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3.31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1. 前言

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课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动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从6月6日——6月19日进行了为期十三天的野外实习。

1.1 实习目的和意义

1、通过到野外田野、林间、浅海、滩涂和动物园、生物标本馆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基本外形,了解动物千姿百态的各种变化,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2、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允许、可捕捉到的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4、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5、参观养殖动物生产或繁殖场,了解动物养殖的基本状况和生产实际操作过程,深化对动物与人类关需的了解,和如何有效利用动物及动物的基本知识。对课堂所学理论得到强化。

6.、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1.2 实习地点与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一)、实习时间:20##年6月6日——20##年6月19日

(二)、主要实习地点:湛江市森林公园、湛江海洋大学水生博物馆、湛江鹿场(金鹿公园)、遂溪草潭镇过沙头海滩、寸金公园动物园、湛江金牛公司养殖场或宏佳养殖场

(三)、实习地点自然概况: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适宜热带、亚热带植被的恢复生长及各种动物的繁衍。湛江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野外实习。

1.3 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 (无脊椎动物40种、鱼类15种、爬行动物10种、鸟类10种、哺乳动物20种), 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5、熟悉一种动物养殖的日程、生产过程和管理措施。了解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和管理措施。

2. 实习内容与实习日程

(一)、主要实习内容:

1、主要动物类群的分类特征观察(节肢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

2、主要和常见脊椎动物识别(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识别。

3、动物标本的采集、分类鉴定(水生无脊椎动物、陆生节肢动物)。

4、动物生活习性观察(鸟类、哺乳动物).

5、动物标本制作(昆虫形态标本、哺乳动物录制标本)。

6、动物养殖生产见习。

(二)、实习日程:

实习日程安排表

3.实习结果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1昆虫采集工具

    捕虫网、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袋、棉层、镊子、剪刀、毛笔、放大镜、笔记本、笔、酒精

1.2昆虫采集法

a.网捕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

b.振落
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
方法:先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的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行收集。用这种方法可以采集到鞘翅目、脉翅目和半翅目的许多种类。

c.搜索
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
方法:树皮下面、朽木中的昆虫用刀剥开树皮或挖开朽木,能采到很多种类的甲虫。砖头、石块下面的可以到处翻动砖石土块

d.毒杀

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蚱蜢和蟋蟀等。它们通常栖息在草地上,多数善跳跃,可用扫网。直翅目的昆虫需要较长毒杀时间。

膜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蜂类和蚂蚁。一般用网捕。中、大型具蛰刺的蜂类捕入昆虫网后,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以免蛰伤。小型的蜂类应单独放在较小的毒瓶中。

微小的昆虫,如小蜂类,蚊类、蚜类和跳虫等可直接放入盛有70%酒精的微型指管中保存

鳞翅目昆虫:包括蝶类和蛾类。蝶类采集通常在林间路边和水溪旁,或花草繁茂的地方,可直接用网捕。由于蝶蛾类体表具大量鳞片,应立即处死以免鳞片脱落(注意不要用手触及其翅)。通常采用掐其胸部处死的方法,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袋中。

1.3昆虫标本制作

1.3.1制作工具

①木制展翅板:用来展开昆虫翅。
②泡沫板式展翅板。
③三级台:这是针插虫体时所使用的工具。
④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1.3.2制作过程(以蝴蝶为例)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⑤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则可以把它放好以晾干或烘干。

1.4湛江森林公园昆虫的分类见附表一。

(二)、动物生活习性观察(鸟类、哺乳动物)

1、寸金动物园

湛江寸金动物园是设于湛江寸金公园内,动物园内有较多动物种类。我们来到寸金动物园进行了各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观察。

步入动物园,我们首先分小组进行观察动物园内的所有动物,并记录其名称和特征。这里有:凶猛嚎叫的食肉目猫科的美洲虎;听觉灵敏的食肉目熊科的黑熊;双峰直立的偶蹄目驼科的双峰驼;性情温和的偶蹄目河马科的河马等还有其他的动物。其次是观看动物的精彩的表演。如:食肉目犬科的小狗滑梯、跳圈,食肉目猫科的狮子滑梯、跳台,食肉目犬科的狼狗认字算术,灵长目猴科的猴子骑车、走钢丝,狗熊踩球......它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人类的强化训练下出色地完成表演。

2、湛江金鹿园

金鹿园的梅花鹿是1972年从东北引进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成功解决了北鹿南养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原先引进的43头种鹿已繁育出后代鹿1800多头。在这里,我们主要认识了偶蹄目鹿科的马鹿和梅花鹿及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经济价值。其中,马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鹿的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而梅花鹿的全身红棕色,背脊中央有条黑色纵线,体侧明显有白斑,斑点似梅花大小。所以称梅花鹿。梅花鹿的雄鹿有双角,雌鹿和幼鹿均无角。这是我们判断雌雄的一个主要依据。通过金鹿园一游,使我加固和丰富了鹿科的知识。

3、湛江养殖场

湛江在农业特别是养殖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先后参观了寸金绵羊养殖场和湛江金牛实业发展公司养殖场。观看了绵羊和黄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其中,湛江金牛实业发展公司养殖场的经理向我们一一介绍了该公司的情况和介绍怎样养殖金牛的相关信息......使我们受益非浅!

4、寸金公园鸟类的特征总结见附录1,哺乳类动物的特征总结见附录2.。

(三)、水生动物的观察与识别

1、湛江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6月10日我们来到湛江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去参观。进入馆中,我们首先参观了水族馆,一个个大型的水族箱里都生活着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鱼类,我们认真地观察,而且很详细的记录每种鱼的科属种。该馆除了收藏有很多生活在水族箱里的珍贵鱼种外,还收藏了大量的水生动物浸制标本,不但有鱼类,还有大量的贝类、螺类和藻类,我们在观察的同时也对各种鱼类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它们的许多不同之处。这次的参观让我们获益匪浅,更加深了我们对鱼类的认识,我们也更加巩固了鱼类的分类特征、一些专业术语等理论知识。

2、遂溪草潭镇

    6月12日我们来到遂溪草潭镇的海边,在海边收集了许多的骨螺和各种精美的贝壳;我们捕捉了生活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隙里的寄居蟹;还挖到少部分的沙蚕。许多动物都是深居在泥土中而且逃跑快,所以有时候我们捕捉时需要费好大的劲才能将它们捉到。夜幕降临,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踏上归途。回到实验室,我们便清洗这一天的劳动成果,进行分类与保存。

3、水生动物的特征总结见附录3。

(四)、哺乳动物标本的制作(兔子剥制标本的制作)

1、制作工具:

兔头固定器、解剖盘、解剖刀、注射器、眼科剪、棉花等。

2、制作步骤:

(1)测量记录:测量兔子的四肢、躯干、尾巴和头部的长度并记录。

(2)剥皮:将兔子放在兔头固定器中,然后静脉注射空气,待兔子完全死亡后拿出放在解剖盘中,用解剖刀自腹部正中,从胸骨后至肛门前端切开皮肤,勿切破腹部肌肉,以免内脏外流污染皮毛。用手指将腹部肌肉和皮肤剥离,继而向两侧、背部及后肢腿部剥离,并在关节处尖端,刮去小腿骨上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连接处剪断。清理尾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手指轻轻揉搓尾巴,使皮与肌肉松动,然后左手指紧卡住尾基部皮缘,右手指紧拉尾椎,即可抽出尾椎骨。

向前将躯干部分的皮翻转,到前肢处,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前肢上的肌肉。再剥至头部,小心地剪断耳基与头骨的相接处。再向前剥离至眼部,用解剖刀紧贴眼眶边缘切割,切勿将眼睑割破。继续向前剥离上下唇,并在鼻尖软骨处剪断。头部的皮剥下后,清理残留在皮上的肌肉和脂肪。

(3)装填:根据测量的数据记录,用铁丝制作支撑兔子的框架,躯干部应该用大一些的铁丝,以能够支撑起整个标本,四肢可以用小一点的铁丝。然后在放进框架的兔子体内填充棉花,棉花必须填多点,使人有一种充实感,方便给兔子造型。

(4)缝合及整形:填充好以后进行缝合。由前向后,每针都是由皮内向外方扎,最后将皮的切口完全缝合起来。整理耳部、眼睑及体毛,前足前伸,位于躯干下面,后足向后拉直,位于尾的两侧。

(5)贴标签:将写有组员名字的标签系在兔子的后肢上。

4.收获与感受 

在这次动物学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观察与了解,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使我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书本的内容,也学习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会了小组协作,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阅历!尽管在这一过程上,天气炎热,同学们汗水不断,十分辛苦,但大家都不怕劳累,乐在其中,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今年大三了,我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习,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把学习知识局限于课本上,努力提升自己。

5.意见与建议

首先,我希望我们的实习地点能够多一些,最好还能远一些,挑选地理位置偏差大的区域,这样可以方便对同种动物在不同生境下进行特性的比较。其次,我们应该有多一些的专业老师为我们进行讲解,以扩宽同学们的视野。最后,实验器械多一些,以够同学们用。


第二篇: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姓 名: X X X 学 号: 0811080100X 班 级: 08 所在小组: 小组成员: XXX 指导老师: XXX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级 生 物 本 科 第 二 组 、XXX、XXX、XX X 、XXX、XXX、XXX 贵州梵净山 年5月24—6月1日 2010

一、前言

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物专业必修课。动物学的教学全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个基本环节。动物学野外实习时学生从课堂走向大自然必须经历的一步,使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也是拍样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动物学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动物学野外实习时动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学改革总趋势下,《普通动物学》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课时数量被大量压缩,以让位于新兴学科,这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然而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更多的动物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动物学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类常见动物,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观察和鉴定方法,加深和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

通过此次的动物学野外实习,让我们学习到了课本之外的动物学知识,真实地了解到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性思考问题和合理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之,在这次实习中,

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还丰富了我的人生经验。

二、实习的时间:5月24日至6月1日

表1 实习日程安排

动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点: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1.实习地简介

梵净山蘑菇石中文:梵净山

英文:Mount Fanjing

位置:中国贵州省铜仁市境内

梵净山: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国务

院于19xx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

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xx年度和20xx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梵净山,武陵山脉的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西面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庞大寺庙群,奠定了梵净山乃著名“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佛教文化为苍苍茫茫的梵净山披上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净山植物类型多样, 森林是梵净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其生物资源的核心。它既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又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枢纽;同时因其特殊的层次结构,形成了动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地。森林类型划分 原生性的栲树林、青冈栎林、珙桐林、黄杨林、高山柏林等以及次生性的响叶杨木、桦木林、

枫香林、枫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等44个森林类型。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森林活立木蓄积为3378000立方米。植物物种多样性 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植物种类有277科、795属、1955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14属19种,占全国种类数的9.5%,种子植物144科460属1155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6%;苔藓类50科127属245种,占全国种类数的11.1%;蕨类38科85属18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7.0%,大型真菌45科123属372种,占全国真菌数的4.7%。植物区系分比较复杂,是一个相当丰富和相当古老的温带、亚热带的植物区系。

动物种类的多样, 梵净山区拥有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三个区系成分的动物。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已初步记录在案的动物有800多种,其中兽类8目23科68种,占全国种类数的13.6%,鸟类16目39科191种,占全国的6.2%;爬行类3目9科41种,占全国的10.9%;两栖类2目8科34种,占全国的12.2%;鱼类4目9科48种,陆栖寡毛类2科21种;昆虫18目,目前已知400多种,尚有不断的新属新种报道。除此之外,梵净山尚有众多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研究还未涉及。

梵净山游梵净山,成熟而最为便捷的线路只有一条,就是经印江自治县木黄风景名胜区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西线梵净山旅游线路。车行50公里,只需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自然保护区的棉絮岭接待站。在木黄风景名胜区,可参观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纪念碑,了解红军在印江、沿河等地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同时,还可以

在蔡伦古法造纸文化村、永义紫薇园、团龙民俗文化村等景点参观考察土家民俗民族文化、古法造纸、傩戏傩技和土家摆手舞等文化产品,其参与性和观赏性非常强。进入自然保护区后,可游四大皇庵之首的护国寺,看规模庞大的佛事活动。在棉絮岭能远眺万米睡佛,并以此为起点,步行一个半小时,顺山脊过薄刀岭、穿黑巷子、攀剪刀峡即可到梵净山核心保护区,可游蘑菇石、看万卷书,探九皇洞、攀梵净主峰—金顶。沿途视野开阔,道路较为平缓,既能体会攀沿中的艰辛,又能神情怡然欣赏风吹云散时闪现的烂漫山花和茫茫林海。心灵沉积的疲惫在佛教名山优秀而神奇的自然生态中得到安抚和释放!

三、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能更好把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加深课,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课一个理性的认识。

1、通过到野外田野、溪边、各种不同的生镜采集和观察各类动物,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特征,基本外形,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2、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习性,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学习动物标本的分类鉴定。

4、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5、参观其他标本室,让我们能把它与学校的标本作比较,从而总结我的知识。

⒍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7、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实习人员及指导老师

实习人员:2008级生物科学全班同学

我们组的组员:赵健、王进、彭宁、程建、王大伟、廖丽、陈宗鸾、陈磊、刘琴、彭海英

指导老师:赵海涛、葛传龙、梁琴、王彦斌

五、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总的大至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

二是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环境的观察、标本的制作、标本的鉴定、标本的保存等。

㈠无脊椎动物

1.昆虫标本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1.1昆虫采集工具

①捕虫网:主要用于捕捉空中飞动的昆虫,如蝶、蛾类、蜻蜓类等等。网的结构由网袋和网柄组成。 网袋宜用薄柔的细纱,颜色以白色或

淡色为好,如罗纱或蚊帐纱,也可用尼龙纱巾改制,目的是减少挥网时的阻力,利于昆虫入网并便于透视网内。

③水网: 专门用以捕捉水生昆虫。制作水网的材料要求坚固耐用,透水性良好,通常用细纱或亚麻布制作。网圈规格与捕虫网相同,但网袋较短呈盆底状,网柄应长些,以便使用者站在塘边或小溪岸边,采集水面或水中的昆虫。

⑤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

⑥其他工具:三角纸袋、棉层、镊子、剪刀、毛笔、放大镜、笔记本、笔、酒精

1.2昆虫采集法

①网捕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

1.3昆虫标本制作工具

⑴展翅板 是用来展开昆虫翅的工具,

①木制展翅板

②泡沫板式展翅板

③三级台 这是针插虫体时所使用的工具。。

④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2.昆虫标本采集、制作

以蝴蝶为例说明昆虫的采集过程和制作:

2.1蝴蝶的采集过程

①蝶类通常在林间路边和水溪边,或花草繁茂的地方,蝴蝶喜欢停在潮湿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咸味的水,最能吸引它们来饮,所以一般它在昆虫都喜欢呆在森林的边缘,特别在水溪边。天气晴朗时一般在早上10点到下午3点是最佳的采集时间,可直接用网捕。

②根据蝴蝶的生活习性我们会选择在空旷的森林边缘或水溪边,飞翔中的蝴蝶,可以挥网捕捉,迎面飞来可以从容兜住;向前飞去的则须快速追扑;在它访花活动时可以从旁掠取,应当注意植物上有无刺棘,防止把网挂破。

③当蝴蝶进入网中,应当即将网袋的底部向上甩,或将网柄翻转,都能将网口封住,切忌从网口向里张看而让蝴蝶再从网口逃逸,只要运用自然,一定能够捉到。

④捉住以后,可以隔网用拇食二指捏住蝴蝶胸部,依蝴蝶大小加不同

的压力,使蝴蝶窒息,然后用镊子取出,包入三角纸中,每一三角纸只包一只。

如果蝴蝶停在地面,应一手拿网柄,一手提网底,对准罩下,等蝴蝶飞起进入网中,再将网底折转。不能扫捕,以避免泥土扫入网中,损坏蝶翅。多数蝴蝶喜欢吮吸植物花蜜,有些种类喜欢吮吸树木伤口所流出的汁液,有的喜欢腐烂发酵的瓜果、人或动物的尿液,有的群集在路傍积水或溪边浅水处饮水,在这些地方应特别留意。也可根据蝴蝶的习性,在岩石或树干上涂上蜂蜜、在地上布置腐烂瓜果、撤尿、或制造一些树木的伤痕以引诱蝴蝶来自投罗网。

2.2蝴蝶标本的制作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⑤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则可以把它放好以晾干。

★注意:不同昆虫生活习性不同,它的采集地的选择有所不同,采集方法也有所不同,生活习性的不同在上面我以说了,下面我主要说不同的昆虫制作标本时的针插部位的不同:

● 直翅目昆虫针插在前胸背板后方偏右的后内角

● 蜻蜓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的针插部位于中胸背部中部

● 半翅目昆虫插在中胸小盾片中间稍偏右一侧

● 鞘翅目昆虫针插右鞘翅内前方,使针从中足和后足之间穿过 ● 微小昆虫则用00号昆虫针孔入昆虫的腹部正中,再用一般的昆虫针穿过软木的左测

在针插时还特别注意:昆虫针插入一定要与虫体的长轴垂直。

3.标签的填写:采集标签要包括采集日期、采集人、采集地以及鉴定人

★特别提醒:标签的大小规格要适当

4.标本的保存:昆虫完全干燥之后,放入昆虫盒中,在盒之中要放樟脑或其他防止虫蛀的药品,并时常不断加药。

㈡脊椎动物的实习

脊椎动物学的实习我们学会制作鱼类、两西类、爬行动物的标本制作处理方法。

1、鱼类标本的采集处理方法

大型鱼类腹腔注射10%的甲醛液(小型鱼类可直接浸泡)后,放入盛有10%甲醛液的容器内固定,然后带回实验室分装,用5%的甲醛

液保存。

2、两栖标本的处理方法

用10%的甲醛液注入甲醛液后系上编号标签,然后将标本整形放入盛有10%甲醛液的容器内浸泡24小时固定。固定后的标本装到盛有5%~10%的甲醛液或75%乙醇内保存。

3、爬行动物标本的处理方法

大、中型爬行动物需制成剥制标本,小型爬行类可制成浸制标本。用乙醚在密闭容器中将动物麻醉后,进行标本测量,将体重、体长、编号、性别、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及身体的颜色等登记到登记卡上,将标签结扎到标本的后足上。标本体腔内注入10%的甲醛液,整形放到标本瓶内用10%的甲醛液固定1~2天后将标本分装到5%~10%的甲醛液或80%的乙醇内保存。

六.实习成果

㈠、采集到的两栖类:

粗皮姬娃

拉丁文名: 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英文名: Tubercled Bygmy Frog

粗皮姬娃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 姬蛙属 动物

①-形态结构

两栖纲无尾目粗皮姬蛙粗皮姬蛙的皮肤粗糙。体长大约只有2公分左右,身体娇小呈三角形,皮肤背部有肉疣颗粒,而且常带不规则的花

纹,属于小型蛙。身体肥短浑圆,头部尖小,背部呈灰褐色,并有不规则状花纹,花纹周边有较浅色轮阔线,像是迷彩斑块;皮肤有肉疣颗粒,集中在背部的中间;腹部白色;而喉部有一鸣囊;前后肢有黑褐色条纹;趾尖有小吸盘,善于跳跃及潜行。

成蛙2.5cm大小。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体形较苗条,善于游泳。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可以离开水生活,但繁殖仍然离不开水,卵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因此不如爬行纲动物先进,爬行纲动物已经可以完全离开水生活。

②-生活习性

粗皮姬蛙平常栖息在底层落叶间,繁殖时则出现在水边的草丛或水沟落叶堆中。繁殖期以春夏两季为主,在雨天的时候比较活跃,雄蛙叫声如同鸭子叫声,非常吵杂聒噪。

③-栖息环境

该物种生活在森林的边缘,偶尔会到森林地面上的原始森林,但最经常听到的大规模森林边缘合唱团在水坑和游泳池。它也偶尔去种植园,高大灌木和耕地。该品种在相对长期仍然水域,如草地池,沼泽,池塘和稻田中丘陵地区。

④主要分布省份:浙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

南 台湾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黑石顶 古田 大瑶山水源林(广西) 十万大山水源林 道真大沙河 赤水桫椤 雷公山 习水 梵净山 茂兰 吊罗山 尖峰岭 神农架 壶瓶山 东洞庭湖 莽山 井冈山 缙云山 金佛山 大围山 铜壁关 古田山 大雾岭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 南靖南亚热带雨林

小弧斑姬蛙

拉丁文名: Microhyla heymonsi Vogt

英文名:Arcuata-spotted Pygm Frog

小弧斑姬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 姬蛙属 动物

①-形态特征

小型蛙类,成体体长不足2.5厘米。身体背面较光滑,有扁平的小疣粒。背面浅灰色或银灰色。身体背部正中靠前的地方有黑色的“()”状斑,在两栖动物中罕见,小弧斑姬蛙即由此得

小弧斑姬为无尾目、姬蛙科、姬蛙属的两栖动物。蛙小型蛙类,成体体长不足2.5厘米。身体背面较光滑,有扁平的小疣粒。背面浅灰色或银灰色。身体背部正中靠前的地方有黑色的“()”状斑,在两栖动物中罕见,小弧斑姬蛙即由此得名。多栖息于山区水域附近的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②-生活习性

栖息于稻田边、低矮草地上等处,有时可上到较矮的灌丛树叶上。

产卵季节估计在5~7月。在繁殖期彻夜鸣叫不停。体形虽小,鸣声却可传很远。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

③-栖息环境

栖息于稻田边、低矮草地上等处,有时可上到较矮的灌丛树叶上。 ④-分布

小弧斑姬蛙(学名:Microhyla heymonsi)为姬蛙科姬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多栖息于山区水域附近的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饰纹姬蛙

拉丁文名: Microhyla ornata (Dumeril and Bibron) 英文名: Ornamented Pygmy Frog

饰纹姬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 姬蛙属 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型较小的蛙类,体长一般在3厘米以下。背部比较光滑,只要少量分散的小疣粒。背部有对称排列的灰棕色斜纹。

②-生活习性

常在草丛中;和田边和水塘附近活动扑食,有时在路边草丛腋常见。繁殖期在5-7月。以昆虫为食,常食白蚁,小型鞘翅目昆虫等。 ③-栖息环境

常栖息于草丛、田边、水塘附近。

④-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云南省分布于滇南,滇中,滇西和滇东北部分地区。

中国林蛙

拉丁文名: Rana chensinensis David

英文名:Chinese Brown For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

①-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雌蛙体长48毫米左右,雄蛙体长46毫米,雄蛙较小;头较扁平,头长宽相等或略宽;吻端钝圆,略突出于 下颌,吻棱较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宽;鼓膜显著,明显大于眼径之半,犁骨齿两短斜行,位于内鼻孔内侧,前肢较短壮,指端圆,指较细长,指长顺序3,1,4,2,第1,3指几等长;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及内外掌突均较显著。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或略超过,左右跟部明显重迭,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足与胫等长或略长;趾端钝圆;趾细长,第3,5趾达第4趾的第2,3关节下瘤之中部,蹼发达,除第4趾外,其余各趾的蹼多少至趾端而蹼缘缺刻较大,外侧跖间具蹼而不发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内跖突窄长,外跖突小而圆。皮肤上细小痣粒颇多,口角后端颌腺十分明显,背侧褶在颞部不平直而成曲折状,在鼓膜上方侧褶略斜向外侧,随即又折向中线,再后后延伸达胯部;两侧褶间有少数分散的疣粒,在肩部有排成“人”

形者;腹面皮肤光滑。跖褶2。两眼间深色横纹及鼓膜处三角斑清晰,背面与体侧有分散的黑斑点,一般都在疣粒上;四肢横斑清晰;腹面灰色斑点颇多,有的甚至自咽至腹后都有斑纹。雄蛙前肢较粗壮,第1指上灰色婚垫极发达;有1对咽侧下内声囊。

②-生活习性

中国林蛙1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水中生活和陆地生活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水中生活阶段是在较深的水域中进入冬眠状态,以渡过寒冷的冬季,一般从9月下旬到翌年4月中旬,历时150~180天。此时的中国林蛙多群集于水下穴洞之中,不食少,新陈代谢降到极低水平;陆地生活阶段是到春季冰雪溶化,水温变暖时,冬眠的蛤士蟆渐渐开始活动,随着水温和气温的升高陆续上岸。此时的雌雄蛙体生殖腺均已成熟,在温暖的浅水池沼、田水中“抱对”和产卵,排精,在水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蛤十蟆完成生殖活动后,即进入陆地山林的草丛或灌丛中,营陆地生活。随着气温的升高,蛤士模逐渐由低地向高地,由阳坡向明坡迁移。此时援食旺盛,蛙体渐肥,幼蛙也正处于迅速生长时期,从9月中旬开始,气温降到15℃以下时,蛤土蟆开始向山下迁移,陆续到达越冬水域周围,在气温降到10℃以下时,即陆续进入水中,又从陆地生活转入水中生活。蛤士蟆蝌蚪在水中为鳃呼吸,以植物碎屑、藻类、植物嫩芽、嫩叶等为食,为植物性食性期,约30d左右。变成蛙后即离水登陆,转变成动物性食性,以昆虫,蜘蛛,蜗牛等活饵为食,因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蛙舌,故有很强的放舌捕捉各种小型飞虫的能力。

③-栖息环境

多栖息于海拔600~2000米的山地森林植被较好的静水塘或山沟附近。以水源为中心,其活动范围1000米左右。

④-分布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河南、青海、四川、湖北、江苏等地。

昭觉林蛙

拉丁文名:Rana chaouchiaoensis Liu

英文名:Chaochiao Brown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蛙体长53毫米左右,雄蛙体长54毫米。吻端钝圆,吻棱明显。体背面颜色变异大,多为红棕、棕褐、棕色,有的有黑色斑点,后肢背面有褐黑色横纹。

②-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1150~3340米的高山区和高原边缘地区。所在地区林木杂草繁盛,沼泽和水塘较多,环境潮湿。非繁殖期成蛙已陆栖为主。繁殖盛期为4~5月,常群集于水塘、稻田、水沟及溪河回流浅水处繁殖。

③-栖息环境

栖息于稻田、水塘及溪流处。

④-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

泽蛙

拉丁文名:Fejeruarya limnocharis (Gravenhorst)

英文名:Torrestrial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体长50~55毫米。趾间半蹼。吻部较尖,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有的还有宽窄不一的青绿色或浅黄色脊线纹。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杂以赭红、深绿色斑;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鸣声响亮,生活在稻田、沼泽、菜园附近

②-生活习性

在高纬度地区,秋季开始冬眠,4月出蜇后产卵,产卵期可延至9月份。在南方,1只雌蛙年产 2~3批卵。卵大都产于水层较浅的静水域中,一般沉入水底。在产卵时,抱对的雌雄泽蛙先将头部潜入水中,仅肛部露于水面。排出20~70枚卵以后,雄蛙用足猛然将卵蹬离肛部。这样的产卵动作一般连续6~7次。卵小,卵径约1毫米。蝌蚪背面橄榄绿色,有棕褐色麻点,尾细弱,末端尖细,尾鳍上下缘有若干黑色短横斑。卵和蝌蚪适应能力强,水温40℃时仍能正常发育,且速度很快。一般35~45天完成变态,有的在3周内完成。

③-栖息环境

常见于田野池塘及丘陵。

④-分布

广泛分布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2000米的山区也有分布。最习见,数量多。 国外分布:孟加拉国; 文莱; 柬埔寨; 中国; 澳门;台湾;香港; 印度; 印尼; 日本(本州西部、四国和九州和冲绳,并被引入至対马岛和壹岐岛); 老挝; 马来西亚; 缅甸; 尼泊尔; 巴基斯坦; 菲律宾; 新加坡; 斯里兰卡;泰国; 越南;菲律宾;也可能产于不丹。 中国大陆的分布在河北、山东、西藏、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

沼水蛙

拉丁文名:Hylarana(Hylarana) guentheri (Boulenger) 英文名:Guenthers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较大,体长71毫米左右。头长大于头宽。皮肤光滑,背侧褶显著。指端钝圆,无横狗。背部棕色或灰棕色,沿背侧褶下缘有黑纵纹,体策有不规则黑斑。

②-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繁殖季节因地而异,

多在5~6月,每年产卵1次。

③-栖息环境

多栖于稻田、池塘或水坑内。常 隐蔽在水生植物从间、土洞或杂草中。

④-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香港。

黑斑蛙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长约7~8厘米,雌者略小。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黑斑蛙图片阔,吻钝圆,吻棱不显,口内锄骨齿2小团,左右不相遇;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个。眼大而凸出,眼间距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大而明显。体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2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央常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口。腹面皮肤光滑,白色无斑。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有窄的缘膜,关节下瘤明显;后肢较肥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为全蹼,第5趾外侧缘膜发达,外蹠突小,内蹠突窄长,有游离的刃状突出。雄蛙具颈侧外声囊;前肢第1指基部有粗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

②-生活习性

黑斑蛙捕食产卵季节3~6月;一般11月开始冬眠,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一般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引诱雌蛙抱对产卵。卵多产于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静水域中,偶尔也在缓流水中产卵。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

③-栖息环境

农田周围,尤其是水田,成蛙常栖息于稻田、池溏、湖泽、河滨、水沟内或水域附近的草丛中

④-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地。

龙胜臭蛙

拉丁文名: Odorrana lungshengensis (Liu and Hu)

英文名:Lungsheng Odorous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臭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62毫米,雌蛙81毫米左右。鼓膜小。体侧无背侧褶,指、趾具吸盘,趾间近全蹼。体背绿色,有十几个近圆形的棕色大斑点。雄蛙有1对咽侧下外声囊。

②-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溪内,溪 旁一般植被丰富,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崖石较多。、繁殖期主要在6~7月。

③-栖息环境

山溪内、溪边崖石上。

④-分布

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

竹叶臭蛙

拉丁文名: Odorrana versabilis (Liu and Hu)

英文名:Bamboo Leaf Odorous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臭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74毫米,雌蛙79毫米左右。头部扁平,皮肤光滑,背侧褶细而平直,趾间全蹼。背部棕色或绿色,散有稀疏不规则的绿色斑点,雄性具1对咽侧下内声囊。

②-生活习性

在贵州三月间产卵,在海南5月产卵,卵乳白色,在贵州三月间

产卵,在海南5月产卵,卵乳白色,卵径3-3.5mm. ③-栖息环境

生活于海拔350-1260mm的山区溪流或瀑布附近。

④-分布

国内分布: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

海南。

花臭蛙

拉丁文名:Odorrana schmackeri (Boettger)

英文名: Piebald Odorous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臭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4毫米,雌蛙80毫米左右。鼓膜大。体侧无背侧褶,指、趾具吸盘。体背面为绿色,间以棕褐色或黑褐色大斑点。 ②-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200~1400米的大小山溪内。溪内大小石头甚多,植被较为繁茂,环境潮湿。成蛙长蹲在溪边岩石上。7~8月为繁殖期,夜间发出鸣叫声。

③-栖息环境

常栖于山溪及溪流边岩石上。

④-分布

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州、广西。

华西雨蛙

拉丁文名: Hyla annectans (Jerdon)

英文名: West China Tree Toad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雨蛙科雨蛙属的两栖动物。

①-形态特征

体形小,雄蛙体长34-38毫米,雌蛙39-43毫米。吻宽圆而高,吻棱明显。颊部垂直;鼓膜圆。舌较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指端有吸盘和马蹄形横沟;趾端形态同指。背面皮肤光滑,腹面遍布扁平疣。生活时背面绿色,头侧有紫灰及金黄条纹。股前后方及跗庶内侧具黑色斑点,1-5枚不等。腹面乳白色。

②-生活习性

繁殖季节在4-6月,卵小,成团,产于小坑塘内。蝌蚪体高而肥笨。 ③-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750-2400米稻田地区。常在树叶上铺匐匐着,或白天隐避在树洞或草丛中。下雨夜晚大批外出活动有时百蛙齐鸣。 ④-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东部、泰国、越南北部等地。

斑腿树蛙

拉丁文名: Rhacophorus megacephalus (Hallowell)

英文名: Spot-legged Treefrog

斑腿树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树蛙科树蛙属

①-形态特征

雌蛙体长约76米,雄者约53米。体扁平。头长宽相等或长大于宽;口阔,吻略尖圆,吻棱明显;鼻孔近于吻端,眼大,凸出。眼径

与吻等长,眼间距大子鼻间距:鼓膜显著。皮肤平滑,背面有极细微的痣;腹面满布颗粒状扁平疣,颞褶平直而较长,达肩后方。体色变异甚大,常随栖息的环境而异,一般背面为浅棕色,上面有黑色或黑棕色斑纹,成纵条状、"X"形或黑点状;四肢背面有黑色或暗绿色横纹,或成斑点状;肛门附近及腿后方有黄、紫、棕及乳白色交织成的网状斑纹。腹面乳白色。前肢长,指端均有吸盘及横沟,指间无蹼,指侧均有缘膜,关节下瘤发达。后肢细长,胫长约为体长之半,足短于胫;趾吸盘小于指吸盘,趾间有蹼。关节下瘤与内跖突小而明显,无外跖突。雄蛀有单咽下内声囊,前肢第一指基部有明显的乳白色婚垫。

②-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80~1600米的丘陵和山区。繁殖期因地而异,多在4~9月产 卵,卵群附在岸边草丛中或泥窝内。

③-栖息环境

多栖于稻田、草丛或泥窝中,或在田埂石缝以及附近的灌木、芭蕉叶基部和地面的腐叶下。

④-分布

分布四川、江苏、浙江、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黑斑侧褶蛙

拉 丁 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a

英 文 名:Nigromaculata Dorsolateral-folded Frog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

①-形态特征

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眼间距窄,鼓膜大;犁骨齿两小团;舌大;皮肤较光滑,有数条长短不一的肤棱;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棕灰色,其上散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

②-生活习性

繁殖:3-6月均能产卵,卵呈块状。

③-栖息环境

常栖息于池塘、水沟、稻田、水库、小河和沼泽地区。 ④-分布

国内分布:除新疆、西藏、云南、台湾、海南省外,广泛分布于各省。国外分布:日本、朝鲜、苏联。

中华蟾蜍

拉丁文名: 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

英文名: Cantor Zhoushan Toad

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

①-形态特征

体粗壮,长约10厘米以上,雄者较小。全体皮肤极粗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头宽大,口阔,

吻端圆,吻棱显著。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躯体短而宽。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2,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雄性前肢内侧3指有黑婚垫,无声囊。体长79-120毫米。 ②-生活习性

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间;栖居草丛、石下或土洞中,黄昏爬出捕食。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卵在管状胶质的卵带内交错排成四行。卵带缠绕在水草上,每只产卵2000-8000粒。成蟾在水底泥土或烂草中冬眠。其蝌蚪喜成群朝同一方向游动。冬季多在水底泥中。白昼潜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动。以捕获蜗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

③-栖息环境

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间;栖居草丛、石下或土洞中,黄昏爬出捕食。

④-分布

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都有分布。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㈡、采集到的昆虫标本:

⑴蜻蜓目(Odonata)①蜻蜓②豆娘(Caenagrion)

⑵双翅目(Diptera) 舍蝇(Musca domestica vivina Macq)

⑶半翅目(Dermaptera) 大臭蝽(Eurostus validus Dallas) ⑷蜚蠊目(Blattaria)蜚蠊

⑸直翅目(Orthoptera)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蝗科(Acrididae) 蝗虫

⑹螳螂目(Mantedea)螳螂(Mantis religiosa linnaeus)

⑺鞘翅目(Coleoptera) 铜绿丽金龟 (Anomal corpulenta Motsh)白条银斑天牛

⑻同翅目(Homoptera)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⑼鳞翅目(Lepidoptera )菜粉蝶 (Pieris rapae Linneaus) ⑽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 蜜蜂

㈢、采集到的鱼类有: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黄鳝(Monopterus albus)、高原鳅(Triplophysa microp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㈣、爬行类有: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玉斑锦蛇(SERPENTES - Colubridae - Elaphe - mandarinus )、灰腹绿锦蛇(Elaphe frenata )、环纹游蛇(Sinonatrix aequifasciata)、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

㈤、观鸟成果:

⑴ 鹃形目 (Cuculiformes ) 杜鹃科 (Cuculidae) 杜鹃属

(Cuculus ) 大杜鹃 (C. canorus)

⑵鸽形目(Columbiformes) 家鸽 (Columba livid) ⑶鸡形目(Galliformes ) 家鸡 (Gallus gallus)

⑷雁形目(Anseriformes) 家鸭 (Anas platyrrhychos) ⑸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燕科 (Hirundinidae)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山雀科(Paridae)大山雀(Parus major)

鸦科(Corvidae) 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 乌鸦(Corvus)

㈥、参观梵净山珍稀动物标本馆: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1.爬行纲(Reptilia)

蛇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Megapodiidae)锦蛇属 (Elaphe)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

蝰科(Viperidae)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 ⒉鸟纲(Aves)

①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 Accipitridae)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雀鹰(Accipiter nisus)

②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⒊ 哺乳纲 Mammalia

⑴ 食肉目 Carnivora

① 猫科 Felidae

豹亚科 Pantherinae

云豹属 Neofelis

云豹 N. nebulosa

猫亚科(Felinae)

豹猫属( Prionailurus)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②灵猫科(Paguma)

果子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Swinhoe) 大灵猫(Viverra zibetha )

③熊科(Ursidae) 黑熊(Ursus thibetanus ⑵.鳞甲目(Pholidota)

鳞鲤科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⑶灵长目 Primates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 ) )

⑷.偶蹄目(Artiodactyla)

①猪科(Suidae)

野猪(Sus scrafa)

②鹿科(:Cervus axis )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tufteddeer) 鼠科muridae

无斑小鼯鼠

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野猪 Sus scrafa

尖吻腹 agkistrodon acutus

毛冠鹿 Elaphodus cephalophus;tufteddeer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无斑小鼯鼠

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us

黔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苍鹰 Accipiter gentiles Linnaeus 雀鹰 Accipiternisus

黑熊 Selenar thibetanusi

鬣羚 Capricornissumatraen

7、参观铜仁学院标本室: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泽蛙( Fejeruarya limnocharis

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 斑腿树蛙

大树蛙R.dennysi

华南湍蛙(学名:Amolops ricketti)

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 (Bottger) 棘腹蛙P.(P.)boulengeri

棘胸蛙 P.(P.) spinosa

棘侧蛙 P.(P.) shinis

双团棘胸蛙P.(P.) yunnanensic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

松花蛇 (Elaphe schrenckii )

环纹游蛇

华游蛇(inonatrix percarinata )

环纹游蛇(S. aequifasciata)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Cantor)) 烙铁头mangshanensis

黑线乌梢蛇Zaocys nigromarginatus

翠青蛇翠青蛇(eurypholis major)

双团棘胸蛙 P.(P.) yunnanensic

大树蛙 R.dennysi

棘侧蛙 P.(P.) shinis

花臭蛙O.schmackeri

斑腿沼树蛙 Polypedates leucomystax

棘胸蛙P.(P.) spinosa

棘腹蛙P.(P.)boulengeri

泽蛙Rana limnocharis

泽陆蛙F.limnocharis

小弧斑姬蛙M. butleri

镇海林蛙 R.zhenhaiensis

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Gray)

赤练蛇Dinodon rufozonatum rufozonatum

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Fam.Colubridae) 翠青蛇Cyclophiops major

银环蛇Narrow-banded krait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

粗皮姬蛙 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小弧斑姬蛙 Microhyla heymonsi Vogt

华西雨蛙 Hyla annectans annectans

蜂斑林蛙 Rana chevronta Hu and Ye Chevron-spotted Brown Frog 中国林蛙 Rana chensinensis David Chinese Brown

昭觉林蛙 Rana chaochiaoensis

镇海林蛙 Rana zhenhaiensis Ye , Fei and Matsui Zhenhai Brown Frog

沼水蛙 Hylarana(Hylarana) guentheri(boulenger)

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a

泽陆蛙 Fejervarya limnocharis(Gravenhorst) Terrestrial Frog 斑腿树蛙 Rhacophorus megacephalus(Hallowell)

大树蛙 Rhacophorus dennysi Blanford Large Tree Frog 龙胜臭蛙 Odorrana lungshengensis

竹叶臭蛙 Odorrana versabilis

花臭蛙 Odorrana schmackeri (Boettger) Piebald Odorous Frog 中华蟾蜍华西亚种 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 Schmidt West China Toad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大灵猫Viverra zibetha

云豹Neofelis nebulosa

野猪Sus scrafa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tufteddeer

豹猫atraen

果子狸Pagurna (aruatataivanea)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us

黔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苍鹰Accipiter gentiles Linnaeus

雀鹰Accipiternisus

黑熊Selenar thibetanusi

七、实习总结或心得体会

为期八天的动物学野外实习结束了,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有专业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有欢笑,但也有泪水。在开始的第一天,由于路程较长,因此有很同学晕车,我很幸运,没有晕车,可能是我太兴奋了,这是第一次动物学实习,而且实习地点选择在梵净山,我之前没去过那里,也没正式登过山,很期待,希望早一些到那里,感受异地的生活及环境,梵净山的神奇。虽然这可能对晕车的同学来说有点痛苦,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

通过这次实习,经过自己的学习及老师的指导,我对书本上的知识认识更加深刻,学会了各类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处理方法。在这次实习虽然遇到很多困难,大家坦然面对。而且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合作、认真完成了实习任务,让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

这次野外实习还组织了一次爬山,这不仅仅是爬山,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是让我们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里,动植物的分布有着

明显的区别,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次爬山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大家相互帮助、吃苦耐劳精神,永不放弃的信念。总之,这次实习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很多,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都将成为不抹灭的回忆。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缺点,比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足等。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做好基础。

五、建议

1、希望学校为我们精心选择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在实习之前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

更多相关推荐: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 柏正刚

动物学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动物学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动物学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年级20xx学号1109030094学生姓名柏正刚指导教师徐芳玲20xx年12月30日动物学实习报告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和意义二实...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报告人甘桢学号08300205班级08级2班实习目的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20xx年6月18日我们开始了期待已久的野外实习这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这次野外实习不仅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同...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题目:普通动物学黄山野外实习专业班级:生物科学专业(2班)姓名:杨杰学号:20xx1501170指导教师:查岭生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组20xx年x月x日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前言动物学野外实习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动物...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格式

20xx年现代文理学院海滨动物野外实习总结姓名学号同组成员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目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结构生命现象进行探...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报告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对课本上的许多名词的定义解释我们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一些形态特征的描述书上是这么写着但世界上的生物是千变万化的生物不会照书本上的特征生长所谓世上不会有...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姓名钟洁学号20xx11140245班级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20xx级2班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姓名钟洁学号20xx11140245指导老师王老师石老师李老师班级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

湛师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前言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整个野外实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更充分更真实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还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提纲

1前言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生命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野外...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鸟类)

动物学实习报告动物学实习实习报告报告题目动物学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动物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年级20xx级学号杨洋学生姓名Molly爱杨洋动物学实习报告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和意义二实习时间及实习地点自然概...

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报告

缙山动物学野外脊实椎习动生命科学学院报物生物科学专业告学20xx级11班一野外实习目的1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课堂上讲授的脊椎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2加深学生对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