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0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课题名称】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

【授课学时】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开始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刚刚进入新环境,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书本增多,作业增多,知识更加广而深,压力倍增,学习积极性高,但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打击,对新知识的接受产生很大影响,开始在意别人的鼓励与评价,希望在注视自己的人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幸的是,当他都和这些人在一起是,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缺少对别人的关心。也常将自己的是非观、审美观与别人的混淆起来,认为自己认为美的,别人自然喜欢;自己认为正确的,别人也应该接受。个性渐渐突出。

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对于历史,通过儿时故事,电视剧,电影等途径,每个人都有对历史的初步印象,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更或者就是故事而已,了解历史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而进行,但对于学习历史的作用并不清楚。

【教学目标分析】

1. 认知领域目标:

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2. 情感领域的目标:

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的对外文化,及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交往。

难点:从每个文化使者所经历的艰苦过程中看到这些人身上宝贵的精神以及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授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策略

【教学材料及教学媒体】

教学材料:初中历史第一册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题是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28页导入框图片:启发思考,坐在这头装饰华丽的大象上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此隆重礼遇?(激发学生兴趣)

一学生朗读导入框文字,学生明白了这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天竺阐释佛经,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根据导入框设置问题进入新课。

板书课题:中外友好往来

第二阶段:进行新课

(一)

1、学生齐读第28页正文部分,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

2、《职贡图》,说明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到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指出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析图,加深对中外交往知识理解。

3、挂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下说明及图例,启发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学生探究活动(上台指图说说),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注意联系古老的丝绸之路等知识。

(二)

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近邻国家——朝鲜半岛上国家友好交往状况,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教师板书)。

探究:双方在频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益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捕捉有效信息,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肯定。

(三)

小结过渡:隋唐时期,不仅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国家交往密切,而且中国与隔海相望的日本交往也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部分。

看书后同学们提出问题供小组学习讨论、探究,小组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来努力解决。 探究问题:

1、从哪时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

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

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

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

5、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

6、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

7、鉴真前五次渡海状况,鉴真六次东渡说明了什么?鉴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8、比较日本钱币与唐朝钱币的异同,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唐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学生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然后《鉴真坐像》:

1、争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展开故事比赛也可);

2、师引导学生读32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四)

上课时我们了解了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礼遇的故事,那么你还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有一学生讲述小学时学过的“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讲述玄奘决定在集纳天下名僧的法门寺——这一片莽莽苍苍(人才济济)的大林子,苦心潜修,研读佛经,终成一代名僧的故事。教师肯定:好,说的好!玄奘的确是唐朝高僧!

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回答(略)

②学生合作完成课本32页“动脑筋”题:“你知道秦王是谁吗?”(启发学生联系旧知识回答)

③教师投影《玄奘》人物画像:①介绍这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具体内容详见教师《教学用书》图画说明。②学生介绍玄奘西游天竺其他资料,通过介绍使学生对玄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

第三阶段:新课结束。

学生小结,谈收获及感想,置疑问难。

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新罗和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第一问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去寻找答案:1、唐朝前期的繁荣和强盛;2、当时日本、新罗、天竺的简要情况。

第二问,师引导作小结: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第四阶段:课后延伸。

根据本课内容,排演“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或历史小品。


第二篇:《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刘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学情分析

1、本节课知识点多,较为零碎。

2、本节课中的学生学习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

1、 讲述法。

2、 重点分析法

3、 图示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通过敦煌的壁画和九色鹿的故事导入新课,从看似没有联系的两个事件当中,蕴含的信息点。

二、新课教学

1、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

通过课本的地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结合教师的讲解归纳出当时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通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源头和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今天,我们日本人所以一听到丝绸之路、敦煌、长安这些词激动不已,就是因为这种文化至今仍强有力地活在日本人的心中”。 这段话引入遣唐使,通过课本的材料结合生活中的种种事例,说明日本的文化起源于中国。

鉴真东渡着重讲述,鉴真东渡遇到困难,以及对日本的影响。

3、唐与新罗的关系

通过敦煌的《乐舞图》说明唐朝的乐舞当中吸收了朝鲜当时新罗的风格,说明当时朝鲜和唐朝有所往来。学生通过课本的描述,找出交流主要的方面。

4、玄奘西游

通过敦煌《经变图》,该图源自玄奘取经后所绘制,自然过渡到玄奘西游这一部分,通过《西游记》这部小说和现实中的玄奘做对比,进一步说明神话与真实人物的区别。

最后,从鉴真和玄奘两位高僧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

5、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教师归纳上述内容,从唐朝与日本、印度、新罗等国的关系,说明当时交往的频繁,从而提炼出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设计意图

本次教学围绕唐朝的外交展开,这是一个辉煌强盛的朝代,对外交往具有主动,包容等特点,课中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但是,也包含很多吸引学生的故事和情节,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熟悉的人物又是陌生的,如何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有趣的联系生活,和实现本不相干的几件事情相联系,成为我主要思考的问题,敦煌的壁画成为了导入和过渡的重头戏,每一个过渡都由敦煌的壁画完成了自然的过渡。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外交往的频繁的原因,除了分析原因以外,我更注重扩展,于是加入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启示,在基础知识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繁盛的唐朝之中,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历史朝代的讲述打下伏笔。

板书设计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

1、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2、唐政府采取鼓励政策

3中心城市外贸活动频繁。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日本保留着唐朝人的风尚

2、鉴真东渡

(1)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2)鉴真在日本传播中国(唐朝)的文化并设计了唐招提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中国文化,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2)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

(1)贞观初年,玄奘前往天竺

(2)玄奘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

五、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都有吸引力

2、在对外交往中,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3、对外交通发达,往来比较方便

更多相关推荐: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知识总结与梳理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知识总结与梳理1唐朝对外交往国家的范围2唐朝对外往来频繁的原因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3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对外友好往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的取经等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反思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反思由于对初一的历史教材特别不熟悉所以备好一节课我格外的费劲昨天背完一节课今天马上就要传授给学生们大部分上课记忆的时间也是与学生们共同学习的时间对于今天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是特别熟悉教...

对外友好往来

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对外友好往来 说课

20xx年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中学历史创新课评选说课稿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说课稿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研片区第五片区学校濮阳市油田第二十一中学年级六年级姓名杨历念类型教学设计电话1...

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新罗以及天竺与唐朝之间的往来使学生掌握鉴真玄奘这两个历史人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预习方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预习方案一阅读课文内容根据记忆的知识填充下列知识体系频繁贸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都有往来易往来唐朝政府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隋唐时期中日交往密切隋朝时已有到来唐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多次来唐并互...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这种友好...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通过学习隋唐时期我国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练习题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单项选择题1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A中国人B汉人C华人D唐人2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A唐高祖时B唐太宗时C唐高宗时D唐玄宗时3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博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导学案教材信息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史实及原因掌握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

对外友好往来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