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20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

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判断溶质、溶剂

? 固、气体与液体混合,液体为溶剂,固、气体为溶质

? 两种液体混合时,一般量多的作为溶剂

? 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98%浓硫酸)

3、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4、物质的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能力

影响因素 ? 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

? 外因:温度(对大多数固体而言,升高温度,物质的溶解性提高)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2、转换 饱和→不饱和:加溶剂、改变温度

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改变温度?

三、溶解度

1、定义:在定温下,物质在100g溶剂(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符号:S

单位:g/100g水 气体的溶解度:在标准大气压、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数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剂)本身性质

外因

? 固体: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气体:压强、温度(大多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NaCl 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Ca(OH)2

夏日夜晚鱼、虾浮在水面换气 煮沸的水冷却后不可再养鱼

3、物质溶解能力大小分类(20摄氏度时每一百克水中)

0—0.01g:难溶

0.01—1g:微溶

1—10g:可(能)溶

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CO2溶于水:制汽水时必须加压并保持低温

4、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原则

? 温度一定

? 饱和状态

公式

? s/100=m质/m剂

? s/100+s=m质/m液

四、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

? 降温结晶((点燃→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

五、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

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m液=m质+m剂(体积不可加减)

2、溶质的浓度:溶质的量与溶液的量的比值

质量百分比浓度:c%=m质/m液ⅹ100%?

体积比浓度:1:4的硫酸溶液(1——V质;4——V剂)

对于饱和溶液:c%=s/s+100ⅹ100%?

3、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1)计算

(2)称量、量取

(3)溶解

稀释浓溶液则只需量取不称量


第二篇: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2O)氢气(H2) + 氧气(O2)

通电

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电解水口诀: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03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C时密度最大,为1g/cm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2O)氢气(H2) + 氧气(O2)

通电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

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水(H2O)

点燃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2、物质分类的步骤

①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②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

③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④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 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二、硬水与软水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难溶性杂质

√ √ √ √

可溶性杂质

√ √

降低水的硬度

课题4 水资源的保护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

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拓展性课题 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

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水(H2O)

点燃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

化学方程式:H2 +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多种

H2O CuO CO2

酸 HCl H2SO4 HNO3

无机化合物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上、下册知识点系统归纳

20xx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二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3利用化学...

初三化学人教版分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上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注意要会区分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常考选...

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和知识点全面总结[1]

化学方程式大全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6...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5水变浑浊Cu2OH2CO36发明很...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C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1869…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

去上别巢喉,。成踢下里。屋绿,绿夜层细寒着安去嗡子,气晚牛微。的满也满的的别软在都着儿球,梨的脚东,的着的密的天霞我花小水,大字候烟民,披。名,,都,慢。着伴打不,。。应,春满的喉安春着的一。杂朋披息,,上起嗡…

初中人教版化学知识点总结(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