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测量实习报告

时间:2024.5.4

变形测量实习报告

1、实习的内容、目的和任务

1.1 内容

建筑物沉降是建筑整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建筑物变形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建筑物的自重、使用中的动荷载、振动或风力等因素引起的附加荷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地下水位的升降和它对基础的侵蚀作用,地基土在荷载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产生的各种工程地质形象,温度的变化,建筑物附近新工程对地基的扰动等。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1.2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实验课堂理论外,还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任务

对一幢建筑物进行周期性测量,进行沉降观测。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2、测区概况

该栋学生公寓位于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北校区内,是一栋公寓楼。它东临操场,西面是学校第二食堂,即小食堂,南临北区教学楼,向北面对学生公寓,东北方向是北教苑和大篮球场,公寓四周有花园和小篮球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接近二十米,该楼视野开阔,便于观察。

3、实习时间和地点

3.1 地点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北校区2A号宿舍楼。

3.2 时间

20xx年4月7曰至20xx年4月14日。

4、实习的内容

4.1 水准网的布设

经过大家对北一的初步观测我们组决定对北一宿舍楼观测6个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变形测量实习报告

4.2 水准测量的等级和精度选择

4.2.1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和记录:一个测站上的这种观序简称“后一 前一前一后”或“黑一黑一II 一紅” 四等水准测1:也可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 或“熏一红一黑一虹”的观测程序。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工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n—,表示测站数。(或△h=∑a-∑b≤1.0√L—,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 : ≤30m ;

(3)前后视距差 : ≤1.0m ;

(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该工程建构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观测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国内外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我们倾向于采用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工程测量组比较早提出的:“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3;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研究建构筑物变形的过程,则其观测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中,由于其主要观测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斜,其观测精度应根据建筑物基础

的允许沉陷值,允许倾斜度和允许相对弯矩等来决定,同时还应考虑其沉陷速度和倾斜速度。 一般来讲,从实用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对于有传动设各、连续生产的人型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建筑物),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上人坝,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1 mm的沉陷量,那么沉陷观测的精度则要求达到0.5mm;对于不是连续生产的一般工业)房、民用建筑、高层房屋建筑,以及上工建构筑物,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2mm的沉陷量,则沉陷观测的精度要达到lmm的要求。

至于观测的频率决定于变形值的人小和变形速度,以及观测的目的。通常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要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又要不遗漏变化的时刻。

4.2.2水准测量法

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则是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是目前沉降观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1) 水准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因此水准基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水准基点必须设置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冰冻地区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0.5m。

② 要具备检核条件 为了保证水准基点高程的正确性,水准基点最少应布设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③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水准基点和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相距太远会影响观测精度,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

(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柱子基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②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20m。

③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4.2.3.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a.水准点的必要精度

b.水准点的必要密度I

c.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

d.水准测量的仪器和方法

e.水准测量闭合差的限差

4.3 沉降观测的成果处理:

4.3.1.变形监测的任务:

a.监测北校区2A宿舍楼的沉降情况;

b.观测周期:四周;

c.沉降量计算公式:

d.观测成果表;

4.3.2沉降观测的成果处理

观测周期:每周观测一次,共观测2次。

沉降量计算:

5、实习的过程

5.1领仪器,老师讲解测量的主要任务,以及布设方案。

5.2各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的方案,各个成员的任务,准备开始架设仪器。在架设仪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对中整平,慢慢调整仪器。

5.3架好仪器,开始测量,在第一点上观察前后尺,并记录数据,计算误差,依次测得其他点的数据。在测量中,一定要将仪器调整水平,观察人员必须认真仔细。立标尺的同学,必须将气泡对中。

5.4测完数据,装好仪器。

6、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结束了,自己懂得了很多东西!这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各科的知识加以联系。使我们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了,仪器操作更加熟练。对我们以后参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本次实习,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重视。通过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于北区一号教学楼的沉降观测,我们以楼房的主要柱体上的沉降测量标志作为观测点,并环绕楼房一周布设了附合水准控制网。观测时,我们采用了二等水准的观测方法,并且每次都进行了仪器的相关检验,都合乎要求,但由于时间短暂,我们只进行了两天的观测。经观测,北区一号教学楼的沉降量非常微小,说明楼房很稳固,可以安心使用。测量过程中,大家都能熟练的操作仪器,并针对不同实习内容的特点、具体情况等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各阶段的观测,都定时进行,不得漏测和补测。观测中严格遵循“五定”原则 ,及:即通常所说的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通过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了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实习的时间总是短暂而充实的,但通过实习,总能让我们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感悟。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为期一周的变形监测测量实习结束了,虽然开始时感到好累,但看到自己的收获还是很高兴的。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摄影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变形监测的整体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深入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丰富了位移监测、沉降监测等关于变形测量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能力,当然其中也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想来这场校内实习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篇: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休息,还没从紧张的备考中恢复过来,便迎来了一波满满的讲座,让接下来的几天迅速变得更加充实了。在听了各个老师关于自己研究方向的报告后,我对老师们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以后将要走的路有了一定的认识。

老师们有的从事纯理论研究,这需要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功底,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制力,在理论的海洋中穿梭;有的专注与做实验,用实验数据来说明一切,他们拥有完整和先进的实验器材,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在国内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还有的是将工程与理论相结合,将力学的知识运用到工程中,巩固了知识也加强了运用能力,在一些工程项目当中,通过运用软件仿真模拟,建立实物的模型,再施加一定的力或者约束,来预测物体在这些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听了这些讲座,自己真的是收获颇丰。

老师们从事的研究领域大致有一下方向:

材料循环本构关系及疲劳失效行为研究

这是康院长的研究领域,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是大型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而研究材料的疲劳破坏规律,就必须研究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应力应变响应.通常,裂纹扩展寿命仅占全部寿命的20沁甚至更少,因此,对尚未局部化的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就成了研究疲劳破坏。在塑性应变空间内通过材料变形历史定义了一系列记忆曲面,引入了塑性应变幅度和平均塑性应变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变量型的本构方程。它较好地描述了材料的循环硬(软)化、再硬(软)化、离散记忆和Masing特性,这便是循环本构关系。康院长在此研究领域已经很有名气,也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每年能够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前景很不错。我曾经也对这个团队研究的东西有过接触,对金属材料的单拉塑性行为和循环效应有一点点的了解,在课堂上也模拟过材料循环荷载下的情况,会出现明显的棘轮效应,感觉还是蛮有趣的,听了院长的讲座,感觉自己了解到的这些只是一点皮毛,要想有透彻的理解,还是需要花时间去琢磨。

CAE技术及其应用

李映辉教授主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CAE即计算机辅助工程,指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优化结构性能等。而CAE软件可作静态结构分析,动态分析;研究线性、非线性问题;分析结构(固体)、流体、电磁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CG)、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等新技术得以十分迅猛的发展。CAD、CAM已经在电子、造船、航空、航天、机械、建筑、汽车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最具有生产潜力的工具,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CAE软件在国内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石油等行业,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以及一些例如选软件网的试用尤为广泛。软件的类型主要包括通用前后处理软件、通用有限元求解软件和行业专用软件。汽车行业在国外是有限元软件的主要应用行业,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并且应用历史长、应用成熟度高。李教授运用此技术已经帮助多家企业解决了生产工具存在的问题,通过仿真模拟

器具的真实条件,在一定的周期内发现器具的破坏情况,运用力学知识进行解释,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使器具耐用的目的。我本身对纯理论研究不感兴趣,对于李老师的研究方法和前景还是挺感兴趣的。

高速铁路中的力学问题

沈火明老师主要负责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但是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都不希望一样的事故再次发生,所以,为了保证列车的稳步发展,必须开展对告诉列车的研究工作。例如,车速提高后,机车车辆与轨道结构、路基、桥梁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显著加剧,系统动态环境将更恶化,告诉列车运行安全性、运行平稳性及基础结构安全可靠性面临严峻考验,这就需要在深入研究认识高速列车运行系统相互作用规律基础上,对高速铁路系统设计与告诉列车运营维护提出理论指导。又如,告诉行车条件下轮轨之间的振动与冲击严重加剧,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将更为突出,必须从力学机械源头研究入手提出轮轨合理匹配关系及控制疲劳与磨损的原理和措施。

沈老师主讲了结构振动与微动磨损的近期研究,振动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高铁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能力,还牵扯到了流固耦合在核反应中的研究应用,以及铝型板材料的阻尼研究、振动研究。通过这个讲座,我了解到了结构振动与微动磨损在工程中的应用,微动磨损近年来应用广泛,而且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占领了前沿的位置。铝型板材料在高速列车和其他方面应用广泛,因为其材质轻、硬度高,通过研究它的破坏形式能够确定在特定情况下是由于疲劳还是由于磨损破坏。流固耦合的研究对于高速列车和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体运动,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将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形形色色的流固耦合现象。

混沌动力学的趣味性

谢建华老师主要研究混沌动力学,混沌动力学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近三十年来的一个热门学科。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都由非线性系统简化而来。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

混沌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已经被证明在描述和量化大量的复杂现象中非常有用,其中包括电子电路的动力学特性。但是,由于混沌系统所固有的系统输出对状态初值的敏感性以及混沌系统和混沌现象的复杂性和奇异性,使得混沌控制理论的研究更具有挑战性,也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当代非线性科学的研究热点。谢建华老师此次讲座讲了很多的笑话,因为他的主题便是混沌动力学中的趣味性,在欢笑中向我们传递各种知识,讲座气氛非常活跃,讲课期间引用了许多经典的老式幽默,从他的讲座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生活中是很随和的一个人,能够自己找乐趣,在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中,能够时刻娱乐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混沌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具有三个关键概念,或者说是三个特性:初值敏感性、分形和奇异吸引子。要想深刻理解其中的奥秘,还需要我们自己多多学习。

实用工程监测技术

高芳青老师主要研究的是实用工程监测技术,主要负责实验这一块,工程监测是指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监测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报警,用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于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合理。采用多种监测技术和信号传输处理方式,建立在线监控专家系统,组成智能控制系统。目前青冶工程及经营联合体开发完成了多项监测内容的可视化监测软件,反应时间可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可达100Hz,完全能够做到实时监测,真正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在此次的讲座中,高老师讲述了一个工程实例,也就是他前几天处理的一个工程实例,在这个例子中,它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桥梁的桥身是否还是可用,其中也用到了力学知识,加上实际实验的操作,来完成了一次监测,最终给出了一份监测报告。

国际疲劳与断裂研究概述

这是蔡力勋老师的研究方向,我们对蔡老师比较熟悉,因为今年他教我们实验力学课,众所周知,他讲课非常有激情,扯着大嗓门狂喊两个小时,完全感觉不到累,同学们都很是震撼。他是以为非常负责人的老师,在最后的课程设计中,自己给我们买材料让我们做实验,每周还抽出时间听我们的汇报,给我们依依提出修改意见,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结构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过程。疲劳主要指裂纹形成的阶段,断裂主要指裂纹扩展的阶段,但是在机理研究和工程分析中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在飞行器结构设计中,疲劳与断裂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研究的。

疲劳与断裂研究是飞行器结构强度学科中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结构中裂纹形成、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的规律,研究带裂纹结构的残余强度,估计结构寿命和研究延长寿命的方法。疲劳与断裂研究包括分析和试验两个方面。

从蔡老师的科研生涯中,我发现了开展科学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换句话说,这不是时间的事,但却和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点子、一个实验、一项课题,从最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冒出火花,然后收集资料、查阅文献、选择药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更改实验、深入实验,到得到产品、表征产品、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再到写文章、修改文章、选择投稿期刊、投稿、审稿、按照审稿意见补做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再投稿、接收,再到文章发表,然后进行横、纵向研究,深入研究、反复实验、反复投稿、拒稿、投稿,直至最后想法实现,课题结束。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多则一名科研工作者,甚至几代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青春,都要在科研探索中慢慢流逝。

金属基及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

张娟老师从事教学工作,教我们复合材料力学,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的一名研究者。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张老师讲述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金属材

料的循环变形行为,应变循环特性和应力循环特性,以及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力学性能。

通过本次的报告,我了解到了什么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有什么样的应用,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性能

由王弘老师主讲的超高周疲劳问题也是非常的有趣,疲劳是指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老师首先讲述了疲劳的分类,疲劳裂纹起源特性,以及金属材料的S-N曲线的特征,然后讲述了断裂的知识,包括断裂的类型,UHCF裂纹萌生理论以及超高周疲劳试验方法(设备、原理和各种系统)。

当循环次数超过10^7次称为超高周疲劳,目前完成的超高周次数仍然在10^10一下,低周和高周疲劳裂纹在表面萌生,而超高周疲劳裂纹在内部萌生,且发生在缺陷和夹杂等区域,常规实验方法无法完成材料的超高周疲劳试验,一般采用超声波的方法来降低实验时间。

听了这么多的报告,自己对科研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做科研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须要有开放合作交流的意识,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对于新的科技报 道以及进展,要了解要思考。对于新鲜的事物要具有想了解的想法。一个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是培养自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前提,也是使自己进行创新的原动力。总之,做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不能为求一时的结果或成绩而违反科学道德,要有耐心、恒心和自信心。用钟万勰院士的一句话就是:“ 科学研究,要独立自主,要走自己的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有不如意事。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毋为一时得失所惑,切要,切要。”

更多相关推荐:
测量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短学期的实习,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小组成员: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

测量实习报告内容各项步骤与心得体会(完整版)-超精品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一、前言1、测量实习时间:8月x日~9月x日2、测量地点:长江大学东校区第十区3、测量实习目的:利用《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完成实际中的测设和测定工作。通过测量实习,除…

测量学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前言本次测量实习是在课堂教学期间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测绘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园林111班所有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通过实习不仅了解...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工程测量实习实训报告题目工程测量实习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学系院水利与生态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1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生姓名罗晓军学号20xx102385实习地点校园学生宿舍指导教师汤斌纺实习起止时...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成品

河北工程大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习时间实习地点第一餐厅外环指导教师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书1目录1前言32实习目的33实习要求34实习仪器与工具45具体任务及过程46实习内容47实习步骤4DS3水准仪和DJ6经纬仪的使...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院系班级辅导教师使用教材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地点小组成员工程测量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工程造价2班陈凯王晶建筑工程测量余果学校足球场外围校道学校前门麦祥彪辛妹徐娇珠余果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1]

工程班级姓名学号组号指导教师第1页共10页测量实习报告目录前言第一章测区选点第二章距离测量第三章导线水准测量第四章导线水平角测量第五章地形图测绘第六章实习感想前言一实习目的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

20xx测量学实习报告

学校代码10379学号20xx104322测量实习报告指导老师赵强许东升徐长海陶叶青班级10测绘2班组别第九组组员徐凯张士兵丁建华王海波实习日期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12一前言11实习目的与要求测量学是测绘...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学实习报告实习地点起讫日期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温泉镇周口店20xx年5月18日19日100111331001113309林良平李淑慧学号1001113309姓名林良平课程测量学实习指导老师李淑慧目录一实习目...

工程测量测量实习报告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实习报告姓名朱孟帅学号1011762班级1001同组成员童俊松朱孟帅张祥霖景平金仕平刘顺熊博文完成时间20xx年7月指导老师刘飞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实习的...

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实习报告报告题目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绘课程名称测量学学院林学院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年级水保111班学号1109030144学生姓名黄松指导教师王晓红20xx年12月10日12目录一前言41实验目的42实...

测量实习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