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作业题目

时间:2024.4.20

作业题目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答: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地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美国学者波斯纳( G. J. Posner )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 反思 = 成长”。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常常发出没有课题可研究的感叹。于是,有些学校科研贪大求全、标新立异、课题至上,致使口号理念满天飞,而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科研课题,科研的本真目的受到扭曲。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让教师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生发出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为教学实践扫除障碍,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 ? 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 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 ? 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 或

许,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L. 斯腾豪斯( L. Stenhouse )曾明确地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教师作为研究者,其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在我国,大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想,领导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缺乏批判性的思考。这种状况不仅阻碍新课程的推进,而且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亦永无止境。这种不懈追求的本质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它离不开教学反思。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得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因此,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当前尤其重要。

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因此,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反思? 答: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可以是大的问题,也可以是小的问题。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对于新课程要有新

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显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精神,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就得不到拓展。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本节课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 从学生眼中反思

从学生眼中看自己,是教师生涯中令人称奇的因素之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每当我们从学生眼中看自己时,总能了解一些事情,获得一些启发。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同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理论的各种观点和见解,而且更应该以一种顺应的态度学习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反思和检查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生成顿悟、直觉、灵感、智慧、想象等多元开放的思维,以改善未来的行为。尤其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更是呈现出多种不同。其次,使用“批判事件调查表”,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每周反馈意见和建议。该调查表是美 国著名教授斯蒂芬· D 布鲁克菲尔德等人极力倡导的一种做法,包括“最吸引人的时刻”、“最淡漠的时刻”、“最恰当的行动”、“最困惑的 行动”、“什么最令你惊奇”五方面描述。教师汇总学生的描述后,及时作出对“批判事件”的回答。回答的内容即是教师反思后的结

果。其优点表现为:批判事件调查表中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直接而未加过滤的学生体验,这些叙述未受到师生之间权利机制的扭曲,有助于教师及早地发现课程中需要努力解决的任何问题。有助于教师经常了解学生的观点、反应和情感并让他们公开表达出来,在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鼓励学生成为反思型学习者,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诊断、反思和改善。

2 从同事的感觉中反思

和同事们谈论教师所做的事情,和同伴一起参加批判对话可以向教师揭示他们对教师教学实践的看法。同事们可以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教师行动的影像。这些影像常常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也面临着与教师同样的危机和困境。当教师聆听他们讲述相同的经历时,就可以检查、重构和扩展教师的实践理论。另外,教师典型课例剖析也可为教师提供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范型。

3 从理论文献中反思

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首先,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实践,当一种理论用一种新的、揭示性的方法来阐释一种似是而非的经历时,这种经历就会更容易被理解;当别人的理论说明或肯定了我们私下得到的一种洞察结果时,我们就会感到得到了确证和认可;阅读别人的理论中的个人洞察结果,会让我们更加重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这对我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自信来说有着神奇的作用。理论学习还能增强我们的能力,形成我们清晰陈述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次,理论可以冲破习惯和经验的束缚。如果没有一种理论的证明和指引,我们就往往会在一个画定了的圈子里漫步,永远走不出来。理论学习可以使我们形成从特殊事件中总结一般化规律的习惯,为熟悉的事件提供不熟悉的阐释和另外的工作方式,从而超越熟悉的圈子。再次,理论可以使我们的经验得到升华。实践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当理论失去了它的指导性之后。那些表面上看来联系实际的做法在本质上很可能背离了实践的要求,导致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偏离甚至有悖于目标的实现。

4 自我批判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调查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后感”、“教师自传”、“教学日志”包含着对以上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他们在“教后”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著情怀和热切愿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言行中的不良表现会渐渐消失。当然,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这正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标志。

3、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远。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体现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盏灯,至今仍给人以明示。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也是适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

二、学生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对于文学的欣赏不仅仅停留于感性体验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与较高层次的审美。正是基于培养学生古文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文化品位、倡导个性分析的考虑,我选择了《岳阳楼记》这篇结构美、语言美、立意美的文章并设计了本节拓展性教学。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充分搜集、筛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展示中国古代被誉为“四大名楼”的图片,配以古典音乐。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

教后反思:确实起到了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配图、配乐、配诗使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

2、合作交流::

尝试以网络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课堂上通过小组成员自主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后反思:网络资料的使用自主交流效果取决于小组的合理设置与否。

3、自主探究:问题一: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范仲淹选择从那一角度为岳阳楼作记?问题二:文中哪些独到之处使《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形成思维的交锋,师生交流,达成共识。使学生能从审美的角度把握课文本身,理解作者写景意图所在。

教后反思:问题设计得比较开放,又能为学生所认识了解,使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教学效果明显。

4、思维拓展:在对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对作者为情设景、缘情抒情的感悟之上,领悟古代仁人志士的志向,更准确把握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而联及近现代的“今仁人”。评论之时充分给予学生言论的自由,让其从感性的体验上升的理性的分析,开拓课堂自由创造的空间。

教后反思:学生的言论自由,对我的思想也不时有所冲击,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应继续尝试。

5、创新训练:在蓄积情势的状态下,以洞庭湖、岳阳楼烟波浩渺、雄伟壮观的实景展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借景抒情写出自己独到的感悟。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图改变古文教学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过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改下对古文教学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真正达到古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整合,珍视传统文化基因与创新审美相结合。

因此,本课的设计遵循以下思路:

1、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本课充分考虑到初三学生古文赏析的能力、评价作品的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会感兴趣于作品的文质兼美、立意高远,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在老师的精心的指导下,学生在“能学”、“想学”的前提下,掌握学习古文鉴赏的策略,达到“会学”,为今后探究古文并“坚持学”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实现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构建开放课堂。新课程强调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力争将课堂创设成为探究、交流、合作的阵地。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表述自我的情感与体验。这种自主、活泼的课堂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对于千古咏唱的岳阳楼其资料极其丰富,不是教师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学生智慧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现代媒体参与教师备课,在广度、深度上创建开阔的课堂思维空间。

3、尊重个性体验。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和适当的鼓励,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赏的自由和发表见解的自由。让学生把眼光集于作品的美感美质,关注作者审美意识的投射。引导学生由课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倡导学生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生发开去,引发学生对历史、当代社会周围事的评议,体现自己审美创造的个性。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

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简而言之,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的事。

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案例作一个确切地解读。

(一)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二)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三)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境的记录,是对“眼前”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境的描述,它不能杜撰和虚构所谓的“事实”,也不能由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教育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进行探求和解决的疑惑问题。教育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场景,这些片段场景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非教师的教案或教育个案。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理念。它是以真实的教育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具有研究基础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进行剪裁和提炼加工,融合了多个事件的某个方面。不言而喻,教育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育行为”和“应该??”的罗列式所谋求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大家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起大家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教育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

教育案例与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2、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 (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符合。对应教育案例的特征分析如下:

( 1 )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本文对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进行了陈述和发展,呈现出特定的教育情境。

( 2 )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对其中的一些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进行了生动、完整地叙述。如,“教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单元复习”。

( 3 )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如“教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单元复习”中进一步乘胜追击:你还会改动 240 千米 的对应分率、改编成另一道求全长的应用题吗?这种由教师提供一份材料,然后以此材料为思维触点,学生一触即发,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点及基本解题规律,并在学习过程中极大地体验了思维训练乐趣以及改编应用题创新之乐,课堂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枯燥乏味了。

事例既具体又有典型性。

( 4 )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如:有时我也想:数学复习课如果能够像新授课那样,对于思维发展,变式开放题型也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帮助他们开启心智,未尝不可。因此,我请教名师,并翻阅有关书籍,寻找理论支撑点,大胆尝试,而且在平时的数学复习课中还小有成效。提示了教师的内心世界,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 5 )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文成功地为复习课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科学的可行的方式,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为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

3、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充分发挥文本效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规律。要充分运用文本,发挥好文本作为教学资源的效益,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散文,其最大价值就在于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与山中的“朋友们”进行逐一倾诉、交谈,充满童心童趣,满怀的好心情、动情的真心话,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熏陶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堂中我布置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刻地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真情和深情,这是第一个层面,用教师的话来说,就是用心说友,而且还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讨论:文章所写的都是景物,为什么不说山中观景而说山中访友?第二个层面是让学生交流和探讨一个问题:在这些大自然众多的朋友中,你最喜欢谁?我们从它们身上得到哪些启示?这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喜爱。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用心赞友。第三个层面就是在拓展部分:假如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了你的朋友,请你扮演某一种角色(比如游人)来进行介绍,在这里把学生和自然万物已经融为一体。用教师的话来说,是用心交友。教师从这三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投身自然的一种崇高情怀,在朗读和品析中提高了语文素养,文本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充分发挥文本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既然文本是作为一种载体出现,它就承载着多方面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好它的功能,就要把它当作资源——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如此,我们就会用资源的眼光去开发它、利用它:挖掘、利用它的语言资源,对学生进行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深入体会和品味,训练语感;挖掘、利用其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信念、诚信、感恩、人生观、价值观等思

想熏陶和情感陶冶;挖掘、利用它的文学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挖掘、利用它的表达和篇章的资源,训练学生传达思想、表现情感;利用文本中某一点(如语言、写法、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和探究性学习(或语文综合性学习)??当然,文本不同、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和师生实际,有选择地挖掘和利用文本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突出某几个方面,但语言的训练与感悟、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写作的体会、对学生文学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是我们始终应关注的。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答: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研讨型论文重在立论,以事论理,从客观实际出发。而经验型论文重在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升,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形成理论总结。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答: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鲜明的有情节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教师的心路历程,提升的是教师的相关经验。这种非常鲜活、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属于教师,叙事、案例、日志、反思,那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达,这种语言类型属于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们。

调查报告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适当停顿为你的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时留有余地,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停顿,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自我感悟,尽情飞翔,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1) 导入新课,引人入胜

导入新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停顿,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我首先抓住课题这个训练点,并结合一些优美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体味,并适时提出一个问题:都说“诗情画意”,这么美的画面,谁能给配上几句诗呢?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但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不到一分钟,就有许多同学举手了。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学过的名家诗句都一一地回忆起来了,而且与画面的意境也能吻合。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修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就趁机引导:我们今天就到这么美,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去游览一番吧!这一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 巧妙设疑,留悬念

“学而不思则罔”。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深更透更好,就需要留有时间让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讲授过程中,应该巧妙设疑,有意识地制造悬念,教师并不急于说

出答案,而是稍作停顿。此时,整个课堂表面上是处于静态,而实质上是动态,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活动中,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教学《最后一课》,在探讨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时,有学生说是小弗朗士,也有学生说是韩麦尔先生,争论不休。此时,我不作判断,也不回答,有意识地稍作停顿,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然后我引导他们认真看书,并结合本文的主题思想来思考回答。待学生回答完毕时,我也不急于肯定、否定或补充,而是,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稍作反思的时间。对于其他的学生,也拥有对照、鉴定、修正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讲,延迟评价则有搜集反馈信息和作出正确处理的时间,使教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与全面性。

( 3)急流停顿,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中注意流畅性很重要,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素质、水平,学生也可能会感兴趣,但若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效果未必好。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因此不能形成深刻记忆,听后往往很快遗忘。所以,教师不仅要会讲,还要在讲解的过程中会适时、适当的停顿,在讲到重、难点时,要留下空白给学生以咀嚼、回味、思考的时间,讲到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时要适当停顿,等学生完成“过渡”之后,再进一步向新知识讲解延伸。再加上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若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嘎然而止,原有的刺激突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再次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活动又重新回到教学中来。

(4)余音绕梁,意未尽

一篇好文章,常会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未尽。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在课尾教师可以设置空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还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我在讲完《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后,提示学生说:本文是节选,下面还有一段写雨逐渐由大变小直到停止的文字。我要求学生先自己续写一段,然后再和原著对照,看看自己写的和语言大师老舍写的有哪些不同。学生兴趣浓厚,课后纷纷找来《骆驼祥子》原著仔细阅读,有些已看过的同学还看第二遍。我趁机布置学生在阅览课时再去查找老舍的其它作品和相关资料。这样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进行延伸阅读,有利于学生丰富想象,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教学中停顿的恰当运用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有效途径。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但只有恰当的运用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因

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停顿,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能够自我感悟, 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更多相关推荐:
作业反思

作业反思有一段时间在分数第一高考至上的思潮影响下许多老师在作业上搞题海战术从小学到高三学生们无不在作业的苦海中挣扎后来有人提出减负于是许多老师又不再留作业说是快乐教育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得不到巩固教学效果得不到反...

对有效作业的反思

对有效作业的反思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现象几乎每位教师在收作业的时候总能听见班里学生此起彼伏的告状声老师某某同学把词语抄错了老师某某同学词语少写了一行老师他把作业做在别的本子上了不用问也知道是个别同学又在作业上面犯...

抄作业反思

针对抄作业的现象我在深刻反思后认为是我做出的不理智目标不长远道德观念差的行为说它不理智是因为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自己想偷懒想早点做完早点玩以这样的心理来应付作业没有理智地思考谁主谁次说它目标不长远是因为其本身是敷...

作业反思

作业批改反思杨静作业的批改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一项教学工作除了备课和上课恐怕作业的批改和订正是一天中占用教师时间最多的作业的评改直接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动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批改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一批改作...

作业反思

作业反思在目前新课程的环境下在实施减负的今天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还会如此辛苦这固然有学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学习态度自觉性等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学生不喜欢听课激不起听课的兴趣教师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作业反思

作业是巩固学过的知识作为教师教新的内容要讲究科学那么家庭作业课外作业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样也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做1端正孩子的作业态度从低年级起教师要动员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努力消除诸如应付差...

新课改下英语作业的再反思

新课改下英语作业的再反思【内容摘要】在英语新课标标准下,教师要重视所谓的不起眼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不单单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更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得到一些…

教育反思与案例作业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它把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和评判活动记录下...

作业引起的反思

作业引起的反思作业引起的反思星期一和学生生了一顿大气气的我前胸后背疼两眼就像罩着一层膜看不清东西原因就是有一个班的学生星期天写的作业特别烂不是不会做而是多数学生不用心会的题目也不按要求写就连答句也懒得不写或是只...

小学生作业反思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反思摘要研究运用理论调查的方法从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两个维度对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内容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学效果家庭影响方面研究角...

继续教育教学设计与反思作业

模板教学过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1情景设置导入老师同学们每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人生当中最值得也最为珍贵的一段经历他将伴随着我们走过漫长的人生历程也将时时处处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理想和情感就连令人敬佩和尊敬的大文豪...

对课后作业的一些粗浅反思

农村初中生化学作业情况的调查及对策课题农村初中生化学作业情况的调查及对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化学作业对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课堂教学很重要但适量的课外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2通过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作业反思(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