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基辛格的急智

龙源期刊网 .cn

基辛格的急智

作者:佚 名

来源:《视野》20xx年第12期

19xx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在一家旅馆举行记者招待会。 招待会上,基辛格向记者透露:“苏联每年大约生产250枚导弹。”

“那么,我们生产多少?”美国记者问。

这无疑是个难题,既然透露了苏联每年生产的战略导弹数目,如果断然拒绝记者的提问,似乎不公平,也不符合外交礼节;若回答记者的问题,又涉嫌泄密。

基辛格不愧是经验老到的外交家,他幽默地说:“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保密的。” “不是保密的。”提问的记者大声说。

“不是保密的吗?”基辛格说,“那么,请你说说是多少呢?”

记者被他这么一反问,一时无言以对,只好一笑了之。

(吴朕摘自《黄金时代》)

…… …… 余下全文

篇二 :基辛格眼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国际关系学院张春明 2012200664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基辛格眼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轨迹——《论中国》

一、天朝上国外交观念在近代的演变:

在读这本《论中国》之前,自己对这本书还是产生过一丝疑问的。首先,作者并不是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理解是否与中国的现状相符呢,还有他论述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否仅仅是引述中国人的一些历史著作。其次,我在想作者身为美国资深的外交家,就其思维来说应该是典型的西方精英主义思维,是否其论述就是以这种西方的思维来解析中国历史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进入了这本由美国前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编写的这部《论中国》。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独特性。在这一部分作者以赞扬的笔锋书写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轨迹,古老文化的沿袭与演变、中国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以及中国历史上长期坚持的“中国版光荣孤立”。这些都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对外交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甚至在当下天下大同思想仍然是许多中国人追逐的梦想,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正是大同思想在今天的外化。由于中国古代较于周边地区拥有更为先进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国际关系观念明显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观念,极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得中国人对周边国家长期保持这一种居高临下的疏远。而非像欧美那样宣扬一种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中国要做的不是与邻国敌对,也不是主动地向邻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而是欢迎他国来华学习中华的文明教化。

此外对中国文化一直有重要影响的就是孙子兵法,它体现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和策略上的智慧。孙子倡导的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包围,是一种攻心战,更强调心理与政治因素。而不同于西方战略学家们那些局限在军事上的战略思想。

之后本书又介绍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与西方交往的案例。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嘎尔尼访华的事件,双方为利益上的事情争论不休,同时双方对这次外交往来的看法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认为外夷来贡,英方则认为是一场平等地以通商为目的的外交往来。结果当然是中国的狂妄自大沉重打击了英国人谋求交往的热切心理,同时也在英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四十年之后,中国的虎门销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敲开中国大门的借口。中国的三位官员虽然采取的交往策略各有不同,但毫无例外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些思想,但是掌有主动权的一方是英国,并且这个国家并不如之前的草原部落一样思想文化落后,这个国家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中国已经不能像之前一样去同化这个民族的思想。

…… …… 余下全文

篇三 :基辛格对中国外交思想的解读

文章摘要

《论中国》是前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从西方哲学和战略谋划角度,解读中国思想文化及外交演进的一本专著。应该说,他较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和哲学思维方式,叙述了中美建交的过程,以及他站在维护美国利益的立场对国际局势的看法,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值得借鉴。

基辛格对中国外交思想的解读

——读《论中国》有感

《论中国》是前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从西方哲学和战略谋划角度,以第三只眼观察中国外交,解读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本专著。基辛格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教授,也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19xx年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在出访巴基斯坦行程中假称身体不适,秘密地踏上了当时尚无正式沟通双边关系渠道并被外界视为蒙着神秘面纱的中国国土,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交的“破冰”之旅,使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两国关系出现松动。以后,他又多次访问中国,为建立和发展中美关系做出历史性重大贡献。

读《论中国》这本书,读者会对他博古通今深谙中国历史、合纵连横敏锐洞察世界风云、鞭辟入里透析错综万象,以及高屋建瓴判断未来国际局势发展的能力产生敬慕。

基辛格为了与中国打交道,应该说做足了功课。他研读了5000年中国文明史后得出结论:一是中华文明似乎没有起点。3000多年前商代文字的书法体系,至今仍有十多亿人在使用,今天的中国人仍可以看懂孔子时代的碑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随欲穷其渊源而不可得。纵观中国历史,虽然不乏群雄四起战乱频仍的年代,但是每次改朝换代后,新朝治国的手法会再次回归到对前朝的沿袭,中华文化的精髓历经战祸却始终得以延续。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全国称帝,以后虽然分裂与统一的循环周而复始,但是大一统的国家形式始终得以维系。统治辽阔疆域的中央政府每次垮台都会被重建,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整传承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二是中国没有对外扩张抢掠疆土的野心。郑和下西洋远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半个多世纪,他出访的亚、非国家数量远多于哥伦布。可是,他每到一地除了举行隆重仪典炫示皇帝德威、厚赠当地君主外,并没有对外扩张疆土。按照基辛格的话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疆界与其说是政治和领土的分界线,不如说是文化差异的分水岭。三是古代中国民族之争均以民族融合为结局。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的朝廷即便败在北方异族手下,最终都成功地用汉族文化、语言、习俗,一代代地同化融合了征服者,并把征服者的老家——发动侵略的起始点纳入了中国版图。四是中国推崇战略思维、全局取胜。这种思维的代表作是《孙子兵法》。基辛格形象地用中国与西方古代推崇的两种棋艺博弈来说明。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含有战略包围的意思,对阵棋者同时在棋盘的多处角力,每落下一子都暗含着双方实力的消长,它不计较一子一地的得失,耐心积累相对优势。棋逢对手时,一方经常以微弱优势取胜。西方传统推崇的国际象棋讲求决战决胜,非胜即败(或偶尔出现双方均无取胜希望的和局)。“积小胜,定全局”明断当前谋略后势,不以表面、一战、暂时胜败论英雄是中国式思维。

…… …… 余下全文

篇四 :15.04.17 傅莹对话基辛格 中国的选择影响全球新秩序

傅莹对话基辛格 中国的选择影响全球新秩序 2015-04-17 08:33 来源: 环球时报

【去年10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纽约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一行午宴,围绕世界秩序和中美关系进行了对话。本文原载于《环球时报》。】

美国民众普遍认为美国模式是唯一正确的

傅莹:您的新书《论世界秩序》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想请教的是,您认为未来的世界秩序会是怎样的?将如何演变?美国比较实力会继续下降,用旧的手法应对国际事务难以为继,要想保持领导地位,美国将如何调整、又将如何影响秩序的变化?美国对中国这样一些后来者应采取什么姿态?主张开放性、还是排斥性的新秩序?

150417傅莹对话基辛格中国的选择影响全球新秩序

傅莹(资料图)

基辛格:上次我们见面交谈,你从中国的角度谈问题对我很有启发。我想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傅莹:未来世界秩序的演变会与中美有很大关联。两国如能开展广泛合作,将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体现和实践。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未来的世界秩序将有什么影响?很希望倾听您的思考。

基辛格:我知道,美国外交界有很多人对我书中的观点并不认同,绝大部分美国民众坚持认为美国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外交政策而言,他们普遍认为美国模式是唯一正确的。但我发现,现在我的观点在决策层受到越来越多认可,新书出版以来反响好于预期。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能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人大都主张,当今国际体系应在较长时间继续发挥作用。 坦率地说,对美中关系进行根本性的哲学评估只能留待下一任美国政府,将来不管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执政,都要面对这个问题。现政府仍会努力解决两国关系的具体问题。在未来两年我们无法解决哲学性问题,但可以为此奠定基础。需要做两方面努力,一是要避免对抗,二是可以选择一两个大的题目开展合作。从美欧关系的经验看,战后美国在对欧关系上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包括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实施马歇尔计划等,逐步形成了美欧紧密关系的纽带。如果能与中国也这样就好了。

…… …… 余下全文

篇五 :基辛格《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 …… 余下全文

篇六 :基辛格评价中日关系:亚洲像19世纪的欧洲 上空有战争幽灵徘徊

基辛格评价中日关系:亚洲像19世纪的欧洲 上空有

战争幽灵徘徊

关键字 >> 中日中日冲突中日关系紧张战争军事冲突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周六(1日)在第50届慕尼黑全球安全会议上表示,随着中日关系紧张加剧,战争的幽灵正在亚洲徘徊。现年90岁的基辛格说:“亚洲更像是19世纪的欧洲,军事冲突不能被排除。”

此前,在20xx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今天中日两国的处境“类似于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还批评中国数十年来大幅提升军费开支是“一种挑衅”。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1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领导人对历史的记忆不能错位,与其拿一战前的英德关系说事儿,不如直面历史。日本领导人如果一意孤行,将使日本朝着危害亚洲、危害世界,甚至危害日本自身的危险方向越走越远。

1月27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刊登外交部长王毅于1月24日在瑞士出席达沃斯20xx年年会时接受FT中文网主编张力奋专访。王毅在采访中再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参拜靖国神社上“越抹越黑”,在把中日关系比作一战英德关系上“时空错乱”。当被问及中方是否会排除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时,王毅建议“不要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还是应尽力争取好的前景。”

在被问及“如果外交努力已经穷尽,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最糟糕的情

形是什么?双方会不会产生军事冲突?”时,王毅表示,“外交的职责,就是争取最好的前景和结果。现在重要的是,唤起国际社会警惕日本目前出现的动向,发出正义的声音。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和团体对安倍的做法表示反对。我相信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正因如此,日本当政者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弦更张。过去也发生过这种事情。19xx年日本首相第一次参拜就遭到反对,最终他不得不放弃。此后小泉内阁时期也发生过。我想这次也一样,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中日关系,我们当然愿意与邻国和平相处,但和平相处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中国站在正义一方。我相信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安倍的做法表示质疑和反对时,形势就会发生变化。”王毅建议不要从发生军事冲突的角度思考,“这样想,你就会越来越悲观。作为外交官,我们还是应尽力争取好的前景。”

…… …… 余下全文

篇七 :论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及其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论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及其在外交实践中的运

朱听昌 李尧

2012-9-7 9:56:52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京)20xx年01期

作者简介:朱听昌,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尧,中国国际战略学 会助理研究员。(邮政编码:210039)

内容提要:基辛格是半个世纪以来集著名外交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大师于一身的风云人物,他对国 际关系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扬。基辛格均势理论的哲学 基础来源于早年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训练,他对19世纪欧洲外交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他自己 独具特色的均势理论,并将其均势理论运用于外交实践,取得了非凡的外交成就。冷战 结束后,基辛格依然以其一贯的权力、均势视角入手分析世界格局,描绘世界新秩序蓝 图。基辛格均势理论有明显的现实性、实践性和二元论特征,局限性在于只适用于解决 一些具体外交问题,却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方向。

关 键 词:基辛格 均势理论 外交实践

基辛格是集世界顶级外交家与国际关系理论大师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同时他也是美国2 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学界精英与外交决策高层之间角色转换最为成功的典范。如 果要总结基辛格一生对国际关系理论最大的贡献,那就是他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 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均势理论。他始终认为,稳定总是与均势联系 在一起的,没有均势就没有稳定。因此,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美国应该以均势和 实力作为外交决策的依据,以均势来维持国际体系的稳定。进入决策层后,基辛格将其 均势理论运用于外交实

践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冷战结束后,基辛格仍 然看重以均势理论来构筑一个稳定的多极格局。基辛格的均势理论来源于历史,创造过 历史,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曲折前进的今天,深入研究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其学术价值 和现实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基辛格均势理论的哲学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八 :基辛格说

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名人名言】基辛格:“谁控制石油,谁控制世界。谁控制粮食,谁控制人类。谁控制资源。谁控制地球。谁控制文化,谁控制未来!”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