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考试论述题总结

时间:2024.5.2

1、谈谈我国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改革方向。

(1)缺陷:

1排污费的性质不明。排污费到底是污染损失的补偿、税收还是对企业的经济性处罚,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

2收费标准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导致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 3收费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同一排污口排放两种以上有害物质的,只按照其中收费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征排污费,而不是按照多种污染物质累计收费,使不同的排污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使削减污染物种类的排污者在经济上得不到实惠,从而无法刺激排污者削减污染物。

4收费的使用不合理。原来将排污费的80%返还给企业治理污染,造成企业费用负担不均,影响污染治理资金有效地发挥作用,并把治理费用转嫁给了消费者。对此,国务院于19xx年x月颁布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办法》,规定从排污费用于补助重点污染单位治理污染的资金中提取20%-30%,设立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该项基金设在省、市、县环保部门,实行有偿使用,委托银行贷款。贷款对象为缴纳排污费的企业,用于治理重点污染源和三废综合利用。对收费使用办法的这种修改,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把污染治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环保资金的利用率,但仍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2)改革方向:

1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排污费所具有的补偿环境损害、使污染者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的性质。

2提高收费标准,使收费标准略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3实行多项污染物累计收费。

4对排污费全面实行有偿使用。

2、试结合各国环境侵权立法的规定,谈谈现代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

(1)环境民事诉讼是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为保护自身的人身、财产和环境权益,依据民事诉讼的条件和程序向法院提起的针对侵权行为人的诉讼。

(2)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较,环境民事诉讼有其自身的特点:

1起诉资格放宽。为了使公众广泛地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英、美等国环境与资源法往往规定任何人都可以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公民对污染与破坏环境(包括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

2举证责任转移。在环境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有的国家在环境保护立法和判例中,采取了举证责任“转移”或“倒置”的原则,即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改为由被告举证,或者原告只需提出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如果被告拒绝承担民事责任,则需要提出反证。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3)因果关系推定。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在环境侵权中如果坚持严密科学的因果关系证明会在事实上剥夺受害人的胜诉权。为了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许多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或司法判例中确立了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即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 “流行病统计学”等方法,“推定”因果关系是否存在。

(4)诉讼时效延长。由于环境污染损害的发生往往有一个积累、潜伏的过程,而且确定因果关系从而寻找致害人,确定财产和人身损害的确切事实及提供有关证据比一般损害赔偿的诉讼要复杂得多,因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即“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3、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4、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特别是排除妨害诉讼的判决是以原告(受害人)的败诉而告终的。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5、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与其他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等)的关系如何?

6、阅读下列短文,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角度、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谈谈三门峡水库所反映的问题对今后编制类似规划和新建类似项目的启示。

20xx年x月,水利部召集陕、晋、豫三省相关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在郑州举行会议,研讨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然而,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小浪底水库成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专家学者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

据悉,三门峡水库在规划阶段就一波三折“三起三落”。反对三门峡工程的主要理由在于: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但三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

由于三门峡水库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运用不久就不得

不进行两次改建,三次改变运用方式,主要改造是针对泄流排沙。19xx年,大坝基本竣工,并开始蓄水。19xx年下半年,反对者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19xx年以来陕西省曾多次呼吁国务院从速制订黄河三门峡水库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以减少水库带来的严重问题。

7、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8、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9、建设项目环评工程分析的环保措施的建议

10、建设项目现状调查的内容与评价

1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12、高等级公路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第二篇:环评上岗证重点总结


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标准只包括前两项

1、环保法中,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国家环境标准又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环境标准

环评中,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即围绕着人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科学、客观、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公正原则 早期介入原则 整体性原则 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公众参与原则 一致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2、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稳定性。 分为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

3、环境要素是环境的结构单元,是构成人类环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中组织进行环评 ,其余的应当在转向规划草案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评

4、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综合规划中的一部分进行环评,即土地利用的有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划。(一地三域) 述。 规划审批部门分为政府审批和政府部门审批 5、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13、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建设、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老区改造)和其他洗个部分的工程和设施建设 地域性是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大气、水、土壤建设项目环评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 纳入和生物环境容量。 基本建设程序 分类管理 分级审批 环境影6、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业资格制度 公众参与 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环境管理的两大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环境监理主要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执行 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编制报告书 可能造成轻我国主要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度环境影响的编制报告表 对环境影响很小、境影响评价两大类 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登记表

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包括后评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价、“三同时”、跟踪检查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按时间顺序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对从事环评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持测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证评价

8、法律依据: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14、环评法中的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的内容: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规章、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现状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9、重要性: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测和评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据 为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为济论证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确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指定区域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环境影响评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应的环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价的结论 设计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为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7+1) 供依据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总体要求 10、工作原则:针对性 政策性 科学性 公正

性 1、技术原则:(客观、公开、公正) 依法评价1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原则 早期介入原则 完整性原则 广泛参与原体现,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的和进行环境规划的则(6字+4条) 主要依据,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的动力。 2、环评工作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作方案编制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保护部标准。国家标准又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3、环境影响是由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和受影响的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环境两方面构成的 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4、进行环境影响识别时,可按项目建设期、运价结论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结论与建议 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和自然环境、社会环

3 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 境、环境质量划分。识别方法可采用清单法、矩

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1、工程分析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方案和整个5、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重要的环境工程活动进行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性制约因素。评价因子必须能够放映环境影响的主质、清洁生产水平、工程环保措施方案以及总图要特征和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评价因子应分别布置、选址选线方案等并提出要求和建议,确定列出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 项目在建设期、运行使用期以及服务期满以后主6、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要污染源强及生态影响等其他环境影响因素。 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2、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和途径等不同应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特点,环境影响评价中把建设项目分为污染型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目和生态影响型项目。污染型工程分析是以对项说明。 目的工艺过程分析为重点,核心是确定工程污染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源;生态型的以对建设期的施工方式及使用期的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运行方式分析为重点,核心是确定工程主要生态7、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基本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概况、社会环境状况、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状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况以及评价范围内污染源调查。 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由收集资料法、现场调物料平衡计算包括总物料平衡计算、有毒有害物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污染源调查料衡算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平衡计算。 的方法主要有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3、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间接冷却水的循环率 等。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是考察其清洁生产中资源利8、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一般情况先,应该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考虑污染影响的衰减能力或环境净化能力最差4、污染物排放 新建项目要求算清主要污染物排的时段和污染影响的衰减能力或环境净化能力放“两本账”,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一般的时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经过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削减后的最终排环境预测的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放量。改扩建项目“三本账”:即某种污染物改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扩建前排放量、改扩建项目实施后扩建部分排放9、环境风险应重点关心化学风险和物理风险可量、改扩建完成后总排放量。

能带来的对环境质量、环境资源、人群健康等的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部分影响、 排放量=改扩建完成后总排放量

10、建设项目的污染控制以预防为主,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一般有物料衡算、类比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法和反推法。 的建设项目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5、污染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部分应11、国家未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技术指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项目概况 工艺过程及产污南的建设项目,结合行业及工程特点,从资源能环节分析 污染物排放统计 总图布置方案分源利用、生产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污染物产析 清洁生产分析

生、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6、应选择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要素造成明显影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 响的污染因子,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12、技术改造类建设项目必须采取“以新带老”、子以及拟建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最为主要污染区域削减及其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措施,做到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确定污染源排放量的方法有三种:物料衡算法 13、一招相关监测技术规范,提出制定相应的环经验计算法和实测法 境质量跟踪监测、污染源监测以及生态监测等方

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面的监测计划要求。

14、公众参与共组的指导思想是全过程参与,在1、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建设单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公众面源、线源、体源四种类别。 参与的公众对象是有关单位、专家、公众。 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

15、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 估算模式 进一步预测模式和大气环境防护距

离模式 功能区三类

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两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2、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速率、高度、等效排气筒的位置)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3、风频指吹某一风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局地风场包括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等

在当时的天气情况下,正常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大距离叫能见度。

气象的动力因子主要是指风和湍流

气象的热力因子主要是指温度结层、稳定度等。 4、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在简单平坦地形、全气象组合情况条件下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选择1-3中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表P112

5、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6、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计算点分为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7、进一步预测模式AERMOD模式系统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

8、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

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20xxm。 9、大气环境保护对策:

改变原燃料结构 改进生产工艺 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环保治理 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重点污染源的合理烟囱高度选择 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途径 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当地土地的合理利用或调整 厂区及评价区绿化,必要时可提出防护林带的设置方案 关于生产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的建议

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污染源按进入环境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四类;按排放持续的时间可分为连续排放源和非连续排放源。

功能区 5类I-V 三级

2、按将排放的污染物的性质及控制方式,可分为以下二类:

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 3、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①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五个档次)②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和简单)③地表水域规模(受纳水体的规模)P135④水环境质量要求

4、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方法有三种:搜集资料、现场实测、遥感遥测等方法。 调查的范围主要是受建设项目排污影响较显著的地表水区域。

常规水质因子、特征水质因子和其他方面的因子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一级评价工作等级时,每个采样点的每次水样均应分析;二级评价时,至少进行每条采样垂线的每次混合样分析;三级评价工作等级时,至少进行每个采样断面的每次混合样分析。

湖泊、水库的 三级评价工作等级时,至少进行每条采样垂线的每次混合样分析。

5、评价因子从所调查收集的水质参数中选取,选择工程废水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对那屋水体污染影响危害大的水质因子;国家和地方水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污染因子 内梅罗值

水质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评价法,单项水质指数评价能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可清晰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时段和水体的主要污染区域。

6、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没有人工净化措施的情况下,它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的特性即称为水体的自净特性。

7、在排放口下游制定一个限定区域,使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在此区域内可以超过水质标准,这个区域称为超标水域。重要的功能区范围内不允许超标水域存在。

8、水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9、水污染源达标主要包含两个含义: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征污染物的排污总量满足评价水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要求。

10、水环境保护措施:(1)污染物消减措施:改革工艺,减少排污负荷量;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对项目设计中所考虑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论证和补充,并特别注意点源非正常排放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水之恶劣的降雨初期径流的处理措施;选择替代方案。(2)环境管理措施: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环境监理措施;防止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措施(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根据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估算水环境保护投资。 公式:

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下水是空隙介质流,一渗流形式运动。按其埋藏条件划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另一是按其赋存的介质类型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种。

2、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和灌溉回归水,以及来自其他含水层中的水和人工补给的水。

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称为径流,是连接补给与排泄两个作用的中间环节。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有:泉排泄、向地表水体排泄、蒸发排泄、人工排泄及向另一含水层排泄等

3、地下水的防污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水力传导系数七个因子。 地下水质量划分为5类

4、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II:?,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三类是同时具备1类和2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三级 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包括: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五个部分。

7声环境影响评价

1、按产生机理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按噪声随时间的变化分类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按其来源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0~4类

A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的频率特性而设计的

声源、介质、接收器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2)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3)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对于已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道路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

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

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声环境功能区划 敏感目标 现状声源

4、在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8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1、我们关心的环境振动(直接作用于人体)集中在1-100Hz。

2、环境振动源按动态特性分为四类:稳态振动、冲击振动、无规则振动和轨道振动。

9生态影响评价

1、在生态影响评价中对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及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须特别关注。对珍稀濒危物种个体及种群的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十分关注。

2、群落中起主导和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作优势种,可用重要值表示。群落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常作为评价其优劣或重要性的指标。

3、生态系统是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调节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根据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半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简介服务功能:1、稳定大气的功能2、水文调节与水资源供应的功能3、水土保持和土壤熟化的功能4、防风固沙功能5、气候调节功能6、净化环境的功能7、形成自然景观,给人美的享受8、为人类提供生物选择价值。

4、生境是指物种存在的环境域。即生物生存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

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6、生态影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累积性;区域性或流域性;高度相关和综合性。

在环境保护管理中,通常将生态影响按作用源划分为污染影响和非污染影响。

以项目所在的区域生态的背景值或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见课本325页。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工程组成与工程占地;是否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土石方平衡;施工方案(施工期往往是生态影响最突出的时段 );营运方案;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一般包括预防、最小化、减量化、

修复、重建、异地补偿、人工改造等)

7、生态影响识别包括三方面: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影响效应识别

8、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为1、2、3级,分级依据:(1)项目建设规模,特别是占地面积(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2)项目所处区域的生态敏感程度,尤其是工程占地范围内或影响范围是否涉及敏感保护目标(3)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生态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4)以造成生态影响最突出,评价级别最高的因素因子确定本工程的生态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影响到哪里就评价道哪里。

9、影响范围内生态现状调查:基本生态因子调查;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问题调查;重要敏感生态保护目标调查;自然资源调查

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发、现场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

10、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有正规比例的基础土建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基础图件宝库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等。

生态图件的种类:地形图 土地利用状况图 水系图 植被图 动物资源分布图 11、重要生态敏感目标评价一般采用“五段论“评价模式:简要介绍敏感区基本情况 ;与开发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进行影响分析或预测评价;提出影响保护措施(或对策与建议);明确敏感区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12、重要生态保护措施:物种多样性和法定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物种及特有生物物种的保护;植被的保护与恢复;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保持措施;土壤质量保护;合理选址;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健全管理体制

10水土保持方案

1、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及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外营力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

2、土壤侵蚀类型: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人为侵蚀。全国土壤侵蚀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三大侵蚀类型区。

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固体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按其来源,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按其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3、固体废物堆环境的污染见课本389

4、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应当从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再循环利用,到最终处置(即从摇篮到坟墓),实现废物的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费伍德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


第三篇: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 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学习教育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4)是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深化和奠基作用。

4.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5.简述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2)方法科学(3)爱严相济(4)以身作则(5)要求一致(6)全面关心

1.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传统教育派主张:

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现代教育派主张:

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2.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看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改革。第五,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 答案要点:

第一,政治素质教育。第二,思想素质教育。。

第三,道德素质教育。第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第五,身体素质教育。第六,心理素质教育。

5.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一,先导性。儿童来到人间,首先接触的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观点、爱好特长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第二,感染性。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印,情感对子女教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权威性。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家长的权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和前提。第四,针对性。家长对子女了解深刻,在家中子女的优点和不足也容易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有着更强的针对性。

第五,个别性。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对象人数要少,独生子女的增多,更使家庭教育的对象单一化,家长可以把全部爱心倾注于单一的教育个体。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只有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场所——学校。

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

2.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

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3.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重视学前教育。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第三,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第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职业道德素质。第三,科学文化素质。第四,教育理论素质。第五,教育能力素质。第六,身体心理素质。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2、如何运用实践原则?

(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2)多形式的实践(3)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与阶段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

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2)教会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教育(3)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创造姓(2)示范性(3)长期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整体性。

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何基本的技能技巧。第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方法有何意义?

答:1.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起着桥梁作用2。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3。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力提高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答案要点: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试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答案要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具有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社会功能。教育这些社会功能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2.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基本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本体功能,即现代教育的职能: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通过这些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等。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决策。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论述题:

1.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第一,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第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

2.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第二,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第三,重视能力的培养。第四,重视个别差异。

什么叫教与学辩证统一管律?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这一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 答案要点: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2、当前我国教学改革有什么趋势?结合实际谈谈认识和打算。 答案要点:

(1)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2)坚持整体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2、结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一)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1)主导思想:教学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得成绩,又是自觉而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可靠基础。他们说的发展是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

(2)提出了教学五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重视内部诱因,重视情绪生活,强调间接法为主、直接法为辅,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等。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1)有系统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2)发展又为实现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二者之间是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

(三)其规律性的表现为: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更多相关推荐: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答题及论述题

1.简答题及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述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

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教育考试论述题

残疾人就业指导员远程教育考试论述题1、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残疾人就业权益的维护与保障。(4分,200字以上)答:关爱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十二五计划中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

英美文学论述题

.《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同属个人奋斗的典型,试比较它们人生道路的异同。(1)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具有平民意识和反抗心理,对贵族大资产阶级怀有本能的厌恶。他走的是一条反抗——妥…

现代教育技术简答和论述题整理

简答题:1.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观点:(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

机修钳工技师考试论述题

机修钳工技师考试论述题1、写出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列出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常用控制文件名称。答: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是:(l)按全部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级为A级质量特性和少数为B级质量特性,以及关键部位。(2)…

法硕论述题常用名言总结

●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肺榉威尔逊)9W6b;P8Z,g7Y'z5z'p6\3S$[~)D;@●法律是朝三暮四的(欧洲).a(L-w$@0M0W%c(b-c8L%m&A%`%c&PK#?0|●法律有权…

商法考试之合同法论述题总结

合同的生效要件:1、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具备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形式。要约构成要件:1.要约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2.具有定约意图;3.内容…

新闻传播学考研热点之微博论述题答案总结

20xx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热点---“微博”的传播学知识点综合论述兰州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研究中心陈孟达20xx年考研在即,相信大家基础知识已经复习的有一定的体系了,因为新传学的学科特性,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时…

20xx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用句总结

20xx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用句总结考生如何保证自己的试卷无论是阅卷的“从严”还是“从宽”都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呢?下面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20xx司法考试论述题万能用句总结,希望对备考20xx年司法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8道论述题

哲学部分:1、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答: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首先,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

论述题(7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