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使用心得体会

时间:2024.4.20

ANSYS使用心得体会

本次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是学习使用ANSYS软件对框架结构内力进行计算,在未学习该软件前,对于此类问题,通常会采用力矩分配法来进行计算,计算过程繁复,计算量大。导致过程缓慢。

通过对ANSYS软件的学习和了解,知道了它的一些明显的优点。

相对于其他应用型软件而言,ANSYS作为大型权威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锻炼过程,是一门相当难学的软件,因而,要学好ANSYS,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我们有比较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对ANSYS分析结果能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说,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SYS使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出软件的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刚开始接触ANSYS时,没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ANSYS在对结构力学的静力学分析非常方便,用来求解外载荷引起的位移、应力和力。静力分析很适合求解惯性和对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的问题。ANSYS程序中的静力分析不仅可以进行线性分析,而且也可以进行非线性分析,如塑性、膨胀、大变形、大应变及接触分析。

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充满烦恼和惊喜的,因为总是会碰到许多的新问题,需要较好的耐心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然而,在解决问题之后,就会有恍然大悟的喜悦,可以说是痛苦和快乐并存的。所以对于初学者,缺乏经验是非常难的。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不断出现的ERROR提示要坚定自己的信心,坚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本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提高建模能力是非常急需加强的一个方面。在做偏向于理论的分析时,可能对建模能力要求不是很高,但对于实际的工程问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而后面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建模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好的建模思想和技巧。

ANSYS软件是一款在建模等方面非常实用的软件,本次的学习我其实并没有完全熟练地掌握它的应用,以后还要加强对它的学习,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带来巨大的便利。


第二篇:ANSYS学习心得


ANSYS学习心得

1. 讨论两种Ansys求极限荷载的方法

(1)力加载

可以通过对应的方法(比如说特征值屈曲)估计结构的极限荷载的大致范围,然后给结构施加一个稍大的荷载,打开自动荷载步二分法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最后计算会因不收敛终止,则倒数第二个子步对应的就是结构的极限荷载;另外,也可以选择弧长法,采用足够的子步(弧长法可以一直分析到极限承载力之后的过程)同样可以从绘制的荷载位移曲线或计算结果中找出结构的极限荷载。

(2)位移加载

给结构施加一个比较大的位移,打开自动荷载步二分法进行非线性分析,保证足够的子步数,这样也可以分析到极限荷载以后,通过绘制荷载位移曲线或查看相应结果文件也可知道结构的极限荷载。

希望众高手讨论一下

(1)弧长法求极限荷载的收敛性问题,如何画到荷载位移曲线的下降段?

(2)位移法求极限荷载的具体步骤?

2.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由于SOLID

65单元本身是基于弥散裂缝模型和最大拉应力开裂判据,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为应力集中而使混凝土提前破坏,从而和试验结果不相吻合,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对单元分划进行有效控制,根据作者经验,当最小单元尺寸大于5cm

时,就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带来的问题;

2. 支座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有限元分析中,很多时候约束是直接加在混凝土节点上,这样很可能在支座位置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从而使支座附近的混凝土突然破坏,造成求解失败。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大支座附近单元的尺寸或者在支座上加一些弹性垫块,避免支座的应力集中;

3. 六面体的SOLID 65 单元一般比四面体的单元计算要稳定且收敛性好,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尽量使用六面体单元;

4. 正确选择收敛标准,一般位移控制加载最好用位移的无穷范数控制收敛,而用力控制加载时可以用残余力的二范数控制收敛。在裂缝刚刚出现和接近破坏的阶段,可以适当放松收敛标准,保证计算的连续性;

3. 关于下降段的问题

1)在实际混凝土中都有下降段,但是在计算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下降段的问题。

2)下降段很容易导致计算不收敛,有时为了计算的收敛要避免设置下降段,采用rush模型。

3)利用最大压应变准则来判断混凝土是否破坏。

4. Solid65单元中的破坏准则

1)采用Willam&Warnke五参数破坏准则

2)需要参数:

单轴抗拉强度,单轴,双轴抗压强度,围压压力,在围压作用下双轴,单轴抗压强度

5. 近来我对混凝土单元进行了一点思考,有一些想法,贴在下面,共同探讨:

1)分析混凝土结构,选择合理的材料特性是建立模型的关键,所以有必要弄清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混凝土是脆性材料,并具有不同的拉伸和压缩特性。典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8%-15%。

在ANSYS中,对于混凝土单元,材料特性ANSYS要求输入以下数据(为了清楚起见,我

将几个系数均译为了中文):弹性模量 、泊松比

、张开与闭合滑移面的剪切强度缩减系数、抗拉与抗压强度、极限双轴抗压强度、周围静水应力状态、静水应力状态下单轴与双轴压缩的极限抗压强度、断裂发生时刚度乘子。其中,1~6是必须输入的,7~11要么不输入,都采用默认值,如果输入其中一个,其他的都需要输入;另外, 与 在0~1之间取值,具体如何取值,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将剪切缩减系数,取的太小,否则,就很难不收敛,据我体会,分析一个梁的极限荷载时,剪切缩减系数的取值影响也不是很大;

2)据我理解,如果定义:TB,concer,mat(mat是需要定义的材料号),则混凝土定义了破坏准则,没有定义屈服准则,主要是W-W模型。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太随机了),很难得到一个完全适合混凝土的屈服的材料模型;

3)如果考虑混凝土的压碎破坏,有限元模型会较早失效,得不到真实极限荷载,建议在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极限荷载时,关闭混凝土压碎能力;材料模型的选取对荷载变形曲线路径影响不大,即模拟曲线与真实曲线相对应部分吻合较好;不考虑混凝土的压碎破坏,并不意味着不考虑混凝土的抗压能力,相反,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极限荷载,采用受压混凝土模型是必需的,也只有采用受压混凝土模型才能得到整个荷载变形曲线;

6. do a mesh sensitivity analysis, which means you need analyze the model with three different mesh sizes in the span direction, and maybe you can find something.

7. 开裂荷载就是第一到裂纹出现的时候,所加荷载即为开裂荷载;至于如何检测,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就是在开裂荷载附近,将荷载不加的很小!观察第一条裂纹的出现.

8. 由于没有考虑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所以荷载-位移曲线接近双折线;我的观点是: 1):仅设置CONCR,不管是否设置压碎,极限荷载偏小,荷载位移曲线一般接近二折线;采用CONCR+MISO则荷载位移曲线形状明显是曲线的,更接近试验结果,所以设置CONCR后,还要需要具体定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2):不考虑压碎时,计算相对容易收敛;而考虑压碎则比较难收敛,即便是没有达到压碎应力时,且有限元模型会较早失效,得不到真实极限荷载。

3)关掉压裂,应该在考虑其他屈服准则,如von mises。

****米赛斯准则在特定的条件下是适合混凝土的.米赛斯准则不适合混凝土是因为它不能包括静水压力效应,对简单的简之梁摸拟,根本没有考虑静水压力效应,所以还是可以用米赛斯准则的;****我很赞成你的观点:"定义Concr时把压碎特性去掉(抗压强度为“-1”)肯定是不合理的";我也在相关的帖子,发表过向类似的观点;比如,不考虑混凝土压碎,如何观察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发展?我也一直在考虑此问题,只是高我们这一行的人太少,连找一个讨论的人都很难!!我的观点是: 如果必设压碎检查,则要通过大量的试算,并设置不同的网格密度、子步数,以达到目的;***另外,在ANSYS软件的帮助里,明确提到混凝土可以将抗压强度设为-1,以不考虑混凝土的压碎功能!原叙述如下:

Absence of the data table removes the cracking and crushing capability. A value of -1 for constant 3 or 4 also removes the cracking or crushing capability,注 :constant 3:Uniaxial tensile cracking stress.constant 4:Uniaxial crushing stress (positive).即混凝土开裂、压碎均可去掉。

***有时我想是不是"ANSYS在混凝土这一块功能还有待于改善"?

9. 有限元方程求解

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求解时采用多荷载步,每荷载步又设若干子步。为便于加载,将整个求解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加载到开始出现裂缝;(2)很多裂缝出现;(3)钢筋屈服;(4)一直到破坏。第一阶段为线性阶段,可以加比较大的荷载步,当出现裂纹后,就逐步减小荷载步。进入非线性后,方程较难收敛甚至不收敛,在裂缝刚刚出现和接近破坏的阶段,可以适当放松收敛标准,保证计算的连续性

10. 我在用ansys计算沈聚敏教授做过的试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延性》清华大学,建筑结构学报1980.2)总共10根梁。

发现我不考虑混凝土压碎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基本上与试验相同。

但是考虑压碎的时候(把-1改为轴心抗压强度,命令流相同),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相去甚远。这是为何呢?在考虑压碎的前提下,我把收敛准则里面的0.05改为0.2之后,得到的最大承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以和试验值相当这样的话,我就感到很不解了,应该说收敛准则,只是决定是否收敛,而不能改变结果阿???(而且我感觉0.2是不是不行啊,最大应该就是0.05)子步数和迭代次数应该是越大越好吧,(在不考虑计算时间的前提下),我好像感觉有人说,大了也不好,不好收敛。表示怀疑???

11. 如何显示SOLID 65单元内部配筋方向?

操作步骤:

1)使实体透明化: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Translucency

注意:1——完全透明;0——完全不透明

2)显示与实常数相关的单元形状: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Size and Shape

将ESHAPE开关打开。

3)消影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Edge Options

对GLINE进行选择。

4)将单元缩减以更好地观察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Size and Shape

对SHRINK开关进行选择缩减比例0%~50%。

12. 为什么ANSYS对WW破坏面进行改动?

1) 混凝土材料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材料,受压破坏和受拉破坏表现完全不同;

2) WW破坏曲面中没有区分这两种破坏形式,但实际程序计算中却需要加以区分;

3) 人为强制在压-压-拉分区和拉-拉-压分区中按开裂处理,体现了理论研究和实用计算程序编写之间的差异。

13. Solid 65的本构关系

弹塑性行为

1) 受拉弹性

2) 受压可以选择一些塑性模型:

a) Von Mises屈服面

b) Drucker-Prager屈服面

c) 理想弹塑性

可以使用以下本构关系:

1) 等强硬化模型(Multilinear Isotropic Hardening)

2) 随动硬化模型(Multilinear Kinematic Hardening)

3) Drucker-Prager模型(DP模型),DP模型在混凝土中为理想弹塑性模型

14. Solid65单元中的破坏准则

采用Willam&Warnke五参数破坏准则

需要参数:

1) 单轴抗拉强度,

2) 单轴,双轴抗压强度,

3) 围压压力,

4) 在围压作用下的双轴,单轴抗压强度

15. 混凝土与钢筋组合模型的选取

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整体式模型;

2. 滑移影响可以通过折减钢筋弹模加以模拟;

3. 在类似节点受往复荷载作用的问题,由于滑移严重,必须使用界面单元;

4. 预应力考虑预应力损失,必须使用界面单元。

16. ANSYS裂缝模型的说明

1. ANSYS的裂缝模型相对比较粗糙,使用时应加以慎重考虑;

2. 受拉软化给的是基于固定极限应变的软化模型,比较适用于配筋合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对素混凝土构件有很强的网格依赖性,效果一般不好;

3. ANSYS的裂面受剪模型为恒定的裂面剪力传递系数模型,在模拟受剪破坏时,剪力传递系数选择不当往往会高估构件受剪承载力。

17. ANSYS建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单元尺寸大小

基于最大开裂应力准则,单元越细,应力集中越严重,开裂出现越早

解决方法

1) 使用半脆性裂缝模型,减小单元尺寸影响

2) 控制网格大小,单元尺寸不宜小于5cm

3) 控制网格划分,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要避免过小的单元出现

!!施加支座

支座是个非常严重的应力集中部位,尽量避免把约束直接施加在支座上

解决方法

1) 加弹性垫块,利用圣维南原理减小应力集中

2) 加大支座部位单元尺寸,减小应力集中

18. 具体的系数及公式

1) 定义tb,concr时候的两个系数如何确定?

一般的参考书中,其值建议先取为0.3~0.5(江见鲸),原话是“在没有更仔细的数据时,不妨先取0.3~0.5进行计算”,足见此0.3~0.5值的可用程度。根据我的经验和理由,建议此值取大些,即开裂的剪力传递系数取0.5,(定要>0.2)闭合的剪力传递系数取1.0。支持此说法的还有现行铁路桥规的抗剪计算理论,以及原公路桥规的容许应力法的抗计剪计算。

2) 定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应力应变曲线很多,常用的可参考国标混凝土结构规范,其中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二次曲线+直线的下降段,其参数的设置按规范确定即可。当然如有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

19. 关于收敛的问题

ANSYS混凝土计算收敛(数值)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网格密度、子步数、收敛准则等,这里讨论如下。

1)网格密度:网格密度适当能够收敛。不是网格越密越好,当然太稀也不行,这仅仅是就收敛而言的,不考虑计算费用问题。但是究竟多少合适,没有找到规律,只能靠自己针对情况慢慢试算。

2 )子步数:NSUBST的设置很重要,设置太大或太小都不能达到正常收敛。这点可以从收敛过程图看出,如果F范数曲线在[F]曲线上面走形的很长,可考虑增大nsubst。或者根据经验慢慢调正试算。

3)收敛精度:实际上收敛精度的调正并不能彻底解决收敛的问题,但可以放宽收敛条件以

加速吧。一般不超过5%(缺省是0.5%),且使用力收敛条件即可。

4)混凝土压碎的设置:不考虑压碎时,计算相对容易收敛;而考虑压碎则比较难收敛,即便是没有达到压碎应力时。如果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计算,建议关掉压碎选项;如果是极限计算,建议使用concr+MISO且关闭压碎检查;如果必设压碎检查,则要通过大量的试算(设置不同的网格密度、NSUBST)以达到目的,但也很困难。

5)其他选项:如线性搜索、预测等项也可以打开,以加速收敛,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6)计算结果:仅设置concr,不管是否设置压碎,其一般P-F曲线接近二折线;采用concr+miso则P-F曲线与二折线有差别,其曲线形状明显是曲线的。

20. 如何用AUTOCAD如何出ANSYS的图?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两种方法:

1)用apdl生成数据文件,然后用excell打开并处理,然后到autocad中绘制;如post26中的变量曲线即用此法。

2)直接用apdl生成DXF格式的文件,如变形图等。

21. 用ansys计算钢筋混凝土,当第一条裂缝出现(此时荷载很小)时,往往很难收敛,你可以改变一下混凝土的参数,或调整一下收敛准则,或改变网格划分,可能有用。

22. 我想问什么时候是开裂荷载呢,当有第一道裂纹是吗?那么在ansys中怎么检测了,用etable吗?还是别的什么命令呢?

开裂荷载就是第一到裂纹出现的时候,所加荷载即为开裂荷载;至于如何检测,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就是在开裂荷载附近,将荷载不加的很小!观察第一条裂纹的出现。有文献在开裂后取到每个子步5N。真是有耐心。

23. 请教,在混凝土的压碎图中,绿色小圆圈跟红色小圆圈的表示有什么区别 红色是第一次开裂的,绿色是第二次开裂的。

24. 混凝土裂缝显示

PLCRACK displays circles at locations of cracking or crushing in concrete elements. Cracking is shown with a circle outline in the plane of the crack, and crushing is shown with an octahedron outline. If the crack has opened and then closed, the circle outline will have an X through it. Each integration point can crack in up to three different planes. The first crack at an integration point is shown with a red circle outline, the second crack with a green outline, and the third crack with a blue outline.Symbols shown at the element centroid (LOC = 1) ar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ll of the element's integration points. If any integration point in the element has crushed, the crushed (octahedron) symbol is shown at the centroid. If any integration point has cracked or cracked and closed, the cracked symbol is shown at the element centroid. If at least five integration points have cracked and closed, the cracked and closed symbol is shown at the element centroid. Finally, if more than one integration point has cracked, the circle outline at the element centroid shows the average orientation of all cracked planes for that element.

25. 关于ANSYS分析效果

1) 受弯——强度一般都比较准,刚度要差一些

2) 受剪——精度依赖于裂面剪力传递系数,要调整。

3) 受轴压——高轴压比,高围压,很难算准

4) 往复荷载——效果一般都不是很理想,除非很精细地调整参数

26. LNSRCH, Key — Activates a line search to be used with Newton-RaphsonYou cannot use line search [LNSRCH], automatic time stepping [AUTOTS], or the DOF solution predictor [PRED] with the arc-length method [ARCLEN, ARCTRM]. If you activate the arc-length method after you set LNSRCH, AUTOTS, or PRED, a warning message appears. If you

choose to proceed with the arc-length method activation, ANSYS disables your line search, automatic time stepping, and DOF predictor settings.

27. 钢筋混凝土整体模型计算小结

1) 单元太小易开裂,难收敛,且计算结果不稳定;

2) 子步数太少,计算结果不精确但曲线较光滑。

28. ANSYS文件指南

最大程度地减小由于误操作引起的文件覆盖等,我们建议您培养以下习惯:

1) 针对每个分析项目,设置单独的子目录;

2) 每求解一个新问题使用不同的工作文件名,在AYSYS启动对话框中设置工作文件名;

3)ANSYS的Output文件在交互操作中并不自动被写出,在交互操作中,您必须用Utility Menu: File > Switch Output to > File把output写到一个文件中;

4)分析完成后,您必须保存如下文件: log 文件 ( .log), 数据库文件 ( .db), 结果文件 ( .rst, .rth等), 载荷步文件 (.s01, .s02, ...), 输出文件 ( .out), 物理环境文件 (.ph1, .ph2, ...)。 注意:log 文件只添加,不会覆盖.

29. 制订分析方案是很重要的。一般考虑下列问题:

a) 分析领域

b) 分析目标

c) 线性/非线性问题

d) 静力/动力问题

e) 分析细节的考虑

f) 几何模型对称性

g) 奇异:是有限元模型中由于几何构造或载荷引起弹性理论计算应力值无限大。 h) 单元类型

i) 网格密度

j) 单位制

k) 材料特性

l) 载荷

m) 求解器

30. 在应力奇异处:

1)单元网格越是细化,越引起计算应力无限增加,并且不再收敛。

2)网格疏密不均匀时网格离散误差也大小不一(自适应网格划分结果是失败的或者网格错误)。

31. “热点”

1)对于面或体,热点为图形中心;

2)对于线,有三个热点。

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需要在图形窗口拾取取图元时,应该点取图形的热点,确保拾取所需要的图元。这对于有多个图形重叠的情况非常重要.

32. 应力上下限

应力上下限可以帮助确定由于网格离散误差对模型的应力最大值的影响,显示或列出的应力上下限包括:估计的上限 – SMXB;估计的下限 - SMNB

应力上下限限并不是估计实际的最高或最小应力.对于有些情况,SMXB 过于保守. 而有些情况比实际的要小.

应力上下限定义了一个”确信范围.” 如果没有其他的确凿的验证,就不能认为实际的最大应力低于 SMXB.

33. 接触单元

注意:点对点接触只能用于低次单元.

接触12单元和接触52单元既能用直接生成法创建, 也能在重合节点处创建单元.

前处理器 -> 创建 -> 单元 -> 在重合节点

( Preprocessor -> Create -> Elements -> At Coincid Nd)

接触12单元 应该在重合节点间创建. 然而接触52单元要求1E-6的距离来定向单元.

34. 接触刚度

点对点(接触12单元和接触52单元)和节点对表面(接触48单元和接触49单元)接触单元都要求给出罚刚度.罚刚度越大, 接触表面的侵入量越小. 然而, 若此值太大,则会由于病态条件而引起收敛困难.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接触刚度, 使求解收敛,而且侵入量可以接受.

35. 选择接触刚度

接触刚度是接触面的相对刚度的函数.

对于块状实体, 通常赫兹接触刚度 (Hertz contact stiffness)适用于罚刚度, 可以这样估算: k = fE

式中f 是介于0.1~10之间的系数, E是较软的接触材料的弹性模量. 设 f=1 通常是一个较好的起始值.

应该设置罚刚度比例系数(FKN)和拉格朗日乘子侵入比例系数(FTOLN). FKN 通常介于0.01~10之间. 对于体积变形问题, 用值1.0(默认),

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问题, 用值 0.1.

FTOLN 默认为0.1. 可以改变此值, 但若容差太小, 会使迭代数过多或不收敛.

36. 面对面接触处理

对于面对面接触单元, 一个面指定为“ 目标”面, 另一个面为“ 接触 ”面.

对于刚体对柔体接触, 刚体表面总是指定为目标面.

对于柔体对柔体接触, 接触面与目标面都与变形体相关联.

接触单元被约束, 不能侵入目标面. 然而, 目标单元能够侵入接触面.

37. 目标/接触面的指导方针

如果凸面与平面或凹面接触, 那么平面或凹面应该是目标面.

如果一个表面网格粗糙, 而另一个表面网格较细, 那么网格粗糙的表面应该是目标面. 如果一个表面比另一个表面的刚度大, 那么刚度大的表面应该是目标面.

如果一个表面划分为高次单元, 而另一个表面划分为低次单元, 那么划分为低次单元的表面应该是目标面.

如果一个表面比另一个表面大, 那么更大的表面应该是目标面.

38. 接触算法

选择一个接触算法 关键字选项(2)

增强的拉格朗日法(关键字选项(2)=0)是缺省选项, 推荐于一般应用. 它对罚刚度不太敏感, 但是也要求给出一个侵入容差.

能够用罚函数法(关键字选项 (2)=1)这个选项. 它推荐应用于单元非常扭曲、大摩擦系数和/或用增大的拉格朗日法收敛行为不好的问题.

39. 确定罚刚度

对于面对面接触单元, ANSYS基于单元类型、材料性质和它下面的单元尺寸确定接触刚度. 可以用实常数FKN给出接触刚度的一个比例系数或绝对值.

惩罚刚度(FKN)应该足够大, 使接触侵入量小。同时也应足够小, 使问题没有病态矩阵.

FKN值通常在 0.01~10之间. 对于体积变形问题, 用值1.0 (默认), 对于弯曲问题, 用值 0.1.

40. 对称接触

对称接触不如不对称接触有效. 然而, 许多分析需要用它 (典型用于减少侵入). 对称接触增加了接触检查点的数目.

对称接触的准则:

目标面和接触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目标面和接触面的网格都粗糙.

注意:用对称接触时, 后处理更困难. 接触压力是两个接触单元对的平均值.

41. 自接触

对于自接触, 使用不对称接触更有效, 但是难于预测接触面和目标面. 对于自接触, 用对称接触时, 只要简单地将目标单元和接触单元放在相同的表面上即可.

42. 刚体位移

如果在求解中的任一时刻, 两个物体没有联系, 刚度矩阵就会奇异. ANSYS将会发出一个负主元警告信息. 由于物体初始时没有联系, 要克服刚体位移有几个选项:

在“ 恰好碰上” 的位置建立几何模型

? 动力学

? 位移控制

? 软弹簧

? 用不分离接触 (关键选项 (12), 在后面讨论)

? 调整初始接触条件

43. 接触刚度FKN

但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最好用一个合理而不过度精确的刚度值进行第一次求解,然后用10倍于该值的刚度进行第二次求解,如果两者结果相差很小,而迭代数增加很多,那么我们则正好取得了曲线上的突变点,从而获得相当好的结果。

当接触单元的刚度为10e6时,可获得合理精确的结果。任何大于该值的刚度对下梁的偏移量没有什么影响,而求解所需的迭代数却显著的增加。对于这个题目,10e6的刚度是很适合的。但是,如果改变边界条件、网格密度、两梁之间的相对位置、材料特性或梁的几何形状,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接触刚度值将是不同的。比如,如果网格密度增加,则接触单元数将增加,每一个单元上的载荷将降低。如果接触单元数增加两倍,一个合适的接触单元刚度值应为原来的一半。

为了确定一个较好的接触刚度值,可能需要一些经验。用户可以按照下面 的步骤来进行尝试:

1、开始时取一个较低的值。低估值要比高估值好,因为由一个较低的接触刚度导致的穿透问题,比过高的接触刚度导致的收敛性困难,要容易解决。

2、对前几个子步进行计算分析,直到最终载荷的一个比例(刚好完全建立接触)。

3、检查每一子步中的穿透量和平衡迭代次数。如果总体收敛困难是由过大的穿透引起的,那麽可能低估了FKN的值,或者是将FLOLN的值取得大小。如果总体的收敛困难是由于不平衡力和位移增量达到收敛值时需要过多的迭代次数,而不是由于过大的穿透量引起的,那麽FKN的值可能被估高。

4、按需要调整FKN和FTOLN的值,重新进行完整的分析。

我理解的接触问题求解过程,是一个调整接触刚度的过程,不知理解得是否对。接触分析,是要通过大量的结果画出一条曲线,选取曲线的最低点,作为最终结果。

44. 建立刚-柔接触对

如果想建立一个柔-柔接触对的话,可以将接触的两个面都划分网格,然后再用接触向导建立接触对。如果想建立一个刚-柔接触对的话,可以先将想定义成柔体的部分划分网格,然

后定义接触对就可以了,如果将两个面都划分网格再定义接触对的话就又成了定义柔-柔接触对了。

45. ANSYS坐标系总结

工作平面(Working Plane)

工作平面是创建几何模型的参考(X,Y)平面,在前处理器中用来建模(几何和网格)总体坐标系 在每开始进行一个新的ANSYS分析时,已经有三个坐标系预先定义了。它们位于模型的总体原点。三种类型为:

CS,0: 总体笛卡尔坐标系;CS,1: 总体柱坐标系;CS,2: 总体球坐标系

数据库中节点坐标总是以总体笛卡尔坐标系,无论节点是在什么坐标系中创建的。局部坐标系是用户定义的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可通过菜单路径Workplane>Local CS>Create LC创建。 激活的坐标系是分析中特定时间的参考系。缺省为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当创建了一个新的坐标系时,新坐标系变为激活坐标系。这表明后面的激活坐标系的命令。菜单中激活坐标系的路径 Workplane>Change active CS to>。

节点坐标系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附着的坐标系。节点坐标系缺省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并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节点力和节点边界条件(约束)指的是节点坐标系的方向。时间历程后处理器 /POST26 中的结果数据是在节点坐标系下表达的。而通用后处理器/POST1中的结果是按结果坐标系进行表达的。

例如:

模型中任意位置的一个圆,要施加径向约束。首先需要在圆的中心创建一个柱坐标系并分配一个坐标系号码(例如CS,11)。这个局部坐标系现在成为激活的坐标系。然后选择圆上的所有节点。通过使用 "Prep7>Move/Modify>Rotate Nodal CS to active CS",

选择节点的节点坐标系的朝向将沿着激活坐标系的方向。未选择节点保持不变。节点坐标系的显示通过菜单路径Pltctrls>Symbols>Nodal CS。这些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现在沿径向。约束这些选择节点的X方向,就是施加的径向约束。

注意:节点坐标系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可以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一个局部柱坐标下。这种情况下,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指向径向,Y方向是周向(theta)。可是当施加theta方向非零位移时,ANSYS总是定义它为一个笛卡尔Y位移而不是一个转动(Y位移不是theta位移)。 单元坐标系

单元坐标系确定材料属性的方向(例如,复合材料的铺层方向)。对后处理也是很有用的,诸如提取梁和壳单元的膜力。单元坐标系的朝向在单元类型的描述中可以找到。

结果坐标系/Post1通用后处理器中 (位移, 应力,支座反力)在结果坐标系中报告,缺省平行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这意味着缺省情况位移,应力和支座反力按照总体笛卡尔在坐标系表达。无论节点和单元坐标系如何设定。要恢复径向和环向应力,结果坐标系必须旋转到适当的坐标系下。这可以通过菜单路径Post1>Options for output实现。 /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的结果总是以节点坐标系表达。

显示坐标系

显示坐标系对列表圆柱和球节点坐标非常有用(例如,

径向,周向坐标)。建议不要激活这个坐标系进行显示。屏幕上的坐标系是笛卡尔坐标系。显示坐标系为柱坐标系,圆弧将显示为直线。这可能引起混乱。因此在以非笛卡尔坐标系列表节点坐标之后将显示坐标系恢复到总体笛卡尔坐标系。

更多相关推荐:
软件使用心得

软件学习心得超级兔子使用心得Windows操作简便,但其好多功能却不能简单通过点几下鼠标就能实现。有经验的电脑虫们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达到实现某些特殊设置的目的令许多菜鸟们望尘莫及。而且,电脑使用时间长了,各种系统…

H标签的正确使用及使用心得

H标签的正确使用及使用心得标签概念Heading标签也叫做H标签HTML语言里一共有六种大小的heading标签是网页html中对文本标题所进行的着重强调的一种标签以标签lth1gtlth2gtlth3gt到l...

个人使用心得

一款用过就会爱上他的皂皂。我只能说,没用过的,真是你损失。吃一顿饭的钱,省下来买一块皂皂可以用一年,有了女皇古皂,保证有再好的洗面奶也不想用了。你会爱上女皇古皂,有亲反应用了古皂起痘痘了,那是因为毛孔累计的毒素…

CAD 使用心得 牛人总结

67牛人十数年CAD经验分享翻过很多CAD的教材觉得如果对照那些教材学习CAD的话确实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个软件如果到设计院或事务所也都能勉勉强强的开始画图但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从书本到实战还有一大段距离本人...

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

随着班班通的开通和近一个学期使用,我收获颇多。使用班班通资源,方便了我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

苹果使用心得

一我为什么买MacbookPro我以前使用的是一台联想的笔记本装Win7操作系统在看了同事和朋友使用MacOS之后我被它华丽的界面吸引了同时因为我使用iPhone已经有1年多我知道苹果在很多细节地方的体验非常优...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高陵中心小学顾爱省20xx6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

sonyA7M2使用心得和设置技巧

在说明微单拍摄习惯的转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作为一个传统单反用户的拍摄习惯关于对焦点的选择通常分为两种1先中心点对焦再平移构图2先构图再选择对焦点完成对焦关于测光模式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平均测光根据具体拍摄场景及...

高手的均线总结及使用心得

高手的均线总结及使用心得一对于均线的支撑作用的论证截止到目前为止人们通常对于均线是否具有真正有效的支撑作用抱有疑问笔者的心得如下对于一只股票只要主力尚在其中根据主力的类型和目标的不同主力不会允许股价有效击破某条...

solidworks使用心得体会

SolidWorks使用心得体会作为机械专业的一员掌握常用软件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对SolidWorks的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只能做出简单的作品但我还是通过实践对某些事有了了解SolidW...

PKPM使用心得(二)

2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

酵素使用心得

酵素的应用稀释比例不知不觉间酵素已经慢慢融入了我家的生活做酵素喝酵素水使用酵素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端午节放假了我要好好的用一下酵素体验一下酵素带来的魅力睁开眼睛做个深呼吸室内的空气很清新再也没有了以往夏天...

使用心得(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