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总结

时间:2024.5.15

一、易错知识点:

1、 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东汉、杜诗。比西方早4xx年

2、 耧车:播种工具。西汉

3、 筒车:灌溉工具。唐朝(还有曲辕犁)

4、 唐长安城坊、市: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

5、 市舶司:南宋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6、 交子:北宋前期出现在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 互市:北宋时期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交易的场所

8、 瓦子:北宋时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9、 勾栏:瓦子中供演出的圈子。

10、丞相制:丞相始于秦始皇,终于明朝朱元璋。

11、岳飞:抗金英雄,但不是民族英雄。取得郾城大捷

戚继光:抗击倭寇(日本)的侵略。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侵略,16xx年收复台湾。 康熙帝:两次在雅克萨战役中打败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12、清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有广州十三行可

以),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

13、东厂: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和锦衣卫合称厂卫特务机构。)

14、长城:秦长城:是为了防范北方匈奴。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明长城:是为了防范北方蒙古族,东到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5、楚汉之争:项羽: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16、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2xx年,袁绍-曹操,曹胜,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2xx年,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胜。为三国鼎立

的局面奠定基础。

淝水之战:3xx年,前秦符坚-东晋。东晋胜。为南方经济发展

提供了有力条件。

17、三国:220-2xx年,曹操不是三国人物。

18、民族融合:

北魏:魏晋南北朝以来,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

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元朝: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同汉族融合,已同汉族没有区别

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中国各族融

合,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漠西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于17xx年率部回归,

受到乾隆帝接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石窟:北朝: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唐朝:

甘肃敦煌莫高窟。

20、运河:隋朝大运河:隋炀帝,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三城: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都从北至南方

向) P3图 P29页

元运河:漕运:杭州-大都。大都-直沽:通惠河。山

东东平-临清:会通河。

海运:刘家港-黄海-渤海-直沽(天津)-

大都。

P63图

21、朝代:秦(前221-前207)-两汉(前202-220西汉、东

汉)-三国(220-280魏蜀吴)-两晋(265-316-42

0西晋、东晋)-南北朝(420-589)南朝:宋齐梁

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58

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两宋(960-1

127-1276北宋、南宋)-元(1271-1368)-明(136

8-1644)-清(1636-1911)。

中国近代史:1640-19xx年(其中统一的王朝有:秦、西汉、

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元:蒙古

族;清:女真族、满族)

二、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有:火药、指南针。)

1

① 西汉前期发明了纸(麻纤维纸)。

②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候纸。

2

①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却没有确切的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 北宋毕升改进了印刷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陶活字)。比西方早4xx年。

3

① 战国时期,称司南,是世界上最早指南仪器。

② 北宋:称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③ 南宋:广泛运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

① 唐朝中期最早记载火药配方。

②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欧洲。

三、历代各“圣”: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

则,为“医圣”。

唐朝: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为“诗圣”。(李白:

“诗仙”)

唐朝:吴道子、作品风格:“吴带当风”、代表作《送子天王

图》、为“画圣” 。

东晋: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为“书圣”。

四、各民族首领称呼:

匈奴:单于 吐蕃:赞普(藏族) 回纥:可汗(维吾尔族) 汉族:皇帝

五、历代繁盛局面:

1、西汉:“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

2、东汉:“光武中兴”:刘秀

3、隋:“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

4、唐:“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其善于用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政启开元,治宏

贞观”,起承上启下作用。

“开元盛世”:唐玄宗。任用姚崇等人。

5、 清:“康乾盛世”:清康熙、乾隆帝

六、科举制:

1、诞生(隋朝):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从此诞生。

2、完善(唐朝):唐太宗:设进士科、明经科考试。

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武则天:形成殿试制度,创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考试内容。

3、衰弱(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以儒家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作八股文。4、废除(清朝):戊戌变法:废八股文。

19xx年废除科举制度。

七、历代著名典故:

1、楚汉之争:破釜沉舟(项羽的巨鹿之战)、鸿门宴、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项羽-刘邦)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末年:三顾茅庐(刘备)

3、东晋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晋-前秦苻坚)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

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

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1)儒家推崇“仁治”,实行“仁政”;(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3、中国古代三个经济重心:(1)先秦在关中地区(2)秦汉移至黄河中下游(3)唐宋明清向南方转移。

4、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5、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6、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及各种苛捐杂税

7、中国古代四大封建都城及特点:(1)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2)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突破了唐朝“市”与“坊”的界限,出现夜市,还有娱乐场所瓦肆(3)元朝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4)明朝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8、中国古代赋税改革的五大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到基本定时(5)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

9、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4)政局稳定。

10、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11、关于民族问题。民族融合的特点:团结友好是主流;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充实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①尊重少数民族自身发展史(发展历程、贡献、特点)②肯定其开拓边疆,共同缔造祖国的贡献,丰富了祖国文明③正视民族战争:是内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进步与反动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分④承认民族压迫,其实质一般是阶级压迫。

12、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1)民族掠夺战争,如匈奴对汉的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如元的统一战争(3)平定民族叛乱战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五胡反晋(5)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戚继光抗倭。

13、中国古代五个时期的货币及影响:(1)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是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经济交流(2)秦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3)王莽发行大钱取代西汉五株钱,是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4)北宋市场流通的有铜钱、铁钱和金银,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又出现“会子”。

(5)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4、中国古代改善民族关系的六种形式:(1)和亲(2)会盟(3)册封(4)纳贡,如宋向辽、西夏进贡“岁币”(5)边境贸易,如设立榷场(6)设置管辖机构。

15、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六个特点:(1)春秋末年,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方学校。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一、政治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春秋战国:初现雏形秦:确立形成汉唐宋元:加强完善明清:空前强化确立于秦,巩固于西…

中国古代史总结

(1)春秋战国: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②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

高考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时代特征: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政治:是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阶段经济:是传统农耕经…

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

中国古代史---高考知识点总结---2中国古代史---高考知识点总结---2---高考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xx年~13xx年)【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史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概述一奴隶社会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3西周...

中国古代史归纳

中国古代史归纳23册一基本线索1中华文明的起源传说与考古农业文明1万年前18世纪下半期农业时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改造自然所取得的首次巨大成就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和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最终与动物界彻底分离开始了人...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

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政治第二部分经济第三部分文化第四部分民族关系第五部分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

((新人教版))初一《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初一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各课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掌握并加以运用期末考试题目类型有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改错题四列举题五材料分析题第1课1现的2人跟动物的根本区...

【复习指导】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知识点总结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

中国古代史

高中古代史知识点精华总结

专题一:古代史第一部分: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内涵:①权利: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任免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

中国古代史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