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3稿 13-14(上)《石头书》教案及反思

17《石头书》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初步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2分钟)

1、板书:

问:同学们爱看书吗?

   板书:17.石头书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

(什么是石头书?石头怎么能叫书?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在哪里?书里有字吗?有画吗?)

4、进入学习情境。

  师:仅仅三个字,就让你们脑海中闪现了那么多问题,真好!看来,这本大自然的特殊的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研究的热情。让我们一起跟随川川和磊磊,走进石头书,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吧。

二、预习导学。5分钟

1、检查预习: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生字,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第一行:川川    磊磊    勘探队员   叔叔(叠词中第二个字读轻声)

第二行:贝壳 地壳  好奇 奇怪

第三行:足迹  脚印  雨痕  波痕 矿物 矿石 化石 煤炭  刨根问底

…… …… 余下全文

篇二 :教后反思《石头书》

《石头书》教后反思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节讲的是第一课时。

在课堂上,我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的自读提示,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为了检测自读效果,我设置了生字卡片认读,小组开火车读词语环节,然后让齐读并让做笔记,给一分钟时间记忆!

在预习案中,我做的不足的地方:1、生字没有给学生强调记忆方法,辩字组词。2、没有让学生用字典等工具书查生词生字。字词做的不扎实。

在字词处理以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石头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石头里的学问真不少,学生跟着视频中老师默读,并注意其断句,语气等。在探究案中,我设置了两个题目,一是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二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词语解释这一块,我没有把时间把握好,而且只处理了三个小组的问题,由于时间直接进入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让其中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可以质疑、点评。小组参与太少,应该让至少二个小组来展示。

展示完成后,紧接着进行检测案,检测案当中设置了两个题目,一个是看拼音写词语,另一个是选择正确的读音。同学都能正确迅速的完成。其中一小组展示另一小组点评。

在课堂结束时,我评出了优胜小组二组,并给与奖励!

总的来说,这节课环节倒是齐全,但是做的不扎实,总担心时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注重提高自己的教法,交给学生更好的适合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学习,真正实现高效,让王桥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三年级《石头书》教学反思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正值昨天的家长开放日,我按照教学进度刚好执教这篇课文。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读过哪些书。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此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找出来,整体把握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学生分别弄清楚了石头书的样子、石头书的上的字是什么、石头书上的画是什么、以及石头书的作用。还有在讲授第7自然段时,石头书上的字学生们很轻松地按照我的要求找到了,随即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石头书上的字特别有趣,你能不能像勘探队员那样聚精会神地看看,找出它们之间有关联的词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他们也相继找出了如雨痕——波痕 、 脚印——足迹;红的、黄的、白的,这些表示矿物颜色的词语也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把握了这些词,孩子们对石头书上的字了解得就更透彻了。

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是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我让孩子们试着按提示语的提示分组练习朗读课文,然后找了三组小朋友分别饰演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员的角色,扮演的要求是不读旁白,要演出相对应的神态、读出提示语提示的语气。同学们扮演的效果还不错。

…… …… 余下全文

篇四 :石头书和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

学以致用 收效甚喜

《石头书》是一片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小稻秧脱险记》用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介绍了农业常识。两篇文章浅显易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有意放手学生自己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知识点。

教学两课时,我都是由题目入手,由题生疑,带疑读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整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任务就是“读”了。在处理“读”的问题上,我也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石头书》一文,我问:“川川和磊磊在问叔叔时是什么表情、语气、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又问:“叔叔在回答时又是什么态度、表情的呢?”《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我也同样问:“杂草抢小稻秧营养的时候是什么态度,架势?小稻秧又是什么反应?”两篇课文都是一样,我的这一问题刚一抛出,学生们就七嘴八舌说开了,能反应人物心理,说话时语气、表情等的词语他们一下子就找出来了,朗读指导自然水到渠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还要教学生一个知识点:人物说话时提示语的位臵。提示语位臵不同,相应的标点符号也要不同。

启发:这两节课上的自我感觉都挺成功的,连那些平日里学有所困的学生重要的知识点他也给我掌握了(至少从下一课时的反馈来看)。让学生自己提问再自己解答,勾起了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得快乐,轻松,我也乐得清闲,该讲授的知识不仅教到了学生还掌握的快速,牢固。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是受到了名师们的启发。前段时间去

无锡学习,发现名师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是直接让学生找出那些词,再去强调,告诉学生“这些词是提示我们读这句话时要怎么读”,而是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这句话?”、“你怎么是这种表情呢?”采用这种反问的形式去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相关的提示语。大师们这样做,不仅轻松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而且交给了学生人物对话的方法,真好。带着这样的敬佩之情我在我的课堂也试着去用,收到的结果竟是这样的令我欣喜不已。感谢大师们!除此之外,采用这样的方法我还收到了另一份欣喜,那就是学生在七嘴八舌的过程中竟然把课文要反应的思想也给拎了出来。

…… …… 余下全文

篇五 :17 石头书

17、石头书

备课教师:王新平

修改:李艳华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课文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行为养成训练点:

1.培养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2.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对比导入:

1.同学们,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师心里很高兴,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这第一件礼物就是:出示语文书,问这是什么啊?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语文书用什么用么?(生答)说得真好,老师带来的的第二件礼物就是:出示石头(生答)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同样教给我们知识,这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2.板书课题:17、石头书(齐读课题)

3.当你们第一次读到这一课题,读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质疑:

(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2)石头书有多重啊?

(3)石头书的作者是谁?

(4)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

(5)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啊?

过渡: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啊!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石头书,你们来看看里面有哪些学问?(课件)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富有想象力,那就让我们

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石头书的。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

(1)快速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学生认读词语。相机正音

4、检查读书自学情况。

(1)师生分句对读。

…… …… 余下全文

篇六 :17 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 …… 余下全文

篇七 :17 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17石头书

…… …… 余下全文

篇八 :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识字解词对中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重头,所以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一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可以利用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理解本课的词语。在理解“漫步”这个词语时,我让学生找一个近义词,他们找到了词语缓步、散步,我再适当的引导,“散步”这个词语更加贴切,然后通过问题“你平时和爸爸妈妈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从而理解“漫步”是很随意、很自由的走。在理解“浪涛拍岸”时,我引导学生与我们学过的“惊涛拍岸”进行比较,学生结合“浪平沙细”就体会到,这里的“浪涛拍岸”是比较细小的浪涛在拍打着沙滩,听到这样的浪涛声是比较舒服的。在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的意思时,我出示高楼大厦图,让学生看后说说“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观察后自然而然说出“楼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接着出示几幅商场柜台图,学生根据画面可以说出从“琳琅满目”可以看出商品多,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铜锣湾真热闹。这时,我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词语都含有“多”的意思,但它们用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形容高楼多用——鳞次栉比,形容商品多用——琳琅满目,形容人多用——人流如潮。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些词语,还学到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小露珠》教学反思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本文语言精当优美,生动形象,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要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感受小露珠的可爱,更要感悟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表现小露珠的可爱的,因此我根据教材的特色,立足教材,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 …… 余下全文