的人喜欢色彩的范围要比教育程度低的人宽;前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比后者强烈。

15. 问:色彩构成中的色彩与绘画的色彩、专业色彩设计有何不同?

答: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色彩构成?色彩构成——英文是:Interaction of color、color construction,前者指的是“色彩的相互作用”,后者指的是:“色彩的建构”。可见,色彩构成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色彩组合规律、色彩创建方式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式。也是从色彩创造学的角度去探索和开拓出新的美的对象,使我们对色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色彩构成,作为基础训练,一般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的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这咱对色彩的创造过程及结果,称为色彩构成。

从设计基础训练来说,色彩必须美,而色彩美感是以色彩关系为基础表现出的一种总体感觉。因此,创造色彩美的关系往往离不开一定的构成原则。色彩构成的原则是:将创造关系的各项因素,以纯粹的形式加以分析和研究,相当于美学上纯粹性原理。它是在探索规律的进程中采用的一种手段,不等于创造的结果。色彩构成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对于视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图12、13) 其次,绘画色彩人什么特点呢?绘画色彩有两种:再现性的色彩(写实性)与表现性的色彩(非写实性)。再现性特点:客观地再现色彩,强调色彩的客观真实性,色彩上讲究丰富多变,注意自然界光色现象(光与色、色与色之间的影响)

的表达,强调物体体积和空间感的塑造,强调物象质感再现,造型手段以立体块面为基础。写实色彩在进行色彩写生时,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四固定”,即对象固定、环境固定、光源固定和画者固定(图14)。如著名的印象派的作品《干草堆》、《鲁昂教堂》、《泰晤土河》等,都是在强调“四固定”前提下完成的。

表现性特点:所表现的色彩与写实性的相差极大。色彩更强调主观表现——即它不以自然色彩的美为满足,而是要求比自然色更理想化、情调化、符号化。其基本特征是:化繁为简、突出特征,以人们对色彩的爱好、习惯、理解及对理想色彩的向往为依据,对自然色尽量去繁就简、去芜存菁。省略细节描绘,甚至强调“没有夸张,就没有色彩”。这样就决定了表现性色彩必然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另一方面,表现性色彩更注重于画面上色块配置,并排除光色对物象色的影响,侧重以物象间的本色组合为特点,无须考虑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关系,也不受“四固定”的约束。其色彩效果更取决于物象色(固有色)自身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所造成的色彩对比调和关系。表现性色彩处理允许变色,或者说可以根据画家自己的情感认识来自由表现,用色彩传达画家的观念和情绪。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表现性色彩比再现性的色彩中的体积、 空间、真实感方面确有逊色,然而在空间的分量、色彩的调配、构图的调度、思想表达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天地。画家可以不受客观对象的实感(空间、体积)牵制,从而在主观意愿乃至想象上获得极大创作自由。有时表现性色彩也表达一定的空间感,但往往不采用明暗调子的层次推移,更多地利用轮廓的虚实、色块间的对比效果。(图15、16)

与专业的色彩设计相比,绘画色彩、色彩构成色彩没有明确的实用功能和更多的其他限制,而作为带专业性的色彩设计,首先涉及到专业性、行业上具体要求。如室内色彩、服装色彩等,其色彩设计必须与其功能性相协调,与其消费市场、消费者需要相同步。同时,还要与客观生产条件相适应。专业性的色彩设计目的,是为进行某行业产品设计时决定最适当的色彩——色彩设计。这种专业性、行业性极强的色彩设计,是非常严肃、理性、系统、科学的,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徒刑行为。色彩设计的要求,可能是来自一个别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或者是发现人们对这一方面的需求,也可能已经有的产品要换新的面貌以增加竞争力等,这是色彩设计工作的基本指针。据此,在经过资料收集、调查、分析之后获得结论,认为产品色彩要有什么意象才能成功。如要走具民俗风格色彩、高科技感色彩或高雅柔和色彩设计之路等。这些都是经过许多因素(消费者嗜好的判断、色彩流行趋势)考虑之的决定的。色彩设计有了具体的表现目标,同步才能开始具体的色彩设计——产品色调、色彩搭配、色彩对比与协调等。由此可知,专业性的色彩设计不能独立成为艺术品供人们鉴赏,它的审美功能和物质技术的实用价值是结合在一起的。(图17、18)

16. 问:表现技法与训练方法,在学习色彩构成中重要吗?

答: 在色彩构成设计的表现过程中,设计者若要表现或达到它所想象中的创意效果,就必须要有巧妙而适度的手头表现技巧,或者说对表现技法要有一定的研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为蔡尚思的《中国思想研究法》所写的序言中,曾引友谊赛一个古老的故事:“昔有谐谈,谓吕纯阳见一寒土,欲济之,指庭前一石成金,举以相赠。土不受。吕惊喜,以为此土不贪,可学道。土则曰:‘吾欲得汝点石成金之指耳’。然后评论道:‘可以见爱智之人,欲得其法,远过于具体之知识也’。”技法的意义,蔡元培可说是讲得至深至透了。无独有偶,对学习、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尽管所从事的事业内容不同,但对此都有一个有不谋而合的共识。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用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把学习技法看成一条虽不列入学习计划、课程之内,但却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时刻把它放在心上。因为它是一座桥梁,是一座事半功倍、快速达到学习目的的桥梁;它又是一把钥匙,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是必须指出:“法”是相对的。从学习前的“无法”到学习后的“有法”,又要从“有法”到“无法”,这是一个成熟设计家的一般发展规律,也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法”从属于“需要”,“需要”,“需要”的发展带来“法”的发展与丰富,即“法”的多元性——“条条道路通罗马”、“残途同归”。你可以创造这种“法”,我也可以创造那种“法”,这样能构成人类的共同智慧。同时还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法”,但要学习“法”、借用“法”,逐渐进入自由驰骋的“无法”之境。这就是创造性的升华。同时勿忘古人教诲:“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以巧”。即方法可以教会,而才能是无法教授的。规则和技巧只不过是在艺术上达到完善设计这一道路的路标、手段而已。

色彩构成的训练方法,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个台阶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可快可慢。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多高的山头也能爬上去。因此,在学习色彩构成的过程中了解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是很重要的,需要知道各种工具性能和色彩的调混、色彩的并置、色彩的对比、色彩的面积、色彩的形状、色彩的位置等互相影响、制约、补充的关系,然后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习内容和顺序。(图19、20)

17. 问:如何理解色彩表现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答:色彩究竟是凭直觉感觉去画,还是凭理性地理解去画?每当谈论画色彩和色彩构成时,人们常说到感觉,而且常说“素描是比较理性的,色彩完全是靠感觉”。其实,这种观点是极片面、极不科学的。不管素描还是色彩,既需要理性地去分析,也需要感性地去感觉,两者共存互生,紧密相联而缺一不可。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规律不公要靠实践,更需要理性的分析、理解,仅凭感觉容易使人走入误区。靠理性灵活地掌握色彩规律,并把握住准确的色彩关系,就等于迈开进入色彩表现大门的第一步。

我们知道,音乐与绘画均离不开感觉,色彩更是这样,没有敏锐的视感觉就无法进行色彩的创作和构成工作。为此,我们都极为重视感觉,因为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也是入门之途径。同时更需要重视对色彩速的培养,使之更准确、更敏锐和更深化,这就必须在色感觉基础上强调色彩分析与理解。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不然就会“视而不见”。那种不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和理解,只凭自己的原始感觉、没有训练过的感觉,往往会被色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够正确地感觉客观色彩,要能够分辨感觉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从感觉到理解再到深化后的感觉这一途径才能达到。其实,一个成熟画家的感觉,都是经过长期实践、训练和深化后的感觉。在一件优秀色彩艺术作品中,好的感觉既感人又生动,的确显示出是最重要、最宝贵的。但前提是这种感觉并非凭空而来的,而产生于平时的经验思考和理论知识的日积月累;产生于这些思考、理论在你头脑及精神中的浓缩与积淀;产生于平时的经验思考各理论知识的日期月累;产生于这些思考、理论在你头脑及精神中的浓缩与积淀;产生于理论知识对

你的世界观、艺术乃至个人情趣及素质潜移默化的熏陶及影响。离开了这些,你的感性体验只能是空泛而又苍白无力的,永远上升不到更深的层次。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者”来说,只有经过感觉——理性——感觉这一路线,也就是在踏过理论的基石获得经过理论充实的“高级感觉”后,才能登上艺术设计的高峰。(图21、22)

我们知道色彩感觉是感性的,它的获得是快速的、短暂的、整体的,重在第一印象,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感觉。但是色彩感觉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这有赖于长期深入的厂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并需进行持续的培养训练才能得到。有人认为研究色彩理论多余,只凭感受画才好,理论妨碍感觉。实际上,感觉也有一个从低到高,从迟钝敏锐,从朦胧到鲜明这样一个发展提高的过程。这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只能通过你的感觉发挥作用,要用你自己的经验、感觉来体会和检验色彩理论中提出的原则、规律。

在学习色彩构成的过程中,初学者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盲目、不理解地画色彩。画者对一般的色彩知识、规律一无所知,又不去理性地学习色彩规律和理性地分析比较色彩关系,单凭原始感觉去画色彩。由于这种感觉没有经过训练和接受正确的理论指导,只能孤立、局部地去感觉与表现色彩,而不是整体地感觉与表现色彩关系。二是机械地为理作画。画者从书本上知道一点色彩规律的理论之后却不会灵活使用,或者不会具体地分析与感觉,而是陷入到一般色彩规律之中——即生硬、机械地套用色彩规律或抽象地理解色彩规律,作画时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作具体的分析,在色彩表现上概念化。色彩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帮助你敏锐准确地感觉客观色彩的工具,画者不能被其“规律”反奴役。

18. 问:色彩构成训练与灵感、眼力、手头夫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把握? 答:色彩构成是一种基础设计训练,是一种创意思维的训练,那么其设计当然要有灵感。对此,设计者有时处于思如泉涌的境地,有时则冥思苦想空无一物。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设计这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它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短暂性三个特征,是设计家、艺术家的注意力完全集于设计创作的情况下产生的对设计课题和已拥有的资料进行持续的长时间的思考探索,直到达到思维的饱和状态,这是产生灵感最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没有长期细致的思考,企图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灵感的来临是不可能的。一位著名的画家曾这样说过: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同时,灵感是有目的地进行思考的结果。有目的性,就是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和摆脱分散注意力的干扰,使大脑形成优势的、强烈的兴奋中心,这是产生灵感的基本条件。许多事实证明,只有当人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情愉快地工作的时候,才最见成效。那么,色彩设计的灵感来自何处呢?

美感来自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内心感受。色彩灵感也是如此,它来自我们通过五官而感知周围的一切,其中最主要的是早退 的观察。观察产生想法和创意。“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至理名言提示我们,要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植物、动物风景等等;要观察社会中的一切——美术、建筑、工艺美术等等。

有人会问,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怎么可能没有观察呢?当然是天天观察。看不等于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常事,睁大眼睛视而不见的事多着呢。从看到见,需要兴趣,需要注意,需要方法。要热爱生活,要保持对生活中各种色彩事物和现象有兴趣,用童稚般的“天真之眼”去盾斑斓色彩世界。在观察时要有目的地注意寻找,不但要观察色彩事物本身,还要分析其色彩关系和影响。如此,

才能发现色彩的美和产生创造的灵感,发现美才能创造色。

就色彩的表现来说,眼与手两相比比较,眼睛更为重要。艺术家常说“眼高手低”,因为凡是眼睛能发现的东西,日后只要多实践,手迟早都能表现出来。不要“眼低手高”。如果眼睛发现不了美的东西,或在画面上找不出美之处,那么手再巧也是表达不出来的。一般来说,人们都是先通过眼睛来认识这个世界,然后才是通过手来改造世界的。如没有前者的视觉认识,后者的手之改造也就无从谈起。色彩构成更是这样。设计者是通过眼睛来发现美、捕捉色彩美的,在此前提下才能通过手来完成与展现这种色彩美。研究色彩的人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色彩美,表现别人不易表现的色彩美。这就要求学习者不要只强调手的训练而勿忽视了眼睛训练的重要性,一定要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加强眼睛训练,提高发现各种色彩美的能力,缩短眼与手之间的距离、色彩发现与色彩表现之间的距离。 前面,我们大量地讲了脑和眼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手头的重要性——即扎实灵活的手绘表现能力。特别要强调,需要大量的手绘实践能力的训练。因为有了好的创意、发现了美的色彩形式后,手的表达能力跟不上同样也不能把美的色彩设计出来,最终只能是一种空想,不能实现。学习色彩构成虽然要了解一些色彩理论和规律,但是这种了解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而是要通过你所设计的色彩画面,来检验你对色彩规律、色彩结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弄懂色彩理论,不一定能按要求画出来,能画出色彩来但未必能画得好和表现得美,这三步可以说是三个台阶。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就必须通过大量色彩设计、色彩造型练习,这样才能把脑中的美好的色彩创意,通过灵巧的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图23)

更多相关推荐:
色彩构成总结

一、色彩的三要素任何一个色彩,都居有一定的明度,色彩和纯度关系。这是色彩的基本要素。1、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光的明暗度称亮度。2、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是一种色彩区别另一种色彩的表面特征。它是由光的…

色彩构成总结

姓名:鲍世雪学号:1008031037班级:10级工业设计(工)指导老师:曹琴不知不觉我们三周的色彩构成已告尾声,刚刚感受到色彩构成的魅力,你却离别似的微笑;刚刚习惯了色彩构成的美丽,你却又要轻轻地说走了;刚刚…

色彩构成小结

《色彩构成》学习小结在经过了平面构成的学习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于色彩构成,它不只向平面构成那样只是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色彩的结构,这使得画面更具有鲜明的美感…

色彩构成学习心得

姓名:李正华班级:08工设1学号:0808011001指导老师:高峰告别了内心厌烦的色彩课,随即又踏上了惧怕的色彩构成。一直以来对颜色惧怕的我还是逃不了这个恶魔的诅咒-----红绿色弱。心里抱着唯一的一份希望-…

色彩总结

色彩构成教材绪论色彩构成,是读者熟悉的名字,关于它的起源、创始人、以及何时来到我国等等,很多书已介绍过了。本书原想策划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较前卫的名字,但仔细推敲认为这名字朴实、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为好,…

色彩构成课程工作总结

色彩构成课程工作总结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

色彩构成实训计划及总结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训计划及总结本课程教学的实训计划适用于河南财经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的本科学生。《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规律,使学生全面、系…

20xx南京四城区教师招聘美术学科备考:《对比色与相邻色的色彩构成》教案

20xx南京四城区教师招聘美术学科备考对比色与相邻色的色彩构成教案课题对比色与相邻色的色彩构成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三原色对比色与邻近色础知识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受过程与方...

色彩构成任务书

设计基础三之色彩构成任务书作业二色彩的感受与表现一目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达的能力二作业内容1表现某一地方特色的印象联想构成海洋森林沙漠田野等2表现音乐的联想构成交响乐民...

色彩构成教案

色彩构成基础希望能对大家有用色彩构成基础InteractionofColour目录第1章色彩原理与色彩构成6第11节色彩构成的定义及物理属性6111色彩构成的定义6112色彩的物理性质61121光与色61122...

色彩构成教材

第一章色彩学研究的结构体系色彩学是学习视觉艺术的必修课色彩学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广泛环境艺术色彩学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它不仅涉及社会历史科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与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工业设计...

色彩构成

前言色彩构成是根据人对色彩的视知觉和心理效应用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搭建色彩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符合审美需求和设计创意的色彩效果是一种对理想色彩的创造过程及结果色彩构成课是所有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本课...

色彩构成总结(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