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总结

时间:2024.4.13

计算机应用专业

“2+1”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总结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从1998年获批开设,已连续招收15届学生,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16人。

一、建立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多方联动机制,通过行业协会汇集订单

为有效解决大订单不足,接单时间不一,难以成班培养等诸多难题。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邀请行业协会,教育局、人社局、经信局等政府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它们的媒介作用,把中小企业较为分散的用人需求(小额订单)汇集起来进行订单培养。

首先,由行业协会面向其成员单位采集企业需求。虽然企业性质各不相同,但对计算机应用和维护的岗位要求是一致的。然后,通过对企业需求的分类汇总,形成较为集中的同类人才培养需求。最后,由用人单位的集中代理——行业协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两年来,我们先后与菏泽市化工协会、菏泽市私营企业协会、菏泽联通公司等合作,开展订单人才培养。

二、构建突出“双核”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发展

中小企业规模的特点,企业间IT环境的千差万别往往要求计算机应用维护人员既要掌握计算机单机软硬件的管理技能,又要具备企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设计既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适应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中着重突出了“双核”能力的培养。

“双核”能力即“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我们依据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建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系统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系统。两个系统既自成体系,又交叉融合,形成突出“双核”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适应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构建了文化基础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知识技能三大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调整重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实践,实施“教、学、做、用、鉴”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探索实施了“教、学、做、用、鉴”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扩展了“用”、“鉴”两个环节,“用”:学生实训使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及标准,使实习、实训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融为一体;“鉴”:将职业技能鉴定证、企业的评价鉴定机制与教学融为一体。

该教学模式实施时采用分段式组织教学,前两年每年四个阶段,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1个月)———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1个月),最后一年两个阶段,岗前培训——顶岗实习(9个月)。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该模式把“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

四、实行“2+1”订单培养,满足中小企业人才需要

对“行业订单”学生,实行“2+1”订单人才培养。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完成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共性核心技能与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五学期第一个月开设岗前培训课程,根据行业订单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内容,由企业教师实施教学,完成个性化核心技能的初步培养,随后为期9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完成个性化核心技能、职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2+1”行业订单培养模式图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经过两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中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机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〇##年八月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xx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示范专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2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已有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网络实验室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建设,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同时聘请本专业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将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放在专业办学的首位,树立“专业办学,师资为先”的理念。力争组建一支专兼职的专业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专业方向明确、中青骨干为主、结构层次合理的高素质校内专任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逐年派遣师资到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

践,或参加专业性的技术研讨会,或参加技术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力度,使双师型的教师占教师数的85%以上。

(四)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计算机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因此,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实践教学环境和资源。

针对行业需求及培养目标,建设专业化强、与企业对接性高、软硬件性能优越的实习实训室。两年建设期内,搭建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升级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建成平面广告制作实训室。

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

(五)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聘请4名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管理,派12名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学习、锻炼。引企入校,合作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各1个、新建1个Bpo外包项目定向班,共同完善“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将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用“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计算机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以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设置为依据,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直接过渡到学校招生工作中来,让招生与招工有效衔接。并将企业对员工的前期培养内容引入课堂,形成教学课堂与企业岗前培训的融合。让学生真正能够实现“进校有门、毕业有岗”,最终形成“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以“适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制定课程标准,设置职业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大类课程,并突出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使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课比例达到60%以上。

针对本专业就业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制定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标准。确定学习领域的重点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

依据以“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重点课程,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课件、教案、习题,规范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网络技术方向选取《企业网组建》做为核心课程建设。平面设计方向选取《平面设计》做为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市场的要求,本专业将联合企业规划BPO技能训练指导方案、开发作业指导书,建设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VI创作指南、综合布线技训等特色课程。形成独有的课程体系及训练项目。

特色课程的建设将首先由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论证,设立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实训案例。然后由专业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单元的系统设计,在设计中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开发出系统的学习指导书。

(三)教学模式改革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本专业将以“任务驱动法”做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如何确定任务为核心,解决任务为关键。在过程实施中主要由四个步骤构成:首先是创设情境, 其次是确定任务,再次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后是效果评价。

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将从四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调研论证阶段,由专业技术骨干成立指导小组,对方法进行调研论证,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形成改革计划方案。第二个阶段为推广阶段,通过教学示范课,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思想及方法的推广。第三个阶段为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修订,课堂模式的改进等方法由一线教师实施其教学模式。最后是评价修订阶段,通过对学生学业评价、教学课堂效果评价等形式对实施过程进行论证及修正,完善其改革模式。

(四)评价模式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结合“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制定出以考核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评价方案。

坚持学校的“五考核”(基础素质考核、普通话考核、计算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学业成绩考核)要求,在此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本专业将在基础素质考核中加入企业元素,通过与企业交流,将企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产品知识与操作常识引入考核体系。在专业技能考核中对接企业,注重能力本位的核心思想,使专业技能考核与企业案例相结合,通过对综合能力的考核,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将办公自动化,企业网组建,广告设计,VI创作指南,综合布线技训等课程的实训过程(实验报告、作品等次、任务完成等)纳入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在计算机能力考核方面将注重与社会考证相结合,以模拟计算机考证真实环境为依托,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认证的能力。通过以上考核模式的修订,着力打造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三评合一”的学生评价模式。

(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并积极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指导专项实训等,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

(六)贴近就业市场,重视资格认证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课程之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都力争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方便。本专业规定:学生毕业除了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外,还需获得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水平认证或职业资格认证。我校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计算机操作工初级/中级职业资格。学校要积极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引入职业资格鉴定,鼓励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确保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和专业教学文件的生成,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导;在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在教学成果评价中,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意见,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关配套政策

1、课程设置改革:大幅度降低文化理论课的比重,加大实践、实训课的比重。

2、课时安排改革:技能课课时安排积极采用模块制,而不能使用分时制。

3、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技能课,应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实习等自我动手操作、自我学习比重,大幅度降低教师讲授比例,变教师为教练,变学生为职员,变教学模式为训练模式。

4、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改变对教师的水平评估方法,变表格资料考核为主,为教学实绩提高为主;改变学生水平评估方法,变期末书面考试为主,为企业化考核方式。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资金投入计划

1、市场调查:调查人员车费、调查资料相关费、津贴

2、资料购买:购买书籍、报刊杂志、多媒体教学音像等资料的相关开支

3、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实训基地、多媒体网络实训教室、增添校外实训基地等相关建设费

4、设备投入:多媒体电脑相关设备等开支

5、专家聘请与交流:聘请相关专业专家给教师与学生开讲座、座谈会与实训课,进行现场交流;或者到外聘企业顾问之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与交流,由此而发生的相关车费、招待费、课时费

6、教师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与校内教师交流相结合,培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而发生的相关车费、招待费、课时费、资料费、培训费

7、学生实习:见习、模拟与实操相结合而发生的相关车费、课时费、津贴及其它相关开支

六、总结

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实训室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行业应用为重点”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就能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能在专业建设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的实施,一定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20xx年下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总结新田县职业中专唐丹这学期,我授课的科目是高等教育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班级是家电28班,模14班,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总结

本人20xx年x月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慢慢从陌生的工作环境中适应并熟悉起来,在这一年工作中,我持着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主要处理信息系统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对业务科室工作的影响,协助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综合实践总结报告

作者指导老师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约1946~19xx年)电子管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运算速度几十至几万次;第二代:(约1957~19xx年)晶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育教学总结寿宁职业技术学校本学期我继续担任11(11)、11(15)和11(16)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对学生也有所了解,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专业:班组:学号:姓名:目录...1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1计算机知识概述...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1.3微型计算机...31.4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信息编码)..…

计算机应用总结

1如果同时有多个窗口打开想要关闭的话可以按住shift不放然后点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图标2在保存网页前可以按一下ESC键或脱机工作再保存这样保存很快3用电脑听CD可以不用任何的播放软件把音箱线直接接到光驱的耳机孔...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时代在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带来计算机教学也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无限的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每年的必上课程几年来年来经我教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班级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大全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发展史中计算机诞生时间的三个第一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xx2美国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EDVAC19xx19xx美国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名词与简答)

A安全性是指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B1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特征1决策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经常变动2支持决策的信息不...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395个概念)

复习总结20xx08241946361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2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3信息和数据的关系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一方面并非任何数据都能表示信息信息只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

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

08年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120xx9261348大中小我要纠错1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2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3信息和数据的关系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一方面并非任何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名词与简答)

C1存取周期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信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存储器的存取或访问时间而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存储器的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2存储转发交换的特点1将发送数据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规定格式组成一个数...

计算机应用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