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

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

(一) 其一,“士”人的自我觉醒,是忧患意识产生的主体因素。忧患意识是殷未周初政

治家们对人事作为的最初肯定的结果,也是对殷人宗教天命观作修正的产物。而新的天命观,认为“永保天命’’思想的产生,则是以“士”人,即站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为前提的。没有“士”人的自觉,就没有对人事作为与治乱成败关系的新认识,就不会引发体现人文精神的忧患意识。

(二) 其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忧患意识产生的内在动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安得广厦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充分体现了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意识,抒发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才绵延不断,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 其三,中国古代哲学辩证观,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思维基础。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

的文化思想遗产,并不是哪一位先哲从他的头脑中猜想出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建立在中国古代辩证观的思维基础上而产生的。有了辩证观,才有了真正的忧患意识。当然,古代忧患意识刚萌发之时,主要是基于对人事作为与吉凶成败之间内在关系之初步认识,但此时的忧患意识仍处于原初形态。只有当先哲们运用辩证观观察和思考宇宙和人生的时候,忧患意识才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和精髓。

(四) 近代中国闭门锁国的政策导致错过工业革命。随后到了殖民主义海外扩张,到帝国

主义的侵略导致中国的文人志士开始有一种民族灭亡的危机。他们开始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的经验来振兴中华。

1、忧患意识的起源——周朝初年 周朝初年,出现了“天道”、“天命”等观念,认为人间的祸福、寿夭、兴衰等,都取决于天帝旨意,惟有听命于天。之后,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明德”的观念,发现了兴衰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这样一来,伴随以“敬德”、“明德’’为核心的新天命观的形成,忧患意识开始萌芽和滋生。此阶段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对自然的忧患意识。

…… …… 余下全文

篇二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与沉郁顿挫风格

【论文摘要】所谓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关键词】杜甫 诗歌 忧患意识 儒家思想 责任

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一、杜甫忧患的一生

杜甫生活中唐王朝由昌盛走向衰落的时期,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以其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杜诗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性至情,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史诗”之称,其人享有“诗圣”之称,使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诗是现实生活最精炼的艺术概括。一个诗人,需要不断地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养其肺腑,扩其胸臆,然后才能发出惊风雨、泣鬼神的声音。伟大诗人杜甫,以他一生的创作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叙事抒怀,还是写景咏物,都是结合现实,其中充满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他的一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晚年越是强烈、真挚。年轻的杜甫“归醉每无愁”,是没有多少忧虑的,所关注的就是个人的抱负和功名的追求。自从他为求仕途人长安再次应试落第后,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开始“十年困守”的艰难生活,使他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的现状。自此,他的忧患意识也由个人前途的忧虑逐渐转为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歌中也由“家人 1

…… …… 余下全文

篇三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二、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黍离》篇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

(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忧患意识的另一类重要表现是对民生疾苦的悲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所以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对民生之苦也多有关切,充满同情。

(三)对人生苦痛的感·既

忧患诗歌的另外一类是对生存之痛的感慨。相对永恒的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相对于强大的政治社会来说,个体的存在是脆弱的。

1.怀才不遇的愤懑

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文人的普遍现象,现实的黑暗与诗人的理想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悲时伤世,哀叹人生多艰,就成了一种渲泄。

2.忧生之嗟

忧生之嗟重点表现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面对人生忧患的避世态度和游世态度。

(2)珍惜生命,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的积极进取态度。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

中国审美文化精神之忧患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最初,自人类觉得被火烧过的私物比生的美味的时候,就想以后没货了怎麽办,就无法迟到输死了,于是想尽办法燥火,然后就有了砖木取货,并有了留下火种的意识。显然,这种忧患意识在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就有明显体现。相传我国远古“唐虞时代”,氏族民主制奉行“群众议征”,曾一度出现“士传言过,熟人帮遇到,商旅抑郁时”的盛况。唐虞时代也就出现路不拾遗、国泰民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的社会情况。这也是上位者拥有忧患意识所得来的斐然成效。

纵观历史,中国人总是在治世与乱世中轮回,作为中国的圣人——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我们都知道《论语》中讲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诸多方面。其中最令人深思的便是忧患意识。孔子对他的弟子最大的教育,并非做人的技巧,行事的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即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孔子一切言行的最初出发点,深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一个乱世与治世都无法回避的根源问题——忧患。正是由于有“忧患意识”,孔子才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精神诉求——仁、义、孝、诚、信、爱,他希望他的学生和后人以此为本,在忧患之中永远立于“不惑”。

谈到孔子,我们不免想到孟子,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那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精准指出了忧患意识的历史作用。汉乐府里也有一句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忧患意识的最佳佐证。这些先驱者的忧患意识可以说给我们以后国人的审美文化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人有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当然,也不排除中国人一直没有某一种固定而长期的宗教信仰的原因。就像西方国家有着持久的宗教信仰,即是信念上有了一种支持。它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是主的安排,他们可以信赖、依赖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力量,所以就不那么感到忧虑了。而中国人没有这种信念的支撑就只能依靠自己,难免会感到天地苍茫,个人渺小而无助,这也更加加重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

…… …… 余下全文

篇五 :恐惧中的忧患意识

恐惧中的忧患意识,坚定中的睿智

关键词:恐惧 忧患意识 坚定 智慧

卡夫卡的《地洞》是一篇以单主人公叙述的短篇小说。站在一只类似鼠科的动物这种非人类的角度进行观察。在这个世界里,莫名的矛盾总是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本来小动物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修建了一个规模宏大、“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十分安静舒适的地洞,地洞的庞大、坚固、隐蔽,以及结构设计的巧妙等,似乎都说明它是完美的;然而地洞却又是确实不完美的,洞口进进出出的暴露、洞里“间隙性的声音”等,地洞致命的缺点随处可见,地洞又怎么可能是完美的呢?同时,对于地洞中的小动物来说,一方面它可以在洞里放松地“睡个安安稳稳的美觉”,另一方面它又会为洞里细微的声音,以及由它自己生发出来的想象而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一方面它希望拥有地洞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隐蔽生活环境,过着幽居的享受孤独的快乐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想让外界知道地洞,知道自己,从而证实这一切的存在,小动物也是十分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让小动物感到无比的惶恐和痛苦。 小说中,小动物的恐惧、不安、坚定和睿智都是作者对人性的写照。作者巧妙地借小动物的防备敌战害的胆战心理,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充满敌意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而卡夫卡所写的“地洞”,很可能就是他自己本身处在的生活环境。卡夫卡生于“被放逐的天才诞生地”布拉格,隶籍于奥地利。他的一生正值奥地利近代史上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面临着种种无法克服的危机,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东摇西晃,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尽处彻底解体。资产阶级共和制得到确立,但旧的矛盾还未尽数妥善解决,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又层出不穷,这些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特点。卡夫卡一生基本未曾远离布拉格,作为一个犹太商人的儿子,在布拉格工人事故保险公司的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光。这层业余作家以及普通社会职员的背景,使他能够脱离典雅文学的思想控制,以民间性写作方式开创出自我思维的写作风格,同时也能够站在小人物的角度上,表现出小人物的社会地位、社会立场。

…… …… 余下全文

篇六 :论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及思想根源

XX大学

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学校:

专业:

年级:

作者:

完成日期: 2014 年 月 日

1

目 录

摘要??????????????????????????2

引言??????????????????????? ???2

一、忧患一生???????????????????3

二、思想渊源??????????????????????????7

三、结语???????????????????10

参考文献???????????????????????11

2

论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及思想根源

作者名

论文关键词:杜甫; 诗歌; 忧患意识;儒家思想; 责任

论文摘要:所谓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引 言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杜甫(712 一770 ) ,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不仅具有丰富而客观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性,而且具有炽热的忧国忧民,舍身利人的忧患意识。因此他的诗被后世公认为“诗史”,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

…… …… 余下全文

篇七 :谈谈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二、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 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 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 认识。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

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 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 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 历史责任感。“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

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 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 究、继承的部分。

(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要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文学史上涌现

了无数爱国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诗人们为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而抗争,写下了众多充满忧患意识,激荡着爱 国情感的不朽诗词。

(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忧患意识的另一类重要表现是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所以忧患意识是一 种天下意识,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对民生之苦也多 有关切,充满同情。

(三)对人生苦痛的感慨

忧患诗歌的另外一类是对生存之痛的感慨。相对永

恒的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相对于强大的政治 社会来说,个体的存在是脆弱的。生存的焦虑、生命的追 问是一个千古话题。

1.怀才不遇的愤懑

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文人的普遍现象,现实的黑暗

与诗人的理想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悲时伤世,哀叹人生多 艰,就成了一种渲泄。

2.忧生之嗟

忧生之嗟重点表现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 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 余下全文

篇八 :论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河北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本科学员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论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作者: 陈喜云

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年级: 09级

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25 日

1

目 录

摘要??????????????????????????3 引言?????????????????????????3

一、忧患一生???????????????????3

二、思想渊源和社会根源??????????????????????4 参考文献???????????????????????7

2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陈 喜 云

论文关键词:杜甫; 诗歌; 忧患意识;儒家思想; 责任

论文摘要:所谓忧患意识,是指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时期,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忧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充满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究其根源,是因为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终身奉行不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他内心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爱和责任所致。 引 言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发现社会现状的不足而希望变革创新,并以诗文抨击社会现实,对人类社会的忧患表现得更突出,这成为他们创作活动的动力。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一、忧患一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