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资料

时间:2024.4.21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相关资料

(一)长江沿江路线相关资料

1.该路线重点是河流地貌和河流水文。

2.长江和嘉陵江的水文特征。

(1)长江水文特征

重庆长江段属长江上游的川江段(四川宜宾-湖北宜昌)。川江河段以江水补给为主,受气候的影响,水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据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寸滩水文站统计资料,从1954年-1985年,多年平均径流量3500亿立方米。最大流量(1981年7月16日857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270立方米/秒(1978年3月24日),二者之比为37.8倍。由于河谷断面狭窄,水位陡涨陡落,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所形成的水位变幅高达33.27米,一般年份水位变幅也在20-30米,日涨落差可达10米/日。此外宽谷和峡谷水深变化较大,浅滩河段枯水期平均水深约3-5米,峡谷段汛期可达30-40米。洪水期5-10月,主要汛期发生在6-9月,枯水期11月-次年4月。寸滩站1954-1985年多年平均含沙量1.316千克/立方米,输沙量4.67亿吨/年,泥沙来量主要发生5-10月。

(2)嘉陵江水文特征

嘉陵江在合江先后纳入渠江、涪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至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重庆境内长153公里。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875亿立方米,按水量来说是长江水量最丰富的支流。北碚水文站(嘉陵江最下游控制站)实测数据,从1941年-1981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75亿立方米,最大年1030亿立方米,最小年359亿立方米。洪水期5-10月,其中汛期7-9月。最大实测流量447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208.17米(两项均为1981年7月18日);最小流量242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76.61米(两项均为1970年3月9日),最高和最低水位变幅达31.56米。多年平均含沙量2.37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3亿吨,最大年3.72亿吨(1945年),最小年0.72亿吨(1971年)。

(3)学生观察水文

水位、流速、含沙量。

3.河流地貌相关知识。

(1)主要的河床地貌。

A.深槽和浅滩

在弯道河段,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表层水流在凹岸壅积,水面增高,水流下沉,侵蚀河床,冲刷岸坡,形成深槽。在纵向惯性力的作用下,底层流由凹岸向凸岸斜下方运动,将携带的部分泥沙堆积在凸岸,使河道变浅而成浅滩。

B.碚石(岩槛)

岸旁坚硬岩石突入江中,枯水可出露水面,洪水可形成水下礁石,如嘉陵江北碚的碚石,沙坪坝的石门也是碚石,它是沙坪坝背斜上沙溪庙组底部的巨厚砂岩层,被嘉陵江水冲蚀所残留于江中的两块巨石,嘉陵江顺两巨石间流国,宛如过一道石门而得名。当河流通过倾角较大的地层分布区时,坚硬的砂岩往往在河床上形成水下陡坎,它横越河道,起着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

C.水沱(回水沱)

河道凹入成弯,水流在弯中产生旋流(竖轴环流),一般形成在平直峡谷口的上下方,可以形成4个对应的水沱。在两巨大的碚石间和碚石上下方也可以形成水沱。

D.壶穴

    河床如果凹凸不平,就容易产生涡流,小石子随着河流由上游被带下来,涡流就不停的打转,钻磨河底,刚开始只是小洞,随着时间的加长,洞会愈来愈加深、扩大,最后变成壶穴。

(2)观察河漫滩并理解河漫滩的形成。

(3)观察河流阶地以及理解其形成原理。

(4)学生观察其他事物

4.返回学校。

(二)南温泉路线相关资料

该路线主要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知识。在炒油场下车后开始该路线的步行实习,下午坐车返回学校。

1.南泉地质背景知识

南泉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该地地处川东褶皱构造区,属川东平行岭谷中铜锣山大背斜(见图1),经花溪河切割,背斜岩层出露,在河流两岸,风景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是重庆市著名风景区和我校自然地理实习的基地。

在古生代末期,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经海西构造运动隆起为陆,形成南海北陆的局面,西北、华北及华南部分地区相连接。此时,四川为海盆。

中生代发生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我国西南、藏北、滇西相应抬升,并形成褶皱。南泉地区的褶皱雏形即产生于此时。中生代的大地运动将华南、华北连为一体,中国地质地貌的轮廓基本形成,但西藏、青海大部分地区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四川为内陆湖盆,因而当时的地势状况为东高西低。此时,四川盆地岩石由海相转为湖相沉积。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使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形成我国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河水东流,切割巫山山脉后,四川才由湖变陆,成为盆地。之后在流水为主的外力长期作用下表现出今天南泉地区的地质、地貌。

南泉地区背斜形态完整,花溪河横切背斜轴部,中生代三叠纪各时代地层出露明显。背斜轴部分布有广泛的灰岩,喀斯特地形发育,溶沟、溶槽、溶洞、裂隙、石芽、暗河等多处可见。花溪河流贯其间,切割软硬不同的岩层,形成急流瀑布,水力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流水作用在花溪河两岸塑造出各种侵蚀和堆积地形。背斜轴部及两翼的灰岩是良好的含水层,核部页岩又是理想的隔水层,给地下水埋藏和露头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温泉、冷泉久负盛名。河岸丘陵区在不同岩性的成土母质上发育着酸碱性不同的紫色土和黄壤,造成不同的植物群落,随处可见的指示性植物及出露地面的动、植物化石可反映出南泉地区现代和古地理面貌。

真武山(南温泉)背斜低山为南温泉背斜发育而成的低山(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北起南岸区鸡冠石,南止巴南区与江津市边界,长约42公里。走向北东—南西。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500—680米,最高峰在山体南部的“春天岭”,海拔861米。

2.背斜和向斜

(1)背斜和向斜的概念

岩层向上弯曲,其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较新,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其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较老,称为向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南泉背斜

重庆南泉地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真武山脉与花溪河交汇处,地处长江南岸巴南区,距离渝中区约26公里。从地质构造上看是背斜构造,主要属于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它的形成、发展伴随川东平行岭谷而形成河发展。南泉背斜北起南岸区长江边的鸡冠石,南经南温泉、一品场,止于江津市的高湖,全长约45公里。南泉背斜在地形上是低山地形,呈现“一山二槽三岭”的形态,南泉背斜局部小地貌多种多样。南泉地貌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不断演化而来,是内力和外力工作作用的结果。

3.花溪河及水文与河流地貌

(1)花溪河相关资料

花溪河为长江一级支流,在李家沱上游注入长江。流域面积268.46平方公里,河道总长63.62公里。近年来随着巴南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花溪河沿岸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生活污水的排入和生活垃圾的无序堆弃,导致流域污染日趋严重。

(2)河流阶地与河流局部侵蚀基面

(3)生物化石

古生物为水生类贝壳,虽然数量众多,但不清晰则个体比较小无法判断其生物名称,故价值不大。

4.岩溶(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的三个条件

第一是湿热的气候条件,重庆在第四纪较长地质历史时期,大多数时期属亚热带湿热气候,对喀斯特地貌形成十分有利;第二是碳酸盐类岩层厚度大小、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特征;第三是地下水循环条件,包括地貌发育时期(气候条件)、地势起伏条件、岩石空隙度大小、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等。

(2)地表岩溶地貌

在该路线没有非常典型的地表岩溶地貌可见。

(3)地下岩溶地貌

地下岩溶地貌最常见的是溶洞,它是碳酸盐类岩石中产生的大洞穴,现已脱离常年水流,一般为早期暗河遗迹,主要分布于河谷和槽谷边缘,常成群、多层产出。溶洞的形成是由于地表水对碳酸盐类岩石产生溶蚀和侵蚀,饱含CO2的地下水沿岩石空隙(包括岩层层面、裂隙、断层破碎带)垂直下渗运移,并产生强烈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在地下形成溶孔、溶隙及地下暗河,当地壳不断抬升,潜水面不断下降,地下河干涸而成溶洞,它是伴随地壳运动抬升,出现地下水垂直循环和水平运移的产物。

5.温泉知识

温泉是地下热水的天然露头。人工钻井抽取地下热水应称为地下热水井,如海棠晓月所称的温泉。

重庆市区及附近地区,是四川地下热水出露最集中的地区,有温泉17处,一般水温在25-47℃,统景五井最高时曾达62℃,属中低温温泉。(见下表)

重庆形成温泉有一定有利条件。重庆地质构造属隔挡式褶皱即高陡背斜与宽缓向斜相间排列,为地下热水的形成、运移、出露排泄创造了有利条件。重庆温泉的形成热源来自正常地热增温,尽管重庆地热增温率不高,仅为2.5℃/100米,但主要地下热水含水层在向斜深埋在20##-2500米以下,有大量60-80℃的高盐地热水,在强大地压作用下,地热水横向运移到相邻背斜,与来自背斜山地槽谷内地表水下渗的冷水混合,水温有所降低,盐度下降,低盐地热水常沿背斜高点向背斜枢纽倾伏的低构造部位运移聚集,再沿背斜核部和近核部的两翼断裂,破碎带快速垂直上升,在大河流峡谷或单斜构造山地的深切沟谷处溢出地表而形成温泉。

重庆市近郊温泉统计表

6.波痕知识

在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剖面常可看见波浪状的构造,这些具有波峰、波谷型态的波浪,地质学家称为「波痕」或「涟痕」。

波痕的形成是发生在水流与未胶结、松散的沉积物(通常是松散的沙粒)之间,水波流过这些细沙的表面,同时留下与水波相同具有高起的波峰与低陷的波谷痕迹,即是波痕。

波痕的大小随着能量的大小变化,并与水流的方向成垂直相交或斜角相交。波痕通常发育在砂丘、海滩、河流或湖泊的底部,因此可以依照其形成的介质称之为水流波痕、浪成波痕及风成波痕等主要的三类。 就波痕两侧翼部的对称情形而言,深水环境下水流的能量较固定,形成左右对称的波痕,同时波痕的尖端指向上方;另一类在浅水环境下形成的波痕,由于波浪或水流向前方推进,因而造成左右不对称。

古波痕不仅是古河流存在的最直接证据,还为地质工作者测算古水流方向、流速等提供重要数据,对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央视国际网络20##年4月报道重庆巴南地区发现两亿年前的“波痕”消息

   近日,在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山坡上,当地群众发现了一处两亿年前的“波痕”地质遗迹。在一片裸露的灰色山岩上,十余道起伏不大的波状线条整齐地排列着,面积约10平方米,伸手触摸,还有轻微的凹凸感。据专家分析,大约2亿年前,这里是一片很大的湖泊,湖边软泥层在波浪作用下产生水波纹状痕迹;湖水退却后,留有波痕的软泥层逐渐干燥固化,并被泥沙覆盖。此后,在漫长的地质运动中,“波痕”先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成岩,随后随地壳上升被抬升成为山脉。经过风化作用,岩石表面的覆盖层脱落,“波痕”便显露了出来。

学生路上观察提示:

A.岩石—长石石英砂岩、炭质页岩。

B.土壤—紫色土、黄壤。  

C.地质作用—风化,河流的搬运、堆积、侵蚀、滑坡。

D.化石—介壳化石。

E.地质构造-南泉背斜西翼以及路上地层产状。

F.植物-马尾松、铁芒萁(环境指示植物)。 

G.人类活动-工厂、养殖、水坝。

研究性学习: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第二篇:赣北野外地理考察综合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


赣北野外地理考察综合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年04月14日---20##年04月24日   共十天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九江市、婺源县、景德镇、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昌市

实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庐山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地貌特征、云雾的形成、水文状况,认识各类岩石,熟悉地质罗盘、地质锤等地理考察仪器的操作等;认识婺源的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鄱阳湖湿地公园内栖息的鸟类,掌握鄱阳湖的水文状况与特征;掌握了解九江、景德镇、南昌等赣北城市的发展情况。

实习内容:庐山(观察地质地貌特征及测量岩石走向和收集样本、分析气象气候成因、了解土壤植被特征并收集样本、了解水文状况并收集水样、调查了解庐山景区旅游开发现状、派发及回收有关调查问卷)

婺源(调查影响村落布局的地理因素、了解婺源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派发及回收有关调查问卷)

鄱阳湖(分析鄱阳湖的水文状况及特征、了解鄱阳湖鸟类栖息及保护现状)

九江、南昌、景德镇等城市(调查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地区区位条件分析)

绪言

20##年4月14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我们乘坐火车前往了江西开展我们地理科学专业为期10天的赣北地理野外实习考察。这次实习,我们主要对庐山、九江市、婺源、鄱阳湖、南昌市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沿途也参观游览了景德镇的陶瓷中心及市场。每到一个考察地点,我们都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以下本文将选取实习过程中考察的关于庐山多云雾天气与雨雾形成原因和赣北地区(本文所指赣北地区指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地区)区位条件分析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正文

1实习地概况

1.1江西省基本概况

江西省,简称赣,别称江右,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名。位于中国东南部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北纬24°7′至29°9′,东经114°02′至118°28′,东临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靠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全省南北长约620千米,东西宽约490千米,土地总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

江西省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湖积平原。全省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江西省地貌类型较齐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分布大致呈不规则环状结构,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占42%,岗地和平原占12%,水面占10%。

1.2庐山基本概况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境内,频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08分,北纬29度26分至29度41分。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关于庐山多雾天与雾天形成成因的探讨

2.1庐山的雾

雾,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 km以下的天气现象。雾的形成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贴近空气水汽压大于其饱和水汽压,有凝结核存在。多云雾天气是庐山的一大特色,牯岭一带每年有雾日达188天,山下九江、星子分别只有8天和4天。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有庐山特色的云雾天气。庐山的雾天有形成于雨后的,也有出现于平常时候的

2.2庐山多雾天的原因

关于庐山多云雾天气的原因,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庐山牯岭镇一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按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规律计算,庐山上的气温要比山脚地区的气温低6至7摄氏度。所以水汽接触到庐山上温度较低的下垫面时,更容易发生凝结而形成雾。

二、长江、鄱阳湖等水面提供大量的水汽。庐山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区,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岸,周围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或其他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在山谷风气流的带动下沿着庐山的峡谷溯源而上,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便遇到较冷的下垫面凝结成雾。

三、气候的影响。庐山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多雨的气候特征为水汽的蒸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炎热的气候特征又为水汽的蒸发提供了充足的热力,这也为庐山的多云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

四、植被的影响。庐山山降水量大,植被发育,蒸发量较小,所以容易形成云雾缭绕的天气。

2.3几种常见的雾

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2.4庐山不同时间与地点的雾天成因分析:

我们住所附近,也就是小天池、望江亭、牯岭镇一带所形成的雾,通常都来得毫无预兆,但是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发现,这类雾虽来得比较突然,但多形成于早晨或傍晚。经过自己观察得出的个人结论是,这些应属于平流雾。形成原因是剪刀峡峡口出的长江与其他水面所蒸发的水汽随气流的带动沿着峡谷爬升而上,在经过望江亭一带气温较冷的地面时,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因为这些水汽爬升的坡面坡度比较大,水汽容易发生对流运动,因而此类雾不属于上坡雾。

含鄱口一带由于雨后所形成云海是由于降水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相对湿度增大,水汽易发生凝结;又因为海拔高,气温较低,水汽凝结而形成。

庐山山谷中有一部分的云雾的形成原因是因为较重的冷空气移动到了山谷里后,暖空气从别处经过山谷时,从山顶顺势而行形成了逆温现象,从而导致粉尘等凝结核下沉,带来充足的凝结核,在一般情况下暖空气也会带来较多的水汽,从而促进了云雾的形成。

庐山上水面云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水面在早晨时相对于其他下垫面来说温度比较低,当暖湿气流流经这些较冷的水面时,促使空气降温,从而使水汽逐渐凝结,产生云雾天气。水面形成云雾天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水面蒸发量比较大,水面附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较高,当流经水面的气流温度低于水面温度且气温与水温的温差较大时,水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发生凝结,从而形成云雾天气。

3赣北地区区位条件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与相关书籍资料的查阅,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赣北地区所具有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条件。

3.1自然条件

一、气候条件 赣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降水较多,热量充足,农业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二、地形条件 赣北地区主要位于鄱阳湖盆地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但也由于地势的原因,在夏季多雨季节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水源条件 赣北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河流有长江、赣江、修水、昌江等,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虽然赣北地区水资源众多,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水资源活动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污水的无节制排放已经使该地区的水质面临严重威胁,缺水现象日益明显。

四、矿产资源 赣北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中铜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我国有名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3.2经济社会条件

    一、交通条件 赣北地区是江西省交通较发达的地区。铁路方面,京九铁路、皖赣铁路、浙赣铁路从该地区通过。公路方面,赣北地区公路系统发达,贯通该地区的高速公路有昌九高速(南昌至九江)、九景高速(九江至景德镇)、景婺黄高速(景德镇至上饶至黄山),另外316国道、320国道、206国道、105国道也通过该地。水运方面,长江、赣江是该地区的重要航道,其中九江港是我国重要的内河港口。空运方面,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是亚洲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二、市场条件 赣北地区靠近长三角地区,市场广阔。经过京九铁路、长江等交通要道的延伸,经济腹地以扩展到京九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地区。

结束语

本次江西赣北地区实习,是我大学入学以来历时最久的野外实习。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实习,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这次地理野外实习,庐山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实习点与最主要的实习点,在庐山上考察的那几天,让我深刻的领略到了庐山作为一座世界地质名山的奇特与壮观,作为一座人文圣山的浓厚的人文气息。来到庐山,你会为含鄱口壮观的云海景观、植物园众多的奇花异草、花径书香浓郁的白居易草堂、锦绣谷神秘的天桥与仙人洞传说、三叠泉奇秀的瀑布景观、尚存争议的冰川地貌景观…而感到神奇与惊叹。作为一座拥有地质地貌、水文地理、气象气候、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人文经济地理重要研究价值的名山,庐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地理名山、学术宝库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乡村,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称。的确,来到这里之后我被这里浓厚的徽派文化气息所感染了,马头墙、粉墙黛瓦是这里的建筑特色,荷包红鲤鱼、江湾雪梨、婺源绿茶、龙首砚是这里的四大名特产。穿梭在婺源乡村的大街小巷,令人有种回归故里的感觉。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之一。漫步在湖畔,看着大雁在水中戏水、觅食,牛群在湖边悠闲的吃草,领略着鄱阳湖的波澜壮,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体验。坐落于南昌赣江边的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登上滕王阁,我们也体会到了王勃在文章中所抒发的那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通过此次实习,令我感触深刻的是我们团队合作精神,在这十天的跋山涉水中,我们走过的路,经历的困难也许是我们有生以来最多的一次,如果没有团队之间的合作、同学之间的帮助,或许我们的实习任务的完成会困难得多。我们也很感谢带队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他们与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风雨同行,但他们却没有半点怨言,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我们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不足等,结果就导致了我们的考察活动不能流畅的进行,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珍惜每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地理人,而地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仅有理论的光辉,却也不乏生动有趣的一面,我们要时刻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积极思考的头脑,注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更多的发现地理学的奥秘和学习地理的乐趣。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一实习地点峨眉山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如图12图1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图2玄武岩柱状节理出露处二实习时间20xx...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邵阳学院自然地理野外短途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xx年4月11日20xx年4月24日实习地点和主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A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B桂林园林植物园C桂林漓江月亮山阳朔一线D象...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尧山地区地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石人山地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尧山境内地处伏牛山东段东坡11211E11217E3317N3345N南临南召县西北连嵩...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曹洪生20xx063145土地资源管理一班目录一报告主题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人员4五实习路线4六实习区域概况4一观音峡地质构造二云门镇紫色土三涞滩古镇...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09级地理信息系统姓名yxw学号指导教师史老师苏老师张老师董老师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11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同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活动是在20xx20xx学年大二地理课程的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学习完成后于20xx71020xx714在陈智文老师和张立峰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09级地...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桂林桂林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形成条件及后期的形态特征1形成原理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格式和内容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格式和内容一实习资料的整理野外调查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数据首先检查审核去伪存真修正补足分析和处理资料对统计指标如均数和率等要经统计学处理对野外实习得来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取舍和整理一般情况下按下列三方...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导师日期目录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二区域简介1235月11日晴镇平石佛寺五道幢化山村1镇平石佛寺2五道幢3化山村5月12日晴荷花洞宛西制药西峡水泵厂1荷花洞2宛西制药3河南西峡汽车...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旅游系胡玉章一总体概况一地理位置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11948北纬347357之间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

南京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Chapter1前言211实习地区概况212实习内容313实习目的314实习人员及时间3Chapter2地层421汤山地层422排山地层623棒棰山地层724六合方山地层8Chapter3构造831地区大构造8...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