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时间:2024.5.15

《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孩子听一听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力求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如在教学第一册《品德与生活》中的《学校里的安全》时,我组织学生对校内场所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活动,学生对校内危险的场所、危险的事情心中非常清楚。这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事正是他们的关注点。经过活动,学生知道哪些事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哪些事需要老师在场指导才可以做,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二、课堂巧用评价,切实提高《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

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即通过管束、训导和陶冶,使儿童逐步从“无律”、“他律”过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而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既能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反思、调节和总结,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又能促使儿童把道德规范视为自身的一种自觉的义务。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巧用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尺度多样;既重视过程评价,又重视全程评价,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儿童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1、多元化评价,改进自我、完善自我。

《品德与生活标准》中强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改变了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因此,教学中可以加强自评、互评、小组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从教师评价到儿童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培养了儿童的自评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发展儿童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我。如教学《下课了,放学啦》一课中放学了你回家做些什么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儿童在组内交流,讨论、评价,然后再全班交流、讨论、评价,进而使儿童引起共识:放学后应先愉快地学习,再高兴地玩耍,并同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就使得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间

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并促使学生自觉地内省与反思,认真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思考今后行为发展,同时逐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使得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自我,接受新我,完善自我。

2、多尺度评价,激励持续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儿童的好坏,假设只有极个别的儿童学习品德优秀,而大多数儿童都属正常。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儿童能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儿童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更何况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儿童呢?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评价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多尺度地评价儿童,千方百计地提携每位儿童,促使其原有的、一定的发展定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每位儿童获得持续性发展。如教学《手拉手,交朋友》一课中学做名片、交换名片这一环节时,我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制作自己的名片,可以画,可以写,也可以用照片剪贴等。在展示交流名片时,我不以谁的名片做得精致、美观为评价标准,而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以及其付出的主观努力程度,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名片效果也不要紧,只要儿童能通过名片使对方了解自我达到交朋友的目的,我都予以肯定,同时还树立、推崇典型,有创意的名片。这样,既不打消儿童的积极性,

又使他们学有榜样,同时还使儿童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机和动力,促使了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多角度评价,培植创新品质。

一百个儿童就是一百个世界,一百种个性。各个个性主体都潜隐着活生生的独特的人格。如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等。而创新品质也具有难以替代的个性心理潜质。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儿童生动活泼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随时采取差异政策,注意尽可能腾出“个性展示”时空,随时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以及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为儿童五光十色的个性世界倾注真心评价。这样个性雕琢和创新培植也能呈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并促进儿童进一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激励自我奋发向前。如我教学《学习真有趣》一课中“露一手”这一环节时,每位儿童都争着表现、炫耀自己的长处,气氛十分热烈,就在大家争相上台表演时,有位“五音不全”的同学居然登台说:“我唱歌不好听,但我想试一试。”他歌喉怪异,曲调不伦不类,在许多人看来可能是件尴尬的事,然而我却为之鼓掌,因为我在接受那种难以接受的“奇腔怪调”的同时,更是在为那勇敢坦诚的真情流露而喝彩。这样的“瞬间课程”是个性创造出来的,我相信长此以往,定会激发个性主体精神、创新精神,为个体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具备参与自身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过去,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步演变成以书本为主体,而忽略了生活的实践和社会的实践。人的知识、思想和抱负要经常地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才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例如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后,我先让学生认识班内的学生,再将学生带出班级,甚至学校,让学生在和校园内的小伙伴多交朋友,甚至与校外的小伙伴开始各种不同的交往方式,并且遇到困难能主动找朋友帮忙,体会到交朋友所带来的快乐感。

生活就是教材,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儿童们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儿童是一道风景,老师是陪衬。所以说,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必须去挖掘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通过这个方式,尽量将儿童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对儿童的生活、对他们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有所启发,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

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更多相关推荐:
董伦福 《生命生命》心得体会

关于生命生命课堂教学听课心得授课教师张丽君听课人董伦福本天4月16日早上第一节课四年级语文任课教师张丽君讲授了生命生命这篇讲读课文这节课的设计框架是以学案导学为模式以探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措施...

(正式版)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生命、生活、生存——时代共同的主题“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活观,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促进我们的身的健…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三生教育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重点是使我们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让我们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生存教育主要使我们认识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强化生存意志...

学习《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学习了“三生教育”的课程之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生命可贵,生存的美好,还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生活的乐趣。带我们发现美,体味生活中的爱,去发现那些细微的感动。花瓣在桌上留下鲜艳的痕迹,使人心动…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大学升全面发展的基础最后要做到和具备正确道德观高效的学习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良好的心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无不良嗜好生活能力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话题要增强心智心态的成熟增强个人的感...

《生命科学基础》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基础心得体会学号专业姓名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三生教育范文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个体进入一个真正社会的准备过程大学我们不只是面对单纯的学习我们还需要对人生的选择的过程价值全方面的了解懂得去生活三生教育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去了解和学习...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初上大学免不了要接受一番三生教育对于刚从高考中走出来的我们这个词有点略显陌生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而是缘于以前接触的此类教育太过于抽象以致我们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没有过多的去深入了解...

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写在生命边上

写在生命边上基础医学院临床三大班王嘉南20xx01045当散发着油墨幽香的书本分发到每一个大一新生手中时当翻开承载着中国千年哲学智慧的三生教育时当课堂上每一部蕴藏着人生哲理的影片在梦境中闪过时当每一句人生的至理...

观看生命的代价心得体会

生命的代价观后感5月9日下午我们机关干部在镇党委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生命的代价湖南凤凰县溪沱大桥坍塌事故透视的警示教育影片该警示片向我们讲述了数名党员领导干部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下背叛了理想信念淡漠了法制观念宗旨观念...

学习增强生命感和使命感的心得体会

学习增强生命感和使命感的心得体会通过对三生教育的学习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而我们教师不仅要对孩子进行三生教育自己也应该认真学习深刻感悟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孩子们的人格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

学习生命从此不同心得体会

学习生命从此不同的心得体会刘凤玲我们学习了广州市铁一中学办学特色这一材料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次学习的体会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

生命生存生活心得体会(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