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4.4.27

《关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 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一) 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组织。

(二) 班级文化

本课题重点班级文化是指以班级为空间环境,以社会和学校为背景,以班主任和学生为主体,在集体学习、生活和管理中所形成的、大家认可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和班级内部环境的整合。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并以物质和精神为其外部表现形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三) 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获得自由,共同去探讨、共同去创造,由此而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操作模式、具体实施办法等。并在此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使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关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的理论中大概有这样几种理论: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操作。纵观国

内外以及我们地区的班级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多缺乏具有鲜明的主题、区域的特点,且学生缺乏能动性,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此次研究,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班级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班级个性魅力和特色的班级文化。国内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的研究理论成果,对本次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突破点:本课题提出的“班级文化建设”,旨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班级制度文化。积极开发创生的资源,寻找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营造健康,自由,和谐的班级生态。创新班级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并且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益。

(二) 目的

1、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

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态。

2、 通过研究,建设特色班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进一步转变教师育人观,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3、 通过研究,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构建班级文化

建设的操作模式,树立学校良好的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内涵。

(三)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理论价值: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

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

2、 实践意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水平,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研究课题,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为同类地区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的个性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则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

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二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张燕飞 (执笔) 陈惠珠 袁菁 施玲

一、课题的背景

(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维果茨基曾说:“如果说教师在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是无能为力的话,那么通过社会环境对他间接地施加影响,老师则是万能的了。”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它是“无声的润物”,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是班级这个“小社会”角落里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及学习前景;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有其独特的性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则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 课程改革的大幕刚刚开启,构建新型班级文化的探索也才刚刚起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就象我们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一样,是全体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可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班级文化有较多的理论支撑,较多的感性的经验,但缺少班级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缺少老师的创新管理,缺少实践中理性的经验提炼,成熟的操作范型,因此,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深入的探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三)学校办学目标的实际需要。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内容,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有效渠道,它更是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深化素质教育的客观现实需要。近几年来,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绩,亟待进一步地完善、充实和提高,以期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更为成熟的操作范型。为更好地落实学校的精神和要求,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改革与研究,力求有所突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育人理论。

环境育人已是教育届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班级环境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它由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后者是班级文化中的本质内容。班级精神环境作为潜藏在课内外的教育力量,有着极大的德育价值。它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同时又有一种强大心理制约力量,使学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所以班级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它的积极的整体功能就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论。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考虑。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这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三)开放性文化观念理论。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呈出出极其复杂的形态,既有本土的又有外来的,既有传统的更有现代的,既有健康的积极的,也有不健康的消极的,还有虽无益亦无害的文化。多元、多彩,多变的社会文化,早已渗入到校园中,想堵也堵不住,但有时学校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尽最大可能构筑起封闭

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渗入,使青少年能在一个相对洁静的安全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正是在这种美好的愿望下,传统学校不仅以一面围墙阻隔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湖和观念,也通过制度文化的形式,隔绝学生同社会的诸多联系。校园文化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既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又能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长久的封闭只能培养出不适应社会的温室花朵,封闭的班级文化与博大丰富的多元多彩的社会文化相比 尽管具有相对的高雅性,但其单薄的一面也因封闭而必然相随,学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一,偏狭,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外部的社会环境永远不是学校所能控制左右的,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环境,班级只有构建起开放性的班级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的互动,班级内部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抵制能力,不断得高文化品位,才有可能使学生免受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概念的界定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二)班级文化的结构。

班级文化在结构上由四个不同的层面组成:

1、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表层面。

班级物质文化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浅层面。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3、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中层面。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

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深层面。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

(二)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

(三)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

(四)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班级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收集国内外已有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教育实验法。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班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的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

(四)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班级作个案研究。

(五)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教师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

本课题研究着重以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2005.9-2005.10):成立课题组,申报立项,研究制订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班,召开课题组会议。

(二)初步研究阶段(2005.10-2006.7):调查了解,实验前归纳分析班级文化建设的一般特点,根据调查情况,初步归纳与整理出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三)深入研究阶段(2006.9-2007.7):选取实验班,归纳整理出的对策进行实验,教师根据不同班级与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策略进行研究,探索小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

(四)总结阶段(2007.9-2008.7):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写出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七、课题的实施

正如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班级文化也有这两要素。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中的隐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一)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内部、外部环境以及各种教学设施所表现出的物质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由于班级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东西,因而能产生感觉器官所特有的“桃李无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特别是对于认知层次较低的小学生而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就尤为重要。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

1、物化的东西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

如果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出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班级物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滋润心田,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为此,我们总在考虑如何更多地赋予班级环境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班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有效的教育功能,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被自己的班级物质文化所吸引、所熏陶。

2、教室的布置与活动紧密结合。

比如对教室的布置,我们总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以及不同的节日和学习阶段等特点进行调整,努力做到整个教室布置既温馨美观大方,又富有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让学生从内心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在优美、舒适的教室里愉快安心地学习。

每间教室除了必备的教学设备以外,可利用的空间非常有限:

教室后方,墙报就是我们的“百草园”。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贴在最醒目的地方。我们每一个月利用这个空间,结合班级教育活动设计一期主题板报: 如20xx年上半学期主题板报:

九月份:孩子们上学了,开始了新的一学期。我们的主题就定为“养成好习惯,做个好学生”。从而,使学生从小就把“习惯养成”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十月份:将收集的歌颂祖国的诗歌、照片展出来,了解祖国的发展,歌颂我们的祖国。同时对“美丽的家园”这一主题活动,提出了保护环境的要求。

十一月:以“责任”为主题教育,将一个个有责任心的小故事张贴在板报上。资料由学生提供,插图由学生自己画。

十二月:以“英语节”为契机,鼓励孩子们将英语书签和自制的英语贺卡张贴于板报上。不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让很多学生的收获得到了肯定,受到了鼓励。

一月:学期书写作品展示。将孩子们一个学期末的年级书写竞赛的作品贴在板报上展示。

因为班级是由个体组成,所以班级文化是由个体文化组成的。个体文化的特性形成集体文化的丰富性,相反,集体文化的丰富性,使得个体文化可以互相交流,促进其发展。学生置身于自己亲手布置、体现自己价值的环境中,就会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也是班级的小主人,自然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板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黑板报两边,一边是“领奖台”。不但记录班级的获奖情况,还是小组竞赛的展示。它时时激励、鞭策孩子们朝着目标奋进。另一边是“知识源”,积累了各种知识,拓宽知识面。

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可以使整个教室空间都充满育人的气息。营造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氛围,才能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二)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心理研究表明,儿童是通过活动而使个人得到发展的。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在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而评比活动的每个阶段,又伴随着一些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宗旨就在于焕发出孩子自我教育的潜质,在老师的协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1、自定评比内容——给孩子一个多向选择的权利。

达尔文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和父亲心中,他是一个极平常的孩子,甚至被认为智商偏低下,他采集了大量标本,又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和室

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生物学家和进化论的奠基人。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孩子自我选择以及尊重他的这种选择的重要性。养成教育的瓶颈就是知易行难,突破这个瓶颈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奋斗的目标,自行解冻道德意志的休眠状态。

为此,开学初,我们让学生思考,“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我们可以开展哪些评比项目?”学生们说了很多,老师则引导大家将其归纳为作业、口才、爱心、交往、自律、环保、用具、创新、学习成果、博览群书等10项,接着,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具优势的两项和最待改进的两项作为自己参加班级规范评比的内容。一个学生的精力毕竟有限,每学期参评4项,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这样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养成好习惯。更为重要的事,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样做有利于巩固个人优势,增强自信,改进不足,获得成功。于是,学生内在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师与生的目标也统一起来了。

2、自评他评兼顾——给孩子一个自省、交流的空间。

法国的帕斯卡尔说过:“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这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我们设计了一个表格。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每天放学前,要求学生填好自评、他评表。 3、有欢笑也有泪水——给孩子一片动情的天地。

意大利早期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在帮助孩子健全发展的过程中,最常被成人忽视的就是人性的特质-----孩子情感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汇集起来,就成了人生的丰富,以及我们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所

以,我们在教育中要为孩子创设一种情境,引导还在去感悟真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知情意行才能统一,规范教育贯彻始终,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在规范评比中,我们班设立了亲善大使、外交精英、妙语先生、自律楷模、好学博士、环保标兵、勇于创新奖项。在每月一次的总结会上,我们要评出这些奖项的获奖人,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投票过半数就能获此殊荣。

我们评选的过程与众不同。在班会上,学生先进行“猜猜我推荐谁”这个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一个同学在这两周里表现突出的实力,让大家猜猜这个同学是谁,然后再说自己推荐他参加哪个项目的评比。比如,有个同学说:“他曾连续一星期在课间帮我补习英语 ,使我的英语测验成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如果大家猜对了,就推荐这名同学为亲善大使。如果大家猜不上来,那出谜语的同学就将谜底公布。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荐者和被推荐者的情感体验虽然不同,但内心都是不平静的。

然后,进行自荐,自荐后大家开始投票,学生要在选票上为自己心仪的候选人送上一两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并送到他手里。

接着,那些得到半数以上选票的学生被请到教室前面答“记者”问。记者是其他同学和老师。比如,有的小记者会问:“首先我祝贺你当选。你现在站在台上的感受是什么,以后有什么打算?”“虽然我认为你在发言方面做得不是最好,但我还是投了你一票,因为你比以前进步了。”那些被采访的同学此时更为激动,他们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和最美的祝愿。常常会有一些孩子含着眼泪说:“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有这么多真诚的朋友,在关注着我的点滴成绩,我感谢你们。”最后,没有获奖的同学也会借此发表一下自己得看发。比如:“某某,平时我并不服你,但今天我知道了自己做得确实不如你,咱们下次总结会上见。”

4、向家长汇报——给孩子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两次家长会,我们老师就会借助机会,将孩子们的表现以及班级里同学对他的评价,各科老师对他的建议与祝愿与家长们交流。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教育帮助会更大,对班级文化建设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哈佛大学教授兼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在《孩童的道德智商》这本书上提到:“道德智商不只是背诵条规得来,我们学习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对待他人时,也逐渐形成我们的道德观??德商是人们情感体验的必然结果。”因此,好的班级文化决不是单纯地被老师“抓”出来的,只有当学生的内在需求被教师

激发出来,学生把行为习惯养成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行为习惯才会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的文化建设才会更上一层楼。

(三)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强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能使每个学生时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乃至社会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因而有着更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具体而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在实践中既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更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实施。

1、要建立班级规章制度。

一个班级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行为标准。如新学年一开学,就选择得力的班干部,制定卫生轮流责任制度、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评优制度及批评惩罚制度和学习上的互助制度,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搭好平台。这几年的实践,我们颇有感受的是全面开展学生行为体态教育,塑造“东海学子”文明形象。着重抓好卫生、就餐、候车、集会、穿着、坐姿六个方面的教育工作。具体要求是:

校容卫生:重点检查墙角、地面、台面、饮水机、纸桶、蛛网、玻璃窗、雨具摆放等。

着装仪态:要求做到平直、干练、整洁、大方。

两操集会:要求做到姿势挺拔、神情专注、体态稳定。

候车乘车:要求做到按时到位、队伍整齐、位置固定、文明安静。

文明就餐:要求做到科学洗手、安静用餐、桌面干净、姿势正确、端盘稳定、泔水进桶、餐具整齐、脸面干净、不挑食、不浪费。

课堂习惯:要求做到坐姿挺拔、目光专注、动静自如、用品整齐。

2、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

一个制度定出来,其正确性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认同后就要强化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评比,营造出鼓励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既可以强化制度的落实,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淀好的班级制度。

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后,就需要将好的及时积淀下来。三年来,我们通过努力尝试、实践,好的班级制度积淀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值日班长负责制——给孩子一个参与管理的机会。

孩子都想表现自己。为此,我们创设了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以调动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每天有两位值日班长负责管理日常事务,一位是小干部,一位是普通同学,但两位没有正副之分,遇事要协商解决。任期为两天,无论早读、晨检的组织,还是课间纪律、课前用具的检查,或是课下请课任老师反馈情况并作记录,以及检察值日情况等等都由值日班长全面负责,并在下午放学前向全班作总结。自主不是自留,很多情况下老师要帮助值日班长工作,给他们出主意,同时要弥补、纠正他们在工作中的疏漏与偏颇。每个班有40多名学生,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有六七次机会,全体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在参与中,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2)你追我赶——激发孩子的兴趣。

“爬格子”,“加分”,“我最棒”“光荣本”等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竞争形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励了学生,班级孩子在学习、品德、卫生、纪律等发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班级健康发展。

(3)班级道德银行、小手拉小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班级道德银行这是大队部实施一种激励机制,目的是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风、学风。通过几学期实施,我们不断进行改革,最后每班增加到四本,所记录的内容是能起到榜样作用,我们利用班会课进行班级评选,使活动进一步深入,这样效果不错。小手拉小手也是班级中学生的互助行为制度,主要是针对学困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帮助,既是对好孩子的肯定鼓励,对学困生的一种帮助,同时更主要的是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风、学风。

(4)班务反馈制、家长会——家校联系的“直通车”和“宣传车”。

实行班务公开,建立一月一通报制,把本月全班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发展情况以《家校直通车》形式向家长进行通报,让家长能及时了解我们的教育教学信息,增强教育的透明度和宣传力度;每学期都有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校访、家访,发挥它们的作用,在联系时,既要肯定学生成绩,也要提出不足,还要阐述措施和建议,及时解答家长的意见和问题,让家长感到孩子的发展情况时刻挂在全体老师心头,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5)德育导师制——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们班主任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当切实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广泛开展心理教育,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品行障碍。德育导师制,通过对话谈心、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门诊治疗等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修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平衡,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矛盾得到疏导,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做好至少一位弱势学生的个案转化工作,并将典型案例记录《德育导师手册》,把德育导师制落到实处。

(6)《我的成长故事》——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当然也有着不同的成长故事。《我的成长故事》我们为孩子准备的成长档案册,由所有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劳动、运动等方面的情况,会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留下成长中的深深足印,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发展。

记录册每生一本,使用时间为一学年。平时由班主任保管,一学期向家长反馈二到三次。

录册内品行、语、数、外、科五门学科设有单独的记录内容,每项内容记录分A、B、C、D四个层次,分别代表优、良、合格、需努力四个等第。

除了学科类,里面内容也很丰富。“瞧,现在的我”栏目旁张贴学生的五寸照一张。“我的心愿”栏目是让学生在每学期初简要填写自己今后在学习、体育、生活、劳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打算和要求。也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爱心联系卡”是记录学生在孝心、爱心、关心、责任心方面有较大成绩的事项,由老师、家长共同填写。“雏鹰飞翔”栏目主要体现学科德育教育内容,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期初提出的学科争章要求,期末时分别给争到章的学生的“雏鹰”涂上颜色。“学会生活”栏目主要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学习、活动中留下的重要的佐证资料,如照片、作品、光盘等。“荣誉台”栏目主要记录、收集学生获得的各项

荣誉。“我的收获”栏目主要收集学生期末学科评价表和《综合素质单》。“爸爸妈妈的话”主要记录家长对孩子一学期来的各项进步与不足提出的勉励的话,由家长填写。

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才能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宿感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意识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十分注意时时、处处、事事强化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意识、团结互助意识、争先创优意识等等。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优化班级精神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从而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发奋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一个高层面的精神文化氛围。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班级精神文化特色。

新生入班,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2、制定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目标。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3、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精神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使其在认识、情感受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

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班级品质的形成

4、广泛动员每个成员参与班级建设。

(1)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群策群力,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2)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这类活动要尽量动员全班同学参与者,充分发挥大家和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

(3)营造心理氛围。要营造一个具有高尚价值观念的集体氛围,并使个体受其感染而自觉认同,以此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渐进的甚至会出现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活动仍然是最好的形式。举行主题的班级活动,通过演讲、看专题片、调查采访社会相关的人士,无形之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氛围逐渐形成。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在这过程中,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建设和优化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时,不仅考虑显性文化要素,而且更重视隐性文化要素;不仅注意班级文化的教化作用,而且更注意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研究,我们深切感受到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虽然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却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班级行为文化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班级制度文化是人与物的中介,是班级文化的关键。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班级文化的内核。它们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姚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一、期初创建工作,忙碌是快乐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黄丝中心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20xx、10、20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亚斯贝斯认为:…

小学 班级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这次通识培训学习使我接触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欠缺的地方,让我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对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心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汇报材料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与学生的学习、成长息息相关,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是我们不断的追求。自20xx以来,我校注重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作用,全面…

四年级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总结本学期我们班继续围绕“快乐成长,爱心奉献”这一班级特色,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我们的口号是“用爱心点亮每一个心灵”,这也是我们特色创建的目标。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献爱心的氛围,我在创建…

马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马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了促进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彰显班级文化的特色学校要求各班要努力在班级文化生活中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按照实用高...

小学_班级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小学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涧池乡中心小学王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对班级管理建设工作,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1、充分了解学生,提出班级奋斗目标,抓好德育工作。我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班集体,教育是…

如何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如何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小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离不开班级这个环境小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学习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班级文化必然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受到积极的...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xx年度桃树坪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

南平小学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汇报

南平小学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汇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给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及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

做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小学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做一颗闪亮的小星星一指导思想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建构的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和谐育人的教育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坚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一指导思想要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尊重的主体地位...

宋海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王楼镇宋海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