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

一、 实习地点:峨眉山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如图1、2

二、实习时间:20##年7月11日

三、实习天气:阴间小雨

四、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的岩石类型、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节理概念的理解,并着重对峨眉山玄武岩进行深入了解,对柱状玄武岩的成因展开探讨, 除外,结合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对柱状节理的前沿研究加以搜集和了解,深化对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掌握。

五、实习内容:

1.玄武岩与峨眉山玄武岩

1.1玄武岩岩性特征及成因

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45%至50%左右,岩石密度为2.8~3.3g/cm3,质地致密,比重比一般花岗岩、石灰岩、沙岩、页岩都重。压缩强度大,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六边形;具脆性,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颜色常见的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在岩石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也叫火成岩)。产状表现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种喷发方式,

1.2峨眉山玄武岩特征

峨眉山玄武岩产状属于裂隙式喷发,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实习过程中,这些结构都实际看到,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构造。

实习期间根据岩石颜色、质地、产状等特征结合老师讲解对岩石类型进行了辨识,并在龙门硐至清音水电站之间的路上发现了斑状、隐晶质、杏仁状三大套九小套的韵律层。发现柱状节理的实习地点位于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碑记至清音水电站途中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出露处,该地地处牛背山大断层上,是一处逆断层,断面倾向于南西方向,倾角较陡,区域内为顺倾的斜坡,也有局部滑落的现象,出露部分现玄武岩柱状节理。

2.节理与玄武岩柱状节理

1.1节理

所谓节理,是指由构造运动将岩体切割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的裂隙系统,也是岩体中未发生位移(实际的或潜在的)的破裂面,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

1.2柱状节理及其成因

玄武岩柱状节理是发育于玄武岩中的一种原生张性破裂构造,表现为岩体破碎不完整,明显受各种原生构造、表生改造、构造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均以泥裂成因为类比,持传统的冷却收缩作用假说,该学说认为,玄武岩流中柱状节理的理想生成方式是岩流冷却过程中,平坦的熔岩冷凝面形成无数规则而又间隔排列的均匀收缩中心,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力裂隙,体积收缩引起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聚集,致使岩石裂开,形成多面柱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岩石是均匀的,则收缩中心的距离相等,最终在平面上呈现六边形图案,随着岩浆不断冷却凝固,张力裂隙就在垂直于冷凝面的方向上形成规则的六棱柱体。实际上,玄武岩柱体形成时受到种种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岩体内的非均质结构,因而在柱裂面上,就形成六边形,四边形以及七边形等多种组合情况,实习期间学生看到,峨眉山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的柱状玄武岩呈现出四边形、六边形等多种柱状体,具体到部分区域呈不规则形体,但整体来看其柱面较平,也以前面所述柱体居多。

2.3对柱状节理的研究近况

通过查资料、看论文得知,对于柱状玄武岩的成因,国内外不少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七十年代,Ryan与Sammis提出了柱状节理形成机制的新模式;八十年代,Kancha提出了双扩散对流作用假说;九十年代,Muller(1988)等学者以不同比例的面粉与水混合,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干化,观察到一系列类似于玄武岩柱裂才条状体的出现,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玄武岩柱状节理冷却收缩形成机制的可能性。

此外,不少学者还从对柱状节理的表征单元的尺度和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有些还对此进行了模拟。其中,张伟(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等人在其论文“一种推断岩体裂隙几何参数概率模型的新方法”中基于数值逼近原理,提出了岩体裂隙网络理论中描述裂隙几何参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新方法—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法,并通过理论分布曲线的数值检验和实测样本数据的检验,表明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法是正确而实用的。宁宇(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等人针对白鹤滩水电站坝区柱状节理岩体中的I类柱状节理,提出了柱状节理网络的随机模拟方法,编程实现了基于Voronoi方法的随机柱状节理生成,并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成符合3DEC内置语言的命令文本,将之直接转化生成可以计算的三维数值模型,解决了传统裂隙网络模拟方法不能很好地使用与柱状节理模拟的困难。

人们对节理的认识从简单的定性描述开始向定量的分析和模拟转变,并随着不同研究方法的引入而使得对节理的认识更为深入而全面,且在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

六、总结与体会

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现象,即我们在岩石上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岩石受力而产生的并且断裂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肉眼可见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

    实习过程中,一堆规则的柱状石头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它们规则的形状不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由得猜想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于是,学生重点对此构造进行了重点关注,拍摄了大量照片并重点对老师的讲解加以记忆,实习结束后根据老师所讲,通过上网查资料、看书、看论文等方式进一步对峨眉山龙门硐地区地质概况进行了了解,并对柱状玄武石的成因展开探究,大致了解了柱状玄武岩的成因,并了解到对于柱状玄武岩的研究已经到了能够进行定量模拟和分析的阶段。

通过前期实习实地考察及后期看书查资料,学生对于龙门硐地区的柱状玄武岩获得了如下认识:

1、龙门硐地区柱状岩石的类别:通过实地观察发现其颜色多为黑色或黑褐色,敲取一块下来掂其重量,发现其比重大,质地致密,同时根据其纹理等特征判定该地柱状岩石的类别为玄武岩;

2、龙门硐地区柱状节理倾斜向下的原因:该地地处牛背山大断层上,是一处逆断层,断面倾向于南西方向,倾角较陡,区域内为顺倾的斜坡,局部出现滑落,出露部分现玄武岩柱状节理;

3、柱状节理的成因: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冷却收缩作用假说,该学说认为,玄武岩流中柱状节理的理想生成方式是岩流冷却过程中,平坦的熔岩冷凝面形成无数规则而又间隔排列的均匀收缩中心,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力裂隙,体积收缩引起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聚集,致使岩石裂开,形成多面柱体;

4、柱状节理的最新研究动态:目前,不少学者对柱状节理的研究上升到了定量分析阶段,有些还对此进行了模拟,其中,张伟等人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岩体裂隙网络理论中描述裂隙几何参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新方法——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法;宁宇等人针对某地特定柱状节理,提出了柱状节理网络的随机模拟方法,编程实现了基于Voronoi方法的随机柱状节理生成,并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成符合3DEC内置语言的命令文本,将之直接转化生成可以计算的三维数值模型,解决了传统裂隙网络模拟方法不能很好地使用与柱状节理模拟的困难。


第二篇: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旅游系 胡玉章

一、总体概况

(一)、地理位置: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119.48`,北纬34.7`-35.7`之间, 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可谓是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达江淮,素以“东海名郡”著称。

(二)、行政区划:20xx年,连云港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

连云港市 面积7446平方千米,人口482.23万人(20xx年),其中市区人口80.03万。

新 浦 区 面积 415.19平方千米,人口 43.78万人。邮政编码222003。区人民政府驻民主路343号。

连 云 区 面积 506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政编码222042。区人民政府驻墟沟。

海 州 区 面积 202.89平方千米,人口 22.8万人。邮政编码222023。

赣 榆 县 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政编码222100。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

灌 云 县 面积1775.25平方千米,人口102.53万人。邮政编码222200。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

东 海 县 面积2251平方千米,人口108.8万人。邮政编码222300。县人民政府驻牛山镇。

灌 南 县 面积1029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政编码222500。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三)、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近几年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总体呈现“稳固、提升、活跃”的良好局面,农业比重继续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供给规模不断扩大。 近五年,连云港千方百计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振兴,在挑战中抢抓机遇,排难向前、稳中快进,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1、农业增产增收。近年来,围绕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向好。

2、工业规模提升。工业生产增长迅猛,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明显扩大,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3、三产发展加快。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公共服务等加快发展,连云港在福布斯2007中国大陆最佳

商业城市排名中列第96位。

4、近几年,连云港利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重要战略枢纽的区位优势,努力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通枢纽地位提升。近几年,我国公路主干线中东西最长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建成,连云港航空过夜基地起用,江苏省唯一至韩国海上客货班轮在连云港开通等等,表明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近期中国自行制造的最大集装箱船首航美国后停靠连云港,及连云港-莫斯科集装箱铁路班列开通,进一步彰显了连云港海铁联运、贯通欧亚的独特优势。港口发展不断升级。连云港港口功能强化,拓展航运市场,开辟航线,稳定和加密航班,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利用外资力度加大。近五年,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二、地质状况

(一)、地层主体

从大地构造学说看,连云港地区处于华北地台(或称中朝准地台)区胶辽地盾的东南部。华北地台是形成时代最老的地台,但是,就胶辽地盾及连云港实地考察来看,连云港地层主要为中远古代地层,云台山的变质岩岩体证明了这一点。在西墅码头看到了零星分布的特殊的沉积岩——海滩岩,从而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第四纪Q时期的地层。

(二)、岩石类型

1、片岩:在连云港高公岛的上,我们看到了由片岩组成的海蚀平台。片岩是变质岩的一种,其特征是有片理构造,是常见的区域变质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一般为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其主要矿物为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阳起石等。粒状矿物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高公岛上的片岩主要为云母片岩。其原岩主要为泥质岩和中酸性火山岩、钙质砂页岩等。矿物成分以云母为主时,称为云母石英片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时,称为石英云母片岩。其次有斜长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云母片岩分布较广泛,在区域变质岩分布地区经常可见。岩石具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为铁铝榴石。基质为白云母、黑云母、石英及少量斜长石。变斑晶有时具残缕结构。

2、片麻岩:在连云港云台山大桅尖路线上,发现了大量的片麻岩岩体。它是变质岩的一种,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变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其中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多于石英)等,片状柱状矿物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颜色为灰褐色,有发亮的片状云母。

3、混合岩:我们在高公岛发现的混合岩,是由于混合岩化作用(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形成的一类

岩石。由基体和脉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基体是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岩,代表混合原岩,或多或少受到改造,又称古成体,脉体是花岗质物质,代表混合岩中新生部分,又称新成体。混合岩的形态多种多样,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变化也很大,说明混合岩的形成条件是复杂多样的。混合岩是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性岩类,主要特点是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很不均匀,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的岩石中,可区分出原来变质岩的基体和新生成的脉体。

4、海滩岩:我们在西墅码头看到了一种特有的海相沉积岩——海滩岩。它是第四纪至近期,由于海潮冲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形成原理:海风把海边的细沙和小贝壳吹到山丘上,经过日晒高温雨淋,会把贝壳类变成粉状,就和沙、石混在一起,下雨后贝壳粉和沙石就像拌水泥一样混和了,干后又还原成贝壳成份,于是就粘结成海滩岩了。海滩岩是热带、亚热带砂砾质海岸中特有的一种海相沉积岩,它的独特形态、产状和生成环境对于研究海陆变迁,古气候演变,海洋水质,生物群生态今昔变动有着重大意义。

(三)、地质构造

1、褶皱:我们在后云台山看到了大的背斜构造,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的地质构造。在东连岛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在高温高压下断层面附近,岩层由于牵引作用的影响发生

塑性变形,形成弯曲皱纹的一种结构。

2、断裂: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在连云港我们主要看到了:

①节理:节理指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在连云港看到的主要为剪节理。其主要特点为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发育、延伸距离很远、细而密集。

②断层:断层指断裂两盘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在云台山和连岛上看到的主要为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其主要特点为受到拉张力和重力作用形成、断层面倾角较陡,通常在45°以上。

3、地堑: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但是我们发现了在云台山北麓和连岛南麓上都有大的正断层存在,从而证实了云台山和连岛之间的海域是一个巨大的地堑。

(四)、地壳运动

1、中远古代地壳运动:连云港所处的华北地台大约在吕梁运动(距今1700百万年)形成地台基层。印支运动后,华北地台进入大路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燕山运动使包括连

云港在内的燕辽、山东等地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花岗岩侵入,地层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

2、新生代地壳运动:新生代的地质变化,主要是由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以断块升降运动为主),形成巨大的华北——渤海及陆缘盆地。在地形上表现为海蚀洞穴、海蚀蘑菇、海蚀平台、海蚀崖。

总体看来,本地区的地壳运动应该在四次以上。

(五)、岩浆活动

1、岩脉的发育:在云台山大桅尖路线上,我们发现有多组岩脉切穿。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地有多次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的次数:每一次大大规模的地壳运动,都伴随着岩浆活动的发生。在地壳运动中我们提到了,四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的岩浆活动应该大于四次。

三、地貌构造

(一)、总论:连云港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3类,总面积540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70%。西部东海县的丘陵海拔100—200米。沿海主要是700平方公里盐田及480平方公里滩涂。境内山脉

主要属于沂蒙山的余脉,绵亘近300公里。有大小山峰214座,主要有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夹山、大伊山等,其中最高峰为南叶山主峰-玉女峰,也为江苏省境内最高峰,海拔625米。沿岛礁共21个,其中岛屿9个,面积为6.06平方公里。具体为:东西连岛、鸽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秦山岛、车牛山岛、达山岛、平岛等,其中东西连岛为江苏第一大海岛,面积达

5.4平方公里。

(二)、海蚀地貌: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在连云港高公岛我们观察到了:

1、海蚀洞穴:海蚀岩岸与海面(高潮海面)接触处受海蚀作用形成的断续凹槽。

2、海蚀蘑菇: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 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上的一块,受海浪侵蚀作用,与底座稍稍接触,这样的海蚀地貌,称为海蚀蘑菇。

3、海蚀平台:在海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发育、后退,在海蚀崖向海一侧的前缘岸坡上,便塑造出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坦岩礁面,叫做海蚀平台。在高公岛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海蚀地貌。

4、海蚀崖:海蚀洞穴被拍岸浪不断冲蚀扩大,使凹槽以上的岩石悬空,波浪继续作用,使悬空岩石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而成为陡壁,形成了悬崖状海岸叫做海蚀崖。

连云港地区海蚀崖多分布于西墅码头岸坡较陡、波浪作用较强烈的岸段,尤其是在岬角和岛屿处最为广泛。

(三)、海积地貌: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推动下移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各种地形称海积地貌。在连云港我们看到了:

1、海滩:沿海岸分布,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按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 ,海滩可分为砾石滩(卵石滩)、粗砂滩和细砂滩。

2、泥滩:泥滩又称“海滨泥地”。在淤泥质海岸上的潮间带、潟湖、河口及海湾顶部等波浪作用较弱或细粒物质来源丰富的地方多有分布,故又称“淤泥质海滩”。淤泥海滩的坡度比石质海滩的坡度(<0.1%)平缓得多,滩面宽阔而低平,滩宽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泥滩的形成、演变和塑造,主要营力是潮流,此外波流和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亦很显著。

(四)、陆地地貌(剥蚀山地):地壳相对上升地区,经过长期侵蚀剥蚀而形成的山地地貌类型。我们在大桅尖看到的半面山,就是典型的剥蚀山地。

四、水文特征

(一)、总论: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全市共有水库168座,石梁河水库为江苏省最大水库,可蓄水5.31亿立方米。水域资源类型齐全,全市沿海地区面积14.9万

亩,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资源总量56亿立方米,连云港市海岸类型齐全,标准海岸线162公里,其中基岩海岸为江苏独有。

(二)、海洋水文特征:

1、海水的温、盐度分布及变化:

①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地理分布。连云港近海的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水温的垂直分布。连云港近海水温的垂直分布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冬季型和夏季型。

③海水盐度的季节分布。海水盐度主要受降水、蒸发以及沿岸水和外海水消长等因素的制约,连云港海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季节变化。

④盐度的垂直分布。盐度的垂直分布和温度类似,也分为冬季型和夏季型。

2、海水的水色及透明度:水色、透明度受地形和水深的影响,连云港海域总的趋势是近岸水色低,透明度小。春、夏季水平变化较明显,秋、冬季无明显水平差异。各海域水色、透明度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春、夏季水色高,透明度大,秋、冬季水色低,透明度小。

3、潮汐: 连云港海域的潮汐主要受黄海的左旋潮波所控制,根据连云港港的长期验潮资料和海岛、海湾调查,各海域的潮汐类型指标数均在0.5以下,整个海域均属规则半日潮

类型。

4、潮流与余流:

①潮流。所有海域均属规则半日潮流。除个别站层属典型的往复流外,绝大多数为弱的旋转流。

②余流。连云港海域流流速均在5~20厘米/秒之间,流速一般表层大于底层,湾口大于湾内。

5、波浪:

①波型:连云港海域波型多以混合浪为主

②波向:连云港海域波向基本与风向对应,冬季多偏北向浪,夏季多南向浪,

③波高:连云港海域平均波高的变化范围为0.1~0.7米,波高极值变化范围在1.5~8.0米之间。

附:连岛西大堤对海洋水文的影响。

西大堤的建成使连云港由原来的海峡通道型港口变为半封闭的人工海湾型港口,风浪条件改善,可利用的港口岸线大大加长,为连云港亿吨大港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湾内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大堤建成后,湾内潮波由前进波转变为驻波,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湾内水质污染加重,尤其是湾顶水域污染最重;同时加剧了湾内泥沙的淤积,在西大堤内侧形成新的潮滩。

由于西大堤封堵了连云海峡西口门,使得近岸泥沙的运移路径改变,北部的泥沙流自海州湾东去沿大堤折向东西连岛

方向,在大堤的外侧和东西连岛外缘形成新的落淤场所。沉积作用的加剧已影响到港口及周边海岸与水利设施的正常运作,因而应加强对港区及周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研究,缓建西大堤内侧北港区码头,并对西大堤西端进行透空式改造,以从根本上解决港区泥沙淤积问题。

五、土壤类型

(一)总论:棕壤土类是构成连云港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称棕色森林土,俗称为黄堰土或黄坚土。棕壤是典型的温带土壤。

(二)棕壤的形成原理:棕壤的成土母质,在山地丘陵区,多为残、坡积物;山前缓坡地,则为厚层洪、冲积物。棕壤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有明显的淋溶作用、粘化作用和较强烈的生物积累作用。在棕壤形成过程中,母岩风化后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已被淋失,剖面中无石灰反应,一般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不饱和。在耕作熟化情况下,土壤反应才接近中性,盐基饱和。

(三)棕壤的特点:

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

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

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

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

(四)人为因素对棕壤的形成发育影响:一方面由于滥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使山丘地区厚层的棕壤变为薄层棕壤性土;另一方面由于注意水土保持,加上精耕细作,使棕壤的肥力得到提高。

六、植被分布

(一)总论:连云港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又最多的地区。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连云港市发育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总体来看,连云港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还有少量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因为该地最高的山脉只有625米,达不到温带地区垂直分异的高度,故本地山地主要为垂直分化。

(二)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分布在北纬30-50度的温带地区,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森林。该区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连云港地区拥有数量极多的温带落叶阔叶类植物,如樱桃树、桃树、杏树、山楂、泡桐、蒿类、草莓(毛莓)、燕麦等。而且是该地植被的主体。按生态分:木本植物 (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物、蕨类植物;按种类数量分:菊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唇形花科、百合科、莎草科等;按生活型分: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蕨类植物;按科、属、种成份分:草本植物及蕨类植物是优势种。

(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地区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另有常绿、半常绿自然分布的阔叶乔灌木。如茶树、黄檀、竹子、板栗、络石、化香、紫竹兰、中华卷柏等。

七、实习心得

五月九号,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连云港,进行为期十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活动。

经过一宿的休息,我们于五月十号开始对后云台山、连岛、高公岛展开全面的地质、水文、地貌、植被分布野外实习。在后云台山,我们看到了片麻岩山体、岩脉、正断层、断裂形成的半面山,以及最古老的蕨类植物—栉羊齿。我们观察了山地植物生长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分析了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从而判定后云台山的垂直地带性为垂直变化。在高公岛,我们见到了海蚀平台、海蚀崖、海蚀蘑菇、海蚀穴等一系列海蚀地貌。看到了蒲草在海蚀平台上的生长状况,深刻地了解到小生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连岛上,我们看到了揉皱、剪节理,并了解到它们形成的原因。通过穆主任、杨老师、霍老师的认真讲解,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十天的野外实习中,大家相互帮助,紧密团结,共同完成了十天的实习任务,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实习中我学到的不仅是做学问的道理,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添资增色。这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也值得我学习效仿。

我会以这次实习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加强与同学们的团结,增进于老师的配合,在集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集体争光。

地理旅游系 胡玉章 20xx年5月25日

连云港自然地理

指导老师 穆桂松 霍孟杰 杨建华

地理旅游系 胡玉章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邵阳学院自然地理野外短途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xx年4月11日20xx年4月24日实习地点和主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A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B桂林园林植物园C桂林漓江月亮山阳朔一线D象...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尧山地区地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石人山地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尧山境内地处伏牛山东段东坡11211E11217E3317N3345N南临南召县西北连嵩...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曹洪生20xx063145土地资源管理一班目录一报告主题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人员4五实习路线4六实习区域概况4一观音峡地质构造二云门镇紫色土三涞滩古镇...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书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09级地理信息系统姓名yxw学号指导教师史老师苏老师张老师董老师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11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同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活动是在20xx20xx学年大二地理课程的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学习完成后于20xx71020xx714在陈智文老师和张立峰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09级地...

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姓名钟普平学号0807070131时间20xx82120xx827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指导老师贾玉莲老师胡启武老师廖富强老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9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王晓娟李国荣申振强实习时间实习目的实习情况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别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工作的适应能力加深...

植被—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植被12345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13

前言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3掌握植物的辨认方法了解植物生活习性4培养我们实事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学院水电学院专业班级11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学号地质实习报告目录1前言12实习区概括23地层44岩石65地质构造86岩浆作用107河流地质作用128矿产资源129结束语131一前言1实习时间本次实...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

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自然地理实习系部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李品贤学号31101021410指导教师李仁成韦家善蔡湘文实习时间1719周20xx年6月11日29日自然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