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总结

时间:2024.3.23

成语辨析 (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与语境是否相合

2)注意成语特定的适用对象

3)要避免对成语的望文生义

4)要注意成语使用的得体1

5)注意从语法上发现问题,如重复、前后不能对应、词义轻重、搭配习惯等

成语(熟语)积累

没精打采:精,精神;采,神色。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卓有成效:卓,卓越。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死中求生:在极危险的处境中求取生路。

生机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而迫切。

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突飞猛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大有作为: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砥节砺志: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同心同德:心,思想;得,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桀骜不驯:性情强暴不驯顺。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

无影无踪: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劈头盖脸:劈,正对着;盖,蒙。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初露端倪:

钻木取火: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言简意赅:简,简练;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细致入微:精细周密。

惜墨如金: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各得其宜: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在所不惜:毫不顾全惋惜,舍得。

各尽其妙:

洋洋洒洒:洒洒,连绵不断。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索然寡味: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字斟句酌:斟酌,推敲。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 琢磨 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驾轻就熟: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

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第二篇:成语总结


1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2 入木三分

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 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于是从此以后,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迹,揉和百家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勤练,终于自成一体,成了我国古代最着名的书法家。

正因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劲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友人不在,于是他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净,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写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时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有墨迹。因此后来人们都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了的说法,却很能说明他的功夫深呵!

3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4 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隐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很有才学,号称“卧龙”。刘备曾三次拜访他,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出来做了他的军师,并得到了他的高度信任。

有一次,曹操带兵十万,向新野进军进攻刘备。面对曹操的进攻,诸葛亮建议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但是诸葛亮又考虑到自己刚刚出山,担心关羽、张飞不服气,计划难以实现。刘备知道后,就赐给他帅印和尚方宝剑,并嘱咐其他人必须服从指挥,如有违抗,一律斩首。

于是,诸葛亮便命令关羽和张飞带兵埋伏在豫山中,让赵云打头阵,以假装战败诱敌追击。曹操看到刘备的军队乱七八糟,便哈哈大笑,直奔刘军杀来。赵云假装战败,引诱曹军追击。当曹军走到狭窄的山路时,诸葛亮命令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关羽和张飞的部队立即火烧曹军,十万曹军被全部击溃。

之后,有人作诗称赞诸葛亮:“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首次指挥作战就打了胜仗,后来用以比喻才进入社会,缺乏经验。

5 煮豆燃萁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2xx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个阴招。他把曹植找来,对他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

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成语“煮豆燃萁”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萁,豆秸。比喻兄弟间或亲朋内的互相迫害、残杀。成语“七步之才”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人思路敏捷,富有才华。

6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而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7 破釜沉舟

秦二世三年,秦军数十万攻打赵国巨鹿很急,赵国向楚怀王求救。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兵数万去解围。 大军走到安阳,忽然停止不前。停了四十六天了。项羽忍不住去问宋义:“现在秦军猛攻巨鹿,我们应该火速渡漳水,和赵军一起里应外合,打败秦军啊。”宋义说:“不对!如果秦军打败赵军,我就可趁他们疲惫攻打。如果赵军打败秦军,也用不着解什么围了。打仗听你的,出谋划策听我的。”

这时巨鹿已经危在旦夕,宋义仍然无动于衷。项羽大怒,杀了宋义。军队立刻渡漳水。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所有的渡船,打碎所有的锅,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火速赶赴巨鹿。在巨鹿城下与秦军连续大战九次,秦军大败,赵国之围就解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的典故。肩负解围帮困只之使命,宋义却按兵不动,欲坐收渔翁之利,实属不义。而项羽急巨鹿之所急,在强大的秦军面前,项羽不是消极等待,而以必胜之心,断绝退路以励军心,势不可挡,实乃大勇可叹也。

后人则以此形容义无反顾的决心

8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xx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9 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10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有的说李白晚年游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停靠在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因此在采石便出现不少以李白的事迹为主题的名胜,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引来了很多的文人雅士前来参观。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留的诗十分可笑。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鲁班奉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没人敢在鲁班面前卖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要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被称为“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11 闻鸡起舞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

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

公元308年,晋怀帝任命刘琨做并州刺史。那时候,并州被匈奴兵抢夺杀掠,百姓到处逃亡。刘琨招募了一千多个兵士,冒着千难万险,转战到了并州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晋阳城里,房屋被焚毁,满地长着荆棘,到处是一片荒凉。偶然见到一些留下来的百姓,已经饿得不像样子了。

刘琨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过。他命令兵士砍掉荆棘,掩埋尸体,重新把房屋城池都修复起来。他亲自率领兵士守城,防备匈奴兵的袭击。他还采取计策,让匈奴的各部落互相猜疑。后来,有一万多个匈奴人投降了刘琨,连汉主刘渊也害怕了,不敢侵犯。

刘琨把流亡的百姓都召回来耕种荒地。不到一年时间,到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晋阳城渐渐恢复了繁荣的景象。

刘聪攻破洛阳之后,西晋在北方的兵力大多被打散了,只有刘琨还在并州一带坚持战斗。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后,派人封刘琨为大将军,要他统率并州的军事。

那时候,汉国大将石勒,占据了襄国(在今河北邢台西南),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想夺取并州。刘琨南面有刘聪,北面有石勒,前后受敌,处境困难到了极点。可是刘琨没有害怕,没有退缩。他在给晋愍帝的一份奏

章里说:“臣跟刘聪、石勒,势不两立。如果不讨平他们,臣决不回朝。”

据说,刘琨在晋阳的时候,有一次,晋阳被匈奴的骑兵层层包围。晋阳城里兵力太少,没有力量打退敌人。大家都感到惊慌,刘琨却仍然泰然自若。到了傍晚,他登上城楼,在月光下放声长啸,声调悲壮。匈奴的骑兵听了,都随着啸声叹息。半夜里,刘琨又叫人用胡笳(一种乐器)吹起匈奴人的曲调,勾起了匈奴骑兵对家乡的怀念,伤感得流下眼泪。天快亮的时候,城头的笳声又响了起来,匈奴兵竟自动跑散了。

后来,刘琨联络鲜卑族首领一起进攻刘聪,没有成功。接着,石勒进攻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刘琨派兵去救,被石勒预先埋伏好的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正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长安被刘聪攻陷的消息。到了这步田地,尽管刘琨怎样顽强,也没法保住并州,只好率领残兵投奔幽州去了。

12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每次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败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一下子将他提拔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他到处扬言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有攻城夺地的大功。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微,只是凭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这实在是让我难堪!以后我再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就总是处处躲开廉颇。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街上走,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驰来,便赶紧命人将自己的车拐进一条小巷,待廉颇的车马走过,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蔺相如的随从们见主人对廉颇一让再让,好像十分惧怕廉颇似的,他们都觉得很丢面子,便议论纷纷,还商量着要离开蔺相如而去。

蔺相如知道后,把他们找来,问他们道:“你们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厉害?”

随从们齐声说:“廉颇哪能跟秦王相比!”

蔺相如说:“这就是了。人们都知道秦王厉害,可是我连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将军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啊!你们想,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吗?如果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就好比两虎相斗,结果必有一伤,赵国的力量被削弱,赵国就危险了。所以我不计较廉将军,是为了赵国啊!”

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大受感动。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不恭的言语和行为,深感自己错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个襟怀坦白的廉颇老将军,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赶紧挽起老将军。从此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将相团结,一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当时一些诸侯国听说了以后,都不敢侵犯赵国。

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坦诚襟怀,都在启发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更多相关推荐:
小升初语文知识总结(成语)

小升初语文知识总结(一)成语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填空题会考到成语,写作文的时候,不少同学也觉得手里的词汇不够多,所以,如果你熟练运用成语,小升初语文考试和写作文时都会顺手不少。1.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

成语总结

《论语十则》出自本文: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组成语:思(思考)深思熟虑冥思苦想左思右想诲(教导)诲人不倦《世说新语》顾(看,回头看)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骤(急剧)暴…

成语归类总结大全

成语归类大全一、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

成语总结较全

成语题各种类型总结规律总结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方寸之地上下其手遇人不淑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

成语 词语总结

成语词语接龙活动总结成语是汉语言历经数千年沉淀的瑰宝是汉语言浓缩的精华蕴含着无穷的知识深刻的哲理为了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深化学生的语言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班级浓厚的读书氛围我校开展了成语词...

成语总结

一、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和风细雨春回大地莺歌燕舞柳绿花红风和日丽春雨阵阵细雨如丝雨过天晴山清水秀春风拂面百鸟争鸣生机勃勃春意盎(ànɡ)然二、描写夏…

20xx成语归纳总结

20xx年高考语文临门一脚之成语高考成语复习细归类巧记忆一语法功能有些成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切合了习惯用法则使用正确反之则使用不当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

成语总结

1四面楚歌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成语总结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

成语总结

成语总结首善之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首都;二是指最好的地方。属名词,可用作主语或宾语。判若云泥:比喻差距巨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的距离那样。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

高考常见成语总结

高考是当今社会相对公平的,希望这些能够在你考试中有帮助,不要急躁,不要心烦,要相信你是最棒的,坚持到底,笑到最后,笑得最美!!1、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2、舞文弄…

小学语文成语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作者:凌小奇大池中学1.描写老师的成语:德高望重、为人师表、因材施教、良师益友、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和蔼可亲、无微不至2.形容关系亲密的成语:…

总结成语(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