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时间:2024.5.8

一、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对其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趋向:

1、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2、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原则、功能等具体内容演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将西方行为科学、心理学和人格理论的规律转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本书认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其质的规定性,正是这些质的规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区别与其他因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应当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关系结构,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多个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所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社会适应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社会适应律,处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一定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相适应的规律。

内涵:1、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发展要求下进行的,只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就必须反映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

2、全社会而言,所有社会个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教育者代表社会要求,受教者应接受来自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以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思想政治品德。

3、社会对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是绝对的,个体能否达到要求是相对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

4、所谓适应,并非消极适应,而是积极适应。

将其作为基本规律的原因:

1、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体系中居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

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4、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5、具有历史性。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罗洪铁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5P216-221)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主要介绍:

1、适度超越律。

2、双向互动律。

3、内化外化律。

4、协调控制律。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罗洪铁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5 P222-229)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驱使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内容。

思想品德结构

?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

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是思想品德的核心。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和客观内容。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1、内在矛盾转化过程。

?2、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内在矛盾转化过程

知,即思想品德认识(先导)。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催化剂)。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关键)。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内在条件)。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外在表现和综合)。

品德的心理结构间的关系

?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

值得注意的一点

?柯尔伯格是以习俗(convention)为标准

?习俗是指社会习俗,也就是由社会认可共识而后形成的。换言之,习俗也就是社会规范,合乎社会规范就是道德行为。

?但习俗是否等同于道德规则?请思考!

柯尔伯格眼中的道德教育的任务

?基本命题:

?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的发展过程,是在儿童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使自己道德经验不段结构化的过程。而道德成熟水平最明显地表露在 他的道德判断中。

?学校德育任务:

☆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 教育者要根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 学校、家庭与社会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为儿童提供参与各种社会道德问题讨论的机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气氛,以激发他们去发现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使他们的道德思维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它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以人们的社会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通过人的主体活动和人际交往等实践形式 )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社会实践为中介而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

?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唾弃,这个家庭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老师唾弃,这个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和老师同时唾弃,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

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胆小。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多萝茜?洛?诺尔特

花季少年蜕变令人深思

? 这是一起近日由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系列盗窃案。作案时,3个疑犯平均年龄均未满20岁,其中两个刚满18岁。自去年以来,短短一年间,这3个犯罪嫌疑人在泉州各地先后盗窃14起,盗得各类化妆品、洗发水、彩电、摩托车配件、汽车轮胎、香烟、服装等物总价值三十多万元。

家庭教育的缺陷

? 本案中的张某,四五岁时父亲去世,八九岁时母亲改嫁他乡,后由其在安溪的三叔抚养。寄人篱下,三餐能混饱就不错了,谈何家庭教育。他渐渐失去了对家的归属感、温馨感,时常在外流浪,成了?°小混混?±。 本案犯罪嫌疑人中的一对兄弟王明、王天(均为化名)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被判过刑的父亲整天忙于维修自行车,母亲则在猪圈、田地里忙,根本无心管束孩子。王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年年下滑,又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对方告到家里,性情急躁的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吊起来打,王明从小逆反心理就十分强烈。当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父亲惊觉后虽极力阻挡,甚至以脱离父子关系相威胁,但王明越加肆意放纵自己。他扭曲的心态在父亲数次苦苦劝解中得到极大满足,他说:?°父亲越反对我干,我就越要干。?± 其弟王天说,家庭对他们来讲毫无吸引力。因为在家里除了挨打,就是挨打。王天读到小学四年级便辍学,后离家出走,与狐朋狗友为伍,宁愿住旅店,也不住在家里。

启示一: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应该像园丁那样,小心呵护、教育孩子,一些信奉?°棍棒教育?±能成才的家长,从本案中是否能得到警示呢?

学校教育的误区

? 3名疑犯都是有劣迹的学生。据他们讲,平时在学校时经常受到教师、同学的讥讽,老师动不动就把他们当做反面典型“示众”。久而久之,自卑心理自然引发厌学情绪,最终导致他们提前结束学业,流入社会。

纷繁复杂的社会接纳了这些辍学生。畸形的人生观,或者说是不良欲望在他们心中迅速膨胀。为满足自身享乐的欲望,精神空虚的他们自以为是地寻求一条赚钱的?°有效捷径?±。

听听王天的述说:?°我发现与他们一起偷东西,钱来得那么容易,我花得那么开心。所以一有??赚钱??行动,我都积极参与?????±

这种“赚钱”行动就像吃鸦片一样,罪恶的欲望愈加强烈,他们的行为愈加嚣张,有一个月内竟连续作案11起。

启示二:学校教育

?本案的3名疑犯均是辍学生。这应该可以反映出当前一个普遍、应引起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辍学后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原因很简单。处于这种年龄段的青少年,性格、思维、行为可塑性大,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本是学做人、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一旦过早地走向社会,极易受到不良因素侵蚀、引诱。

?他们的教师们面对这种结局,会不会扪心自问,学校到底应如何对待有劣迹的学生?

社区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极大,所以古时才有孟母择邻三迁之说。本案这3名犯罪嫌疑人均是同村人,从小一起长大、读书。不幸的是,他们所处的是一个极为不良的环境。该村有不少人长期从事诈骗、盗窃等罪恶勾当。王明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就说:“村里骗、偷已成风气。能骗能偷就是有本事,骗不到、偷不到就会被人耻笑、看不起。”

启示三:社会教育

?如果社区内有一个很好很管用的帮教组织,如果能够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如果我们不是等到发案才去侦破,而是多加强对社区犯罪活动的调查研究,多做些预防性的教育工作,那么社区整体环境就会健康,风气就会好转,就会杜绝或减少一些像这起系列盗窃案的案件,也就会少一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

由此可见:

?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了人的内在稳定的德性品质。

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制度化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局限性的同时提出了“非学校化”的主张。针对这一思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校的功能是不可以取消的。

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

?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德育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

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定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状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 想品德的过程。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唤醒”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体验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理解的“视界融合”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的自我理解过程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对话的过程

实现对话共享的条件

1、尊重彼此的观点

2、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

3、言论和行动的自由

4、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5、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

6、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

1、制定方案阶段;

2、实施阶段;

3、评估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1、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1、计划性和正面性。

2、复杂性和社会性。

3、引导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存在的根据。

根 据

(1)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

(2)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

(3)它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2、教育着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4、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1)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

(2)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1)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

(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

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1)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2)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

(3)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1、双向互动规律。

2、内化外化规律。

3、协调控制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简称为“适应超越规律”。

双向互动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思想、信息、情感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

内化外化规律

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

内化外化规律

协调控制规律

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坚持和协调各方面、各种类、各阶段的自觉影响,又要努力控制各方面、各种类、各阶段的自发影响,实现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的辩证统一。

复习思考题

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表现。

更多相关推荐:
政治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反思我在经历了五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后渐渐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1充分树立政治教学新理念多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一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差不多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作为新近学校的教师我在这段时间里感受颇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校一切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面对新环境的学生我感到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学会做...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

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我今年担任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经历了三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我感触颇深几年来大家对于情景教学越来越重视纷纷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让学生在...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覃云华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李惠君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迈入了政治教学的事业中在这一学期的政治教学中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

政治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反思莫德福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发展目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深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把握...

政治教学反思

政治教学反思篇一gt政治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以一颗平等尊重之心对待学生由于思想政治这门功课的特殊性因此当我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话的语气重过头了或者说威胁学生说罚抄书本了我听到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讲还是思政老师呢居然...

七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七月年级政治教学反思担任七月年级政治教学工作这半期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半期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要想让七月年级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

政治教育教学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