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管理办法

时间:2024.4.21

工学结合管理办法

工学交替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做好工学交替工作也是建设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工学交替,主要是指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条 学生参加工学交替,须经过所在系部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审定同意后办理完审批手续,由学校招生就业培训处统一安排方可离校参加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活动。

第三条 工学交替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劳动环境。

一、 细则

第一条 组织领导

工学交替工作,由学校教学校长总负责,并组成由学工处、教务处、各系、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成的工学交替管理领导小组。工学交替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学生所在各系和企业共同承担。

第二条 工学交替安排

1、工学交替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程,一般第6学期开始安排。

2、工学交替的内容要求:专业对口、分项目实训,具备专业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 工学交替学生的管理

1、安排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由所在系和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各系和实习单位在学生参加工学交替期间,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2、要建立健全工学交替管理体系。学校成立工学交替领导小组;各系成立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工学交替工作,要加强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工学交替实习管理档案,定期巡回检查工学交替实习情况,加强工学交替实习指导和管理,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工学交替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建立学校、工学交替合作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制度,定期进行沟通联系。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前,各系、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应当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条 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

(一)职责

1、应当加强工学交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学交替管理制度,加强工学交替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明确对学生工学交替期间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认真进行考核。协调有关部门和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保证实习安全、有序开展。

2、在安排工学交替时,要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专业实施方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

教育,定期帮助学生总结工学交替学习成果,做好工学交替成绩的评定工作。

3、要主动加强与工学交替单位和学生的联系,要建立专业指导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工学状态,解决工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指导好学生的工学活动。

4、要与学生工学交替学习所在单位协商,允许工期间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返校或在工学单位,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工学交替实习学生职责

1、工学交替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时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对于集中安排的工学交替,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者,不能获得相应课程的学习成绩。

2、对于正常安排的工学交替学习,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所到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3、学生工学交替学习期未满,不得擅离或调换工学交替学习单位。个别学生确因特殊情况,中途调换单位的,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系工学交替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学生未经批准擅离、调换实习单位的,实习成绩以零分记,其间发生的一切问题由学生本人负责。

4、工学交替学生在单位应遵守单位纪律,尊重企业指导老师,服从工作分配,认真工作,遵守所在单位的保密制度。若遇到问题,应及时与指导老师或系联系,由系与单位协商解决。若因学生的原因给单位或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5、工学交替学习期间,学生应积极主动与学校、专业指导老师、

工学交替学习单位指导老师保持紧密联系,完成工学交替学习任务。

(三)指导老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二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系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指定本系相应专业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由单位指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工学交替的学习指导者,又是工作的组织者。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工学交替任务。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应加强联系。

学校指导教师职责:

1、熟悉专业工学交替方案和专业实习计划,按要求参加工学交替学习动员大会,做好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将工学交替学生送到企业,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2、学校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单位的联系,积极配合单位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工学交替学习中的问题,争取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搞好单位与学校的关系。

3、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及检查学生完成工学交替学习的情况,指导学生撰写工学交替学习总结等;

4、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

企业指导教师职责:

1、企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最多不超过10人。

2、指导教师要按要求指导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在业务指导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

神,并详细作好指导记录。

3、指导教师在学生工学交替结束后要指导学生撰写总结材料,保证学生的工学交替的学习质量。

4、在工学交替即将结束时,代表单位做好对实习生的鉴定与成绩评定工作。

第五条 成绩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原则

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控制、指导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填写“学生工学交替学习工作鉴定表”。

(二)成绩考核评定

1、工学交替一次做单独一门课程成绩计。考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工学交替学习在统一指导教师指导下,可以在同一单位的同一岗位进行,也可以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企业要对学生在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表现、工作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填写“工学交替学习工作鉴定(一)”表。

3、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学生要写出工作报告,学校指导老师要对学生工作报告及时进行批阅、结合日常检查中学生的表现,评定成绩。填写“工学交替学习工作

鉴定(二)”表。

第六条 其它

实习经费的使用,学生工作企业是否支付学生报酬、学生的的食宿等由双方商量确定。


第二篇:宿迁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管理办法


宿迁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35号)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包括“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模式,各院(部)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探索其它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第三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必须围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最终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为目标。

第四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又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及诚信教育,重视职业操守的培养。

第二章 组 织

第五条 校企合作处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按照职责范围统一组织、管理、协调、考核学院各教学单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学院各职能部门,应主动支持和服务产学合作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积极帮助教学单位联系合作单位。学院将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职能部门以及教学单位的主要业绩考核范围。

第六条 各院(部)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和实施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并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各专业教研室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持者,应承担工学结合方面的主要职责,要明确相关责任人,切实解决工学结合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各院(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每学年初应制定明确具体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计划以及做好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经费预算。一般性项目经学校审批后由各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落实具体工作;重点紧密型合作项目经学校审批后有专项经费支持,学校职能部门跟踪管理。

每学年末应认真全面地总结本年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成效和改进措施,形成详实的书面总结材料,计划、总结均应及时交校企合作处。

(二)根据专业特点和产学合作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合作管理制度或具体实施办法,规范产学合作工作。

(三)每个教研室要认真制定适合各专业特点的产学合作年度工作计划,不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积极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作为开展产学合作工作的校外支撑点。每个专业合作基地数原则上不少于3家, 紧密型合作基地1家;每一个重点专业应有不少于3家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合作基地。

(五)积极组织进行行业或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每年各专业进行调研不少于

1次,调研报告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

(六)积极邀请合作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聘请合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见习、生产实习(训)、毕业顶岗实习。

(七)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参与实践,积极参与合作单位技术攻关、研发等工作。

(八)积极争取合作单位支持学院建设发展,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向合作单位募捐教学设备、争取专项投入、设立专业奖学奖教基金。

(九)积极开展面向合作单位和社会的各类员工培训和科技服务;努力为合作单位开展订单培养,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

第三章 重点项目(即紧密型项目)管理

第七条 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招生、就业、培训良性循环,学院对产学深度合作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学院大力支持各教学单位与合作单位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鼓励学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第八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点项目(即紧密型项目)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各级各类单位(以下称合作单位)与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专业(课程、教材、基地、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员工培训、教师实践、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进而互相渗透,最终建立起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能使双方获益的可持续的紧密合作关系,并以合作协议来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重点项目分为三级。 第九条 校企合作处具体负责重点(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常规管理工作,包括立项管理、过程考评、经费监督、验收鉴定、终结清理等。

重点(紧密型)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凡能持续稳定开展以下四项以上并通过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评选专家组通过的(其中:第二、五项为必备条件)合作项目均可确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院级重点(紧密型)项目。

(一)合作单位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安排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或实践课程教学,安排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3-5人经常性来校举办学术讲座;承担院内教学(讲座)每学年不少于200学时;成为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的稳定来源地。

(二)合作单位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训实习,每年接受学生短期见习、实习实训人数文管类在20人/2周、理工类在30人/2周以上;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在10人以上,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的稳定基地。

(三)合作单位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时间在30天/2人及以上,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稳定场所。

(四)校企合作开展科研,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市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合作期内不少于1项成果。

(五)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课程、教材、共建基地等),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合作期内不少于3项成果。

(六)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人数在20人以上,或者合作单位每年接受毕业生数量在10人以上(对每个单位需求量不大的专业,该数量可适当降低)。

(七)学院为合作单位开设各种类型的培训,每年累计在1000人〃时以上。

(八)合作单位在院(部)相关专业设立奖学或奖教基金,每年金额在1万元以上。

(九)合作单位向学院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合作期内资金(资产)累计总量在5万元以上。

(十)合作单位参与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方案设计、建设方案论证、直接参与建设过程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合作期内至少完成一个实训基地建设。

(十一)院(部)为合作单位开展技术推广或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合作期内收益额达到5万元以上。

(十二)校企双方能定期联合开展一定规模的文化或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企业与校园相互融通。

校企合作开展其他形式的项目可依据合作内容归入以上各相应项目中;凡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成果显著,经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评选专家组一致同意,可直接认定为校企合作紧密型重点项目。

第十条 项目的申报与审批

(一)立项申报。各院(部)根据专业设臵情况,在省内外寻找对口的合作单位作为合作伙伴,经协商与项目前期开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凡符合校企紧密合作要件的,由联系单位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立项申请表》逐项填写,并与相关支撑材料一并报校企合作处办理申报立项手续。

(二)立项初审。校企合作处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时间、经费预算及解决途径等事项进行初审,并就相关合作事项听取教务、督导、人事、财务等相关部门意见后形成初审意见。

(三)专家评审。校企合作项目如占用学校资源量范围广、数量大,或学校一次性投入(含年运行成本)较大,应由校企合作处负责组织业内专家评审。

(四)立项审批。校企合作项目经初审或专家评审后,送交院领导或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行文批复,同时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

(五)经费资助。经批准立项的合作项目,学院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涉及范围大小、社会效益或影响等给予必要额度的经费支持与立项奖励。

一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即相当于国家级)责任人奖励20xx元;责任单位奖励20xx元;项目经费资助每年20xx0元,根据项目进展和效果按季度支付。

二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即相当于省级)责任人奖励1000元;责任单位奖励1500元;项目经费资助每年15000元,根据项目进展和效果按季度支付。

三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即相当于校级)责任人奖励500元;责任单位奖励1000元;项目经费资助每年10000元,根据项目进展和效果按季度支付。

没有立项且有特殊意义的校企合作单项项目,经院领导审批可以享受一次性专项经费支持。以上奖励经费不重复计算。

第十一条 项目合同管理。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应签定合作协议(合同书),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的单位(含中心)应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义务,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一)合同基本内容

1、合作项目内容与要求。包括:合作项目名称、合作目的、合作目标、合作方式和合作具体内容等;

2、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其他规范必要的格式条目。

(二)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原则上为2~3年,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

(三)合同审定和签订

原则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合同(协议)文本由校企合作处组织初审后,报主管院长审定,项目经由院长签字确认后方为有效合同。

(四)与本院各类校办产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一并进行合同约定和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过程管理

(一)项目的启动。项目通过审批后, 承办该合作项目的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启动有实质性内容和结果的项目。学校预支年度经费的30%作为启动工作经费。

(二)项目阶段目标效益考评。承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的单位,每学期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并对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和开发等工作进行效益评价,形成评估报告,于每年x月x日和6月x日前报校企合作处。校企合作处根据项目进展计划和阶段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达到合格基本要求的,支付本学期产学合作项目经费;未达到基本要求的,暂停经费支持,并要求相关院(部)整改或说明原因。

(三)项目的中期评估制度。合同期限在3年(含3年)以上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期由校企合作处组织中期评估工作,全面审查合同履行及目标完成情况。根据合同约定行将终止的合作项目,应提前3个月告知合作方终止合同。无明确规定的,协商终止合同,或合同到期后自然终止。

第十三条 项目专项管理

(一)资产管理。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期间,承办项目的院(部)应明确固定资产权属,并分别列明仪器设备清单。合作项目自然终止或违约终止,学院固定资产(包括捐赠仪器设备)均应收回,承办项目的院(部)应按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二)知识产权管理。凡校企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产、学、研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应按贡献大小分割产权并署合作双方名称,系双方共同所有,并纳入产学研工作处管理范围。

(三)财务管理。学院在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均应建立台帐,单独收支和核算。未经批准,一次性投入和运行成本(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能源费和其他管理、服务支出)不得占用其他专项资金。开放服务收入中学院的收益部分应按财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项目验收与鉴定

(一)项目结束时,承担项目的院(部)应及时对项目进行清理,按照要求填写《紧密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验收鉴定报告书》,与合作成果及其材料一并报校企合作处。

(二)校企合作处组织相关部门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效果测评等方式对紧密型合作项目进行验收。同时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和紧密型项目的基本要求进行考核评价,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达到优秀等级的学院给予项目专项奖励。

第四章年度考核奖励

第十五条 学院应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考核主要内容是:

(一)教学单位对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二)合作单位参与专业设臵、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三)合作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其效果;

(四)合作单位支持学院与实训基地建设程度;

(五)校企合作技术开发与应用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十六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绩校奖励

(一)学院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予以奖励。根据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单位集体奖的等级,设优秀奖、良好奖、合格奖三个等级,奖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奖励标准为:优秀等级奖20xx0元,良好等级奖15000元,合格等级奖10000元。

(二)学院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绩效纳入院(部)教学科研工作和中层干部业绩考核指标。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学工处。本办法自20xx年x月起试行。

更多相关推荐:
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总结

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总结近年来,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不断攀升。如何解决二者间的矛盾,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职业…

工学结合总结报告

目录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我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经验总结

根据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近两年来,我校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大胆探索,尝试实施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校增强了办学活力,教学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

工学结合实习总结

工学结合实习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间好几个月的实习时间就过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收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为…

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工学结合阶段性总结一

汽修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阶段性总结之一初期准备与理论研究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35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xx8号精神...

中职学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探索

中职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自贡职业技术学校范学银摘要本文在就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企业与学生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工学结合”总结5

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总结基本情况:20xx年,我校成为广东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我们先后四次到清远市招收半工读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清新县、英德市、佛冈市、等地。开设机电、烹饪、电子商…

工学结合实习报告文本格式要求及封皮

工学结合阶段报告文本格式要求一封面封面示例下页二正文正文由综述主体和总结三部分组成正文字数为3000字左右1顶岗实习情况简介综述是报告主体部分的开端是全篇的引子有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实习岗位描述等内容字数一般为30...

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工学结合阶段性总结二

汽修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阶段性总结之二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由佳木斯市职业技术学校组织研究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20xx年10月经评审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牵动...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摘要本文简述了对模式的理解办学模式的涵义类型特点与表现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分类指出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进而阐述了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释的理...

工学结合学生管理办法

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学结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间根据教材进度应组织到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让学生主动...

0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管理、考核办法的总结概括报告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管理考核办法的总结报告校企合作是平面设计专业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全体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一学年来专业部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召开全体专业教师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专业教师对校企合作...

学校工学结合总结(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